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太行自然保护地空间分布格局及交叉重叠关系研究
1
作者 栾春凤 时兆慧 《林业调查规划》 2024年第2期44-50,共7页
以南太行地区5种类型99处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地为研究对象,运用最邻近点指数、地理集中指数和核密度分析法并借助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对南太行自然保护地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及交叉重叠情况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南太行自然保护... 以南太行地区5种类型99处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地为研究对象,运用最邻近点指数、地理集中指数和核密度分析法并借助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对南太行自然保护地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及交叉重叠情况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南太行自然保护地森林公园的数量最多,自然保护区面积最大,长治市内的保护地分布数量最多,整体呈集聚的空间分布类型;其保护地按照密度值可分为3档,大多为点状分布,高密度区主要呈带状和团块状分布在南太行东部地带及部分南部地区;99处保护地中存在27处交叉重叠,风景名胜区交地质公园是最多的重叠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分布 交叉重叠 整合优化 南太行自然保护地
下载PDF
2022年芦山M_(S)6.1、马尔康M_(S)6.0和泸定M_(S)6.8地震前跨断层形变异常特征与震后变化
2
作者 马伶俐 陈璞 +4 位作者 彭丽媛 苏琴 代长国 白云波 王伟力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5-81,共7页
基于四川地区多年积累的跨断层短基线、短水准数据,通过原始观测曲线分析、断层近场三维活动及区域预测效能指标定量计算,全面分析2022年芦山M_(S)6.1、马尔康M_(S)6.0和泸定M_(S)6.8三次地震前震中周边断层异常活动及震后变化。结果显... 基于四川地区多年积累的跨断层短基线、短水准数据,通过原始观测曲线分析、断层近场三维活动及区域预测效能指标定量计算,全面分析2022年芦山M_(S)6.1、马尔康M_(S)6.0和泸定M_(S)6.8三次地震前震中周边断层异常活动及震后变化。结果显示,3次M_(S)6.0以上地震前跨断层短期异常增多,主要表现特征为显著突跳和巨幅异常。3次中强地震分别发生于巴颜喀拉块体的内部、边界断裂带及其相邻的川滇菱形块体东边界,是应力传递、构造活动与块体运动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出现异常的场地时空重叠度较高,无法进行严格区分和剥离。此外,泸定M_(S)6.8地震前观测到粘滑失稳前的预滑现象,震后1个月跨断层形变开始出现调整恢复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断层形变 异常特征 预测效能评估 震后变化 时空重叠
下载PDF
澄江市自然保护地交叉重叠与整合优化探析
3
作者 李正飞 杨文仙 夏泽源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24年第3期94-98,共5页
以澄江市境内已批复建设的自然保护地为研究对象,利用ArcGIS软件对自然保护地中存在交叉重叠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澄江市现有5个自然保护地中,其中涉及交叉重叠的有4个,占研究区域自然保护地总数的80.0%,占比较大。澄江市自然保护... 以澄江市境内已批复建设的自然保护地为研究对象,利用ArcGIS软件对自然保护地中存在交叉重叠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澄江市现有5个自然保护地中,其中涉及交叉重叠的有4个,占研究区域自然保护地总数的80.0%,占比较大。澄江市自然保护地交叉重叠的区域有2个,不存在多个自然保护地交叉重叠的情况。澄江市自然保护交叉重叠的面积为48 578.42 hm^(2),占自然保护总面积的92.79%,重叠范围大,其中以湿地公园与景名胜区重叠之间的重叠为主。通过交叉重叠情况分析,结合各保护地建设管理现状提出了整合及优化对策,较好地解决了自然保护地交叉重叠问题,为后期自然保护地的建设及管理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地 交叉重叠 整合优化 澄江
下载PDF
基于重叠网格的真空管道高速列车运行条件对温度场影响分析
4
作者 丁叁叁 姜良奎 +3 位作者 张司薇 高红霞 朱克勇 刘猛 《青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2期55-59,67,共6页
为研究真空管道列车在运行时管道内的温度场与管道截面积、真空度和运行速度之间的关系,利用仿真软件Fluent,并结合重叠网格技术对不同列车运行速度、管道截面积和真空度进行仿真,分析了其对管道内和列车表面温度场的影响情况。研究结... 为研究真空管道列车在运行时管道内的温度场与管道截面积、真空度和运行速度之间的关系,利用仿真软件Fluent,并结合重叠网格技术对不同列车运行速度、管道截面积和真空度进行仿真,分析了其对管道内和列车表面温度场的影响情况。研究结果表明,管道截面积的增加以及运行速度的降低会导致列车表面以及管道内温度降低;管道内真空度的增加对管道内温度场影响不大,但会使列车表面温度呈上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管道 管道截面积 真空度 温度场 重叠网格
下载PDF
华中地区女大学生下体比例特征细分研究
5
作者 刘铠丽 程伟 陈雁玲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8,共8页
为获得华中地区女大学生的下半身形体比例细分类型,并对应个性化女裤结构比例设计提供参数依据。以156名18~22岁在校女大学生为测量对象,结合照片测量、三维截面重合图测量以及计算项目,共获得27项下半身形态特征参数。通过主成分分析,... 为获得华中地区女大学生的下半身形体比例细分类型,并对应个性化女裤结构比例设计提供参数依据。以156名18~22岁在校女大学生为测量对象,结合照片测量、三维截面重合图测量以及计算项目,共获得27项下半身形态特征参数。通过主成分分析,提取了6项下体形态特征影响因子,累积贡献率达到91.821%。依据载荷系数筛选出4项下体比值特征因子细分指标,分别为前后外包厚度比(FBLOD)、腰长立档比(WLSE)、会阴腰高比(PWH)以及膝高下裆长比(KHPL),对细分指标进行K-means聚类分析,获得A~D 4种下体比例特征细分类型,依据各类型样本分布比例确定B类型为典型比例特征类型。采用B类型比例特征参数对裤装基本型比例结构进行优化调整,经Style 3D虚拟试穿舒适性检验,调整后的裤装基本型舒适性得到有效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照片测量 三维截面重合图测量 体型分类 服装结构 虚拟试衣
下载PDF
湖南省自然保护地现状评估及对策研究
6
作者 王珍珍 陈鹏 林慧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2024年第3期28-33,共6页
为有效推进全省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以2020年湖南省自然保护地摸底调查数据为基础,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估方法,对湖南省582处自然保护地的自然资源和生态价值属性、范围边界、发展与保护矛盾、管理现状4个方面进行评估。评估结果表... 为有效推进全省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以2020年湖南省自然保护地摸底调查数据为基础,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估方法,对湖南省582处自然保护地的自然资源和生态价值属性、范围边界、发展与保护矛盾、管理现状4个方面进行评估。评估结果表明:湖南省各类自然保护地的自然生态价值整体较高,但普遍存在交叉重叠、不同程度的矛盾冲突和历史遗留问题,且大部分保护管理基础为一般。建议进一步科学优化资源空间布局,对重叠的自然保护地进行整合,明确唯一类型、级别,优化边界和功能分区,妥善处理人地矛盾,进一步提升管理机构的保护管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地 自然资源 生态价值评估 交叉重叠 湖南省
下载PDF
叠交山岭隧道施工相互影响及开挖顺序优化研究
7
作者 白威龙 《国防交通工程与技术》 2024年第6期52-57,24,共7页
基于三维有限差分模型,分析了叠交山岭隧道开挖相互影响规律,探讨不同开挖方案下叠交山岭隧道穿越段最大位移。研究结果显示:叠交隧道开挖对上穿隧道变形影响比下穿隧道大,下穿隧道开挖导致叠交段上方隧道拱顶沉降增大及拱墙向内的水平... 基于三维有限差分模型,分析了叠交山岭隧道开挖相互影响规律,探讨不同开挖方案下叠交山岭隧道穿越段最大位移。研究结果显示:叠交隧道开挖对上穿隧道变形影响比下穿隧道大,下穿隧道开挖导致叠交段上方隧道拱顶沉降增大及拱墙向内的水平位移减小,上穿两隧道开挖导致两隧道中间位置处的下方隧道拱顶沉降以及拱墙水平位移最大。两条隧道上穿下方一条隧道的情况下先开挖下方隧道再分别开挖上方两隧道引起叠交隧道位移最小,对变形控制及施工安全最有利。本文研究成果将为此类山岭隧道叠交穿越工程施工提供指导和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岭隧道 叠交穿越 相互影响 数值模拟 开挖方案 变形分析
下载PDF
重叠隧道盾构施工下穿铁路营业线施工技术研究
8
作者 陆学鑫 《工程建设(维泽科技)》 2024年第8期125-127,共3页
盾构法是一种常用于城市地铁、交通隧道等工程中的暗挖隧道施工方法,具有机械化程度高、施工效率快、对周围环境影响小等优点。在重叠隧道盾构施工下穿铁路营业线时,由于施工空间狭小、施工要求严格、风险系数较大等因素,需要克服各种... 盾构法是一种常用于城市地铁、交通隧道等工程中的暗挖隧道施工方法,具有机械化程度高、施工效率快、对周围环境影响小等优点。在重叠隧道盾构施工下穿铁路营业线时,由于施工空间狭小、施工要求严格、风险系数较大等因素,需要克服各种技术难题。基于此,本篇文章对重叠隧道盾构施工下穿铁路营业线施工技术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叠隧道盾构施工 穿铁路营业线 施工技术
下载PDF
湖南省自然保护地空间分布特征及其重叠关系分析 被引量:15
9
作者 李永进 汤玉喜 +3 位作者 黎蕾 李华军 唐洁 杨艳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540-1547,共8页
对自然保护地空间分布格局和空间重叠关系进行研究是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重要基础。以湖南省9种类型582处自然保护地为研究对象,采用地理集中指数、ArcGIS空间分析技术对湖南省自然保护地空间分布和重叠特征进行分析... 对自然保护地空间分布格局和空间重叠关系进行研究是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重要基础。以湖南省9种类型582处自然保护地为研究对象,采用地理集中指数、ArcGIS空间分析技术对湖南省自然保护地空间分布和重叠特征进行分析,并提出整合优化对策。结果表明,湖南省自然保护地呈集中分布格局,其中,武陵—雪峰山地、南岭山地自然保护地数量占全省保护地数量的61.41%,是自然保护地分布密集的地理生态区。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怀化市、邵阳市和永州市是自然保护地数量较多的行政区。自然保护地交叉重叠现象突出,重叠自然保护地数量占全省自然保护地数量的45.02%。在相交重叠类型中,1次交叉重叠自然保护地最多,占相交重叠类型总数的75.56%;在重叠类型上,自然保护区与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与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与湿地公园、森林公园与风景名胜区重叠最为严重。该研究初步分析了湖南省自然保护地的空间重叠特征,并从整合、补缺、勘界调整等方面对全省保护地的整合优化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南省 自然保护地 交叉重叠 优化整合
下载PDF
关于我国跨部门环境管理协调机制的构建研究 被引量:17
10
作者 刘洋 万玉秋 +4 位作者 缪旭波 杨柳燕 汪小勇 刘灿嘉 朱玲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00-204,共5页
环境资源作为公共资源,由于其自身属性和使用方式的多样化决定了环境保护需要多个部门的配合和合作。由于立法、历史等原因,条块分割的环境管理体制下各部门之间管理机构重叠、职能交叉、权限不清,缺乏有效的跨部门环境管理协调机制。... 环境资源作为公共资源,由于其自身属性和使用方式的多样化决定了环境保护需要多个部门的配合和合作。由于立法、历史等原因,条块分割的环境管理体制下各部门之间管理机构重叠、职能交叉、权限不清,缺乏有效的跨部门环境管理协调机制。根据国外环境管理的先进经验,政府各部门间的有效协调,需要在完备法律体系的基础上,构建一个高规格、跨部门的环境管理协调机构,并采用多种形式的协调手段,建立健全部门协调管理体系;同时加强各部门间的合作和交流,建立起法制化、规范化的行政协助制度,并通过资源整合机制,充分发挥各种社会力量的作用,有助于环境政策的优化以及提高政府各相关部门执法的公正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部门 职能交叉 协调机制
下载PDF
关于我国环境保护垂直管理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14
11
作者 刘洋 万玉秋 +4 位作者 缪旭波 杨柳燕 汪小勇 刘灿嘉 朱玲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01-204,共4页
我国的环境管理体制实行的是统一管理与分级、分部门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目前针对该管理体制存在的诸多问题,很多人主张国家环保部应对各地方环保部门实行垂直管理,破除地方政府对环境执法的干扰,以实现地方环境保护部门环境管理的... 我国的环境管理体制实行的是统一管理与分级、分部门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目前针对该管理体制存在的诸多问题,很多人主张国家环保部应对各地方环保部门实行垂直管理,破除地方政府对环境执法的干扰,以实现地方环境保护部门环境管理的独立性。但目前学术界对环境部门实行垂直管理的有效性问题存在较大的争议,而且从其他部门实施垂直管理的实践来看,效果并不理想。垂直管理能否达到预期目标仍然值得商榷。然而无论是垂直管理还是分级管理,都需要一个合理的制度安排作为基础和保障,才能真正地发挥其管理制度的有效性。因此真正意义上的垂直不应局限于行政权利上的变动,还应该包括对法律的垂直和对公众的垂直,只有通过加强法制化和公开化建设,构建和完善切实有效的保障制度,才有助于解决我国环境行政管理体制的深层次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管理体制 垂直管理 法制化 公开化
下载PDF
川东北大安寨段致密储层测井识别岩性技术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高峰 司马立强 +3 位作者 闫建平 李烨 张凤生 高树芳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2013年第4期92-95,167,共4页
川东北地区侏罗系自流井组大安寨段地层岩性复杂,包括泥岩(页岩)、灰岩(含泥灰岩、泥质灰岩)和砂岩(粉砂岩、细砂岩)。针对研究区几种主要岩性,利用取心分析和岩屑录井资料综合标定,自然伽马、深侧向电阻率、三孔隙度、伽马能谱等测井... 川东北地区侏罗系自流井组大安寨段地层岩性复杂,包括泥岩(页岩)、灰岩(含泥灰岩、泥质灰岩)和砂岩(粉砂岩、细砂岩)。针对研究区几种主要岩性,利用取心分析和岩屑录井资料综合标定,自然伽马、深侧向电阻率、三孔隙度、伽马能谱等测井项目的数据经过交会分析,优选出对岩性敏感的自然伽马、钍、钾测井曲线,经过适当刻度利用改进的重叠法进行岩性识别。识别结果与岩心分析和录井描述符合较好,岩性识别符合率达到84.7%,对该研究区储层测井评价及有类似地质特征地层的岩性识别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储层 测井 岩性识别 交会图 重叠法
下载PDF
会车瞬态气动特性对操纵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靖宇 惠政 +1 位作者 于旭涛 胡兴军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2016年第11期7-11,共5页
采用重叠网格的方法,以2个简化的SAE模型为研究对象,对会车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在极短的会车过程中,影响操纵稳定性的侧向力、横摆力矩和侧倾力矩不仅分别有极值出现,且方向也发生了改变。在此基础上,将瞬态变化的气动力载荷施加... 采用重叠网格的方法,以2个简化的SAE模型为研究对象,对会车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在极短的会车过程中,影响操纵稳定性的侧向力、横摆力矩和侧倾力矩不仅分别有极值出现,且方向也发生了改变。在此基础上,将瞬态变化的气动力载荷施加到整车系统动力学模型上进行仿真,探究瞬态气动力的变化对操纵稳定性所产生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在瞬态气动力的作用下,两车均会产生侧向滑移角、横摆角速度及侧倾角速度,虽然数值较小,但也会对车辆的操纵稳定性带来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会车 重叠网格 数值模拟 瞬态气动特性 操纵稳定性
下载PDF
长距离叠落隧道施工对邻近桥梁的影响及控制措施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王凯 李兆平 +2 位作者 姜厚停 许学昭 杨康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180-185,共6页
北京地铁16号线苏州桥~万寿寺区间隧道受苏州桥桥桩限制,采取叠落形式侧穿苏州桥施工。为了研究叠落隧道施工对邻近桥梁的影响及控制措施效果,首先分析了叠落隧道开挖对邻近桥梁变形的影响规律,然后提出了注浆加固和隔离桩两种保护措施... 北京地铁16号线苏州桥~万寿寺区间隧道受苏州桥桥桩限制,采取叠落形式侧穿苏州桥施工。为了研究叠落隧道施工对邻近桥梁的影响及控制措施效果,首先分析了叠落隧道开挖对邻近桥梁变形的影响规律,然后提出了注浆加固和隔离桩两种保护措施,并对比分析了保护效果,最后通过现场监测对保护效果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无保护措施条件下墩柱最终沉降值为14mm,接近桥梁变形控制指标,最大纵向差异沉降(6.2mm)和最大横向差异沉降(6.5mm)均超出控制指标;最大纵向差异沉降发生在左线推进过程中,最大横向差异沉降发生在右线贯通之后;对比注浆加固和隔离桩两种措施发现,二者均能使桥梁变形满足指标要求,隔离桩的控制效果比注浆加固稍好;受现场条件限制,实际采用注浆加固作为桥梁保护措施,桥梁墩柱变形监测数据表明注浆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落隧道 邻近桥梁 变形 穿越施工 保护措施
下载PDF
一种快速的交集型歧义检测方法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健 张维明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3259-3261,共3页
中文分词中,交集型歧义检测方法采用的双向最大匹配法与全切分方法存在着各自的弊病,无法满足大规模数据的精确处理。为此,提出了一种快速的交集型歧义检测方法,引入次长词进行检测,能高效准确地检测出中文文本中的交集型歧义。经实验验... 中文分词中,交集型歧义检测方法采用的双向最大匹配法与全切分方法存在着各自的弊病,无法满足大规模数据的精确处理。为此,提出了一种快速的交集型歧义检测方法,引入次长词进行检测,能高效准确地检测出中文文本中的交集型歧义。经实验验证,该方法在精度与速度两方面均能满足大规模语料的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文分词 交集型歧义 最长交集字段
下载PDF
横流风机与离心风机串联特性的试验 被引量:8
16
作者 刘师多 丁慧玲 +2 位作者 师清翔 倪长安 周学建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74-77,共4页
在大量试验的基础上,分析了横流风机与离心风机串联时总排气性能与单机排气性能的关系。把2种风机串联时的流量全压曲线与理论叠加曲线进行比较,发现2种风机串联时不完全符合叠加原理;异类风机串联时2种风机前后位置不同,排气性能亦不同... 在大量试验的基础上,分析了横流风机与离心风机串联时总排气性能与单机排气性能的关系。把2种风机串联时的流量全压曲线与理论叠加曲线进行比较,发现2种风机串联时不完全符合叠加原理;异类风机串联时2种风机前后位置不同,排气性能亦不同;横流风机与离心风机串联,离心风机作为前级风机时,其串联性能优于横流风机作为前级风机时的串联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流风机 离心风机 串联 叠加
下载PDF
软土城区土压平衡盾构上下交叠穿越地铁隧道的变形预测及施工控制 被引量:76
17
作者 张治国 张孟喜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2期3428-3439,共12页
由于城市高楼密集,地铁隧道网络发达,建筑物桩基、市政管线和既有隧道等地下构筑物对新建隧道空间形成较大限制,因此施工盾构往往不可避免地叠交穿越绕行既有构筑物。尤其是上下叠交的隧道穿越存在着重大施工风险,对既有隧道的安全运营... 由于城市高楼密集,地铁隧道网络发达,建筑物桩基、市政管线和既有隧道等地下构筑物对新建隧道空间形成较大限制,因此施工盾构往往不可避免地叠交穿越绕行既有构筑物。尤其是上下叠交的隧道穿越存在着重大施工风险,对既有隧道的安全运营构成极大安全隐患。结合上海轨道交通工程实践,采用简化理论方法、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以及现场监测方法,揭示软土城区土压平衡盾构机上下交叠穿越地铁隧道的变形规律,提出上下交叠穿越地铁隧道的盾构施工参数设定规律以及安全控制技术措施。其中简化理论方法基于Winkler地基模型,得到盾构上下交叠穿越引起的既有隧道纵向沉降的计算表达式;三维数值模拟方法优化施工方法和盾构掘进参数,分析盾构隧道以较大斜交角度上下叠交施工穿越的实际工况;现场监测方法提供土压平衡盾构机上下交叠穿越地铁隧道的变形数据以及切口土压力、同步注浆、推进速度、管片拼装高程以及刀盘扭矩等施工参数的设定规律。研究成果可为合理制定城市地铁隧道交叠穿越运营隧道的保护措施提供一定理论依据,也可为其他类似多线叠交盾构隧道穿越工程提供一定的施工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土压平衡盾构 上下交叠穿越 掘进参数 WINKLER地基 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 现场监测
下载PDF
叠交隧道设计参数对既有隧道稳定性影响的动态模拟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王辉 赵文娟 《现代隧道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6-122,152,共8页
在既有隧道下方新修隧道,其间距及交叉角度是影响工程稳定性的重要设计参数。为研究不同间距及交叉角度对既有隧道的影响,文章基于ABAQus平台,利用Python语言编程建立能够模拟间距及交叉角度动态变化的参数化模型,分析不同间距及交叉角... 在既有隧道下方新修隧道,其间距及交叉角度是影响工程稳定性的重要设计参数。为研究不同间距及交叉角度对既有隧道的影响,文章基于ABAQus平台,利用Python语言编程建立能够模拟间距及交叉角度动态变化的参数化模型,分析不同间距及交叉角度对既有隧道关键点变形的影响规律;基于Matlab语言编制有限元优化分析计算程序。以既有隧道关键点变形最小作为优化目标,对建立的动态模型进行计算,提出了适合于依托工程建设的间距及交叉角度的最优组合;将优化计算结果与工程现场监测数据进行对比。验证了文章计算结果的有效性和计算方法的优越性。其研究成果丰富了叠交隧道施工影响的仿真计算方法,对类似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隧道 参数化建模 合理间距 交叉角度
下载PDF
弯道会车的瞬态气动特性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靖宇 王保玉 +1 位作者 顾庆童 胡兴军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59-764,共6页
应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采用重叠网格的策略,对两个简化SAE模型的弯道会车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获得了两车气动六分力的变化规律.在极短的会车过程中,侧向力、侧倾力矩和横摆力矩都发生了方向的变化,迅速达到各自的正负极值,处在内侧弯道... 应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采用重叠网格的策略,对两个简化SAE模型的弯道会车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获得了两车气动六分力的变化规律.在极短的会车过程中,侧向力、侧倾力矩和横摆力矩都发生了方向的变化,迅速达到各自的正负极值,处在内侧弯道车辆1的侧向力、侧倾力矩和横摆力矩的值略大于外侧弯道车辆2.升力和纵倾力矩也发生了数值和方向的改变,这些都会对车辆的行驶稳定性带来一定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弯道会车的瞬态气动特性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弯道会车 车辆工程 瞬态气动特性 重叠网格 数值模拟
下载PDF
新兴交叉领域技术会聚对技术价值的影响研究——以纳米生物制药领域为例 被引量:8
20
作者 刘娜 荣雪云 毛荐其 《技术与创新管理》 2019年第6期728-736,共9页
技术会聚是不同领域或来源技术知识的交叉与融合,产生兼具组合价值及协同价值的会聚技术。当前技术演变呈现会聚态势,尤其是新兴交叉领域,毋庸置疑创新主体的技术研发实践需要技术会聚。然而,技术知识会聚到何种程度及会聚何种类型的技... 技术会聚是不同领域或来源技术知识的交叉与融合,产生兼具组合价值及协同价值的会聚技术。当前技术演变呈现会聚态势,尤其是新兴交叉领域,毋庸置疑创新主体的技术研发实践需要技术会聚。然而,技术知识会聚到何种程度及会聚何种类型的技术知识能产生高价值的技术成果?成为研发人员迫切关注和学者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本研究以纳米生物制药领域为例,收集该领域在美国专利商标局(USPTO)申请的专利数据,基于多个粗细粒度分别测度该领域技术会聚的程度,运用负二项模型检验理论假设。结果表明:技术会聚程度对技术价值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被会聚的技术知识成熟度及重叠度均削弱此正向作用。研究结果有助于指导技术研发活动中研发人员的技术会聚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会聚 知识成熟度 知识重叠度 技术价值 新兴交叉领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