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reoperative surgical planning and simulation of complex cranial base tumors in virtual reality 被引量:12
1
作者 YI Zhi-qiang LI Liang MO Da-peng ZHANG Jia-yong ZHANG Yang BAO Sheng-de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08年第12期1134-1136,共3页
The extremely complex anatomic relationships among bone, tumor, blood vessels and cranial nervesremains a big challenge for cranial base tumor surgery. Therefore, a good understanding of the patient specific anatomy a... The extremely complex anatomic relationships among bone, tumor, blood vessels and cranial nervesremains a big challenge for cranial base tumor surgery. Therefore, a good understanding of the patient specific anatomy and a preoperative planning are helpful and crucial for the neurosurgeons. Three dimensional (3-D) visualization of various imaging techniques have been widely explored to enhance the comprehension of volumetric data for surgical plann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anial base neoplasm three dimensional image virtual reality
原文传递
颅前窝底骨质缺损无骨性重建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4
2
作者 张秋航 冯燕军 +2 位作者 孔锋 陈革 郭宏川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388-391,共4页
目的探讨颅底肿瘤术后大范围骨性缺损行骨性重建的必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颅前窝底肿瘤伴大范围骨质破坏病人的临床资料,均行肿瘤切除;其未行骨性重建(观察组)30例,行骨性重建加软组织重建(对照组)15例。并对比两组疗效及并发症的... 目的探讨颅底肿瘤术后大范围骨性缺损行骨性重建的必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颅前窝底肿瘤伴大范围骨质破坏病人的临床资料,均行肿瘤切除;其未行骨性重建(观察组)30例,行骨性重建加软组织重建(对照组)15例。并对比两组疗效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两组均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术后早期并发症5例,其中观察组脑脊液鼻漏1例,脑脊液鼻漏合并脑膜炎及脑积水2例;对照组钛网从鼻腔脱出1例,移植钛网产生排斥反应1例,均未发生脑脊液鼻漏。随访6~99个月,肿瘤复发5例,其中死亡4例,带瘤生存1例;两组均无迟发性脑脊液鼻漏、脑组织下沉、脑膜脑膨出、空蝶鞍综合征等并发症。两组并发症的发生率经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底肿瘤切除术后的颅前窝底骨质缺损没有必要一定重建其骨性结构,仅行软组织重建即可获得满意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 颅底重建 颅窝
下载PDF
颅前窝内外沟通性肿瘤切除术后的颅底重建 被引量:11
3
作者 肖新如 吴震 +7 位作者 张力伟 贾桂军 汤劼 耿素民 刘巍 任同 王永刚 张俊廷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529-532,共4页
目的总结手术切除颅前窝内外沟通性肿瘤后颅底重建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颅底肿瘤切除术后的颅底重建经验。对颅底小缺损(<1.0cm×1.5cm),行颞肌筋膜修补7例;对颅骨大缺损(≥1.0cm×1.5cm),采用"四步法"行颅... 目的总结手术切除颅前窝内外沟通性肿瘤后颅底重建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颅底肿瘤切除术后的颅底重建经验。对颅底小缺损(<1.0cm×1.5cm),行颞肌筋膜修补7例;对颅骨大缺损(≥1.0cm×1.5cm),采用"四步法"行颅底重建:第一步取自体脂肪填塞肿瘤切除后的残腔;第二步用带血管蒂骨膜瓣覆盖颅底骨缺损,边缘严密缝合于周围硬脑膜;第三步用自体骨或钛板等颅骨修补材料修补骨缺损;第四步取自体筋膜修补硬脑膜;本组14例。结果颅底缺损修补均获得满意效果。术后脑脊液漏1例,经腰穿置管引流后痊愈。术后3个月出现局部感染1例,经抗炎治疗后缓解。无局部脑膨出、脑膜炎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四步法"重建颅底简单易行,能有效预防脑脊液漏、局部脑膨出和脑膜炎等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 颅窝 颅底重建 脑脊液漏
下载PDF
眶颧入路切除蝶眶脑膜瘤的显微外科治疗 被引量:2
4
作者 严勇 陈菊祥 +4 位作者 徐涛 徐汉冲 王洪祥 黄麒霖 卢亦成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2016年第6期430-433,共4页
目的探讨经眶颧入路治疗蝶眶脑膜瘤的手术效果和操作技巧,以提高全切率,降低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16年9月收治的21例蝶眶脑膜瘤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发病年龄、性别、症状、影像学、手术方法、术后并发症和肿瘤复发率... 目的探讨经眶颧入路治疗蝶眶脑膜瘤的手术效果和操作技巧,以提高全切率,降低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16年9月收治的21例蝶眶脑膜瘤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发病年龄、性别、症状、影像学、手术方法、术后并发症和肿瘤复发率等。结果蝶眶脑膜瘤患者眼球突出和局部疼痛是主要的发病症状,少数可伴有视力轻度下降。肿瘤长径3~7cm,平均4.5cm。18例采用适当剪裁的眶颧(orbito—zygomatie approach,OZ)入路开颅,3例翼点开颅保留眶缘、仅磨除肿瘤周围骨质(其中1例术后52个月因肿瘤复发再次手术)。21例患者其中切除14例(66.7%),近全切除6例(28.6%),部分切除1例(4.8%)。术后随访3个月以上,术后患者出现眼睑下垂、瞳孔扩大3例(14.3%),术后3个月复查时症状消失;1例偏瘫,后肌力恢复至IV^+级。结论采用“适当剪裁”的眶颧入路,蝶眶处的脑膜瘤可良好显露;硬膜外预先处理肿瘤基底,血供可大大减少肿瘤出血;结合显微外科技术,可获满意的肿瘤切除效果和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眶肿瘤 脑膜瘤 前颅底 眼球突出
下载PDF
额颞眶颧入路切除颅中窝底肿瘤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方成 吴星 +4 位作者 戴学元 林吉惠 陈由芝 钟志光 谭平国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00年第3期151-153,共3页
目的 探讨额颞眶颧入路的特点及其切除颅中窝底肿瘤的手术技巧和适应证。方法 本入路是将额颞开颅颅骨切除的范围扩大到包括眶上缘、眶外侧壁及颧弓,以增加肿瘤的暴露,有利于肿瘤的切除。采用该方法对22例颅中窝底肿瘤进行手术,取得良... 目的 探讨额颞眶颧入路的特点及其切除颅中窝底肿瘤的手术技巧和适应证。方法 本入路是将额颞开颅颅骨切除的范围扩大到包括眶上缘、眶外侧壁及颧弓,以增加肿瘤的暴露,有利于肿瘤的切除。采用该方法对22例颅中窝底肿瘤进行手术,取得良好效果。其中脑膜瘤9例,垂体瘤8例,神经鞘瘤2例,脊索瘤2例,海绵状血管瘤1例。结果 获得肿瘤全切除者13例,次全切除6例,大部分切除3例,无手术死亡和严重手术并发症。结论 初步手术结果令人满意,该入路具有以下优点:①显露良好。可直视下切除的肿瘤范围广;②术野平面低,最大限度地减少了脑牵拉;③可从不同的方向显露并切除肿瘤,对同时侵袭颅内外、硬膜内外的肿瘤切除较彻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底外科 额颞眶颧入路 肿瘤 治疗
下载PDF
侧颅底占位病变手术(附28例报告)
6
作者 袁友文 甄泽年 赵敏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1996年第2期98-100,共3页
报告侧颅底占位病变28例,其中良性13例,恶性15例。根据原发部位和侵入侧颅底区的范围,采用不同手术进路予以切除。良性者术后均未见复发;恶性肿瘤术后的3年生存率为500%,5年生存率为375%。对侧颅底的有关解剖... 报告侧颅底占位病变28例,其中良性13例,恶性15例。根据原发部位和侵入侧颅底区的范围,采用不同手术进路予以切除。良性者术后均未见复发;恶性肿瘤术后的3年生存率为500%,5年生存率为375%。对侧颅底的有关解剖、手术进路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底肿瘤 外科手术 占位病变 病例报告
下载PDF
后颅底肿瘤的显微外科手术治疗
7
作者 鲍圣德 王象昌 +4 位作者 张建国 尤玉才 霍惟扬 张彦芳 葛为勇 《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02年第1期23-26,共4页
目的 观察显微外科手术治疗颅底肿瘤的疗效并提高对其治疗的认识。方法 30例后颅底肿瘤患者,全身总体情况分级为Ⅰ级18例,Ⅱ级10例,Ⅲ级2例;术前神经功能分级为Ⅰ级5例,Ⅱ级7例,Ⅲ级15例,Ⅳ级3例。全部患者均在显微镜下行后颅底肿瘤切... 目的 观察显微外科手术治疗颅底肿瘤的疗效并提高对其治疗的认识。方法 30例后颅底肿瘤患者,全身总体情况分级为Ⅰ级18例,Ⅱ级10例,Ⅲ级2例;术前神经功能分级为Ⅰ级5例,Ⅱ级7例,Ⅲ级15例,Ⅳ级3例。全部患者均在显微镜下行后颅底肿瘤切除手术。结果 30例患者病理学分类为听神经瘤(12例)、脑膜瘤(10例)、表皮样囊肿(4例)以及畸胎瘤、神经鞘瘤、脊索瘤和滑膜肉瘤(各1例)。肿瘤全切除者16例,次全切除5例,大部切除9例。疗效优24例(80.00%),良4例(13.33%),差1例(3.33%),死亡1例(3.33%)。结论 术前精确诊断对手术的成功及预后非常重要。手术入路主要取决于肿瘤的位置、延伸范围及大小。显微外科手术可减少术后并发症,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底肿瘤 后颅窝 显微外科手术 神经外科手术
下载PDF
扩大鼻侧切开联合额骨开窗治疗颅鼻沟通瘤
8
作者 李正贤 LUND VJ +1 位作者 颜美荣 刘阳云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07年第5期715-717,共3页
目的探讨颅鼻沟通瘤的手术入路和术后颅底组织缺损的修复方法。方法对5例鼻腔鼻窦肿瘤累及前颅底的手术入路、手术方法、修复材料、并发症、手术效果及生存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部病人随访3~5年,无脑脊液鼻漏、颅内感染等明显并... 目的探讨颅鼻沟通瘤的手术入路和术后颅底组织缺损的修复方法。方法对5例鼻腔鼻窦肿瘤累及前颅底的手术入路、手术方法、修复材料、并发症、手术效果及生存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部病人随访3~5年,无脑脊液鼻漏、颅内感染等明显并发症。3年生存率为100%,5年生存率为80%。结论扩大鼻侧切开联合房垛样额骨开窗切除颅鼻沟通瘤,修复颅底缺损、重建功能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鼻沟通瘤 鼻侧切开术 额骨开窗 颅底修复
下载PDF
斜坡恶性肿瘤个体化外科治疗
9
作者 左赋兴 刘昂斯 +4 位作者 胡珂 孔建新 李学记 冯铭 万经海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75-185,共11页
研究背景由于斜坡位置的特殊性(被诸多解剖结构阻挡),加之斜坡恶性肿瘤病理类型复杂多样,使其手术难度和风险明显增加。为了提高诊断准确性和手术安全性,从而有效改善患者预后,拟对斜坡恶性肿瘤患者手术入路适应证,以及个体化、规范化... 研究背景由于斜坡位置的特殊性(被诸多解剖结构阻挡),加之斜坡恶性肿瘤病理类型复杂多样,使其手术难度和风险明显增加。为了提高诊断准确性和手术安全性,从而有效改善患者预后,拟对斜坡恶性肿瘤患者手术入路适应证,以及个体化、规范化的综合治疗方案进行回顾总结,以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与结果2007年7月至2018年12月共确诊56例斜坡恶性肿瘤患者,临床表现以顽固性头痛和渐进性脑神经麻痹为主。经多学科综合评估,共45例行肿瘤根治性切除术,分别经鼻(15例占33.33%)、经口腭联合口鼻(7例占15.56%)、Derome(8例占17.78%)、上颌骨掀翻(9例占20%)和经颞下(6例占13.33%)入路;11例行组织活检术;病理类型以脊索瘤(28例占50%)为主;达全切除者占46.67%(21/45例)、次全切除37.78%(17/45例)、部分切除15.56%(7/45例);共28例术后发生并发症,包括神经功能障碍(13例次占23.21%)、脑脊液鼻漏(14例次占25%)、颅内感染(8例次占14.29%)、肺部感染(2例次占3.57%)、术区出血(2例次占3.57%)、精神症状(1例次占1.79%)等;围手术期分别接受适形调强、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或同步放化疗。平均随访59.90个月,其中8例(14.29%)失访、16例(28.57%)疾病无进展、13例(23.21%)疾病进展、19例(33.93%)死亡。结论斜坡恶性肿瘤发生率较高,可根据适应证选择组织活检术或根治性肿瘤切除术。术前多学科综合评估是明确手术目的、选择个体化手术入路不可或缺的模式;术后积极开展规范化综合治疗,对降低手术相关并发症、改善预后大有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底肿瘤 颅窝 精准医学 神经外科手术
下载PDF
内镜经鼻斜坡肿瘤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33
10
作者 张秋航 孔锋 +2 位作者 严波 倪志立 吕海丽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10,共4页
目的总结采用内镜经鼻入路外科治疗斜坡肿瘤的初步经验。方法 2002年8月至2005年11月,对24例斜坡病变患者行内镜经鼻手术,其中脊索瘤5例,骨纤维异常增殖症2例,脑膜瘤1例,颅咽管瘤1例,血管母细胞瘤1例,鳞状细胞癌6例,脊索肉瘤2例,软骨肉... 目的总结采用内镜经鼻入路外科治疗斜坡肿瘤的初步经验。方法 2002年8月至2005年11月,对24例斜坡病变患者行内镜经鼻手术,其中脊索瘤5例,骨纤维异常增殖症2例,脑膜瘤1例,颅咽管瘤1例,血管母细胞瘤1例,鳞状细胞癌6例,脊索肉瘤2例,软骨肉瘤2例,恶性淋巴瘤1例,腮腺癌颅底转移1例,甲状腺癌颅底转移1例,恶性骨巨细胞瘤1例。结果 24例患者术中镜下及术后影像学检查显示肿瘤完全切除22例,次全切除2例。所有病例随访12~51个月,有3例死亡。完全切除的22例中,术后5例复发,其中2例分别手术后5个月和43个月行第2次内镜经鼻手术,前者于第2次手术后26个月死亡,后者至今生仔。1例手术后18个月行经颅手术;2例分别于术后38个月和术后12个月复发,未行治疗,带瘤生存。次全切除的2例中,1例脊索肉瘤患者手术后3个月死亡;另1例术前曾行经颅手术,颅内中脑前方有瘤组织残留,手术后5个月死亡。术后并发症包括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脑脊液鼻漏2例,无颅内感染病例。结论内镜经鼻治疗斜坡肿瘤不仅微创,而且可以更好地辨认深部结构,暴露和处理病变的范围大。同时,可以简单迅速地到达斜坡区域。内镜经鼻对于斜坡病变是一种较好的手术入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窥镜检查 颅底肿瘤 颅窝 耳鼻喉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侵入海绵窦的岩斜脑膜瘤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6
11
作者 李美华 洪涛 +3 位作者 李义云 周东伟 曾而明 徐庚生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95-297,共3页
目的探讨侵入海绵窦的岩斜脑膜瘤的临床特点、手术策略、手术技巧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4月至2009年3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临床资料完整的15例侵入海绵窦的岩斜脑膜瘤病例,总结其临床特点。本组均采用经乙状窦前入路,手... 目的探讨侵入海绵窦的岩斜脑膜瘤的临床特点、手术策略、手术技巧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4月至2009年3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临床资料完整的15例侵入海绵窦的岩斜脑膜瘤病例,总结其临床特点。本组均采用经乙状窦前入路,手术策略为全切除岩斜区肿瘤,对侵人海绵窦内的肿瘤行次全切除,术后辅以γ刀治疗。分析手术后颅神经功能和病人生存状况。结果头痛头晕、外展麻痹和面部麻木为本病的主要症状。手术近全切除肿瘤13例,切除≥90%2例。12例残余肿瘤术后行γ刀治疗。无手术死亡,术后无新增颅神经损害6例,出现动眼神经麻痹6例,面部麻木7例,外展功能障碍4例,面瘫7例。随访6—59个月(平均38.6个月),12例恢复正常工作和生活,2例生活自理,1例生活需他人照顾。13例无肿瘤复发,2例残余肿瘤增大者中1例经γ刀治疗肿瘤生长得到控制。眼球运动和上睑下垂均完全恢复,面瘫基本恢复,面部麻木5例部分缓解,外展功能障碍无明显改善。结论对侵人海绵窦的岩斜脑膜瘤应采用合理的手术策略,尽可能减少手术引起的神经损害,有利于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底肿瘤 脑膜瘤 海绵窦 显微外科手术 颅神经
原文传递
内镜经鼻联合显微镜额眶颧颞入路处理颅内外沟通性肿瘤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8
12
作者 张强 施铭岗 +4 位作者 刘钢 佟小光 张金玲 于焕新 杭伟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3-40,共8页
目的探讨内镜经鼻入路联合显微镜额眶颧颞入路在颅内外沟通性肿瘤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5月至2018年1月在天津市环湖医院采用内镜经鼻联合显微镜额眶颧颞入路进行手术治疗的7例颅内外沟通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7例患者中男4... 目的探讨内镜经鼻入路联合显微镜额眶颧颞入路在颅内外沟通性肿瘤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5月至2018年1月在天津市环湖医院采用内镜经鼻联合显微镜额眶颧颞入路进行手术治疗的7例颅内外沟通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7例患者中男4例,女3例,年龄27~65岁,中位年龄48岁。7例患者中2例复发侵袭性垂体瘤,3例颅底脑膜瘤,1例斜坡软骨肉瘤,1例复发鼻咽癌。病变广泛累及鼻腔、鼻窦、双侧海绵窦、鞍区、鞍上、上斜坡、颞叶、翼腭窝、颞下窝以及颅内重要血管。7例患者均采用全身麻醉下内镜经鼻入路联合显微镜额眶颧颞入路肿瘤切除治疗,观察手术全切情况、术中术后并发症情况以及术后疗效。所有患者术后随访6~12个月,采用格拉斯哥预后分级(Glasgow outcome scale,GOS)评估患者预后。结果 7例患者中肿瘤全切5例,大部切除2例。术中未出现并发症。术后发生严重并发症2例:其中1例脑脊液鼻漏并颅内感染,经腰大池引流和鞘内注射药物治疗后治愈;1例动眼神经麻痹,随访期间内未恢复。术后其他并发症包括滑车神经功能障碍1例次,耳鸣1例次,面部麻木2例次,随访中部分神经功能恢复。术中术后无死亡病例。7例患者术后随访均无肿瘤复发,且7例患者GOS评分均达Ⅳ~Ⅴ级。结论内镜经鼻联合显微镜额眶颧颞入路处理复杂性颅内外沟通性肿瘤可一期切除肿瘤,手术并发症较少,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窥镜检查 显微镜检查 耳鼻喉外科手术 颅底肿瘤 颅内外沟通性肿瘤 额眶颧颞入路
原文传递
弥散张量成像的脑神经示踪重建及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马峻 苏少波 +2 位作者 赵岩 李勇刚 岳树源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75-178,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弥散张量成像进行脑神经(CNs)纤维束示踪、可视化重建的可行性,并尝试将其应用于颅底肿瘤术前规划。方法利用3.0T磁共振对10例健康志愿者,10例颅底肿瘤患者进行稳态采集快速成像、弥散张量成像扫描,3DSlicer软件完成... 目的探讨应用弥散张量成像进行脑神经(CNs)纤维束示踪、可视化重建的可行性,并尝试将其应用于颅底肿瘤术前规划。方法利用3.0T磁共振对10例健康志愿者,10例颅底肿瘤患者进行稳态采集快速成像、弥散张量成像扫描,3DSlicer软件完成脑神经纤维示踪、重建,病变患者重建肿瘤三维影像,通过手术观察及神经电生理监测确认脑神经的位置。结果CN Ⅱ、Ⅲ、Ⅴ、Ⅵ、Ⅶ一Ⅷ、X、Ⅻ成像良好,肿瘤、水肿与相关脑神经的三维空间关系通过纤维示踪与三维重建得以呈现,经过手术验证准确无误。结论联合应用弥散张量成像及3DSlicer软件是正常及病理状态下脑神经可视化重建切实可行的方案,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神经 弥散张量成像 纤维束示踪成像 颅底肿瘤
原文传递
颅中窝-侧颅底沟通性恶性肿瘤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1
14
作者 袁友文 甄泽年 +4 位作者 赵敏 陈辉 陈贤明 李建忠 杨浦文 《福州总医院学报》 2004年第4期245-247,共3页
目的:探讨颅中窝-侧颅底沟通性晚期恶性肿瘤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16例颅中窝-侧颅底沟通性恶性肿瘤分别采用了①耳后"C"形切口,颞骨次全切除进路与高位颈侧切开联合进路行颅中窝-侧颅底和腮腺区肿瘤切除; ②颞侧舌形切口,颅... 目的:探讨颅中窝-侧颅底沟通性晚期恶性肿瘤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16例颅中窝-侧颅底沟通性恶性肿瘤分别采用了①耳后"C"形切口,颞骨次全切除进路与高位颈侧切开联合进路行颅中窝-侧颅底和腮腺区肿瘤切除; ②颞侧舌形切口,颅中窝进路颅内外肿瘤切除;③颞-耳-下颌骨外旋进路行咽旁、颞下窝、颅中窝肿瘤切除等三种手术方法治疗,其中13例术后补充放射治疗。结果:16例中11例术后存活3年以上,5例术后3年内死亡。按生命表法统计, 3年生存率为68.75%。结论:所采用的三种手术方式,能较好地暴露颅内外病变,进行肿瘤切除。对颅底区晚期恶性肿瘤采用手术及术后放射治疗等积极措施可取得一定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中窝-侧颅底沟通性肿瘤 手术治疗 颅底肿瘤 手术切口
原文传递
颅底沟通瘤扩大额下入路10例
15
作者 金晓 王天华 +1 位作者 雷兵 王坚 《浙江肿瘤》 1998年第1期33-34,共2页
(目的〕介绍扩大额下前颅窝底入路的手术方法,并报告10例中线部位累及广泛的巨大颅底沟通瘤显微手术体会。(方法)采用额部开颅同时行眉弓-眶顶成形,蝶骨平台及眶顶磨除,经硬股外、硬膜下联合入路在显微镜下一次切除肿瘤,最后行... (目的〕介绍扩大额下前颅窝底入路的手术方法,并报告10例中线部位累及广泛的巨大颅底沟通瘤显微手术体会。(方法)采用额部开颅同时行眉弓-眶顶成形,蝶骨平台及眶顶磨除,经硬股外、硬膜下联合入路在显微镜下一次切除肿瘤,最后行颅底重建。(结果)10例中肿瘤全切5例,近全切3例,大部切除2例。病理报告良性肿瘤7例,恶性肿瘤3例。无手术死亡及严重并发症;术后视力恢复正常,鼻塞流涕及吞咽呛咳等临床症状均有明显改善。术后均恢复正常生活。(结论)该入路适用于颅底中线部位累及广泛的肿瘤;具有暴露充分,脑组织损伤小,切除较彻底及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颅底重建是手术成功的关键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底肿瘤 扩大额下入路 颅底重建 显微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经颅电刺激后组脑神经运动诱发电位在颅底脑干肿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16
作者 陈良鹏 王明然 +8 位作者 王荣 李达 李德岭 吴震 张力伟 贾旺 张俊廷 乔慧 王亮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889-894,共6页
目的探讨经颅电刺激后组脑神经运动诱发电位(MEPs)在颅底脑干肿瘤手术中的最佳监测方案及其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至2019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51例颅底脑干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 目的探讨经颅电刺激后组脑神经运动诱发电位(MEPs)在颅底脑干肿瘤手术中的最佳监测方案及其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至2019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51例颅底脑干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中均行双侧经颅电刺激后组脑神经MEPs监测,分别记录后组脑神经支配的口内、外肌群MEPs。根据术中实时阈值变化,将手术侧与非手术侧实时/基线阈值的差值>20%作为预警指标。手术前、后1个月依据曼恩吞咽功能评分(MASA)评估患者的吞咽功能,并将术后MASA分级较术前升高≥1级定义为吞咽功能恶化。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检验分析不同肌群的手术侧与手术侧终点/基线阈值的差值与术后吞咽功能变化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比较单一监测口内、口外肌群和联合监测口内-外肌群的手术侧与非手术侧终点/基线阈值的差值对术后1个月吞咽功能结局的预测价值。结果51例患者中,49例(96.1%)成功诱发MEPs。后组脑神经口内、外肌群MEPs的基线阈值、终点阈值、终点/基线阈值变化量和技术成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监测相关并发症方面,咽后壁肌出现出血、血肿的风险明显高于环甲肌[分别为17.6%(18/102)、5.9%(6/102),P=0.009]。联合监测口内-外肌群MEPs的手术侧与手术侧终点/基线阈值的差值与术后吞咽功能恶化的相关性高于单一监测口内、外肌群(r值分别为0.74、0.62、0.63,均P<0.01)。联合监测口内-外肌群MEPs的预测价值优于单一监测口内、外肌群(AUC分别为0.94、0.87、0.87,均P<0.05)。联合监测口内-外肌群MEPs的灵敏度为89.3%,特异度为95.7%;单一监测口内肌群MEPs的灵敏度为73.3%,特异度为81.0%;单一监测口外肌群MEPs的灵敏度为80.6%,特异度为95.0%。结论联合监测口内-外肌群是颅底脑干肿瘤术中监测后组脑神经MEPs的最佳方案,可安全、有效地评估吞咽相关神经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预测术后患者的吞咽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底肿瘤 脑干肿瘤 颅神经 诱发电位 运动 电生理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