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LES模型的箱涵式进水流道水中消涡装置分析
1
作者 裴杰 李四海 +2 位作者 王振华 徐贵颖 杨帆 《水科学与工程技术》 2024年第4期41-45,共5页
为解决某泵站箱涵式进水流道内部水涡问题,以该泵站箱涵式进水流道为研究对象,基于LES模型,求解5种不同消涡方案对应的箱涵式进水流道内部水涡时空演变过程,定量对比喇叭口处旋涡中心平均涡量变化。结果表明:采用流线型消涡锥和后消涡... 为解决某泵站箱涵式进水流道内部水涡问题,以该泵站箱涵式进水流道为研究对象,基于LES模型,求解5种不同消涡方案对应的箱涵式进水流道内部水涡时空演变过程,定量对比喇叭口处旋涡中心平均涡量变化。结果表明:采用流线型消涡锥和后消涡板方案箱涵式进水流道消涡的效果最佳,相比原方案旋涡涡心的平均涡量降低96.53%,喇叭管进口面的轴向速度分布均匀度为95.7%,速度加权平均角为86.4°,消涡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泵站 箱涵式进水流道 水中涡 消涡锥 消涡板 涡态 LES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基于SPH的新型人工块体TB-CUBE设计优化和水动力特性数值模拟
2
作者 彭程 王昊 +2 位作者 张华庆 陈汉宝 赵旭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81-190,共10页
为探究高透空性新型人工块体TB-CUBE的最优结构尺寸型式及其水动力特性,利用基于光滑粒子方法(smoothed particle hydrodynamics,SPH)的DualSPHysics开源代码开展斜坡堤新型人工块体TB-CUBE数值模拟研究,探究其在规则波作用下的爬高和... 为探究高透空性新型人工块体TB-CUBE的最优结构尺寸型式及其水动力特性,利用基于光滑粒子方法(smoothed particle hydrodynamics,SPH)的DualSPHysics开源代码开展斜坡堤新型人工块体TB-CUBE数值模拟研究,探究其在规则波作用下的爬高和越浪等水动力特性及波浪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数学模型模拟的爬高和越浪与物理模型试验的实测值误差分别在6%和9%以内,可较好地刻画波浪在人工块体上的演变过程。基于此验证模型,分析不同细部尺寸参数下块体的水动力特性,综合块体爬高、反射系数、越浪、块体孔隙率和材料用量等因素,得到最优消浪效果所对应TB-CUBE块体的球相对半径R1、圆柱相对半径R2与块体边长h的关系。在此基础上,以优化后的TB-CUBE块体为对象,分析其爬高和越浪的过程,揭示出该块体的消浪机理主要为相邻块体之间的圆孔对波浪的爬高和回落均有阻滞作用,且块体内部孔隙可以容纳水体并形成紊流效能,可以相应地减少波浪的爬高。此外,研究斜坡坡度、堤前水深、入射波高和波周期等对波浪爬高的影响,得到TB-CUBE块体爬高随入射波高和波坦的增大而增大,而随坡度的变化呈现单峰曲线的变化趋势。进一步考虑不同波浪破碎形态对波浪爬高的影响,拟合得出TB-CUBE块体的爬高经验公式,公式拟合值与模型计算值相关系数达0.981,能够真实反映该块体的爬高情况,为今后该块体在海岸工程中的实践运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滑粒子方法 新型人工块体 TB-CUBE块体 波浪爬高 越浪 经验公式
下载PDF
新农科背景下农业资源信息管理交叉学科课程立方体设计探索
3
作者 乔蕻强 康永伟 +1 位作者 张佳 宋林瑞 《兰州工业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139-143,共5页
新农科建设是中国涉农高校学科建设的又一时代背景,将新型信息技术与农业信息化管理领域加以结合进行学科课程的交叉融合与系统协同建设,是新农科建设的内在要求。基于甘肃农业大学的学科专业,探索建立“课程立方体”的课程建设模式,以... 新农科建设是中国涉农高校学科建设的又一时代背景,将新型信息技术与农业信息化管理领域加以结合进行学科课程的交叉融合与系统协同建设,是新农科建设的内在要求。基于甘肃农业大学的学科专业,探索建立“课程立方体”的课程建设模式,以期有效支撑农业资源信息管理交叉学科的新型课程群建设。通过研究,明确了课程立方体作为新兴课程群基本组成单元的功能定位、知识串联与能力复合的教学目标;运用层次设计、课程串联、课程协作等方法构建了课程立方体模式,并提出课程立方体建设实现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科建设 农业资源信息管理 交叉学科 课程立方体 新型课程群
下载PDF
立方织构Cu-Ni基带及缓冲层的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史锴 杨坚 +4 位作者 刘慧舟 胡广勇 舒勇华 王晓华 袁冠森 《稀有金属》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66-168,178,共4页
系统研究了Cu Ni合金基带和纯Ni基带的织构形成及转变规律 ,重复地获得了稳定的再结晶 { 0 0 1}<10 0 >立方织构。用表面氧化外延 (SOE)法生成了NiO(2 0 0 )薄膜。轧制总加工率、轧制道次和轧制方向对轧制织构的形成起主要作用 ;... 系统研究了Cu Ni合金基带和纯Ni基带的织构形成及转变规律 ,重复地获得了稳定的再结晶 { 0 0 1}<10 0 >立方织构。用表面氧化外延 (SOE)法生成了NiO(2 0 0 )薄膜。轧制总加工率、轧制道次和轧制方向对轧制织构的形成起主要作用 ;再结晶温度、时间是立方织构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在获得了强立方织构Cu Ni合金基底上(其中Φ扫描曲线的半高宽 (FWHM)≤ 10°) ,通过SOE方法得到了取向良好NiO(2 0 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方织构 Cu-Ni基带 缓冲层 铜-镍基带 超导体材料
下载PDF
计算机化物性系统的实现
5
作者 黄河 李政 倪维斗 《动力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47-152,共6页
物性计算系统是各种动力 化工流程仿真平台不可缺少的基础支撑,其正确性、普适性和鲁棒性将直接影响平台表现。本文旨在讨论如何建立一个可以处理任意相态、任意种类纯物质混合物、高效而稳定的物性计算系统,快速计算混合物的各种热力... 物性计算系统是各种动力 化工流程仿真平台不可缺少的基础支撑,其正确性、普适性和鲁棒性将直接影响平台表现。本文旨在讨论如何建立一个可以处理任意相态、任意种类纯物质混合物、高效而稳定的物性计算系统,快速计算混合物的各种热力学函数值。实现过程独立于特定平台及特定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应用 物性系统 偏状态方程 仿真 三次型方程 混合规则 BWRS
下载PDF
Estimation of the Scale of Artificial Reef Sets on the Basis of Underwater 3D Reconstruction
6
作者 TANG Yanli ZHANG Zuhao WANG Xinxin 《Journal 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SCIE CAS CSCD 2021年第5期1195-1206,共12页
The creation of three-dimensional models from an unorganized set of points is an active research area in computer graphics.One of the purposes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3D reconstruction of a cube-type artificia... The creation of three-dimensional models from an unorganized set of points is an active research area in computer graphics.One of the purposes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3D reconstruction of a cube-type artificial reef(CTAR)set by linear structured light and binocular stereo vision technology in an underwater environment.The experimental setup is composed of two ca-meras in a stereo vision configuration.The alpha shapes method can be used to construct a surface that most closely reflects the arti-ficial reef set described by the points.A parameter study is conducted to assess the scales of the set(i.e.,usable volume,surface area,projected area,height,and base diameter)on the basis of 3D reconstruction.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quality of 3D recon-struction in an underwater environment is acceptable for estimating the scale size of the CTAR set.According to the measurement of the scale sizing of the CTAR set,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parameters of the CTAR set and the number of CTAR modules were determined.Moreover,the usable volume of the CTAR set can be estimated depending on the basis of the number of CTAR modul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be-type artificial reef structured light binocular stereo vision three-dimensional reconstruction alpha shapes method
下载PDF
热等静压法制备高立方织构的镍基合金复合基带
7
作者 邱火勤 索红莉 +5 位作者 寇生中 马麟 田辉 刘敏 袁冬梅 王营霞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632-1638,共7页
采用热等静压(HIP)法制备芯层为Ni-12%W(Ni12W,摩尔分数)合金、外层为Ni-5%W(Ni5W,摩尔分数)合金的Ni5W/Ni12W/Ni5W 3层复合初始坯锭;采用压延辅助双轴织构技术(RABiTSTM)通过直接冷轧及再结晶退火获得Ni5W/Ni12W/Ni5W复合基带;采用X射... 采用热等静压(HIP)法制备芯层为Ni-12%W(Ni12W,摩尔分数)合金、外层为Ni-5%W(Ni5W,摩尔分数)合金的Ni5W/Ni12W/Ni5W 3层复合初始坯锭;采用压延辅助双轴织构技术(RABiTSTM)通过直接冷轧及再结晶退火获得Ni5W/Ni12W/Ni5W复合基带;采用X射线四环衍射技术(XRD)及背散射电子衍射技术(EBSD)对复合基带表面冷轧及再结晶织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冷轧复合基带表面形成较强的铜型形变织构,再结晶退火后复合基带表面形成锐利的立方织构,其立方织构含量达到99.1%(≤10°),与商业用Ni5W合金基带水平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基复合基带 热等静压 铜型织构 立方织构
下载PDF
双曲型曲线模型在路基沉降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20
8
作者 何良德 姜晔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00-205,共6页
对沉降速率与剩余沉降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双曲线模型反映了两者的二次非线性关系,指数曲线模型反映了两者的线性关系,2种模型剩余沉降的预测比值在1~2之间.提出了一种反映沉降速率与剩余沉降半立方(1.5次)非线性关系的... 对沉降速率与剩余沉降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双曲线模型反映了两者的二次非线性关系,指数曲线模型反映了两者的线性关系,2种模型剩余沉降的预测比值在1~2之间.提出了一种反映沉降速率与剩余沉降半立方(1.5次)非线性关系的双曲型曲线预测模型,给出了新模型参数的估算公式,证明了新模型预测的剩余沉降是指数曲线模型的1~1.5倍、双曲线模型的0.75~1倍.实例推算结果表明,双曲型曲线预测模型的推算值处于2种常用模型的推算值之间,且接近它们的平均值,预测结果的可靠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基 最终沉降量 双曲型曲线模型 增量衰减率 半立方关系
下载PDF
斜坡堤新型人工块体TB-CUBE的波浪爬高和反射试验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彭程 王昊 +2 位作者 娄雅冬 褚逸云 陈松贵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7,共7页
针对新型人工块体TB-CUBE在斜坡堤上对于规则波爬高及反射的影响效果,进行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波浪爬高随斜坡堤坡度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并随水深增加先减小后增加;同时,堤前反射系数随水深和坡度增加呈现逐渐减小的趋势。... 针对新型人工块体TB-CUBE在斜坡堤上对于规则波爬高及反射的影响效果,进行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波浪爬高随斜坡堤坡度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并随水深增加先减小后增加;同时,堤前反射系数随水深和坡度增加呈现逐渐减小的趋势。依据波浪在新型护面块体TB-CUBE上爬高的相关因素,并以此拟合出波浪在该块体上爬高的经验公式,并与JTS 145—2015《港口与航道水文规范》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拟合的经验公式对TB-CUBE块体的适用性比规范中的计算公式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人工块体 TB-CUBE块体 波浪爬高 反射系数 经验公式
下载PDF
大型箱涵式泵装置优化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3
10
作者 石丽建 汤方平 +3 位作者 刘雪芹 谢荣盛 宋希杰 张文鹏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6-103,共8页
为了研究箱涵式泵装置进、出水流道的水力性能,采用了基于CFD数值模拟计算和模型试验的DOE正交设计试验方法。对进、出水流道进行三维参数化建模,以进水流道出口断面速度均匀度和水力损失为目标函数,针对进水喇叭管、导水锥和出水喇叭... 为了研究箱涵式泵装置进、出水流道的水力性能,采用了基于CFD数值模拟计算和模型试验的DOE正交设计试验方法。对进、出水流道进行三维参数化建模,以进水流道出口断面速度均匀度和水力损失为目标函数,针对进水喇叭管、导水锥和出水喇叭管、出水导流墩控制尺寸进行五因素四水平的正交试验设计。通过CFD数值模拟手段,针对设计流量工况点,分别对进水流道和出水流道各16个设计方案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分析不同控制尺寸对进、出水流道水力性能的影响。最后通过模型试验对优化方案数值计算结果进行可靠性验证。数值模拟和试验结果表明,通过DOE正交设计方法进行进水流道优化设计,可以得到各控制参数对进水流道水力损失和出口断面均匀度的主次影响,进水流道最大水力损失达到8.56 cm,最小水力损失为3.91 cm,优化方案水力损失为3.65 cm,出口速度均匀度达到93.07%,较初始方案水力损失降低了1.31 cm,出口速度均匀度提高了1.17个百分点;出水流道最大水力损失为46.07 cm,最优组合出水流道水力损失为32.53 cm,较原始方案水力损失减小了7.96 cm。根据泵装置全特性曲线可知,该泵装置出水流道水力损失在设计工况下最小,最高运行效率达到70.04%,最高运行扬程为4.0 m,在设计扬程1.36 m时,效率为66.82%,对应流量为34.31 m3/s。模型试验最高运行效率达到71.5%,在设计扬程1.36 m时,试验运行效率在64%左右,与数值模拟结果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箱涵式泵装置 优化设计 数值计算 试验
下载PDF
不同工况下大型箱涵式泵装置压力脉动特性及振动特性 被引量:7
11
作者 石丽建 汤方平 +1 位作者 王瑄 张文鹏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95-103,共9页
为了研究箱涵式泵装置无汽蚀、开敞出流和汽蚀条件下压力脉动特性和振动特性,在进水喇叭管和叶轮室进口壁面布置了4只压力脉动传感器和箱体顶部布置了2只振动传感器,对多个工况点压力脉动特性和振动特性进行了动态测量,揭示了轴流泵进... 为了研究箱涵式泵装置无汽蚀、开敞出流和汽蚀条件下压力脉动特性和振动特性,在进水喇叭管和叶轮室进口壁面布置了4只压力脉动传感器和箱体顶部布置了2只振动传感器,对多个工况点压力脉动特性和振动特性进行了动态测量,揭示了轴流泵进水部分不同条件下的压力脉动规律和振动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叶轮室进口压力脉动峰峰值较大,叶轮室监测点主频值均为叶片转频,进水喇叭管除低频脉动外主频主要分布在叶频和转频位置;各工况点叶轮室进口两测点压力脉动有较好的对称性,进水喇叭管南北两侧压力脉动不对称;叶轮室进口压力脉动峰峰值基本都是随着流量的增加而减小;汽蚀条件下和开敞式出流条件下与没有发生汽蚀时相比,频谱图对应性较好,频率分布大体规律基本能够吻合,主要频率对应的幅值比不发生汽蚀时略大,汽蚀条件下频谱分布更广;水平振动位移均在10μm以内,竖直振动位移较大,说明泵装置运行时竖直振动更为明显。振动位移的大小随着流量的增大而减小。汽蚀条件下振动位移较非汽蚀时增大2.4~8.6μm,其中流量越小竖直振动位移增加越大,因此,实际工程中应尽量避免在小流量工况汽蚀条件下运行。该文关于箱涵式泵装置进水部分压力脉动试验研究可为同类泵站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 振动 试验 箱涵式
下载PDF
柯布西耶的物体美学和白盒子设计技法(1918—1930年) 被引量:3
12
作者 江嘉玮 《时代建筑》 2022年第1期168-175,共8页
文章研究柯布西耶如何将从现代抽象绘画中汲取的物体美学应用于20世纪20年代的白色小住宅设计。通过与阿梅代·奥赞方一起创作纯粹主义绘画,柯布西耶学到了一套将物体类型化的观看技巧,再结合其在东方之旅上转译自古典建筑的设计法... 文章研究柯布西耶如何将从现代抽象绘画中汲取的物体美学应用于20世纪20年代的白色小住宅设计。通过与阿梅代·奥赞方一起创作纯粹主义绘画,柯布西耶学到了一套将物体类型化的观看技巧,再结合其在东方之旅上转译自古典建筑的设计法,他开始将这些教益在白色小住宅上逐一展开试验。对位法、表面拉伸、视觉操控,是柯布西耶在20世纪20年代白盒子上具体实施的设计技法。文章选择7座小住宅案例为研究对象,解读柯布西耶在绘画和建筑中的物体美学与白盒子设计技法的关联,剖析其反映的现代生活的新观念与新的人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型艺术 纯粹主义 物-类型 白盒子 对位法 人性
下载PDF
两臂二指智能魔方机器人执行控制系统设计 被引量:5
13
作者 孔凡国 谭水生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3期40-44,共5页
设计一个两臂二指智能魔方机器人控制系统,对魔方的基本复原指令组合进行优化。构建魔方复原的新指令组合,使得智能魔方机器人的执行速度和稳定性达到较稳定的平衡。采用5段S形加减速曲线算法控制闭环步进电机,实现闭环步进电机的连续... 设计一个两臂二指智能魔方机器人控制系统,对魔方的基本复原指令组合进行优化。构建魔方复原的新指令组合,使得智能魔方机器人的执行速度和稳定性达到较稳定的平衡。采用5段S形加减速曲线算法控制闭环步进电机,实现闭环步进电机的连续速度调节。实验结果表明:通过优化魔方复原基础指令组合,减少了魔方机器人执行步数。新指令组合平均优化率达到25%,整体魔方复原平均用时13.644 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魔方机器人 控制系统 S形加减速曲线 闭环步进电机 指令解析
下载PDF
浅孔型设计在特殊钢生产中的应用
14
作者 满春红 陈金富 《冶金标准化与质量》 2021年第4期44-46,60,共4页
孔型设计是轧制工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孔型设计在生产中虽然起到了很好的理论指导作用,但在实践中仍存在需要改善的地方浅孔型设计是在实践中不断遇到问题、不断解决问题中总结出来的,它通过对孔型轧槽深度的减少,有效降低了轧辊... 孔型设计是轧制工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孔型设计在生产中虽然起到了很好的理论指导作用,但在实践中仍存在需要改善的地方浅孔型设计是在实践中不断遇到问题、不断解决问题中总结出来的,它通过对孔型轧槽深度的减少,有效降低了轧辊硬度层的浪费,充分发挥了轧辊辊身长度的利用率,降低了轧辊的自身重量。浅孔型设计还通过改变箱型孔型的结构尺寸形状,使轧制过程中的冷却水无法存留在轧件的上表面上,解决了在实际生产中氧化铁皮压入轧件所造成的表面质量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孔型 箱型 轧槽
下载PDF
四辅学员能力魔方矩阵培养体系的构建
15
作者 张树维 章建新 柳桐 《工业控制计算机》 2020年第11期121-122,125,共3页
梳理了四辅学员个性化学习需求,创新性提出了能力魔方矩阵培养体系,并进行了教学设计,论述的错题故障树分析、能力达成路线图等细节,对四辅学员的个性化培养具有较强的促进效果,兼具创新性和可复制性。
关键词 四辅学员 能力魔方矩阵 错题故障树分析 能力达成路线图
下载PDF
涡带工况下轴流泵装置内部脉动特性数值分析 被引量:10
16
作者 杨帆 赵浩儒 +2 位作者 刘超 夏臣智 金燕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70-678,共9页
为研究涡带工况时立式轴流泵装置内部流场压力脉动情况,开展了立式轴流泵装置非定常数值模拟,通过设置监测点,获得了不同位置的压力脉动结果,并进行了频谱分析.通过物理模型试验及PIV流场测试技术验证了数值计算结果的有效性,重点分析... 为研究涡带工况时立式轴流泵装置内部流场压力脉动情况,开展了立式轴流泵装置非定常数值模拟,通过设置监测点,获得了不同位置的压力脉动结果,并进行了频谱分析.通过物理模型试验及PIV流场测试技术验证了数值计算结果的有效性,重点分析了叶轮进口及箱涵式进水流道底部的压力脉动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涡带工况时叶轮进口的脉动主频已不再受轴频控制.不同工况时叶轮进口的相同监测点的脉动主频存在差异性.大流量工况时叶轮进口的脉动相对幅值较大,且涡带诱发的脉动主频与轴频相同.各工况时箱涵式进水流道底部水力脉动均为低频涡带脉动.在大流量工况时,箱涵式进水流道底部的脉动压力主频与轴频相同,次主频与叶频相同,扭矩变化主频与叶轮的轴频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流泵 箱涵式进水流道 涡带 压力脉动 非定常流动
原文传递
A unified approximate reasoning theory suitable for both propositional calculus system L and predicate calculus system K 被引量:6
17
作者 WANGGuojun CHINK.S DANGC.Y. 《Science in China(Series F)》 2005年第1期1-14,共14页
The concepts of metric R0-algebra and Hilbert cube of type RO are introduced. A unified approximate reasoning theory in propositional caculus system ? and predicate calculus system (?) is established semantically as w... The concepts of metric R0-algebra and Hilbert cube of type RO are introduced. A unified approximate reasoning theory in propositional caculus system ? and predicate calculus system (?) is established semantically as well as syntactically, and a unified complete theorem is obtain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tric R0-algebra Hilbert cube of type R0 metric Lindenbaum algebra of type R0 approximate reasoning complete theorem.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