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0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dvances in Research on Water and Fertilizer Coupling and Its Effects on Rice Growth and Utilization Rate of Nitrogen 被引量:1
1
作者 徐优 邓久英 王学华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5年第4期737-744,共8页
At present, the shortage of agricuItural water resources is worsening. In order to reduce the rice irrigation water and improve the utiIization of fertiIizers so as to achieve the high and stabIe yielding of rice, thi... At present, the shortage of agricuItural water resources is worsening. In order to reduce the rice irrigation water and improve the utiIization of fertiIizers so as to achieve the high and stabIe yielding of rice, this report reviewed the research advances in water and fertiIizer coupIing, the conception of water and fertiIizer cou-pIing and its three kinds of effects (synergy, antagonism, superposition), mechanism of water and fertiIizer coupIing, effects of water and fertiIizer coupIing on growth, deveIopment, yield and quality of rice and effects of water and fertiIizer coupIing on utiIization rate of nitrogen in rice. In addition, the deveIopment prospects of water and fertiIizer coupIing in China were described. It was proposed that the water and fertiIizer coupIing mode is an effective measure to achieve the high yield and quality of rice. According to actual demand, referring to the ideas of promoting fertiIizer with water and reguIating water with fertiIizer, reasonabIe water and fertiIizer cou-pIing mode can be estabIished, thereby improving the utiIization efficiencies of water and fertiIizer. In the premise of saving irrigation water and no increasing fertiIization amount, both high yielding and Iess poI ution can be achieved, providing theoretical and technical basis for water-saving agricuIture and cuItivation and management of rice in fu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ter and fertliizer coupling Rice yleId Utliizatlon rate of nitrogen
下载PDF
The integration of nitrogen dynamics into a land surface model. Part 1: model description and site-scale validation 被引量:2
2
作者 YANG Xiujing DAN Li +5 位作者 YANG Fuqiang PENG Jing LI Yueyue GAO Dongdong JI Jinjun HUANG Mei 《Atmospheric and Oceanic Science Letters》 CSCD 2019年第1期50-57,共8页
Nitrogen cycling has profound effects on carbon uptake in the terrestrial ecosystem and the response of the biosphere to climate changes.However,nutrient cycling is not taken into account in most land surface models f... Nitrogen cycling has profound effects on carbon uptake in the terrestrial ecosystem and the response of the biosphere to climate changes.However,nutrient cycling is not taken into account in most land surface models for climate change.In this study,a nitrogen model,based on nitrogen transformation processes and nitrogen fluxes exchange between the atmosphere and terrestrial ecosystem,was incorporated into the Atmosphere–Vegetation Interaction Model(AVIM)to simulate the carbon cycle under nitrogen limitation.This new model,AVIM-CN,was evaluated against site-scale eddy covariance–based measurements of an alpine meadow located at Damxung station from the FLUXNET 2015 dataset.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nnual mean gross primary production simulated by AVIM-CN(0.7073 gC m^-2 d^-1)was in better agreement with the corresponding flux data(0.5407 gC m^-2 d^-1)than the original AVIM(1.1403 gC m^-2 d^-1)at Damxung station.Similarly,ecosystem respiration was also down-regulated,from 1.7695 gC m^-2 d^-1 to 1.0572 gC m^-2 d^-1,after the nitrogen processes were introduced,and the latter was closer to the observed vales(0.8034 gC m^-2 d^-1).Overall,the new results were more consistent with the daily time series of carbon and energy fluxes of observations compared to the former version without nitrogen dynamics.A model that does not incorporate the limitation effects of nitrogen nutrient availability will probably overestimate carbon fluxes by about 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upled carbon and nitrogen dynamics nitrogen limitation land surface model carbon–nitrogenwater cycles
下载PDF
Effects of water and nitrogen coupling on growth,physiology and yield of rice 被引量:1
3
作者 Yuanyuan Li Xiaohou Shao +3 位作者 Daoxi Li Menghua Xiao Xiujun Hu Jing 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Biolog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2019年第3期60-66,共7页
Water and nitrogen fertilizer are two essential factors for quality and yield formation of rice.Experimental study was carried out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water and nitrogen fertilizer coupling on yield-related ... Water and nitrogen fertilizer are two essential factors for quality and yield formation of rice.Experimental study was carried out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water and nitrogen fertilizer coupling on yield-related factors,such as growth(height),physiological indicators(chlorophyll and leaf area index(LAI))and yield composition indicators(productive panicles,thousand grain weight and total grains per panicle).Results showed that,the height difference under two irrigation regimes was not significant,and it showed no difference until the tillering stage(p>0.05).The water control method for controlled and mid-gathering irrigation(CMI)was favorable for nutrients converting to rice grain.Meanwhile the height difference for CMI and conventional irrigation(CVI)was the biggest at 80 d after rice transplantation.Variance analysis showed the effect of fertilization on height was significant(p<0.05).With organic fertilizer application,it could control plant growth and promote the nutrients converting to the panicle.The change curve of LAI was similar to chlorophyll content.Organic fertilizer application could not only promote chlorophyll content and LAI,but also delay leaf fading and promote yield.Nitrogen fertilizer factors show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n rice yield,compared to irrigation regimes showing no significance.Considering the irrigation and fertilizer factors together,the interaction was significant.The descending orders for the effects of water and nitrogen on rice yield were fertilizer,water and fertilizer,water.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productive panicles and total grains per panicle of rice were extremely significant on rice yield,and the direct effect of total grains per panicle on yield was greater than that of productive panicle.This study results could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for water and nitrogen management to improve rice produ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ter and nitrogen coupling controlled and mid-gathering irrigation(CMI) organic fertilizer growth and physiology regression and path analysis rice yield
原文传递
粗颗粒硫酸盐渍土水盐迁移规律及变形特性研究
4
作者 周凤玺 杨金银 +1 位作者 巨文涛 马强 《冰川冻土》 CSCD 2024年第1期199-210,共12页
针对封闭系统下粗颗粒硫酸盐渍土在冻结过程中的水盐迁移和变形特性开展了理论和试验研究。基于非饱和多孔介质热弹性理论,考虑孔隙水盐相变,建立了适用于粗颗粒盐渍土水-热-盐-力多场耦合模型,并对单向冻结条件下粗颗粒盐渍土的温度场... 针对封闭系统下粗颗粒硫酸盐渍土在冻结过程中的水盐迁移和变形特性开展了理论和试验研究。基于非饱和多孔介质热弹性理论,考虑孔隙水盐相变,建立了适用于粗颗粒盐渍土水-热-盐-力多场耦合模型,并对单向冻结条件下粗颗粒盐渍土的温度场、水分场、盐分场和位移场分布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配制含硫酸盐的细砂作为土样开展了单向冻结条件下的室内试验,测定了冻结过程中的温度、水分、盐分以及变形的分布,并与数值结果进行了比较,验证了理论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砂土结构孔隙更大,水分和盐分更容易渗透和迁移,在单向冻结试验中,水盐迁移速度更快;细砂的轴向位移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趋势,且收缩变形持续时间较黏土更长;由于暖端水分向冷端迁移致使暖端土体孔隙减小,下部土体变得更加密实,土柱下部侧壁压力大于上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颗粒盐渍土 多场耦合 水盐迁移 变形特性
下载PDF
芡实对沿淮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效果研究
5
作者 陈毛华 杨永学 刘坤 《中国农学通报》 2024年第22期66-71,共6页
为了解乡土水生植物芡实对沿淮农村富营养化河流净化效果,在模拟沿淮农村地区富营养化河流的水池中种植芡实,定期监测水体中的总氮(TN)、氨氮(NH_(4)^(+)-N)、总磷(TP)、化学需氧量(COD_(Cr))、酸碱度(pH)、可溶性盐含量(EC)、溶解氧(DO... 为了解乡土水生植物芡实对沿淮农村富营养化河流净化效果,在模拟沿淮农村地区富营养化河流的水池中种植芡实,定期监测水体中的总氮(TN)、氨氮(NH_(4)^(+)-N)、总磷(TP)、化学需氧量(COD_(Cr))、酸碱度(pH)、可溶性盐含量(EC)、溶解氧(DO)的数值变化,综合分析芡实对富营养化河流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芡实作为沿淮地区乡土水生植物,对富营养化的河流有着净化作用。芡实在生长过程中能吸收水体95.53%~98.45%的NH_(4)^(+)-N和99.50%~99.65%的TP,净化效果好。芡实对富营养河流中TN和COD_(Cr)的净化效果不明显,而且水体中的pH上升11.05%~11.61%,EC值增加21.12%~22%,DO增加3.82~21.77倍。芡实作为一种乡土水生植物,对沿淮地区富营养化河流具有显著的净化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芡实 富营养化河流 水体净化 综合分析 氨氮去除 总磷去除 溶解氧增加 酸碱度变化 可溶性盐含量变化
下载PDF
水氮耦合对膜下滴灌红花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6
作者 侯献飞 宋贤明 +5 位作者 李强 顾元国 苗昊翠 曾幼玲 郭美丽 贾东海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91-803,共13页
【目的】研究水氮耦合对膜下滴灌红花生长发育、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的影响。【方法】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以灌水量水平为主区。播前施基肥磷酸二铵(总养分64%,N-P_(2)O_(5)=18-46)150 kg/hm^(2),氧化钾(30%)75 kg/hm^(2)。设灌水量(W)和... 【目的】研究水氮耦合对膜下滴灌红花生长发育、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的影响。【方法】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以灌水量水平为主区。播前施基肥磷酸二铵(总养分64%,N-P_(2)O_(5)=18-46)150 kg/hm^(2),氧化钾(30%)75 kg/hm^(2)。设灌水量(W)和施氮量(N)2个因素,3个灌水量水平:W_(1):1200 m^(3)/hm^(2)(低灌量)、W_(2):1500 m^(3)/hm^(2)(中灌量)和W_(3):1800 m^(3)/hm^(2)(高灌量);3个施氮量水平:N_(0):不施氮(空白)、N_(1):300 kg/hm^(2)(传统施氮量)和N_(2):600 kg/hm^(2)(高施氮量)。测定不同处理下红花的农艺性状、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评估不同水氮耦合处理对红花生长发育和产量影响。【结果】适宜的灌溉量和施肥量对红花生长发育有显著的促进作用,W_(2)N_(0)和W_(2)N_(1)处理下红花的株高、分枝数和叶片数等农艺性状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其中W_(2)N_(1)处理下红花干物质积累速率及积累量、单株果球数和每果粒数均达到最高水平,花丝产量和籽粒产量在W_(2)处理下均比W_(1)和W_(3)处理显著增加了8.09%和20.84%,但在N_(1)和N_(2)处理下差异较小,却均比N_(0)处理显著增加了10.69%和25.66%。【结论】中灌量和传统施肥量处理W_(2)N_(1)(灌溉量1500 m^(3)/hm^(2)及施肥量300 kg/hm^(2))最优,可以促进红花的生长发育、提高水肥利用效率、增加干物质积累、协调产量构成因素,达到高产优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 水氮耦合 干物质积累 生长发育 产量
下载PDF
西南季节性干旱区夏玉米水氮耦合效应与水氮生产函数研究
7
作者 侯艳 崔宁博 +1 位作者 郭立 甘永德 《灌溉排水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4期34-40,共7页
【目的】探究西南季节性干旱区夏玉米关键生育期适宜的水氮耦合模式。【方法】于2022年6—10月在四川省都江堰灌溉试验站测桶区遮雨棚内开展夏玉米水氮耦合试验,以仲玉3号夏玉米为研究对象,采用桶栽方式种植夏玉米,以充分灌水(100%ET)... 【目的】探究西南季节性干旱区夏玉米关键生育期适宜的水氮耦合模式。【方法】于2022年6—10月在四川省都江堰灌溉试验站测桶区遮雨棚内开展夏玉米水氮耦合试验,以仲玉3号夏玉米为研究对象,采用桶栽方式种植夏玉米,以充分灌水(100%ET)和当地高水平施氮量(300 kg/hm2)为对照(CK),在拔节—抽雄期(Ⅱ)、抽雄—灌浆期(Ⅲ)分别设置2个灌水水平:HW(75%CK)、LW(50%CK)和3个施氮水平:N1(85%CK)、N2(70%CK)、N3(55%CK),共计13个处理,研究不同关键生育期的水氮耦合对夏玉米生长、产量、水分利用效率(WUE)、氮肥偏生产力(NPFP)的影响,基于Jensen模型构建水氮生产函数。【结果】拔节—抽雄期为夏玉米营养生长的关键时期,适宜的水氮耦合模式能在节水节氮条件下获得较高的产量并提高WUE和NPFP,Ⅱ-HWN2、Ⅲ-HWN1处理和Ⅲ-HWN2处理较CK分别节水12.78%、9.77%和9.77%,节氮9.0%、4.5%和9.0%,增产1.31%、4.32%和4.50%,WUE较CK分别提高28.39%、14.83%和8.52%,NPFP较CK分别提高11.33%、10.42%和8.52%;基于Jensen模型构建的水氮生产函数拟合度较好(R2=0.7619),拔节—抽雄期水氮敏感指数为0.152,大于抽雄—灌浆期的水氮敏感指数0.074。【结论】从提高水肥资源利用效率和保障产量的角度出发,推荐Ⅱ-HWN2处理和Ⅲ-HWN2处理为西南季节性干旱区适宜的水氮耦合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水氮耦合 水分利用效率 氮肥偏生产力
下载PDF
水氮耦合对滴灌玉米光合特性及产量的调控效应
8
作者 戚迎龙 宁小莉 +2 位作者 孙贯芳 李敏 史海滨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20,共11页
探索水氮施用对玉米光合参数及产出指标的影响规律,寻求适宜水氮耦合量,为西辽河流域水肥管理提供理论和应用参考。膜下滴灌田间试验设置三种灌溉水平与三种施氮量组合形成9个处理,对比分析不同水氮组合作用效果。结果表明,水氮两因素... 探索水氮施用对玉米光合参数及产出指标的影响规律,寻求适宜水氮耦合量,为西辽河流域水肥管理提供理论和应用参考。膜下滴灌田间试验设置三种灌溉水平与三种施氮量组合形成9个处理,对比分析不同水氮组合作用效果。结果表明,水氮两因素对玉米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影响程度表现为灌水>施氮,对叶片水分利用效率WUE影响程度表现为施氮>灌水。对于Pn,W_(2)N_(2)(中水中氮)显著高于W_(3)N_(1)(高水低氮)、对于Tr,W_(2)N_(2)和W_(3)N_(1)差异不显著,因此灌溉量由中水至高水(1802~2315 m^(3)·hm^(-2))对Pn提升作用无法补偿中氮240 kg·hm^(-2)降至低氮192 kg·hm^(-2)对Pn的削弱作用,但可补偿对Tr的负效应。中高灌溉水平下氮肥192~240 kg·hm^(-2)可有效提升Pn、Tr、百粒重、穗粒重(W_(2)N_(2)显著高于W_(2)N_(1)、W_(3)N_(2)显著高于W_(3)N_(1)),继续施氮无显著作用。玉米产量提升与Pn、Tr增大呈正相关,水分亏缺时中氮240 kg·hm^(-2)至高氮288 kg·hm^(-2)无明显增产作用,中等灌溉水平下氮肥增产效果显著。W_(3)N_(2)(高水中氮)耦合下玉米可获得最佳光合能力及产量水平,但超过W_(2)N_(2)(中水中氮)的耦合量对WUE无增效、降低光合产物在籽粒中的分配比例。综合考虑光合参数及产量,推荐中等至较高的灌溉水平1802~2315 m^(3)·hm^(-2)(W2~W3)与中等施氮水平240 kg·hm^(-2)(N2)为最优水氮耦合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氮耦合 光合参数 膜下滴灌 水肥一体化 玉米
下载PDF
黄河三角洲湿地柽柳周边土壤的水盐耦合关系
9
作者 曹嘉欣 陈永金 +4 位作者 朱海勇 李佳欣 王续廷 徐梦辰 刘加珍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74-787,共14页
为揭示滨海湿地植物对土壤水盐的影响机制,以黄河三角洲湿地柽柳(Tamarix chinensis Lour.)周边土壤水、盐为研究对象,分析柽柳周边土壤水盐相互影响的耦合关系。结果表明:距柽柳远近不同,土壤含水率的差异明显不同,冠下表层土壤含水率... 为揭示滨海湿地植物对土壤水盐的影响机制,以黄河三角洲湿地柽柳(Tamarix chinensis Lour.)周边土壤水、盐为研究对象,分析柽柳周边土壤水盐相互影响的耦合关系。结果表明:距柽柳远近不同,土壤含水率的差异明显不同,冠下表层土壤含水率明显大于冠缘和裸地,呈现由冠下至裸地逐渐减小的趋势,尤其是柽柳西、南两侧的变化趋势最为明显;20 cm土层以上水分聚集率为冠下大于冠缘,呈现明显的“水岛”效应,而20 cm以下水分聚集率的变化则相反;土壤盐分表聚性显著,远离柽柳的裸地表层土壤含盐量较高,西、南两侧最为明显;土壤总盐与Cl^(-)、Na^(+)、Mg^(2+)3种离子相关性极显著,这些离子在近柽柳周围土壤的变化幅度及含量均较小,盐分富集率明显为冠下小于冠缘,呈现“盐谷”效应;土壤水盐耦合度在柽柳周边表现为西侧>南侧>北侧>东侧,水、盐呈显著负相关;西、南两侧较高的土壤含盐量出现在低含水率的条件下,呈现高含盐量+低含水率为高耦合度的特征,这种高耦合度情况还出现在柽柳周边的表层土壤与远离柽柳的裸地。在柽柳的影响下,水盐耦合度呈现距柽柳由近及远逐步增大、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 柽柳 水盐分析 空间变化 耦合关系
下载PDF
凡纳滨对虾盐碱水养殖池塘沉积物-水界面氮元素交换通量的研究
10
作者 杜彦秋 吴文广 +3 位作者 张子军 吴桃 冯旭 张继红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83-1192,共10页
为探究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盐碱水养殖池塘沉积物-水界面中氮元素的转化规律,于2019年5—7月测定了山东省滨州市3个不同盐度(28、45和55)的池塘上覆水和沉积物间隙水中各种形态氮的含量。利用Fick第一定律估算了池塘沉积物... 为探究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盐碱水养殖池塘沉积物-水界面中氮元素的转化规律,于2019年5—7月测定了山东省滨州市3个不同盐度(28、45和55)的池塘上覆水和沉积物间隙水中各种形态氮的含量。利用Fick第一定律估算了池塘沉积物-水界面氮元素交换通量,分析了环境因素与交换通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总体来讲,DIN、DON、TN由沉积物向水体扩散,即沉积物为DIN、DON和TN的源;NO_(3)^(-)-由水体向沉积物扩散,沉积物为NO_(3)^(-)的汇。在养殖期间,盐度28、45和55组,DIN总交换通量分别为1.69、23.07和19.36 mg/m^(2),DON总交换通量分别为36.60、27.90和19.98 mg/m^(2),TN总交换通量分别为38.09、43.66和32.56 mg/m^(2)。(2)从季节变化来看,DIN、DON、TN在养殖初期(5月)的交换通量显著高于养殖末期(7月);从盐度组来看,在5月,盐度28、45和55组,DIN平均交换通量分别为2.08、6.37和12.47 mg/(m^(2)·d),7月分别为-0.48、0.06和1.47 mg/(m^(2)·d),盐度55组显著大于其他两组(P<0.05);DON交换通量5月分别为13.91、5.32和6.79 mg/(m^(2)·d),盐度28组显著大于其他两组(P<0.05),7月分别为5.82、10.94和5 mg/(m^(2)·d),盐度45组显著大于其他两组(P<0.05);5月TN平均交换通量分别为15.9、8.79和19.16 mg/(m^(2)·d),盐度45组显著小于其他两组(P<0.05),7月分别为5.31、9.1和3.28 mg/(m^(2)·d),盐度45组显著大于盐度55组(P<0.05)。(3)冗余分析结果显示,盐度与NO_(2)^(-)-N、NO_(3)^(-)-N、NH_(4)^(+)-N交换通量显著正相关;有机质与NH_(4)^(+)、TN通量显著正相关;温度与NH_(4)^(+)交换通量显著负相关;含水率、孔隙度与NO_(3)^(-)-N、DON交换通量显著正相关。综上所述,沉积物是氮的潜在污染源,此污染潜力在养殖末期显著小于养殖初期;高盐度组有利于释放DIN,中低盐度组有利于释放DON。研究结果将有助于认识盐碱水养殖池塘的氮交换通量,为该种养殖模式的科学管理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碱水池塘 沉积物-水界面 凡纳滨对虾
下载PDF
水氮耦合对陕南烤烟渗透调节物质及抗逆生理特性的影响
11
作者 娄慧敏 郑玺 +7 位作者 王平平 张明诚 王艳阳 胡鑫 穆耀辉 黄金辉 艾绥龙 张立新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0-35,共6页
以云烟99为材料,采用双因素完全组合法,设置W1(土壤相对含水量75%~85%)、W2(土壤相对含水量55%~65%)、W3(土壤相对含水量35%~45%)3个土壤水分条件和N1(4 g)、N2(5 g)、N3(6 g)3个单株施氮量,共9个处理,进行盆栽试验,旺长期控水15 d后测... 以云烟99为材料,采用双因素完全组合法,设置W1(土壤相对含水量75%~85%)、W2(土壤相对含水量55%~65%)、W3(土壤相对含水量35%~45%)3个土壤水分条件和N1(4 g)、N2(5 g)、N3(6 g)3个单株施氮量,共9个处理,进行盆栽试验,旺长期控水15 d后测定烟叶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脯氨酸(Pro)、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抗坏血酸(AsA)、丙二醛(MDA)、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含量,分析水氮耦合对烤烟渗透调节物质及抗逆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W3条件下,增施氮可提高可溶性蛋白含量,与W3N1处理相比,W3N2、W3N3分别提高25.36%和42.86%,能降低可溶性糖含量,分别降低3.85%和12.32%;W2N2、W2N3与W2N1处理相比,SOD活性分别提高20.29%和31.19%,POD活性分别提高24.60%和44.89%;N2条件下,与W1N1处理相比,W1N2和W2N2处理的CAT活性分别提高40.26%、43.58%;W3处理增加了烟叶Pro、GSH、MDA及O2-含量,与W1N1处理相比,增幅分别达69.69%~222.49%、15.2%~89.36%、155.15%~162.37%、24.89%~72.34%。分析互作效应发现,土壤相对含水量对SOD、POD活性及Pro、GSH、MDA、O2-、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较大;而施氮量对可溶性蛋白含量、CAT活性的影响较大;二者的互作效应对AsA含量的影响较大。综合来看,轻度缺水时株施氮量6 g的处理对烤烟抗氧化酶活性的提升效果较好,而重度缺水时株施氮量为5 g的处理对烤烟渗透调节物质和抗氧化物质含量的提升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水氮耦合 渗透调节物质
下载PDF
猪肉理化指标的近红外光谱无损检测
12
作者 刘瑜明 王巧华 +4 位作者 陈远哲 刘成康 范维 祝志慧 刘世伟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46-1353,共8页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猪肉生产国,同时也是最大的消费国。猪肉的品质影响着人们摄取蛋白质的质量,目前缺乏有效的快速无损检测方法应对巨大的检测需要。为快速测定冷藏猪肉挥发性盐基氮(TVB-N)、pH值和含水率,提出一种新的猪肉品质检测方...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猪肉生产国,同时也是最大的消费国。猪肉的品质影响着人们摄取蛋白质的质量,目前缺乏有效的快速无损检测方法应对巨大的检测需要。为快速测定冷藏猪肉挥发性盐基氮(TVB-N)、pH值和含水率,提出一种新的猪肉品质检测方法,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建立冷藏猪肉TVB-N、pH值和含水率的数学模型。以不同种类的白条猪肉为研究对象,选择排酸完成后的猪最长背部肌肉的切块,采集相应猪肉近红外光谱数据并结合化学计量学试验获取TVB-N、pH和含水率的测量值,对比分析采集到的光谱信息和理化指标,发现在8600~8450、7160~6950、5300~5000 cm^(-1)区域出现显著的吸收峰,而8600~8450 cm^(-1)附近吸收峰的峰值却明显小于其他吸收峰。使用SPXY(sample set partitioning based on joint X-Y distances)算法进行数据集划分,将数据集按照3∶1的比例划分成训练集和测试集。使用蒙特卡罗交叉验证法(MCCV)剔除异常数据,通过偏最小二乘法回归(PLSR)建立TVB-N、pH值、含水率和全波段光谱信息的回归关系。利用数据中心化、Savitzky-Golay(S-G)一阶求导、S-G二阶求导、直接差分二阶求导和多元散射校正等方法对原始光谱进行预处理,探寻合适的预处理方式。结果显示:数据中心化、直接差分二阶求导、二阶求导取得较优的试验效果;故结合竞争性自适应重加权算法(CARS)、非信息变量剔除(UVE)、连续投影算法(SPA)等特征波长提取算法建立PLSR特征波段模型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TVB-N、pH值、含水率的预测模型结构分别为数据中心化-CARS-PLSR、直接差分二阶求导-CARS-PLSR、二阶求导-CARS-PLSR时具有优异的性能,其中训练集相关系数RC分别为0.9471、0.9988、0.9971,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为1.2088、0.0087、0.0015;测试集相关系数RP分别为0.9275、0.9630、0.9459,RMSE分别为1.6836、0.0517、0.0056。综上可知,近红外波段区域与猪肉TVB-N、pH值、含水率存在显著相关性,利用近红外光谱可以准确预测猪肉中TVB-N、pH值和含水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肉 近红外光谱 TVB-N PH 含水率
下载PDF
水氮耦合对金线莲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13
作者 汪其双 陈泽明 +4 位作者 林协全 覃兴化 黄思琦 邹双全 邹小兴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43-154,共12页
【目的】探究不同水氮耦合处理对金线莲生长和品质的影响,为确定金线莲栽培的适宜水氮耦合方案提供参考。【方法】以大叶金线莲为试材,采取裂区设计,设置3种施氮量(N1:3.3 g/m^(2);N2:6.6 g/m^(2);N3:9.9 g/m^(2))和4种灌水量(W1:(45... 【目的】探究不同水氮耦合处理对金线莲生长和品质的影响,为确定金线莲栽培的适宜水氮耦合方案提供参考。【方法】以大叶金线莲为试材,采取裂区设计,设置3种施氮量(N1:3.3 g/m^(2);N2:6.6 g/m^(2);N3:9.9 g/m^(2))和4种灌水量(W1:(45±5)%θ_(f);W2:(55±5)%θ_(f);W3:(65±5)%θ_(f);W4:(75±5)%θ_(f);其中θ_(f)为田间持水量)组合处理,以不施肥、不灌溉为对照(CK),栽培5个月后,测定13个处理金线莲的生长指标(保存率、株高、单株叶片数、叶长和叶宽、茎节数、节长、根长、根数、单株鲜质量及干质量、折干率)、生理指标(总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和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品质指标(总黄酮含量及总多糖、金线莲苷、总生物碱和总氨基酸质量分数),分析灌水量和施氮量对金线莲生长及活性成分的影响。【结果】(1)与CK相比,除N1W1、N3W1处理外,其余处理均可以提高金线莲单株鲜质量、干质量、折干率、茎节数、节长和株高,其中N2W3处理金线莲的单株鲜质量、茎节数、节长、株高均达最大值,较CK分别提高了35.67%,33.18%,16.14%和35.45%。在30~60 d的较短栽培时期内,金线莲栽培的保存率在各处理之间差异不明显,但随着栽培时间延长,N1、N2条件下的水氮耦合优势逐渐显现。与CK相比,各处理金线莲的单株叶片数、叶长、叶宽、根长和根数无显著差异。(2)与CK相比,除N2W1处理外,其余处理均可以提高金线莲可溶性糖含量、SOD活性和总叶绿素含量;除N1W4和N3W4处理外,其余处理均可以降低金线莲的POD活性。与CK相比,各处理对金线莲可溶性蛋白含量有显著影响,同一施氮水平下,W1条件下的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3)与CK相比,各处理对金线莲总氨基酸和总多糖质量分数均有显著影响,其中N2W3处理的总氨基酸质量分数最高,为9.18%;N1W3处理的总多糖质量分数最高,为45.08%。在W2、W3条件下,金线莲的总黄酮含量和金线莲苷质量分数随施氮量的增加均呈先增后减趋势,施氮效果均表现为N2>N3>N1,且均以N2W3处理最高,分别为25.04 mg/g和19.36%。(4)熵权系数法分析结果显示,12种肥水组合中,耦合作用效果排名前5的处理为N2W3>N2W2>N3W1>N2W4>N3W2。【结论】适宜的水氮耦合处理有利于金线莲生长及活性成分的积累,金线莲较优的肥水组合是灌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60%~70%,施氮量为6.6 g/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线莲 水氮耦合 生理特性 活性成分
下载PDF
寒旱区温度效应下土壤水盐运移多因素耦合理论研究进展
14
作者 何进宇 刘学军 +4 位作者 王少丽 李王成 杨佳鹤 杨青青 杨海林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0-36,46,共8页
土壤盐碱化是一个全球性问题,严重制约着农业发展,了解水盐运移规律是改善和预防土壤盐碱化的关键。在寒冷干旱地区农田非耕作期,土壤水盐运移规律主要受冻融作用的影响,而冻融循环下正负温交替对土壤水盐的迁移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基于... 土壤盐碱化是一个全球性问题,严重制约着农业发展,了解水盐运移规律是改善和预防土壤盐碱化的关键。在寒冷干旱地区农田非耕作期,土壤水盐运移规律主要受冻融作用的影响,而冻融循环下正负温交替对土壤水盐的迁移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基于冻融循环作用,从正、负温度效应入手,综述了水-热-气-力-盐耦合等一系列研究成果,分析了正、负温度驱动力的产生及数值模型与试验研究的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展望了变化环境条件下土壤盐碱化研究未来的发展方向。盐碱地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后备耕地资源之一,合理、科学地利用盐碱地,对盐渍土进行改良,防止土壤进一步盐碱化,显得尤为重要。改良盐碱地在农业发展中凸显了节水、生态、低能耗的趋势。研究不同条件下土壤盐分演变的驱动机制和生态调控机制,对改善土壤盐分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盐碱化 水盐运移 冻融循环 温度效应 数值模型 多因素耦合 寒冷干旱区
下载PDF
水氮耦合对枸杞冠层结构及产量的影响
15
作者 王彦军 马波 +1 位作者 管恩晴 杨艳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4-32,共9页
为探明水氮耦合对枸杞冠层结构及产量的影响,揭示枸杞冠层结构与蒸散、氮消耗的互馈机制,于2014-2015年以4 a树龄的“宁杞1号”为研究对象,设置4个水平灌溉定额(W1:2277 m^(3)/hm^(2)、W2:2593 m^(3)/hm^(2)、W3:2856 m^(3)/hm^(2)及W4:... 为探明水氮耦合对枸杞冠层结构及产量的影响,揭示枸杞冠层结构与蒸散、氮消耗的互馈机制,于2014-2015年以4 a树龄的“宁杞1号”为研究对象,设置4个水平灌溉定额(W1:2277 m^(3)/hm^(2)、W2:2593 m^(3)/hm^(2)、W3:2856 m^(3)/hm^(2)及W4:3160 m^(3)/hm^(2))及3个水平施氮量(2014年N1:501 kg/hm^(2)、N2:668 kg/hm^(2)及N3:860 kg/hm^(2);2015年N1:620 kg/hm^(2)、N2:854 kg/hm^(2)及N3:1092 kg/hm^(2)),对比分析不同水、氮条件对枸杞冠层结构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2 a均表明W3N2处理枸杞叶面积指数(LAI)和平均叶倾角(MTA)较大,其中LAI为2.46(2014年)和2.86(2015年),较其他处理(除2015年W2N1外)提高了2.9%~80.1%(2014年)和4.7%~48.9%(2015年),MTA为45°(2014年)和50°(2015年),较其他处理增加了7.1%~40.6%(2014年)和6.4%~28.2%(2015年),该处理透射率(DIFN)在各处理中居中,介于0.25~0.35;2 a试验结果均W3N2处理产量最高,分别为2599.9 kg/hm^(2)(2014)和4621.7 kg/hm^(2)(2015),与其他处理相比提高了42.5%~65.7%(2014)和0.5%~15.9%(2015);蒸散量(ET_(a))随LAI和MTA增加而增加,但LAI超过3时,就会抑制冠层蒸散;LAI趋于3、MTA和DIFN分别介于45°~50°和0.25~0.35时,枸杞碱解氮消耗较大,2014年和2015年分别为883.4 kg/hm^(2)和1001.1 kg/hm^(2)。综合分析,在枸杞理想冠层和最大产量目标下,灌溉定额为2856 m^(3)/hm^(2),4 a树龄施氮量为668 kg/hm^(2),5 a树龄施氮量为854 kg/hm^(2),有利于枸杞冠层结构生长发育且会获得理想的产量,研究结果可为宁夏枸杞水肥管理及冠层结构调整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氮耦合 枸杞 冠层结构 耗水过程 产量 蒸散量
下载PDF
水氮耦合对饲用油菜干物质积累分配及产量的影响
16
作者 陈志波 高山 +2 位作者 张锐 罗立新 鲍蕊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5期70-76,共7页
为促进新疆饲草高产优质及水肥科学管理,选用油菜品种华油杂62作为供试材料,进行不同的水氮耦合处理,分别设置3个不同灌水量,3000 m^(3)·hm^(-2)(W1)、3750 m^(3)·hm^(-2)(W2)和4500 m^(3)·hm^(-2)(W3),3个不同施纯氮梯... 为促进新疆饲草高产优质及水肥科学管理,选用油菜品种华油杂62作为供试材料,进行不同的水氮耦合处理,分别设置3个不同灌水量,3000 m^(3)·hm^(-2)(W1)、3750 m^(3)·hm^(-2)(W2)和4500 m^(3)·hm^(-2)(W3),3个不同施纯氮梯度,121.5 kg·hm^(-2)(N1)、142.2 kg·hm^(-2)(N2)和162.9 kg·hm^(-2)(N3),进行随机组合,共9个处理,对不同处理饲用油菜的干物质积累及分配进行分析,筛选出适合于新疆饲用油菜种植的最优水肥配比。结果表明,饲用油菜干物质积累随灌水量的增加而增加,高水高氮(W3N3)处理干物质积累较中水高氮(W2N3)、低水高氮(W1N3)处理增加了47.70%和108.62%,产量增加了9.77%和74.02%。在水分良好条件下,干物质积累与施氮量呈正相关,但在干旱胁迫下,干物质积累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在干物质分配上随着生育期的推进茎秆生物量占比逐渐增加,叶片占比逐渐降低。说明本研究条件下在高水高氮的W3N3处理(灌水量4500 m^(3)·hm^(-2),施氮162.9 kg·hm^(-2))下更有利于饲用油菜干物质的积累,可以获得更多的生物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氮耦合 饲用油菜 干物质 产量
下载PDF
不同灌溉方式下水氮供应对冬小麦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
17
作者 柳腾飞 马莉 +4 位作者 汪顺生 刘宇龙 王帝儒 赵逸飞 李凯旋 《灌溉排水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7期11-18,共8页
【目的】探究不同灌溉方式下水氮耦合对冬小麦产量、产投比(VCR)、土壤氮素残留(NR)、水分利用效率(WUE)和氮肥偏生产力(NPFP)的影响,进而优化河南省冬小麦水氮管理制度。【方法】本研究以济麦22为研究对象,设定2种灌溉方式(宽垄沟灌(F)... 【目的】探究不同灌溉方式下水氮耦合对冬小麦产量、产投比(VCR)、土壤氮素残留(NR)、水分利用效率(WUE)和氮肥偏生产力(NPFP)的影响,进而优化河南省冬小麦水氮管理制度。【方法】本研究以济麦22为研究对象,设定2种灌溉方式(宽垄沟灌(F),畦灌(Q)),3个灌水下限(60%田间持水率(W1)、70%田间持水率(W2)、80%田间持水率(W3)),3个施氮量水平(120 kg/hm^(2)(N1)、220 kg/hm^(2)(N2)、320 kg/hm^(2)(N3)),建立综合评价小麦产量、灌溉方式、水分利用效率、氮肥偏生产力、土壤氮素残留以及产投比的多目标优化模型,使用遗传算法进行寻优。【结果】①灌溉方式、灌水下限和施氮量对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氮肥偏生产力、0~100 cm深度土壤硝态氮残留和产量均有极显著影响(P<0.01)。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均随灌水下限和施氮量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②FW2N2处理的产量、水分利用效率以及净利润达到最大值,分别为9686.93 kg/hm^(2)、1.97 kg/m^(3)、15142.93元/hm^(2),相较于FW1N1处理分别增加了44.71%、56.65%、56.59%,这说明恰当的水氮供应具有增产与节水有机统一的良好潜力。【结论】冬小麦最优的水氮耦合管理措施为:灌溉方式采用宽垄沟灌,灌水下限为70%田间持水率,施氮量232.64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氮耦合 水分利用效率 氮肥偏生产力 产量 产投比 土壤氮素残留
下载PDF
残留地膜对粉壤土水盐氮运移与再分布的影响
18
作者 于永刚 孙池涛 +3 位作者 程金杰 刘月岩 吕鹏超 张明明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0-178,共9页
为探究残留地膜(以下简称“残膜”)对土壤水盐氮运移与再分布的影响,设置了不同残膜含量(0,100,200,400 kg/hm2)室内一维垂直土柱入渗-蒸发试验,测定了水分再分布过程中土壤湿润锋和各土层土壤质量含水率、电导率、硝态氮及铵态氮等指标... 为探究残留地膜(以下简称“残膜”)对土壤水盐氮运移与再分布的影响,设置了不同残膜含量(0,100,200,400 kg/hm2)室内一维垂直土柱入渗-蒸发试验,测定了水分再分布过程中土壤湿润锋和各土层土壤质量含水率、电导率、硝态氮及铵态氮等指标.结果表明:残膜改变了土壤的入渗性能,当土壤中残膜量低于200 kg/hm2时,土壤湿润锋运移距离与累积入渗量均有增加;当残膜量高于400 kg/hm2时,土壤湿润锋运移距离与累积入渗量比处理CK分别减少3.59%和4.07%;随残膜含量增加,水分对盐分的淋洗效果降低,对氮肥的淋洗效果增加;残膜阻碍了盐分与硝态氮的向上运移,对铵态氮向上运移随铵态氮质量比减小由阻碍作用转变为促进作用;当残膜量高于400 kg/hm2时,土壤水分与盐分CV值比处理CK分别增加10.15%和6.51%;随残膜含量增加,硝态氮质量比CV值显著减小,不同处理土壤相同土层铵态氮质量比CV值差异较大,土壤剖面内铵态氮的变异程度无明显差异;蒸发结束时,残膜对水分蒸发的促进作用随残膜含量增加转变为阻碍作用.该研究可探明残膜污染土壤水盐氮运移与再分布规律,为含残膜农田制定合理的灌溉制度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膜 入渗 蒸发 水盐氮再分布 变异系数
下载PDF
平原河网区农田径流氮磷生态拦截体系研究
19
作者 陈义浦 张少卿 +2 位作者 陈亮 张力 周明耀 《江苏水利》 2024年第9期51-57,共7页
研究结合太湖常熟市常福村示范田,提出了“深蓄减排、浅湿控灌、水肥耦合、渗滤控排、塘堰湿地”的农田径流氮磷高效去除模式,并通过技术集成示范,对TN、TP、NO3-N、NH4+-N等的拦截效果进行了研究。示范区建成后,水稻作物产量平均增加3.... 研究结合太湖常熟市常福村示范田,提出了“深蓄减排、浅湿控灌、水肥耦合、渗滤控排、塘堰湿地”的农田径流氮磷高效去除模式,并通过技术集成示范,对TN、TP、NO3-N、NH4+-N等的拦截效果进行了研究。示范区建成后,水稻作物产量平均增加3.08 kg/hm2,生态系统对农田排水中TN、TP、NO3-N、NH4+-N去除率介于52.2%~67.1%之间,拦截效果均较为明显。研究结果为该地区农田径流面源污染防治及高标准农田生态体系构建提供理论依据及建设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排水 农田径流污染 氮磷拦截 塘堰湿地 水肥耦合
下载PDF
水氮耦合对王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20
作者 温翠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0期164-167,共4页
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以热研4号王草为材料,研究不同水氮条件对王草生长性状的影响及生理响应机制,为王草生产的合理水氮配合施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在W1(35%~45%)、W2(55%~65%)和W3(75%~85%)土壤水分条件下,王草的最高产量相应施... 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以热研4号王草为材料,研究不同水氮条件对王草生长性状的影响及生理响应机制,为王草生产的合理水氮配合施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在W1(35%~45%)、W2(55%~65%)和W3(75%~85%)土壤水分条件下,王草的最高产量相应施氮量分别为271.78、355.05和329.06 kg/hm^(2),粗蛋白含量最高时对应的施氮量为361.54、505.44、647.88 kg/hm^(2)。随着水分胁迫的加深,脯氨酸积累量增加,且在相同水分条件下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CAT酶活力则随着水分胁迫的加剧而显著降低,且在相同水分条件下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土壤水分条件对王草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程度高于施氮量的影响,且它们之间存在明显的协同效应,故水氮搭配得当,便能获得较高的产量和品质。在该试验条件下,最佳的水氮条件为土壤含水量W3(75%~85%)、施氮量329.06 kg/hm^(2),此配比可显著提高王草的产量和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氮耦合 王草 生长性状 脯氨酸 过氧化氢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