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reep properties and permeability evolution in triaxial rheological tests of hard rock in dam foundation 被引量:8
1
作者 XU Wei-ya WANG Ru-bin +3 位作者 WANG Wei ZHANG Zhi-liang ZHANG Jiu-chang WANG Wen-yuan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2年第1期252-261,共10页
Triaxial creep tests were carried out under seepage pressure by using rock servo-controlled triaxial rheology testing equipment. Based on experimental results, rock rheological properties influenced by seepage-stress ... Triaxial creep tests were carried out under seepage pressure by using rock servo-controlled triaxial rheology testing equipment. Based on experimental results, rock rheological properties influenced by seepage-stress coupling were studied, and variations of seepage rate with time in complete creep processes of rock were analyzed. It is shown that, when the applied stress is less than failure stress level, the creep deformation is not obvious, and its main form is steady-state creep. When applied stress level is greater than or less than but close to fracture stress, it is easier to see the increase of creep deformation and the more obvious accelerative creep characteristics. The circumferential creep deformation is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e axial creep deformation. At the stage of steady-state creep, the average of seepage flow rate is about 4.7×10-9 rn/s at confining pressure (tr3) of 2 MPa, and is about 3.9×10-9 m/s at a3 of 6 MPa. It is seen that the seepage flow rate at or3 of 2 MPa in this case is obviously larger than that at tr3 of 6 MPa. At the stage of creep acceleration, the seepage flow rate is markedly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time. The variation of rock permeability is directly connected to the growth and evolution of creep crack.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 in complete creep processes of rock is not a constant, but is a function of rock creep strain, confining pressure, damage variable and pore water pressure. The results can be considered to provide a reliable reference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rock rheological model and parameter identific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ck mechanics creep properties volcanic breccia triaxial rheology test permeability evolution creep damage
下载PDF
Characteristics of breccia lava reservoirs and analysis of their dominant factors: case study of the Xushen gas field located in the Songliao Basin
2
作者 WANG Zhiqiang LIU Chengzhi +3 位作者 WANG Wenguang TIAN Zhao LI Minghui SUN Wei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I CAS 2010年第1期109-114,共6页
Breccia lava is a type of rock in transition between volcanic clastic rock and lava. Its physical properties are compara-tively special, while the nature of its genesis and the formation of reservoirs, deposits and co... Breccia lava is a type of rock in transition between volcanic clastic rock and lava. Its physical properties are compara-tively special, while the nature of its genesis and the formation of reservoirs, deposits and concentrations vary considerably. In order to discover the different genesis for breccia lava reservoirs, our study has been carried out on breccia lava for its rock constituents, structures, diagenesis and reconstruction from tectonic movements to mineral depositions. From our analysis, we conclude that the main type of reservoir is a secondary emposieu, where rock compositions, structures, diagenesis and tectonic action are the major contributing factors to the deposition of breccia lava and its properties. Diagenesis constrained the extent of conservation of the primary pore of breccia lava and produced secondary porosity. The roles of tectonics were played out through the formation controlling tectonic fissures inside breccia lava and affected the impermeability of breccia lava fluids. The constituents of lava rock determine directly the type of diagenesis and its response to tectonic action. At the time of appropriate rock composition and structures, constructive formation occurred to breccia lava. Breccia lava also responded proactively to tectonic movements, forming the best quality collective reservoir agglomerations of vast spaces and strong permeabi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eccia lava DIAGENESIS volcanic rock RESERVOIR
下载PDF
Discovery of Liquid Cryptoexplosive Breccia in the Pulang Porphyry Copper Deposit of Yunnan Province and its Prospecting Significance
3
作者 SHI Hongzhao FAN Wenyu +2 位作者 WANG Xianfeng TAN Gengli LIU Shusheng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15年第4期1421-1422,共2页
The Pulang porphyry copper deposit,located in the Gezan tectonic-magmatic arc and south of the Yidun island arc,southwest of Sanjiang metallogenic belt in Yunnan province,is a super-large porphyry copper deposit.
关键词 Discovery of Liquid Cryptoexplosive breccia in the Pulang Porphyry Copper Deposit of Yunnan Province and its Prospecting Significance rock
下载PDF
安徽淮南舜耕山奥陶系古溶洞发育特征及成因
4
作者 杨婷婷 许光泉 +2 位作者 何玉鹏 王凯 张著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20-631,共12页
古溶洞对隐伏地区岩溶地下水储存与运移至关重要,查明其形态及内部结构特征对于认识隐伏煤田岩溶形成过程及矿山岩溶水害防治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近年来,通过对华北板块南缘安徽淮南舜耕山地区奥陶系岩溶野外露头详细的地质勘查,在奥... 古溶洞对隐伏地区岩溶地下水储存与运移至关重要,查明其形态及内部结构特征对于认识隐伏煤田岩溶形成过程及矿山岩溶水害防治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近年来,通过对华北板块南缘安徽淮南舜耕山地区奥陶系岩溶野外露头详细的地质勘查,在奥陶系发现1处典型古溶洞。采用野外观测、显微鉴定、古水文和古构造等方法,对古溶洞几何形态特征、内部结构进行系统分析,该溶洞发育于奥陶系古溶洞沿马家沟组和萧县组的沉积层面间,洞体形态宽窄不一,西侧较宽、东侧较窄,最大层间高度达9.8 m,洞体长度为125 m。洞顶面保留古水流冲刷溶蚀痕迹,洞体内存在多处因重力作用垮落坍塌充填物,按其成因,可分为碎屑垮落充填、化学充填以及混合充填等,充填岩屑以灰岩、白云岩类为主,其矿物成分为方解石、白云石、隐晶硅质等。结合区域地质构造演化史,古溶洞形成于加里东运动抬升阶段,经过了裂隙发育、层面岩溶形成、层面间溶洞生长以及崩塌跨落充填压实4个阶段,主要受层面裂隙、侵蚀流体以及岩溶垂向分带控制。研究成果可为淮南煤田乃至华北煤田古岩溶突水防治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岩溶角砾岩 溶洞填充物 古水流 构造演化 淮南舜耕山
下载PDF
A New Type of Li Deposit:Hydrothermal Crypto-Explosive Breccia Pipe Type 被引量:4
5
作者 Shao-Yong Jiang Huimin Su +2 位作者 Xinyou Zhu Kangyu Zhu Zhenpeng Duan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22年第5期1095-1113,共19页
Lithium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strategic energy metals,which is in short supply in China.There are three major types of lithium deposits:brine and salt lake type,highly differentiated granite or pegmatite type,and ca... Lithium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strategic energy metals,which is in short supply in China.There are three major types of lithium deposits:brine and salt lake type,highly differentiated granite or pegmatite type,and carbonate-clay type.In recent years,some new types of lithium deposits have also begun to receive great attention and subject recent research.There are many crypto-explosive breccia pipe type deposits in the world,including copper,gold,lead,zinc,tungsten and tin deposits,but little is known about this type of lithium deposit.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latest research results of the Weilasituo Sn-Li-Rb polymetallic deposit in Inner Mongolia(NE China),which occurs in the middlesouthern section of the Great Xing’an Range metallogenic belt.A remarkable feature of this deposit is the coexistence of various mineralization types,including granite type Rb and Sn-Zn,hydrothermal crypto-explosive breccia pipe type Li-Rb,quartz vein type Sn-Zn and sulfide vein type Pb-Zn-Ag mineralization.Among them,hydrothermal crypto-explosive breccia pipe type Li-Rb deposit is currently very rare at home and abroad,which is likely a new type of rare metal deposit that worthy of our attention.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summarizes the geology,alteration and mineralization,geochemistry,isotopes and geochronology of the Weilasituo deposit,and establishes a new petrogenic and metallogenic mod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thium deposit hydrothermal crypto-explosive breccia pipe type petrogenic and metallogenic model Weilasituo deposit Inner Mongolia mineral deposits
原文传递
中酸性隐爆角砾岩、次火山(超浅成)岩与成矿的关系——以广西贵港新民—吉塘铜银矿区为例 被引量:32
6
作者 胡承绮 冯佐海 +2 位作者 王林江 石体坚 李骏青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1-6,共6页
研究了隐爆角砾岩与断层角砾岩、火山爆破角砾岩的区别,隐爆岩筒上、中、下部隐爆角砾岩的区别,含矿隐爆角砾岩筒特征,以及与隐爆、成矿作用有关的次火山(超浅成)岩特征。
关键词 隐爆角砾岩 次火山岩 银矿床 铜矿床 矿床成矿
下载PDF
坝基硬岩蠕变特性试验及其蠕变全过程中的渗流规律 被引量:26
7
作者 王如宾 徐卫亚 +2 位作者 王伟 张治亮 张玉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60-969,共10页
采用先进的岩石全自动流变伺服仪,对坝基坚硬岩石变质火山角砾岩进行渗透水压力作用下的三轴流变力学试验。基于试验结果,研究变质火山角砾岩在不同围压下的蠕变特性,并分析岩石蠕变全过程中渗流速率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当... 采用先进的岩石全自动流变伺服仪,对坝基坚硬岩石变质火山角砾岩进行渗透水压力作用下的三轴流变力学试验。基于试验结果,研究变质火山角砾岩在不同围压下的蠕变特性,并分析岩石蠕变全过程中渗流速率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当所施加应力水平小于岩石破裂应力水平时,变质火山角砾岩轴向蠕变变形不明显,且主要表现为稳态蠕变;当施加应力水平大于或小于但接近岩石破裂应力水平时,出现明显蠕变变形,蠕变速率开始增加,且发生加速蠕变破裂,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加速蠕变特性。变质火山角砾岩环向蠕变变形量明显大于轴向蠕变变形量,表现出明显体积扩容现象。变质火山角砾岩稳态蠕变阶段的渗流速率随时间变化不大,但加速蠕变阶段的渗流速率明显增大,围压2MPa下变质火山角砾岩的渗流加速度大于围压6MPa下的渗流加速度。试验结果旨在为岩石流变本构模型及参数辨识提供可靠的试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变质火山角砾岩 流变试验 蠕变特性 渗流速率
下载PDF
高速铁路膏溶角砾岩深埋隧道支护荷载确定方法 被引量:11
8
作者 何本国 朱永全 +2 位作者 孙明磊 张志强 孙元国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827-832,共6页
合理的支护荷载确定方法是膏溶角砾岩深埋隧道设计和施工过程中的关键科学问题。以石太客运专线太行山隧道累计穿越4 410 m膏溶角砾岩地层为依托,通过现场支护荷载量测试验,统计得到初支围岩压力和二衬接触压力。采用泰沙基理论、比尔... 合理的支护荷载确定方法是膏溶角砾岩深埋隧道设计和施工过程中的关键科学问题。以石太客运专线太行山隧道累计穿越4 410 m膏溶角砾岩地层为依托,通过现场支护荷载量测试验,统计得到初支围岩压力和二衬接触压力。采用泰沙基理论、比尔鲍曼理论、谢家烋理论、铁路隧道设计规范和普氏理论共5种方法分别计算围岩压力,并与现场实测值相比较。结果表明:围岩压力以竖向为主,泰沙基理论值与现场实测统计值最为接近;围岩压力在竖向、水平分布模式不同于传统计算方法,推荐竖向压力采用双峰型或均匀分布,水平压力采用折线型分布;初支和二次衬砌共同承担荷载,二衬分担比例为50.1%。研究成果可为高速铁路膏溶角砾岩以及类似地质条件深埋隧道修建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膏溶角砾岩 铁路隧道 围岩压力 荷载分配
下载PDF
湘西大庸上震旦统灯影组震裂角砾岩 被引量:34
9
作者 郭建华 王方平 +2 位作者 刘贵 王正允 高振中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19-224,共6页
湘西大庸上震旦统灯 影组中碳酸盐 岩震裂角砾岩 垂向序列由 5 个层段组成,自 下而上分别为: 下伏未震层段、裂缝层段、微褶曲层 段,、角砾岩层段及上覆未震层段。一个垂向序列代表了一次地 震灾变事件。与已有的标准序 列比较,缺... 湘西大庸上震旦统灯 影组中碳酸盐 岩震裂角砾岩 垂向序列由 5 个层段组成,自 下而上分别为: 下伏未震层段、裂缝层段、微褶曲层 段,、角砾岩层段及上覆未震层段。一个垂向序列代表了一次地 震灾变事件。与已有的标准序 列比较,缺乏液化均一层段,这可能反映 了固结程度较高的较刚性岩体的破 裂机理。震裂角砾岩是一种较好的 储集岩体,以发生地震的断裂系统 为中心,组成向两则储集岩 体尖灭的岩性圈闭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裂角砾岩 灯影组 上震旦统 储集岩体 碳酸岩
下载PDF
龙岗地区雷口坡组复杂碳酸盐岩储层有效性评价 被引量:9
10
作者 王亮 司马立强 +2 位作者 谢兵 胡顺庆 唐涛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11年第5期37-40,136-137,共4页
龙岗地区雷口坡组碳酸盐岩储层岩性复杂、岩石结构多样,储集空间复杂,储层非均质性较强,储层有效性评价是测井评价的重点与难点。在分析储层特征的基础上,运用测井资料结合岩心物性、压汞等分析资料,从储层岩性、物性、裂缝等3个方面进... 龙岗地区雷口坡组碳酸盐岩储层岩性复杂、岩石结构多样,储集空间复杂,储层非均质性较强,储层有效性评价是测井评价的重点与难点。在分析储层特征的基础上,运用测井资料结合岩心物性、压汞等分析资料,从储层岩性、物性、裂缝等3个方面进行储层有效性评价。研究认为,有效储层岩性以白云岩为主,颗粒云岩的有效性好于粉晶云岩;非角砾岩有效性优于角砾岩。同时,通过常规测井与微电阻率成像测井、偶极声波测井结合,更客观地评价储层岩性、物性、裂缝,进一步评价了储层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岗地区 雷口坡组 碳酸盐岩 角砾岩 有效性评价
下载PDF
四川盆地东部黄龙组古岩溶地貌研究 被引量:51
11
作者 文华国 郑荣才 +3 位作者 沈忠民 胡忠贵 李伟 张志杰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16-827,共12页
作为川东地区最重要的天然气储集类型之一的石炭系黄龙组古岩溶型储层,业已引起众多油气地质工作者的重视。通过古岩溶作用标志识别和成因分析,采用残余地层厚度法、地貌法和印模法等技术手段对川东地区黄龙组古岩溶地貌进行恢复,从中... 作为川东地区最重要的天然气储集类型之一的石炭系黄龙组古岩溶型储层,业已引起众多油气地质工作者的重视。通过古岩溶作用标志识别和成因分析,采用残余地层厚度法、地貌法和印模法等技术手段对川东地区黄龙组古岩溶地貌进行恢复,从中划分出岩溶高地、岩溶斜坡和岩溶盆地三个岩溶地貌单元和峰丛、溶沟、落水洞、坡地、谷地、浅洼、残丘和槽地等微地貌单元,在平面上细分出七个典型的古岩溶地貌分区,并对分区内的岩溶地貌特征进行了研究,认为不同古岩溶地貌分区所处的地理位置及微地貌单元组成特征具有明显差异,从而直接影响到天然气藏的发育。在此基础上,对川东地区古岩溶及储层发育控制因素进行了分析,认为构造、气候、岩性、层位、古地形、古水文条件和不同的岩溶地貌形态影响和控制着古岩溶储层的发育与区域分布。上述研究成果将为川东石炭系古岩溶型储层评价与有利区带优选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角砾岩 古岩溶地貌 微地貌 碳酸盐岩储层 控制因素 石炭系 川东
下载PDF
鲁西归来庄金矿田成矿系列及成矿作用研究 被引量:28
12
作者 于学峰 方宝明 韩作振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5-64,共10页
归来庄金矿田内金矿化类型较多,主要由隐爆角砾岩型、镁质碳酸盐岩微细浸染型、含铁矽卡岩上叠加型、斑岩型和破碎带蚀变岩型等多种类型的矿床(点)组成。在成因上均与铜石富钾碱性潜火山杂岩关系密切,岩浆活动为成矿提供了热液和热源。... 归来庄金矿田内金矿化类型较多,主要由隐爆角砾岩型、镁质碳酸盐岩微细浸染型、含铁矽卡岩上叠加型、斑岩型和破碎带蚀变岩型等多种类型的矿床(点)组成。在成因上均与铜石富钾碱性潜火山杂岩关系密切,岩浆活动为成矿提供了热液和热源。杂岩体构成的潜火山穹隆及伴生的环状放射状构造,控制着矿体的分布。新太古代泰山岩群为主要矿源层;寒武纪朱砂洞组上灰岩段之碳酸盐岩是磨坊沟金矿的有利含矿层位;寒武系上部—奥陶系下部的白云质灰岩、白云岩等是归来庄金矿的有利围岩。矿田内与中生代燕山早期中偏碱性潜火山杂岩有关的金(铜、铁)成矿亚系列多种类型金矿化相伴产出,受潜火山穹隆的控制,它们生成于不同深度不同地质构造部位,赋存于不同的地质体中,是在铜石潜火山中低温热液成矿系统中生成的金矿类型组合。每一矿床都是统一的成矿模式中的一个个体,它们构成了一个较完整的成矿亚系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爆角砾岩 镁质碳酸盐岩 成矿系列 成矿作用 归来庄金矿田 鲁西
下载PDF
冀东唐杖子金矿:一个典型的隐爆角砾岩型金矿 被引量:8
13
作者 尹利君 刘继顺 +3 位作者 刘卫明 罗依珍 崔莎莎 刘文恒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98-1107,共10页
根据唐杖子金矿矿区野外观察和勘探结果发现,北东向深断裂F2、F3控制了辉绿岩一花岗斑岩组成岩浆带,在与近南北向断裂F1交汇处,岩浆气液活动增强,形成明显的隐爆角砾岩筒,从中心向外侧依次出现中心角砾岩带一崩塌角砾岩带—震碎角... 根据唐杖子金矿矿区野外观察和勘探结果发现,北东向深断裂F2、F3控制了辉绿岩一花岗斑岩组成岩浆带,在与近南北向断裂F1交汇处,岩浆气液活动增强,形成明显的隐爆角砾岩筒,从中心向外侧依次出现中心角砾岩带一崩塌角砾岩带—震碎角砾岩带的分带特征。在角砾岩筒南西侧的主断裂带(F2、F3)内,热液聚集形成含金黄铁矿石英脉,脉体规模大(长约3000多米,宽约25m),含金品位高(金品位最高45g/t,最低3.6g/t,平均8.44g/t),构成唐杖子金矿的主矿体;在角砾岩筒北侧的弧形断裂(F5-F17)和南侧的放射状断裂(F18~F22、F23~F27)中,也有不同程度的热液聚集,形成含金石英脉,Au品位一般在1.82g/t。由主断裂带、侵入岩带控制的爆破角砾岩带及其派生的含金断裂系统,靠近岩筒的脉体中,硫化物发育,含金品位高;随着离爆破角砾岩筒距离的增大,断裂系统中的硫化物逐渐减少,金品位逐渐降低,整体构成一个典型的爆破角砾岩筒型金矿。角砾岩筒型金矿的识别,对华北地台的相似背景区的金矿勘探和地质研究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浆岩 隐爆角砾岩型 金矿床 唐杖子 冀东
下载PDF
乌东德左岸地下厂房洞室群施工期围岩变形特征及反馈分析 被引量:19
14
作者 董志宏 钮新强 +4 位作者 丁秀丽 翁永红 黄书岭 裴启涛 张练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2期326-336,共11页
对陡倾层状岩层中乌东德水电站左岸地下厂房洞室群施工期围岩变形特征和支护体系受力进行分析,以主厂房为重点,采用现场原位监测、地质调查、数值仿真反馈等多手段研究岩体结构及岩性差异对巨型洞室围岩变形及松弛影响,分析变形随开挖... 对陡倾层状岩层中乌东德水电站左岸地下厂房洞室群施工期围岩变形特征和支护体系受力进行分析,以主厂房为重点,采用现场原位监测、地质调查、数值仿真反馈等多手段研究岩体结构及岩性差异对巨型洞室围岩变形及松弛影响,分析变形随开挖时空变化规律、浅层锚杆与深层锚索对岩体结构控制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地下厂房围岩位移为0~40 mm,位移较大部位出现在主厂房上游边墙中部、B类角砾岩区域以及'小夹角'部位;开挖揭露量级较大部位主要受岩体结构面及角砾岩岩性控制,结构面对施工爆破开挖敏感,施工期洞室最大位移达到65 mm,深部结构面张开位移是该部位主要位移;锚索(杆)支护起到了很好的控制作用。位移主要发生在开挖施工期,且随着开挖过程表现出台阶型特征,时效性特征不明显,洞室群总体稳定较好,支护系统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工程 施工期 监测反馈分析 变形特征 陡倾岩层 B类角砾岩
下载PDF
含水状态下膏溶角砾岩破裂全程的细观力学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李尤嘉 黄醒春 +1 位作者 邱一平 陈翔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221-1225,共5页
利用新型岩石细观力学试验系统,对石家庄—太原铁路专线太行山隧道工程6#斜井的膏溶角砾岩在单轴压缩荷载作用下的岩石细观损伤裂纹扩展直至破裂的全程进行了实时观测,得到了不同含水状态下岩石初始损伤微裂纹的萌生、扩展、连接、贯通... 利用新型岩石细观力学试验系统,对石家庄—太原铁路专线太行山隧道工程6#斜井的膏溶角砾岩在单轴压缩荷载作用下的岩石细观损伤裂纹扩展直至破裂的全程进行了实时观测,得到了不同含水状态下岩石初始损伤微裂纹的萌生、扩展、连接、贯通直至宏观破裂的数字显微和全场实时图像。从岩石细观损伤机制出发,结合同时获得的应力-应变曲线,将损伤破裂过程分为4个阶段,得到了含水状态下岩石损伤发展演化的初步规律,并给出了应力损伤门槛值,发现水环境影响下造成的初始损伤微裂纹是水对膨胀软岩力学性质产生软化作用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细观力学试验 含水率 损伤发展演化 破裂全程 膏溶角砾岩 膨胀软岩
下载PDF
再论长英质隐爆角砾岩的气热流体溶浸成矿机制——隐爆角砾岩型铀矿床的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证据 被引量:13
16
作者 章邦桐 陈培荣 +1 位作者 陈迪云 孔兴功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56-263,245,共9页
为进一步阐明长英质隐爆角砾岩的成因及其气热溶浸成矿流体和成矿物质的来源 ,文章对闽北 5 70及赣南 6 72 2隐爆角砾岩型铀矿床的矿石矿物、蚀变围岩、基底岩石的氧、氢、硫、碳、铅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综合研究 ,并得出以下结论 ... 为进一步阐明长英质隐爆角砾岩的成因及其气热溶浸成矿流体和成矿物质的来源 ,文章对闽北 5 70及赣南 6 72 2隐爆角砾岩型铀矿床的矿石矿物、蚀变围岩、基底岩石的氧、氢、硫、碳、铅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综合研究 ,并得出以下结论 :①在主成矿期和矿后期有大气降水成分的外来水混合加入成矿流体 ;②蚀变流纹岩和蚀变花岗岩的水_岩氧原子质量比值 (分别为 0 .2 1和 0 .2 6 )为隐爆角砾岩的岩浆_外来水混合爆发模式提供了佐证 ;③成矿流体中的矿化剂组分 (CO-2 + 3 ,HCO-3 ,HS-等 )主要来自壳幔深部 ;④成矿物质不仅与赋矿主岩 (火山岩 )有关 ,而且部分来自基底岩石 (花岗岩和变质岩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英质隐爆角砾岩 气热流体溶浸 成矿机制 地球化学 稳定同位素 水-岩氧原子质量比值 岩浆-外来水混合爆发模式 铀矿床
下载PDF
西藏拿若隐爆角砾岩中岩浆岩成因:来自锆石Hf同位素证据 被引量:9
17
作者 高轲 唐菊兴 +6 位作者 宋扬 刘治博 方向 杨欢欢 王勤 林彬 王艺云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07-216,共10页
西藏拿若铜(金)矿床是多龙矿集区重要矿床之一,矿体边部存在一岩浆作用的隐爆角砾岩筒。隐爆角砾岩中存在两种岩浆岩:一种是早期花岗闪长斑岩;一种是引起隐爆作用的岩浆热液形成的胶结物。此次工作以两种岩浆岩为对象,研究其锆石的Hf同... 西藏拿若铜(金)矿床是多龙矿集区重要矿床之一,矿体边部存在一岩浆作用的隐爆角砾岩筒。隐爆角砾岩中存在两种岩浆岩:一种是早期花岗闪长斑岩;一种是引起隐爆作用的岩浆热液形成的胶结物。此次工作以两种岩浆岩为对象,研究其锆石的Hf同位素特征。花岗闪长斑岩的锆石^(176)Hf/^(177)Hf值介于0.282789~0.282905之间,176Lu/177Hf值介于0.000406~0.001042之间,ε_(Hf)^(t)值介于3.17~7.24之间,二阶模式年龄(tDM2)为713~978Ma。胶结物锆石的^(176)Hf/^(177)Hf介于0.282777~0.282858之间,^(176)Lu/^(177)Hf值介于0.000441~0.001572之间,ε_(Hf)^(t)值为2.69~5.54,二阶模式年龄(tDM2)为823~1005M。两期岩体的ε_(Hf)^(t)值都是较小的正值,都具有年轻二阶模式年龄。拿若隐爆角砾岩中锆石Hf同位素特征显示,两期岩浆均具有壳幔混源的特征。拿若矿床的形成受控于特提斯洋壳俯冲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HF同位素 隐爆角砾岩 岩浆岩 拿若 多龙矿集区 西藏
下载PDF
枣35断块火成岩储层评价与开发效果 被引量:4
18
作者 姚芳 黄芳 +1 位作者 季静 卢异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41-43,共3页
大港油田枣35断块沙河街组三段火成岩油气藏为裂缝—孔隙型双重介质稠油油藏,属于复杂特殊类型油气藏。为此,依据岩石岩性、结构和构造以及录井、测井、地震资料,综合研究了大港油田枣35断块火成岩喷发期次、火成岩岩相及展布特征,对储... 大港油田枣35断块沙河街组三段火成岩油气藏为裂缝—孔隙型双重介质稠油油藏,属于复杂特殊类型油气藏。为此,依据岩石岩性、结构和构造以及录井、测井、地震资料,综合研究了大港油田枣35断块火成岩喷发期次、火成岩岩相及展布特征,对储层进行了分类、评价,进而阐述了岩相与油气分布的关系,并进行了开发效果分析。结果认为:枣35断块岩相与储层渗透性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其中的气孔玄武岩具有大孔大缝型孔隙结构,具有特高的渗透性,是高产层;气孔玄武岩微相为有利相带,是该区火成岩油气藏的主要储集层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港油田 火成岩 气孔玄武岩 火山角砾岩 岩相 开发 效果
下载PDF
流体动力角砾岩分类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31
19
作者 汪劲草 彭恩生 孙振家 《长春科技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1期18-23,共6页
根据流体产生异常高压,并在一定条件下分别发生爆发作用、流化作用及水压作用原理,认为从爆发作用到水压作用可分别形成爆发角砾岩系列、流化角砾岩系列及水压角砾岩系列。研究了上述三类流体动力角砾岩的相互关系、鉴别标志及亚类划... 根据流体产生异常高压,并在一定条件下分别发生爆发作用、流化作用及水压作用原理,认为从爆发作用到水压作用可分别形成爆发角砾岩系列、流化角砾岩系列及水压角砾岩系列。研究了上述三类流体动力角砾岩的相互关系、鉴别标志及亚类划分。指出异常高压流体在一定条件下既可向增压方向发展,也可向降压方向演化,并以研究实例说明流体动力角砾岩系列岩石的地质作用过程包括爆发作用、流体作用及水压作用三个阶段之一或二或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 流体动力角砾岩 爆发作用 流化作用
下载PDF
基于GIS三维统计的膏溶角砾岩断口几何特性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陈翔 李尤嘉 +1 位作者 黄醒春 杜守继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A02期3541-3546,共6页
利用3D激光扫描系统精确测量膏溶角砾岩单轴压缩破坏下岩石断口表面的粗糙形态,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实现岩石断口表面的三维可视化。然后对岩石断口三维几何特性参数进行统计分析,根据频率直方图的分布趋势研究各几何特性参数的... 利用3D激光扫描系统精确测量膏溶角砾岩单轴压缩破坏下岩石断口表面的粗糙形态,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实现岩石断口表面的三维可视化。然后对岩石断口三维几何特性参数进行统计分析,根据频率直方图的分布趋势研究各几何特性参数的分布规律及其随含水率增加的变化规律。最后,研究膏溶角砾岩断口在不同含水率条件下的分形特征,得出岩石断口在不同加载方向上的分维值随含水率增加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断口粗糙高度和坡度的分布近似于正态分布,断口粗糙高度的平均值随着含水率的增加呈线性上升趋势,而断口坡度的平均值随着含水率的增加呈线性下降趋势。通过岩石断口激光扫描试验分析发现,岩石断口的几何特征及分维值与岩石的初始含水状态密切相关,分维可以作为岩石断口几何形态定量描述的参数之一,从而为进一步分析膏溶角砾岩损伤演化过程及其破坏机制提供可靠的试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地理信息系统 膏溶角砾岩 破裂断口 表面几何特性 分形 分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