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盖挖与明挖组合建造地下交通枢纽方案研究
1
作者 郭飞 李兆平 +2 位作者 韩雪刚 崔向阳 宋健平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46-555,共10页
为满足北京城市副中心地下交通枢纽区域内的城市道路先行投入运营的需求,提出采用盖挖法与明挖法组合方法进行地下枢纽基坑开挖与支护的方案,主要特点如下:(1)将地下交通枢纽基坑分割为“盖挖基坑、明挖基坑和多级放坡基坑”等3个并列... 为满足北京城市副中心地下交通枢纽区域内的城市道路先行投入运营的需求,提出采用盖挖法与明挖法组合方法进行地下枢纽基坑开挖与支护的方案,主要特点如下:(1)将地下交通枢纽基坑分割为“盖挖基坑、明挖基坑和多级放坡基坑”等3个并列布置基坑;(2)盖挖区基坑与明挖基坑共用围护结构;(3)先完成盖挖区顶板结构施工,恢复城市道路运营,然后采用逆作法完成盖挖区负一层施工,随后同步开挖支护盖挖区两侧的明挖基坑和放坡区基坑;(4)盖挖区负二层和负三层采用顺作法施工。论文详细阐述了盖挖与明挖组合工法的施工工序,分析了组合工法的优势。鉴于盖挖区钢管柱始终处于基坑开挖扰动中,为此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并结合现场监测结果,分析了基坑开挖期间的钢管柱变形规律。结果表明,钢管柱水平变形和隆起变形指标均满足控制要求。本文提出的盖挖与明挖组合建造方案不但能确保地下交通枢纽区域内的城市道路尽快投入运营,而且并列基坑群中的3个基坑开挖支护及结构浇筑基本上相互独立,有效降低了盖挖区和明挖区基坑施工的相互影响,提高了施工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交通枢纽 并行基坑 盖挖法 明挖法 组合建造方案 施工工序
下载PDF
基于TOPSIS方法的明挖基坑风险识别
2
作者 刘培路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4-91,共8页
针对深基坑工程施工过程中潜在风险因素众多而难以识别的问题,提出基于直觉模糊优劣解距离法(TOPSIS)的多属性评价方法对风险因素进行评估。首先,基于基坑安全事故案例、专家工程经验和实际工程,分析并确定潜在的风险因素;进而,根据风... 针对深基坑工程施工过程中潜在风险因素众多而难以识别的问题,提出基于直觉模糊优劣解距离法(TOPSIS)的多属性评价方法对风险因素进行评估。首先,基于基坑安全事故案例、专家工程经验和实际工程,分析并确定潜在的风险因素;进而,根据风险因素构建风险评价体系,应用直觉模糊数确定专家和评价准则的权重;最后,运用TOPSIS多属性决策方法识别和评估潜在的风险因素。最终通过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研究表明:本方法可有效识别施工过程的高风险因素,可作为基坑施工安全风险分析与控制的决策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安全施工 基坑工程 明挖法 风险因素识别 直觉模糊优劣解距离法
下载PDF
复杂环境下地铁纪念堂站暗挖施工风险控制技术——以广州地铁十三号线二期工程纪念堂站为例
3
作者 陈巨武 徐顺明 《科技和产业》 2024年第14期247-254,共8页
广州地铁工程拱盖法暗挖车站较多,由于暗挖车站顶部存在砂层、淤泥质黏土、粉质黏土等软弱地层,其普遍具有高含水量性、高压缩性、低透水性和低强度等特点,施工阶段易造成较大变形,将会引起隧道坍塌和周边建构筑物设施破坏,造成严重的... 广州地铁工程拱盖法暗挖车站较多,由于暗挖车站顶部存在砂层、淤泥质黏土、粉质黏土等软弱地层,其普遍具有高含水量性、高压缩性、低透水性和低强度等特点,施工阶段易造成较大变形,将会引起隧道坍塌和周边建构筑物设施破坏,造成严重的生命与财产损失,继而造成重大的社会影响。以复杂环境下的纪念堂站为施工风险论述对象,采用合理设计、施工方案,降低施工风险,同时增加地质补勘、深层注浆以及施工监测等方法取得很好效果。对软弱地层暗挖车站进行分析和总结,为暗挖车站施工安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暗挖车站 拱盖法施工 施工监测 风险控制 施工安全
下载PDF
地铁车站不同施工方案比选研究
4
作者 纪玉田 宗明奇 +1 位作者 谭现江 邓朝普 《工程建设》 2024年第6期15-20,共6页
与传统浅埋暗挖法对比,横向盖洞法对对最小覆土厚度无特殊要求,解决了超浅埋车站暗挖施工问题。为深入探讨横向洞盖法与传统PBA工法的区别,文章以济南某换乘站为研究对象,介绍了两种工艺的施工工序,通过有限元软件建立两种工艺的数值模... 与传统浅埋暗挖法对比,横向盖洞法对对最小覆土厚度无特殊要求,解决了超浅埋车站暗挖施工问题。为深入探讨横向洞盖法与传统PBA工法的区别,文章以济南某换乘站为研究对象,介绍了两种工艺的施工工序,通过有限元软件建立两种工艺的数值模型,对比了横向洞盖法与PBA工法施工全过程的沉降规律,并系统探讨了顶管刚度、顶进范围等参数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和PBA工法相比,横向洞盖法有着施工精度高、工作面多且大、造价低、速度快、受力合理、传力清晰等优点;两种工法在整个导洞开挖时的沉降分别占总沉降的87.4%和75.6%,是地表沉降控制的重点;横向洞盖法的地表整体沉降小于PBA工法,且当顶班覆土深度在7m以内时,横向洞盖法对控制地表沉降有明显优势,故对于本项目顶(板覆土深度约为3.9~4.4m),横向洞盖法更加合适;从整体来看,改变横向洞盖法中钢管外径不会对施工阶段的地表沉降造成较大的影响,随着钢管外径的改变,地表沉降波动范围为0~2mm;地表沉降在提高侧向顶进距离时表现出先快速增大后趋于稳定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向洞盖法 PBA工法 地表沉降 导洞开挖 数值计算
下载PDF
盖挖逆作法施工地铁车站叠合墙综合防水体系 被引量:1
5
作者 雷涛 漆继良 +1 位作者 施成华 孙晓贺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69-73,共5页
目的:盖挖逆作法施工地铁车站叠合墙中无法铺设柔性防水层,一旦发生渗漏水不仅影响结构耐久性,同时也会增加后期封堵费用,因此叠合墙结构防水是地铁车站工程施工的重点和难点,需进行针对性研究。方法:分析了叠合墙的地下连续墙、内衬墙... 目的:盖挖逆作法施工地铁车站叠合墙中无法铺设柔性防水层,一旦发生渗漏水不仅影响结构耐久性,同时也会增加后期封堵费用,因此叠合墙结构防水是地铁车站工程施工的重点和难点,需进行针对性研究。方法:分析了叠合墙的地下连续墙、内衬墙及其他关键位置发生渗漏水的原因;以长沙地铁6号线朝阳村站工程为依托,介绍了叠合墙综合防水体系的多道防水技术,包括围护结构防水、防水涂料防水、渗漏点预处理、内衬墙防水和预埋注浆管防水;介绍了各道防水技术实施过程中所采用的新技术和新装置,并提出了相应的保障措施和注意事项。结果及结论:长沙地铁6号线朝阳村站自工程完工后的3年使用期间未发生渗漏水现象,表明所提出的叠合墙综合防水体系防水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车站 盖挖逆作法 叠合墙 防水综合体系
下载PDF
暗挖拱盖法地铁车站拱部结构矢跨比影响分析
6
作者 华福才 雷刚 +2 位作者 刘明明 杨林 罗立娜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8-32,共5页
为研究暗挖拱盖法施工时拱部矢跨比对车站结构的影响,以青岛某地铁车站工程为例,基于有限元分析软件MIDAS GTS,对比分析站台宽度为11 m和13 m两种车站结构下,不同矢跨比对其结构受力与变形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矢跨比从0.16增大至0.2... 为研究暗挖拱盖法施工时拱部矢跨比对车站结构的影响,以青岛某地铁车站工程为例,基于有限元分析软件MIDAS GTS,对比分析站台宽度为11 m和13 m两种车站结构下,不同矢跨比对其结构受力与变形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矢跨比从0.16增大至0.24时拱部施工阶段拱顶弯矩最大,弯矩先减小后增大,整体结构施工时拱部与直墙交界处弯矩最大;两种跨度的车站弯矩分别减少了42.1%和44.6%;轴力随矢跨比的增大而减小,矢跨比对拱部施工阶段的影响较大;矢跨比对结构变形的影响非常明显,拱顶沉降、拱肩沉降与拱脚净空收敛均减少了1/3左右。在考虑整体结构施工与车站结构合理跨高时,拱部矢跨比越大,结构越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车站 暗挖施工 拱盖法 拱部矢跨比
下载PDF
盖挖逆筑车站竖向受力与变形协调分析 被引量:8
7
作者 郑建国 刘涛 王秀海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2期1598-1602,共5页
随着城市地铁建设的发展,盖挖法施工由于其独特的优势开始在车站施工选型中占据重要位置,它相对于明挖法来说影响交通和周边环境时间较短,对于缓解城市地面交通有着极大的帮助。而相对于暗挖法,盖挖法是在结构顶板或临时路面系统下进行... 随着城市地铁建设的发展,盖挖法施工由于其独特的优势开始在车站施工选型中占据重要位置,它相对于明挖法来说影响交通和周边环境时间较短,对于缓解城市地面交通有着极大的帮助。而相对于暗挖法,盖挖法是在结构顶板或临时路面系统下进行暗挖作业,施工风险小。本文选取青岛地铁一期工程M3号线五四广场站的盖挖逆筑车站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围护桩(墙)、立柱桩沉降及结构逆筑下差异沉降对结构内力的影响,分析结果可用于优化设计和指导施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盖挖逆筑 竖向受力 差异沉降
下载PDF
Exploring the feasibility of prestressed anchor cables as an alternative to temporary support in the excavation of super-large-span tunnel
8
作者 Shunhua Zhou Yuyin Jin +3 位作者 Zhiyao Tian Chunhua Zou Heming Zhao Zengrun Miao 《Railway Engineering Science》 EI 2024年第3期344-360,共17页
Excavating super-large-span tunnels in soft rock masses presents significant challenges.To ensure safety,the sequential excavation method is commonly adopted.It utilizes internal temporary supports to spatially partit... Excavating super-large-span tunnels in soft rock masses presents significant challenges.To ensure safety,the sequential excavation method is commonly adopted.It utilizes internal temporary supports to spatially partition the tunnel face and divide the excavation into multiple stages.However,these internal supports generally impose spatial constraints,limiting the use of large-scale excavation equipment and reducing construction efficiency.To address this constraint,this study adopts the“Shed-frame”principle to explore the feasibility of an innovative support system,which aims to replace internal supports with prestressed anchor cables and thus provide a more spacious working space with fewer internal obstructions.To evaluate its effectiveness,a field case involving the excavation of a 24-m span tunnel in soft rock is presented,and an analysis of extensive field data is conducted to study the deform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urrounding rock and the mechanical behavior of the support system.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prestressed anchor cables integrated the initial support with the shed,creating an effective“shed-frame”system,which successively maintained tunnel deformation and frame stress levels within safe regulatory bounds.Moreover,the prestressed anchor cables bolstered the surrounding rock effectively and reduced the excavation-induced disturbance zone significantly.In summary,the proposed support system balances construction efficiency and safety.These field experiences may offer valuable insights into the popularization and further development of prestressed anchor cable support syste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per-large-span tunnel construction safety sequential excavation method Shed-frame principle Prestressed anchor cables
下载PDF
北京地铁天安门东站柱下梁式基础盖挖逆作法施工 被引量:2
9
作者 罗富荣 范国文 刘松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30-38,共9页
北京地铁天安门东站柱下梁式基础盖挖逆作法的精髓是:把传统的“盖挖逆作法”和“浅埋暗挖法”进行了有机的结合,并在暗挖条件下成功地运用了“柱下梁式基础”型式.该方法具有对环境干扰小、施工速度快等特点.能较好地适用于城市繁华地... 北京地铁天安门东站柱下梁式基础盖挖逆作法的精髓是:把传统的“盖挖逆作法”和“浅埋暗挖法”进行了有机的结合,并在暗挖条件下成功地运用了“柱下梁式基础”型式.该方法具有对环境干扰小、施工速度快等特点.能较好地适用于城市繁华地区、土质地层条件下的大型地下工程施工.本文将主要介绍工程施工和监控量测两方面的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盖挖逆作法 浅埋暗挖法 地铁车站 基础施工
下载PDF
地铁区间浅埋暗挖施工对周边建筑安全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崔凤 《建筑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36-238,共3页
地铁浅埋暗挖法施工时,会对周边的建筑安全产生影响,造成建筑开裂甚至坍塌等严重后果,结合工程实例进行介绍浅埋暗挖法施工对周边建筑影响的数值分析评价方法,并提出风险控制措施。
关键词 地铁施工 浅埋暗挖法 风险控制
下载PDF
盖挖逆作法在城市隧道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袁有为 王艳宁 +1 位作者 史庆春 郑刚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13年第4期172-175,7,共4页
近几年来,一种"盖挖逆作法"施工新技术正被逐渐运用并趋于成熟。该工法适用于多层地下结构工程的施工,在对工程有特殊要求,或用传统方法施工满足不了要求而又十分不经济的情况下采用。海河隧道靠近海河处最大基坑开挖深度达到... 近几年来,一种"盖挖逆作法"施工新技术正被逐渐运用并趋于成熟。该工法适用于多层地下结构工程的施工,在对工程有特殊要求,或用传统方法施工满足不了要求而又十分不经济的情况下采用。海河隧道靠近海河处最大基坑开挖深度达到26.6 m,为滨海新区第一深基坑,隧道主体结构位于软土地基上,采用盖挖逆作法进行基坑开挖,有效地降低了风险。利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BAQUS全过程模拟海河隧道岸边段深基坑开挖过程,揭示了支护结构的受力及变形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基坑 盖挖逆做 城市隧道 有限元软件ABAQUS
下载PDF
广州地铁公园前站综合施工技术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元海 李辉煌 《施工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34-36,共3页
针对广州地铁公园前站复杂的地质条件及周边环境 ,工程成功应用了多种基坑开挖、围护结构、支撑体系及结构防排水施工技术及新材料、新工艺。
关键词 地铁车站 施工方法 盖挖法 基坑支护 防水 排水
下载PDF
车致振动在盖挖逆作法施工地下结构中的传播规律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马坤全 朱金波 《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第2期38-44,共7页
以某铁路车站站场下地下结构盖挖逆作法施工为工程背景,首先现场测试分析了城际铁路列车通过时地下结构的振动响应,其后建立了动车组-轨道结构-地下结构系统耦合动力分析模型,仿真分析了城际铁路列车通过地下结构的全过程,系统探讨了地... 以某铁路车站站场下地下结构盖挖逆作法施工为工程背景,首先现场测试分析了城际铁路列车通过时地下结构的振动响应,其后建立了动车组-轨道结构-地下结构系统耦合动力分析模型,仿真分析了城际铁路列车通过地下结构的全过程,系统探讨了地下结构的车致振动响应及其空间传播规律,揭示了地下结构车致振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地下结构车致振动随着与运营线路的距离加大而逐渐衰减,且衰减速度逐渐减小;结构动力响应随列车运行时速的提高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际铁路 盖挖逆作法施工地下结构 动力响应 现场测试 列车-地下结构系统耦合振动
下载PDF
盖挖半逆作上下协同施工诱发环境变形特征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立云 蒋浩楠 +2 位作者 王兆辉 王兵兵 王熠琛 《防灾科技学院学报》 2022年第2期49-59,共11页
以北京市某盖挖半逆作上下协同施工基坑工程为背景,运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盖挖半逆作上下协同施工全过程进行模拟。结合现场实测数据,研究了整个施工对周围地表和既有建筑物的影响以及基坑围护结构的变形特征,并对盖挖半逆作上下协同... 以北京市某盖挖半逆作上下协同施工基坑工程为背景,运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盖挖半逆作上下协同施工全过程进行模拟。结合现场实测数据,研究了整个施工对周围地表和既有建筑物的影响以及基坑围护结构的变形特征,并对盖挖半逆作上下协同施工下既有建筑物、开挖顺序和协同施工工序3个因素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基坑和既有建筑物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是安全的,地面沉降呈明显的凹槽形;围护结构变形存在明显的空间效应且呈现由“单峰”向“双峰”转变,墙后土体最大水平位移出现于22.5m深度处且为顶端水平位移的1.5~2.0倍;既有建筑物的存在减小了其与开挖面之间的土体变形;开挖顺序对围护结构和地表的最终变形基本无影响;协同施工工序对既有建筑物的影响很小,可以适当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盖挖半逆作法 上下协同施工 数值模拟 变形特征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复杂环境下隧道拱顶外露地表暗挖施工技术
15
作者 张丽芳 《施工技术》 CAS 2018年第9期41-44,共4页
某隧道进口端受地形限制,有50m长拱顶露出地表0.8m,且地表有军工设施及厂房,施工环境极其复杂。基于以上背景,提出一种适用于复杂环境中的隧道拱顶外露地表的暗挖施工技术,即裸露拱盖法施工,并对其关键施工技术进行了详细阐述。复杂环... 某隧道进口端受地形限制,有50m长拱顶露出地表0.8m,且地表有军工设施及厂房,施工环境极其复杂。基于以上背景,提出一种适用于复杂环境中的隧道拱顶外露地表的暗挖施工技术,即裸露拱盖法施工,并对其关键施工技术进行了详细阐述。复杂环境裸露拱盖法关键工序为:通过预加固和后加固措施严格控制围岩和支护变形;分三台阶预留核心土开挖,并及时使初期支护封闭成环;严格控制施工步距。实践证明,提出的裸露拱盖法可实现零埋深或负埋深的隧道暗挖施工,在减小征地面积和边坡防护量的同时,解决了地表上方军工设施迁建周期长的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拱顶 裸露拱盖法 暗挖 变形控制 施工技术
下载PDF
紧邻高边坡地铁深基坑半盖挖施工技术 被引量:10
16
作者 刘五一 肖育斐 +2 位作者 张健 刘守花 阳军生 《施工技术》 CAS 2019年第3期76-79,共4页
对长沙轨道交通4号线黄土岭站深基坑支护结构进行设计,提出基坑邻近边坡、坑底紧邻电力隧道时边坡和电力隧道加固措施,介绍半盖挖法施工流程。分析实测数据表明,支护结构设计和加固措施合理可靠,半盖挖法施工效果良好。
关键词 深基坑 边坡 隧道 半盖挖法 施工技术
下载PDF
重庆地区层状岩地层超大断面暗挖地铁车站施工工法比选 被引量:18
17
作者 张国华 陈海勇 +2 位作者 邓昆 童建军 马兴叶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37-141,173,共6页
针对重庆地区层状岩地层暗挖地铁车站的特殊地质条件、超大断面及受施工工法影响显著等特征,建立了层状岩地层双层叠合初支拱盖法、双侧壁导坑法、中隔墙加台阶法数值计算模型,进行了施工工法适应性分析,并结合实际工程经济指标进行了... 针对重庆地区层状岩地层暗挖地铁车站的特殊地质条件、超大断面及受施工工法影响显著等特征,建立了层状岩地层双层叠合初支拱盖法、双侧壁导坑法、中隔墙加台阶法数值计算模型,进行了施工工法适应性分析,并结合实际工程经济指标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双层叠合初支拱盖法的各项考查指标均能很好地满足控制标准,且3种工法对洞周收敛形态控制都较好,衬砌结构的安全性亦较高;同时该工法能较好地适应重庆地区的地质条件及经济性要求,具有工作面大、效率高、工序少、施工安全等显著优点,亦具有较强的经济适用性。建议在重庆地区层状岩地层超大断面暗挖车站施工中采用双层叠合初支拱盖法施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车站 暗挖法 超大断面 层状岩地层 拱盖法 工法比选
下载PDF
层状岩地层超大断面暗挖车站双层叠合初支拱盖法施工技术 被引量:7
18
作者 陈安惠 鲁彬 +2 位作者 邓昆 刘大刚 马兴叶 《施工技术》 CAS 2018年第19期29-34,共6页
主要介绍了双层叠合初支拱盖法施工技术,提出了各步序条件下施工关键技术,并分析了双层叠合初支拱盖法的主要风险,给出了具体的预防措施。研究和施工实践证明,采用双层叠合初支拱盖法进行暗挖车站施工,能较好适应重庆地区地质条件及经... 主要介绍了双层叠合初支拱盖法施工技术,提出了各步序条件下施工关键技术,并分析了双层叠合初支拱盖法的主要风险,给出了具体的预防措施。研究和施工实践证明,采用双层叠合初支拱盖法进行暗挖车站施工,能较好适应重庆地区地质条件及经济要求,具有工作面大,效率高,工序少,施工安全等显著优点和较强的经济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车站 暗挖 拱盖法 施工技术
下载PDF
复杂环境下盖挖逆作法地铁车站修建技术
19
作者 王明胜 《山西建筑》 2008年第34期297-298,共2页
结合具体工程实例,通过比较各种施工方法的优劣,采用盖挖逆作法施工,并提出盖挖逆作法施工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对盖挖逆作法的施工技术、工艺进行了重点阐述,旨在保证工程安全、优质、顺利地实施。
关键词 复杂环境 盖挖逆作法 施工技术 工艺
下载PDF
邻近边坡地铁车站深基坑施工工法比选 被引量:16
20
作者 王健宏 阳军生 +2 位作者 刘守花 肖育斐 刘五一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1期133-138,共6页
为对邻近边坡深基坑选取最优施工工法,以长沙地铁4号线黄土岭站基坑工程为背景,采用FLAC 3D对不同施工工法下基坑开挖支护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通过对比分析不同施工工法下支护结构的受力性状,并综合对比经济投入、施工和施工对周边环... 为对邻近边坡深基坑选取最优施工工法,以长沙地铁4号线黄土岭站基坑工程为背景,采用FLAC 3D对不同施工工法下基坑开挖支护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通过对比分析不同施工工法下支护结构的受力性状,并综合对比经济投入、施工和施工对周边环境影响等因素,确定了黄土岭站基坑采用半盖挖法且盖板设置在远坡侧的施工工法,并将其应用于该车站基坑施工中。实测数据分析表明,该施工工法实施过程中基坑始终处于安全状态。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 深基坑 施工工法 半盖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