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文科思想下华教专业外国文学课程改革
1
作者 董玮 《红河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78-81,共4页
自2020年《新文科宣言》发表以来,新文科思想在学界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尤其是新文科思想如何落实到文科学科创新、教学创新等方面,更是目前学者和教师关注的一个重点。华文教育专业作为2005年开始设置并招生的一个高等教育专业,在近二... 自2020年《新文科宣言》发表以来,新文科思想在学界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尤其是新文科思想如何落实到文科学科创新、教学创新等方面,更是目前学者和教师关注的一个重点。华文教育专业作为2005年开始设置并招生的一个高等教育专业,在近二十年的过程中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也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以华文教育中的外国文学课程为切入点,探讨新文科思想对于目前华文教育外国文学教学困境能够提出哪些有益的建议。在新文科理念的指导下,外国文学课程应当始终坚持跨学科视域和文学作品的伦理导向,力争培养更多具有跨文化视野的综合性华文教育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 华文教育 外国文学课程 人才培养
下载PDF
立德树人视角下德育融入中学武术教学的困境透析与路径选择
2
作者 金盼盼 李文记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24年第5期207-208,182,共3页
立德树人是新时代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对学校体育目标具有极强的引领作用。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立德树人视角下德育融入中学武术教学的困境与路径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立德树人视角下德育融入中学武术教学的困境... 立德树人是新时代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对学校体育目标具有极强的引领作用。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立德树人视角下德育融入中学武术教学的困境与路径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立德树人视角下德育融入中学武术教学的困境是:学校武术教学目标片面,德育目标未得到重视;教学内容过于注重运动技能,缺乏德育教育元素;武术教学方法陈旧,缺乏创新;教学环境德育元素不明显;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等。据此,提出重视德育目标要求、合理安排武术德育教学内容、创新德育教学方法、优化武术教学环境、建立完整的教学评价体系等路径,力求提高中学武术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德树人 中学 武术教学 德育 困境 路径
下载PDF
以“艺”育德,立德赋能——学前教育专业“新六艺”合作育人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3
作者 肖海平 罗玉霞 《湖北工程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57-61,共5页
以“养性修心、以艺育德”为核心的古六艺课程体系对新时代我国学校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具有重要借鉴作用。构建以通识教育必修课、通识教育选修课、学科专业必修课、学科专业选修课、教师教育必修课、教师教育选修课为基本框架,以“以艺... 以“养性修心、以艺育德”为核心的古六艺课程体系对新时代我国学校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具有重要借鉴作用。构建以通识教育必修课、通识教育选修课、学科专业必修课、学科专业选修课、教师教育必修课、教师教育选修课为基本框架,以“以艺育德”为核心理念,以“立德赋能”为根本目的学前教育专业“新六艺”合作育人课程体系,对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的教师职业能力,促进新时代“四有”幼教好老师队伍建设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六艺 学前教育专业 以“艺”育德 立德赋能
下载PDF
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融合模式研究
4
作者 齐烨彤 《湖南包装》 2024年第3期193-195,共3页
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是立德树人的必然选择,是“育人”这一系统化工程的重要环节。文章对国内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从思政教育大格局的构建出发,探讨艺术设计专业中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对新时代... 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是立德树人的必然选择,是“育人”这一系统化工程的重要环节。文章对国内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从思政教育大格局的构建出发,探讨艺术设计专业中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对新时代如何构建艺术设计专业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融合模式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顶层设计+组织队伍+加强师资+深挖元素+教学改革+重视实践+反馈与监督”的多方位创新融合模式,系统化地进行整体设计和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艺术设计专业 创新融合模式 立德树人
下载PDF
立德树人目标下立体化多环节医古文课程思政建设研究
5
作者 周路红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14期27-30,共4页
专业课程是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载体,教师是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环节。文章从优化医古文课程思政内容供给、探寻医古文课程思政元素的融入路径、建设资源开放的课程思政案例库、探索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医古文课程思政教学新模式... 专业课程是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载体,教师是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环节。文章从优化医古文课程思政内容供给、探寻医古文课程思政元素的融入路径、建设资源开放的课程思政案例库、探索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医古文课程思政教学新模式、构建全过程可追溯的课程思政考核评价体系五个方面论述了立体化多环节医古文课程思政建设的措施,以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和学习效果,充分发挥课程的育人作用,切实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古文 立德树人 课程思政
下载PDF
高校文学类课程思政的内涵、困境及实践路径 被引量:2
6
作者 王俊虎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2期118-122,F0002,共6页
高校文学类课程思政的内涵在于立足文学类课程特点,以立德树人为指向,挖掘文学专业知识蕴含的审美价值与人文精神,激活文学专业课程内涵的教化功能,将文学课堂内隐的审美价值与人文精神外化为师生教与学的行为表现。高校文学类课程思政... 高校文学类课程思政的内涵在于立足文学类课程特点,以立德树人为指向,挖掘文学专业知识蕴含的审美价值与人文精神,激活文学专业课程内涵的教化功能,将文学课堂内隐的审美价值与人文精神外化为师生教与学的行为表现。高校文学类课程思政要破除专业知识至上论、思政课程补充论、机械推进填充论等不良倾向与做法,充分发挥文学类专业课程富含人文精神育人资源、意蕴隽永、润物细无声等专业特点,推进新时代高校文学类课程思政健康、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文学类 课程思政 立德树人 人文精神
下载PDF
新文科引领下的汉语言文学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马东峰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6期123-129,140,共8页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阶段的时代背景下,新文科引领下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改革成为必然。汉语言文学专业首先应以思政为核心,构建“文学+”的阐释模式,结合时代精神,倡扬时代价值,在构建中国话语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树立文化自信。其次,应该...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阶段的时代背景下,新文科引领下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改革成为必然。汉语言文学专业首先应以思政为核心,构建“文学+”的阐释模式,结合时代精神,倡扬时代价值,在构建中国话语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树立文化自信。其次,应该以融合为导向,布局“创新+”的教学结构,在教学中关注周边国家,融汇史、哲与其他学科,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再次,应该以实践为突破,打造“课程+”的育人平台,根据当下就业发展方向更新课程体系,采用量化评价与网络技术,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构建多维度实践培养体系,为人才提供多元化的成长路径。最后是以发展为本质,凝聚“前沿+”的师资队伍,熔铸新文科研究与教学理念,培养教师“跨、融、通”的能力,同时建立有效的监督、培训与考核制度,助力教师素质与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构建新文科引领下的汉语言文学人才培养模式,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凝聚中国精神、塑造中国价值、培养中国力量、提升中国学术话语等方面的重大历史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 汉语言文学 人才培养 课程体系
下载PDF
“德法兼修”视域下经济法课程思政的法治意蕴:教育遵循与建设路向
8
作者 石光乾 《汉江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93-97,共5页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重在学科理念革新与专业建设支撑,“新文科”背景下新法学建设已内化于法治教育战略目标。经济法发挥新法学引领作用是由其构建法治理论的维度决定的,高校经济法教学运用思政教育资源是赋能“德法兼修”人才培养的思想...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重在学科理念革新与专业建设支撑,“新文科”背景下新法学建设已内化于法治教育战略目标。经济法发挥新法学引领作用是由其构建法治理论的维度决定的,高校经济法教学运用思政教育资源是赋能“德法兼修”人才培养的思想再造。经济法课程思政具有内嵌于“德法兼修”的逻辑理路,要明晰“德法兼修”法治人才培养的教育遵循,并从发挥经济法课程思政教育优势、重塑课程教学改革目标、革新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构建“六融入”教学应用场景、力行法治人才培养使命、契合涉外法治应用等多个维度,创新经济法课程思政教学实践路径,为培养“政治认同、德法兼修、明法笃行”的法治中国建设人才奠定思想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新法学 经济法课程思政 德法兼修 政治认同 建设路向
下载PDF
“新文科”背景下武术教育“立德树人”的创新诉求与价值审视 被引量:3
9
作者 张文福 陈思琦 周嵩山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73-80,共8页
根据二十大“科技、教育、人才”战略进行回顾,认为国家人才培养系统性与创新性并举,其中“新文科”为人才培养提供科技创新路径,“立德树人”是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课程思政为育人提供实践路径,三者共同落脚在教育中,应整体看待。体现... 根据二十大“科技、教育、人才”战略进行回顾,认为国家人才培养系统性与创新性并举,其中“新文科”为人才培养提供科技创新路径,“立德树人”是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课程思政为育人提供实践路径,三者共同落脚在教育中,应整体看待。体现出人才培养中的人文关怀,寓含着发扬革命精神、传承吸收优秀文化的创新思想。基于此,武术教育应在具备国际化视野和结合市场化需求的双循环基础上,立足传统文化,以开放、创新的态度积极建构武术本体理论体系,以人为本,深挖武术中所蕴含的课程思政元素,以内化“立德”教育来确保武术的深化“树人”。在价值趋向上,武术应教育学生以武励志,自强不息涵养文化自信;以武养德,和平奋进彰显时代精神;以武图强,复兴文化输出中国价值。在落实武术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同时,讲好中国故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术 教育 立德树人 价值 新文科
下载PDF
北京大学图书馆大钊阅览室革命文化教育功效初探 被引量:2
10
作者 郑清文 《大学图书馆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9-24,共6页
用好革命文献,发挥革命文化教育功效,既是高校图书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也是传承红色基因、坚定文化自信的应有之义。北京大学图书馆着力加强大钊阅览室的建设,推进革命文化教育融入日常、化为平常、抓在经常,促进党建工... 用好革命文献,发挥革命文化教育功效,既是高校图书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也是传承红色基因、坚定文化自信的应有之义。北京大学图书馆着力加强大钊阅览室的建设,推进革命文化教育融入日常、化为平常、抓在经常,促进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融合发展,有效提升革命文化教育功效。文章尝试对北京大学图书馆大钊阅览室提升革命文化教育功效的实践探索进行初步总结,并对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钊阅览室 革命文献 革命文化教育 立德树人 教育功效
下载PDF
立德树人视域下高校艺术类专业“五育并举”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实践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封辉 曲丽丽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139-144,共6页
艺术类专业学生是未来的美育践行者,艺术类人才培养本身就是育“美”过程,如何构建完善“五位一体”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在立德树人视域下,结合艺术类专业的学... 艺术类专业学生是未来的美育践行者,艺术类人才培养本身就是育“美”过程,如何构建完善“五位一体”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在立德树人视域下,结合艺术类专业的学科特点将“五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对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德树人 艺术类专业 五育并举 思政教育
下载PDF
新时代文艺育人观的三重意蕴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霞 赵洋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57-66,共10页
文艺育人是一项铸魂育人的教育工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艺工作,并充分运用文艺的教育、引领、激励等功能,发挥文艺育人作用,围绕“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多次发表重要论述。这些重要论述形成了很多关... 文艺育人是一项铸魂育人的教育工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艺工作,并充分运用文艺的教育、引领、激励等功能,发挥文艺育人作用,围绕“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多次发表重要论述。这些重要论述形成了很多关于文艺育人的理论命题,共同构成了新时代文艺育人观。新时代文艺育人观是从人的本质观点出发,围绕教育的根本问题,通过涵养主流意识形态、“文艺育德”和“以文化人”回答了“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三个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育人 文艺育德 以文化人 以美育人
下载PDF
论汉语言文学专业“新文科”建设路径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保亮 丁琳慧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76-79,共4页
“新文科”建设是顺应新时代、新形势、新科技提出的一项教育战略。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新文科”建设是深层次、多维度的“自我”革故鼎新。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新文科”建设要坚持立德树人,强化价值引领,促进专业优化,以培养应用型复合... “新文科”建设是顺应新时代、新形势、新科技提出的一项教育战略。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新文科”建设是深层次、多维度的“自我”革故鼎新。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新文科”建设要坚持立德树人,强化价值引领,促进专业优化,以培养应用型复合型的“新中文”人才,为新一轮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要抓好课程提质这一“新文科”建设最基础、最关键的要素,实施课程思政,开展文化实践,着力形成具有时代特色的中文教学体系。要以现代新技术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改革提供科技支撑,提升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 汉语言文学专业 人才培养 课程建设
下载PDF
基于三螺旋理论的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思政“三寓三式”模式探索 被引量:2
14
作者 高秦艳 滕跃民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 2023年第11期68-73,共6页
以三螺旋理论及其衍变出发,探讨这一理论的内涵、当代价值及其与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思政的耦合与融通问题。从三螺旋理论视域出发,揭示当前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思政所面临的螺旋链衔接性不足、课程思政效果不均衡和顶层机制不完善等困境,尝... 以三螺旋理论及其衍变出发,探讨这一理论的内涵、当代价值及其与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思政的耦合与融通问题。从三螺旋理论视域出发,揭示当前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思政所面临的螺旋链衔接性不足、课程思政效果不均衡和顶层机制不完善等困境,尝试从育人主题、育人途径和顶层规划等多维角度探究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模式,分别以加强制度优化、拓展产业渠道、鼓励创新创业、搭建育人平台为落脚点,探索艺术设计专业“三寓三式”课程思政融汇模式在三螺旋结构中的运用,并结合实案开展实践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螺旋理论 课程思政 三寓三式 艺术设计专业
下载PDF
“游于艺”:诠释历史与意义世界
15
作者 刘强强 《中国文艺评论》 2023年第10期86-97,I0004,I0005,共14页
“游”与“艺”之间的范畴联结起源于孔子,其中的“艺”原指“六艺”。在儒学史上,“游于艺”形成了不同的诠释模式。在玄学模式中,“游于艺”未得到解经者的重视,且呈现出与“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相割裂的局面。宋代理学出现之后,... “游”与“艺”之间的范畴联结起源于孔子,其中的“艺”原指“六艺”。在儒学史上,“游于艺”形成了不同的诠释模式。在玄学模式中,“游于艺”未得到解经者的重视,且呈现出与“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相割裂的局面。宋代理学出现之后,“游于艺”所蕴含的修身意义渐渐开显。通过朱熹的解释,“游于艺”在逻辑方面与“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相贯通,成为了儒家人格修养的最终途径和完满状态,进而确立了“游于艺”的经典诠释模式。随着历史的发展,“游”和“艺”两种范畴亦发生着变化。其中,“游”融入庄子之思想,“艺”向书法、绘画等扩容,从而促使“游于艺”演化为一种艺术学命题。“游于艺”一方面在客观上赋予书法、绘画等艺术以正统地位,显示出话语权力的变更与迁移;另一方面消解了书法、绘画等艺术的专业性和技术性,推动并顺应了艺术从技艺性活动向修身性活动的转变,彰显了古典时期的文人对于艺术的理解与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于艺 儒家 六艺 艺术 修身
下载PDF
习近平关于文艺铸魂育人论述的传统文化根基探赜
16
作者 彭玲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1-6,共6页
习近平关于文艺铸魂育人的论述涉及主体、载体、方式等几个主要维度,这几个主要维度都扎根于传统文化的土壤,赓续了传统文化的血脉和精神。首先,文艺工作者承担着铸魂育人的主体责任,必须追求德艺双馨,这和崇德尚艺的传统一脉相承。其次... 习近平关于文艺铸魂育人的论述涉及主体、载体、方式等几个主要维度,这几个主要维度都扎根于传统文化的土壤,赓续了传统文化的血脉和精神。首先,文艺工作者承担着铸魂育人的主体责任,必须追求德艺双馨,这和崇德尚艺的传统一脉相承。其次,好的作品是文艺铸魂育人的重要载体,好的作品是紧扣时代脉搏、以人民为中心、以中国精神为灵魂的作品,这与传统现实主义、民本思想及文以载道思想息息相关。再次,文艺铸魂育人的方式是通过润物无声的艺术熏陶启迪人的心灵,这继承了传统人文化成的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文艺 铸魂育人 传统文化 根基
下载PDF
俄罗斯文学课程中思政元素的挖掘
17
作者 赵新艺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80-83,共4页
俄罗斯文学课程是俄语专业的必修课。通过挖掘俄国文学作品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将课程思政有机融入俄罗斯文学教学,在提高学生语言应用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的同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实现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
关键词 俄罗斯文学 思政元素 立德树人
下载PDF
道德教化功能对中国人物画的影响
18
作者 李玲 《黑河学院学报》 2023年第9期165-168,共4页
中国人物绘画深受“成教化、助人伦”的儒家道德思想影响。“恶以诫世,善以示后”的伦理功用在人物画的表现方面体现道德教化的艺术功能论,具有道德训诫意义的代表性人物绘画作品,可以使人们充分认识道德教化功能在中国人物画中的艺术表... 中国人物绘画深受“成教化、助人伦”的儒家道德思想影响。“恶以诫世,善以示后”的伦理功用在人物画的表现方面体现道德教化的艺术功能论,具有道德训诫意义的代表性人物绘画作品,可以使人们充分认识道德教化功能在中国人物画中的艺术表现,更好地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引领创作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教化 中国画 艺术精神
下载PDF
艺术思政的理论与实践
19
作者 束舒娅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37-41,共5页
“艺术思政”是在“大思政课”基础上探索的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话语系统性艺术表达。艺术思政在哲学上延续了马克思主义文艺育德和党思政工作审美取向的发展范式,在教育逻辑上契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以诗为教的传统,并以“兴于诗”达成... “艺术思政”是在“大思政课”基础上探索的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话语系统性艺术表达。艺术思政在哲学上延续了马克思主义文艺育德和党思政工作审美取向的发展范式,在教育逻辑上契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以诗为教的传统,并以“兴于诗”达成教育意向性的生发,具有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育合理性。在实践探索上,艺术思政可以从顶层设计、育人属性和学思践悟三方面不断深化拓展,破解当前存在的零敲碎打、不成体系、随机性大、参与度窄等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思政课 艺术思政 文艺育德 诗教 教育意向性
下载PDF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汉语言文学专业改革与发展探索——以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为例
20
作者 朱艳阳 严格 《高教学刊》 2023年第22期145-148,共4页
在新文科视域下审视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建设与发展,发现存在思政教育尚未全面而有机融入各教学环节、多学科交叉融合力度比较弱、对传统文化的创新性转化与发展重视不够、国际化程度不高等问题。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针对... 在新文科视域下审视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建设与发展,发现存在思政教育尚未全面而有机融入各教学环节、多学科交叉融合力度比较弱、对传统文化的创新性转化与发展重视不够、国际化程度不高等问题。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针对这些情况,多举措加强和推动课程思政建设、打造多元融合的课程体系、组建复合型师资团队、创办国学班、推促中国文化“走出去”。经过几年的摸索与实践,该专业改革取得预期育人效果和良好的社会反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建设 汉语言文学专业 人才培养 思政教育 课程体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