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8篇文章
< 1 2 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推进我国债务催收业规范化阳光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1
作者 韩家平 《征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5,共5页
债务催收是信用服务行业的重要分支之一。21世纪以来,主要服务于消费信贷不良资产处置的债务催收业迎来了高速发展期。然而,受到传统观念和行业治理滞后的影响,债务催收业在迅猛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催收行为异化、竞争失序、投诉高企等... 债务催收是信用服务行业的重要分支之一。21世纪以来,主要服务于消费信贷不良资产处置的债务催收业迎来了高速发展期。然而,受到传统观念和行业治理滞后的影响,债务催收业在迅猛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催收行为异化、竞争失序、投诉高企等诸多乱象。基于消费信贷领域巨额的不良资产处置需求,以及创新社会治理、推动债务催收业健康发展和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方面的迫切需要,我国应借鉴境外成熟经验,从制定专门法律法规、明确监管部门、建立行业自律组织、开展行业培训、完善金融机构监管等方面入手,对债务催收行业进行系统性治理,从而推进我国债务催收业规范化、阳光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信贷 不良资产处置 信用服务 债务催收 征信 信用修复
下载PDF
论中国碳市场不良资产的表现与法治应对
2
作者 朱兵强 周旭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6-57,共12页
碳市场的不良资产代表了碳信用与交易预期落空的不良结果,存在基础不良资产、直接不良资产与进阶不良资产三种表现,拥有亏空价值虚拟性、成因复杂性等特征,对应形成干扰市场交易、阻碍低碳减排的双重危害。基于此,该研究采用规范分析、... 碳市场的不良资产代表了碳信用与交易预期落空的不良结果,存在基础不良资产、直接不良资产与进阶不良资产三种表现,拥有亏空价值虚拟性、成因复杂性等特征,对应形成干扰市场交易、阻碍低碳减排的双重危害。基于此,该研究采用规范分析、案例调研等方法,全面分析了碳市场不良资产的定性与法治约束现状,并尝试总结碳市场不良资产规制的理念要义与法治改革措施。研究发现:在不良碳资产的定性上,相应法律缺乏识别对应碳资产不良化的自觉,亦不具备界定其内容与范围的实践。在不良碳资产的预防上,已有的法治安排难以克服企业经营不当、市场环境不佳、虚假承诺与市场投机行为等导致资产不良化的负面因素。在不良碳资产的处置上,现行法律不仅在处置主体、处置内容、处置程序与处置救济领域存在规范空白,仅有的关联尝试亦未契合碳市场不良资产消化的经济规律。因此,有必要着眼于不良碳资产形成与消除的逻辑脉络:在理念层面,一是应推崇透明的竞争观,尽可能消除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非正义。二是需要破解利益博弈的“囚徒困境”,充分提振碳市场维持运行的信心、保持信息的顺畅流通、改变碳减排交易的利益总量预设,引导企业积极参与碳市场活动。三是应尽可能缩小承诺兑现的利益差距,避免价值泡沫的形成。在实践层面,一是应在规则与实践中明晰碳市场不良资产的属性、内容与影响。二是应形成预防不良碳资产累积的全面规制体系。三是需要以一体化思维应对碳市场不良资产的处置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市场 不良资产 碳排放配额 信用监管
下载PDF
信贷资产证券化能提升城商行盈利能力吗:基于10家城商行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朱军 唐凯 +1 位作者 张鸣菊 蒋先进 《中国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4-174,共11页
城商行创新发展的质量关系着地方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普遍观点认为,相较于全国性大银行,城商行自有资本金不充足、运营区域受限,导致盈利能力有限,探索信贷资产证券化创新,可以提升自身盈利能力。本文选取信贷资产证券化发行规模排... 城商行创新发展的质量关系着地方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普遍观点认为,相较于全国性大银行,城商行自有资本金不充足、运营区域受限,导致盈利能力有限,探索信贷资产证券化创新,可以提升自身盈利能力。本文选取信贷资产证券化发行规模排名靠前的10家城商行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并未显著提升城商行单位资产经营获利能力,与普遍观点不一致。究其原因,通过城商行信贷资产证券化案例梳理分析,发现城商行推动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的最大动机并非是增加盈利,而是基于可持续运营、维护品牌声誉的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贷资产证券化 城市商业银行 盈利能力
下载PDF
数字普惠金融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影响——基于存款和贷款结构的联合视角 被引量:4
4
作者 卫梦洁 李静萍 《经济问题》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2-40,共9页
目前国际和国内的金融经济基本面发生了重大变化,数字普惠金融已经成为影响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重要因素。从数字普惠金融角度,基于存款和贷款结构的联合视角,选取2011—2021年中国52家上市商业银行的年度数据,考察了数字普惠金融对于商... 目前国际和国内的金融经济基本面发生了重大变化,数字普惠金融已经成为影响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重要因素。从数字普惠金融角度,基于存款和贷款结构的联合视角,选取2011—2021年中国52家上市商业银行的年度数据,考察了数字普惠金融对于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影响及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会削弱商业银行的中介职能,进而显著增加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且在股权和产业结构下存在异质性特征;数字普惠金融会恶化商业银行存款和贷款结构,从而增大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数字普惠金融对于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提升作用会随着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程度的提高而减弱。因此,金融监管部门应当全面监管金融活动,鼓励商业银行进行数字化转型和差异化信用风险管理,以期推动商业银行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上市商业银行 信用风险 资产结构 负债结构
下载PDF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微观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潘文富 李婷 王馨瑶 《当代金融研究》 2024年第3期75-86,共12页
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作为一种创新型的融资方式,将流动性较弱的信贷资产转化为可在资本市场交易的高流动性证券化产品,提高商业银行流动性和处置效率。当前,由于受到商业银行谨慎性以及宏观因素的影响,信贷资产证券化发展存在一定阻... 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作为一种创新型的融资方式,将流动性较弱的信贷资产转化为可在资本市场交易的高流动性证券化产品,提高商业银行流动性和处置效率。当前,由于受到商业银行谨慎性以及宏观因素的影响,信贷资产证券化发展存在一定阻力。基于Tobit模型,引入资产规模和金融深化度等系列变量,深入分析影响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微观因素。结果显示:具有较高不良贷款率和非利息收入、资产规模以及金融深化度较高的商业银行更倾向于开展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中小型商业银行出于安全性、流动性和经营效益等问题的考虑,对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发展拥有更强的内生需求。有助于加强对信贷资产证券化的了解,增强商业银行利用证券化产品缓解流动性的信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银行 信贷资产证券化 TOBIT模型
下载PDF
减税冲击、土地调控与城投债定价
6
作者 罗美娟 黄子建 张牧扬 《西部论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5-79,共15页
减税冲击会加大地方财政压力,而地方政府隐性担保能力的下降会导致城投债发行利差上升;然而,城投债是地方经济建设的重要融资手段,地方政府有动机采取增信措施来抵消减税冲击的影响,甚至促使城投债利差下降。基于2017—2019年的三次增... 减税冲击会加大地方财政压力,而地方政府隐性担保能力的下降会导致城投债发行利差上升;然而,城投债是地方经济建设的重要融资手段,地方政府有动机采取增信措施来抵消减税冲击的影响,甚至促使城投债利差下降。基于2017—2019年的三次增值税税率下调实践,通过产业结构、减税点数和政策时间构造地级市层面的减税冲击变量,分析发现:减税冲击会扩大地方政府的财政收支缺口,但地方政府会采取土地调控措施来为城投公司提供增信,导致城投债的发行利差不升反降;具体而言,面对减税冲击,地方政府并没有调整土地出让结构、提高工业用地和住宅用地出让价格,而是通过向城投公司注入土地资产、提高商服用地出让价格的路径来提升城投公司的融资能力、抵押价值和信用水平,这也反映出地方政府“以地谋发展”的运作方式已由土地财政转向土地金融。因此,应深化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打破地方政府在土地征收和出让环节的双垄断格局;划清地方投融资平台和地方政府之间的界限,促进地方财政的可持续发展,改变地方政府过度依赖土地调控的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值税 城投债 信用利差 政府隐性担保 土地出让 土地资产 土地金融
下载PDF
借贷便利创新工具、资产收益率与商业银行信用风险
7
作者 申韬 黄艳香 《金融发展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12,共10页
本文基于2014—2021年中国203家银行的非平衡面板数据,考察借贷便利创新工具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影响。实证分析发现:借贷便利创新操作会显著增加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该结论在考虑内生性问题以及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异质性... 本文基于2014—2021年中国203家银行的非平衡面板数据,考察借贷便利创新工具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影响。实证分析发现:借贷便利创新操作会显著增加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该结论在考虑内生性问题以及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异质性检验显示,这一政策效应在区域性商业银行、规模较小的商业银行中表现得更为明显。中介效应模型检验表明,借贷便利创新工具通过抑制商业银行资产收益率的渠道增加信用风险。调节效应模型检验结果说明,资本监管力度和银行家乐观度的提高均会减弱借贷便利创新工具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加剧效应。该研究结论对于中央银行适时适量地进行借贷便利操作和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防控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借贷便利创新工具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 资产收益率 资本监管 银行家乐观度 新型货币政策工具
下载PDF
央行抵押品框架的流动性创造效应
8
作者 耿广杰 陈明威 郭红玉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8-68,80,共12页
央行抵押品框架具有量化宽松或信贷宽松政策的基本功能,成为金融危机后美联储和欧洲中央银行等发达经济体央行的货币政策工具和金融稳定工具。本文通过构建内嵌抵押品折扣率和流动性创造的金融中介利润最大化模型,并基于人民银行信贷资... 央行抵押品框架具有量化宽松或信贷宽松政策的基本功能,成为金融危机后美联储和欧洲中央银行等发达经济体央行的货币政策工具和金融稳定工具。本文通过构建内嵌抵押品折扣率和流动性创造的金融中介利润最大化模型,并基于人民银行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试点这一“准自然实验”研究央行抵押品框架对银行流动性创造的因果影响。理论推导和实证研究表明:第一,央行抵押品框架扩容会显著提高银行流动性创造水平;第二,央行抵押品框架扩容通过资产配置机制和风险承担机制促进银行流动性创造。本文为货币当局通过央行抵押品框架促进流动性创造、增贷款促投资、不断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提供可能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央行抵押品框架 银行流动性创造 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试点
下载PDF
前瞻性管理对银行预期信用损失的影响研究——基于58家上市商业银行的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尹华锋 《西南金融》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7-79,共13页
作为预期信用损失法实施的关键,前瞻性信息获取及调整是达到预期目标的主要手段,也是与旧准则的根本区别。本文对照国外前瞻性管理先进经验,分析我国商业银行在前瞻性管理上的差距,并选取国内A股、H股上市商业银行前瞻性管理数据进行实... 作为预期信用损失法实施的关键,前瞻性信息获取及调整是达到预期目标的主要手段,也是与旧准则的根本区别。本文对照国外前瞻性管理先进经验,分析我国商业银行在前瞻性管理上的差距,并选取国内A股、H股上市商业银行前瞻性管理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前瞻性管理对银行减值准备计提具有显著积极影响,但存在效果不均衡、局部预期过度、缺乏同类可比等问题。建议监管机构加强对商业银行的规范指导和监督管理,完善预期信用损失计量体系,强化市场培育和市场监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瞻性管理 预期信用损失 信用风险 风险管理 信息披露 信贷资产 资产减值准备 银行业监管
下载PDF
类票据创新机理与监管路径研究
10
作者 中信银行上海分行课题组 赵慈拉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56-77,共22页
随着实体经济应收账款持续增长,流动资产显现“渐冻症”态势,类票据现象应运而生,引发金融监管部门和司法界的关注。文章对类票据的产生机理进行研究,发现其产生既有内生性、必然性和广泛性因素,也有因缺乏监管形成的外生性因素,体现为... 随着实体经济应收账款持续增长,流动资产显现“渐冻症”态势,类票据现象应运而生,引发金融监管部门和司法界的关注。文章对类票据的产生机理进行研究,发现其产生既有内生性、必然性和广泛性因素,也有因缺乏监管形成的外生性因素,体现为市场主体迎合供应链金融发展需求,在金融抑制环境下,以商业本票功能创新模式,规避金融监管的一种异化现象,并成为影子银行中活跃度渐升的一项融资交易。类票据具有货币支付与信用创造的货币属性,有关部门应确立统一票据工具、适度开放票据市场的监管原则,以前瞻性的政策视角,助力市场主体应收账款融资目标,进行金融监管政策、制度和金融工具的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票据 票据监管 应收账款电子债权凭证 数字商业本票 信贷资产证券化
下载PDF
商业银行金融资产风险分类监管研究——基于国际比较和我国实践的分析
11
作者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信用风险课题组 《金融监管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2,共22页
金融资产风险分类是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一项基础实践,分类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也是银行监管机构关注的重点。2023年,我国监管部门在结合国际先进经验和国内银行业良好实践的基础上,发布实施了《商业银行金融资产风险分类办法》,构建了... 金融资产风险分类是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一项基础实践,分类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也是银行监管机构关注的重点。2023年,我国监管部门在结合国际先进经验和国内银行业良好实践的基础上,发布实施了《商业银行金融资产风险分类办法》,构建了全新的金融资产风险分类体系安排,是我国进一步优化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和监管的一次重要创新。本文通过横向与纵向比较,分析了主要经济体商业银行金融资产风险分类的监管要求和巴塞尔委员会的政策建议,梳理了我国金融资产风险分类制度的演进路径和监管逻辑,重点研究了分类新规的基础思路和规则创新,提出商业银行在实施分类新规时面临的主要挑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分类 信用风险 金融资产 金融监管
下载PDF
银行信贷决策对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12
作者 吕盼 《管理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8-175,共8页
技术创新是提升企业价值的核心战略,更是提高国家整体创新水平的重要力量,已成为学术界关注和研究的重点。然而,现有研究对其技术创新的意愿关注较少,特别是对哪些激励因素能推动企业实施技术创新,并有效提高其效率的相关研究更欠缺。因... 技术创新是提升企业价值的核心战略,更是提高国家整体创新水平的重要力量,已成为学术界关注和研究的重点。然而,现有研究对其技术创新的意愿关注较少,特别是对哪些激励因素能推动企业实施技术创新,并有效提高其效率的相关研究更欠缺。因此,本文基于金融资产错配视角,以2006~2022年中国上市公司作为初始样本,实证考察了银行信贷决策对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银行信贷决策对技术创新效率具有提升作用,而金融资产错配在创新投入要素上具有显著的异质性,并作为其两者间重要的传导机制。本文据此建议,要深入融合创新要素市场,强化技术创新与建设创新文化,进一步与金融监管系统协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行信贷决策 金融资产错配 技术创新效率 激励因素
下载PDF
家庭收入、信用消费与风险金融资产配置——基于CGSS数据的实证研究
13
作者 车成城 郑群哲 刘虎明 《大连大学学报》 2024年第5期67-76,共10页
伴随家庭收入不断增长,家庭风险金融资产配置已经逐渐成为流行趋势。在各类信用消费平台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为有效防范信用消费潜在的金融风险,完善金融差异化监管措施,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6017个家庭数据回归分析得出:家庭收入... 伴随家庭收入不断增长,家庭风险金融资产配置已经逐渐成为流行趋势。在各类信用消费平台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为有效防范信用消费潜在的金融风险,完善金融差异化监管措施,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6017个家庭数据回归分析得出:家庭收入提升会显著增进信用消费,进而促进风险金融资产配置,即信用消费在家庭收入与风险金融资产配置之间起到了明显的中介作用;在异质性分析中,家庭信用消费对风险金融资产配置的正向影响仅在非农户口、家庭保障负担轻的样本中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收入 信用消费 风险金融资产
下载PDF
银行理财业务发展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影响研究
14
作者 王天奇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0-118,共9页
信用风险是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银行理财业务与商业银行自营业务联系密切,探究银行理财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影响对于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具有现实意义。基于2013—2022年我国28家上市商业银行面板样本数据,实证检验银行理财业务... 信用风险是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银行理财业务与商业银行自营业务联系密切,探究银行理财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影响对于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具有现实意义。基于2013—2022年我国28家上市商业银行面板样本数据,实证检验银行理财业务发展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影响及其异质性特征,并进一步探讨《资管新规》发布后银行理财业务发展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1)银行理财显著提升商业银行信用风险;(2)银行理财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影响存在异质性,银行理财显著提升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信用风险,但对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作用不显著;(3)《资管新规》出台后,银行理财降低了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基于此,提出优化银行理财投资的市场环境、深入推进银行理财净值化转型、加快理财子公司设立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行理财 信用风险 资管新规
下载PDF
基于智慧生态链模式的资产数字化价值和信用值评估与交易增值
15
作者 陈水源 吴晏 卢明胜 《深圳社会科学》 2024年第3期65-82,共18页
从技术流、业务流、物质流、信息流、财富流、货币流六大流转体系间扭曲的角度分析造成经济紧缩问题的成因,并基于资产数字化价值和数字化信用的角度提出相应解决办法。提出了资产数字化价值和数字化信用值评估的基本算法,认为基于智慧... 从技术流、业务流、物质流、信息流、财富流、货币流六大流转体系间扭曲的角度分析造成经济紧缩问题的成因,并基于资产数字化价值和数字化信用的角度提出相应解决办法。提出了资产数字化价值和数字化信用值评估的基本算法,认为基于智慧生态链模式,在主权货币的支撑下,依托资产数字化价值及可交易流通普惠式数字化信用池,可进行再生产的策划、生产、交易和结算。通过智能交易、闭环项目增值、预设数字化信用值增配等方式,可实现资产数字化价值和数字化信用值持续增值。实现再生产活动由现行主权货币单一外在驱动,转化为由数字化信用值内在驱动与主权货币外在驱动相结合的双驱动数字经济模式。为确保这种模式有效开展,技术上需要建立由个人、企业、协会组织、政府共同参与的智慧生态链服务平台,组织上需要建立跨产业创新发展智慧生态联合体组织,从而实现十链融合、多方参与、互助共赢、生态发展新模式。这种智慧生态链下,基于资产数字化价值和数字化信用的智能交易和持续增值模式,将有望开启数字经济的全新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生态链 资产数字化价值 数字化信用值 智能交易 价值增值
下载PDF
司法裁判视角下资管产品增信措施法律问题研究
16
作者 林孝景 《吉林金融研究》 2024年第4期58-65,共8页
增信措施的法律性质和效力问题在司法实践中一直存在争议,最高人民法院试图通过发布《九民纪要》以及《担保解释》来梳理概念、统一裁判。然而,资管领域作为专业化的金融领域,无论是产品设计结构还是独特的“投资”以及“风险”特质,都... 增信措施的法律性质和效力问题在司法实践中一直存在争议,最高人民法院试图通过发布《九民纪要》以及《担保解释》来梳理概念、统一裁判。然而,资管领域作为专业化的金融领域,无论是产品设计结构还是独特的“投资”以及“风险”特质,都不同于一般民商事交易。因此,资管产品增信措施的定性不宜完全遵照《担保解释》第36条的认定思路,而应该更多尊重当事人的意思自治,将其认定为独立的无名合同。在增信措施的效力认定上,需要明确刚性兑付的违法性基础是违反了信托财产的独立性原则,监管目的是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管产品 增信措施 法律性质 刚性兑付
下载PDF
农村信用社不良资产审计研究
17
作者 徐素波 赵艺阳 《市场周刊》 2024年第22期136-139,共4页
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率较高,易引发金融风险。随着审计在防范各类风险时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显著,农村信用社不良资产审计也备受关注。文章通过介绍农村信用社不良资产的相关概念,分析现阶段农村信用社不良资产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探讨提... 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率较高,易引发金融风险。随着审计在防范各类风险时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显著,农村信用社不良资产审计也备受关注。文章通过介绍农村信用社不良资产的相关概念,分析现阶段农村信用社不良资产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探讨提高农村信用社不良资产审计水平的有效措施,以期加强对农村信用社不良资产的管理,维护农村信用社经营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信用社 不良资产 审计建议
下载PDF
金融监管与商业信用供给——基于资管新规的准自然实验
18
作者 洪金明 袁一辰 江红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6-69,共14页
本文以2015—2021年我国沪深A股非金融业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广义双重差分模型实证考察了资管新规实施对商业信用供给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资管新规实施后,前期金融化水平越高的企业商业信用供给增加越多,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实证... 本文以2015—2021年我国沪深A股非金融业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广义双重差分模型实证考察了资管新规实施对商业信用供给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资管新规实施后,前期金融化水平越高的企业商业信用供给增加越多,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实证结果依然稳健。机制分析发现,资管新规的实施通过抑制企业金融化、降低经营风险和缓解融资约束提高企业商业信用供给。异质性分析表明,较高的市场地位削弱了资管新规实施对商业信用供给的影响,而较多的银行信用、较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较高的影子银行发展水平却能增强资管新规实施对商业信用供给的影响。进一步分析发现,资管新规实施主要促进了一年以内和对下游客户的商业信用供给;资管新规的实施通过促进商业信用供给助力企业实现主业发展。本文的研究表明实施资管新规能够推动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推动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对金融更好服务于实体经济具有重要的政策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监管 资管新规 商业信用供给 影子银行 企业金融化水平
下载PDF
二十冶资产证券化产品发行情况及信用风险分析
19
作者 郑跃飞 靳跃林 《冶金信息导刊》 2024年第4期5-8,30,共5页
分析二十冶业务发展情况和财务状况,指出其自身信用风险特征及发行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必要性;进一步分析二十冶资产证券化产品发行情况及信用风险特征,说明其基础资产及现金流概况、参与机构情况以及其增信措施,为相关行业企业发行资产证... 分析二十冶业务发展情况和财务状况,指出其自身信用风险特征及发行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必要性;进一步分析二十冶资产证券化产品发行情况及信用风险特征,说明其基础资产及现金流概况、参与机构情况以及其增信措施,为相关行业企业发行资产证券化产品提供参照样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十冶 资产证券化 信用风险
下载PDF
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对企业资产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光龙 谭茜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2期78-89,共12页
基于2017第一季度到2019年第四季度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以财税[2018]70号文为准自然实验构建双重差分模型,检验了留抵退税政策对企业资产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留抵退税政策通过降低企业融资约束和促进主业投资的路径提升了企业固定资... 基于2017第一季度到2019年第四季度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以财税[2018]70号文为准自然实验构建双重差分模型,检验了留抵退税政策对企业资产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留抵退税政策通过降低企业融资约束和促进主业投资的路径提升了企业固定资产比率。进一步考察发现,留抵退税政策对非国有企业、大规模企业、成熟期企业固定资产占比提升的影响更加明显。根据结论,提出了适当降低对小微企业和初创企业的留抵退税要求、进一步提高退税效率、防范骗税风险和鼓励劳动密集型企业吸纳更多就业等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抵退税 资产结构 双重差分模型 增值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