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FM Study on Interface of HTHP As-grown Diamond Single Crystal and Metallic Film 被引量:5
1
作者 BinXU MusenLI +2 位作者 LongweiYIN JianjunCUI JianhongGONG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13-116,共4页
The study for the interface of as-grown diamond and metallic film surrounding diamond is an attractive way for understanding diamond growth mechanism at high temperature and high pressure (HTHP), because it is that th... The study for the interface of as-grown diamond and metallic film surrounding diamond is an attractive way for understanding diamond growth mechanism at high temperature and high pressure (HTHP), because it is that through the interface carbon atom groups from the molten film are transported to growing diamond surface. It is of great interest to perform atomic force microscopy (AFM) experiment; which provides a unique technique different from that of normal optical and electron microscopy studies, to observe the interface morphology. In the present paper, we report first that the morphologies obtained by AFM on the film are similar to those of corresponding diamond surface, and they are the remaining traces after the carbon groups moving from the film to growing diamond. The fine particles and a terrace structure with homogeneous average step height are respectively found on the diamond (100) and (111) surface. Diamond growth conditions show that its growth rates and the temperature gradients in the boundary layer of the molten film at HTHP result in the differences of surface morphologies on diamond planes, being rough on (100) plane and even on the (111) plane. The diamond growth on the (100) surface at HPHT could be considered as a process of unification of these diamond fine particles or of carbon atom groups recombination on the growing diamond crystal surface. Successive growth layer steps directly suggest the layer growth mechanism of the diamond (111) plane. The sources of the layer steps might be two-dimensional nuclei and disloc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ynthetic diamond high temperature and high pressure Metallic film AFM
下载PDF
工艺参数对高温高压合成Ⅱa型培育钻石的影响
2
作者 兰昊天 李仁德 +4 位作者 刘文俊 余海洲 范祖华 刘威 周念 《硬质合金》 CAS 2024年第2期97-105,共9页
针对国内采用六面顶压机利用高温高压法合成Ⅱa型培育钻石存在成核晶种粒数少、优晶占比小、生长缺陷多等问题,对合成前期和合成结束后的工艺参数曲线进行了优化。通过调控合成腔体内部的压力和温度,使其在合成腔体中的生长环境稳定,从... 针对国内采用六面顶压机利用高温高压法合成Ⅱa型培育钻石存在成核晶种粒数少、优晶占比小、生长缺陷多等问题,对合成前期和合成结束后的工艺参数曲线进行了优化。通过调控合成腔体内部的压力和温度,使其在合成腔体中的生长环境稳定,从而提高晶种形核生长数和优晶率。结果表明,最优工艺方案为:培育钻石生长阶段的前20h,在低温高压环境下缓慢升温并采取一段时间的保温措施,然后恒功率升温至设定温度,在高温高压下生长3d;在合成结束的2h内,采取分阶段带加热功率低速卸压,能够有效控制裂纹、金属包裹体等缺陷的产生,提高合成晶体品质。最终晶种形核生长数为25颗,优晶占比为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高压 Ⅱa型培育钻石 合成阶段 晶种形核生长数 优晶率 裂纹 金属包裹体
下载PDF
铁基触媒合成金刚石形成的金属包膜的组织结构 被引量:17
3
作者 许斌 李木森 +1 位作者 尹龙卫 崔建军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70-475,共6页
利用SEM ,TEM和Raman光谱检测手段 ,研究了铁基触媒合成金刚石形成的金属包膜的组织结构。结果表明 :包膜与合成后触媒的组织形貌不完全相同 ,包膜内无金刚石 ,在靠近金刚石的包膜内层没有石墨和无定型碳。据此并结合包膜所起的溶碳和... 利用SEM ,TEM和Raman光谱检测手段 ,研究了铁基触媒合成金刚石形成的金属包膜的组织结构。结果表明 :包膜与合成后触媒的组织形貌不完全相同 ,包膜内无金刚石 ,在靠近金刚石的包膜内层没有石墨和无定型碳。据此并结合包膜所起的溶碳和催化作用分析 ,在高温高压下 ,金刚石成核和生长的碳来源于靠近金刚石的包膜层 (Fe,Ni) 3C的分解产物 ,分解后的 (Fe,Ni) 3C转变为γ -(Fe,Ni) ,这时的γ -(Fe ,Ni)与未分解的 (Fe,N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造金刚石单晶 金属包膜 触媒 高温高压合成
下载PDF
超高压技术研究 被引量:16
4
作者 陈启武 熊湘君 邓福铭 《矿冶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62-65,共4页
在很高压力作用下 ,物质内部结构将发生变化并伴随一系列物理性质的改变 ,为了研究这一变化过程 ,出现了一门新的学科———高压物理。高压物理发展的关键技术是超高压技术。人造金刚石是超高压技术发展最辉煌的成果 ,同时人造金刚石的... 在很高压力作用下 ,物质内部结构将发生变化并伴随一系列物理性质的改变 ,为了研究这一变化过程 ,出现了一门新的学科———高压物理。高压物理发展的关键技术是超高压技术。人造金刚石是超高压技术发展最辉煌的成果 ,同时人造金刚石的诞生又促进了超高压技术的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刚石 超高压技术 高压物理 合成 六面顶压机
下载PDF
高压辊磨机在金矿选冶中的应用 被引量:27
5
作者 印万忠 唐远 +1 位作者 迟晓鹏 马英强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69-74,共6页
系统阐述了高压辊磨机的结构、工作原理以及在金矿选冶应用过程中的优缺点,结合不同类型金矿石的处理工艺以及金矿高压辊磨机的典型全开路、带边料返回的半开路和全闭路粉碎流程,指出高压辊磨机在金矿石选矿和冶金过程中的优势。作为一... 系统阐述了高压辊磨机的结构、工作原理以及在金矿选冶应用过程中的优缺点,结合不同类型金矿石的处理工艺以及金矿高压辊磨机的典型全开路、带边料返回的半开路和全闭路粉碎流程,指出高压辊磨机在金矿石选矿和冶金过程中的优势。作为一种高效的粉碎设备,高压辊磨机在黄金矿山能实现"多碎少磨",将为我国黄金矿山的节能降耗、增产增效和提高选冶指标提供一条有效的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辊磨机 多碎少磨 金矿 单体解离 微裂纹
下载PDF
Fe基金属包膜的Mssbauer参量及其在金刚石合成中的催化作用 被引量:5
6
作者 许斌 李木森 +3 位作者 宫建红 章亚明 牛玉超 景财年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810-814,共5页
研究了高温高压下金刚石单晶合成时形成的Fe基金属包膜与触媒合金的Mossbauer参量,并利用它们的差异,讨论了包膜的催化作用.结果表明,虽然Fe基金属包膜与触媒合金中的含Fe相均为γ-(Fe,Ni)和Fe3C,但包膜中的γ-(Fe,Ni)与触媒合金中的γ-... 研究了高温高压下金刚石单晶合成时形成的Fe基金属包膜与触媒合金的Mossbauer参量,并利用它们的差异,讨论了包膜的催化作用.结果表明,虽然Fe基金属包膜与触媒合金中的含Fe相均为γ-(Fe,Ni)和Fe3C,但包膜中的γ-(Fe,Ni)与触媒合金中的γ-(Fe,Ni)相比,同质异能移IS大于后者、超精细场Bhf小于后者.这表明Fe基金属包膜内γ-(Fe,Ni)中Fe原子的3d层电子状态发生了变化,包膜的γ-(Fe,Ni)在高温高压金刚石生长过程中是一催化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造金刚石 高温高压 金属包膜 Moessbauer谱 催化机理
下载PDF
破碎方式对邦铺钼铜矿石可磨性及钼浮选的影响 被引量:21
7
作者 印万忠 侯英 +4 位作者 丁亚卓 姚金 王余莲 罗溪梅 孙大勇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86-89,共4页
分别采用高压辊磨工艺和传统破碎工艺将西藏墨竹工卡县邦铺钼铜矿石破碎到-3.2 mm,分析了两种破碎产品的粒度特性,测定了两种破碎方式下矿石的Bond球磨功指数,考察了两种破碎方式对后续球磨—钼浮选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压辊磨产品比传... 分别采用高压辊磨工艺和传统破碎工艺将西藏墨竹工卡县邦铺钼铜矿石破碎到-3.2 mm,分析了两种破碎产品的粒度特性,测定了两种破碎方式下矿石的Bond球磨功指数,考察了两种破碎方式对后续球磨—钼浮选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压辊磨产品比传统破碎产品细粒级含量多且粒度分布更均匀;高压辊磨产品在不同目标粒度下的Bond球磨功指数比传统破碎产品至少降低9.05%;高压辊磨产品和传统破碎产品浮选钼的最佳磨矿细度分别为-0.074 mm占65%和75%,相应地,前者的Bond球磨功指数比后者降低10.87%,但浮钼回收率减少2.32个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钼铜矿石 高压辊磨 传统破碎 破碎产品粒度特性 Bond球磨功指数 钼浮选
下载PDF
不同粉碎方式对含金铜矿石浮选的影响 被引量:7
8
作者 马英强 吴凯 +4 位作者 印万忠 李晓慢 朱加乾 朱素娟 吴维新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0-65,共6页
以某含金铜矿石为研究对象,采用高压辊磨机和颚式破碎机两种不同方式进行破碎,将两种粉碎产品分别进行浮选试验研究,考察粉碎方式对含金铜矿石浮选指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磨矿细度-74μm 75%条件下,高压辊磨—球磨产品浮选获得的... 以某含金铜矿石为研究对象,采用高压辊磨机和颚式破碎机两种不同方式进行破碎,将两种粉碎产品分别进行浮选试验研究,考察粉碎方式对含金铜矿石浮选指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磨矿细度-74μm 75%条件下,高压辊磨—球磨产品浮选获得的含金铜精矿比颚式破碎—球磨产品浮选相同产品产率提高0.14%,金品位提高0.64 g/t,金回收率提高2.80%,铜品位提高0.73%,铜回收率提高6.19%。同时对不同粉碎方式磨矿产品浮选效果进行了经济对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辊磨机 粉碎方式 含金铜矿石 浮选
下载PDF
金刚石合成时形成的镍基金属包膜和溶媒的组织结构 被引量:2
9
作者 许斌 项东 +1 位作者 高尚 邢士波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CAS 2004年第1期20-23,共4页
利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了金刚石合成时形成的镍基金属包膜和溶媒的组织结构。结果表明,与包膜相比,溶媒合金内含有块状的未溶石墨和较多的球状再结晶石墨。包膜与溶媒的相结构均由溶入了锰、钴的镍基γ固溶体和石墨组成。包膜内没... 利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了金刚石合成时形成的镍基金属包膜和溶媒的组织结构。结果表明,与包膜相比,溶媒合金内含有块状的未溶石墨和较多的球状再结晶石墨。包膜与溶媒的相结构均由溶入了锰、钴的镍基γ固溶体和石墨组成。包膜内没有发现金刚石结构的事实说明,金刚石单晶不是在高温高压下的包膜内熔体内完成转变的。高温高压下使包膜熔体内的碳转变为金刚石的催化相是γ固溶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高压 人造金刚石 金属包膜 溶媒合金 微观结构 扫描电镜 透射电镜
下载PDF
石墨粉中添加含硼化合物合成金刚石的颜色与热稳定性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党库 唐敬友 +4 位作者 卢喜瑞 秦茂媛 高莉彬 王华利 刘锋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9-43,共5页
为了研究不同含硼添加剂对合成金刚石的颜色和耐热性能的影响,以石墨和触媒粉末作原料,分别用碳化硼、硼酸和硼酸氨作添加剂,在高温高压下合成出含硼金刚石。在相同的合成工艺条件下,当反应体系中的含硼量接近时,不同的添加剂合成的金... 为了研究不同含硼添加剂对合成金刚石的颜色和耐热性能的影响,以石墨和触媒粉末作原料,分别用碳化硼、硼酸和硼酸氨作添加剂,在高温高压下合成出含硼金刚石。在相同的合成工艺条件下,当反应体系中的含硼量接近时,不同的添加剂合成的金刚石颜色差异较大。添加硼酸和硼酸氨的溶液时,易于合成出黄色透明的金刚石。采用动态空气流条件下的热重和差示扫描量热方法对金刚石进行了热稳定分析,结果表明:用三种添加含硼化合物合成金刚石的初始氧化温度超过830℃,最高达到990℃;在1200℃时,金刚石的失重在38%-85%之间;氧化反应放热峰在100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造金刚石 含硼化合物添加剂 颜色 热稳定性 高温高压
下载PDF
人造金刚石晶体中微观杂质的TEM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尹龙卫 邹增大 +3 位作者 李木森 孙东升 郑培智 郝兆印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94-398,共5页
本文成功地利用透射电子显微术探讨了高温高压条件下于Fe Ni C系统中生长的人造金刚石单晶内部的微观杂质。分析了金刚石晶体中杂质的微观结构、化学成分组成、晶体结构及其可能形成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 ,金刚石晶体中微观杂质与原材... 本文成功地利用透射电子显微术探讨了高温高压条件下于Fe Ni C系统中生长的人造金刚石单晶内部的微观杂质。分析了金刚石晶体中杂质的微观结构、化学成分组成、晶体结构及其可能形成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 ,金刚石晶体中微观杂质与原材料、传压介质和高温高压过程密切相关 ,主要由面心立方 (FeNi) 2 3C6 ,正交结构的FeSi2 ,面心立方SiC和非晶态石墨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造金刚石 微观杂质 高温高压 透射电子显微术
下载PDF
超细石墨粉体高温高压合成金刚石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卢喜瑞 唐敬友 +2 位作者 刘党库 唐翠霞 祖义忠 《超硬材料工程》 CAS 2008年第2期5-7,共3页
为研究超细石墨粉体合成金刚石的可能性,以5000目的超细石墨粉和Fe70Ni30触媒为原料,用静态高压技术合成出金刚石。研究结果表明:以超细石墨粉为碳源材料合成金刚石是完全可行的,但在合成晶体里发现有大量缺陷存在;合成金刚石单产接近12... 为研究超细石墨粉体合成金刚石的可能性,以5000目的超细石墨粉和Fe70Ni30触媒为原料,用静态高压技术合成出金刚石。研究结果表明:以超细石墨粉为碳源材料合成金刚石是完全可行的,但在合成晶体里发现有大量缺陷存在;合成金刚石单产接近120ct,明显要高于相同合成腔体和工艺条件下合成普通金刚石的单产;晶体粒度平均为270μm左右,小于相同条件下以200目人造石墨粉为原料合成晶体的粒度。以超细石墨粉体为碳源材料合成金刚石的生产工艺等各方面影响因素有待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细石墨 粉体 高温高压 合成金刚石
下载PDF
我国人造金刚石用石墨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和胜 李木森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43-46,共4页
石墨材料是人工合成金刚石的直接原料。回顾我国人造金刚石用石墨材料的发展历程,介绍目前金刚石工业专用石墨材料的种类、制备工艺及其相关性能。同时,概要介绍掺杂石墨和采用其他种类石墨材料合成金刚石的研究进展,并对今后人造金刚... 石墨材料是人工合成金刚石的直接原料。回顾我国人造金刚石用石墨材料的发展历程,介绍目前金刚石工业专用石墨材料的种类、制备工艺及其相关性能。同时,概要介绍掺杂石墨和采用其他种类石墨材料合成金刚石的研究进展,并对今后人造金刚石用石墨材料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造金刚石 石墨材料 高温 高压
下载PDF
渗硼石墨对人工合成金刚石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关长斌 王艳辉 +1 位作者 董占海 赵金波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10-13,28,共5页
石墨渗硼对合成金刚石性能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渗硼石墨合成金刚石,可提高金刚石的粗颗粒百分比、抗压强度、热稳定性和单次合成产量,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合成金刚石的石墨材料。
关键词 人造金刚石 渗硼石墨 晶体生长
下载PDF
铁基触媒合成金刚石的压力功率动态匹配工艺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李和胜 李木森 《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2006年第6期1-5,18,共6页
理论分析和生产实践都证明,在高温高压合成金刚石过程中合成腔体的压力和温度随着合成时间的延长而不断变化,即金刚石生长的工作点是漂移的.为避免合成腔体压力与温度的波动,为金刚石晶体的生长提供一个相对稳定的条件,应抑制工作点的漂... 理论分析和生产实践都证明,在高温高压合成金刚石过程中合成腔体的压力和温度随着合成时间的延长而不断变化,即金刚石生长的工作点是漂移的.为避免合成腔体压力与温度的波动,为金刚石晶体的生长提供一个相对稳定的条件,应抑制工作点的漂移,主要的措施是采用非恒压力加压和非恒功率加热.使用粉末冶金铁基触媒进行了压力与功率动态匹配的金刚石合成工艺初探.实验发现,采用新工艺合成出的金刚石产量大,粒度粗,晶型好,机械性能高,主要性能指标均超过机械行业标准《人造金刚石技术条件》(JB/T7989-1997)对锯片级金刚石的技术要求,评级可在SMD3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造金刚石 铁基触媒 合成工艺 高温高压
下载PDF
金刚石单晶/镍基金属包膜界面的相结构和形貌 被引量:2
16
作者 许斌 李木森 +3 位作者 崔建军 宫建红 田清波 高洪吉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71-276,共6页
利用透射电镜和原子力显微镜(atomic force microscope,AFM)研究了高温高压合成金刚石过程中金刚石单晶/镍基金属包膜的界面结构和形貌。分析表明金刚石/金属包膜界面包膜一侧由Ni3C,Mn23C,γ(Ni,Mn)和纳米级金刚石颗粒组成,未发现石墨... 利用透射电镜和原子力显微镜(atomic force microscope,AFM)研究了高温高压合成金刚石过程中金刚石单晶/镍基金属包膜的界面结构和形貌。分析表明金刚石/金属包膜界面包膜一侧由Ni3C,Mn23C,γ(Ni,Mn)和纳米级金刚石颗粒组成,未发现石墨结构;金刚石晶面的AFM形貌与所对应的包膜表面形貌相近,但又不互为负形;金刚石(100)晶面为细小的颗粒状表面,而(111)晶面呈现出有台阶的平直表面。结果表明金刚石的生长不是源于石墨结构的直接转变。在高温高压下,金刚石/包膜界面至包膜熔体的温度梯度差异导致了金刚石晶面形貌的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高压合成 人造金刚石单晶 镍基金属包膜 界面相结构
下载PDF
添加剂铜对铁基触媒合成金刚石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和胜 李木森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4,共4页
以铁、镍单质金属粉和适量的电解铜粉为原料,采用粉末冶金方法制备规格为15×0.5 mm的片状铁基触媒,在六面顶压机上高温高压合成金刚石单晶。通过分析金刚石的产量、形貌、粒度与晶形分布、静压强度、冲击韧性、磁化率以及热稳定性... 以铁、镍单质金属粉和适量的电解铜粉为原料,采用粉末冶金方法制备规格为15×0.5 mm的片状铁基触媒,在六面顶压机上高温高压合成金刚石单晶。通过分析金刚石的产量、形貌、粒度与晶形分布、静压强度、冲击韧性、磁化率以及热稳定性等,探讨添加剂铜对铁基触媒合成金刚石的影响。实验发现,在铁基触媒中添加适量的铜粉可以有效地控制金刚石的成核数量和生长速率,使得粒度增粗,晶体完整度增加,杂质与包裹体的数量减少,纯净度提高。相应的,金刚石的主要性能指标均高于普通金刚石,超过SMD25锯片级金刚石性能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造金刚石 铁基触媒 高温高压
下载PDF
Fe70Ni30合金粉体触媒及合成金刚石中杂质元素的原子发射光谱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卢喜瑞 唐敬友 +1 位作者 刘党库 姚怀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7-49,54,共4页
为了分析合成金刚石中的杂质元素,以粉体Fe70Ni30合金触媒及石墨为原料,用静态高压技术合成出金刚石,分别对触媒和金刚石进行了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测试结果表明:触媒里具有Co、Ca和Mn等22种含量值在0.0001-1.5 wt%之间的杂质元素;合成... 为了分析合成金刚石中的杂质元素,以粉体Fe70Ni30合金触媒及石墨为原料,用静态高压技术合成出金刚石,分别对触媒和金刚石进行了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测试结果表明:触媒里具有Co、Ca和Mn等22种含量值在0.0001-1.5 wt%之间的杂质元素;合成金刚石中有含量值在0.00005-0.02 wt%之间的Fe、N i和Ca等10种杂质元素。这些杂质元素对金刚石质量和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定性讨论。采用粉末触媒合成金刚石,其合成晶体中含有一定量的杂质元素是很难避免的,除合理采用合成工艺外,还可以通过严格控制原材料纯度等一些措施,来降低合成晶体中杂质元素的含量,进而提高合成金刚石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70Ni30合金 粉体触媒 高温高压 合成金刚石 原子发射光谱 杂质元素
下载PDF
高温高压下Fe-Ni-C系合成金刚石单晶的机理研究(下)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和胜 许斌 +2 位作者 宫建红 李丽 李木森 《超硬材料工程》 CAS 2010年第3期5-10,共6页
关键词 人造金刚石 合成机理Fe-Ni-C系 固体分子经验电子理论 高温高压
下载PDF
高温高压下Fe-Ni-C系合成金刚石的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和胜 李木森 《高压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01-408,共8页
以工业纯单质铁粉和单质镍粉为主要原料,采用粉末冶金方法制备了Fe-Ni-C系反应体系,在六面顶压机上进行了金刚石合成实验。Raman光谱和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采用这种方法获得的粒径为200~500μm,呈六-八面体聚形的晶体为立方金刚石... 以工业纯单质铁粉和单质镍粉为主要原料,采用粉末冶金方法制备了Fe-Ni-C系反应体系,在六面顶压机上进行了金刚石合成实验。Raman光谱和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采用这种方法获得的粒径为200~500μm,呈六-八面体聚形的晶体为立方金刚石单晶。通过对常规力学性能的检测发现,金刚石的品位较高,超过SMD25级锯片级金刚石的要求。分析认为,高温高压下金刚石自Fe-Ni-C系形核是一个触媒不断溶解催化碳原子的过程。大量的实验结果可以证实,金刚石在Fe-Ni-C系长大所需的碳原子来自于在γ-(Fe,Ni)吸引作用下、从(Fe,Ni)。C中不断脱溶的碳。金属包覆膜在这一过程中不但起到了输送碳原子的作用,还以独特的方式促成了碳原子由sp^2π杂化态向sp^3杂化态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造金刚石 铁基触媒 粉末冶金 高温高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