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rmal fronts and cross-frontal heat flux in the southern Huanghai Sea and the East China Sea 被引量:2
1
作者 PARK Sunghyea CHU Peter C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2008年第5期1-20,共20页
Synoptic features in/around thermal fronts and cross-frontal heat fluxes in the southern Huanghai./Yellow Sea and East China Sea (HES) were examined using the data collected from four airborne expendable bathythermo... Synoptic features in/around thermal fronts and cross-frontal heat fluxes in the southern Huanghai./Yellow Sea and East China Sea (HES) were examined using the data collected from four airborne expendable bathythermograph surveys with horizontal approxmately 35 km and vertical 1 m(from the surface to 400 m deep) spacings. Since the fronts are strongly affected by HES current system, the synoptic thermal features in/around them represent the interaction of currents with surrounding water masses. These features can not be obtained from climatological data. The identified thermal features are listed as follows : ( 1 ) multiple boundaries of cold water, asymmetric thermocline intrusion, locally-split front by homogeneous water of approxmately 18 ℃, and mergence of the front by the Taiwan Warm Current in/around summertime southern Cheju - Changjiang/Yangtze front and Tsushima front; (2) springtime frontal eddy-like feature around Tsushima front; (3) year-round cyclonic meandering and summertime temperature-inversion at the bottom of the surface mixed layer in Cheju - Tsushima front; and (4) multistructure of Kuroshio front. In the Kuroshio front the mean variance of vertical temperature gradient is an order of degree smaller than that in other HES fronts. The southern Cheju- Changjiang front and Cheju -Tsushima front are connected with each other in the summer with comparable cross-frontal temperature gradient. However, cross-frontal heat flux and lateral eddy diffusivity are stronger in the southern Cheju - Changjiang front. The cross-frontal heat exchange is the largest in the mixing zone between the modified Huanghai Sea bottom cold water and the Tsushima Warm Current, which is attributable to enhanced thermocline intrus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uthern Huanghai Sea and East China Sea AXBT synoptic thermal front cross-frontal heat flux lateral eddy diffusivity
下载PDF
夏季南黄海跨锋断面的生态环境特征及锋区生态系的提出 被引量:9
2
作者 韦钦胜 葛人峰 +1 位作者 臧家业 李瑞香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74-84,共11页
基于2006年夏季综合调查资料,分析和研究了南黄海陆架锋的分布以及跨锋断面的生态环境特征,并结合锋区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现象,提出了锋区生态系的观点。结果表明:在南黄海西部冷水团边界附近海域存在因潮混合而形成的浅水陆架锋(潮汐锋)... 基于2006年夏季综合调查资料,分析和研究了南黄海陆架锋的分布以及跨锋断面的生态环境特征,并结合锋区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现象,提出了锋区生态系的观点。结果表明:在南黄海西部冷水团边界附近海域存在因潮混合而形成的浅水陆架锋(潮汐锋),其中以长江口东北部至江苏北部外海、山东石岛外海和海州湾外侧的陆架锋最明显,而且与表层冷水区相对应;在跨锋断面上的陆架锋区,温度、DO、pH和营养盐等值线的抬升是下、底层冷水的涌升所致,锋区附近海域营养盐的积聚行为以及高营养盐水体的涌升对陆架锋附近海域出现的Chl a浓度高值现象起着重要的作用;各要素断面分布特征较好地佐证了黄海陆架锋与冷水团边界区域(锋区)所存在的锋面上升流现象;陆架锋区作为海洋生态系中的一个特殊的环境场,对锋区的生态行为具有重要的影响,与生物的密集分布也存在密切的联系;南黄海陆架锋区水文、化学和生物参数所具有的独特分布反映了锋区海域独特的生境,据此,提出了锋区生态系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黄海 陆架锋(潮汐锋) 跨锋断面 锋面上升流 生态环境 锋区生态系
下载PDF
眶上裂区及其穿经结构的薄层冠状断层解剖学 被引量:3
3
作者 庞刚 韩卉 +2 位作者 胡玉婷 朱友余 王惠珠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90-493,F0004,共5页
目的:探讨眶上裂区及其穿经结构的薄层冠状断层解剖,为临床眶上裂区疾病的影像诊断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采用火棉胶切片技术对5例(10侧)成人眶上裂区标本进行连续薄层冠状断层解剖学观察。结果:眶上裂被Zinn腱环分为外侧区、中央区... 目的:探讨眶上裂区及其穿经结构的薄层冠状断层解剖,为临床眶上裂区疾病的影像诊断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采用火棉胶切片技术对5例(10侧)成人眶上裂区标本进行连续薄层冠状断层解剖学观察。结果:眶上裂被Zinn腱环分为外侧区、中央区和内侧区,内有第Ⅲ、Ⅳ、Ⅴ_1、Ⅵ对脑神经及其分支和眼上静脉通过,未见眼下静脉。视神经由颅内的横椭圆形逐渐变为眶内的圆形;眼动脉在视神经管颅口、中部和眶口处分别位于视神经的内下方、正下方和外下方。结论:冠状断层对于眶上裂区及其穿经结构显示效果良好,应作为该区影像诊断的基本层面。火棉胶包埋结合滑动式切片机薄层连续切片技术是研究眶上裂区断层解剖学的一种简便适用、定位准确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眶上裂 解剖学 横断面 冠状面 火棉胶切片技术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患者额叶抑制功能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2
4
作者 陈旭 唐茂芹 +1 位作者 史高岩 曹昱 《精神医学杂志》 2012年第5期339-342,共4页
目的探讨青壮年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额叶抑制功能状况及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的研究方法,研究组随机选取27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对照组选取102例普通志愿者,采用自制调查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 目的探讨青壮年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额叶抑制功能状况及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的研究方法,研究组随机选取27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对照组选取102例普通志愿者,采用自制调查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SI)第1项评估收集两组的一般资料和精神病理学特征。应用色词测试(CWT)、持续操作测试(CPT)评估抑制功能。结果研究组的CWT、CPT测试结果明显较对照组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因素中受教育年限、脑力劳动为主的生计方式、家庭经济条件好的对抑制功能有保护作用;而丧偶、患精神分裂症则是危险因素。研究组内的相关因素分析发现:发病年龄偏大的患者抑制功能相对良好;而病程越长、阴性症状量表得分越高、首次治疗年龄越大的其抑制功能相对受损严重。结论青壮年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相对普通同龄人群存在明显的抑制功能缺陷,影响其功能的可能因素很多,精神病理学方面的特征尤显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青状年 额叶 抑制功能 横断面研究
下载PDF
两次门源M_S6.4地震前垂直形变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四新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63-567,613,共6页
利用甘肃民乐至青海门源的多期跨断裂水准资料,对比分析了1986年、2016年两次门源6.4级地震前的垂直形变。结果表明:1)两次地震前的孕震背景不同。1986年门源地震前祁连山相对民乐盆地大幅上升,区域压应力呈增强状态;2016年门源地震前... 利用甘肃民乐至青海门源的多期跨断裂水准资料,对比分析了1986年、2016年两次门源6.4级地震前的垂直形变。结果表明:1)两次地震前的孕震背景不同。1986年门源地震前祁连山相对民乐盆地大幅上升,区域压应力呈增强状态;2016年门源地震前祁连山相对民乐盆地上升不明显,区域压应力相对松弛。2)两次地震前垂直形变表现形式不同。1986年门源地震前冷龙岭断裂附近出现加速上升,2016年门源地震前冷龙岭断裂附近出现上升和下降相间的不稳定变化。3)两次门源地震前在发震断裂附近都观测到地表隆起区,与地震孕育的膨胀模式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次门源6.4级地震 跨断裂水准 垂直形变 祁连山北缘断裂 冷龙岭断裂
下载PDF
1秒以上时距判断的ERP研究
6
作者 尹华站 柳昀哲 +1 位作者 李丹 李波 《心理学探新》 CSSCI 2012年第2期122-128,共7页
以视觉呈现时距信号,采用时间泛化范式要求被试判断5种探测时距(1~4秒)与标准时距(2秒)之间的长度关系,并记录11名大学生在时距判断过程中的事件相关电位(ERP),继而探讨不同探测时距条件下CNV波幅特征变化以及左、右侧额叶在时距判断... 以视觉呈现时距信号,采用时间泛化范式要求被试判断5种探测时距(1~4秒)与标准时距(2秒)之间的长度关系,并记录11名大学生在时距判断过程中的事件相关电位(ERP),继而探讨不同探测时距条件下CNV波幅特征变化以及左、右侧额叶在时距判断中的功能。结果发现:1秒、1.42秒以及2秒条件下,CNV波幅峰出现在探测时距结束点,2.84秒、4秒条件下,CNV波幅峰出现在大约2秒处(标准时距);CNV负性翻转至基线位置在1秒、1.42秒、2秒条件下随探测时距的增长而延后,而在2.84秒、4秒两种条件下无显著差异;左、右侧额叶处诱发的CNV波幅峰潜时在2.84秒、4秒探测时距条件下无显著差异,且均在2秒附近。这说明在1秒以上视时距判断中CNV波幅峰反映了基于记忆中标准时距的时距判断的决策过程;CNV负性翻转至基线位置与时距判断的决策阶段存在共变关系,CNV负性翻转至基线位置相当于负荷解脱过程中的一个由负翻正的转折点;左、右侧额叶均参与了时距脉冲累加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距判断 CNV波幅峰 CNV负性翻转至基线位置 左额叶 右额叶
下载PDF
基于2005~2019年卫星遥感观测的南大洋印度洋扇区中部涡旋特征分布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李等 程灵巧 +2 位作者 严晨冰 张春玲 胡松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054-1066,共13页
在南大洋印度洋扇区中部海域,除了地形控制(凯尔盖朗高台),南极绕极流和厄加勒斯回流的汇合流进一步加强了下游的斜压剪切强度,导致涡旋能量显著增强,因此,对该海域涡旋的研究有助于了解该海域的涡旋特征以及地形与涡旋的分布关系。基于... 在南大洋印度洋扇区中部海域,除了地形控制(凯尔盖朗高台),南极绕极流和厄加勒斯回流的汇合流进一步加强了下游的斜压剪切强度,导致涡旋能量显著增强,因此,对该海域涡旋的研究有助于了解该海域的涡旋特征以及地形与涡旋的分布关系。基于2005~2019年卫星遥感数据,对该海域涡旋特征进行统计,并对涡旋产生地分布、跨锋面涡旋的移动状况进行分析,同时结合Argo剖面数据,进一步剖析涡旋内部水文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该海域涡旋生命周期多在20d以内(64.25%),平均半径多在30~100 km(96.13%);平均半径与平均振幅呈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0.55);生命周期越大的涡旋平均传播距离也越大。2014年开始涡旋数量明显增加,主要由短寿命涡旋(<30 d)数量增加所贡献。反之,21世纪10年代后期年平均涡动能异常呈减小趋势。涡旋产生地随着寿命增长,逐渐从亚南极锋与南极绕极流南部边界之间的锋面区域向亚南极锋以北移动。跨锋面涡旋中,暖涡向高纬,冷涡向低纬移动,大部分具有携带水团移动的能力。由涡旋内部水文特征分析结果可知,不同极性的涡旋能够实现完全不同来源水团的远距离输送,对同一来源水团,气旋涡具有抬升作用,而反气旋涡具有压沉作用。该研究工作有助于提升对南大洋涡旋特征及变动的认识,为进一步的涡旋动力研究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凯尔盖朗 海洋涡旋 统计特征 跨锋面涡旋 垂直结构
下载PDF
南极斯科舍海涡旋分布及其内部水文结构特征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严晨冰 程灵巧 朱国平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14,共14页
南大洋涡旋在跨锋面物质热量输送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斯科舍海位于德雷克海峡东面,属于重要的经济渔区,因此针对斯科舍海的涡旋分布及其影响进行研究具有迫切意义。本文基于2005-2019年卫星遥感数据对斯科舍海涡旋进行了探测与追踪,并统... 南大洋涡旋在跨锋面物质热量输送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斯科舍海位于德雷克海峡东面,属于重要的经济渔区,因此针对斯科舍海的涡旋分布及其影响进行研究具有迫切意义。本文基于2005-2019年卫星遥感数据对斯科舍海涡旋进行了探测与追踪,并统计了涡旋半径、传播距离、生命周期等特征参数,分析涡旋的地理分布特点、涡旋跨锋面情况以及移动特性,同时结合剖面数据分析了该海域涡旋内部水文特性。结果显示,该海域近92%的涡旋均为生命周期小于30 d的短寿命涡旋,平均半径集中在10~30 km之间。涡旋产生地主要集中在斯科舍海中部的极锋(PF)、南极绕极流南锋(SACCF)和亚南极锋(SAF)附近水深为3000~5000 m的海域。受斯科舍海海底山脊的阻碍作用,涡动能(EKE)高值聚集在PF和SAF之间,并在2016年之后达到显著正异常。跨PF和SACCF锋面的涡旋中,低纬向涡旋数量占主导,其中以气旋式涡旋居多。在高纬向涡旋中反气旋式涡旋占主导。涡旋内部水文结构显示,冷涡内部次表层相对低温低盐,与高纬水团特征一致;暖涡内部次表层相对高温高盐。推测冷涡可能携带高纬海域水体向低纬移动,暖涡可能携带低纬海水向高纬移动。本研究为进一步理解斯科舍海涡旋特性及其在该海域物质能量运输上的作用研究提供了基础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科舍海 海洋涡旋 特征统计 跨锋面输送 垂直结构
下载PDF
石门揭煤区域防突岩巷卸压消突作用 被引量:13
9
作者 刘震 李增华 +2 位作者 杨永良 季淮君 唐一博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40-945,共6页
为了解决缓倾斜特厚突出煤层石门揭煤问题,提出了通过顶板岩巷卸压进行石门揭煤的新思路。理论分析了石门揭煤的突出机理,指出含高压瓦斯构造煤在高地应力作用下储存的能量是石门揭煤突出的主要动力。模拟了厚煤层顶板岩巷围岩应力分... 为了解决缓倾斜特厚突出煤层石门揭煤问题,提出了通过顶板岩巷卸压进行石门揭煤的新思路。理论分析了石门揭煤的突出机理,指出含高压瓦斯构造煤在高地应力作用下储存的能量是石门揭煤突出的主要动力。模拟了厚煤层顶板岩巷围岩应力分布对揭煤工作面煤体应力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顶板岩巷主要起到降低原始应力、转承采动应力的作用,削弱揭煤过程中深部煤岩体受采动造成的应力集中影响,减小影响范围。顶板岩巷可转移承载石门揭煤工作面采动集中应力的15%,工作面前方卸压宽度增加2~3m,卸压锋面前移,配以项板岩巷穿层瓦斯抽采钻孔可降低地应力及瓦斯压力,降低煤体弹性能量。顶板岩巷距煤层越近,煤层卸压效果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门揭煤 岩巷卸压 防突 卸压锋面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