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文艺评论话语体系建构的理论根基
1
作者 李明泉 《中国文艺评论》 CSSCI 2024年第1期16-25,I0002,共11页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文艺评论话语体系的科学指南和行动纲领。本文从理论视野、现代文明、传统文化、审美精神、人民立场、专业批评六个方面展开论述,并联系新时代文艺评论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文艺评论话语体系的科学指南和行动纲领。本文从理论视野、现代文明、传统文化、审美精神、人民立场、专业批评六个方面展开论述,并联系新时代文艺评论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提出中国文艺评论话语体系构建的思想基础、历史责任、框架特质、美学内涵、人本主体、本体价值,以发挥文艺评论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进程中的价值引导、精神引领、审美启迪作用,彰显文艺评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美学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新文艺评论 话语体系 中华美学 文化使命
下载PDF
论“文革文学”话语在1964年的生成 被引量:4
2
作者 武善增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53-159,共7页
《红灯记》、《芦荡火种》、《智取威虎山》、《奇袭白虎团》、《红色娘子军》、《杜鹃山》等作品的出现和发表,以及由此总结出的一整套创作理论规范,它们互为参证、互为支持、互为依存,共同标志着"文革文学"话语在1964年的... 《红灯记》、《芦荡火种》、《智取威虎山》、《奇袭白虎团》、《红色娘子军》、《杜鹃山》等作品的出现和发表,以及由此总结出的一整套创作理论规范,它们互为参证、互为支持、互为依存,共同标志着"文革文学"话语在1964年的生成。"文革文学"有着自己的存在历史,它与文革政治运动的存在时间不具有同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革文学 话语 生成时间 1964年
下载PDF
论“文革文学”向“新时期文学”的话语转换——以1976-1978年为考察中心 被引量:2
3
作者 武善增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96-204,共9页
"文革文学"向"新时期文学"的话语转换包括文学理论话语的转换与文学文本话语的转换两个方面。本文以"文革文学"话语为参照背景,通过对1976-1978年"文革文学"话语规范体系的瓦解过程、"文... "文革文学"向"新时期文学"的话语转换包括文学理论话语的转换与文学文本话语的转换两个方面。本文以"文革文学"话语为参照背景,通过对1976-1978年"文革文学"话语规范体系的瓦解过程、"文革文学"话语模态的颠覆状况的综合考察,对"文革文学"与"新时期文学"的时间分界线以及"新时期文学"的话语起点,提出了新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革文学” “新时期文学” 话语转换 话语起点
下载PDF
“文革”主流文艺思想的构成与运作──“文革文学”研究之一 被引量:8
4
作者 王尧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2期60-66,133,共8页
本文对盛极一时的“文革”主流文艺思想的构成作了清晰的勾勒;对在特定社会文化系统中的“文革”主流文艺思想及文学批评的独特的运作方式,进行了深入具体的论述,并深刻揭示了其制度的和社会的基础。
关键词 “文革”主流文艺思想 《纪要》 “三突出” 写作组 大批判
下载PDF
“思想”与“思考”:贯穿20世纪的文化纠缠与纠结——关于五四新文学批评状态的一种考察 被引量:3
5
作者 殷国明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10,共8页
作为五四新文学生成的精神动因,从"思想战"到"思想革命",文学批评经历了一系列文化意识形态的演练和论争过程,构筑了中国文化启蒙运动的基础,突显了冲破旧的僵化观念模式禁锢和引领创新意识的历史作用。但是,在这... 作为五四新文学生成的精神动因,从"思想战"到"思想革命",文学批评经历了一系列文化意识形态的演练和论争过程,构筑了中国文化启蒙运动的基础,突显了冲破旧的僵化观念模式禁锢和引领创新意识的历史作用。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思想"与"思考"之间的关系也开始逐渐趋于分离和复杂化,出现了相互抵消的状况,而文学所呈现出的自由意志和独立性,又不愿意依附于任何"理性""思想"和"主义"羽翼之下,成为思想道德说教和传声筒,于是形成了一种贯穿20世纪中国文学批评史的、特殊的文化纠缠与纠结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战” “思想革命” 五四新文学 文学批评 文化启蒙
下载PDF
口号背后的话语逻辑——对文革文学中“走资派”话语的一种考察
6
作者 刘宏志 《中州大学学报》 2011年第2期53-55,66,共4页
文革文学中经常涉及到的一个意识形态化理念是"反对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其涉及到的实际的政治斗争也多是围绕打倒"走资派"而展开,但是,在社会主义国家怎么会出现这么多的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这显然是... 文革文学中经常涉及到的一个意识形态化理念是"反对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其涉及到的实际的政治斗争也多是围绕打倒"走资派"而展开,但是,在社会主义国家怎么会出现这么多的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这显然是一个矛盾。考察这些小说文本,我们发现,对"走资派"的打倒实际蕴含了当时政府鲜明的反西方立场,同时,它也是当时社会劣势成员怨恨情绪的表达和争夺社会权力时依据的意识形态符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革文学 “走资派” 话语 反西方
下载PDF
“当代性”与鲁迅研究20年 被引量:2
7
作者 姜振昌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9-22,共4页
 鲁迅的创作指向具有深刻且多义、现实又超前的特点,为后人的"当代性"解读提供了无限生动的广袤空间。新时期鲁迅研究的突出成果,几乎都是以"当代"社会中的文化与文学的"现代化"作为基本的价值立场和内...  鲁迅的创作指向具有深刻且多义、现实又超前的特点,为后人的"当代性"解读提供了无限生动的广袤空间。新时期鲁迅研究的突出成果,几乎都是以"当代"社会中的文化与文学的"现代化"作为基本的价值立场和内在驱动力的,也正是在它的支持下,才将"人"、"人性"、"反封建思想革命"、"历史的'中间物'"、"主体意识"、"生命哲学"、"改造国民性"、"文化守夜人"等观念和关键词,置于鲁迅研究的中心位置上。鲁迅事实上业已成为中国文学和文化现代化的精神源头和现实生活的批判性力量。但这决不是杜撰式的影射和应景研究,它是建立在严格的科学性的基础上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研究 当代性 科学性 现代文学 文学创作 主体意识 生命哲学
下载PDF
关键词及其意识形态:文革文学批评话语的广义修辞学分析
8
作者 肖翠云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4期1-7,共7页
"批判组"及其类义符号和"毒草""香花"及其类义符号是文革文学批评中最突出的两组话语,烙有文革时期特有的印记。以"批判组"为代表的文学批评主体的集体出场,表明政治主流意识形态对个体言说的... "批判组"及其类义符号和"毒草""香花"及其类义符号是文革文学批评中最突出的两组话语,烙有文革时期特有的印记。以"批判组"为代表的文学批评主体的集体出场,表明政治主流意识形态对个体言说的强力控制;当"毒草"被妖魔化、"香花"被英雄化时,文学批评方式的两极分化愈演愈烈,显示出政治主流意识形态对批评话语的强力渗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革文学批评话语 批评主体 批评方式 意识形态
下载PDF
文学批判与革命输出——文革文学中的“苏修文艺”批判 被引量:1
9
作者 文嘉 《涪陵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10-13,共4页
文革中对所谓“苏修文艺”的批判,是文革文学的一个重要构素。它既与其时对中国文学的全面清算有直接联系,又有其特定内涵、标准和方式。它紧密配合主流意识形态的需要,既违背文学创作与文学批评的规律,也违背理性的基本逻辑。正因为如... 文革中对所谓“苏修文艺”的批判,是文革文学的一个重要构素。它既与其时对中国文学的全面清算有直接联系,又有其特定内涵、标准和方式。它紧密配合主流意识形态的需要,既违背文学创作与文学批评的规律,也违背理性的基本逻辑。正因为如此,它才理所当然成为文革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革文学 苏修文艺 批判 构素
下载PDF
反思现代性视域下的“小说界革命”研究
10
作者 宋刚 《天中学刊》 2015年第4期110-113,共4页
从现代性的视角来研究"小说界革命"必须结合中国具体的历史语境。在关于审美现代性与启蒙现代性及其相互关系问题上,"小说界革命"并不存在西方意义上的两种现代性,更没有两种现代性的相互斗争。只有把新视角与具体... 从现代性的视角来研究"小说界革命"必须结合中国具体的历史语境。在关于审美现代性与启蒙现代性及其相互关系问题上,"小说界革命"并不存在西方意义上的两种现代性,更没有两种现代性的相互斗争。只有把新视角与具体的历史语境结合在一起,才能切实推进"小说界革命"研究向前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启超 小说界革命 文学观 批评话语 反思 现代性
下载PDF
阴影之下:休斯顿-贝克尔关于黑人美学的后民主主义批评(上)
11
作者 温斯顿·纳皮尔 刘倩云(译) +1 位作者 刘苏(译) 张树天(校) 《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 2018年第3期65-69,共5页
我们正在等待可以消除一个斑斑锈迹和腐败社会的清新之火。我们的立场是民族主义的……我们的结论,有时略显沉闷。都是些人们熟悉的术语“黑人美学”“黑色力量”“民族时代”等等。如若这些流行的词汇有界定的话,那我们的研究角度即是... 我们正在等待可以消除一个斑斑锈迹和腐败社会的清新之火。我们的立场是民族主义的……我们的结论,有时略显沉闷。都是些人们熟悉的术语“黑人美学”“黑色力量”“民族时代”等等。如若这些流行的词汇有界定的话,那我们的研究角度即是此指。一、反思黑人的民主主义思想1976年至1988年,是休斯敦·贝克尔利用文化人类学来研究历史和语言变量的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人美学 非洲裔美国文学 语言人类学 文学批评 话语 文化人类学
下载PDF
《中国新文学大系(1917-1927)》的文化表达——民族文化结构改造之伦理道德革命
12
作者 马婧 《太原大学学报》 2012年第3期39-47,共9页
近代中国在经历了器物变革、制度变革之后,新文化者们掀起了以思想革命为核心、以政治救亡为最终目的、以文化批判为基本内容的新文化运动,表达了他们对民族文化结构改造的迫切愿望。《中国新文学大系(1917-1927)》是新文化的缔造者们... 近代中国在经历了器物变革、制度变革之后,新文化者们掀起了以思想革命为核心、以政治救亡为最终目的、以文化批判为基本内容的新文化运动,表达了他们对民族文化结构改造的迫切愿望。《中国新文学大系(1917-1927)》是新文化的缔造者们对新文学的首次集体回顾,而小说集、戏剧集的入选篇目集中体现了新文化者们对民族文化结构改造的具象性表达内容。中国封建伦理道德是构成国民性和"家国同构"政治体制的核心,而伦理道德革命是救亡图存和思想解放的先决条件,所以在新文化者们对民族文化结构进行批判改造的核心内容中,伦理道德革命首当其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新文学大系(1917—1927)》 思想革命 伦理道德革命 封建专制体制 文化批判
下载PDF
从批评话语分析视角看中国儿童文学在韩国的接受度——以韩国网民对《淘气包马小跳》的书评为例
13
作者 孙雯 《科教导刊》 2019年第29期51-52,共2页
本文从批评话语分析角度入手,选取韩国网民对杨红樱代表作《淘气包马小跳》的书评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韩礼德提出的语言元功能理论--概念功能、人际功能、语篇功能对其话语特点进行分析,从而揭示语言使用与意识形态、权势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中国儿童文学 批评话语分析 韩礼德 文化传播
下载PDF
文化批评与西方游记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王小伦 《国外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56-63,共8页
文学与历史的关系是当代西方文化批评关注的重点。地理探险是近代西方崛起的主要动力,对西方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游记文体跨文学与科学,其综合性为文化批评提供了有利的切入点。游记研究已成为当代西方文化批评的一个热点,取得了大... 文学与历史的关系是当代西方文化批评关注的重点。地理探险是近代西方崛起的主要动力,对西方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游记文体跨文学与科学,其综合性为文化批评提供了有利的切入点。游记研究已成为当代西方文化批评的一个热点,取得了大量成果。游记研究揭示了殖民扩张在整个西方文化中的重要性,揭示了欧洲中心论、种族主义的影响、殖民话语的内在矛盾,以及西方科学与文学之间的联系。本文从文化批评与思想史两方面总结评价当代西方游记研究的主要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批评 西方游记文学 地理探险 殖民话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