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review of integrated surface-subsurface numerical hydrological models
1
作者 Lele SHU Hao CHEN +8 位作者 Xianhong MENG Yan CHANG Litang HU Wenke WANG Longcang SHU Xuan YU Christopher DUFFY Yingying YAO Donghai ZHENG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5期1459-1479,共21页
Hydrological modeling,leveraging mathematical formulations to represent the hydrological cycle,is a pivotal tool in representing the spatiotemporal dynamics and distribution patterns inherent in hydrology.These models... Hydrological modeling,leveraging mathematical formulations to represent the hydrological cycle,is a pivotal tool in representing the spatiotemporal dynamics and distribution patterns inherent in hydrology.These models serve a dual purpose:they validate theoretical robustness and applicability via observational data and project future trends,thereby bridging the understanding and prediction of natural processes.In rapid advancements in computational methodologies and the continuous evolution of observational and experimental techniques,the development of numerical hydrological models based on physicallybased surface-subsurface process coupling have accelerated.Anchored in micro-scale conservation principles and physical equations,these models employ numerical techniques to integrate surface and subsurface hydrodynamics,thus replicating the macro-scale hydrological responses of watersheds.Numerical hydrological models have emerged as a leading and predominant trend in hydrological modeling due to their explicit representation of physical processes,heightened by their spatiotemporal resolution and reliance on interdisciplinary integration.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of surface-subsurface numerical hydrological models.It includes a comparative and analytical discussion of leading numerical hydrological models,encompassing model architecture,numerical solution strategies,spatial representation,and coupling algorithms.Additionally,this paper contrasts these models with traditional hydrological models,thereby delineating the relative merits,drawbacks,and future directions of numerical hydrological model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umerical Hydrological models Surface-Subsurface Process coupling numerical Methods Hydrological modeling
原文传递
Simulation Study on the Effects of Vegetation on Basin Water Balance
2
作者 刘惠民 陶曙华 +2 位作者 陈玉琪 周淮斌 汪健钢 《Meteor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 CAS 2010年第10期62-64,68,共4页
By means of SSiB/TOPMODEL model which was the coupled model of simplified simple biosphere model(SSiB)and TOPMODEL,the sensitivity experiment of basin water balance was carried out in Suomo River basin covered by five... By means of SSiB/TOPMODEL model which was the coupled model of simplified simple biosphere model(SSiB)and TOPMODEL,the sensitivity experiment of basin water balance was carried out in Suomo River basin covered by five vegetations,and the effects of vegetation on water balance were analyz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vegetation cover increased canopy transpiration and interception but decreased soil evaporation.The two contrary net effects determined the basin runoff affected by the hydrological effect of vegetation.For the five simulated vegetations,basin evaporation went down but basin runoff went up compared with bare land.When basin was covered by grass,total basin evaporation was highest(1.220 5 mm/d),and total basin runoff was the lowest(0.658 7 mm/d).When deciduous needle-leaf forest covered the basin,total basin evaporation was minimum(1.025 mm/d),while total basin runoff was maximum(0.854 4 mm/d).Transpiration and canopy interception reached maximum values of 0.383 and 0.489 mm/d when covering evergreen coniferous forest.For soil evaporation,it was highest with grass(0.799 mm/d)and lowest with evergreen coniferous forest(0.243 mm/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upled model numerical experiment Hydrological effect of vegetation China
下载PDF
山区县域洪水预测研究--以阳朔县为例
3
作者 程香菊 章宇达 +2 位作者 田甜 蒋乐欣 袁梦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2-61,共10页
山区县域的洪水灾害是我国防洪减灾体系中的薄弱环节。为提升洪水预测的准确性,以桂林阳朔县为例,基于HEC-HMS和InfoWorksICM模拟平台,构建田家河流域的水文水动力模型。利用2017—2022年间多场洪水数据对模型进行率定和验证。在此基础... 山区县域的洪水灾害是我国防洪减灾体系中的薄弱环节。为提升洪水预测的准确性,以桂林阳朔县为例,基于HEC-HMS和InfoWorksICM模拟平台,构建田家河流域的水文水动力模型。利用2017—2022年间多场洪水数据对模型进行率定和验证。在此基础上,根据田家河与漓江的洪峰遭遇,预测12种不同洪水重现期组合的情景工况,并对每种情景下的淹没耕地面积、村庄数量、旧城区淹没面积以及新城区淹没面积进行统计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遇龙河沿岸受灾情况受其上游暴雨洪水的影响,田家河流域洪水重现期TTJH=50a时,淹没耕地面积将超过8.15km2,沿途受影响村庄超过27个;(2)旧城区主要受漓江过境洪水的影响,漓江洪水重现期TLJ=20a时,漓江水位漫堤行洪,西街将处于1~2m的水深之中;(3)新城区对田家河流域及漓江洪水都表现出较高的敏感性,当洪水等级超过TTJH=10a且TLJ=20a或者TTJH=20a且TLJ=10a时,新城区将会遭遇较严重的洪灾。研究结果可为山区县域洪水预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区县域 洪水预测 水文水动力模型 HEC-HMS模型 InfoWorksICM模型
下载PDF
基于SWMM与LISFLOOD-FP耦合模型的城市街区内涝模拟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卢兴超 徐宗学 +3 位作者 李永坤 胡小红 唐清竹 宋鹏越 《水资源保护》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8-105,124,共9页
为了评估高度城市化建设背景下暴雨侵袭时城市街区内涝灾害的演变过程,以北京市海淀区清河流域某典型排水分区为研究对象,构建了基于SWMM与LISFLOOD-FP模型的水文水动力耦合模型。选择P20210712、P20210718和P202108233场实测降雨率定... 为了评估高度城市化建设背景下暴雨侵袭时城市街区内涝灾害的演变过程,以北京市海淀区清河流域某典型排水分区为研究对象,构建了基于SWMM与LISFLOOD-FP模型的水文水动力耦合模型。选择P20210712、P20210718和P202108233场实测降雨率定和验证模型参数,并应用于P20210703实测降雨的预测,同时选取降雨重现期分别为10、20、30、50 a的长历时(24 h)设计降雨情景进行内涝模拟分析。结果表明:3场实测降雨条件下模型的纳什效率系数分别为0.76、0.68、0.71,模型参数设置合理;P20210703实测降雨条件下,模型模拟所得淹没范围、淹没水深与实际观测情况较为吻合,耦合模型精度较高;4种不同降雨重现期的长历时设计降雨情景下,溢流节点数和溢流总量均随降雨重现期的增大而增加,淹没深度大于1.00 m的淹没面积从降雨重现期为10 a的0.024 km^(2),增大到降雨重现期为50 a的0.345 km^(2),主要集中在上地下凹桥区、安宁庄西路、安宁庄中街、安宁庄路等位置,与观测情况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暴雨 内涝模型 水文水动力耦合模型 溢流总量 淹没深度
下载PDF
半潜式养殖网箱全耦合数值模型及其在规则波下的动力响应特性
5
作者 毕鑫嗣 张显涛 +3 位作者 朱云龙 周春华 张雪燕 王瀚彬! 《船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16,67,共12页
随着水产养殖从近海至深远海的发展,具有抵抗恶劣海况能力的新型半潜式养殖网箱被相继设计和制造,研究其水动力性能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基于势流理论和莫里森模型,结合三维面元法和有限元法建立半潜式养殖网箱主体框架-网衣-系泊系统... 随着水产养殖从近海至深远海的发展,具有抵抗恶劣海况能力的新型半潜式养殖网箱被相继设计和制造,研究其水动力性能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基于势流理论和莫里森模型,结合三维面元法和有限元法建立半潜式养殖网箱主体框架-网衣-系泊系统全耦合数值模型,在验证数值模拟的可靠性后,分析规则波下网箱的水动力响应与结构应力响应,重点关注网箱各部分的相对运动。结果表明,网箱的运动由慢漂运动和波频运动两部分组成,其中慢漂运动会造成平衡位置的偏置;在波浪传播方向上,框架中同一高度处的节点几乎不发生相对运动,而不同高度处的节点由于竖向梁的旋转和弯曲而存在相对错位;侧向网衣中心区域存在较大的结构变形,从而导致了柔性网衣与主体框架存在较大的相对运动。此外,还分析了波浪参数和网衣密实度对网箱运动的影响。研究成果可为半潜式养殖网箱数值模拟方法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潜式网箱 全耦合数值模型 水动力响应 结构响应 相对运动
下载PDF
汉北河流域强人类活动影响下的暴雨洪水模拟方法
6
作者 黄曼丽 吴凤燕 +5 位作者 翁朝晖 丁俊芝 马婉丽 黄雍 徐静 李海建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2-78,93,共8页
为了研究人类活动影响下丘陵到平原区流域洪水模拟的关键问题,包括流域内降雨空间分布不均、丘陵平原产汇流差异大、下垫面受水利工程建设和调度影响等复杂边界条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和模型,以汉北河为例,将大流域划分为11个单元,... 为了研究人类活动影响下丘陵到平原区流域洪水模拟的关键问题,包括流域内降雨空间分布不均、丘陵平原产汇流差异大、下垫面受水利工程建设和调度影响等复杂边界条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和模型,以汉北河为例,将大流域划分为11个单元,通过分析场次暴雨在各单元的空间分布解决降雨空间不均的问题;各单元根据各自下垫面条件进行API水文模型参数的率定,解决了丘陵平原产汇流差异大的问题,提高了模型参数与实际情况的贴合度。在模型中,将河流改道、水库、蓄滞洪区、水闸、泵站建设和调度、土地利用等人类活动对汇流的影响纳入物理模型和产汇流模拟中,以便构建符合实际调度的下垫面产汇流体系。模拟计算的洪峰的纳什系数NSE均在0.85以上,模拟结果表明洪峰流量、水位及峰现时间与实测值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洪水模拟 水文水动力嵌套耦合模型 汉北河流域 人类活动影响
下载PDF
基于水动力数值计算的小流域设计洪水模拟研究
7
作者 王盼 程龙 +2 位作者 蒲博文 郭上渲 歧雅菲 《水电与抽水蓄能》 2024年第4期14-19,共6页
基于水动力数值模拟方法,选择广州市花都区新街河流域作为研究区域,设计洪水计算分为天然和城市两类下垫面来考虑。采用MIKE11构建一维河道水动力模型,MIKE Urban构建管网水流模型,MIKE FLOOD耦合一维水动力模型与管网水流模型,推求新... 基于水动力数值模拟方法,选择广州市花都区新街河流域作为研究区域,设计洪水计算分为天然和城市两类下垫面来考虑。采用MIKE11构建一维河道水动力模型,MIKE Urban构建管网水流模型,MIKE FLOOD耦合一维水动力模型与管网水流模型,推求新街河流域不同河道断面处的典型频率设计洪水。将耦合模型计算的设计洪水成果与传统水文分析方法计算的设计洪水成果进行对比,分析考虑了城市管网后流域洪水计算发生的变化;根据研究结果,对比综合单位线法和城市洪水耦合模型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整体来说耦合模型计算的设计洪水成果偏大,符合一般地区城市化后洪水过程洪峰增大的变化规律;部分河涌耦合模型的设计洪水成果偏小,与径流在复杂的城市管网中的流动滞时、管径过流能力不足等原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动力数值计算 MIKE 耦合模型 城市设计洪水
下载PDF
基于水文水动力耦合模型的三江流域防洪模拟预报应用研究
8
作者 殷寅 曾贤敏 +2 位作者 李伟 张梦菲 刘亮 《江淮水利科技》 2024年第2期23-27,37,I0003,共7页
为解决下游河网站点防洪模拟预报过程中存在预报精度偏低,以及采用水动力模型方法时所需资料数量过于庞大的问题,基于不同下垫面水文特征的分布式架构模型理论,通过对流域内山丘和平原区各阶段产汇流进行分解模拟的方式,建立了以交界面... 为解决下游河网站点防洪模拟预报过程中存在预报精度偏低,以及采用水动力模型方法时所需资料数量过于庞大的问题,基于不同下垫面水文特征的分布式架构模型理论,通过对流域内山丘和平原区各阶段产汇流进行分解模拟的方式,建立了以交界面动量与通量交换实现互馈耦合的水文水动力一体化模型。以三江流域为研究区域,构建耦合了上游山丘区、平原区和下游长江水动力模型,利用代表站点开展了全流域一体化模型的率定与验证工作。对流域内2016一2022年降雨进行分析和场次降雨大于100mm的多场洪水进行验证,结果显示耦合模型的模拟精度较好,在不需要大量资料的前提下有效提高了平原河网区预报精度及整个流域防洪调度能力,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可为其他类似流域防洪模拟预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流域 水文水动力耦合模型 防洪预报 工程调度
下载PDF
深圳市重演郑州“7·20”特大暴雨情景分析
9
作者 吴家阳 刘佳明 刘晓霞 《水利水电快报》 2024年第11期10-16,25,共8页
深圳极易遭遇以“台风、暴雨、海潮”三碰头为代表的极端天气事件,有必要分析其在极端天气下内涝灾害发生、发展和消退全过程。以深圳市罗湖中心区为例,基于分布式水文水动力耦合模型,采用暴雨移置方法,重演了郑州“7·20”特大暴... 深圳极易遭遇以“台风、暴雨、海潮”三碰头为代表的极端天气事件,有必要分析其在极端天气下内涝灾害发生、发展和消退全过程。以深圳市罗湖中心区为例,基于分布式水文水动力耦合模型,采用暴雨移置方法,重演了郑州“7·20”特大暴雨造成的内涝灾害风险,分析了罗湖中心区现状工程体系对极端暴雨的响应。结果表明:深圳市罗湖中心区内涝积水深度大于0.3 m的区域面积占比高达13.58%,积水范围与小于2 a一遇设计重现期的雨水管渠分布范围高度重合。现状内涝成因主要为管渠输水能力不足,涝水不能迅速通过管网输送至泵站前池,从而造成远端积涝。研究成果有助于提高深圳市极端暴雨灾害认识和应对能力,可为超标准洪水应急预案编制和汛前演练等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暴雨 城市内涝 分布式水文水动力耦合模型 郑州“7·20”特大暴雨 深圳市
下载PDF
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对鄱阳湖水文水动力影响的模拟 被引量:29
10
作者 赖格英 王鹏 +3 位作者 黄小兰 熊家庆 刘影 曾峰海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28-140,共13页
水流情势变化是河湖生态系统演变最主要的驱动力,拟建的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对鄱阳湖水文水动力会产生何种影响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本研究基于EFDC模型构建了鄱阳湖水动力的二维模型,并按照规划中的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调度方案,通... 水流情势变化是河湖生态系统演变最主要的驱动力,拟建的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对鄱阳湖水文水动力会产生何种影响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本研究基于EFDC模型构建了鄱阳湖水动力的二维模型,并按照规划中的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调度方案,通过丰平枯典型年份的情景模拟,探讨了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运行调度方案对湖泊水文水动力的可能影响.模拟结果表明:不同情景年型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低枯水位生态调节期(12月1日至3月底4月初)中11 m控制水位对该时期湖泊平均水位的抬升程度明显,2010年(丰水年)11 m控制水位对枯水期湖泊平均水位的最大抬升为2.59 m,2000年(平水年)枯水期湖泊的平均水位最大抬升为2.68 m,而2004年(枯水年)枯水期湖泊的平均水位最大抬升为4.35 m.枯水期水位的抬升,使不同年型不同湖区的枯水期平均流速、最大流速和最小流速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小,其中以入江河道为最,2000年和2010年枯水期平均流速降幅在44%以上,2004年(枯水年)枯水期的平均降速范围在50%以上,而对两大保护区的影响则较小.对流场格局的影响方面,主要表现在有枢纽时由于低枯水期的11 m水位控制,棠荫以北尤其是入江河道的流场与无枢纽时的流场表现出明显的不同;棠荫以南的湖区,当赣江中支和赣江南支的来水较大时,在棠荫附近及松门山以南的湖区会呈现出较大的水面.同时由于枯水期的水位抬升和流速减小,水利枢纽工程对湖泊换水周期的作用明显,不同年型的换水周期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2004年枢纽控水过程使控水期间的平均换水周期增加了5.6 d,影响程度达26.1%;模型模拟结果可以揭示在目前调度方案下,水利枢纽工程对鄱阳湖水文水动力的影响程度,为进一步定量分析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对湖泊水质和生态系统演化及其可能造成的影响提供必要的基础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鄱阳湖 水利枢纽工程 EFDC模型 水文水动力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山区流域洪涝预报水文与水动力耦合模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11
作者 江春波 周琦 +2 位作者 申言霞 柳高飞 张帝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137-1150,共14页
受人类活动及气候变化的影响,我国山区流域洪涝灾害频发,研制洪涝模拟及预报模型对于流域洪涝灾害防治及水环境综合整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论文评述了洪涝模拟与预报使用的水文及水动力模型的优缺点,指出单一的水文或水动... 受人类活动及气候变化的影响,我国山区流域洪涝灾害频发,研制洪涝模拟及预报模型对于流域洪涝灾害防治及水环境综合整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论文评述了洪涝模拟与预报使用的水文及水动力模型的优缺点,指出单一的水文或水动力模型的局限性。基于此,分析并比较了国内外已有的水文模型与水动力模型的不同耦合方式,包括水文模型与水动力模型的串联耦合、水文模型与一维水动力模型的动态单向耦合、水文模型与二维水动力模型的动态单向耦合。总结了各类耦合模型的优势和适用性,评价了已有耦合模型在计算精度、数值格式稳定性和计算效率等方面所取得的创新。论文探讨了流域洪涝发生和发展的水文过程与水动力过程的互馈机制,分析了水文模型与水动力模型新的耦合方法及可行性,介绍了水文与二维及一维水动力的动态双向耦合模型。动态双向耦合模型预期能更加真实地反映流域洪涝发生及发展物理机制,具有提高洪涝模拟预报精度和计算效率的潜力。各类耦合模型各有其自身优势,可以根据流域及城市防洪实际,选取合适的水文与水动力耦合模型,为山区流域洪涝模拟和预报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涝预报 流域模型 水文模型 水动力模型 耦合模型
下载PDF
流域水文、水动力、水质模型联合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2
作者 张婷 徐彬鑫 +2 位作者 康爱卿 郑彦辰 李建柱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1-19,共9页
流域水文、水动力、水质模型联合应用可以实现水资源从源头运动到不同水体的全过程模拟,对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综合管理决策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深入了解流域耦合模型的发展与演变过程,总结了水文、水动力与水质3类模型的结构与特点,探讨了... 流域水文、水动力、水质模型联合应用可以实现水资源从源头运动到不同水体的全过程模拟,对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综合管理决策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深入了解流域耦合模型的发展与演变过程,总结了水文、水动力与水质3类模型的结构与特点,探讨了各类模型在耦合应用中的作用,综合评价了单向传输耦合、双向传输耦合与接口传输耦合各自的优势与不足,并对耦合模型中的时空匹配问题进行了讨论。指出目前耦合模型中存在着结构松散和参数率定、应用标准不明确等问题,未来耦合模型将成为解决流域智能管理与决策问题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模型 水动力模型 水质模型 耦合方式 尺度匹配
下载PDF
浮式垂直轴风机的动力学建模、仿真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刘利琴 郭颖 +1 位作者 赵海祥 唐友刚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99-307,共9页
考虑气动力和水动力的耦合研究浮式垂直轴风机系统的运动响应,将固定式垂直轴风机的气动载荷计算方法进一步推广到海上浮式垂直轴风机的气动载荷计算.考虑阻尼力、波浪力、风载荷、系泊力等,建立了浮式垂直轴风机系统的纵荡-垂荡-纵摇... 考虑气动力和水动力的耦合研究浮式垂直轴风机系统的运动响应,将固定式垂直轴风机的气动载荷计算方法进一步推广到海上浮式垂直轴风机的气动载荷计算.考虑阻尼力、波浪力、风载荷、系泊力等,建立了浮式垂直轴风机系统的纵荡-垂荡-纵摇运动方程.考虑动态失速和浮式基础运动,基于双致动盘多流管理论,推导了风机叶片气动载荷计算公式,编制了数值计算程序.以Sandia 17 m风机为例,验证了气动载荷计算程序的正确性.最后进行了模型实验,其中模型的风机为Φ型达里厄垂直轴风机,支撑基础为桁架式Spar型浮式基础,将模型实验结果与数值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了耦合计算程序.结果表明,数值计算得到的风机系统的垂荡、纵摇运动的RAO(幅值响应算子)曲线与模型实验结果吻合较好,验证了耦合程序的正确性.然而,由于数值计算与模型实验在运动自由度、阻尼、风载荷等方面存在差别,数值计算结果与模型实验结果仍有一定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式垂直轴风机 气动力--水动力耦合 数值模拟 模型实验
下载PDF
基于水文水动力学耦合的洪水预报模型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16
14
作者 杨甜甜 梁国华 +1 位作者 何斌 李莹芹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2-78,共7页
为了提高下垫面变化剧烈流域的洪水预报精度,在传统流域水文模型的基础上耦合水动力学模型,建立水文水动力耦合洪水预报模型。首先利用水文模型获得某一断面的流量过程作为水动力学模型的边界条件;之后利用一维水动力学模型进行河道洪... 为了提高下垫面变化剧烈流域的洪水预报精度,在传统流域水文模型的基础上耦合水动力学模型,建立水文水动力耦合洪水预报模型。首先利用水文模型获得某一断面的流量过程作为水动力学模型的边界条件;之后利用一维水动力学模型进行河道洪水演进计算,推求流域出口断面的流量过程;最后以烟台市外夹河流域为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建水文水动力耦合模型模拟的产流合格率较高,流量过程与实测值吻合,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集总式水文模型不能考虑河道内复杂水流运动的不足,因此对具有复杂水文、水力条件的流域的洪水预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伙房流域模型 一维水动力学模型 水文水动力学耦合模型 洪水预报
下载PDF
潍河下游地区海咸水入侵动态三维数值模拟分析 被引量:9
15
作者 陈鸿汉 王新民 +1 位作者 张永祥 任仲宇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0年第B08期297-304,共8页
文中以潍河下游的莱洲湾南岸地区为研究区 ,阐述了海咸水分布规律。针对海咸水运移过程中的水动力学特征和化学动力学特征 ,推导了水动力化学动力耦合的盐分运移对流弥散方程 ,水动力过程考虑了浓度变化对水流运动的影响 ,化学动力学过... 文中以潍河下游的莱洲湾南岸地区为研究区 ,阐述了海咸水分布规律。针对海咸水运移过程中的水动力学特征和化学动力学特征 ,推导了水动力化学动力耦合的盐分运移对流弥散方程 ,水动力过程考虑了浓度变化对水流运动的影响 ,化学动力学过程考虑了含水介质表面吸附 (解吸 )作用对盐分运移的影响。采用改进的非线性特征有限元法 ,求解高浓度溶质运移三维模型。计算结果表明 ,该模型更真实地刻画了海咸水入侵系统。通过对海咸水入侵规律进行模拟 ,指出海咸水入侵的根本原因是过量开采地下淡水资源 ,要防止海咸水入侵 ,必须科学开采地下淡水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咸水入侵 水动力 化学动力 耦合 三维数据模拟
下载PDF
平原河网地区设计暴雨下的洪水计算——以苏州地区为例 被引量:3
16
作者 焦创 季益柱 +2 位作者 胡孜军 王玲玲 唐洪武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7-20,25,共5页
对苏州市河网进行了概化,采用Arc GIS的"欧氏分配"等工具进行了集水域和子流域的划分,以MIKE11软件为平台,建立了苏州河网的NAM水文模型和一维水动力模型,率定了水文和水动力参数,实现了水文水动力模型的耦合。计算研究区域20... 对苏州市河网进行了概化,采用Arc GIS的"欧氏分配"等工具进行了集水域和子流域的划分,以MIKE11软件为平台,建立了苏州河网的NAM水文模型和一维水动力模型,率定了水文和水动力参数,实现了水文水动力模型的耦合。计算研究区域200年一遇频率下的设计暴雨量,并推求暴雨过程分配。在此基础上,设置闸站工程的运行方式,对苏州地区200年一遇设计暴雨条件下的洪水演进过程进行模拟预测,并重点分析苏州城市中心区的防洪安全裕度。计算结果表明,在200年一遇设计暴雨条件下,苏州地区闸站工程运行方式设置及其调度原则满足城市中心区的防洪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暴雨 平原河网 水动力模型 水文模型 数值模拟 苏州地区
下载PDF
珠江三角州河网与伶仃洋一、三维水动力学模型联解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逄勇 黄智华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0-13,共4页
建立了珠江三角州河网区一维非恒定流水动力学数学模型,并根据实测资料对模型进行了率定验证;利用伶仃洋水域三维水动力学模型的研究成果,采用时段交替法对一、三维模型进行了耦合计算;利用1978年7月在珠江三角州河网区和伶仃洋区同步... 建立了珠江三角州河网区一维非恒定流水动力学数学模型,并根据实测资料对模型进行了率定验证;利用伶仃洋水域三维水动力学模型的研究成果,采用时段交替法对一、三维模型进行了耦合计算;利用1978年7月在珠江三角州河网区和伶仃洋区同步实测的水文资料对耦合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率定验证,结果表明,模型计算值无论在珠江三角州河网区、交接断面以及伶仃洋区均与实测资料吻合较好,该模型可用来描述珠江三角州河网区和伶仃洋区的水动力学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三角州 伶仃洋 数学模型 水动力学模型 耦合计算 非恒定流
下载PDF
限矩型液力偶合器气-液两相环流特性仿真预测 被引量:7
18
作者 卢秀泉 马文星 +2 位作者 李雪松 吴岳诗 许文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7-34,F0003,F0004,共10页
限矩型液力偶合器始终工作在部分充液状态下,工作腔内部的工作液体做复杂的气-液两相螺旋环流运动。在不同的载荷工况下,工作液体气-液两相的具体分布形式和环流形态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偶合器的限矩特性。为了掌握限矩型偶合器内部的气-... 限矩型液力偶合器始终工作在部分充液状态下,工作腔内部的工作液体做复杂的气-液两相螺旋环流运动。在不同的载荷工况下,工作液体气-液两相的具体分布形式和环流形态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偶合器的限矩特性。为了掌握限矩型偶合器内部的气-液两相环流特性,该文以YOXD200偶合器为分析模型,在建立全流道模型的基础上,应用滑移网格瞬态算法,两相流模型采用流体体积法VOF(volume of fluid)模型,对3种典型充液率下的环流形态进行CFD数值模拟分析。数值模拟结果很好地预测了在不同充液率下,随载荷的增加,内部气-液两相流体由小环流向大环流运动的转化过程。该文为实现限矩型液力偶合器转矩跌落工况点的预测及过载能力的估算提供了数值计算的方法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预测 模型 限矩型液力偶合器 气-液两相流 环流特性 流体体积法
下载PDF
基于水动力-力学耦合方法的岩溶塌陷预测 被引量:5
19
作者 陈冬琴 唐仲华 陈锐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2016年第4期26-32,共7页
岩溶塌陷是危害性较大的地质灾害之一,预测岩溶塌陷是目前公认的难题。基于Terzaghi固结理论和GMS软件建立了地下水动力学-岩土力学耦合数值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武汉市青菱乡塌陷区的某地块土-岩交界处溶洞塌陷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与预测... 岩溶塌陷是危害性较大的地质灾害之一,预测岩溶塌陷是目前公认的难题。基于Terzaghi固结理论和GMS软件建立了地下水动力学-岩土力学耦合数值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武汉市青菱乡塌陷区的某地块土-岩交界处溶洞塌陷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与预测,分析了地下水位升降及降雨入渗作用对岩溶塌陷的影响。结果表明:地下水位快速升降时,大气降雨加速了土洞破坏,引起地面塌陷的范围最大;孔隙水位、岩溶水位同时下降时,地表沉降的幅度最大。基于地下水流场的力学耦合方法用于典型岩溶工程问题岩溶塌陷的空间预测与定量分析,其预测结果客观可靠,可为同类工程地质问题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塌陷 水动力-力学耦合模型 数值模拟 预测
下载PDF
柳堰集水库渔光互补工程对水环境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万顺 邓浪浪 +3 位作者 彭虹 刘馨 蒋安娜 周奉 《水资源保护》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8,共8页
针对渔光互补工程对水环境的影响缺乏精准量化研究的问题,构建了适用于柳堰集水库的水动力水质水生态工程耦合数值模型,模拟了2020年8月自然现状和渔光互补工程实施后库区水温、化学需氧量、溶解氧、总磷、总氮、叶绿素a的质量浓度时空... 针对渔光互补工程对水环境的影响缺乏精准量化研究的问题,构建了适用于柳堰集水库的水动力水质水生态工程耦合数值模型,模拟了2020年8月自然现状和渔光互补工程实施后库区水温、化学需氧量、溶解氧、总磷、总氮、叶绿素a的质量浓度时空分布,并计算了水体富营养化指数。结果表明:渔光互补工程实施后,柳堰集水库的水温、溶解氧和叶绿素a质量浓度分别下降了0~6℃、0~0.02 mg/L和0~0.0005 mg/L,化学需氧量质量浓度上升了0~10 mg/L;总磷、总氮质量浓度变化趋势在光伏板下伏水域和未布设光伏板水域呈现较大差异性,光伏板下伏水域总磷质量浓度升高了0~0.814 mg/L,总氮质量浓度降低了0~0.125 mg/L;各水质指标在渔光互补工程实施前后的差异随时间推移逐渐减小,入汇口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显著下降,中央库区灌溉取水口水体富营养化指数提高了5.61~16.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渔光互补工程 富营养化 水动力水质水生态工程耦合数值模型 柳堰集水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