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4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ordination and Supramolecular Assemblies from Alkali+-Cucurbit[5]uril-[CdCl_(4)]^(2-)Systems
1
作者 ZHENG Yuanyuan LI Jie +3 位作者 ZHANG Wenyu WU Taoran HUANG Lin CHEN Kai 《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6期26-33,共8页
Thispaper has investigated the coordination and supramolecular assemblies of alkali metal ions,cucurbit[5]uril(Q[5]),and[CdCl_(4)]^(2-)to confirm whether[CdCl_(4)]^(2-)can produce the“honeycomb effect”,induce coordi... Thispaper has investigated the coordination and supramolecular assemblies of alkali metal ions,cucurbit[5]uril(Q[5]),and[CdCl_(4)]^(2-)to confirm whether[CdCl_(4)]^(2-)can produce the“honeycomb effect”,induce coordination of alkali metal ions to Q[5],and form linear coordination polymers.In this work,the effect of alkali metal ion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Q[5]-Cd^(2+)ion system under acidic conditions was investigated.Five complexes were successfully obtained by solvent evaporation method.Among the five crystal structures obtained,it can be observed that the presence of[CdCl_(4)]^(2-)did not result in the complexation of alkali metal ions by the Q[5]molecule.Instead,a bowl-like Cd^(2+)@Q[5]complex was formed.Indeed,[CdCl_(4)]^(2-)did not produce the honeycomb effect but led to the formation of Q[5]-based honeycomb frameworks with hexagonal cellsoccupied by[CdCl_(4)]^(2-).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cadmium ion showed stronger ability to coordinate to Q[5]in HCl solu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kali metal ion cucurbit[5]uril tetrachloridecadmium anion SUPRAMOLECULARASSEMBLIES
下载PDF
Synthesis and Crystal Structure of a Binuclear Gadolinium(Ⅲ) Complex Bridged by Cucurbit[6]uril 被引量:2
2
作者 Gui Ling ZHANG Zhi Yong WU +2 位作者 Yan Tuan LI Da Qi WANG Jian Min DOU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06年第1期93-96,共4页
A new cucurbit[6]uril bridsed binuclear complex {[Gd(H2O)6]2[Q6(H2O)]}C16·4H2O, where Q6 represents cucurbit[6]uril, has been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 by X-ray diffraction. The crystal structure shows th... A new cucurbit[6]uril bridsed binuclear complex {[Gd(H2O)6]2[Q6(H2O)]}C16·4H2O, where Q6 represents cucurbit[6]uril, has been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 by X-ray diffraction. The crystal structure shows that the complex has an extended cucurbit[6]uril-bridged structure consisting of two gadolinium(Ⅲ) ions, in which each gadolinium(Ⅲ) ion is coordinated with two neighboring carbonylic oxygen atoms of Q6 and six oxygen atoms of water molecules that leans toward one side of the portal. One disordered guest water molecule resides in the Q6 molecule cavity and occupies two different positions. Hydrogen bonds assemble the complcx to threedimensional supramolecular struc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ril binuclear gadolinium(Ⅲ) complex crystal structure
下载PDF
Characterization and Visible Light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of Cucurbit[n]urils/CdS-MoS_(2)
3
作者 Juan-juan Shi An-ting Zhao +2 位作者 Zhang-mei Peng Li-xia Yang Chun-tao Zhou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4期697-704,I0150,I0151,共10页
In order to reduce the impact of CdS photogenerated electron-hole recombination on its photocatalytic performance,a narrow band gap semiconductor MoS_(2) and organic macromolecular cucurbit[n]urils(Q[n])were used to m... In order to reduce the impact of CdS photogenerated electron-hole recombination on its photocatalytic performance,a narrow band gap semiconductor MoS_(2) and organic macromolecular cucurbit[n]urils(Q[n])were used to modify CdS.Q[n]/CdS-MoS_(2)(n=6,7,8)composite photocatalysts were synthesized by hydrothermal method.Infrared spectroscopy,X-ray diffraction,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field emissio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ultraviolet-visible and photoluminescence spectrum were used to characterize the structure,morphology and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products,and the catalytic degradation of the solutions of methylene blue,rhodamine B and crystal violet by Q[n]/CdS-MoS_(2) composite catalyst was investigat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Q[n]played a regulatory role on the growth and crystallization of CdS-MoS_(2) particles,Q[n]/CdS-MoS_(2)(n=6,7,8)formed flower clusters with petal-like leaves,the flower clusters of petal-like leaves increased the surface area and active sites of the catalyst,the Q[n]/CdS-MoS_(2) barrier width decreased,the electron-hole pair separation efficiency was improved in the Q[6]/Cds-MoS_(2).Q[n]makes the electron-hole pair to obtain better separation and migration.The Q[6]/CdS-MoS_(2) and Q[7]/CdS-MoS2 have good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for methylene blue,and the catalytic process is based on hydroxyl radical princip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drothermal method Cadmium sulfide narrow band gap cucurbit[n]uril COORDInATIOn
下载PDF
复合材料Cucurbit[6]uril/CdS-MoS_(2)吸附性能的研究
4
作者 周纯滔 彭章美 +2 位作者 赵安婷 陈香 吴云彪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477-2483,共7页
以硫代乙酰胺,氯化镉,钼酸钠和有机大分子六元瓜环(cucunbit[6]uril,Q[6])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在200℃反应24小时合成CdS-MoS_(2)和Q[6]/CdS-MoS_(2)。利用FT-IR、XRD、XPS、SEM和UV-Vis等手段对产物结构、形貌和光学等性质进行表征,并考... 以硫代乙酰胺,氯化镉,钼酸钠和有机大分子六元瓜环(cucunbit[6]uril,Q[6])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在200℃反应24小时合成CdS-MoS_(2)和Q[6]/CdS-MoS_(2)。利用FT-IR、XRD、XPS、SEM和UV-Vis等手段对产物结构、形貌和光学等性质进行表征,并考察CdS-MoS_(2)和Q[6]/CdS-MoS_(2)复合吸附剂对次甲基蓝的吸附作用。结果表明,CdS-MoS_(2)和Q[6]/CdS-MoS_(2)形成了花团状形貌,使其表面积较大,吸附面积增加,对次甲基蓝表现出较高的吸附量和脱色率,吸附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镉 二硫化钼 水热法 六元瓜环 吸附
下载PDF
瓜环[n](n=6~8)与盐酸丁咯地尔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12
5
作者 杨晓娜 姜松 +3 位作者 李新建 朱卫国 康建勋 邹大鹏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425-2430,共6页
利用1HNMR技术、电喷雾质谱、红外光谱及紫外吸收光谱等手段研究了瓜环[n](n=6~8)与盐酸丁咯地尔的相互作用.实验结果表明,盐酸丁咯地尔与3种瓜环具有不同的相互作用,主-客体配合物的作用模式随着瓜环大小的不同而各不相同.其中,瓜环[6... 利用1HNMR技术、电喷雾质谱、红外光谱及紫外吸收光谱等手段研究了瓜环[n](n=6~8)与盐酸丁咯地尔的相互作用.实验结果表明,盐酸丁咯地尔与3种瓜环具有不同的相互作用,主-客体配合物的作用模式随着瓜环大小的不同而各不相同.其中,瓜环[6]与盐酸丁咯地尔的相互作用非常弱,而瓜环[7]和瓜环[8]则都将盐酸丁咯地尔分子中的吡咯环及其相邻的2个碳全部包结进去,形成了包结比为1:1的对称包结配合物.通过紫外吸收光谱法计算得到瓜环[7]和瓜环[8]与盐酸丁咯地尔分子的包结常数在102~103L/mol范围内,说明瓜环对盐酸丁咯地尔具有潜在的药物缓释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瓜环 盐酸丁咯地尔 包结配合物 作用模式 1HnMR技术
下载PDF
三种瓜环与4,4′-联吡啶及N,N′-二甲基4,4′-联吡啶盐酸盐相互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牟兰 薛赛凤 +3 位作者 杜莹 赵云洁 祝黔江 陶朱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54-659,共6页
以七元瓜环(Q[7])和新型椭圆型改性瓜环———对称四甲基取代六元瓜环(TM eQ[6])为主体,4,4′-联吡啶的盐酸盐(44)以及N,N′-二甲基4,4′-联吡啶的盐酸盐(dm44)为客体的主客体相互作用进行了考察.实验结果表明,Q[7]与客体44及dm44作用... 以七元瓜环(Q[7])和新型椭圆型改性瓜环———对称四甲基取代六元瓜环(TM eQ[6])为主体,4,4′-联吡啶的盐酸盐(44)以及N,N′-二甲基4,4′-联吡啶的盐酸盐(dm44)为客体的主客体相互作用进行了考察.实验结果表明,Q[7]与客体44及dm44作用体系中,客体为了更有效地被主体Q[7]包结,在Q[7]内腔中呈倾斜状分布的几率最高.用核磁共振、循环伏安以及紫外吸收光谱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印证和补充,验证了TM eQ[6]与客体44及dm44可发生较强的相互作用,形成一维的自组装超分子结构.核磁共振以及循环伏安方法的实验结果表明,没有观察到Q[6]与客体44及dm44的明显作用,而紫外吸收光谱方法证实,Q[6]与客体44确实存在一定的相互作用,比较主客体的结构特征,该作用体系也可能存在自组装的一维超分子结构等多种作用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七元瓜环 对称四甲基六元瓜环 4 4'-联吡啶盐酸盐及其衍生物 相互作用模式
下载PDF
核磁共振方法研究瓜环[n](n=7,8)与枸橼酸西地那非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6
7
作者 杨春雪 朱卫国 +2 位作者 姜松 李新建 邹大鹏 《分析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78-481,共4页
利用1H NMR技术、电喷雾质谱、红外光谱以及紫外吸收光谱法等手段研究了瓜环[n](n=7,8)与枸橼酸西地那非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枸橼酸西地那非与两种瓜环都形成了1∶1的包结配合物,但是其配合物的作用模式随瓜环的大小而不同。通过计算... 利用1H NMR技术、电喷雾质谱、红外光谱以及紫外吸收光谱法等手段研究了瓜环[n](n=7,8)与枸橼酸西地那非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枸橼酸西地那非与两种瓜环都形成了1∶1的包结配合物,但是其配合物的作用模式随瓜环的大小而不同。通过计算得出瓜环[n](n=7,8)与枸橼酸西地那非的包结常数分别为958和1530 L/mol,说明瓜环对枸橼酸西地那非具有潜在的缓释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瓜环 枸橼酸西地那非 包结配合物 作用模式 核磁共振技术
下载PDF
核磁共振法研究瓜环[n]对盐酸哌甲酯的手性识别 被引量:4
8
作者 杨晓娜 姜松 +1 位作者 朱卫国 邹大鹏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90-494,共5页
利用核磁共振(NMR)技术研究了瓜环[n](n=7,8)对外消旋盐酸哌甲酯的手性识别。研究结果显示,盐酸哌甲酯对映异构体与瓜环形成包合物后,其质子的化学位移移动方向和幅度不同。同时,手性碳附近的某些原子所对应的吸收峰裂分为两组信号,这... 利用核磁共振(NMR)技术研究了瓜环[n](n=7,8)对外消旋盐酸哌甲酯的手性识别。研究结果显示,盐酸哌甲酯对映异构体与瓜环形成包合物后,其质子的化学位移移动方向和幅度不同。同时,手性碳附近的某些原子所对应的吸收峰裂分为两组信号,这两组信号分别对应盐酸哌甲酯的两个对映体。说明两个对映体与瓜环形成了作用模式不同的超分子包结物,从而使对映体能够区分开来,即非手性的瓜环将手性盐酸哌甲酯区别开来,实现了瓜环对苏式哌甲酯两个对映体的快速手性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MR技术 手性识别 瓜环 盐酸哌甲酯 主客体包合物
下载PDF
葫[n]环联脲(n=5,6,7,8)与两种重氮氟硼酸盐的包合作用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刘思敏 吴晓军 +2 位作者 梁峰 姚骏骅 吴成泰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2038-2041,共4页
用核磁共振氢谱和紫外 -可见光谱滴定法考察了葫 [n]环联脲 ( Cucurbit[n]uril,n=5 ,6,7,8)与对甲苯重氮氟硼酸盐和 4,4′-联苯二重氮氟硼酸盐的配位情况 ,并用曲线拟合求得形成的包结配合物的稳定常数 .结果表明 ,不同空腔的葫 [n]环... 用核磁共振氢谱和紫外 -可见光谱滴定法考察了葫 [n]环联脲 ( Cucurbit[n]uril,n=5 ,6,7,8)与对甲苯重氮氟硼酸盐和 4,4′-联苯二重氮氟硼酸盐的配位情况 ,并用曲线拟合求得形成的包结配合物的稳定常数 .结果表明 ,不同空腔的葫 [n]环联脲对不同尺寸的重氮氟硼酸盐具有很显著的选择性包结作用 .在相同条件下 ,与葫 [6]环联脲相比 ,葫 [7]环联脲更易于容纳苯环 .同时 ,随着酸性的增强 ,葫 [n]环联脲上的脲羰基质子化程度加大 ,使得其配位能力有所减弱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葫[n]环联脲 包结配位 重氮盐 分子识别
下载PDF
七元瓜环与N,N′-二烷基-1,3-(4,4′-二吡啶基)丙烷衍生物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9
10
作者 姜平月 薛赛凤 +3 位作者 吴明强 肖昕 祝黔江 陶朱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573-1577,共5页
以1,3-(4,4′-二吡啶基)丙烷为母体,合成了N,N′-二乙基、二丁基、二己基以及二辛基1,3-(4,4′-二吡啶基)丙烷衍生物.利用1H NMR技术和紫外吸收光谱法,考察了Q[7]与上述链状吡啶衍生物的相互作用.实验结果表明,Q[7]与客体PC0,PC2作用,... 以1,3-(4,4′-二吡啶基)丙烷为母体,合成了N,N′-二乙基、二丁基、二己基以及二辛基1,3-(4,4′-二吡啶基)丙烷衍生物.利用1H NMR技术和紫外吸收光谱法,考察了Q[7]与上述链状吡啶衍生物的相互作用.实验结果表明,Q[7]与客体PC0,PC2作用,瓜环包结客体的二吡啶基丙烷部分形成1∶1的包结配合物;对于取代烷基碳链数大于4的N,N′-二烷基-1,3-(4,4′-二吡啶基)丙烷衍生物,随着主体与客体摩尔比值的增加,体系中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主导模式是Q[7]逐渐包结了客体二吡啶基丙烷部分,进而形成Q[7]包结客体两端取代烷基,甚至形成一个客体分子上"挂满"3个主体瓜环的包结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元瓜环 1 3-(4 4’二吡啶基)丙烷衍生物 作用模式 ^1H nMR技术 紫外吸收光谱法
下载PDF
紫精与八元瓜环的超分子组装及光切割质粒DNA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同艳 孙世国 +1 位作者 彭孝军 陶彬彬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92-297,共6页
利用紫精可以活化水中溶解氧的特性,设计合成了苯-紫精化合物(BEV).利用紫外吸收、电化学及核磁等方法研究了BEV与八元瓜环CB[8]之间的相互作用.实验结果表明,2种化合物可以进行主客体超分子自组装形成1∶1的二元包合物BEV-CB[8].同时,... 利用紫精可以活化水中溶解氧的特性,设计合成了苯-紫精化合物(BEV).利用紫外吸收、电化学及核磁等方法研究了BEV与八元瓜环CB[8]之间的相互作用.实验结果表明,2种化合物可以进行主客体超分子自组装形成1∶1的二元包合物BEV-CB[8].同时,分别考察了化合物BEV和BEV-CB[8]与小牛胸腺DNA的相互作用,并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研究了氙灯光照下化合物对pBR322 DNA的切割能力.结果表明,CB[8]的引入改变了化合物BEV与DNA的作用方式,使嵌入作用和静电作用增强.光照结果说明只有超分子BEV-CB[8]在光照下可以完全切割质粒DNA,即CB[8]的存在明显提高了BEV对质粒DNA的切割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元瓜环 紫精 超分子组装 光切割DnA
下载PDF
七、八元瓜环与N-苄基氨基嘌呤的自组装体系研究
12
作者 李春荣 孟铁宏 +2 位作者 刘仕云 姜艳萍 胡先运 《化学试剂》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852-857,共6页
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氢核磁共振、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红外光谱、热重分析等方法分析了七元瓜环(Q[7])、八元瓜环(Q[8])与N-苄基氨基嘌呤(NBAP)的主客体作用模式,并进行了自组装包结物的细胞毒性测试和细胞成像研究... 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氢核磁共振、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红外光谱、热重分析等方法分析了七元瓜环(Q[7])、八元瓜环(Q[8])与N-苄基氨基嘌呤(NBAP)的主客体作用模式,并进行了自组装包结物的细胞毒性测试和细胞成像研究。实验结果表明Q[7,8]与NBAP分别以不同的作用模式自组装形成了1∶1的包合物。NBAP完全进入Q[8]空腔所形成包结配合物的热稳定性强于Q[7]-NBAP配合物的稳定性。两种包结物的形成均降低了NBAP的细胞毒性,细胞成像结果进一步验证了两种包结物以不同包结模式完成了自组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瓜环 自组装 包结物 nBAP 细胞成像
下载PDF
八元瓜环与N,N'-二甲基-苯甲基-1,10-二氨基癸烷的自组装模式
13
作者 黄滔 肖昕 +1 位作者 张建新 陶朱 《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第4期20-23,共4页
设计、合成了具有多作用位点的长链分子N,N'-二甲基-苯甲基-1,10二氨基癸烷(N10)作为客体,利用1H NMR技术、紫外吸收光谱法以及荧光光谱法等手段考察了N10与八元瓜环(主体)的相互作用,以及形成的主客体包结配合物的结构特征。研究... 设计、合成了具有多作用位点的长链分子N,N'-二甲基-苯甲基-1,10二氨基癸烷(N10)作为客体,利用1H NMR技术、紫外吸收光谱法以及荧光光谱法等手段考察了N10与八元瓜环(主体)的相互作用,以及形成的主客体包结配合物的结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其作用模式为类轮烷型包结配合物和哑铃型包结配合物相互共存,这一特性在分子器件的制备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瓜环 类轮烷 超分子
下载PDF
反式七元瓜环与N,N'-二苄基-4,4'-联吡啶氯化物的络合行为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高中政 杨立国 +3 位作者 白东 陈丽霞 陶朱 肖昕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12-216,共5页
利用核磁共振技术、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发射光谱、等温量热滴定及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等方法研究了N,N'-二苄基-4,4'-联吡啶氯化物(G1,客体分子)与反式七元瓜环(i Q[7],主体分子)的相互作用及... 利用核磁共振技术、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发射光谱、等温量热滴定及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等方法研究了N,N'-二苄基-4,4'-联吡啶氯化物(G1,客体分子)与反式七元瓜环(i Q[7],主体分子)的相互作用及形成的主客体包结配合物的结构特征.结果表明,客体分子两端的苄基部分分别进入i Q[7]的空腔,而4,4'-联吡啶则一部分被i Q[7]的空腔所包结,另一部分处于i Q[7]的端口,形成包结比为2∶1的哑铃型主客体超分子组装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式七元瓜环 n n'-二苄基-4 4'-联吡啶氯化物 超分子自组装
下载PDF
七元瓜环与N,N'-二甲基-苯甲基-1,10-二氨基癸烷的超分子自组装 被引量:3
15
作者 杨波 吴明强 +3 位作者 肖昕 薛赛凤 陶朱 卫钢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442-2446,共5页
设计合成了具有多个作用位点的长链分子N,N'-二甲基-苯甲基-1,10二氨基癸烷(C10DA)并将其作为客体,利用1H NMR、紫外吸收光谱及荧光光谱等手段考察了C10DA与七元瓜环(主体)的相互作用,以及形成的主客体包结配合物的结构特征.结果表... 设计合成了具有多个作用位点的长链分子N,N'-二甲基-苯甲基-1,10二氨基癸烷(C10DA)并将其作为客体,利用1H NMR、紫外吸收光谱及荧光光谱等手段考察了C10DA与七元瓜环(主体)的相互作用,以及形成的主客体包结配合物的结构特征.结果表明,随着主客体摩尔比的变化,其作用模式从类轮烷型包结配合物转变成哑铃型包结配合物,这一特性在分子器件的制备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瓜环 类轮烷 哑铃型包结配合物 超分子自组装
下载PDF
瓜环[n](n=7,8)与盐酸法舒地尔的相互作用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陈秀丽 朱卫国 +2 位作者 姜松 杨春雪 邹大鹏 《波谱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54-563,共10页
分别以NMR技术、电喷雾质谱、紫外光谱和红外光谱等分析方法考察了瓜环[n](n=7,8)与盐酸法舒地尔的相互作用.实验结果显示,盐酸法舒地尔与两种瓜环都形成了1∶1的包结配合物,但其主客体配合物的作用模式随着瓜环空腔大小的不同而各不相... 分别以NMR技术、电喷雾质谱、紫外光谱和红外光谱等分析方法考察了瓜环[n](n=7,8)与盐酸法舒地尔的相互作用.实验结果显示,盐酸法舒地尔与两种瓜环都形成了1∶1的包结配合物,但其主客体配合物的作用模式随着瓜环空腔大小的不同而各不相同.通过紫外吸收光谱法计算出瓜环[n](n=7,8)与盐酸法舒地尔的包结常数分别为2 524L/mol,1 216L/mol,其范围在200L/mol~10 000L/mol之内,这说明瓜环对盐酸法舒地尔具有潜在的药物缓释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瓜环[n](n=7 8) 盐酸法舒地尔 包结配合物 nMR技术
下载PDF
Cucurbit[n]uril-based nanostructure construction and modification
17
作者 Lijun Mao Shuo Li +2 位作者 Xin Zhang Zhan-Ting Li Da Ma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24年第8期138-148,共11页
New fabrication method of nanostructures is of great importance for the applications of nanoscience and nanotechnology.This review summarizes cucurbit[n]uril(CB[n])-based nanostructure fabrication and modification app... New fabrication method of nanostructures is of great importance for the applications of nanoscience and nanotechnology.This review summarizes cucurbit[n]uril(CB[n])-based nanostructure fabrication and modification approaches.These strategies include the use of CB[n]s as building blocks and supramolecular crosslinkers to fabricate nanostructures,to surface modify nanostructures,and as gatekeepers to control the release of encapsulated cargo.These nanostructures are used for drug delivery,bioimaging,chemical sensing,catalysis and other applications.CB[n]s often play a vital role in the fabrication of these nanos-tructures,and the realization of the applic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curbit[n]uril nAnOSTRUCTURE Host-guest interaction nanofabrication
原文传递
七、八元瓜环与N,N'-二金刚烷基二铵盐酸盐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杨守林 薛赛凤 +3 位作者 祝黔江 陶朱 张建新 周欣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27-431,共5页
合成了三种二元金刚烷胺化合物(客体)盐酸盐.利用1HNMR技术和质谱分析方法表征了这些客体,考察了七、八元瓜环(主体)分别与上述客体的盐酸盐的相互作用和结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七元瓜环与三种二元金刚烷胺化合物(客体)盐酸盐形成2∶1... 合成了三种二元金刚烷胺化合物(客体)盐酸盐.利用1HNMR技术和质谱分析方法表征了这些客体,考察了七、八元瓜环(主体)分别与上述客体的盐酸盐的相互作用和结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七元瓜环与三种二元金刚烷胺化合物(客体)盐酸盐形成2∶1的哑铃型包结配合物,八元瓜环与三种二元金刚烷胺化合物(客体)盐酸盐形成1∶1的棒锤型包结配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互作用 盐酸盐 瓜环 包结配合物 二铵 烷基 胺化合物 nMR技术 金刚烷 质谱分析 研究结果 结构特征 客体 ^1H 二元 哑铃型 棒锤型
下载PDF
^1HNMR滴定分析法测定七元瓜环与腺嘌呤的包结作用
19
作者 曾启华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45-47,共3页
利用HNMR技术,采用滴定分析法考察了普通七元瓜环与腺嘌呤的相互作用,解析了其作用产物的结构特征。实验结果显示,普通七元瓜环与腺嘌呤能形成1:1的包结配合物。
关键词 ^1HnMR 滴定分析法 七元瓜环 腺嘌呤 包结作用
下载PDF
在平面构型[PdnClm]^2-阴离子驱动下三种瓜环基超分子框架化合物的构筑 被引量:1
20
作者 程瑞雪 田飞扬 +1 位作者 张云黔 陶朱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241-1248,共8页
采用无机阴离子诱导方法,以具有平面构型的[PdnClm]^2-阴离子为结构导向试剂,成功制备了3种具有框架结构特征的瓜环基超分子化合物:{Na2(H2O)6TMeQ[6]}[Pd2Cl6]·3H2O(1)、(H3O)2{CyH5Q[5]}[Pd2Cl6]·3H2O(2)及(H3O)2{Q[5]}[PdC... 采用无机阴离子诱导方法,以具有平面构型的[PdnClm]^2-阴离子为结构导向试剂,成功制备了3种具有框架结构特征的瓜环基超分子化合物:{Na2(H2O)6TMeQ[6]}[Pd2Cl6]·3H2O(1)、(H3O)2{CyH5Q[5]}[Pd2Cl6]·3H2O(2)及(H3O)2{Q[5]}[PdCl4]·23H2O(3)。X射线单晶衍射的结果表明:在1中,Na+离子与TMeQ[6]端口羰基氧直接配位形成一维结构的超分子链,在[Pd2Cl6]2-阴离子与TMeQ[6]的外壁作用下,进一步构筑形成三维的框架结构;在2中,在[Pd2Cl6]2-阴离子与CyH5Q[5]的外壁作用下,CyH5Q[5]以一维链有序排列,且4条CyH5Q[5]分子链可堆砌成一孔道,孔道中填充了[Pd2Cl6]2-阴离子,最终形成三维框架结构;在3中,8个[PdCl4]2-阴离子与4个Q[5]分子通过瓜环外壁相互作用,形成二维层状框架结构,层与层之间再通过非共价键作用力,最终形成三维层状框架结构。在这3种瓜环基超分子框架化合物中,[PdnClm]^2-阴离子促进了瓜环分子有序化排列,形成了具有框架结构特征的自组装体。这种主要驱动力来源于瓜环的外壁作用,即瓜环“正电性外壁”与[PdnClm]^2-阴离子间的离子偶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nClm]^2- 结构导向剂 瓜环 超分子框架 外壁作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