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 of Exogenous Salicylic Acid on Physiological Parameters of Cucumber and Tomato Fruits During Chilling Injury Temperature Storage 被引量:1
1
作者 HAN Tao, LI Li-ping and FENG Shuang-qing( Department of Food Science, Beijing Agricultural College, Beijing 102206, P.R.China College of Food Science,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094 , P.R.China)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China》 CAS CSCD 2002年第8期916-921,共6页
Harvested tomato(Lycopersicum esculentum Mill)and cucumber (Cucumis Sativus L.)were immersed in 0, 0.01 g/L, 0.05 g/L, 0.1 g/L or 0 g/L, 0.001 g/L, 0.01 g/L, 0.05 g/L, 0.1 g/L salicylic acid solutions for 15 min, resp... Harvested tomato(Lycopersicum esculentum Mill)and cucumber (Cucumis Sativus L.)were immersed in 0, 0.01 g/L, 0.05 g/L, 0.1 g/L or 0 g/L, 0.001 g/L, 0.01 g/L, 0.05 g/L, 0.1 g/L salicylic acid solutions for 15 min, respectively. Some of physiological parameters of the fruits related to chilling injury were measured during cold storage (2℃±1℃ ). It showed that the cell membrane electrolyte leakage, MDA content and free proline content in tomato with 0.01 g/L and 0.1 g/L SA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control to a various extent. The immersion in 0.001 g/L SA could significantly decrease the cell membrane electrolyte leakage and MDA content of cucumber stored at chilling injury temperature as well as decrease free proline content to some ext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licylic acid toMAto cucumber chilling injury
下载PDF
Melatonin treatment induces chilling tolerance by regulating the contents of polyamine,γ-aminobutyric acid,and proline in cucumber fruit 被引量:9
2
作者 Miilion P MADEBO LUO Si-ming +2 位作者 WANG Li ZHENG Yong-hua JIN Peng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SCIE CAS CSCD 2021年第11期3060-3074,共15页
The mechanism of melatonin(MT)induced chilling tolerance in harvested cucumber fruit was investigated at commercial maturity.In this study,cucumber fruits were treated with 100μmol L^(-1) MT at 4℃ and 90% relative h... The mechanism of melatonin(MT)induced chilling tolerance in harvested cucumber fruit was investigated at commercial maturity.In this study,cucumber fruits were treated with 100μmol L^(-1) MT at 4℃ and 90% relative humidity for 15 d of storage.In comparison with the control,cucumber treatment with MT resulted in reduced chilling injury(CI),decreased electrolyte leakage and enhanced firmness.The fruits treated with MT showed higher chlorophyll contents in storage conditions with suppressed chlorophyllase enzyme activity.MT treatment increased arginine decarboxylase(ADC)and ornithine decarboxylase(ODC)enzyme activities.Moreover,enhanced expression of the Cucumis sativus ADC(CsADC)and C.sativus ODC(CsODC)genes resulted in the accumulation of polyamine contents.Similarly,proline levels exhibited higher levels among treated fruits.Meanwhile,the proline synthesizing enzymes △1-pyrroline-5-carboxylate syntheses(P5CS)and ornithine aminotransferase(OAT)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while a catabolic enzyme of proline dehydrogenase(PDH)activity was inhibited by treatment.In addition,MT induced expression of C.sativus OAT(CsOAT)and C.sativus P5CS(CsP5CS)genes.Cucumber fruits treated with MT also exhibited higher γ-aminobutyric acid(GABA)content by enhanced GABA transaminase(GABA-T)and glutamate decarboxylase(GAD)enzyme activities and a higher C.sativus GAD(CsGAD)gene expression.To sum up,the results show that MT treatment enhanced chilling tolerance,which was associated with the regulation of polyamines,as well as proline and γ-aminobutyric aci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cumber MELAtoNIN POLYAMINE PROLINE GABA chilling injury
下载PDF
Effect of Maturity Stage on the Gene Expression of Antioxidative Enzymes in Cucumber (Cucumis sativus L.) Fruits Under Chilling Stress
3
作者 QIAN Chun-lu MI Hong-bo +2 位作者 ZHAO Yu-ying HE Zhi-ping MAO Lin-chun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SCIE CAS CSCD 2013年第8期1495-1500,共6页
The gene expression pattems of antioxidative enzymes in cucumber (Cucumis sativus L.) fruits at four different maturity stages, immature (3-8 d after anthesis (DAA), mature (9-16 DAA), breaker (17-22 DAA), an... The gene expression pattems of antioxidative enzymes in cucumber (Cucumis sativus L.) fruits at four different maturity stages, immature (3-8 d after anthesis (DAA), mature (9-16 DAA), breaker (17-22 DAA), and yellow (35-40 DAA), were determined before and after cold storage at 2℃ for 9 d and after subsequent rewarming at 20℃ for 2 d. The electrolyte leakage and malondialdehyde content in cucumber fruits were increased after cold storage and subsequent rewarming. Increased expressions of peroxidase, ascorbate peroxidase (APX), and monodehydroascorbate reductase after cold storage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cucumber fruits to cope with chilling injury. The elevated cyt-superoxide dismutase, catalase, APX and dehydroascorbate reductase after subsequent rewarming in cucumber fruits facilitated the recovery from chilling stress. The highest expression levels of all the seven antioxidative enzyme genes in yellow fruits might be responsible for the enhanced chilling tolerance. Cucumber fruits at earlier developmental stages was more susceptible to chilling stress than those at later stages. The relative higher gene expressions of antioxidative enzymes genes at earlier developmental stages may be the responses to the sever oxidative stress caused by chilling inju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cumber fruit maturity POSTHARVEST chilling injury antioxidative enzyme
下载PDF
贮前延迟联合热水处理对黄瓜果实冷藏期间冷害和生理代谢的影响
4
作者 贾淼 张敏 +3 位作者 李奇勋 李玉申 王红婷 陈一锋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1期159-166,共8页
为探究黄瓜果实经热水处理后延迟方式对其冷藏期间品质和生理代谢的影响,根据前期利用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试验设计优化得出的延迟条件,以新鲜黄瓜为对照(CK),分别研究了水浴延迟(T1)、空气延迟(T2)和未延迟处理(T3)对经热激处理的黄瓜果实... 为探究黄瓜果实经热水处理后延迟方式对其冷藏期间品质和生理代谢的影响,根据前期利用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试验设计优化得出的延迟条件,以新鲜黄瓜为对照(CK),分别研究了水浴延迟(T1)、空气延迟(T2)和未延迟处理(T3)对经热激处理的黄瓜果实在(4±1)℃,相对湿度(80±5)%的冷库贮藏期间冷害(chilling injury,CI)症状、品质及抗氧化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贮藏3 d时,各组冷害指数最高仅为0.37,然而贮藏9 d时,CK和T3组果实冷害指数迅速升高至0.76和0.71,此时CK组冷害指数为T1和T2的1.25倍和1.21倍。而且T1和T2组能显著减缓果实失重率和电解质外渗率(electrolyte leakage,EL)的上升以及硬度的下降,同时能使果实保持较好色泽,维持较高的可溶性蛋白含量,有效减轻了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超氧阴离子(superoxide anion,O_(2)^(-)·)和过氧化氢(hydrogen peroxide,H_(2)O_(2))对果实的损伤;到贮藏末期,相比于CK,T1和T2组果实的H_(2)O_(2)含量分别降低了7.86%和11.64%。此外,T1和T2处理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延缓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和还原型谷胱甘肽(reducedglutathione,GSH)含量的下降。综合分析,T1和T2处理组对于减轻黄瓜果实冷害,缓解品质劣变均有显著影响,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适用性更高的处理方式。该研究对黄瓜贮藏保鲜技术的进一步完善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贮前延迟 热水处理 黄瓜 抗氧化系统 冷害
下载PDF
采后黄瓜冷害及耐冷性调控研究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王斌 袁晓 +2 位作者 蒋园园 王玉昆 朱世江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96-608,共13页
黄瓜是冷敏型果菜类蔬菜,采后黄瓜在低温贮藏期间很容易发生冷害,降低采后品质,缩短贮藏寿命,造成较大的采后损失。因此,探明采后黄瓜冷害发生机制,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冷害防控措施,是当下果蔬采后保鲜研究领域中迫切需要解决的科技问题... 黄瓜是冷敏型果菜类蔬菜,采后黄瓜在低温贮藏期间很容易发生冷害,降低采后品质,缩短贮藏寿命,造成较大的采后损失。因此,探明采后黄瓜冷害发生机制,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冷害防控措施,是当下果蔬采后保鲜研究领域中迫切需要解决的科技问题。近年来,在采后黄瓜冷害防控及耐冷性调控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进展。本文重点从采后黄瓜冷害症状、冷害发生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变化和防控技术等角度,总结了采后黄瓜冷害及耐冷性调控研究方面的进展,可以为采后黄瓜的低温贮藏和冷害防控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后黄瓜 低温贮藏 冷害 防控技术 耐冷性
下载PDF
桃果实冷害发生机理及御冷措施研究进展 被引量:4
6
作者 何辉 乔勇进 +3 位作者 柳洪入 刘晨霞 王春芳 钟耀广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96-505,共10页
桃果实因其呼吸跃变的特点,采后在室温下会出现呼吸高峰与乙烯释放高峰,极易腐烂,不耐贮藏。冷藏是延长桃果实贮藏期的最有效方法之一,但由于桃果实的冷敏性,长期的不适低温易使桃产生冷害,引起果肉革质化、组织絮败、褐变、固有风味损... 桃果实因其呼吸跃变的特点,采后在室温下会出现呼吸高峰与乙烯释放高峰,极易腐烂,不耐贮藏。冷藏是延长桃果实贮藏期的最有效方法之一,但由于桃果实的冷敏性,长期的不适低温易使桃产生冷害,引起果肉革质化、组织絮败、褐变、固有风味损失等品质劣变问题,成为桃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综述了目前桃果实采后冷害发生的机理的研究进展,总结了冷害对桃果实细胞膜、细胞壁代谢、抗氧化系统及精氨酸代谢的影响,并针对相关机制归纳了桃果实采后冷害控制技术,旨在为桃果实采后保鲜研究和应用提供理论与技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果 冷害 御冷机制 控制措施
下载PDF
采后黄瓜响应低温胁迫的转录组学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黄泳谚 易景怡 王斌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5-48,共14页
采后黄瓜对低温敏感,在低温贮藏期间很容易发生冷害,会造成较大的采后损失。本研究采用转录组测序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的方法,分析了采后黄瓜在短时冷害温度处理后的转录组变化。结果显示,采后黄瓜在5℃贮藏期间,冷害指数和相对电导率逐... 采后黄瓜对低温敏感,在低温贮藏期间很容易发生冷害,会造成较大的采后损失。本研究采用转录组测序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的方法,分析了采后黄瓜在短时冷害温度处理后的转录组变化。结果显示,采后黄瓜在5℃贮藏期间,冷害指数和相对电导率逐渐增加,叶绿素荧光逐渐降低,表明采后黄瓜在5℃贮藏期间产生了明显的冷害。与处理前相比(0 h),处理12 h导致1500个基因差异表达,其中706个基因表达上调,794个基因表达下调。与0 h相比,处理72 h导致7799个基因差异表达,其中3995个基因表达上调,3804个基因表达下调。KEGG富集结果显示,低温处理导致的差异表达基因显著富集在植物激素信号转导、苯丙氨酸代谢、植物与病原菌互作和苯丙烷素合成途径中。GO富集分析的结果显示,在生物过程分类下,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参与以DNA为模板的转录调控、蛋白磷酸化和跨膜转运等过程;在细胞组份分类下,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细胞膜组份和细胞核;在分子功能分类下,差异表达基因主要与ATP结合、蛋白苏氨酸/丝氨酸激酶活性、DNA结合和转录因子活性等功能有关。在低温处理12 h时,与激素信号有关的基因显著表达。但在低温处理72 h时,与植物-病原菌互作以及苯丙烷素合成有关的基因被显著诱导,表明植物激素参与了早期的低温信号传递,诱导病程相关基因表达以及苯丙烷素合成可能是采后黄瓜提高耐冷性,应对低温胁迫的重要机制。本研究结果为采后黄瓜适应低温胁迫,并对低温胁迫作出抗性的分子机理提供了新见解,也为耐冷黄瓜新品种培育提供了重要基因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后黄瓜 冷害 转录组分析 植物激素信号 苯丙烷素合成
下载PDF
多胺处理对黄瓜贮藏冷害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3
8
作者 乔勇进 冯双庆 +2 位作者 李丽萍 张绍铃 刘招龙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5-58,共4页
通过外源多胺处理方法研究了多胺在提高黄瓜耐冷性和保护贮藏品质方面的作用。结果表明:在2℃贮藏条件下多胺处理黄瓜冷害较对照延缓2d发生,冷害发生率和冷害指数显著降低,但不同多胺处理之间存在差异,其中精胺(Spm)抑制冷害效果好于腐... 通过外源多胺处理方法研究了多胺在提高黄瓜耐冷性和保护贮藏品质方面的作用。结果表明:在2℃贮藏条件下多胺处理黄瓜冷害较对照延缓2d发生,冷害发生率和冷害指数显著降低,但不同多胺处理之间存在差异,其中精胺(Spm)抑制冷害效果好于腐胺(Put)和亚精胺(Spd)。多胺处理可延缓低温条件下黄瓜叶绿素的分解、可滴定酸含量的降低和维生素C的降解;使可溶性固形物和果肉硬度保持在较高水平,至贮藏第8d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0 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胺 黄瓜 贮藏冷害 可溶性固形物 贮藏品质 处理方法 贮藏条件 低温条件 维生素C 果肉硬度 显著水平 耐冷性 发生率 亚精胺 叶绿素 酸含量 延缓
下载PDF
外源水杨酸处理对采后番茄和黄瓜果实抗冷性的影响 被引量:24
9
作者 韩涛 李丽萍 冯双庆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71-575,共5页
采摘后番茄 (LycotersicumesculentumMill)和黄瓜 (CucumissativusL .)分别用 0、0 .0 1、0 .0 5、0 .1g/L水杨酸 (SA)溶液浸泡或 0、0 .0 0 1、0 .0 1、0 .0 5、0 .1g/L的SA溶液浸泡 15min ,贮于 (2± 1)℃冷害温度下 ,测定与冷害... 采摘后番茄 (LycotersicumesculentumMill)和黄瓜 (CucumissativusL .)分别用 0、0 .0 1、0 .0 5、0 .1g/L水杨酸 (SA)溶液浸泡或 0、0 .0 0 1、0 .0 1、0 .0 5、0 .1g/L的SA溶液浸泡 15min ,贮于 (2± 1)℃冷害温度下 ,测定与冷害有关的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 ,冷藏期间 ,0 .0 1g/L和 0 .1g/LSA处理番茄的细胞膜电解质渗出率、丙二醛 (MDA)含量和游离脯氨酸含量都不同程度低于对照 ;0 .0 0 1g/LSA处理能明显降低冷害温度下黄瓜细胞膜电解质渗出率和MDA含量 ,不同程度降低游离脯氨酸含量。说明适宜浓度的SA处理能够提高番茄和黄瓜果实的抗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害 冷藏 外源水杨酸处理 采后 番茄 黄瓜果实 抗冷性
下载PDF
水杨酸对黄瓜幼苗抗冷性的影响 被引量:54
10
作者 黄爱霞 佘小平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07-109,共3页
研究了水杨酸(SA)对黄瓜幼苗抗冷性的影响.结果发现,水杨酸能够提高SOD、POD的活性,减缓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的积累,降低幼苗的相对电导率,因而提高了幼苗的抗冷能力.水杨酸浓度为2mmol/L是预防黄瓜低温危害的最适浓度.
关键词 黄瓜 幼苗 抗冷性 水杨酸 低温冷害 SOD POD 酶活性 丙二醛 抗冷能力 相对电导率
下载PDF
低温胁迫对玉米幼苗抗冷性的影响初探 被引量:20
11
作者 张金龙 周有佳 +2 位作者 胡敏 朱蕾 张达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91-194,共4页
文章研究了以 2 5℃为对照 ,以 14℃、4℃为低温胁迫处理后玉米幼苗的 4项生理指标 :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过氧化物酶活性、细胞膜的通透性相对电导率 ,并探讨了这些数据的成因 ,综合讨论了低温胁迫与玉米幼苗抗冷性之间的关系同步完... 文章研究了以 2 5℃为对照 ,以 14℃、4℃为低温胁迫处理后玉米幼苗的 4项生理指标 :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过氧化物酶活性、细胞膜的通透性相对电导率 ,并探讨了这些数据的成因 ,综合讨论了低温胁迫与玉米幼苗抗冷性之间的关系同步完成的玉米 84 6自交系发芽率实验结果证明 ,实验所用种子的发芽率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胁迫 玉米 幼苗 抗冷性 叶绿素 根系活力 过氧化物酶 细胞膜透性 相对电导率
下载PDF
热处理对黄瓜贮藏冷害及内源多胺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9
12
作者 乔勇进 冯双庆 +2 位作者 李丽萍 张绍铃 刘招龙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4-37,共4页
采用热处理的方法,研究了黄瓜在贮藏过程中冷害发生情况和多胺含量变化。通过贮前37℃处理24h和42℃处理12h可以显著延缓黄瓜2℃贮藏条件下冷害的发生,冷害较对照推迟2d发生,贮藏6d冷害发生率和冷害指数分别比对照减少38.2%和0.17、39.3... 采用热处理的方法,研究了黄瓜在贮藏过程中冷害发生情况和多胺含量变化。通过贮前37℃处理24h和42℃处理12h可以显著延缓黄瓜2℃贮藏条件下冷害的发生,冷害较对照推迟2d发生,贮藏6d冷害发生率和冷害指数分别比对照减少38.2%和0.17、39.3%和0.13,均显著低于对照。热处理显著提高了黄瓜内源腐胺(Put)的含量,贮藏6~8dPut的含量是对照的2倍以上,而且高峰的出现时间与黄瓜冷害的发生时间基本一致,亚精胺(Spd)和精胺(Spm)含量也有显著提高,在贮藏过程中保持较高的内源多胺水平。研究表明内源多胺水平的提高与黄瓜的耐冷性具有很大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处理 黄瓜 冷害 多胺
下载PDF
热处理对黄瓜贮藏冷害及生理生化的影响 被引量:45
13
作者 乔勇进 冯双庆 赵玉梅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71-74,共4页
研究热处理抑制贮藏果蔬冷害的效果和机理 ,选用“新丹 4号”黄瓜为试验材料 ,采后分别用 4 2、37、33℃和对照 (2 0℃ )处理 2 4h ,然后 2℃低温下贮藏 ;测定了贮藏过程中冷害发生及与冷害相关细胞膜渗透率等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 :... 研究热处理抑制贮藏果蔬冷害的效果和机理 ,选用“新丹 4号”黄瓜为试验材料 ,采后分别用 4 2、37、33℃和对照 (2 0℃ )处理 2 4h ,然后 2℃低温下贮藏 ;测定了贮藏过程中冷害发生及与冷害相关细胞膜渗透率等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 :在 33~ 4 2℃温度范围内 ,热处理可减轻黄瓜低温贮藏冷害 ,延缓细胞膜渗透率的上升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下降 ,提高膜脂过氧化保护酶POD、SOD、CAT的活性 ,可以保护膜的稳定性 ;在低温贮藏过程中 ,乙烯的释放量没有明显的峰值出现 ,且后期逐渐降低 ,但热处理能明显减少贮藏过程中乙烯的释放。在试验热处理温度中 37℃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 贮藏 冷害 热处理 可溶性蛋白 细胞膜渗透率 乙烯 膜保护酶
下载PDF
三唑酮对黄瓜幼苗生长及抗寒性的影响 被引量:16
14
作者 冯兆忠 王静 冯宗炜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10期1637-1640,共4页
研究了不同浓度三唑酮浸种对黄瓜幼苗生物量及抗寒性的影响.结果表明,20~100μmol·L-1三唑酮能显著抑制黄瓜幼苗的株高、根长,增加了根重、根冠比和叶绿素含量.30 d幼苗经过3 d低温胁迫后,10~50 μmol·L-1三唑酮处理能保持... 研究了不同浓度三唑酮浸种对黄瓜幼苗生物量及抗寒性的影响.结果表明,20~100μmol·L-1三唑酮能显著抑制黄瓜幼苗的株高、根长,增加了根重、根冠比和叶绿素含量.30 d幼苗经过3 d低温胁迫后,10~50 μmol·L-1三唑酮处理能保持较高的叶绿素含量,有效地降低质膜相对透性,维持较高的SOD活性.50 μmol·L-1三唑酮处理明显减缓低温胁迫过程中MDA的累积.另外,50μmol·L-1三唑酮处理在低温胁迫第1 d促进脯氨酸的累积.在第3 d脯氨酸反而低于对照.但高浓度(>100 μmol·L-1)三唑酮不利于幼苗抵御低温伤害.总的来看,三唑酮增强了黄瓜幼苗的耐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 抗寒性 三唑酮 生物量 膜脂过氧化 脯氨酸
下载PDF
植物抗冷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28
15
作者 刘忠 邓俭英 +2 位作者 唐其展 蒙炎成 张玲玲 《广西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6年第6期667-670,共4页
低温胁迫是影响植物正常生长的主要障碍因子之一,植物尤其是经济作物的抗冷性强弱直接影响作物产量。近二十年来,广大学者已对植物抗冷性进行了大量研究,探讨出植物抗冷性的鉴定方法,对植物抗冷性生理生化机理及各生理生化指标与植物抗... 低温胁迫是影响植物正常生长的主要障碍因子之一,植物尤其是经济作物的抗冷性强弱直接影响作物产量。近二十年来,广大学者已对植物抗冷性进行了大量研究,探讨出植物抗冷性的鉴定方法,对植物抗冷性生理生化机理及各生理生化指标与植物抗冷性的关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通过分子标记技术,在分子水平上对植物抗冷性基因进行分析,获得了部分与抗冷性有关的基因。今后应逐步完善植物抗冷性的综合评价指标,并在植物的多个生长时期特别是成株期进行更深入的研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特别是生物技术方法,在分子水平上探讨植物抗冷性的分子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抗冷性 幼苗 冷害
下载PDF
热处理减轻黄瓜冷害作用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18
16
作者 寇晓虹 李玲 +1 位作者 韩娜 白鹤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64-166,共3页
以黄瓜(锦丰2号)为试材,研究热处理(37℃)对低温贮藏过程中黄瓜冷害发生、贮藏品质、生理生化变化等的影响,探讨热处理抑制黄瓜冷害发生的作用机理。研究表明,在0℃下,黄瓜贮藏3d后即出现冷害症状,9d后冷害发生严重,膜透性迅速上升,活... 以黄瓜(锦丰2号)为试材,研究热处理(37℃)对低温贮藏过程中黄瓜冷害发生、贮藏品质、生理生化变化等的影响,探讨热处理抑制黄瓜冷害发生的作用机理。研究表明,在0℃下,黄瓜贮藏3d后即出现冷害症状,9d后冷害发生严重,膜透性迅速上升,活性氧清除酶活性降低。热处理可以减轻黄瓜低温贮藏过程中的冷害指数,减缓叶绿素降解;热处理可以显著抑制黄瓜膜渗透率的升高,减少丙二醛的积累;提高自由基清除酶(SOD、POD、CAT)的活性。研究表明,热处理诱导活性氧清除酶活性,抑制膜脂过氧化作用,提高细胞内膜系统的稳定性,提高黄瓜对低温的适应和抵抗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 冷害 热处理 机理
下载PDF
热处理对黄瓜冷害及生理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18
17
作者 乔勇进 冯双庆 赵玉梅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31-135,共5页
“新丹4号”黄瓜分别选用33、37、42℃三个温度和对照(20℃),处理24h后,进行低温冷藏,对低温贮藏过程中贮藏黄瓜冷害指数、呼吸速率、膜渗透率、丙二醛的含量、硬度以及叶绿素的含量、可滴定酸(TA)、可溶性固形物(TSS)和VC的含量的变化... “新丹4号”黄瓜分别选用33、37、42℃三个温度和对照(20℃),处理24h后,进行低温冷藏,对低温贮藏过程中贮藏黄瓜冷害指数、呼吸速率、膜渗透率、丙二醛的含量、硬度以及叶绿素的含量、可滴定酸(TA)、可溶性固形物(TSS)和VC的含量的变化趋势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热处理可以抑制低温贮藏中黄瓜冷害的发生和膜渗透率的上升,减少丙二醛的积累,维持黄瓜的品质;并对贮藏过程中黄瓜品质和生理指标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分析;37℃处理明显效果好于33℃和4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处理 黄瓜 冷害 生理变化 贮藏
下载PDF
外源水杨酸诱导对番茄幼苗抗冷性的影响 被引量:48
18
作者 李艳军 王丽丽 +1 位作者 蒋欣梅 于锡宏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4期463-467,共5页
试验采用水杨酸(SA)诱导5叶期番茄幼苗,研究SA诱导及诱导后冷胁迫对番茄幼苗抗冷性相关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SA诱导能明显提高番茄幼苗的抗冷性;而冷胁迫前,经SA诱导的番茄幼苗叶片的相对电导率显著降低,POD活性、叶绿素... 试验采用水杨酸(SA)诱导5叶期番茄幼苗,研究SA诱导及诱导后冷胁迫对番茄幼苗抗冷性相关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SA诱导能明显提高番茄幼苗的抗冷性;而冷胁迫前,经SA诱导的番茄幼苗叶片的相对电导率显著降低,POD活性、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提高。其中,SA浓度为300 mg.L-1的处理表现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杨酸 诱导 番茄 抗冷性
下载PDF
不同类型小麦品种孕穗期低温生理反应及其抗寒性分析 被引量:36
19
作者 张志伟 王法宏 +5 位作者 李升东 冯波 司纪升 张宾 孔令安 王峥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00-906,共7页
为明确冬小麦抗低温倒春寒的生理机制,以多穗型小麦品种济麦22、邯6172和大穗型小麦品种临麦4号、潍麦8号为材料,研究了孕穗期低温(1℃、-2℃)对小麦叶片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和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 为明确冬小麦抗低温倒春寒的生理机制,以多穗型小麦品种济麦22、邯6172和大穗型小麦品种临麦4号、潍麦8号为材料,研究了孕穗期低温(1℃、-2℃)对小麦叶片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和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温处理当天,1℃低温下,4个品种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和MDA含量均不同程度增加,SOD活性除济麦22外均提高;-2℃低温下,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增加更明显,SOD活性除临麦4号外均降低,各品种MDA含量均显著减少。低温处理第3d和第6d,低温最初诱导产生的脯氨酸逐渐减少,MDA含量大幅降低,其余指标均增加。经用隶属函数法综合分析,4个品种的抗寒性相近,穗型间差异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孕穗期低温 生理反应 抗寒性
下载PDF
热处理与内源H_2O_2对黄瓜抗冷性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2
20
作者 郑鄢燕 代晓霞 +1 位作者 生吉萍 申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314-318,共5页
研究热处理和二甲基硫脲(DMTU)抑制内源H2O2再进行热处理,对2℃贮藏条件下荷兰小黄瓜冷害发生率、细胞膜系统以及活性氧代谢的影响。对照组黄瓜在冷藏过程中,冷害发生率、膜渗透率和丙二醛(MDA)含量均呈上升趋势,H2O2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 研究热处理和二甲基硫脲(DMTU)抑制内源H2O2再进行热处理,对2℃贮藏条件下荷兰小黄瓜冷害发生率、细胞膜系统以及活性氧代谢的影响。对照组黄瓜在冷藏过程中,冷害发生率、膜渗透率和丙二醛(MDA)含量均呈上升趋势,H2O2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先上升后下降,而过氧化物酶(POD)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随贮藏时间的延长而降低。热处理可以抑制低温贮藏中黄瓜冷害发生率和膜渗透率的增加,提高贮藏初期H2O2含量,减少MDA的积累,提高黄瓜CAT、APX、SOD的活性,POD活性在贮藏前后未发生明显变化,表明POD不是抗冷系统中的关键因子。抑制内源H2O2后进行热处理的黄瓜冷害发生率和MDA含量显著高于热处理组,而CAT、APX的活性受到抑制。结果表明,热处理可以减轻黄瓜冷害的发生,提高抗氧化酶的活性。抑制内源H2O2后进行热处理的黄瓜抗冷性降低,表明初期内源H2O2在热处理诱导的黄瓜抗冷性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 热处理 H2O2 抗氧化酶 冷害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