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AA改性XLPE中空间电荷和电树、水树的关系 被引量:44
1
作者 党智敏 亢婕 屠德民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5-8,共4页
以不同含量的EAA(乙烯 丙烯酸共聚物 )改性XLPE(交联聚乙烯 ) ,用电声脉冲法测量了样品中的空间电荷分布。探讨了试样中空间电荷分布与EAA含量的关系 ,找到了抑制空间电荷的最佳含量。同时测出了在直流预压电压下短路电树枝的起始电压... 以不同含量的EAA(乙烯 丙烯酸共聚物 )改性XLPE(交联聚乙烯 ) ,用电声脉冲法测量了样品中的空间电荷分布。探讨了试样中空间电荷分布与EAA含量的关系 ,找到了抑制空间电荷的最佳含量。同时测出了在直流预压电压下短路电树枝的起始电压。对交流电压下抑制水树枝的产生和成长也做了研究。试验发现 :当试样中含EAA为1.0 %wt时 ,聚乙烯的直流预压短路树枝的起始电压得到提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联聚乙烯电缆 空间电荷 电树 水树 EAA 化学结构
下载PDF
高压XLPE电缆绝缘V-t特性研究综述 被引量:17
2
作者 刘霞 于钦学 +2 位作者 钟力生 傅明利 侯帅 《南方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57-63,共7页
交联聚乙烯(cross-linked polyethylene,XLPE)绝缘电力电缆是输电线路的重要电力设备。针对高压交流和直流电缆系统的运行现状,介绍了运用V-t特性(击穿电压与击穿时间的关系)曲线描述XLPE电缆绝缘的电老化寿命模型,分析了国内外高... 交联聚乙烯(cross-linked polyethylene,XLPE)绝缘电力电缆是输电线路的重要电力设备。针对高压交流和直流电缆系统的运行现状,介绍了运用V-t特性(击穿电压与击穿时间的关系)曲线描述XLPE电缆绝缘的电老化寿命模型,分析了国内外高压交、直流XLPE电缆绝缘V-t特性的研究方法及相关结果。已有的研究结果表明,交流XLPE电缆绝缘的电老化寿命指数n值在9~25之间,直流XLPE电缆绝缘的电老化寿命指数n值在13~20之间。国内目前尚未见有关直流电缆绝缘V-t特性研究的文献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联聚乙烯 高压交流和高压直流电缆 V-t特性 电老化寿命指数
下载PDF
电缆XLPE绝缘热延伸试验过程控制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张长敏 闫丽 +1 位作者 徐也童 刘冉 《内蒙古电力技术》 2013年第6期28-31,共4页
介绍了XLPE绝缘热延伸试验过程控制要点,分别对XLPE绝缘材料成分、生产工艺、电热烘箱温度场控制、试样取样位置等因素对热延伸试验结果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认为在评估试验数据及绝缘材料的性能时,只有综合考虑各试验参数的变化及其对试... 介绍了XLPE绝缘热延伸试验过程控制要点,分别对XLPE绝缘材料成分、生产工艺、电热烘箱温度场控制、试样取样位置等因素对热延伸试验结果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认为在评估试验数据及绝缘材料的性能时,只有综合考虑各试验参数的变化及其对试验结果的影响程度,才能对试验结果做出准确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联聚乙烯 热延伸试验 绝缘材料 伸长率 永久变形率
下载PDF
±320 kV直流电缆交联聚乙烯/三元乙丙橡胶附件击穿特性 被引量:1
4
作者 刘泳斌 高景晖 +3 位作者 钟力生 梅文杰 王纪儒 潘文林 《电力工程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2-80,共9页
高压直流电缆接头与终端为电缆系统故障的多发点,其击穿强度为直流输电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基础。文中以±320 kV高压直流海底电缆中交联聚乙烯(cross linked polyethylene,XLPE)/三元乙丙橡胶(ethylene propylene diene monomer... 高压直流电缆接头与终端为电缆系统故障的多发点,其击穿强度为直流输电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基础。文中以±320 kV高压直流海底电缆中交联聚乙烯(cross linked polyethylene,XLPE)/三元乙丙橡胶(ethylene propylene diene monomer,EPDM)附件为研究对象。首先,研究电缆及附件负荷循环耐压试验,发现附件界面为击穿薄弱环节;其次,研究绝缘材料电导率随温度变化特性对电场分布的影响规律,通过有限元仿真模拟电缆空载和满载运行时附件的温度分布与电场分布,发现最大电场出现在电缆绝缘靠近附件应力锥一侧,为29.5 kV/mm,低于附件材料的击穿场强;最后,研究界面在直流电场下空间电荷特性对电场分布规律的影响,通过电声脉冲法测试复合叠层片状样品介质界面的空间电荷及其电场分布,发现场强畸变率约为100%~200%。同材料本征绝缘匹配相比,界面空间电荷积聚对附件内部电场造成的畸变程度更严重,在后续附件提升中应更注重开发抑制空间电荷的绝缘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电缆附件 交联聚乙烯(xlpe) 三元乙丙橡胶(EPDM) 绝缘匹配特性 电场分布 空间电荷
下载PDF
辐照交联PVC/EVA共混物的形态结构与性能 被引量:2
5
作者 李恩军 章长明 +2 位作者 潘祥江 王仕峰 张勇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8-32,共5页
以电子束为辐照源 ,以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 (TMPTA)单体为交联敏化剂 ,对聚氯乙烯与乙烯 -醋酸乙烯共聚物 (EVA)的共混物进行辐照交联。采用红外吸收光谱、扫描电镜方法分析了添加改性EVA的共混物形态结构。通过凝胶含量、力学性能... 以电子束为辐照源 ,以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 (TMPTA)单体为交联敏化剂 ,对聚氯乙烯与乙烯 -醋酸乙烯共聚物 (EVA)的共混物进行辐照交联。采用红外吸收光谱、扫描电镜方法分析了添加改性EVA的共混物形态结构。通过凝胶含量、力学性能的测定 ,得到结论 :EVA共聚物与PVC共混可以促进PVC辐照交联 ,改性EVA促进效果更明显 ;辐照剂量增大、体系凝胶含量增加 ,力学性能及热延伸性能提高 ,但辐射剂量高于 5Mrad之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照交联 PVC/EVA共混物 形态结构 性能 聚氯乙烯 乙烯-醋酸乙类共聚物 电子束
下载PDF
聚醚本体末端点击化学交联反应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邹业成 曲正阳 +2 位作者 翟进贤 郭晓燕 杨荣杰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19-225,共7页
采用原位红外光谱法研究了PTPEG/GAP反应动力学.利用PTPEG/GAP反应体系在2100 cm-1和1086 cm-1吸光度比值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得到了PTPEG/GAP本体末端点击化学交联反应的动力学曲线.曲线拟合表明,PTPEG/GAP本体末端交联反应过程分为明显... 采用原位红外光谱法研究了PTPEG/GAP反应动力学.利用PTPEG/GAP反应体系在2100 cm-1和1086 cm-1吸光度比值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得到了PTPEG/GAP本体末端点击化学交联反应的动力学曲线.曲线拟合表明,PTPEG/GAP本体末端交联反应过程分为明显的两个阶段;30℃时第一阶段反应动力学结束于535 min,40℃时为305 min,50℃时为295 min,60℃时为115 min.黏度测试表明,PTPEG/GAP反应体系黏度(η)随时间(t)变化曲线呈"L"型;30℃时η-t曲线拐点出现于540 min,40℃时为320 min,50℃时为305min,60℃时为118 min,拐点前后分别对应PTPEG/GAP凝胶前、凝胶后状态;且η-t曲线拐点时间与PTPEG/GAP第一阶段反应动力学结束时间相吻合.Arrhenius公式拟合表明,凝胶前,PTPEG/GAP末端点击化学交联反应表观活化能Ea1为(45.57±2.77)k J/mol;凝胶后,表观活化能Ea2为(59.50±4.01)k J/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击化学 端丙炔基聚乙二醇(PTPEG) 本体末端交联 光谱分析 反应动力学
原文传递
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PVDF-HFP凝胶电解质膜的制备、结构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韩改格 朱宝库 +1 位作者 操建华 徐又一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S3期377-379,388,共4页
采用低分子量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PEO-DA)与偏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PVDF-HFP)及锂盐电解液共混、过氧化苯甲酰(BPO)热引发自由基聚合,研究了具有交联网络结构的凝胶聚合物电解质膜(GPE)的制备.用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FT-IR/ATR)表征了P... 采用低分子量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PEO-DA)与偏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PVDF-HFP)及锂盐电解液共混、过氧化苯甲酰(BPO)热引发自由基聚合,研究了具有交联网络结构的凝胶聚合物电解质膜(GPE)的制备.用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FT-IR/ATR)表征了PEGDA中双键的交联反应;X-射线衍射(XRD)法表征了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的晶态结构.利用交流阻抗技术测定了GPE膜导电性,发现在室温下GPE膜的电导率达到1.655 mS/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胶聚合物电解质膜 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 交联 离子电导率
原文传递
多巴胺辅助聚乙烯亚胺沉积交联的复合纳滤膜制备(英文) 被引量:2
8
作者 Pei-bin ZHANG Cui-jing LIU +2 位作者 Jian SUN Bao-ku ZHU Li-ping ZHU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A(Applied Physics &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2期138-150,共13页
目的:利用多巴胺改性构建一种简单制备荷正电复合纳滤膜,解决多巴胺类改性材料耐碱性差的问题。创新点:1.利用共沉积技术与交联反应成功制备了荷正电复合纳滤膜;相较于传统多巴胺改性膜,该复合膜的稳定性大大提高。2.经过测试表征,制备... 目的:利用多巴胺改性构建一种简单制备荷正电复合纳滤膜,解决多巴胺类改性材料耐碱性差的问题。创新点:1.利用共沉积技术与交联反应成功制备了荷正电复合纳滤膜;相较于传统多巴胺改性膜,该复合膜的稳定性大大提高。2.经过测试表征,制备得到的纳滤膜的分离尺寸属于疏松纳滤膜范围,可用于相应尺度的分离领域。方法:1.通过多巴胺与聚乙烯亚胺共沉积,首先实现二者的表面沉积,随后通过交联剂交联制备复合膜(图1);2.对改性膜前后表面理化性质进行相应表征(表2和图3~6);3.通过测试通量和截留等性能及分析相关纳滤模型,表征该复合膜分离性能(图7和8,公式(5)和(7));4.通过长期分离测试及碱性溶液清洗,测试复合膜的稳定性和耐碱性。结论:1.成功制备了具有荷正电性的复合纳滤膜;2.通过通量和截留数据拟合分析得出该膜截留尺寸在1.5 nm和2 nm之间,属于疏松纳滤膜,可用于相应尺度分离;3.该复合膜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及耐碱性,应用范围更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巴胺 共沉积 纳滤膜 耐碱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