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储存条件对玉米胚及其毛油中黄曲霉毒素B_1含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9
1
作者 陈金定 刘玉兰 +1 位作者 张振山 纪俊敏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7-61,共5页
将不同初始水分(5%、9%、12%、18%)的玉米胚在25℃、45%相对湿度的条件下进行储存,取不同储存时间的玉米胚样品检测其粗脂肪、粗蛋白含量及黄曲霉毒素B1(AFB1)含量,并提取玉米毛油检测其酸值、过氧化值、色泽及AFB1含量,研究储存条件对... 将不同初始水分(5%、9%、12%、18%)的玉米胚在25℃、45%相对湿度的条件下进行储存,取不同储存时间的玉米胚样品检测其粗脂肪、粗蛋白含量及黄曲霉毒素B1(AFB1)含量,并提取玉米毛油检测其酸值、过氧化值、色泽及AFB1含量,研究储存条件对玉米胚及其毛油中AFB1含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0 d的储存时间内,初始水分为5%和9%的玉米胚及其毛油的主要质量指标和AFB1含量均无明显变化,但毛油酸值(KOH)分别增加了1.31 mg/g和3.60 mg/g;初始水分为12%和18%的玉米胚,粗脂肪含量分别下降了5.05个百分点和6.09个百分点,毛油酸值(KOH)分别增加了25.89 mg/g和61.69 mg/g,色泽明显加深,玉米胚及其毛油中AFB1含量随储存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至30 d时,玉米胚中AFB1含量分别达到3.192μg/kg和7.528μg/kg,对应的毛油中AFB1含量分别达到1.134μg/kg和2.128μg/kg。但所有玉米胚样品及其毛油样品中AFB1含量均未超过国家限量标准(20μ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胚 初始水分 储存时间 玉米毛油 黄曲霉毒素B1 酸值
下载PDF
两种玉米毛油的成分对比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杨嘉伟 王正浩 +1 位作者 逯良忠 金青哲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77-80,共4页
分别测定了玉米酒糟(DDGS)毛油及玉米胚芽毛油中的脂肪酸组成、酸值、生育酚组成及含量、玉米黄色素含量、甾醇及谷维素含量,以及在120℃的氧化稳定性。结果表明:两种玉米毛油的脂肪酸组成相近,DDGS毛油中生育酚、谷维素、植物甾醇、玉... 分别测定了玉米酒糟(DDGS)毛油及玉米胚芽毛油中的脂肪酸组成、酸值、生育酚组成及含量、玉米黄色素含量、甾醇及谷维素含量,以及在120℃的氧化稳定性。结果表明:两种玉米毛油的脂肪酸组成相近,DDGS毛油中生育酚、谷维素、植物甾醇、玉米黄色素平均含量分别达到1 475.7μg/g、814.1μg/g、14.50 mg/g、247.7μg/g,都较玉米胚芽毛油高,在DDGS毛油中未发现酵母特有的麦角甾醇。另外,DDGS毛油的氧化诱导期时间较长,氧化稳定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酒糟 玉米胚芽 毛油
下载PDF
玉米胚预榨毛油和浸出毛油品质及综合脱色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刘玉兰 郑来宁 《粮食与食品工业》 2014年第6期6-10,13,共6页
研究了玉米胚预榨浸出生产中所得预榨毛油和浸出毛油的品质及其脱色效果和脱色过程中营养成分的保留率。结果显示,预榨毛油比浸出毛油的色泽浅、维生素E含量高、酸价也较低;添加相同量的活性白土分别对两种毛油进行吸附脱色,预榨毛油较... 研究了玉米胚预榨浸出生产中所得预榨毛油和浸出毛油的品质及其脱色效果和脱色过程中营养成分的保留率。结果显示,预榨毛油比浸出毛油的色泽浅、维生素E含量高、酸价也较低;添加相同量的活性白土分别对两种毛油进行吸附脱色,预榨毛油较浸出毛油脱色率平均高出约4.6%;白土用量4%时,脱色预榨毛油的色泽基本达到玉米油国标中二级油的指标,而浸出毛油即使在白土用量6%时其色泽也很难达到二级油指标;经吸附脱色,预榨毛油中植物甾醇和维生素E保留率普遍高于浸出毛油,在白土用量5%时,预榨毛油较浸出毛油甾醇保留率高出14%,不同白土用量,预榨毛油比浸出毛油甾醇保留率平均高出约10%;白土用量2%时,预榨毛油较浸出毛油维生素E保留率提高约5.6%;两种玉米毛油所含维生素E中4种生育酚及4种生育三烯酚都存在,组分齐全;吸附脱色过程中γ-生育酚和β-、γ-生育三烯酚的损失较明显,其他组分含量的损失较少。因此,合理的玉米油精炼应将预榨毛油和浸出毛油分别进行适度精炼,以提高吸附脱色效果和营养成分保留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毛油 吸附脱色 脱色率 植物甾醇 维生素E 生育酚 生育三稀酚
下载PDF
《玉米油》国标执行中的一些问题及建议
4
作者 崔宝贵 《淀粉与淀粉糖》 2010年第2期12-13,28,共3页
本文提出了GB19111-2003《玉米油》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建议;讨论了行业进步对标准的要求;介绍了玉米胚芽的来源,提出了“玉米胚芽油”的命名合理性;讨论了解决原油指标的办法;分析了色泽、烟点对油脂过度精炼的影响;讨论了冷冻试... 本文提出了GB19111-2003《玉米油》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建议;讨论了行业进步对标准的要求;介绍了玉米胚芽的来源,提出了“玉米胚芽油”的命名合理性;讨论了解决原油指标的办法;分析了色泽、烟点对油脂过度精炼的影响;讨论了冷冻试验方法的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胚芽油 标准 命名 原油 色泽 烟点 冷冻试验
下载PDF
玉米胚芽油中酯态甾醇和游离态甾醇的分析方法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郑淑敏 马传国 +1 位作者 梁少华 计晓曼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1-36,共6页
利用柱层析法对玉米胚芽毛油中酯态甾醇和游离态甾醇进行分离,并分别用正己烷/乙酸乙酯(体积比为90∶10)和正己烷/乙醚/无水乙醇(体积比为25∶25∶50)洗脱,之后将这两种组分分别进行皂化、提取、衍生化并利用气相色谱法定量.此方法测得... 利用柱层析法对玉米胚芽毛油中酯态甾醇和游离态甾醇进行分离,并分别用正己烷/乙酸乙酯(体积比为90∶10)和正己烷/乙醚/无水乙醇(体积比为25∶25∶50)洗脱,之后将这两种组分分别进行皂化、提取、衍生化并利用气相色谱法定量.此方法测得酯态甾醇和游离态甾醇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32%、1.46%,精密度高,稳定性好,并加入实验室自制β-谷甾醇亚油酸酯作为酯态甾醇标准品,回收率分别为90.71%、94.73%,可用于玉米胚芽油中两态甾醇的分离以及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胚芽毛油 酯态甾醇 游离态甾醇 气相色谱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