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luorescence enhancement of radix angelica dahurica by binding to single silver sphere
1
作者 王青如 史强 +1 位作者 李淑红 王文军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5期583-586,共4页
We present a theoretical study of the influence of a single silver sphere on the fluorescence of radix angelica dahurica, which is a kind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 enhancement factors of the excitation and ... We present a theoretical study of the influence of a single silver sphere on the fluorescence of radix angelica dahurica, which is a kind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 enhancement factors of the excitation and the relaxation processes are deduced. The excitation can be enhanced more than 100 times at 315 nm. The enhancement factor of the emission can reach up to 9 at a center wavelength of 400 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lver sphere local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fluorescence enhancement radix angelica dahurica
下载PDF
Theoretical studies on the photoionization cross-sections of solid silver
2
作者 马晓光 孙卫国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05年第9期1792-1798,共7页
An alternative expression for photoionization cross-section of atoms or molecules and a dielectric influence function (DIF) in a high-density system proposed recently are used to study the photoionization cross-sect... An alternative expression for photoionization cross-section of atoms or molecules and a dielectric influence function (DIF) in a high-density system proposed recently are used to study the photoionization cross-sections of solid silver. It is suggested that a density turning point (DTP) of a photoionized system may be viewed as the critical point where the photoionization properties of atoms in a real system may have a notable chang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esent theoretical photoionization cross-sections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of a silver crystal both in structure and in magnitud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otoionization cross-section solid silver dielectric constant
下载PDF
银发网红的数字生产实践研究
3
作者 楼艺婵 冀杰峰 《重庆建筑》 2024年第5期87-92,共6页
近年来,城市空间及市民主体的媒介可见性探讨成为热点话题,典型如全国各网红城市的交替晋级,本质上都是借由新媒体平台,将个别网友的意外发现无限放大为媒体事件,进而促进了城市形象的传播。而此间的关注主体主要是青年玩家,较少涉及城... 近年来,城市空间及市民主体的媒介可见性探讨成为热点话题,典型如全国各网红城市的交替晋级,本质上都是借由新媒体平台,将个别网友的意外发现无限放大为媒体事件,进而促进了城市形象的传播。而此间的关注主体主要是青年玩家,较少涉及城市中数量庞大的老龄人群。随着数字化、智能化社会进程的急剧加速,城市老龄人口的积极老龄化与媒介数智化紧密勾连,持续生产着一个特殊群体的城市空间叙事和城市生活文本。该文聚焦老年群体中的积极数字融入者——银发网红,通过网络民族志考察发现,银发网红的数字生产机制,包括独自探索并由家庭和其他社区力量提供技术补偿的独立创作式生产、通过家庭代际联结以及长辈和晚辈间前后台技术分工形式的家庭作坊式生产、以及由MCN机构或其他商业力量与银发网红所联合的商业化团队运营式生产。银发网红的数字生产实践具有积极效应,流量变现产生的经济收益有助于养老生活质量的提升、个人价值、尊严感和自我效能感显著提升、社会关系持续拓展并再造案主的社交空间。值得注意的是,案主同时面临着数字生产劳工化、隐私暴露等潜在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发网红 积极老龄化 数字生产 公共领域 可见性
下载PDF
高效磷酸银/碳球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可见光催化性能研究
4
作者 樊苗苗 樊国栋 田海莹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05-211,共7页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前驱体碳球(CSs),将磷酸银(Ag_(3)PO_(4))与CSs共沉淀复合制备了系列Ag_(3)PO_(4)/CSs-x%(x为0~0.8)复合光催化剂。通过XRD、FE-SEM、FT-IR、UV-Vis DRS和XPS等对所制备的光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Ag_(3)PO_(4)有效...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前驱体碳球(CSs),将磷酸银(Ag_(3)PO_(4))与CSs共沉淀复合制备了系列Ag_(3)PO_(4)/CSs-x%(x为0~0.8)复合光催化剂。通过XRD、FE-SEM、FT-IR、UV-Vis DRS和XPS等对所制备的光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Ag_(3)PO_(4)有效地包覆在CSs表面,Ag_(3)PO_(4)的晶体结构不受影响。CSs的引入增强了Ag_(3)PO_(4)对可见光的吸收,增大了Ag_(3)PO_(4)和污染物的接触面积。复合光催化剂Ag_(3)PO_(4)/CSs-x%比Ag_(3)PO_(4)具有更高的活性,当m(CSs)∶m(Ag_(3)PO_(4))=0.6∶100时,所得的Ag_(3)PO_(4)/CSs-0.6%光催化效果最佳,光照60 min时对苯酚的降解率可以达到99.4%。空穴(h^(+))和超氧自由基(·O_(2)^(-))为降解反应的主要活性物种,并且光催化剂循环使用3次仍具有较高的光催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球 磷酸银 苯酚 可见光催化
下载PDF
Visual identification of silver ornament by the structural color based on Mie scattering of ZnO spheres
5
作者 Jie Ren Hao Zong +4 位作者 Yaqun Han Tianyi Liu Shufen Zhang Qiang Xu Suli Wu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24年第9期464-468,共5页
Structural colors originated from Mie scattering of dielectric spheres can be regulated by the coupling effect between them and substrates.Here a rapid visual identification method of silver ornaments was proposed by ... Structural colors originated from Mie scattering of dielectric spheres can be regulated by the coupling effect between them and substrates.Here a rapid visual identification method of silver ornaments was proposed by the coupling effect of Zn O spheres with them.Both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proved that,by coupling with different metal substrates,the Mie resonance scattering peaks of ZnO spheres with dimeter of 700 nm showed different degrees of redshift,which lead to different structural color appeared when ZnO spheres deposited on different metal surfaces with a similar appearance.A red structural color was display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real silver ornament and a yellow-green structural color was shown on the surface of the cupronickel ornament.This method is quite simple and low-cost because it only needs to spray the dispersion of ZnO spheres on the ornament surface.Due to the mild chemical properties of the ZnO,covering and erasing ZnO spheres on the surface of silver would not corrode the silver ornament.Finally,an atomizer method was used for portable and daily testing.This work opens new perspectives on the visual identification of silv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isual identification Structural colors Coupling effect ZnO spheres silver
原文传递
Ratio of In-Sphere Volume to Polyhedron Volume of the Great Pyramid Compared to Selected Convex Polyhedral Solids 被引量:4
6
作者 Hans Hermann Otto 《Journal of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Physics》 2021年第1期41-56,共16页
The architecture of the Great Pyramid at Giza is based on fascinating golden mean geometry. Recently the ratio of the in-sphere volume to the pyramid volume was calculated. One yields as result <em>R</em>&... The architecture of the Great Pyramid at Giza is based on fascinating golden mean geometry. Recently the ratio of the in-sphere volume to the pyramid volume was calculated. One yields as result <em>R</em><sub><em>V</em></sub> = π <span style="white-space:nowrap;"><span style="white-space:nowrap;">&#8901;</span></span> <em><em style="white-space:normal;">φ</em></em><sup>5</sup>, where <img src="Edit_83decbce-7252-44ed-a822-fef13e43fd2a.bmp" alt="" /> is the golden mean. It is important that the number <em>φ</em><sup>5</sup> is a fundamental constant of nature describing phase transition from microscopic to cosmic scale. In this contribution the relatively small volume ratio of the Great Pyramid was compared to that of selected convex polyhedral solids such as the <em>Platonic </em>solids respectively the face-rich truncated icosahedron (bucky ball) as one of <em>Archimedes</em>’ solids leading to effective filling of the polyhedron by its in-sphere and therefore the highest volume ratio of the selected examples. The smallest ratio was found for the Great Pyramid. A regression analysis delivers the highly reliable volume ratio relation <img src="Edit_79e766ce-5580-4ae0-a706-570e0f3f1bd8.bmp" alt="" />, where <em>nF</em> represents the number of polyhedron faces and b approximates the silver mean. For less-symmetrical solids with a unique axis (tetragonal pyramids) the in-sphere can be replaced by a biaxial ellipsoid of maximum volume to adjust the <em>R</em><sub><em>V</em></sub> relation more reliab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LYHEDRON Great Pyramid Platonic Solids Volume-Area Ratio In-sphere and In-Ellipsoid Polyhedral Void Space Golden and silver Mean
下载PDF
凸起结构附近原子的共振卡西米尔 波德力特性
7
作者 高广波 单馨雨 +1 位作者 赵金云 黄勇刚 《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6期59-66,共8页
利用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研究凸起结构附近二能级原子的跃迁频率及所处位置对共振卡西米尔波德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相较于截面银纳米球结构,凸起结构会产生新的表面等离激元共振模式,该模式对原子所受的共振卡西米尔波德力产生极大... 利用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研究凸起结构附近二能级原子的跃迁频率及所处位置对共振卡西米尔波德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相较于截面银纳米球结构,凸起结构会产生新的表面等离激元共振模式,该模式对原子所受的共振卡西米尔波德力产生极大的增强作用.当原子离凸起结构表面较近时,新局域共振模式对原子所受的共振卡西米尔波德力的调控起主导作用;随着距离的逐渐增大,新局域共振模式对原子所受的共振卡西米尔波德力的贡献急剧减小,且凸起结构的共振模式比截面银纳米球结构的共振模式对原子所受的共振卡西米尔波德力的贡献减小得更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西米尔波德力 自发辐射增强 截面银球 凸起结构
下载PDF
类球形和树枝状纳米银的超声电化学制备 被引量:31
8
作者 廖学红 朱俊杰 +2 位作者 邱晓峰 赵小宁 陈洪渊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19-123,共5页
在配位剂EDTA存在下 ,用AgNO3溶液以超声电化学方法成功地制备出两种不同粒径的类球形和树枝状的纳米银 ,并用X射线衍射 (XRD)和透射电子显微镜 (TEM )对该纳米银进行表征 ;
关键词 类球形 树枝状 纳米银 超声电化学制备 表征 纳米粒子 可调因素
下载PDF
化学镀法制备银壳聚苯乙烯微球 被引量:11
9
作者 刘惠玉 陈东 +2 位作者 唐芳琼 凌慧 任湘菱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44-648,共5页
采用一种新的化学镀法合成银壳包覆聚苯乙烯微球,通过三乙醇胺和银离子络合来减小反应的氧化还原电位差,降低银在改性聚苯乙烯微球表面的沉积速率.采用TEM、XRD、UV等测试手段对样品进行了分析和表征,并考察了不同反应条件对实验结果的... 采用一种新的化学镀法合成银壳包覆聚苯乙烯微球,通过三乙醇胺和银离子络合来减小反应的氧化还原电位差,降低银在改性聚苯乙烯微球表面的沉积速率.采用TEM、XRD、UV等测试手段对样品进行了分析和表征,并考察了不同反应条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实验表明,该方法可在改性聚苯乙烯微球上包覆均匀的银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镀 改性聚苯乙烯微球 三乙醇胺
下载PDF
在SiO_2表面合成光滑纳米银壳的新方法——热裂解鄄熔流法 被引量:9
10
作者 陈渊 曹静 +1 位作者 唐芳琼 任俊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92-795,F005,共5页
A new route for the preparation of silver nanoshells on silica spheres, leading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a simple, efficient and easy-to-scale-up way for the synthesis of smooth silver nanoshells on silica monodisperse... A new route for the preparation of silver nanoshells on silica spheres, leading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a simple, efficient and easy-to-scale-up way for the synthesis of smooth silver nanoshells on silica monodispersed spheres, is reported through transforming the silver oxide shell to zero-valence silver by thermal cracking, applying surface strain theory to alter the shape of core-metal shell colloidal and form smooth metal nanoshell in hot inert flowing liquid. SEM images show that the silver nanoshells may be formed at 130 ℃ and deformed at 180 ℃ in hot inert flowing liquid. XRD indicates the formation of cubic structure pure silver with high crystallinity. Also, EDX and UV diffuse reflection spectrum analyses were conducted to characterize the as-prepared sampl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银壳 银等离子共振 单分散二氧化硅球 热裂解-熔流法 复合颗粒材料
下载PDF
高振实密度微米级球形银粉的制备 被引量:10
11
作者 熊庆丰 张牧 +6 位作者 高宇 李晓东 霍地 刘绍宏 李文林 黄富春 孙旭东 《材料与冶金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4-57,共4页
研究了以抗坏血酸为还原剂制备球形银粉的工艺过程及球形银粉的形成和长大机制.发现混合方式和速度对银粉的尺寸和形貌影响很大.将抗坏血酸以倾倒方式加入硝酸银溶液中,有利于获得球形的银粉.体系的pH值对银粉的形状影响显著,pH值过小(&... 研究了以抗坏血酸为还原剂制备球形银粉的工艺过程及球形银粉的形成和长大机制.发现混合方式和速度对银粉的尺寸和形貌影响很大.将抗坏血酸以倾倒方式加入硝酸银溶液中,有利于获得球形的银粉.体系的pH值对银粉的形状影响显著,pH值过小(<1)时,抗环血酸的还原能力较弱,获得片状或枝晶状银粉.pH值过大(>8),远离等电点,颗粒之间排斥力大,颗粒尺寸细小.pH值在4左右时,制得的银粉颗粒呈球型,表面光滑,分散性好,平均粒径为1μm左右,松装密度为2.1 g/cm3,振实密度为4.3 g/cm3,收率为99.4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粉 化学还原 合成 球形 振实密度
下载PDF
中空Ag纳米球壳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被引量:6
12
作者 易早 唐永建 +5 位作者 易有根 李恺 罗江山 李喜波 张建波 叶鑫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355-1359,共5页
以改性聚苯乙烯微球为模板,采用化学镀法在聚苯乙烯微球表面包覆一层银,在四氢呋喃溶液中将聚苯乙烯微球溶解,得到中空Ag纳米球壳。采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和X射线衍射仪对样品进行了表征及分析,并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研究了粒子的光... 以改性聚苯乙烯微球为模板,采用化学镀法在聚苯乙烯微球表面包覆一层银,在四氢呋喃溶液中将聚苯乙烯微球溶解,得到中空Ag纳米球壳。采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和X射线衍射仪对样品进行了表征及分析,并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研究了粒子的光学性质。实验结果表明:运用此法成功地制备出中空Ag纳米球壳的内径为250 nm,壁厚约为15 nm,并且成功地使纳米粒子的紫外吸收光谱由600 nm红移至900 nm左右,实现了在可见光至近红外光区调节Ag纳米结构的吸收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空Ag球壳 改性聚苯乙烯微球 化学镀 四氢呋喃
下载PDF
玻璃微珠/银核壳纳米复合粒子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11
13
作者 黄征 官建国 王一龙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882-886,共5页
通过添加聚合物表面活性剂,采用原位复合法制备了具有面心立方结构壳层的草莓状银包玻璃微珠核壳纳米复合粒子。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及透射电镜等表征了复合粒子的形貌和结构。结果表明:随着溶液pH值的升高,反应速率加快,银的析出量增... 通过添加聚合物表面活性剂,采用原位复合法制备了具有面心立方结构壳层的草莓状银包玻璃微珠核壳纳米复合粒子。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及透射电镜等表征了复合粒子的形貌和结构。结果表明:随着溶液pH值的升高,反应速率加快,银的析出量增大,壳层银纳米粒子的特征峰也越强。十二烷基硫酸钠的加入使得表面呈蓬松态,而聚乙烯吡咯烷酮则使表面均匀致密,羧甲基纤维素钠使壳层颗粒生长呈不对称分布。随着银氨溶液浓度的增加,经液相还原的银纳米粒子相应增多,复合粒子壳层厚度也逐渐从30nm增大到52nm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微珠 核壳粒子 原位复合 银纳米粒子
下载PDF
银纳米粒子在木瓜蛋白酶固定化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安明 宗璟 +1 位作者 王华 沈树宝 《过程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018-1021,共4页
通过超声条件下正硅酸四乙酯与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同步水解,一步制备了带氨基的二氧化硅微球,并在其表面沉积了银纳米粒子.以此负载银的二氧化硅微球作为载体固定木瓜蛋白酶,研究了银纳米粒子负载量对木瓜酶固定化的影响,考察了固... 通过超声条件下正硅酸四乙酯与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同步水解,一步制备了带氨基的二氧化硅微球,并在其表面沉积了银纳米粒子.以此负载银的二氧化硅微球作为载体固定木瓜蛋白酶,研究了银纳米粒子负载量对木瓜酶固定化的影响,考察了固定化木瓜蛋白酶的性能.结果表明,当载体的银负载量为0.68%时,固定木瓜蛋白酶活回收率达到最高,比使用未负载银的载体提高了188%;该固定酶比游离酶具有更好的热稳定性,在重复使用20次后仍保持原有酶活的43%,4℃下储存2个月后酶活基本没有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硅微球 银纳米粒子 木瓜蛋白酶 固定化
下载PDF
一种高散射率PIV实验用示踪粒子的制备 被引量:4
15
作者 蔡楚江 沈志刚 +2 位作者 肖昆 邢玉山 麻树林 《实验流体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5-68,共4页
采用化学镀银的方法在空心玻璃微珠表面包覆一层金属银,使其表面具有足够高的光散射效率和合适的密度,作为示踪粒子用在PIV(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实验中。文中研究了相关化学镀银工艺参数对所制备示踪粒子密度的影响,并对所制备... 采用化学镀银的方法在空心玻璃微珠表面包覆一层金属银,使其表面具有足够高的光散射效率和合适的密度,作为示踪粒子用在PIV(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实验中。文中研究了相关化学镀银工艺参数对所制备示踪粒子密度的影响,并对所制备的示踪粒子进行了流场测试评价,结果表明:采用在空心玻璃微珠表面镀银的方法,可以获得性能优异的PIV实验用示踪粒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镀银 示踪粒子 PIV 空心玻璃微珠
下载PDF
花球状银催化材料的制备及其对4-硝基苯酚的催化加氢性能 被引量:3
16
作者 孟宪伟 杨宏伟 +4 位作者 胡昌义 毛永云 杨宇雯 崔浩 陈家林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981-1986,共6页
通过室温下将硝酸银水溶液与含有硫酸亚铁和柠檬酸的水溶液直接混合,一步合成由银纳米片自组装而成的银花状球结构。结合X射线粉末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结构表征手段,考察硝酸银水溶液的滴加速度、柠檬酸添加量等因素对产... 通过室温下将硝酸银水溶液与含有硫酸亚铁和柠檬酸的水溶液直接混合,一步合成由银纳米片自组装而成的银花状球结构。结合X射线粉末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结构表征手段,考察硝酸银水溶液的滴加速度、柠檬酸添加量等因素对产物形貌及尺寸的影响,并对银花状球的形成机理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对硝酸银水溶液滴加速度的简单调控可以实现银颗粒形貌由薄片状到花球状的转变。此外,该形貌的微纳米材料在4-硝基苯酚加氢反应中呈现出优异的催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亚铁 花状球 4-硝基苯酚 加氢还原
下载PDF
亚微米级球形银钯合金粉末的制备 被引量:3
17
作者 熊庆丰 林智杰 +3 位作者 姬爱青 刘绍宏 霍地 孙旭东 《材料与冶金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24-127,131,共5页
系统研究了以抗坏血酸为还原剂制备亚微米级球形单分散银钯合金粉的工艺.发现分散剂浓度和体系pH值对银钯粉的尺寸形貌影响很大.当pH为2时,银钯离子电位差为零,可同时被还原,所得颗粒均匀,合金化程度最高.随着分散剂浓度降低,颗粒间空... 系统研究了以抗坏血酸为还原剂制备亚微米级球形单分散银钯合金粉的工艺.发现分散剂浓度和体系pH值对银钯粉的尺寸形貌影响很大.当pH为2时,银钯离子电位差为零,可同时被还原,所得颗粒均匀,合金化程度最高.随着分散剂浓度降低,颗粒间空间位阻减小,颗粒尺寸增大,团聚加剧.在pH为2时,分散剂和氧化剂质量比为0.1∶1条件下得到的粉体,经过500℃煅烧,制得的颗粒呈球型,表面光滑,分散性好,平均粒径为300~600 nm,且具有较高的合金化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钯合金粉末 化学还原 亚微米级 球形
下载PDF
单质银空心微球的制备及其表征 被引量:3
18
作者 徐志兵 孙慧群 夏云云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499-1501,共3页
以阳离子交换树脂为模板制备了单质银空心微球,采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能量散射谱(EDS)、X射线衍射谱(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紫外-可见光谱(UV-Vis)等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单质银微球呈表面多孔... 以阳离子交换树脂为模板制备了单质银空心微球,采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能量散射谱(EDS)、X射线衍射谱(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紫外-可见光谱(UV-Vis)等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单质银微球呈表面多孔的空心结构,直径在200~500μm之间,微球表面由30~80nm的纳米银颗粒组成。由于此种单质银微球独特的结构,可望在催化化学、生物化学、材料等诸多领域得到很好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球 阳离子交换树脂
下载PDF
室温水溶液法制备银花状球及其光学特性 被引量:3
19
作者 吴会杰 张进 +1 位作者 李元 李庆 《材料导报(纳米与新材料专辑)》 EI CAS 2014年第1期36-39,共4页
利用水溶液法,以柠檬酸和表面活性剂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辅助,在室温环境中反应2h成功合成了Ag花状球。用粉末X射线衍射仪(XRD)、X射线能谱仪(EDX)、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以及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等手段对产物进行了... 利用水溶液法,以柠檬酸和表面活性剂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辅助,在室温环境中反应2h成功合成了Ag花状球。用粉末X射线衍射仪(XRD)、X射线能谱仪(EDX)、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以及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等手段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研究表明,产物结晶性良好,产率高,形貌规整且粒径分布均匀,花状球的平均直径为900nm。产物于242nm处产生强的紫外吸收峰。通过对Ag花状球形成机理和实验条件进行系统探讨,提出了三步反应机理,同时发现柠檬酸和表面活性剂PVP对产物的形貌和尺寸起着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状球 紫外 光学性质 反应机理
下载PDF
一步生长合成具有催化活性的银花状球 被引量:1
20
作者 孟宪伟 巢云秀 +7 位作者 郭帅龙 李郁秀 胡昌义 杨宏伟 冯清福 李艳琼 崔浩 陈家林 《贵金属》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9-23,共5页
通过改变加入硝酸的量在水溶液中一步生长合成银花状球。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对其进行分析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得的银花状球结构由交错的微纳米片构成,且花状球结构的平均直径可在400 nm^1.5μm之间调节。研究发... 通过改变加入硝酸的量在水溶液中一步生长合成银花状球。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对其进行分析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得的银花状球结构由交错的微纳米片构成,且花状球结构的平均直径可在400 nm^1.5μm之间调节。研究发现,加入酸的量对产物的尺寸和形貌有决定性作用并基于此提出其生成机理。对比实验表明,银花状球对对硝基苯酚和硼氢化钠的反应具有催化活性,速率常数为369.8 s^(-1)·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材料 花状球结构 生长机制 催化活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