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ault on-off versus strain rate and earthquakes energy 被引量:5
1
作者 C.Doglioni S.Barba +1 位作者 E.Carminati F.Riguzzi 《Geoscience Frontiers》 SCIE CAS CSCD 2015年第2期265-276,共12页
We propose that the brittle-ductile transition (BDT) controls the seismic cycle. In particular, the movements detected by space geodesy record the steady state deformation in the ductile lower crust, whereas the sti... We propose that the brittle-ductile transition (BDT) controls the seismic cycle. In particular, the movements detected by space geodesy record the steady state deformation in the ductile lower crust, whereas the stick-slip behavior of the brittle upper crust is constrained by its larger friction. GPS data allow analyzing the strain rate along active plate boundaries. In all tectonic settings, we propose that earthquakes primarily occur along active fault segments characterized by relative minima of strain rate, segments which are locked or slowly creeping. We discuss regional examples where large earthquakes happened in areas of relative low strain rate. Regardless the tectonic style, the interseismic stress and strain pattern inverts during the coseismic stage. Where a dilated band formed during the interseismic stage, this will be shortened at the coseismic stage, and vice-versa what was previously shortened, it will be dilated. The interseismic energy accumulation and the coseismic expenditure rather depend on the tectonic setting (extensional, contractional, or strike-slip). The gravitational potential energy dominates along normal faults, whereas the elastic energy prevails for thrust earthquakes and performs work against the gravity force. The energy budget in strike-slip tectonic setting is also primarily due elastic energy. Therefore, precursors may be different as a function of the tectonic setting. In this model, with a given displacement, the magnitude of an earthquake results from the coseismic slip of the deformed volume above the BDT rather than only on the fault length, and it also depends on the fault kinemati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arthquake generation mode strain rate Brittle-ductile transition Earthquake energy
下载PDF
Towards understanding the brittle–ductile transition in the extreme manufacturing 被引量:7
2
作者 Tao Zhang Feng Jiang +4 位作者 Hui Huang Jing Lu Yueqin Wu Zhengyi Jiang Xipeng Xu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xtreme Manufacturing》 EI 2021年第2期1-21,共21页
The brittle–ductile transition(BDT) widely exists in the manufacturing with extremely small deformation scale, thermally assisted machining, and high-speed machining. This paper reviews the BDT in extreme manufacturi... The brittle–ductile transition(BDT) widely exists in the manufacturing with extremely small deformation scale, thermally assisted machining, and high-speed machining. This paper reviews the BDT in extreme manufacturing.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BDT in extreme manufacturing are analyzed, including the deformation scale and deformation temperature induced brittle-to-ductile transition, and the reverse transition induced by grain size and strain rate. A discussion is arranged to explore the mechanisms of BDT and how to improve the machinability based on the BDT. It is proposed that the mutual transition between brittleness and ductility results from the competition between the occurrence of plastic deformation and the propagation of cracks. The brittleness or ductility of machined material should benefit a specific manufacturing process, which can be regulated by the deformation scale, deformation temperature and machining spe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ittle–ductile transition deformation scale deformation temperature grain size strain rate
下载PDF
基于临界空穴扩张比理论的不锈钢管高温韧性损伤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刘丰 陈成成 +3 位作者 陈凡海 吉鹏亮 韩毅 徐东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46-154,共9页
针对不锈钢管在高温塑性加工过程中出现的裂纹缺陷,在Gleeble-3800热模拟试验机上对TP321奥氏体不锈钢光滑棒材进行高温拉断试验,得到了TP321在温度850~1180℃、应变速率0.01~10 s^(-1)下的真应力-真应变曲线和试样拉伸断裂瞬间的等效... 针对不锈钢管在高温塑性加工过程中出现的裂纹缺陷,在Gleeble-3800热模拟试验机上对TP321奥氏体不锈钢光滑棒材进行高温拉断试验,得到了TP321在温度850~1180℃、应变速率0.01~10 s^(-1)下的真应力-真应变曲线和试样拉伸断裂瞬间的等效塑性应变。结合有限元仿真,对试验结果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应力三轴度的数值,从而计算出了临界空穴扩张比参数V GC。在此基础上,验证了临界空穴扩张比参数韧性断裂准则在高温下的适用性。发现在特定温度范围内TP321断裂瞬间的V GC与应变速率相关性较小,与温度呈线性关系,并建立了奥氏体不锈钢断裂瞬间的V GC与温度的数学表达式。将得到的V GC准则应用于TP321管坯的不同辊形斜轧穿孔过程中的韧性损伤,对比分析了不同辊形斜轧穿孔仿真结果,发现V GC准则可准确预测缺陷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 斜轧穿孔 韧性损伤 临界空穴扩张比 应变速率
下载PDF
应变速率对HCP/FCC双相CoCrFeNiNb_(0.5)高熵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
4
作者 马自豪 侯兵 +1 位作者 秦冬阳 李玉龙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4期1144-1155,共12页
利用分离式霍普金斯压杆、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应变速率对铸态CoCrFeNiNb_(0.5)高熵合金力学行为的影响。CoCrFeNiNb_(0.5)高熵合金由先共析密排六方(HCP)相和共析组织构成,合金的共析结构为片层状的HCP相和片层状的面... 利用分离式霍普金斯压杆、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应变速率对铸态CoCrFeNiNb_(0.5)高熵合金力学行为的影响。CoCrFeNiNb_(0.5)高熵合金由先共析密排六方(HCP)相和共析组织构成,合金的共析结构为片层状的HCP相和片层状的面心立方(FCC)相。当应变率从1×10^(-4)s^(-1)增加至6×10^(3)s^(-1)时,合金的屈服强度不会显著增加;然而,合金的破坏应变剧烈降低。片层状HCP相的准静态塑性变形机理为缠结状位错的增殖,而其动态塑性变形机理转变为剪切。片层状HCP相的剪切变形能够导致CoCrFeNiNb_(0.5)高熵合金在低压缩应变(ε=0.1)下形成微裂纹。由于片层状HCP相中微裂纹的数量随着动态压缩应变的提高而增加,微裂纹的扩展引发材料的雪崩式断裂。因此,铸造态CoCrFeNiNb_(0.5)高熵合金表现出显著的应变速率诱发脆性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熵合金 共析结构 高应变速率 剪切 韧-脆转变
下载PDF
渗透压–应力耦合作用下砂岩渗透率与变形关联性三轴试验研究 被引量:59
5
作者 俞缙 李宏 +3 位作者 陈旭 蔡燕燕 武娜 穆康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203-1213,共11页
为了探讨渗透压–应力耦合作用下岩石渗透率与变形的关联性,采用岩石伺服三轴试验系统,在不同围压和渗透压条件下,利用稳态法对砂岩全应力–应变过程进行渗透率试验研究。根据试样渗透率变化与其破坏过程的对应关系,分析全应力–应变过... 为了探讨渗透压–应力耦合作用下岩石渗透率与变形的关联性,采用岩石伺服三轴试验系统,在不同围压和渗透压条件下,利用稳态法对砂岩全应力–应变过程进行渗透率试验研究。根据试样渗透率变化与其破坏过程的对应关系,分析全应力–应变过程中试样渗透率随其脆性、延性变化的特点及渗透率–轴向应变和渗透率–体积应变之间的关联性。试验结果表明:(1)在渗透压–应力耦合作用下,试样初始渗透率、峰值强度随着围压与渗透压的改变而改变。(2)在渗流场–应力场耦合作用下连续加载的全应力–应变过程中,渗透率先随着轴向应变的增大而逐渐减小,进入弹塑性阶段后,渗透率变化曲线随围压变化呈现增大、持平及减小3个不同趋势。其中,渗透率曲线持平的现象为三轴渗透试验研究中的新现象。(3)围压较高时,若形成局部压缩带,则试样进入弹塑性阶段后,渗透率的变化趋势是由岩石微裂隙的萌生、扩展与岩石骨架颗粒压碎这2个主要因素共同决定的。(4)岩石微裂隙的萌生、扩展对渗透率增大起积极作用,岩石骨架颗粒压碎形成的压缩带对渗透率增大起抑制作用。(5)岩石进入塑性阶段后,随围压增大,渗透率由上升趋势转变为下降趋势的现象先于脆–延转换的临界状态发生。(6)岩石的体积应变对渗透率有一定影响,在脆–延转换阶段存在体积应变增大而渗透率减小的现象,这需要其他能够更精确地测量体积应变变化的试验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渗透压–应力耦合 渗透率 三轴压缩 压缩带 全应力–应变过程 脆–延转换
下载PDF
双基推进剂高应变率型本构模型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8
6
作者 王蓬勃 王政时 +2 位作者 鞠玉涛 孙朝翔 许进升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9-72,共4页
为研究双基推进剂在准静态和高应变率下的压缩力学行为,利用万能材料试验机和分离式Hopkinson压杆(SHPB),对双基推进剂材料进行了单轴压缩实验,得到材料在10-4~103s-1应变率下的应力-应变曲线。实验结果表明,双基推进剂是应变率敏感材... 为研究双基推进剂在准静态和高应变率下的压缩力学行为,利用万能材料试验机和分离式Hopkinson压杆(SHPB),对双基推进剂材料进行了单轴压缩实验,得到材料在10-4~103s-1应变率下的应力-应变曲线。实验结果表明,双基推进剂是应变率敏感材料,屈服应力和初始弹性模量的对数与应变率的对数近似呈线性关系,且表现出韧脆转化现象。利用朱-王-唐非线性粘弹性本构关系,采用最小二乘法拟合了本构材料参数。研究表明,朱-王-唐本构模型能较好地描述双基推进剂在不同应变率条件下的力学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基推进剂 应变率 分离式HOPKINSON压杆 韧脆转化 本构模型
下载PDF
硬脆性大理岩单轴抗拉强度特性的加载速率效应研究——试验特征与机制 被引量:45
7
作者 周辉 杨艳霜 +2 位作者 肖海斌 张传庆 付亚平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868-1875,共8页
加载速率效应是岩石材料力学特征的一个重要性质。通过对锦屏II级水电站硬脆性大理岩T2b开展单轴抗拉强度特性的加载速率效应试验,获得以下5点试验规律:(1)在巴西圆盘劈裂试验中,岩样的破坏过程基本可以归纳为应力集中区出现、应力集中... 加载速率效应是岩石材料力学特征的一个重要性质。通过对锦屏II级水电站硬脆性大理岩T2b开展单轴抗拉强度特性的加载速率效应试验,获得以下5点试验规律:(1)在巴西圆盘劈裂试验中,岩样的破坏过程基本可以归纳为应力集中区出现、应力集中区扩展、破坏面形成和岩样破坏4个阶段;(2)岩样的峰值抗拉强度随着加载速率的提高而呈对数增大;(3)应力峰值对应的平均垂直应变随着加载速率的增大而增大,而平均侧向应变随着加载速率的增大而减小;(4)对岩样电镜扫描图进行断口学分析表明,在较低的加载速率(0.000 255 MPa/s)下,岩样的破坏面中张拉破坏区域(即镜面区)所占的比例较大,剪切破坏区域(即锯齿区)所占的比例较小,且锯齿区分布均匀规则,而在较高的加载速率(2.55 MPa/s)下,岩样的断口中镜面区比例较小,锯齿区所占的比例较大,且锯齿区剪切脆断痕迹明显;(5)在0.000 255 MPa/s的加载速率下,岩样一般劈裂成2块,岩石破坏所消耗的能量较小,而在2.55 MPa/s的加载速率下,岩样破碎成多块,岩样破坏所消耗的能量较大。本文通过宏细观两方面的分析,并引入断口形貌学的分析方法,揭示了硬脆性岩石力学特性加载速率效应的试验特征和内在机制,为岩石破坏机制研究提供一条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加载速率效应 抗拉强度 巴西劈裂试验 电镜扫描 断口分析 脆延转化
下载PDF
岩石圈流变机制的确定及影响岩石圈流变强度的因素 被引量:32
8
作者 臧绍先 李昶 魏荣强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2002年第1期50-60,共11页
讨论了确定岩石圈流变强度中存在的问题 .根据Byerlee定律 ,给出了在Anderson断层系统下三种断层的摩擦滑动强度公式 .利用小标本岩石实验结果外推 ,用大标本实验结果作约束 ,得到岩石圈几种典型岩石的脆性破裂规律 .利用上述结果和传... 讨论了确定岩石圈流变强度中存在的问题 .根据Byerlee定律 ,给出了在Anderson断层系统下三种断层的摩擦滑动强度公式 .利用小标本岩石实验结果外推 ,用大标本实验结果作约束 ,得到岩石圈几种典型岩石的脆性破裂规律 .利用上述结果和传统的方法 ,分别得到了鄂尔多斯和山西裂谷两个典型地区的流变强度随深度的变化 .结果表明 ,以往的计算对岩石圈流变强度的估计过高 ,对脆性形变区估计不足 ,流变机制估计不对 ;岩石圈有力学分层的特性 ,但各地分层的深度范围不同 ,使得成层和力学作用变得复杂 .讨论了水、应变率以及多相矿物对流变强度的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脉性破裂 脆性-延性形变转换 应变率 岩石圈 流变机制 流变强度
下载PDF
岩石破坏前后曲线分类及脆-延转换围压研究——蚀变岩常规三轴压缩试验Ⅰ 被引量:11
9
作者 杨根兰 黄润秋 +3 位作者 蔡国军 付小敏 林锋 徐德敏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2759-2763,共5页
蚀变岩是工程中少见的软弱岩类,在西南某重大水电工程中,蚀变岩处于工程的重要部位,为保证工程的长期稳定性,对蚀变岩力学特性进行了深入全面的试验研究。通过对孔隙度不同的饱水蚀变岩进行系统的常规三轴压缩试验和总结分析,提出了蚀... 蚀变岩是工程中少见的软弱岩类,在西南某重大水电工程中,蚀变岩处于工程的重要部位,为保证工程的长期稳定性,对蚀变岩力学特性进行了深入全面的试验研究。通过对孔隙度不同的饱水蚀变岩进行系统的常规三轴压缩试验和总结分析,提出了蚀变岩三轴压缩下破坏前应力-应变曲线可分为3大类,破坏后应力-应变曲线亦可分为3大类的形态模式。并得出结论:蚀变岩的破坏类型受围压与孔隙度的共同影响,在给定的12MPa围压下蚀变岩以脆性破坏为主,只有孔隙度大于16%且围压大于4MPa时才有可能进入脆-延转换状态,且脆-延转换围压随孔隙度增加而降低,临界状态应力比随孔隙度增大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蚀变岩 常规三轴试验 曲线类型 脆-延转换 围压 临界状态应力比
下载PDF
定向凝固NiAl合金的微观组织和高温力学性能Ⅰ.微观组织和韧脆转变温度 被引量:10
10
作者 郭建亭 崔传勇 +2 位作者 李谷松 齐义辉 叶恒强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1期1139-1143,共5页
利用 SEM和 TEM研究了热等静压处理(HIP)后的 NiAl-28Cr-5.5Mo-0.5Hf定向凝固合金微观组织与结构.该合金主要是由NiAl相、Cr(Mo)相和少量聚集在相界处的Heusler相组成.通过对该合... 利用 SEM和 TEM研究了热等静压处理(HIP)后的 NiAl-28Cr-5.5Mo-0.5Hf定向凝固合金微观组织与结构.该合金主要是由NiAl相、Cr(Mo)相和少量聚集在相界处的Heusler相组成.通过对该合金高温拉伸实验发现:合金的韧脆转变温度(BDTT)与应变速率有关,应变速率提高一个数量级,韧脆转变温度提高50 K.断口形貌观察发现:BDTT以下,该合金以β相的解理和β/Cr(Mo)的相剥离形式断裂; BDTT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韧脆转变温度 微观组织 NIAL合金 定向凝固
下载PDF
页岩受载变形特性及矿物组分对岩石脆性影响实验 被引量:10
11
作者 刘国军 鲜学福 +3 位作者 周军平 张良 刘启力 张树文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2期369-375,共7页
在页岩气开采中,脆性不仅直接影响页岩的压裂效果和井壁的稳定性,也是储层甜点评价的重要指标。结合页岩的受载变形特性(应力-应变曲线)及其矿物组分对页岩脆性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并对采用3种不同指标得到的页岩脆性系数进行了比较... 在页岩气开采中,脆性不仅直接影响页岩的压裂效果和井壁的稳定性,也是储层甜点评价的重要指标。结合页岩的受载变形特性(应力-应变曲线)及其矿物组分对页岩脆性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并对采用3种不同指标得到的页岩脆性系数进行了比较。页岩的应力-应变曲线通过单轴和常规三轴压缩实验获取,页岩矿物组分采用XRD,XRF技术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页岩脆性系数均随围压增大而减小,围压越大,破裂面越少,并呈现出由脆性向延性转变的趋势;脆性矿物含量越高,脆度越高。在进行储层压裂层位选择以及可压性评价的时候,要综合考虑现场地应力状态以及矿物组分的影响。脆性系数B_3与B_1的相关性更好,与北美普遍采用石英组分进行脆性系数评价相比,对于矿物组分复杂的我国南方古生界页岩,宜采用石英、方解石、白云石作为脆性矿物组分进行页岩脆性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脆性系数 应力-应变曲线 矿物脆性 页岩气
下载PDF
中等主应力变化引起的岩石破坏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贺 尹光志 +1 位作者 鲜学福 许江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10-14,共5页
用真三轴压力机对岩石进行了两种实验研究,一种实验是当岩石处于三向不等压应力状态(σ1>σ2>σ3)时,保持围压(σ2>σ3)不变,增加最大主应力σ1使岩石破坏,另一种实验是当岩石在一定的应力状态(σ1>σ2>σ3)... 用真三轴压力机对岩石进行了两种实验研究,一种实验是当岩石处于三向不等压应力状态(σ1>σ2>σ3)时,保持围压(σ2>σ3)不变,增加最大主应力σ1使岩石破坏,另一种实验是当岩石在一定的应力状态(σ1>σ2>σ3)时,保持最大主应力σ1和最主应力σ3不变,单独改变中等主应力σ2(增加和减小)使岩石破坏。并对两种实验中岩石的应力-应变关系和岩性、危性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破坏 应力-应变 延性 脆性 真三轴压力机 岩石力学
下载PDF
Ti45Al10Nb合金全片层组织韧脆转变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刘自成 张卫军 +2 位作者 李书江 陈国良 Y.W.Kim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85-189,共5页
研究了应变速率和温度对 Ti45 Al10 Nb合金的屈服强度和延伸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随着应变速率升高 ,合金的屈服强度升高而延伸率下降 ,由此得到韧脆转变温度 TBDT随应变速率升高而升高的关系 ,并计算出 Ti45 Al10 Nb合金韧脆转变的激... 研究了应变速率和温度对 Ti45 Al10 Nb合金的屈服强度和延伸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随着应变速率升高 ,合金的屈服强度升高而延伸率下降 ,由此得到韧脆转变温度 TBDT随应变速率升高而升高的关系 ,并计算出 Ti45 Al10 Nb合金韧脆转变的激活能为 330 k J/ mol。这一数值与 γ- Ti Al合金中原子的自扩散激活能 (2 90 k J/ mol)相当 ,说明Ti45 Al10 Nb合金韧脆转变过程受扩散控制的形变机制 ,即位错攀移控制 ,TEM形貌和断口分析也证明这一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45Al10Nb 金属间化合物 韧脆转变 全片层组织
下载PDF
应变速率对近全片层组织γ-TiAl合金韧脆转变温度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王瑜 林栋梁 +1 位作者 刘俊亮 C.C.LAW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0期1021-1027,共7页
采用拉伸试验,研究了不同应变速率(10-5-10-1s-1)下温度对具有近全片层组织的γ+α2双相Tial合金的屈服强度和延伸率的影响,得到Tial合金韧脆转变温度随应变速率升高而升高的变化关系,随后确定Tial合金韧脆转变激活能为324kJ/mo... 采用拉伸试验,研究了不同应变速率(10-5-10-1s-1)下温度对具有近全片层组织的γ+α2双相Tial合金的屈服强度和延伸率的影响,得到Tial合金韧脆转变温度随应变速率升高而升高的变化关系,随后确定Tial合金韧脆转变激活能为324kJ/mol.这一激活能数值与Tial合金中原子自扩散激活能相当.结合断口分析和理论计算结果,认为Tial合金韧脆转变过程可能受位错攀移机制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间化合物 韧脆转变 应变速率 TIAL 激活能
下载PDF
Al对冷轧双相钢高温热塑性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辉 刘文艳 叶仲超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A03期363-366,共4页
采用Gleeble2000高温力学性能模拟试验机对不同铝含量双相钢高温热塑性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Al的加入使得双相钢的高温低塑性区向高温区域偏移,温度区间由低铝时的710~920℃升高到高铝时的800~1020℃;为了避免铸坯表面产生裂纹,... 采用Gleeble2000高温力学性能模拟试验机对不同铝含量双相钢高温热塑性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Al的加入使得双相钢的高温低塑性区向高温区域偏移,温度区间由低铝时的710~920℃升高到高铝时的800~1020℃;为了避免铸坯表面产生裂纹,高铝双相钢矫直段温度应控制在1050~1150℃范围内,冷却水应采用弱冷水制度,并合理控制钢中的N、S及O的含量。同时发现,试验钢高温热塑性随着应变速率的增大而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轧双相钢 高温热塑性 应变速率 脆性区 连续铸造
下载PDF
利用GPS速度场估算青藏高原地壳韧性层等效粘滞系数分布的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杨强 党亚民 《测绘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97-502,共6页
将青藏高原及周边区域地壳分为脆性层和韧性层,并假定脆性层地壳近似弹性,韧性层为粘弹性层。利用GPS水平速度场计算地面应变场,推导地壳内部作用力在不同点产生应变率之间的关系公式。利用稳态热传导方程估算地壳内部温度场,利用破裂... 将青藏高原及周边区域地壳分为脆性层和韧性层,并假定脆性层地壳近似弹性,韧性层为粘弹性层。利用GPS水平速度场计算地面应变场,推导地壳内部作用力在不同点产生应变率之间的关系公式。利用稳态热传导方程估算地壳内部温度场,利用破裂强度和蠕变强度相等估算脆性-韧性转换面,并进一步估算青藏高原地壳不同深度的粘滞系数分布。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及周边区域脆性-韧性转换面一般位于中地壳,深度分布在22~37km之间,地壳较厚的区域转换层也较深;韧性层内粘滞系数分布,在中地壳约为1019~1022Pa.s,下地壳约为1017~1020Pa.s,Moho面则降至1016~1018P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速度场 脆性-韧性转换层 温度场 应变率 等效粘滞系数
下载PDF
Nb-V微合金钢凝固过程的热塑性 被引量:4
17
作者 孙彦辉 赵勇 +1 位作者 曾亚南 宋方圆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28-134,共7页
通过理论计算和热模拟试验对Nb-V微合金钢的热塑性进行了研究,并考察了微观偏析和析出物粒子对热塑性的影响。结果表明,S、P和O元素偏析主要发生在糊状区(固液两相区),同时树枝晶间Fe(S,O)和(Fe,Mn,Si,Al)(S,O)类夹杂物的形成... 通过理论计算和热模拟试验对Nb-V微合金钢的热塑性进行了研究,并考察了微观偏析和析出物粒子对热塑性的影响。结果表明,S、P和O元素偏析主要发生在糊状区(固液两相区),同时树枝晶间Fe(S,O)和(Fe,Mn,Si,Al)(S,O)类夹杂物的形成导致了热塑性恶化。在1000~975℃区间,Nb N粒子直径由20 nm减小到10 nm,粒子数量由23个/μm2上升到45个/μm2,断面收缩率迅速由82.36%下降到69.61%;在900~850℃区间,断面收缩率缓慢下降并伴随有铁素体膜逐渐变厚。温度小于975℃、高临界应力下容易发生晶间断裂,从而产生裂纹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质偏析 脆性区 低应变速率 析出物 临界应力
下载PDF
应变率对V-5Cr-5Ti合金拉伸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方举 胡文军 +3 位作者 谢若泽 陈勇梅 何鹏 梅军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36-539,共4页
应用旋转圆盘冲击拉伸Hopkinson试验装置和MTS材料试验机,测定了V-5Cr-5Ti合金在不同应变率下的拉伸性能,用SEM观察了断口形貌,获得了10-5s-1~103s-1应变率范围内V-5Cr-5Ti合金的拉伸应力应变关系。结果表明V-5Cr-5Ti合金为应变率敏感材... 应用旋转圆盘冲击拉伸Hopkinson试验装置和MTS材料试验机,测定了V-5Cr-5Ti合金在不同应变率下的拉伸性能,用SEM观察了断口形貌,获得了10-5s-1~103s-1应变率范围内V-5Cr-5Ti合金的拉伸应力应变关系。结果表明V-5Cr-5Ti合金为应变率敏感材料,流动应力随应变率的增加而增加,且发生韧脆转变现象,其韧脆转变临界应变率在101s-1~102s-1量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5Cr-5Ti合金 应变率 韧脆转变 动态拉伸
下载PDF
脆性硬岩CWFS强度准则模型等效塑性参数优化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苗胜军 杨志军 +1 位作者 龙超 谭文辉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A01期2600-2605,共6页
为探究适应脆性硬岩加载破坏的强度准则,以杏山铁矿混合花岗岩为对象,根据室内试验获得岩石物理力学参数及岩样切片扫描图,基于颗粒流理论和PFC程序建立混合花岗岩颗粒细观几何模型,采用Fish语言编制加载命令流并调整相应函数,对岩石单... 为探究适应脆性硬岩加载破坏的强度准则,以杏山铁矿混合花岗岩为对象,根据室内试验获得岩石物理力学参数及岩样切片扫描图,基于颗粒流理论和PFC程序建立混合花岗岩颗粒细观几何模型,采用Fish语言编制加载命令流并调整相应函数,对岩石单轴和三轴(3=40 MPa)刚性加载试验进行模拟。通过岩石全应力–应变试验与模拟曲线、AE声发射与裂纹监测成果等综合比较研究,获得荷载作用下混合花岗岩细观力学特性及微宏观破裂演化规律。在此基础上,结合岩石单轴刚性加载试验曲线,裂纹数、摩擦力能量与轴向应变关系曲线,以及FLAC模拟,对脆性硬岩黏聚力弱化–摩擦力强化(CWFS)强度准则模型参数进行优化研究与验证。获得杏山铁矿混合花岗岩CWFS强度准则模型参数:初始黏聚力为23 MPa,残余黏聚力为4.3 MPa,初始摩擦角为0°,残余摩擦角为46.3°,临界塑性应变cp,pf分别为0.001 5,0.003 7。该研究成果对杏山铁矿露天转地下开采围岩体破坏机制和力学本构关系研究和工程稳定性分析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脆性硬岩 强度准则 细观力学特性 CWFS强度准则 等效塑性参数 临界塑性应变
下载PDF
高放废物处置北山预选区深部完整岩石基本物理力学性能及时温效应 被引量:37
20
作者 刘月妙 王驹 +1 位作者 谭国焕 蔡美峰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2034-2042,共9页
岩石物理力学性能研究是高放废物处置库选址、设计、建造和性能评价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研究方面。经过全国筛选对比,已初步确定甘肃北山地区为我国高放废物处置库重点预选区。甘肃北山地区深部的主要岩石为似斑状二长花岗岩和英云闪长... 岩石物理力学性能研究是高放废物处置库选址、设计、建造和性能评价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研究方面。经过全国筛选对比,已初步确定甘肃北山地区为我国高放废物处置库重点预选区。甘肃北山地区深部的主要岩石为似斑状二长花岗岩和英云闪长岩,似斑状二长花岗岩均匀性好,两种主岩均具有高密度、低孔隙率、高力学强度、低变形和高脆性的特性。通过一系列室内蠕变试验,研究在不同温度(室温,50℃,90℃)与围压(单轴,10 MPa,30 MPa)条件下,北山花岗岩在不同恒定应力水平下的变形特征与声发射特性,温度和围压对岩石力学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随着温度的升高,围压为10和30 MPa时的弹性模量逐渐升高,至70℃左右时达到最高,之后随温度的升高略微降低;裂纹损伤应力呈线性显著降低,而泊松比呈线性明显升高。稳态蠕变阶段的应变速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明显加速,在同一应力比下到达破坏的时间相应降低。随着恒载应力的降低,似斑状二长花岗岩达到破坏的时间显著增长。随着围压的增加,轴向蠕变变形量明显增加;在相同的应力比下,导致岩石断裂破坏的时间显著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放废物 深地质处置 花岗岩 物理力学性能 时温效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