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linical and genetic features of International Collaborative Group-hereditary nonpolyposis colorectal cancer families and suspected hereditary nonpolyposis colorectal cancer families 被引量:14
1
作者 袁瑛 叶俊 郑树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04年第5期748-752,共5页
Background Hereditary nonpolyposis colorectal cancer (HNPPC)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genetic syndrome related with mutation of human mismatch repair genes.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su... Background Hereditary nonpolyposis colorectal cancer (HNPPC)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genetic syndrome related with mutation of human mismatch repair genes.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suspected hereditary nonpolyposis colorectal cancer (sHNPCC) criteria I and the clinical and genetic features of International Collaborative Group-HNPCC (ICG-HNPCC) and sHNPCC families Methods Twenty-nine ICG-HNPCC families fulfilling the Amsterdam criteria and 34 sHNPCC families fulfilling the sHNPCC criteria I were collected PCR-SSCP and DNA sequencing analysis were employed to screen the germline mutations of the hMLH1 and hMSH2 genes in these families Results The ICG group had more colorectal cancer (CRC) patients per family than did the suspected group ( P <0 05)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 was observed in Lynch classification and familial tumor spectrum In both groups of families, colorectal cancer was the most frequent malignancy, and carcinomas of the stomach, pancreas and uterus were the three most common extracolonic malignancies Mutation screening showed that ICG-HNPCC and sHNPCC families had a similar mutation rate (31 0% vs 29 4%, P >0 05), mutation type, and mutation distribution Comparison of the families with and without mutation showe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CRC patients per family, Lynch classification, and tumor spectrum Conclusions ICG-HNPCC and sHNPCC families that have similar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and genetic basis indicate a similar nature for cancer development The application of sHNPCC criteria I will facilitate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small famil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iteria · hereditary nonpolyposis colorectal cancer ·suspected hereditary nonpolyposis colorectal cancer · mutation · mismatch repair gene
原文传递
COX-2、β-cat、MMP-7表达与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特殊侵袭转移行为的关系 被引量:11
2
作者 顾国利 王石林 +6 位作者 魏学明 任力 熊梅 胡益云 李德昌 邹福先 成健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51-157,共7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COX-2、β-cat和MMP-7表达与HNPCC特殊侵袭转移生物学行为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HNPCC(n=28)、散发性大肠癌(n=30)和正常大肠黏膜(n=10)中COX-2,β-cat和MMP-7的表达情况.所有标本预先经过hMSH2和hMLH...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COX-2、β-cat和MMP-7表达与HNPCC特殊侵袭转移生物学行为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HNPCC(n=28)、散发性大肠癌(n=30)和正常大肠黏膜(n=10)中COX-2,β-cat和MMP-7的表达情况.所有标本预先经过hMSH2和hMLH1免疫组化染色筛查,并结合其临床病理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HNPCC组和散发性大肠癌组中COX-2、异位β-cat和MMP-7的表达差异显著(χ2=14.8352,P=0.0001;χ2=5.6425,P=0.0175;χ2=10.6454,P=0.0011).两组异位β-cat和MMP-7的阳性率与大肠癌的侵袭深度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127,0.0001;P=0.0227,0.0261),而与性别、肿瘤的大小和部位无关.COX-2在HNPCC组中与肿瘤侵袭深度相关(P=0.0166),与淋巴结转移无关;散发性大肠癌组中与肿瘤侵袭深度和淋巴结转移均无关.两组中COX-2、异位β-cat和MMP-7三者阳性表达呈正相关(COX-2与异位β-cat:r=0.417,P=0.011,r=0.504,P=0.006;异位β-cat与MMP-7:r=0.396,P=0.027,r=0.429,P=0.021;COX-2与MMP-7:r=0.315,P=0.028,r=0.429,P=0.021).结论:COX-2、异位β-cat和MMP-7在HNPCC、散发性大肠癌和正常黏膜中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显著,这可能是HNPCC相对于散发性大肠癌侵袭弱、转移少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病 人类错配修复基因 环氧合酶-2 Β-链接素 基质金属蛋白酶-7 病理 免疫组化 转移 治疗
下载PDF
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中hMSH2,hMLH1,TβRⅡ,MMP-7及TIMP-2的表达和其特殊生物学行为间的关系 被引量:9
3
作者 顾国利 魏学明 +3 位作者 王石林 任力 胡益云 李德昌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5期1738-1744,共7页
目的:探讨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HNPCC)中错配修复基因hMSH2、hMLH1、转化生长因子βⅡ型受体(TβRⅡ)、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组织抑制因子-2(TIMP-2)表达的相互关系及其与HNPCC特殊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目的:探讨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HNPCC)中错配修复基因hMSH2、hMLH1、转化生长因子βⅡ型受体(TβRⅡ)、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组织抑制因子-2(TIMP-2)表达的相互关系及其与HNPCC特殊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HNPCC和散发性大肠癌(SCRC)肿瘤组织石蜡标本各30例、正常大肠黏膜石蜡标本8例.观察其hMSH2,hMLH1,TβRⅡ,MMP-7,TIMP-2的表达,并结合临床病理资料综合分析.结果:在HNPCC和SCRC中,hMSH2,hMLH1,TβRⅡ,MMP-7,TIMP-2均与患者的性别、肿瘤大小和部位无关;而与肿瘤的侵犯深度和是否转移密切相关,阳性表达率差异显著(P<0.05,HNPCC vs sporadic CRC).在HNPCC中,hMSH2和hMLH1(r=0.835,P= 0.000),TβRⅡ与hMSH2(r=0.592,P=0.001),hMLH1(r=0.472,P=0.009)和MMP-7(r= 0.735,P=0.000)表达均呈明显正相关;而TIMP-2与TβRⅡ(r=-0.582,P=0.001),MMP-7(r=-0.421,P=0.008)表达呈明显负相关.结论:由于hMSH2,hMLH1突变引起TβRⅡ的失活而诱导的MMP表达减弱和TIMP的下调可能是HNPCC特殊生物学行为的一个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 散发性大肠癌 错配修复基因 转化生长因子βⅡ型受体 基质金属蛋白酶-7 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2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北方人群HNPCC微卫星不稳定性和错配修复基因突变规律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盛剑秋 陈香宇 +9 位作者 孙自勤 黄继胜 牧宏 韩敏 付蕾 李爱琴 武子涛 王志红 韩英 李世荣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08年第4期287-290,共4页
目的探讨中国北方人群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HNPCC)微卫星不稳定性(MSI)和错配修复(MMR)基因突变的特征。方法通过MSI检测和MMR基因种系突变检测对30个中国北方人HNPCC家系进行系统分析。结果①25个家系表现为高度微卫星不稳定(MSI-... 目的探讨中国北方人群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HNPCC)微卫星不稳定性(MSI)和错配修复(MMR)基因突变的特征。方法通过MSI检测和MMR基因种系突变检测对30个中国北方人HNPCC家系进行系统分析。结果①25个家系表现为高度微卫星不稳定(MSI-H),1个家系为低度微卫星不稳定(MSI-L),4个家系表现为微卫星稳定(MSS);②在25个MSI-H家系的先证者中,检测到14种致病性种系突变(hMLH1基因突变9种,hMSH2基因突变5种),突变类型包括框移突变、无义突变、剪接区突变、错义突变,并发现3种新突变位点。结论中国北方人群HNPCC的错配修复基因突变谱广泛而多样,应开展系统研究,以建立北方人群的HNPCC错配修复基因突变库并制定相应的突变检测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 微卫星不稳定性 突变 HMSH2 HMLH1 错配修复
下载PDF
Muir-Torre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5
作者 王石林 笪冀平 顾国利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05年第2期192-194,共3页
目的 探讨近年来Muir Torre综合征的研究进展,提高对 Muir Torre综合征的认识。方法 采用文献回顾的方法,对近年来Muir Torre综合征的临床和基因研究进展加以综述。结果 Muir Torre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显性遗传性疾病,其特点是患者易... 目的 探讨近年来Muir Torre综合征的研究进展,提高对 Muir Torre综合征的认识。方法 采用文献回顾的方法,对近年来Muir Torre综合征的临床和基因研究进展加以综述。结果 Muir Torre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显性遗传性疾病,其特点是患者易患皮脂腺肿瘤(或多发角化棘皮瘤)和内脏恶性肿瘤。后者以胃肠道恶性肿瘤最常见(61%),次为泌尿生殖肿瘤(22%)。大多数患者(56%)皮脂腺肿瘤在内脏恶性肿瘤之后出现。此病与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HNPCC)都起因于DNA错配修复基因的种系突变,其中hMSH2基因突变多于hMLH1基因突变。Muir Torre综合征的内脏肿瘤和皮肤肿瘤中都具有高度微卫星不稳定性(MSI)的特点。结论 对存在皮脂腺肿瘤(或多发角化棘皮瘤)的患者应注意寻找有无内脏恶性肿瘤,并进行定期随访,同时对患者和其家系成员应进行基因检测。当病史、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提示Muir Torre综合征时,首先应选择hMSH2基因测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征 患者 皮脂腺肿瘤 内脏 多发 恶性肿瘤 角化棘皮瘤 HMSH2基因 测序 基因研究
下载PDF
性别对HNPCC家系中hMLH1和hMSH2种系突变携带者患癌风险的影响
6
作者 张渊智 张志芳 +6 位作者 盛剑秋 李世荣 张帆 任艳敏 杨姝 高慧芳 冯燕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1年第6期508-512,共5页
目的探讨性别对HNPCC家系中hMLH1和hMSH2种系突变携带者患癌累积风险度的影响。方法对14个HNPCC家系的94例hMLH1或hMSH2种系突变携带者,采用Kaplan-Meier法、Cox风险比例模型和对数秩检验等方法估计种系突变携带者分别在30岁、40岁、50... 目的探讨性别对HNPCC家系中hMLH1和hMSH2种系突变携带者患癌累积风险度的影响。方法对14个HNPCC家系的94例hMLH1或hMSH2种系突变携带者,采用Kaplan-Meier法、Cox风险比例模型和对数秩检验等方法估计种系突变携带者分别在30岁、40岁、50岁、60岁等时的患癌累积风险度及分析不同性别间的差异。结果 hMLH1或hMSH2种系突变携带者发生各种HNPCC相关恶性肿瘤的累积风险度随年龄的增大明显增高,男性携带者发生HNPCC相关肿瘤、结直肠癌等的风险度明显高于女性(P<0.01),但在60岁时两者基本趋于一致,均达90%以上;男性与女性携带者发生胃癌的累积风险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hMLH1与hMSH2种系突变携带者患癌风险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性别与HNPCC家系中hMLH1或hMSH2种系突变携带者患癌(尤其是结直肠癌)风险度密切相关,但中国人种系突变携带者患癌年龄较西方人提前;hMLH1与hMSH2种系突变携带者发生HNPCC相关恶性肿瘤的累积风险度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错配修复基因 遗传性非息肉性结直肠肿瘤 累积风险度 种系突变
下载PDF
HNPCC发病中错配修复基因错义突变功能分析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范怡梅 王亚平 《国际遗传学杂志》 CAS 2007年第4期276-281,共6页
遗传性非息肉性结直肠癌(HNPCC)为最常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之一,发病的直接原因为患者携带错配修复基因的胚系突变,其中错义突变约占已检突变的三分之一。因此建立有效的错义突变功能评估体系,确定检出突变的病因学作用具有重... 遗传性非息肉性结直肠癌(HNPCC)为最常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之一,发病的直接原因为患者携带错配修复基因的胚系突变,其中错义突变约占已检突变的三分之一。因此建立有效的错义突变功能评估体系,确定检出突变的病因学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对错配修复系统功能的认识,目前对其基因编码蛋白质的功能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主要从两个方面人手:①分析其功能活动过程中存在的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②分析错配修复基因功能活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非息肉性结直肠癌 错配修复基因 错义突变 功能分析
下载PDF
结直肠癌中hMLH1和hMSH2表达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8
作者 宁良树 丁元升 +1 位作者 苗涛 戴勇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2年第5期370-373,共4页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中hMLH1和hMSH2蛋白的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对山东省沂南县人民医院2007年2月—2010年2月间符合中国人HNPCC诊断标准的15例结直肠癌患者及同时期40例散发性结直肠癌患者的结直肠癌组织标本进行hMLH1和hMSH2蛋白检测,...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中hMLH1和hMSH2蛋白的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对山东省沂南县人民医院2007年2月—2010年2月间符合中国人HNPCC诊断标准的15例结直肠癌患者及同时期40例散发性结直肠癌患者的结直肠癌组织标本进行hMLH1和hMSH2蛋白检测,并对其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例HNPCC患者发病年龄<50岁的4人。在结直肠癌发生的部位上,10发生在右半结肠,5例发生在左半结肠。病理类型上管状腺癌3例、黏液腺癌7例、混合癌5例。分化程度上高分化3例、中分化4例、低分化癌8例。HNPCC组中hMLH1/hMSH2蛋白阴性表达共9例,其中有8例癌灶位于右半结肠,7例病理为低分化。散发组中hMLH1/hMSH2蛋白阴性表达共6例。尚未发现hMLH1和hMSH2两种蛋白在同一病例中均为阴性表达者。结论:hMLH1和hMSH2的阴性表达与癌灶部位与病理分化高度相关;可作为HNPCC的临床初步筛查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错配修复基因·遗传性·筛查
下载PDF
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的分子病理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聂辰 李月廷 +3 位作者 赵保健 高磊 闫瑾 王俊懿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4年第30期23-25,33,共4页
目的研究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的分子病理特征,评估该病在北京地区住院人群中的发病情况。方法 94例结直肠癌组织标本均采集自2012年3~9月于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及解放军总医院住院接受手术治疗并经病理确诊为结直肠癌的患者。使... 目的研究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的分子病理特征,评估该病在北京地区住院人群中的发病情况。方法 94例结直肠癌组织标本均采集自2012年3~9月于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及解放军总医院住院接受手术治疗并经病理确诊为结直肠癌的患者。使用免疫组化方法对肿瘤组织内错配修复基因MLH1、MSH2、MSH6及PMS2的蛋白表达情况进行检测。结果 94例结直肠癌患者中,至少有一种错配修复基因表达为阴性的共有13例,其中MLH1表达为阴性的有3例,MSH2表达为阴性的有11例,MSH6表达为阴性的有2例,PMS2表达为阴性的仅有1例,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的发病率为13.83%,MSH2基因突变所占比例达84.62%,与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国际合作组织提供的数据(4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北京地区住院的结直肠癌患者中,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发病率高于世界每年新发病例的水平,且MSH2基因突变致病尤为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 免疫组化 错配修复基因
下载PDF
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中COX-2的表达及与MMR基因表达的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彭伟 彭胜 张继红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17期87-89,共3页
目的研究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HNPCC)中环氧合酶2(COX-2)的表达及与错配修复基因(MMR)的关系。方法选择2008年5月~2011年10月19个家系的家族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20例;选择同期本院收治的散发性大肠癌23例为对照组,采用免... 目的研究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HNPCC)中环氧合酶2(COX-2)的表达及与错配修复基因(MMR)的关系。方法选择2008年5月~2011年10月19个家系的家族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20例;选择同期本院收治的散发性大肠癌23例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及PCR技术检测两组患者COX-2表达及MMR基因表达情况。结果 HNPCC大肠癌中COX-2高表达率为40.0%,散发性大肠癌中COX-2的高表达率为91.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172,P〈0.05)。HNPCC大肠癌中MMR表达缺失率为70%,散发性大肠癌中MMR表达缺失率为1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872,P〈0.05)。MMR表达缺失的遗传性大肠癌及散发性大肠癌COX-2高表达率(21.4%、66.7%)均明显低于MMR阳性表达者(83.3%、9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57、5.039,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HNPCC大肠癌MMR表达缺失率与COX-2低表达率呈正相关(r=1.176,P〈0.05),散发性大肠癌患者中,MMR表达率与COX-2高表达率呈正相关(r=1.869,P〈0.05)。结论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中COX-2的表达较散发性大肠癌减低,MMR基因表达缺失率增高,COX-2、MMR基因表达情况在遗传性非息肉型结直肠癌的筛查及发病机制的研究中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非息肉性结直肠癌 环氧合酶2 错配修复基因 发病机制
下载PDF
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微卫星不稳定临床病理和错配修复基因变异的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张剑权 符国珍 +3 位作者 吴海红 吕明 黄桂林 周帅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45-247,共3页
目的 检测新疆哈萨克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HNPCC)大家系微卫星不稳定和错配修复基因表达,探讨两者的关系及对HNPCC家系检测的意义.方法 以调查随访完整的哈萨克HNPCC大家系105例成员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所有成员... 目的 检测新疆哈萨克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HNPCC)大家系微卫星不稳定和错配修复基因表达,探讨两者的关系及对HNPCC家系检测的意义.方法 以调查随访完整的哈萨克HNPCC大家系105例成员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所有成员大肠组织中hMLH1、hMSH2蛋白表达.从石蜡包埋组织中提取DNA,选择BAT25、BAT26、D2S123、D5S346和D17S250 5个微卫星位点行聚合酶链反应(PCR).结果 HNPCC家系的17例肿瘤患者中MSI的阳性率为100%,其中高度微卫星不稳定(MSI-H)的患者16例(94.1%);低度微卫星不稳定(MSI-L)的患者1例(5.9%);这17例患者均存在hMLH1或hMSH2表达阴性.家系88例未发病成员MSI-H者44例(50.0%),这44例成员中有40例hMLH1或hMSH2表达阴性.结论 HNPCC患者中MSI-H的患者与错配修复基因hMLH1及hMSH2表达缺失、较早的发病年龄、右半结肠癌的发生率及低分化癌的发生之间有较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 微卫星不稳定 错配修复基因 哈萨克族
原文传递
中国人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hMLH1/hMSH2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5
12
作者 金黑鹰 崔龙 +3 位作者 孟荣贵 徐洪莲 姚航 喻德洪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2003年第6期379-381,共3页
目的探讨hMLH1和hMSH2表达对于中国人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HNPCC)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 利用免疫组织化学(免疫组化)的方法研究符合Amsterdam标准的22例典型HNPCC(Ⅰ组)、15例非典型HNPCC(Ⅱ组)、10例散发性结直肠癌(Ⅲ组)和10例... 目的探讨hMLH1和hMSH2表达对于中国人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HNPCC)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 利用免疫组织化学(免疫组化)的方法研究符合Amsterdam标准的22例典型HNPCC(Ⅰ组)、15例非典型HNPCC(Ⅱ组)、10例散发性结直肠癌(Ⅲ组)和10例良性疾病(Ⅳ组)患者的hMLH1和hMSH2表达情况。结果 hMLH1和(或)hMSH2表达缺失率在Ⅰ、Ⅱ、Ⅲ和Ⅳ组分别为64%、20%、10%和0;Ⅰ组与Ⅱ组、Ⅲ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Ⅱ组与Ⅲ组之间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513)。结论 免疫组化检测错配修复基因的表达可能成为HNPCC的一种简单、重要的分子生物学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人 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 免疫组织化学 HNPCC 基因 手术 治疗
原文传递
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hMLH1和hMSH2蛋白表达与其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7
13
作者 孟金 李晓霞 +4 位作者 赵萌 唐元新 孙公平 李鑫 闫一飞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13年第1期66-70,共5页
目的探讨错配修复(MMR)基因hMLH1和hMSH2的蛋白表达与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HNPCC)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Elivision-两步法)检测48例符合修订后的《Bethesda指南》的HNPCC患者中hMLH1和hMSH2蛋白的表达情... 目的探讨错配修复(MMR)基因hMLH1和hMSH2的蛋白表达与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HNPCC)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Elivision-两步法)检测48例符合修订后的《Bethesda指南》的HNPCC患者中hMLH1和hMSH2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定义两者同时表达阳性为MMR蛋白表达,分析其表达与HNPCC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hMLH1蛋白的表达缺失率为20.83(10/48),高于hMSH2蛋白的表达缺失率(8.33%,4/48),Ρ<0.05;MMR蛋白的表达阳性率为70.83%(34/48)。MMR蛋白表达与肿瘤的浸润深度相关(Ρ<0.05)。MMR蛋白表达缺失与表达正常者的总生存率分别为85.71%(12/14)和85.29%(29/34),两者生存曲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Ρ>0.05)。结论 hMLH1蛋白的表达缺失率高于hMSH2蛋白,hMLH1和hMSH2蛋白表达缺失与肿瘤的浸润深度相关,与患者的预后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 错配修复基因 免疫组织化学
原文传递
遗传性非息肉性大肠癌患者中hMLH1和hMSH2基因遗传性突变的分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王亚平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333-336,共4页
目的通过分析遗传性非息肉性大肠癌(HNPCC)患者错配修复基因的遗传性突变,对患者的家族成员进行遗传咨询和症状前的基因诊断。方法用PCR-异源双链体形成、PCR-SSCP和DNA序列分析技术,检测14例HNPCC、1... 目的通过分析遗传性非息肉性大肠癌(HNPCC)患者错配修复基因的遗传性突变,对患者的家族成员进行遗传咨询和症状前的基因诊断。方法用PCR-异源双链体形成、PCR-SSCP和DNA序列分析技术,检测14例HNPCC、10例有家族史大肠癌患者的外周血细胞DNA,分析其错配修复基因hMLH1、hMSH2的所有35个外显子。结果确认4/14的HNPCC、1/10有家族史的大肠癌患者携带遗传性错配修复基因的突变,其中2例见于hMLH1基因,3例hMSH2基因。突变类型:3例由碱基缺失导致的移码突变,1例无义突变,1例错义突变。结论HNPCC的发生与错配修复基因的突变密切相关;在大肠癌患者中检测遗传性错配修复基因的突变不宜仅限于严格符合临床诊断标准的HNPCC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肿瘤 HNPCC HMLH1 基因突变 遗传性 诊断
原文传递
Lynch综合征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5
作者 胡灵丹 马秀梅 《肿瘤学杂志》 CAS 2016年第5期349-354,共6页
Lynch综合征(Lynch syndrome,LS)又称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是最常见的一种遗传性结直肠癌综合征,占结直肠癌的2%~5%。指的是那些具有错配修复(MMR)基因突变导致易患结直肠癌和其他恶性肿瘤的个体。文章就国内外近10年关于MMR... Lynch综合征(Lynch syndrome,LS)又称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是最常见的一种遗传性结直肠癌综合征,占结直肠癌的2%~5%。指的是那些具有错配修复(MMR)基因突变导致易患结直肠癌和其他恶性肿瘤的个体。文章就国内外近10年关于MMR基因突变的特点和对LS的诊断和筛选及其应用的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YNCH综合征 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 错配修复基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