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计算机技术手段窃取他人虚拟财产行为的刑法规制 被引量:4
1
作者 项谷 朱能立 《公安理论与实践(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8年第2期70-78,共9页
利用计算机技术手段窃取他人虚拟财产行为如何定罪处罚,是按照盗窃罪等侵财类犯罪定罪处罚,还是按照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抑或是按照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等计算机类犯罪定罪处罚,在刑法理论上与司法实践中存在很大争议。从法... 利用计算机技术手段窃取他人虚拟财产行为如何定罪处罚,是按照盗窃罪等侵财类犯罪定罪处罚,还是按照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抑或是按照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等计算机类犯罪定罪处罚,在刑法理论上与司法实践中存在很大争议。从法学理论的角度看,界定窃取虚拟财产行为性质的关键在于区分虚拟财产的法律属性,如果虚拟财产不属于刑法意义上保护的财产,则不能构成盗窃罪,可能构成计算机类犯罪。如果虚拟财产属于刑法保护的财产,可能同时构成盗窃罪与计算机类犯罪的,应按照《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条关于利用计算机实施有关犯罪的规定处罚,同时,是否影响计算机系统的正常运行是认定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的应有之义,对利用计算机窃取虚拟财产的定罪处罚还要符合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财产 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 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 盗窃罪
下载PDF
论网络虚拟财产的刑法保护路径——基于刑事司法案例的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张田宇 曾祥华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 2022年第4期58-62,共5页
目前,在刑事司法实践中,对网络虚拟财产的保护有两种进路:一是以适用盗窃罪来进行规制,二是以适用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来加以保护,两者区分的关键在于对网络虚拟财产法律属性的判断。网络虚拟财产交织于网络空间和现实世界,是... 目前,在刑事司法实践中,对网络虚拟财产的保护有两种进路:一是以适用盗窃罪来进行规制,二是以适用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来加以保护,两者区分的关键在于对网络虚拟财产法律属性的判断。网络虚拟财产交织于网络空间和现实世界,是客观存在的,有明确的价值来源以及价值认定方式,应属于刑法意义上的财物。对于盗窃网络虚拟财产的犯罪行为宜适用盗窃罪,而不是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此外,账号类虚拟财产因具有财产和个人信息识别双重特征,应根据行为人的行为目的区别对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虚拟财产 盗窃罪 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 虚拟货币 刑法
下载PDF
蚂蚁花呗套现行为之刑法评价——以解构冒用他人账号进行套现为切入 被引量:3
3
作者 胡世伟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19年第2期53-57,共5页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花呗等类似信用卡的透支工具出现在人们的消费方式中,以花呗套现为代表的新型套现方式也成为问题。司法实践中,围绕冒用他人支付宝账户进行花呗套现行为应如何认定的问题争论不休,有观点主张按传统信用卡诈骗罪处...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花呗等类似信用卡的透支工具出现在人们的消费方式中,以花呗套现为代表的新型套现方式也成为问题。司法实践中,围绕冒用他人支付宝账户进行花呗套现行为应如何认定的问题争论不休,有观点主张按传统信用卡诈骗罪处理,亦有观点则认为不应将花呗产品认定为信用卡,其更符合盗窃、诈骗罪的犯罪构成,还有观点认为可将花呗套现行为解释为非法经营罪进行规制。逐一分析上述观点,结合花呗套现自身特点,在恪守罪刑法定原则的前提下,可以找到对于该种行为的合理规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用卡诈骗 花呗套现 非法经营罪 盗窃
下载PDF
信贷人员冒名贷款自用行为的罪名适用
4
作者 任彦君 《贵州警察学院学报》 2021年第5期44-48,共5页
对金融机构信贷人员冒用他人身份贷款自用行为的定性,司法实践中适用的罪名颇不一致,判决结果出现贪污罪、职务侵占罪、挪用资金罪或挪用公款罪、骗取贷款罪、贷款诈骗罪、违法发放贷款罪等数个罪名。对于冒名贷款自用并具有"非法... 对金融机构信贷人员冒用他人身份贷款自用行为的定性,司法实践中适用的罪名颇不一致,判决结果出现贪污罪、职务侵占罪、挪用资金罪或挪用公款罪、骗取贷款罪、贷款诈骗罪、违法发放贷款罪等数个罪名。对于冒名贷款自用并具有"非法占有目的"的行为,根据主体的身份应以贪污罪或职务侵占罪认定。对于冒名贷款自用但不具有"非法占有目的"的行为,认定为违法发放贷款罪更为合适。这种行为的罪数形态是单纯一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贷人员 冒名贷款 贪污罪 违法发放贷款罪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