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s of culm carbohydrate partitioning on basal stem strength in a high-yielding rice population 被引量:15
1
作者 Jun Zhang Ganghua Li +7 位作者 Qingyu Huang Zhenghui Liu Chengqiang Ding She Tang Lin Chen Shaohua Wang Yanfeng Ding Weijian Zhang 《The Crop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6期478-487,共10页
Rice culm carbohydrate transport can simultaneously affect grain filling and stem lodging resistance by regulating non-structural carbohydrate(NSC) and structural carbohydrate(SC) contents. However, the relationship b... Rice culm carbohydrate transport can simultaneously affect grain filling and stem lodging resistance by regulating non-structural carbohydrate(NSC) and structural carbohydrate(SC) contents. Howev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arbohydrate transposition and culm strength is not well documented. Accordingly, a high-yielding hybrid rice cultivar(Y Liangyou 2) was tested under different N fertilization regimes at two locations, Taoyuan(a special high-yield eco-site), Yunnan province and Danyang(a representative eco-site of the middle and lower Yangtze), Jiangsu province, China. Significantly higher grain yield and basal stem strength were found at Taoyuan than Danyang under all N rates throughout the two-year experiment. At heading stage, soluble sugars, starch, cellulose and lignin contents of the basal culm at Taoyuan were significantly 132.0%, 73.7%, 1.2%, and 62.7% higher than those at Danyang, respectively. At 20 days after heading, soluble sugars and starch content at Taoyuan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compared to Danyang, but lignin content remained higher. Culm carbohydrate transport to kernels at Taoyuan was significantly greater than that at Danyang, and the proportion of soluble sugars and starch was correspondingly 62.9%lower. However, the proportion of lignin and cellulose was 22.7% higher at Taoyuan than that at Danyang. Soluble sugars and starch partitioning were significantly reduced under an increased nitrogen application rate, but SC partitioning was little affected. There were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s between basal culm bending stress and dry weight and cellulose and lignin proportions at both locations under all N rates, suggesting that the higher SC proportion at 20 days after heading was primarily responsible for culm strength.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high-yielding rice populations with greater culm strength require both moderate NSC transport and greater SC accumul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ICE HIGH-YIELDING LODGING culm strength CARBOHYDRATE partitioning
下载PDF
水、旱条件下水稻茎秆主要抗倒伏性状的QTL分析 被引量:28
2
作者 穆平 李自超 +2 位作者 李春平 张洪亮 王象坤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717-723,共7页
以粳型旱稻IRAT10 9和粳型水稻越富杂交的 116个DH株系的群体为材料 ,利用已构建的分子标记连锁图 (包括 94个RFLP标记和 71个SSR标记 ) ,定位了水稻茎秆主要抗倒伏性状的QTL。在水田、旱田栽培条件下 ,考查了乳熟期DH系及其亲本的茎基... 以粳型旱稻IRAT10 9和粳型水稻越富杂交的 116个DH株系的群体为材料 ,利用已构建的分子标记连锁图 (包括 94个RFLP标记和 71个SSR标记 ) ,定位了水稻茎秆主要抗倒伏性状的QTL。在水田、旱田栽培条件下 ,考查了乳熟期DH系及其亲本的茎基粗、茎秆长及茎秆强度等性状。相关分析表明 ,茎基粗与茎秆长、茎基粗与茎秆强度及茎秆长与茎秆强度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利用QTLMAPPER进行水、旱田单环境定位分析及水、旱田联合定位分析定位了控制这些性状的QTL。水、旱田单环境定位分析结果表明 :3个性状共检测到 9个加性QTL和5对上位性QTL ;联合定位分析表明 :茎基粗、茎秆长共检测到 6个加性QTL和 6对上位性QTL ,其中 6个加性QTL和 1对上位性QTL在两种方法下都检测到。旱田条件下检测到 2个加性及 2对上位性QTL(bct1a、cl9、cl6a cl6c和cs5 cs12 )对表型变异的贡献率 (简称贡献率 )大于 30 %。这些高贡献率QTL可能对旱田条件下旱稻抗倒伏分子育种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倒伏性 茎基粗 茎秆长 茎秆强度 QTL
下载PDF
水稻茎秆性状与抗倒性的关系 被引量:227
3
作者 杨惠杰 杨仁崔 +2 位作者 李义珍 姜照伟 郑景生 《福建农业学报》 2000年第2期1-7,共7页
选用我国近年育成的超高产水稻品种为材料 ,研究水稻茎秆性状与抗倒性的关系。结果表明 ,茎秆较粗可孕育较大穗子 ;茎秆贮藏物质对籽粒发育有积极作用 ;茎秆的抗折力强弱与茎秆贮藏的干物质量和秆壁厚度呈显著正相关 ;倒伏指数与株高、... 选用我国近年育成的超高产水稻品种为材料 ,研究水稻茎秆性状与抗倒性的关系。结果表明 ,茎秆较粗可孕育较大穗子 ;茎秆贮藏物质对籽粒发育有积极作用 ;茎秆的抗折力强弱与茎秆贮藏的干物质量和秆壁厚度呈显著正相关 ;倒伏指数与株高、弯曲力矩呈显著正相关 ,与秆壁厚度和抗折力呈显著负相关 ,而与节间粗度关系不密切。说明 ,培育粗秆有利于孕育大穗 ,但要增强抗倒伏能力 ,关键在于适当控制株高、培育秆壁厚实的品种、增加茎秆的干物质积累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茎秆性状 抗折力 抗倒性 倒伏指数
下载PDF
超级杂交籼稻抗倒能力比较及其对氮素的响应 被引量:33
4
作者 吴晓然 张巫军 +7 位作者 伍龙梅 翁飞 李刚华 刘正辉 唐设 丁承强 王绍华 丁艳锋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2705-2717,共13页
【目的】比较不同抗倒性超级杂交籼稻抗倒伏性差异及其原因,并分析氮素影响超级杂交籼稻抗倒性的生理机制,以期为水稻高产抗倒伏品种选育与栽培管理提供依据。【方法】以超级杂交籼稻Y两优2号(抗倒伏品种)和Ⅱ优084(易倒伏品种)为材料... 【目的】比较不同抗倒性超级杂交籼稻抗倒伏性差异及其原因,并分析氮素影响超级杂交籼稻抗倒性的生理机制,以期为水稻高产抗倒伏品种选育与栽培管理提供依据。【方法】以超级杂交籼稻Y两优2号(抗倒伏品种)和Ⅱ优084(易倒伏品种)为材料进行大田试验。2012年设置0、150和300 kg·hm-2 3个氮肥水平,2013年设置135、270和405 kg·hm-2 3个氮水平,比较不同处理倒伏发生率,并从力学、形态学和生理学指标等方面分析倒伏差异的原因。【结果】Y两优2号产量达11.7 t·hm-2,较Ⅱ优084高9.45%。这主要归因于Y两优2号较高的穗粒数及颖花量,二者分别较Ⅱ优084高28.0%和31.8%。与Ⅱ优084比较,Y两优2号成熟期田间倒伏率明显减少,倒伏指数下降19.0%,差异达显著水平,原因是Y两优2号基部节间显著缩短,茎壁明显增厚,叶鞘单位长度干重显著提高,从而弥补了茎秆粗度方面的劣势;其基部节间单位长度茎干重虽略有降低,但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较高,导致茎秆弯曲应力和折断弯矩显著增加,抗倒伏性提高。随施氮量增加,超级杂交籼稻基部节间茎秆折断弯矩显著降低,导致倒伏指数显著上升。大幅增加氮肥水平显著降低了抽穗期单茎鞘干重和灌浆后期基部节间单位长度叶鞘干重,从而使得茎秆质量变劣,且叶鞘对茎秆的保护和支持能力降低;此外,基部节间茎、鞘中木质素含量明显降低,茎秆弯曲应力和折断弯矩随之下降,倒伏风险增加。Ⅱ优084在较低的施氮水平下,折断弯矩大幅降低,甚至低于Y两优2号高氮水平,导致倒伏指数明显上升,尽管增加氮素用量未能显著增加其倒伏率,却较大幅度地降低了产量。【结论】缩短基部节间长度,增加茎壁厚度以弥补茎秆粗度不足的劣势,增加叶鞘充实程度,提高对茎秆的保护和支撑作用,是增强超级杂交籼稻茎秆机械强度和抗倒伏性的主要途径。氮素主要通过降低基部节间叶鞘充实程度及茎秆中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特别是木质素的含量,从而降低茎秆强度,增加倒伏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杂交籼稻 抗倒伏 氮素 茎秆强度 结构性碳水化合物
下载PDF
水稻显性脆秆突变体Bc18的鉴定和基因定位 被引量:1
5
作者 彭应财 刘文真 +4 位作者 傅亚萍 王鹤潼 胡国成 陈温福 徐正进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27-135,共9页
从三交组合Ⅱ-32B//协青早B/Dular的F2群体中获得了1个脆性突变体,整个植株表现全生育期脆性。根据该突变体的表型,将其命名为Bc18(Brittle culm 18)。为了更好地鉴定该突变体,用正常茎秆强度品种中9B作轮回亲本与Bc18杂交,创制了Bc18... 从三交组合Ⅱ-32B//协青早B/Dular的F2群体中获得了1个脆性突变体,整个植株表现全生育期脆性。根据该突变体的表型,将其命名为Bc18(Brittle culm 18)。为了更好地鉴定该突变体,用正常茎秆强度品种中9B作轮回亲本与Bc18杂交,创制了Bc18脆秆近等基因系中脆B和中9B。表型鉴定显示,突变体Bc18在生育期、株高、单株穗数、每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等主要农艺和产量性状上与野生型中9B无显著差别,但茎、叶的机械强度分别下降了70.70%和47.16%。细胞壁组分分析表明,突变体Bc18茎、叶的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与野生型中9B无显著差异,但半纤维素含量分别提高了31.84%和17.35%。6个杂交组合F2和12个回交BC1F1群体的遗传分析证明Bc18脆性突变由单显性基因控制。采用图位克隆技术,构建了Bc18/02428和Bc18/9311的F2定位群体,并利用网上公布的SSR标记和新设计的InDel标记,最终将Bc18基因定位在第1染色体长臂端InDel标记PBC22与PBC33之间约154kb的区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BCL 8 显性脆秆 机械强度 半纤维素含量 基因定位
下载PDF
水稻脆性基因的功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3
6
作者 童川 童杰鹏 +1 位作者 孙出 沈圣泉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86-292,共7页
植物细胞壁是由初生壁、次生壁和中胶层构成的一种细胞结构,对植物正常生长发育至关重要。禾本科植物中的脆性突变体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研究植物次生细胞壁形成的优良材料。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水稻脆性突变体的研究进展,通过对其相关脆性... 植物细胞壁是由初生壁、次生壁和中胶层构成的一种细胞结构,对植物正常生长发育至关重要。禾本科植物中的脆性突变体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研究植物次生细胞壁形成的优良材料。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水稻脆性突变体的研究进展,通过对其相关脆性基因的定位、克隆及功能解析,来明确植株机械强度的分子调控机理,以期今后通过分子育种技术进一步提高水稻的抗倒伏、抗逆和抗病虫害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脆性基因 基因功能 细胞壁 机械强度 抗倒伏
下载PDF
水稻脆茎突变体细胞壁组分与茎秆力学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汪清焰 刘斌美 +3 位作者 杨阳 叶亚峰 任艳 吴跃进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6-29,共4页
水稻抗倒伏能力是稳定水稻生产力的重要因素。利用重离子辐照水稻‘武运粳7号’(野生型)获得11种脆茎突变体。基于上述12种材料,研究成熟期细胞壁组分与水稻茎秆弯曲强度和拉应力等力学性能的关系,以期为水稻抗倒伏品种选育提供科学借... 水稻抗倒伏能力是稳定水稻生产力的重要因素。利用重离子辐照水稻‘武运粳7号’(野生型)获得11种脆茎突变体。基于上述12种材料,研究成熟期细胞壁组分与水稻茎秆弯曲强度和拉应力等力学性能的关系,以期为水稻抗倒伏品种选育提供科学借鉴。研究结果表明,脆茎突变体茎秆细胞壁纤维素含量均比野生型低,降低幅度为4.45%~33.63%;半纤维含量高于野生型,提高幅度为19.80%~37.88%。茎秆弯曲强度与纤维素含量呈显著正相关(R=0.9342)。分别分析倒1至倒44个节间的拉应力与纤维素含量关系,其相关系数分别为:R 1=0.8475,R 2=0.9212,R 3=0.8791,R 4=0.9203(P<0.05);4个节间的拉应力与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没有明显线性关系。上述结果表明茎秆脆性的力学特性主要由细胞壁组分中纤维素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脆茎突变体 茎秆 细胞壁组分 弯曲强度 拉应力
下载PDF
单穴留苗数对晋谷21号茎秆机械强度和倒伏指数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王吉祥 张伟莉 +3 位作者 周浩 原向阳 张海颖 郭锦龙 《山西农业科学》 2019年第4期594-596,611,共4页
为探究单穴不同留苗数对晋谷21号茎秆机械强度及抗倒伏能力的影响,研究了在单穴留苗数为1,2,3,4,5株下的晋谷21号的茎秆特性,比较了单穴留苗数对茎秆机械强度和倒伏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晋谷21号在单穴留苗3株时,植株茎秆机械强度最高... 为探究单穴不同留苗数对晋谷21号茎秆机械强度及抗倒伏能力的影响,研究了在单穴留苗数为1,2,3,4,5株下的晋谷21号的茎秆特性,比较了单穴留苗数对茎秆机械强度和倒伏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晋谷21号在单穴留苗3株时,植株茎秆机械强度最高,倒伏指数最低;其次为单穴留苗2,4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穴留苗数 茎秆机械强度 倒伏指数
下载PDF
砂质脱潮土区不同冬小麦品种(系)抗倒伏特性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黄玲 杨文平 +5 位作者 梅沛沛 焦爽 徐丽娜 张志勇 欧行奇 姚素梅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1-39,共9页
【目的】研究河南省砂质脱潮土区冬小麦的抗倒伏性能。【方法】以河南省砂质脱潮土区种植的13个不同冬小麦品种(系)为研究对象,分析灌浆中期冬小麦农艺性状、茎秆物质特性和力学特性与抗倒性能的关系,并对与小麦抗倒指数相关的9个性状... 【目的】研究河南省砂质脱潮土区冬小麦的抗倒伏性能。【方法】以河南省砂质脱潮土区种植的13个不同冬小麦品种(系)为研究对象,分析灌浆中期冬小麦农艺性状、茎秆物质特性和力学特性与抗倒性能的关系,并对与小麦抗倒指数相关的9个性状进行相关、聚类和主成分分析。【结果】灌浆中期的株高和重心高度不是冬小麦品种(系)倒伏的决定因素。不同冬小麦品种(系)的基部第二节间的机械强度和抗倒指数与第二节间长度在一定范围内负相关,但相关性不显著;与株高构成指数和基二/株高极显著和显著负相关;与茎粗、茎壁厚度和厚径比显著和极显著正相关。聚类分析中类群Ⅰ通过降低株高和优化基部第二节间来改善抗倒性能。类群Ⅱ通过基部第二节间特性优化来改善抗倒性能,类群Ⅲ通过降低株高和提高茎秆机械强度来降低倒伏。主成分分析得到的3个主成分因子对抗倒性状变异累计贡献率为83.72%。主成分因子Y1反映茎秆指标变异的48.11%,其中茎壁厚度、厚径比、机械强度是决定Y1的主要因素。【结论】抗倒指数是由多因素决定的综合性状,基二/株高、茎壁厚度、茎粗和厚径比可以作为评价抗倒伏指数的指标选项。就砂质脱潮土区提高小麦抗倒育种对策而言,除茎秆的机械强度外,注重基部第二节间长度占株高的比例和茎壁厚度与茎粗的比例同样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品种(系) 砂质土 茎秆特性 机械强度 抗倒指数
下载PDF
水稻基部伸长节间性状与茎秆机械强度的相关分析和QTL定位 被引量:11
10
作者 张喜娟 姜树坤 +4 位作者 郑旭 徐正进 陈温福 马殿荣 徐海 《植物生理学通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23-228,共6页
分析水稻品种‘沈农265’和‘丽江新团黑谷’杂交的F2群体基部第二节间茎秆机械强度与该节间形态和茎秆解剖结构的相关性,并对基部第二节间机械强度和相关性状进行QTL定位的结果表明:机械强度与茎粗、茎壁面积、茎壁厚度、大小维管束数... 分析水稻品种‘沈农265’和‘丽江新团黑谷’杂交的F2群体基部第二节间茎秆机械强度与该节间形态和茎秆解剖结构的相关性,并对基部第二节间机械强度和相关性状进行QTL定位的结果表明:机械强度与茎粗、茎壁面积、茎壁厚度、大小维管束数目、大小维管束面积、大小维管束韧皮部面积、大小维管束木质部面积呈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与节间长度呈极显著的负相关,而与茎秆扁平率的相关不显著。采用复合区间作图,从研究的14个目标性状中检测到18个QTL。控制基部第二节间的抗折力的QTL检测到4个,位于第4、7、9和10号染色体上,可解释遗传变异的12%~23%。在第4和第7染色体上的相同区间上还同时检测到了控制茎壁性状和维管束性状QTL,贡献率在12%~21%之间。说明这两个位点是控制基部第二节间机械强度的重要区域,也是茎壁性状、维管束性状与机械强度高度正相关的遗传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茎秆机械强度 抗倒伏 茎秆形态 茎秆解剖结构
原文传递
Loss of Gn1a/OsCKX2 confers heavy-panicle rice with excellent lodging resistance 被引量:9
11
作者 Bin Tu Zhang Tao +14 位作者 Shiguang Wang Lei Zhou Ling Zheng Chun Zhang Xinzi Li Xiaoyu Zhang Junjie Yin Xiaobo Zhu Hua Yuan Ting Li Weilan Chen Peng Qin Bingtian Ma Yuping Wang Shigui Li 《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 SCIE CAS CSCD 2022年第1期23-38,共16页
Significant achievements have been made in breeding programs for the heavy-panicle-type(HPT)rice(Oryza sativa) in Southwest China. The HPT varieties now exhibit excellent lodging resistance,allowing them to overcome t... Significant achievements have been made in breeding programs for the heavy-panicle-type(HPT)rice(Oryza sativa) in Southwest China. The HPT varieties now exhibit excellent lodging resistance,allowing them to overcome the greater pressures caused by heavy panicles. However, the genetic mechanism of this lodging resistance remains elusive. Here, we isolated a major quantitative trait locus, Panicle Neck Diameter 1(PND1), andidentified the causal gene as GRAIN NUMBER 1 A/CYTOKININ OXIDASE 2(Gn1 A/Os CKX2). The null gn1 a allele from rice line R498(gn1 aR498) improved lodging resistance through increasing the culm diameter and promoting crown root development.Loss-of-function of Gn1 a/Os CKX2 led to cytokinin accumulation in the crown root tip and accelerated the development of adventitious roots. Gene pyramiding between the null gn1 aR498 allele with two gain-of-function alleles, STRONG CULM 2(SCM2)and SCM3, further improved lodging resistance.Moreover, Gn1 a/Os CKX2 had minimal influence on overall rice quality. Our research thus highlights the distinct genetic components of lodging resistance of HPT varieties and provides a strategy for tailormade crop improvement of both yield and lodging resistance in ri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lm strength crown root Gn1a/OsCKX2 heavy-panicle rice lodging resistance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