期刊文献+
共找到124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 of Silane Coupling Agent Concentration on Interfacial Properties of Basalt Fiber Reinforced Composites
1
作者 Takao Ota 《材料科学与工程(中英文A版)》 2023年第2期36-42,共7页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the concentration of silane coupling solution on the tensile strength of basalt fiber and the interfacial properties of basalt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 composi...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the concentration of silane coupling solution on the tensile strength of basalt fiber and the interfacial properties of basalt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 composites.The surface treatment of basalt fibers was carried out using an aqueous alcohol solution method.Basalt fibers were subjected to surface treatment with 3-Methacryloxypropyl trimethoxy silane at 0.5 wt.%,1 wt.%,2 wt.%,4 wt.%and 10 wt.%.The basalt monofilament tensile tests were carried out to investigate the variation in strength with the concentration of the silane coupling agent.The microdroplet test was performed to examine the effect of the concentration of the silane coupling agent on interfacial strength of basalt reinforced polymer composites.The film was form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basalt fiber treated silane coupling agent solution.The tensile strength of basalt fiber increased because the damaged fiber surface was repaired by the firm of silane coupling agent.The firm was effective in not only the surface protection of basalt fiber but also the improvement on the interfacial strength of fiber-matrix interface.However,the surface treatment using the high concentration silane coupling agent solution has an adverse effect on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composite materials,because of causing the degradation of the interfacial strength of the composite materia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tural MINERAL FIBER reinforced composites BASALT FIBER SILANE coupling agent interface fiber/matrix BOND
下载PDF
Improving the Combined State of Rubber-Clay CompositeInterface by Applying Coupling Agent 被引量:1
2
作者 黄继泰 戴劲草 《Chinese Journal of Structural Chemistry》 SCIE CAS CSCD 1997年第1期72-77,共6页
The surface modification of clay fines was carried out by using silanecoupling agent. By means of IR spectra etc, a study was made on the combined state ofcoupling agent and clay. A rubber--clay composite material wit... The surface modification of clay fines was carried out by using silanecoupling agent. By means of IR spectra etc, a study was made on the combined state ofcoupling agent and clay. A rubber--clay composite material with excellent performancehas been prepar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烷 偶合剂 混合态 橡胶 粘土 复合界面
下载PDF
Chemicals Used in Polymeric Material Coated Waste Paper Composites
3
作者 Zübeyde Bülbül Birol Üner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2023年第5期1-10,共10页
In this research, at different quantities as fillers, Boric Acid, Calcite (CaCO<sub>3</sub>), SPT (Sodium Perborate Tetrahydrate) and as coupling matters, 3%, MAPE (Maleic Anhydride Grafted Polyethylene), ... In this research, at different quantities as fillers, Boric Acid, Calcite (CaCO<sub>3</sub>), SPT (Sodium Perborate Tetrahydrate) and as coupling matters, 3%, MAPE (Maleic Anhydride Grafted Polyethylene), Titanate and Silanyl (Vinyltriethoxysilane) were added waste paper. Composite boards were pressed and cut in 1 × 30 × 30 cm. In order to identify some properties of the produced boards, experimental works were applied according to the standards. In conclusion, bending stress reduced with filler materials and chemicals was reduced even more than the bending stress except for some experimental groups. In addition, it was observed that the coupling chemicals increased the bending strength and modulus of elasticity compared to the fill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tching Chemicals Paper composites Filling materials POLYMERS coupling agents Paper Fibers
下载PDF
硅烷偶联剂改性的短切玄武岩纤维增强三元乙丙橡胶复合材料的研究
4
作者 李辉 张卜方 +6 位作者 赵春霞 向东 王斌 程金波 黄浩然 张旭文 武元鹏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99-204,211,共7页
将玄武岩纤维(BF)用硅烷偶联剂KH570改性后,制备了玄武岩纤维增强三元乙丙橡胶(E-BF7)复合材料,研究了玄武岩纤维用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热稳定性、动态热力学性能、耐水性能以及耐化学液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未加纤维的三元乙... 将玄武岩纤维(BF)用硅烷偶联剂KH570改性后,制备了玄武岩纤维增强三元乙丙橡胶(E-BF7)复合材料,研究了玄武岩纤维用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热稳定性、动态热力学性能、耐水性能以及耐化学液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未加纤维的三元乙丙橡胶相比,添加15份KH570改性的玄武岩纤维BF7得到的三元乙丙橡胶复合材料E-BF7-15,拥有更好的综合性能。其拉伸强度从12.49MPa提高到14.50MPa,提高了16.1%,撕裂强度从41.47MPa提高到51.67MPa,提高了24.6%,其耐水性和耐化学液体性能也得到明显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元乙丙橡胶 玄武岩纤维 复合材料 纤维改性 硅烷偶联剂
下载PDF
硅烷偶联剂改性金属加热元件提高碳纤维/聚苯硫醚热塑性复合材料电阻焊接强度
5
作者 王涣翔 赵刚 徐剑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6-84,91,共10页
以使用碳纤维为增强体,聚苯硫醚为树脂基体的碳纤维增强聚苯硫醚(Carbon Fiber Polyphenylene Sulfide,CF/PPS)热塑性复合材料为研究对象,对其电阻焊工艺进行了研究,获得了最佳工艺参数,并使用硅烷偶联剂对加热元件(304不锈钢金属网)进... 以使用碳纤维为增强体,聚苯硫醚为树脂基体的碳纤维增强聚苯硫醚(Carbon Fiber Polyphenylene Sulfide,CF/PPS)热塑性复合材料为研究对象,对其电阻焊工艺进行了研究,获得了最佳工艺参数,并使用硅烷偶联剂对加热元件(304不锈钢金属网)进行改性。在探索最佳工艺参数时,使用了田口试验方法,设计了三因子三水平的正交试验,得到了在CF/PPS电阻焊试验最佳参数(电流为42 A,压力为2.0 MPa,时间为10 s)下的最大单搭接剪切强度(Lap Shear Strength,LSS)为24.5 MPa。运用硅烷偶联剂对加热元件进行表面改性,提高了聚苯硫醚与金属网之间的黏附性。与加热元件未进行任何处理的焊接接头相比,使用硅烷偶联剂处理加热元件的焊接接头搭接剪切强度为31.1 MPa,提高了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聚苯硫醚热塑性复合材料 电阻焊接 田口方法 硅烷偶联剂 表面改性
下载PDF
聚酰胺酸大分子偶联剂乳液的合成及其在回收玻璃纤维增强高温尼龙的界面改性中的应用
6
作者 黄博翔 王智玉 +2 位作者 沈洋 傅雅琴 钱晨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4期436-446,共11页
为提升回收玻璃纤维(Recycled glass fiber,rGF)在增强高温尼龙复合材料中的应用价值,制备用于rGF表面处理的耐高温型玻璃纤维浸润剂。以4,4′-联苯醚二酐(ODPA)为二酸酐单体、4,4′-二氨基二苯醚(ODA)为二胺单体,合成聚酰胺酸(PAA),然... 为提升回收玻璃纤维(Recycled glass fiber,rGF)在增强高温尼龙复合材料中的应用价值,制备用于rGF表面处理的耐高温型玻璃纤维浸润剂。以4,4′-联苯醚二酐(ODPA)为二酸酐单体、4,4′-二氨基二苯醚(ODA)为二胺单体,合成聚酰胺酸(PAA),然后与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反应得到聚酰胺酸大分子偶联剂(PAA-KH550);通过调控ODPA与ODA单体比例,制备得到稳定分散的自乳化PAA-KH550乳液。通过激光粒度分析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及热失重分析仪对乳液的粒径、化学结构及PAA-KH550乳液固化膜的耐高温性能进行测试;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单纤维强力机、全自动表面张力仪及复合材料界面评价装置对乳液涂覆的GF进行形貌观察、单丝性能测试、浸润性测试及与聚酰胺46(PA46)的界面剪切强度测试。结果表明:乳液平均粒径均为110~125 nm,且粒径分布较小;PAA-KH550乳液固化膜耐高温性能优于PAA乳液固化膜,其5%热分解温度(T_(d5))在350℃以上;制得的乳液能在rGF表面均匀成膜,有效弥补纤维表面缺陷,从而提升rGF的力学性能。此外,乳液涂敷固化后在纤维表面形成的涂层可有效提高纤维表面能,有助于改善GF与PA46的界面结合性能;实验测得经PAA-KH550乳液处理的GF/PA46复合材料的界面剪切强度(IFSS)最高达到(31.29±6.39)MPa,相比未经乳液处理的样品提高了37%。制备的水体系分散稳定的PAA乳液和PAA-KH550乳液,将其应用于rGF表面可有效恢复rGF的综合性能,同时可改善与PA46的界面结合,提高rGF/PA46复合材料的耐高温性能及力学性能,为rGF在高性能复合材料中的应用提供了新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收玻璃纤维 聚酰胺酸 大分子偶联剂 高温尼龙 复合材料
下载PDF
玄武岩纤维浸润剂研究综述
7
作者 陈思宇 徐冠立 李珎 《化工矿物与加工》 CAS 2024年第5期70-79,共10页
玄武岩纤维浸润剂可有效提高玄武岩纤维的黏结强度、拉伸强度等性能,在玄武岩纤维成型及纤维复合材料生产过程中均具有重要作用。介绍了增强型浸润剂、纺织型浸润剂和增强纺织型浸润剂的材料性能、化学组成及应用效果,分析了各种浸润剂... 玄武岩纤维浸润剂可有效提高玄武岩纤维的黏结强度、拉伸强度等性能,在玄武岩纤维成型及纤维复合材料生产过程中均具有重要作用。介绍了增强型浸润剂、纺织型浸润剂和增强纺织型浸润剂的材料性能、化学组成及应用效果,分析了各种浸润剂的优缺点,总结了浸润剂应用现状,展望了玄武岩纤维浸润剂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武岩纤维 浸润剂 复合材料 成膜剂 偶联剂 环氧树脂
下载PDF
碳纤维复合材料高温界面性能研究进展
8
作者 王静 李闯 +2 位作者 耿闻 何相明 周杰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3-171,共9页
碳纤维复合材料以其强度高、耐腐蚀、质量轻、抗疲劳等优良特性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及国防军工领域。然而,航空航天用复合材料结构部件在高温、湿热环境中会发生界面损伤和失效。上浆剂是碳纤维复合材料界面相的重要组成部分,研制可以... 碳纤维复合材料以其强度高、耐腐蚀、质量轻、抗疲劳等优良特性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及国防军工领域。然而,航空航天用复合材料结构部件在高温、湿热环境中会发生界面损伤和失效。上浆剂是碳纤维复合材料界面相的重要组成部分,研制可以增强界面强度和耐高温的上浆剂对提高复合材料的热力学性能具有重要意义。文中从碳纤维表面上浆剂的角度出发,重点介绍了碳纤维复合材料界面特性、上浆剂的作用机理以及高温下复合材料界面的破坏机制。最后,针对环氧上浆剂耐热性差的缺点,阐述了碳纤维耐高温涂层改性和纳米粒子改性,重点介绍了聚酰亚胺、聚醚醚酮、生物活性多巴胺及氧化石墨烯、多面体低聚倍半硅氧烷(POSS)纳米粒子等类型改性上浆剂的研究进展。指出发展环境友好型上浆剂和POSS纳米粒子改性将是下一步工作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浆剂 碳纤维 复合材料 界面性能 高温
下载PDF
硅烷偶联剂对低含量碱式硫酸镁晶须/聚丙烯复合材料的结晶行为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9
作者 明星星 秦舒浩 +4 位作者 龙雪彬 武晓 熊一鸣 邓庆鑫 刘世新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0-167,共8页
选用十六烷基、氨基、环氧基3种不同硅烷偶联剂,先对碱式硫酸镁晶须(MOSw)进行表面处理,再与聚丙烯(PP)熔融共混改性,结合偶联剂的处理、加工工艺、树脂协同复配等技术,制备了低MOSw含量(质量分数仅为3%)的MOSw/PP复合材料,利用场发射... 选用十六烷基、氨基、环氧基3种不同硅烷偶联剂,先对碱式硫酸镁晶须(MOSw)进行表面处理,再与聚丙烯(PP)熔融共混改性,结合偶联剂的处理、加工工艺、树脂协同复配等技术,制备了低MOSw含量(质量分数仅为3%)的MOSw/PP复合材料,利用场发射扫描电镜、红外光谱、差示扫描量热仪等分析测试手段,探讨了3种硅烷偶联剂对MOSw红外光谱和微观形貌的影响以及对MOSw/PP复合材料的结晶行为、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分析了其变化规律及机理。结果表明,3种硅烷偶联剂中,十六烷基硅烷由于—C16H33基团的碳链最长、极性小,对MOSw的分散效果最好,环氧基硅烷次之,氨基硅烷最差;MOSw的加入对PP的结晶起到了阻碍的作用,硅烷偶联剂改性后提高了MOSw的分散性,进一步阻碍了PP的结晶,添加十六烷基硅烷改性晶须的复合材料的结晶度最低,仅为39.3%,与纯PP的结晶度相比下降了14.4%,并且添加十六烷基硅烷、环氧基硅烷改性的MOSw,加快了复合材料结晶速度;经十六烷基硅烷改性的MOSw与PP的结合力最好,基于3%质量分数的MOSw制备的复合材料的性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密度仅0.963 g/cm^(3),与纯PP的力学性能相比,弯曲模量提高了116%,达到了2323 MPa,拉伸强度提高了7.8%,缺口冲击强度提高了2.5%,性能好、密度低,可用于制备轻量化的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量化 晶须复合材料 硅烷偶联剂 结晶行为 力学性能
下载PDF
汽车用聚丙烯轻量化设计与制备
10
作者 张嘉伟 李浩浩 刘文华 《广州化工》 CAS 2024年第9期47-50,共4页
以不同种偶联剂对空心玻璃微珠(HGB)表面进行改性并与聚丙烯(PP)进行混合,制备不同比例PP/HGB复合材料。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表征复合材料的形貌与结构,证明了HGB成功被偶联剂修饰;利用密度测试仪、万能试验... 以不同种偶联剂对空心玻璃微珠(HGB)表面进行改性并与聚丙烯(PP)进行混合,制备不同比例PP/HGB复合材料。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表征复合材料的形貌与结构,证明了HGB成功被偶联剂修饰;利用密度测试仪、万能试验机测试复合材料的密度及力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经过不同偶联剂改性HGB后,其与PP的相容性都有所改善;其中,通过KH550改性复合材料改善最为明显。加入含KH550改性HGB的复合材料大幅度降低了PP的密度并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当加入5%KH550改性的HGB后,复合材料的密度达到了0.906 g/cm 3;冲击强度为30.5 MPa,相比于纯PP上升了了64.6%,断裂伸长率和冲击强度有着相同的趋势,达到最大值58.9%,相比于纯PP增加了89%;拉伸强度相比于纯PP上升了4.6%,弯曲强度上升了14.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空心玻璃微珠 偶联剂 改性 复合材料
下载PDF
硅烷偶联剂对半柔性路面材料性能增强机理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程培峰 马广涛 +1 位作者 张展铭 李艺铭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37-44,共8页
为研究掺加硅烷偶联剂对半柔性路面材料的性能影响规律及作用机理,采用马歇尔稳定度、车辙、低温弯曲、冻融劈裂等试验,测试了添加不同掺量硅烷偶联剂的半柔性路面材料的力学性能与路用性能,并确定硅烷偶联剂的最佳掺量,采用高拍仪等仪... 为研究掺加硅烷偶联剂对半柔性路面材料的性能影响规律及作用机理,采用马歇尔稳定度、车辙、低温弯曲、冻融劈裂等试验,测试了添加不同掺量硅烷偶联剂的半柔性路面材料的力学性能与路用性能,并确定硅烷偶联剂的最佳掺量,采用高拍仪等仪器观察硅烷偶联剂基于界面改性原理的微观改性机理。结果表明:随着硅烷偶联剂掺量的增加,半柔性路面的高温性能、低温性能和水稳定性能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同时其掺量对性能的影响存在峰值,马歇尔稳定度、动稳定度、弯拉应变与冻融劈裂强度比均在掺量为0.5%左右处达到峰值,超过峰值后性能随掺量增加而下降,最终确定硅烷偶联剂的最佳掺量为0.5%。通过测定连通空隙率和灌注率的变化定量反映界面紧密度,通过对比观察普通半柔性路面材料与硅烷偶联剂最佳掺量下的半柔性路面材料的水泥-沥青界面可明显发现,硅烷偶联剂能够在水泥基灌浆材料与沥青混合料之间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从而通过改变水泥-沥青界面的形态,有效改善水泥-沥青界面稳定度并减少水泥-沥青界面裂缝,结合性能试验,硅烷偶联剂可通过界面优化改善半柔性路面的力学及路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半柔性路面材料 界面优化 硅烷偶联剂 路用性能 灌注式半柔性路面基体沥青混合料
下载PDF
界面修饰对苎麻纤维复合材料性能影响
12
作者 张永春 孟晓佳 《纤维素科学与技术》 CAS 2023年第3期39-42,I0002,共5页
分别采用NaOH处理过的苎麻纤维和NaOH与十六烷基三甲氧基硅烷联合处理的苎麻纤维制备不饱和聚酯复合材料。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分析了两种方法处理苎麻纤维的红外光谱、XPS光电子能谱以及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及冲击强度断面形... 分别采用NaOH处理过的苎麻纤维和NaOH与十六烷基三甲氧基硅烷联合处理的苎麻纤维制备不饱和聚酯复合材料。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分析了两种方法处理苎麻纤维的红外光谱、XPS光电子能谱以及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及冲击强度断面形貌特征。结果表明,硅烷偶联剂化学键合到苎麻纤维上。NaOH处理的苎麻纤维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随着苎麻纤维含量的增加而增加,20%时达到最大值44.64MPa而后减小,硅烷偶联剂表面处理的苎麻纤维复合材料在25%的质量含量范围内呈递增趋势,达到48.39MPa。两种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随着苎麻纤维的含量增加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苎麻纤维 硅烷偶联剂 复合材料 拉伸强度 冲击强度
下载PDF
三元乙丙橡胶/硅藻土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13
作者 张兆红 刘彤 +2 位作者 陈帅 季昌雷 王胜 《化工时刊》 CAS 2023年第1期28-31,共4页
用机械共混法制备了三元乙丙橡胶(EPDM)/硅藻土复合材料,研究了硅藻土用量和硅烷偶联剂KH570用量对复合材料工艺性能、力学性能、耐老化性能的影响,并对比了硅藻土、陶土和碳酸钙对EPDM的补强性。结果表明,随着硅藻土用量的增加,复合材... 用机械共混法制备了三元乙丙橡胶(EPDM)/硅藻土复合材料,研究了硅藻土用量和硅烷偶联剂KH570用量对复合材料工艺性能、力学性能、耐老化性能的影响,并对比了硅藻土、陶土和碳酸钙对EPDM的补强性。结果表明,随着硅藻土用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焦烧时间缩短、硫化时间延长、门尼黏度增大,力学性能和耐老化性能呈下降趋势,当硅藻土用量为20份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撕裂强度和扯断伸长率较大;偶联剂用量为硅藻土的1.5%时对硅藻土的改性效果较好,经改性的硅藻土对EPDM的补强性与陶土相当、优于碳酸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元乙丙橡胶 硅藻土 偶联剂 复合材料
下载PDF
宇航级T800碳纤维复合材料界面调控
14
作者 李天舒 王绍凯 +3 位作者 武清 顾轶卓 李庆辉 李敏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011-2020,共10页
上浆剂对高性能碳纤维(CF)表面的修饰作用及对其复合材料界面性能的调制作用至关重要。以湿法制备的宇航级T800碳纤维为研究对象,分析上浆前后纤维表面微结构、化学组成和化学反应特性的变化规律,并对其复合材料的宏微观界面性能进行表... 上浆剂对高性能碳纤维(CF)表面的修饰作用及对其复合材料界面性能的调制作用至关重要。以湿法制备的宇航级T800碳纤维为研究对象,分析上浆前后纤维表面微结构、化学组成和化学反应特性的变化规律,并对其复合材料的宏微观界面性能进行表征评价。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差式扫描量热法(DSC)、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等表征方法,分析上浆剂的反应性及其与环氧树脂(EP)、双马来酰亚胺树脂(BMI)的化学反应行为。结果表明:在树脂固化温度条件下上浆剂与纤维表面基团发生化学反应,使得纤维上浆剂提取量及纤维表面活性碳元素含量降低,并且上浆剂与EP、BMI工艺具有良好的化学反应性。经过高温处理后CF表面的上浆剂失活,CF/EP的界面剪切强度发生一定变化,CF/BMI的界面剪切强度下降13%。综上可见:具有化学活性的环氧类上浆剂可明显改善CF表面特性,进而对复合材料的界面性能产生影响,其中上浆剂与树脂体系的反应性对界面亦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浆剂 碳纤维 化学反应 界面调控 复合材料
下载PDF
偶联剂对碳纤维增强乙烯基树脂复合材料界面性能影响研究
15
作者 张振 王万杰 +2 位作者 彭运松 曹艳霞 李想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4-40,共7页
本文采用偶联剂添加的方法,分别研究了偶联剂种类、偶联剂用量、添加工艺对碳纤维增强乙烯基树脂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分别使用硅烷偶联剂和大分子偶联剂对复合材料进行改性,结果显示大分子偶联剂对碳纤维增强乙烯基树脂复合材料的性能... 本文采用偶联剂添加的方法,分别研究了偶联剂种类、偶联剂用量、添加工艺对碳纤维增强乙烯基树脂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分别使用硅烷偶联剂和大分子偶联剂对复合材料进行改性,结果显示大分子偶联剂对碳纤维增强乙烯基树脂复合材料的性能提升更为显著。对于不同种类的碳纤维织物,大分子偶联剂的增强效果不同。对于某国产T700碳纤维织物,随着大分子偶联剂的加入,复合材料性能不断提升,当用量为1.5%时,其层间剪切强度提升了41.4%(由24.4 MPa升至34.5 MPa)。而将大分子偶联剂用于某东丽T700碳纤维织物的改性时,其性能呈现出下降的趋势。此外,对比采用不同添加工艺时复合材料的性能提升幅度和数据分散性发现,大分子偶联剂在树脂中添加使用的工艺优于对碳纤维织物表面喷涂使用的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 偶联剂 界面
下载PDF
碳纤维表面上浆处理及其水性上浆剂的研究进展
16
作者 张悦 李伟 吴宇洁 《辽东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2期88-95,共8页
总结碳纤维表面处理的几种常用方法,分析碳纤维表面上浆的意义及作用效果,归纳碳纤维上浆用水性上浆剂的种类,并对碳纤维表面上浆处理的发展方向进行预测。研究发现,针对具体树脂品种的水性上浆剂的系统化研究,以及为提高碳纤维束或纱... 总结碳纤维表面处理的几种常用方法,分析碳纤维表面上浆的意义及作用效果,归纳碳纤维上浆用水性上浆剂的种类,并对碳纤维表面上浆处理的发展方向进行预测。研究发现,针对具体树脂品种的水性上浆剂的系统化研究,以及为提高碳纤维束或纱的可织性的新型水性上浆剂的制备及其上浆性能的研究,将是未来重要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 上浆剂 表面上浆 界面性能 复合材料
下载PDF
钛酸酯偶联剂改性无机填料及其在聚丙烯复合材料中的应用
17
作者 李伟 《浙江化工》 CAS 2023年第7期19-22,共4页
钛酸酯偶联剂改性的无机填料应用于聚丙烯复合材料,可以改善材料性能,扩大应用领域。概述了钛酸酯偶联剂改性的无机填料在不同种类的聚丙烯复合材料中的应用,以及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和阻燃性的影响。
关键词 钛酸酯 偶联剂 聚丙烯 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阻燃性
下载PDF
PVC塑胶跑道用高质化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18
作者 张友新 吴有才 +1 位作者 汪品洋 李占川 《聚氯乙烯》 CAS 2023年第4期12-13,20,共3页
以费托蜡为活化剂制备废旧聚氯乙烯塑料/粉煤灰/硫酸钙晶须活化填料。将活化填料与PVC混配,通过硅烷偶联剂改性制备高质化复合材料用于生产塑胶跑道。探讨了费托蜡和硅烷偶联剂的作用机制及其对塑胶跑道试片加工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以费托蜡为活化剂制备废旧聚氯乙烯塑料/粉煤灰/硫酸钙晶须活化填料。将活化填料与PVC混配,通过硅烷偶联剂改性制备高质化复合材料用于生产塑胶跑道。探讨了费托蜡和硅烷偶联剂的作用机制及其对塑胶跑道试片加工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费托蜡为活化剂、硅烷偶联剂为改性剂制备的塑胶跑道试片的耐磨性、抗冲性、防滑稳定性较好,硅烷偶联剂用量在3.5份时,制品的各项性能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VC 费托蜡 偶联剂 活化填料 复合材料 塑胶跑道
下载PDF
木材—热塑性塑料复合材料的进展 被引量:40
19
作者 肖泽芳 赵林波 +1 位作者 谢延军 王清文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9-41,共3页
回顾了木材 -塑料复合材料 (简称WPC)的发展历史 ,介绍了WPC的生产工艺方法 ,总结了木塑复合材产品性能中的不足和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展望了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前景。
关键词 木材 木塑复合材 热塑性塑料 废弃塑料 偶联剂 复合材料 WPC 加工工艺
下载PDF
纳米凹凸棒石表面硅烷偶联剂改性研究 被引量:27
20
作者 姚超 李锦春 +2 位作者 丁永红 李效棠 李连惠 《非金属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3,7,共4页
利用硅烷偶联剂(LM-N308)对纳米凹凸棒石表面进行有机改性。红外光谱和高分辨透射电镜照片表明,约有占改性产品质量6.1%的LM-N308以化学键的形式结合在在纳米凹凸棒石的表面,形成有机包覆层。表面改性后的纳米凹凸棒石的表面性质由亲水... 利用硅烷偶联剂(LM-N308)对纳米凹凸棒石表面进行有机改性。红外光谱和高分辨透射电镜照片表明,约有占改性产品质量6.1%的LM-N308以化学键的形式结合在在纳米凹凸棒石的表面,形成有机包覆层。表面改性后的纳米凹凸棒石的表面性质由亲水性变成了疏水性,用于复合材料中能同时提高其强度和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凹凸棒石 硅烷偶联剂 有机表面改性 复合材料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