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职院校思政课“云上”实践教学资源开发与创新——以沙洲职业工学院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陆秀英 陆树程 《高教学刊》 2024年第4期76-79,共4页
通过对思政课“云上”实践教学资源的研究,开展对思政课“云上”实践教学资源平台的逻辑建构和路径构建。与思政课程内容相结合,开发出一套融合地方区域特色的思政课“云上”实践教学资源平台,创新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推进思政课教育教... 通过对思政课“云上”实践教学资源的研究,开展对思政课“云上”实践教学资源平台的逻辑建构和路径构建。与思政课程内容相结合,开发出一套融合地方区域特色的思政课“云上”实践教学资源平台,创新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推进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政课 实践教学资源 教学应用模式 开发 创新
下载PDF
高职金融人才“岗课赛证创”综合育人模式功能价值与路径研究--基于“政、企、家、校”协同的视角 被引量:3
2
作者 焦喆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0期25-29,共5页
“岗课赛证创”综合育人模式的特点是以“点”为融入,匹配岗位需要;以“线”为逻辑,深化赛证融合;以“面”为拓展,培养创新能力。金融专业实践教学改革顺应“岗课赛证创”综合育人的发展趋势,面临数字化金融技能创新的紧迫形势,它是构... “岗课赛证创”综合育人模式的特点是以“点”为融入,匹配岗位需要;以“线”为逻辑,深化赛证融合;以“面”为拓展,培养创新能力。金融专业实践教学改革顺应“岗课赛证创”综合育人的发展趋势,面临数字化金融技能创新的紧迫形势,它是构建五位一体,拓展补充的实践教学体系的必然选择;是加强数字“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内在要求;是校企资源整合,场地设备更新的现实需要。“岗课赛证创”综合育人模式的实施路径是“课证”融通,加强政策的出台、“岗课”共设,促进企业的参与、“赛创”互促、重视家校的培养、“产教”并举,打造“双师型”师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金融专业 “岗课赛证创”综合育人模式 “双师型”师资队伍 五位一体 资源整合
下载PDF
乡土文化视角下乡村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刍探
3
作者 唐芸芸 《成才之路》 2023年第9期49-52,共4页
乡土文化融入学校课堂开发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因素的制约,乡村学校想要得到高质量的发展,就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扬长避短,克服各种不利因素,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从而开发出具有符合乡村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文章分析我国校本课程... 乡土文化融入学校课堂开发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因素的制约,乡村学校想要得到高质量的发展,就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扬长避短,克服各种不利因素,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从而开发出具有符合乡村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文章分析我国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存在的不足,并对乡土文化视角下农村学校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给出具体的建议:重新确定乡村教育的根本目标,重视乡村教育的“在地化”发展,夯实乡村教师乡土文化知识基础,加强对乡村教师的专业化培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土文化 校本课程 课程开发 课程资源
下载PDF
农耕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模式分析 被引量:26
4
作者 陈丽军 夏庆利 王庆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862-864,共3页
农耕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决定了农耕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在发展乡村旅游中的重要意义。从农耕文化、农耕文化旅游资源的定义和内涵入手,分析了我国农耕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4种典型模式,指出文化观赏型向文化体验型的转... 农耕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决定了农耕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在发展乡村旅游中的重要意义。从农耕文化、农耕文化旅游资源的定义和内涵入手,分析了我国农耕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4种典型模式,指出文化观赏型向文化体验型的转变是我国农耕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耕文化 旅游资源 开发模式
下载PDF
资源文化导向型主题公园发展模式初探 被引量:8
5
作者 肖星 张宪洪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2期76-79,共4页
针对近年来国内旅游主题公园在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投资回报率低、生命周期短、分布不平衡等问题 ,提出了一种新的资源文化导向型的主题公园发展模式 :这种主题公园不一定要有很高的市场门槛和大量的投资 ,而必须以相应的自然景观资源为... 针对近年来国内旅游主题公园在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投资回报率低、生命周期短、分布不平衡等问题 ,提出了一种新的资源文化导向型的主题公园发展模式 :这种主题公园不一定要有很高的市场门槛和大量的投资 ,而必须以相应的自然景观资源为依托 ;其主题策划要深刻挖掘文化底蕴 ,产品应向体验经济方向发展 ,从而有效避免主题公园在传统模式下发展所出现的种种问题 .最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主题公园 资源文化导向型 发展模式 投资回报率 生命周期 旅游资源
下载PDF
多元文化教育视野中的西部高校课程资源开发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么加利 王小琴 《民族教育研究》 CSSCI 2008年第4期31-35,共5页
从整体而论,西部高校课程资源开发的内在价值远未得以实质性实现。西部高校应大力拓展多元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主体,丰富多元文化课程资源开发模式,重视潜在课程,积极探索多元文化课程资源开发的途径。
关键词 多元文化教育 西部高校 课程资源开发
下载PDF
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与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 被引量:43
7
作者 李孝坤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2期76-78,共3页
乡村文化旅游资源是乡村旅游资源的"质"。文章从乡村文化旅游资源的特点出发,对乡村文化旅游资源进行了分类描述,并提出了乡村文化旅游资源可持续开发模式及策略。
关键词 文化旅游资源 资源开发 乡村旅游 可持续发展 自然性 纯真性 村野风习文化 田园景观文化 文化体验型模式
下载PDF
石窟文化旅游者感知价值概念模型构建 被引量:8
8
作者 李伟静 杨发鹏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CSSCI 2015年第3期361-366,共6页
石窟文化是宗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旅游业中占据重要位置。通过系统确凿的数据分析游客感知价值,可为石窟资源开发给予指导。整理调查问卷,对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后,确定石窟文化旅游者的感知价值模型包括情感及认知价值、资源价值、成... 石窟文化是宗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旅游业中占据重要位置。通过系统确凿的数据分析游客感知价值,可为石窟资源开发给予指导。整理调查问卷,对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后,确定石窟文化旅游者的感知价值模型包括情感及认知价值、资源价值、成本价值、社会价值四个维度共28个要素。从旅游者视角明确了石窟文化旅游者的旅游目的及需求,在提升旅游品质的同时促进石窟旅游的开发,为旅游业整体的健康发展提出有益的指导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窟文化旅游 游客感知价值 概念模型 资源开发
下载PDF
论体育校本课程文化资源开发问题 被引量:4
9
作者 文兰佃 李树怡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16-19,共4页
采用文献法、逻辑演绎法和分析法等综合方法,针对体育课程改革在向纵深发展的过程中所遇到的根本性问题——校本课程文化问题,作为研究立论的基础,从资源开发的视角着重探讨"体育校本课程文化资源开发问题"。比如,从体育校本... 采用文献法、逻辑演绎法和分析法等综合方法,针对体育课程改革在向纵深发展的过程中所遇到的根本性问题——校本课程文化问题,作为研究立论的基础,从资源开发的视角着重探讨"体育校本课程文化资源开发问题"。比如,从体育校本课程文化资源开发所面临着的和实践中所涉及到的基础理论问题、现实性问题、开发视域问题、实践性探索问题等,并从这四个方面着力解决体育校本课程文化建设中的一些基本问题,以加强体育校本课程文化建设思路。当然,建设体育校本课程文化的目的在于顺应体育课程改革的深度,重新构建以校为本和以人的发展为本的双重体育文化新理念,以期重塑学校体育新文化并加以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课程资源 体育校本课程资源 课程文化/体育校本课程文化资源开发 对话文化/师生关系文化
下载PDF
面向三网融合信息服务产业的基础文化资源考察框架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汉熙 刘凯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期41-48,65,共9页
本文提出面向三网融合信息服务产业的数字形态文化资源构建问题。基于文化资源创造发展轨迹模型和文化资源组成因素结构分析模型,建构文化资源三维考察模型。通过凝聚基础文化资源体系框架,设立文化资源三维考察模型考察对象。以武汉市... 本文提出面向三网融合信息服务产业的数字形态文化资源构建问题。基于文化资源创造发展轨迹模型和文化资源组成因素结构分析模型,建构文化资源三维考察模型。通过凝聚基础文化资源体系框架,设立文化资源三维考察模型考察对象。以武汉市地域基础文化资源为考察对象,通过资源调查,验证文化资源三维考察模型在时序跨度上对于文化资源的可计数性和可操作性。证明文化资源三维考察模型能够涵盖基础文化资源分类、能够建构基础文化资源发展时序,适合作为文化资源的结构性考察模型。通过在matlab.上建构的武汉市地域基础文化资源三维考察模型,证明matlab.可以作为文化资源时序化、结构化、规模化和动态化考察的构建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网融合 信息服务产业 文化资源创造发展轨迹模型 基础文化资源
下载PDF
从民族团结教育课程看我国多元文化教育 被引量:22
11
作者 邵晓霞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9-24,共6页
梳理我国民族团结教育课程60年所经之历程,从中可以透视出我国多元文化教育课程模式经历了"自在阶段"(即多元文化萌芽阶段)与"自为阶段"(即多元文化探索阶段,开始尝试走向多元文化发展阶段),并逐渐成为新形势下世... 梳理我国民族团结教育课程60年所经之历程,从中可以透视出我国多元文化教育课程模式经历了"自在阶段"(即多元文化萌芽阶段)与"自为阶段"(即多元文化探索阶段,开始尝试走向多元文化发展阶段),并逐渐成为新形势下世界多元文化教育模式中更有效的多元文化教育课程模式之一。在我国民族政策由强调"差异性"向"共性"的转换——即寻找各民族间的"重叠共识"的过程中,新时期多元文化教育课程-国家课程地方化课程-民族团结教育课程顺应了时代需求,担负起全球多元一体背景下促进未来公民的国家认同意识之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文化教育 课程模式发展 民族团结教育课程
下载PDF
多元文化背景中的课程资源开发 被引量:11
12
作者 廖辉 《民族教育研究》 2005年第2期5-11,共7页
 多民族多文化地区蕴藏着丰富的本土文化资源,对其开发利用是基础教育课程的生机和活力所在。多元文化课程资源对多元文化课程目标的确定、课程内容的组织与选择、课程实施的变革、课程评价的取向有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对丰富的课程...  多民族多文化地区蕴藏着丰富的本土文化资源,对其开发利用是基础教育课程的生机和活力所在。多元文化课程资源对多元文化课程目标的确定、课程内容的组织与选择、课程实施的变革、课程评价的取向有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对丰富的课程文化资源实行必要的开发、转化和利用,能最大限度地体现课程的多元文化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文化 多元文化课程 课程资源 开发
下载PDF
我们的队伍向太阳——中国人民解放军舞蹈艺术辉煌发展80年 被引量:8
13
作者 于平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1-59,共9页
中国人民解放军已走过80余年的辉煌历程,同时,当前仍在"英勇战斗"的当代建构中高歌猛进的军事舞蹈,也已坦然走过了辉煌发展的80年。通观这段以"我们的队伍向太阳……我们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为精神核心一以贯通... 中国人民解放军已走过80余年的辉煌历程,同时,当前仍在"英勇战斗"的当代建构中高歌猛进的军事舞蹈,也已坦然走过了辉煌发展的80年。通观这段以"我们的队伍向太阳……我们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为精神核心一以贯通的解放军舞蹈艺术创作历程,可以从军事舞蹈"纪功象武"的历史传统、"扩红救亡"的现代担当、"赤色舞星"的自觉探索、"英勇战斗"的当代建构这四个方面分层把握。作为千余年贯穿在军事舞蹈中的精神传统,"纪功象武"包括了正义之"武"、文明之"武"、盛威之"武"、忧患之"武"这四个显著特征。这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精神和形象透射的缩影。现代意义上的军事舞蹈,前20年经历的土地革命和抗日战争,决定了最初"扩红救亡"的现代担当,并且在服务历史中,开始有了"探索部队艺术形式"的自觉。解放军从建军之初的舞蹈活动开始,一直有闪耀的"舞星"在引领,这些进行自觉探索的"舞星"推动了军事舞蹈的风格创新和品格提升,其中包括了李伯钊、吴晓邦、胡果刚、查烈、徐兵克、张文明、蒋华轩、张继钢、刘敏等人。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全军共九届文艺会演中,解放军舞蹈一直在"为兵服务"中"舞兵英姿"、"抒兵情怀"、"扬兵神采",其实,军事舞蹈创作不仅一直在丰富着中国舞蹈文化的格局,也一直在刺激着中国舞蹈文化的进步,并成为全国舞蹈艺术创作的典范。军事舞蹈对中国舞蹈文化建设的推动作用,还表现在众多著名军队舞蹈编导对"非军事舞蹈"创作的贡献上。这些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型史诗性艺术作品,既是军事舞蹈新达到的历史高度和时代高度,也是当代中国舞蹈文化建设中的巨大成就和推动舞蹈艺术发展的核心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人民解放军舞蹈艺术创作 80年 发展历程 文化成就 艺术精神 艺术作品 规律 分析
下载PDF
高校体育场馆整体发展模式的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文世平 廖小林 王若虹 《体育科技》 2002年第3期56-59,共4页
通过文献资料法、参观调研法等综合研究方法对 12所高校体育场馆的现状和建设发展情况进行研究。论文提出 :高校体育场馆整体发展在满足全面提高全体学生身心健康素质的基础上 ,应充分考虑地域及民族文化、经济环境和自然地理资源条件 ... 通过文献资料法、参观调研法等综合研究方法对 12所高校体育场馆的现状和建设发展情况进行研究。论文提出 :高校体育场馆整体发展在满足全面提高全体学生身心健康素质的基础上 ,应充分考虑地域及民族文化、经济环境和自然地理资源条件 ,符合全民健身活动的广泛开展 ,满足国内外体育文化交流的需要 ,同时考虑到未来人类及社会发展的需要 ,使自然资源、文化资源和社会资源在高校体育乃至全民体育运行过程中得到充分运用。研究还提出了高校体育场馆整体发展模式构建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场馆 发展模式 自然资源 文化资源 社会资源
下载PDF
云南特色的中医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探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杨扬 黄莺 章涤凡 《卫生软科学》 2015年第10期605-608,共4页
以文化创意产业资源和文化创意产业模型为基础理论,结合云南实际,对云南特色的中医药文化资源进行梳理,归纳出云南的两大中医药文化资源,即民俗文化资源和城市文化资源,分析了云南中医药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云南特色... 以文化创意产业资源和文化创意产业模型为基础理论,结合云南实际,对云南特色的中医药文化资源进行梳理,归纳出云南的两大中医药文化资源,即民俗文化资源和城市文化资源,分析了云南中医药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云南特色中医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进行了初步构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创意产业 中医药文化资源 发展模式
下载PDF
论世纪之交经济与文化“一体化”发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贾春峰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00年第4期68-71,共4页
在未来时代 ,“文化力”日益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内在驱动力。科技创新促进新产品开发的速度 ,也使得现代产品中的文化含量和文化附加值越来越高。文化和科技在投入产出中的贡献率越来越大 ,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要求企业的生产... 在未来时代 ,“文化力”日益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内在驱动力。科技创新促进新产品开发的速度 ,也使得现代产品中的文化含量和文化附加值越来越高。文化和科技在投入产出中的贡献率越来越大 ,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要求企业的生产和服务更加重视消费者的审美要求。国际间贸易往来和营销活动中的文化融通越来越重要。这些新的变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 科技创新 文化作用 文化力 经济发展 产品开发 员工素质 企业信誉
下载PDF
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的特色与共通性辨正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立波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8年第2期68-73,共6页
区域文化产业发展言必称特色,经常导致有特色无市场、有文化无产业,且越是强调特色,就越难以走出本地市场,越无法有效开拓外部市场。能够被更大范围乃至世界所欢迎和喜爱的文化产品,必是超越区域文化资源或文化符号之特色的产品,其内容... 区域文化产业发展言必称特色,经常导致有特色无市场、有文化无产业,且越是强调特色,就越难以走出本地市场,越无法有效开拓外部市场。能够被更大范围乃至世界所欢迎和喜爱的文化产品,必是超越区域文化资源或文化符号之特色的产品,其内容一定渗透了共通的人性主题,特别是人类共同价值追求、共同理想和普遍情感,其运作方式必然遵循共通的商业法则并充分应用现代科技表现手段。文化资源或文化符号的特色只有经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才能变成现代人所喜闻乐见的内容和形式,这其实就是一个借助共通性对文化特色进行打碎和重塑的过程。因此,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模式需要以共通的人性主题、共通的商业规则、共通的现代科技表现手段之共通性实现对特色的否定之否定,即经历一个由"看山是山"到"看山不是山"再到"看山还是山"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产业 发展模式 共通性 文化资源 文化符号
下载PDF
高校体育课程资源开发以及教学创新的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廖小军 刘鸥 《湖北体育科技》 2007年第4期444-445,448,共3页
通过在以课程建设为中心的教改实践中开发专项和公选这一潜性课程序列,构建"健康运动与课程教学"新模式;创新"四选二,三选一"考核新办法,最终使体育课程资源开发逐步适应社会发展,满足高校体育教学的需求。
关键词 高校体育 课程资源开发 教考创新 应用性研究
下载PDF
京津冀图书馆协同发展模式探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丁若虹 冯宝秀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2017年第4期21-26,共6页
结合三地图书馆事业发展实际,借鉴国内已形成的图书馆行业集群化发展合作机制,同时吸纳各方专家意见,对建立适合京津冀三地图书馆协同发展的模式进行深入系统地分析研究,提出了以京津冀图书馆联盟为机制的协同发展模式、组织架构、运行... 结合三地图书馆事业发展实际,借鉴国内已形成的图书馆行业集群化发展合作机制,同时吸纳各方专家意见,对建立适合京津冀三地图书馆协同发展的模式进行深入系统地分析研究,提出了以京津冀图书馆联盟为机制的协同发展模式、组织架构、运行平台和保障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城市群 协同发展模式 图书馆联盟 数字资源 基层文化服务体系 共享平台
下载PDF
浙江“老字号”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模式与途径 被引量:2
20
作者 袁锦贵 《兰州学刊》 CSSCI 2010年第6期82-85,共4页
浙江作为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综合试点省,素有"文化之邦、旅游胜地"的美誉,境内老字号数量多、分布广,而且知名品牌多、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可以通过博物馆体验文化旅游、特色街区商业旅游、文化古迹创意旅游、旅游商品服务... 浙江作为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综合试点省,素有"文化之邦、旅游胜地"的美誉,境内老字号数量多、分布广,而且知名品牌多、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可以通过博物馆体验文化旅游、特色街区商业旅游、文化古迹创意旅游、旅游商品服务旅游、旅游综合开发等模式实现工业、商业、旅游与文化的对接与融合,从而发掘浙商文化,弘扬浙江精神,保护并发展浙江的老字号,为大力发展浙江的文化产业开拓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 老字号 文化旅游 资源开发 模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