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4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甲基吡啶悬臂Cu(Ⅱ)-Zn(Ⅱ)异双核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其与CT-DNA的结合活性
1
作者 王洋 李铭 +4 位作者 关金涛 张智勇 闫俊涛 熊兰 毛佳伟 《人工晶体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858-1866,共9页
本文通过3,3′-((乙基-1,2-二基双((吡啶-2-甲基)杂氮二基))双亚甲基)二(2-羟基-5-甲基苯甲醛)(H2L)和丙二胺在金属离子存在条件下的缩合反应,得到了一个新型3-甲基吡啶悬臂Cu(Ⅱ)-Zn(Ⅱ)异双核配合物,并通过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电喷... 本文通过3,3′-((乙基-1,2-二基双((吡啶-2-甲基)杂氮二基))双亚甲基)二(2-羟基-5-甲基苯甲醛)(H2L)和丙二胺在金属离子存在条件下的缩合反应,得到了一个新型3-甲基吡啶悬臂Cu(Ⅱ)-Zn(Ⅱ)异双核配合物,并通过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电喷雾质谱、X射线单晶衍射等手段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单晶衍射结果表明该配合物属于六方晶系,P63/m空间群,a=1.982 18(17) nm,b=1.982 18(17) nm,c=1.839 4(2) nm,分子式为C37H41CuN6O4Zn。金属中心Cu(Ⅱ)和Zn(Ⅱ)由两个酚氧原子和一个醋酸根桥联,它们的配位环境都可以近似地看作为四方锥结构,Cu(Ⅱ)和Zn(Ⅱ)之间的距离是0.289 7 nm。本文还利用循环伏安实验和黏度实验的方法对该配合物与小牛胸腺DNA(CT-DNA)的相互作用模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配合物与CT-DNA的结合方式为弱的插入模式,其相应的结合活性为6.92×103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甲基吡啶悬臂 Cu(Ⅱ)-Zn(Ⅱ)异双核配合物 单晶衍射 配位环境 ct-dna结合
下载PDF
吡嗪类碳酰肼化合物与CT-DNA相互作用及体外抑菌活性
2
作者 张余珍 刘向荣 +1 位作者 杨再文 赵顺省 《合成化学》 CAS 2023年第1期40-51,共12页
以5-氯吡嗪-2-羧酸甲酯和水合肼为原料,经亲核取代和脱水缩合反应合成了3种新型吡嗪类碳酰肼化合物C_(13)H_(14)N_(6)O(a)、C_(13)H_(14)N_(6)O_(2)(b)和C_(12)H_(12)N_(6)O_(2)(c)。采用元素分析与核磁共振氢谱对化合物a~c进行了表征,... 以5-氯吡嗪-2-羧酸甲酯和水合肼为原料,经亲核取代和脱水缩合反应合成了3种新型吡嗪类碳酰肼化合物C_(13)H_(14)N_(6)O(a)、C_(13)H_(14)N_(6)O_(2)(b)和C_(12)H_(12)N_(6)O_(2)(c)。采用元素分析与核磁共振氢谱对化合物a~c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合成的产物即为目标化合物。通过溶剂挥发法培养得到了化合物a的单晶并利用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化合物a的晶体结构为单斜晶系。根据紫外-可见光谱可知,化合物a~c均以插入模式与CT-DNA作用。利用微量热实验测定了化合物a~c与CT-DNA的相互作用,发现反应过程放热,热效应ΔH依次为-5.77×10^(3)、-5.50×10^(3)和-5.96×10^(3)kJ·moL^(-1),反应时间均小于40 min。通过分子对接模拟计算明确了化合物a和化合物b与DNA的具体结合位点包括A链DC4和DG5以及B链DC4、DG5和DA6,化合物c与DNA的具体结合位点包括A链DC4和DG5以及B链DC4和DG5。采用牛津杯法测定了化合物a~c对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以及大肠杆菌四种细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化合物a~c均对铜绿假单胞菌表现出优于阳性对照组四环素的抑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酰肼 ct-dna相互作用 微量热 分子对接 抑菌
下载PDF
2-呋喃甲醛-4-羟基苯甲酰腙及其Cu(Ⅱ)配合物的晶体结构及与CT-DNA的结合性能 被引量:3
3
作者 刘向荣 孙秀超 +3 位作者 杨再文 赵顺省 杨水兰 闫森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50-258,共9页
通过2-呋喃甲醛与4-羟基苯甲酰肼缩合得到2-呋喃甲醛-4-羟基苯甲酰腙(H2L),并以其为配体与Cu(Ⅱ)配位得到了配合物[Cu(HL)2]·2H2O(1),采用元素分析和X射线单晶衍射对配体和配合物进行结构表征,结果表明配体属于正交晶系,Pna21空间... 通过2-呋喃甲醛与4-羟基苯甲酰肼缩合得到2-呋喃甲醛-4-羟基苯甲酰腙(H2L),并以其为配体与Cu(Ⅱ)配位得到了配合物[Cu(HL)2]·2H2O(1),采用元素分析和X射线单晶衍射对配体和配合物进行结构表征,结果表明配体属于正交晶系,Pna21空间群。配合物属于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利用热重实验研究了H2L和1的热稳定性,并计算了它们主要热分解过程的表观活化能,发现H2L和1的热稳定性都较高。通过紫外吸收光谱研究了H2L和1与CT-DNA的相互作用方式,并利用微量热计测量了其作用过程的热效应,结果表明H2L和1均以插入方式与CT-DNA结合,且作用过程放出的热量1大于H2L,说明配合物与CTDNA的结合能力强于配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酰腙化合物 Cu(Ⅱ)配合物 晶体结构 ct-dna 微量热
下载PDF
光谱法及分子模拟法研究杨梅素与ct-DNA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2
4
作者 李悦 何华 +1 位作者 肖得力 朱鸣阳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233-1239,共7页
采用紫外光谱、荧光光谱结合亚甲基蓝荧光探针(MB)、圆二色谱(CD)以及分子模拟等技术研究了生理条件下杨梅素与小牛胸腺DNA(ct-DNA)的相互作用,探索了其可能的结合位点与作用机制。热力学参数显示ΔH<0、ΔS<0,说明杨梅素与ct-DN... 采用紫外光谱、荧光光谱结合亚甲基蓝荧光探针(MB)、圆二色谱(CD)以及分子模拟等技术研究了生理条件下杨梅素与小牛胸腺DNA(ct-DNA)的相互作用,探索了其可能的结合位点与作用机制。热力学参数显示ΔH<0、ΔS<0,说明杨梅素与ct-DNA通过氢键和范德华力发生相互作用。光谱研究显示,ct-DNA能够猝灭杨梅素的内源荧光,猝灭方式为静态猝灭,两者的结合常数为1.86×103mol-1,结合位点数为1。在竞争性实验中杨梅素未能将MB从MB-DNA复合体系中游离出来,说明其与ct-DNA的作用方式为沟槽结合。圆二色光谱研究表明,杨梅素的加入未能破坏ct-DNA的双螺旋结构,两者的作用方式为沟槽结合。进一步通过分子模拟研究得到杨梅素与DNA结合的最低能量构象,杨梅素A环7-O和B环3’-O分别与DNA的碱基DA18和DA6在边缘小沟处通过氢键结合,周围富含碱基A和T,与光谱学研究结果一致,结合距离分别为2.061和1.9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梅素 小牛胸腺DNA(ct-dna) 沟槽结合 光谱法 分子模拟
下载PDF
稀土配合物RE(pic)_3L的合成、荧光性质及与ct-DNA的作用方式 被引量:3
5
作者 王丽娟 杨天林 杨欢春 《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61-365,共5页
合成了4种N,N-乙基,苯基-N’-苯基-1,1’-联萘-2,2’-二(氧杂乙酰胺)(L)稀土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差热-热重和摩尔电导率的分析,确定配合物的组成为RE(pic)3L[RE=La(Ⅲ),Eu(Ⅲ),Tb(Ⅲ),Ce(Ⅲ)],稀土离子的配位数为... 合成了4种N,N-乙基,苯基-N’-苯基-1,1’-联萘-2,2’-二(氧杂乙酰胺)(L)稀土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差热-热重和摩尔电导率的分析,确定配合物的组成为RE(pic)3L[RE=La(Ⅲ),Eu(Ⅲ),Tb(Ⅲ),Ce(Ⅲ)],稀土离子的配位数为10,其在CH3OH溶液中属于非电解质.该系列配合物的荧光光谱表明,Eu(Ⅲ)配合物的荧光强度远大于Tb(Ⅲ)配合物,说明配体L的三重态能级与Eu3+的激发态能级匹配较好.通过紫外光谱、荧光光谱和黏度法对配合物与ct-DNA之间的作用方式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配合物与ct-DNA之间存在着插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酰胺型开链冠醚 稀土配合物 荧光性质 ct-dna 插入作用
下载PDF
2-羟基-1-萘酚醛缩邻氨基酚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与ct-DNA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2
6
作者 杨欢春 杨天林 王丽娟 《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66-369,共4页
合成了2-羟基-1-萘酚醛缩邻氨基酚(L)配合物,通过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率及差热-热重分析,对此化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配合物组成为ML[M=Co(Ⅱ),Ni(Ⅱ),Cu(Ⅱ),Zn(Ⅱ)].在pH=7.22的Tris-HCl缓冲溶液中,采用紫外光谱、... 合成了2-羟基-1-萘酚醛缩邻氨基酚(L)配合物,通过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率及差热-热重分析,对此化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配合物组成为ML[M=Co(Ⅱ),Ni(Ⅱ),Cu(Ⅱ),Zn(Ⅱ)].在pH=7.22的Tris-HCl缓冲溶液中,采用紫外光谱、荧光光谱和黏度法研究了2-羟基-1-萘酚醛缩邻氨基酚配合物与ct-DN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该化合物以插入式与ct-DNA键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希夫碱 配合物 ct-dna 插入作用
下载PDF
光谱法与共焦荧光成像法研究罗丹明B与ct-DNA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1
7
作者 于博昊 缪文彬 +3 位作者 吴婷 康燕 姚建磊 张磊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087-1092,共6页
采用吸收光谱、荧光光谱以及共焦荧光成像技术研究生理条件下罗丹明B(Rhodamine B,RB)与小牛胸腺DNA(ct-DNA)的相互作用以及相互作用模式。光谱研究结果显示,在450~650 nm的吸收光谱范围内,ct-DNA溶液对罗丹明B有减色作用;在560~660 nm... 采用吸收光谱、荧光光谱以及共焦荧光成像技术研究生理条件下罗丹明B(Rhodamine B,RB)与小牛胸腺DNA(ct-DNA)的相互作用以及相互作用模式。光谱研究结果显示,在450~650 nm的吸收光谱范围内,ct-DNA溶液对罗丹明B有减色作用;在560~660 nm荧光发射光谱范围内,ct-DNA对罗丹明B有荧光猝灭作用。同时,随着ct-DNA的加入,罗丹明B溶液的荧光偏振值发生变化,说明罗丹明B与ct-DNA能发生相互作用。在竞争性实验中,罗丹明B未能将亚甲基蓝(MB)从MB-ct-DNA复合体系中置换出来,说明罗丹明B与ct-DNA通过沟槽结合方式发生相互作用。共焦荧光成像结果显示,ct-DNA加入后,罗丹明B的荧光猝灭十分明显。利用罗丹明B和4',6-二脒基-2-苯基吲哚(DAPI)对He La细胞染色后进行共焦荧光成像,结果进一步证实罗丹明B与ct-DNA是通过沟槽结合作用将细胞核染成红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丹明B(RB) 小牛胸腺DNA(ct-dna) 沟槽结合 光谱法 共焦荧光成像
下载PDF
J-聚集态下中位-四(对-磺酸基苯基)卟啉与ct-DNA相互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马惠莉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642-1646,共5页
采用紫外可见光谱法研究了中位-四(对-磺酸基苯基)卟啉(TPPS)在高酸度条件下的J-聚集行为,及该J-聚集体与ct-DNA的相互作用特点。TPPS形成J-聚集体不仅需要一定的临界聚集浓度,还需要一定的酸度范围。酸的阴离子种类也对TPPS的聚集有一... 采用紫外可见光谱法研究了中位-四(对-磺酸基苯基)卟啉(TPPS)在高酸度条件下的J-聚集行为,及该J-聚集体与ct-DNA的相互作用特点。TPPS形成J-聚集体不仅需要一定的临界聚集浓度,还需要一定的酸度范围。酸的阴离子种类也对TPPS的聚集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一定浓度的ct-DNA对TPPS的J-聚集体产生减色效应,而对TPPS的质子化型体却几乎没有任何影响。说明,在实验条件下,TPPS可以以J-聚集体的形式与ct-DNA发生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位-四(对-磺酸基苯基)卟啉(TPPS) ct-dna J-聚集
下载PDF
中性红与CT-DNA的作用机理
9
作者 周家宏 姜慧君 +3 位作者 刘小平 陆海彦 杨辉 陆天虹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3期56-57,62,共3页
关键词 电化学 中性红 ct-dna 相互作用 红外光谱
下载PDF
光谱法研究山奈酚与ct-DNA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8
10
作者 肖骁 张慧娟 庞思平 《光谱实验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211-1214,共4页
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研究了黄酮类化合物山奈酚与小牛胸腺DNA(ct-DNA)之间的相互作用。随着DNA的加入,山奈酚的吸收光谱逐渐发生明显的红移和减色效应,通过双倒数法拟合分析,得到山奈酚与ct-DNA的结合常数为1.2×10^... 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研究了黄酮类化合物山奈酚与小牛胸腺DNA(ct-DNA)之间的相互作用。随着DNA的加入,山奈酚的吸收光谱逐渐发生明显的红移和减色效应,通过双倒数法拟合分析,得到山奈酚与ct-DNA的结合常数为1.2×10^4。山奈酚自身荧光很弱,与DNA结合后其荧光明显增强,表明山奈酚可以作为荧光探针来开展与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奈酚 小牛胸腺DNA(ct-dna)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荧光光谱
下载PDF
酪氨酸四肽与ct-DNA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孙志杰 吕名秀 +2 位作者 卢奎 段冰潮 刘广斌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1-105,111,共6页
采用Fmoc固相合成法合成了酪氨酸四肽(YYYY),经液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RP-HPLC)纯化,并用电喷雾质谱(ESI-MS)表征后,得到纯度大于90%的四肽,利用紫外光谱、圆二色光谱和荧光光谱研究了肽YYYY与ct-DN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随着肽浓度的... 采用Fmoc固相合成法合成了酪氨酸四肽(YYYY),经液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RP-HPLC)纯化,并用电喷雾质谱(ESI-MS)表征后,得到纯度大于90%的四肽,利用紫外光谱、圆二色光谱和荧光光谱研究了肽YYYY与ct-DN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随着肽浓度的增加,ct-DNA的紫外吸收产生明显的增色效应,荧光猝灭显著,圆二色光谱发生红移。研究推测酪氨酸四肽以沟槽方式与ct-DNA发生相互作用,且酪氨酸四肽与ct-DNA的作用强于酪氨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酪氨酸四肽 ct-dna 相互作用 Fmoc固相合成法
下载PDF
双卤代萘甲酰腙的合成、晶体结构及其与BSA和ct-DNA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宗新杰 刘向荣 +1 位作者 赵顺省 杨再文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42-549,共8页
利用6-溴-2-萘甲酸甲酯和水合肼缩合生成6-溴-2-萘甲酰肼,再与卤代苯甲醛反应得到三种新型双卤代萘甲酰腙(C_(18)H_(12)BrXN_2O,X=F、1,Cl、2,Br、3)。X-射线单晶衍射表明三种酰腙化合物均属单斜晶系,P21空间群。三种酰腙化合物最大热... 利用6-溴-2-萘甲酸甲酯和水合肼缩合生成6-溴-2-萘甲酰肼,再与卤代苯甲醛反应得到三种新型双卤代萘甲酰腙(C_(18)H_(12)BrXN_2O,X=F、1,Cl、2,Br、3)。X-射线单晶衍射表明三种酰腙化合物均属单斜晶系,P21空间群。三种酰腙化合物最大热分解处的温度均超过330℃,说明它们都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荧光光谱显示每个酰腙化合物都与牛血清蛋白(BSA)通过静态猝灭的方式形成了复合物,与BSA的结合常数KA均在105L·mol^(-1)左右,表明它们之间的结合能力较强。紫外-可见光谱表明三种酰腙化合物与小牛胸腺DNA(ctDNA)的作用模式均为嵌插互入作用,1、2、3与ct-DNA的结合常数Kb分别为5.94×108L·mol^(-1)、4.29×108L·mol^(-1)和5.96×108L·mo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萘甲酰腙 晶体结构 热重分析 BSA ct-dna
下载PDF
2-羟基苯乙酮铜(Ⅱ)配合物与ct-DNA的键合作用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刘延成 王海璐 +2 位作者 梁炜乾 农秀连 陈振锋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400-1405,共6页
以小牛胸腺DNA为靶点,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稳态荧光发射光谱、圆二色谱和DNA粘度滴定实验,从分子水平研究了2-羟基苯乙酮铜(Ⅱ)配合物[Cu(HAP)2](1)与ct-DNA的键合方式。结果表明:配合物[Cu(HAP)2](1)主要通过插入作用和静电结合方式... 以小牛胸腺DNA为靶点,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稳态荧光发射光谱、圆二色谱和DNA粘度滴定实验,从分子水平研究了2-羟基苯乙酮铜(Ⅱ)配合物[Cu(HAP)2](1)与ct-DNA的键合方式。结果表明:配合物[Cu(HAP)2](1)主要通过插入作用和静电结合方式与ct-DNA形成键合作用,推测插入作用应基于2-羟基苯乙酮配体的芳香母环及配合物整体保持刚性平面,而对DNA聚阴离子骨架的静电结合作用则与中心铜离子的正电性有关。上述结果为深入研究2-羟基苯乙酮金属配合物的药理活性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羟基苯乙酮 铜(Ⅱ)配合物 小牛胸腺DNA 光谱分析 插入作用
下载PDF
荷叶碱与ct-DNA相互作用的光谱法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单斌 邓泽元 +1 位作者 谢建华 邓胜国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3期18-21,共4页
本实验采用荧光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和盐效应等手段研究荷叶碱与小牛胸腺DNA(ct-DNA)之间的相互作用,并在pH7.4的Tris-HCl介质中,以中性红为荧光探针,对其作用机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生理条件下(pH7.4),荷叶碱与DNA发生作用方式为混... 本实验采用荧光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和盐效应等手段研究荷叶碱与小牛胸腺DNA(ct-DNA)之间的相互作用,并在pH7.4的Tris-HCl介质中,以中性红为荧光探针,对其作用机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生理条件下(pH7.4),荷叶碱与DNA发生作用方式为混合方式,嵌插与沟槽作用是两种主要作用方式,DNA对荷叶碱荧光猝灭属于静态猝灭,测得其结合常数为1.396×106L/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荷叶碱 小牛胸腺DNA 中性红探针 荧光光谱 嵌插方式
下载PDF
芳香基团修饰的三联吡啶钌(Ⅱ)配合物光物理性质及其光损伤CT-DNA研究
15
作者 丁慧颖 张宝文 王雪松 《感光科学与光化学》 CSCD 2006年第5期391-391,共1页
关键词 钌(Ⅱ)配合物 ct-dna 光物理性质 三联吡啶 光损伤 多吡啶配合物 断裂试剂 激发态寿命
下载PDF
Interaction of Hypocrellin B or Mono-cysteine Substituted Hypocrellin B with CT-DNA by Spectral Methods 被引量:1
16
作者 Jia Hong ZHOU, Sheng Qin XIA,Xue Song WANG, Bao Wen ZHANG, Yi CAO Technical Institute of Physics and Chemistr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 100101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03年第10期1054-1057,共4页
The interaction of the anticancer drug hypocrellin B (HB) or the mono-cysteine substituted hypocrellin B (MCHB) and calf thymus deoxyribonucleic acid (CT-DNA) has been investigated using spectral methods. The results ... The interaction of the anticancer drug hypocrellin B (HB) or the mono-cysteine substituted hypocrellin B (MCHB) and calf thymus deoxyribonucleic acid (CT-DNA) has been investigated using spectral methods. The results of UV-visible spectra show that the HB and MCHB could intercalate into the base-stacking domain of the CT-DNA double helix. The studies of fluorescence spectra and circular dichroism(CD) spectra also support the interacalation mechanis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pocrellin B mono-cysteine substituted hypocrellin B ct-dna interacalation mechanism.
下载PDF
Study on the Interaction of Mitomycin C with ct-DNA by Pd-Porphin Room Temperature Phosphorescence Probe 被引量:1
17
作者 Wei LI Wen YUAN +1 位作者 Wei Jun JIN Chuan DONG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01年第12期1089-1092,共4页
Anticancer drug Mitomycin C (MMC) quenches remarkably phosphorescence and reduces lifetime of phosphorescence probe, Pd-meso-tetrakis-(4-trimethylaminophenyl)porphin (Pd-TAPP), in the presence of calf thymus DNA. Thes... Anticancer drug Mitomycin C (MMC) quenches remarkably phosphorescence and reduces lifetime of phosphorescence probe, Pd-meso-tetrakis-(4-trimethylaminophenyl)porphin (Pd-TAPP), in the presence of calf thymus DNA. These results may be attributed to the site competition of MMC with the probe and electron transfer between MMC and probe. MMC also increases polarization degree of the probe by covalent drug-DNA or DNA-drug-DNA crosslink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osphorescence probe mitomycin C ct-dna
下载PDF
中氮茚萘醌类化合物与CT-DNA相互作用的电化学
18
作者 李静 杜江燕 +2 位作者 王炳祥 龚美娟 罗鹏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4-67,共4页
用电化学方法研究了4个中氮茚萘醌化合物与小牛胸腺DNA(CT-DNA)作用前后在玻碳(GC)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实验结果表明,中氮茚萘醌化合物在pH为7.2的PBS缓冲溶液中的循环伏安曲线中有两对氧化还原峰,该氧化还原反应主要由溶液中化合物的... 用电化学方法研究了4个中氮茚萘醌化合物与小牛胸腺DNA(CT-DNA)作用前后在玻碳(GC)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实验结果表明,中氮茚萘醌化合物在pH为7.2的PBS缓冲溶液中的循环伏安曲线中有两对氧化还原峰,该氧化还原反应主要由溶液中化合物的扩散过程控制;加入CT-DNA后化合物的氧化还原式电位明显正移,表明化合物与CT-DNA的相互作用以嵌入方式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氮茚萘醌化合物 CT—DNA 相互作用 电化学行为
下载PDF
PLFX-Co(phen)_3^(2+)复合物与CT-DNA的结合性质及切割活性
19
作者 陈昌云 柳闽生 +1 位作者 陈全战 王小峰 《化学世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711-714,共4页
利用荧光光谱及流体动力学等方法,研究了普利沙星(PLFX)-Co(phen)32+与CT-DNA间的作用机理。荧光光谱测量结果表明:普利沙星和Co(phen)32+发生了结合作用形成了复合物,配比为2∶1;向PLFX-Co(phen)32+体系中,加入CT-DNA后,复合物进一步与... 利用荧光光谱及流体动力学等方法,研究了普利沙星(PLFX)-Co(phen)32+与CT-DNA间的作用机理。荧光光谱测量结果表明:普利沙星和Co(phen)32+发生了结合作用形成了复合物,配比为2∶1;向PLFX-Co(phen)32+体系中,加入CT-DNA后,复合物进一步与DNA相结合,结合常数为2.18×105L/mol。通过粘度法、熔点测定及凝胶电泳实验研究了复合物与CT-DN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体系与CT-DNA间主要是沟槽作用;PLFX-Co(phen)32+能够有效切割质粒D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光谱 相互作用 普利沙星 Co(phen)3^2+ CT—DNA
下载PDF
铁(Ⅱ)配合物的合成与ct-DNA作用的光谱分析
20
作者 陶璐 《化工管理》 2017年第28期48-50,共3页
设计合成一个铁(Ⅱ)配合物[Fe(LA)2Br2](LA=鹅掌楸碱),以ct-DNA为靶点,通过紫外-可见光谱、荧光光谱和DNA粘度实验研究了配合物与ct-DNA的键合方式。研究表明所合成的配合物与DNA之间存在插入作用和静电作用。
关键词 配合物 ct-dna 光谱分析 插入作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