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河流域杂交棉纤维品质的区域特征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陈付贵 陈荣江 王清连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95-100,107,共7页
【目的】探讨黄河流域杂交春棉纤维品质的区域分布特征,为优质棉区域化种植和棉花生态育种提供依据。【方法】采集2005年黄河流域17个试点、19个杂交春棉品种的棉花样品,检测其棉纤维长度、比强度、麦克隆值、伸长率、反射率、黄度、整... 【目的】探讨黄河流域杂交春棉纤维品质的区域分布特征,为优质棉区域化种植和棉花生态育种提供依据。【方法】采集2005年黄河流域17个试点、19个杂交春棉品种的棉花样品,检测其棉纤维长度、比强度、麦克隆值、伸长率、反射率、黄度、整齐度、纺纱指数等8项指标,采用频数分析、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研究棉纤维品质的区域分布特征。【结果】黄河流域杂交棉纤维品质总体特征为纤维长度适中、比强度偏低、麦克隆值中等偏高,纺纱指数适纺60支纱的高强力棉仅占22.6%。8项品质指标可归纳为3个公因子,共解释总变异的77.85%。17个生态区划分为5个棉纤维品质生态亚区,Ⅰ亚区包括淮北、石家庄、西华、新乡、杨凌;Ⅱ亚区包括临西、安阳、天津;Ⅲ亚区包括沧州、郑州、昌邑、惠民、运城;Ⅳ亚区含邯郸、商丘;Ⅴ亚区含临清、宁津。Ⅱ亚区平均纤维长度(30.73 mm)、比强度(31.33 CN/tex)、纺纱指数(155.03)为最高,麦克隆值(4.33)为最低,综合品质表现最好,为优质棉区;Ⅰ亚区的纤维品质各项指标略逊于Ⅱ亚区,为次优质棉区;Ⅲ、Ⅴ两亚区棉纤维品质指标中等偏低,为中下品质棉区;Ⅳ亚区棉纤维品质最差,为低质棉区。【结论】Ⅱ亚区为优质棉区,Ⅰ亚区为次优质棉区,Ⅲ、Ⅴ亚区为下品质棉区,Ⅳ亚区为低质棉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杂交春棉 纤维品质 区域特征
下载PDF
高产优质杂交春棉数量性状定量选育模式的探讨 被引量:8
2
作者 朱明哲 郭昆玉 陈荣江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1-3,23,共4页
对17个杂交棉品种的产量与产量构成因素性状、生育形态性状、抗病性状及纤维品质性状组间的典型相关分析,明确了各个性状间的相关关系,据此优化了皮棉产量在1500~1725 kg/hm^2的高产优质杂交棉选育模式参数,并对各类性状间的有机联系... 对17个杂交棉品种的产量与产量构成因素性状、生育形态性状、抗病性状及纤维品质性状组间的典型相关分析,明确了各个性状间的相关关系,据此优化了皮棉产量在1500~1725 kg/hm^2的高产优质杂交棉选育模式参数,并对各类性状间的有机联系和协调发展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棉 数量性状 典型相关 模式化选育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