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0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群体分析 、现实困境与提升策略——基于6省区“头雁”群体的调查
1
作者 赵慧 牛惠亭 +2 位作者 俞春霞 王景伟 李剑 《世界农业》 2024年第6期75-85,共11页
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力量。本文通过对参加国家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的1236名新型经营主体进行调研,总结了中国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群体的主要特点,剖析了当前培育工作的现实困境... 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力量。本文通过对参加国家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的1236名新型经营主体进行调研,总结了中国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群体的主要特点,剖析了当前培育工作的现实困境和提升策略。研究发现:中国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群体已初具规模,群体越发开放化、多元化、专业化,体现出年富力强、融合发展、效率提升等新特点。调研显示,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取得了良好成效,但也面临培育需求与参训目标存在“岔口”、数字农业赋能发展能力不足、品牌建设限制盈利能力、缺乏辐射带动和资源转化的有效路径等问题。对此,本文建议从探索全员覆盖的“开环教育”、强化搭建服务平台、赋能新业态运营、建设长效运行机制四方面进一步提升国家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的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头雁”
下载PDF
北京甘薯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和对策建议
2
作者 陈玛琳 陈俊红 龚晶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5期35-37,42,共4页
北京作为甘薯的主要集散地,其市场供给及科研导向对我国甘薯市场有重要影响。从种植规模、区域布局、生产效益、科技支撑、市场需求及产业化情况等方面分析了北京甘薯产业发展现状。针对甘薯种苗繁育体系、贮藏技术、机械化程度、产后... 北京作为甘薯的主要集散地,其市场供给及科研导向对我国甘薯市场有重要影响。从种植规模、区域布局、生产效益、科技支撑、市场需求及产业化情况等方面分析了北京甘薯产业发展现状。针对甘薯种苗繁育体系、贮藏技术、机械化程度、产后加工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健全脱毒种薯和良种繁育技术体系,加强甘薯产业关键核心技术研究与推广,提升甘薯产业的价值增值能力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产业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农业社会化服务
下载PDF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创业胜任力分析及培育对策
3
作者 刘清泉 李美清 《农业展望》 2024年第6期45-51,共7页
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有利于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带动农民就业增收、促进乡村产业融合和绿色转型发展。基于创业胜任力理论,结合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政策要求,运用半结构化的行为事件访谈法收集数据,采用逐行编码、文本搜索和矩阵... 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有利于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带动农民就业增收、促进乡村产业融合和绿色转型发展。基于创业胜任力理论,结合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政策要求,运用半结构化的行为事件访谈法收集数据,采用逐行编码、文本搜索和矩阵编码等质性分析方法分析数据,探讨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创业胜任力模型框架。研究表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创业胜任力的理论结构可以分为7个维度共27个要素,初创、成长和成熟阶段的创业胜任力要素和焦点行为要求存在共性和差异性。因此,应当规范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创业胜任力的通用门槛标准和差异性标准,采用可操作的差异性内容来评价、培训和开发不同发展阶段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创业胜任力,满足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创业胜任力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创业胜任力 能力培育
下载PDF
“新农科”背景下“卓越农林经管人才”实践能力经纬耦合模块化培养模式探究
4
作者 刘宇鹏 戴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2期275-278,282,共5页
教育部提出的“新农科”建设和“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均对新时期全国农林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标准。在提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根据以往实践教学经验,构建了微观、中观与宏观有机结... 教育部提出的“新农科”建设和“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均对新时期全国农林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标准。在提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根据以往实践教学经验,构建了微观、中观与宏观有机结合,横向与纵向经纬耦合的多层面设计、多主体参与的实践能力培养架构,最后提出了“卓越农林经管人才”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具体实施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科 卓越农林经管人才 经纬耦合模块化培养模式
下载PDF
小农户联结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实践逻辑
5
作者 田鹏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24,共9页
基于可持续生计理论,从联结导向和治理机制两个维度出发,构建不同联结导向及其差异化治理机制的分析框架,探究小农户联结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实践逻辑。研究揭示了4种不同的联结类型及其治理机制:类型A(能力导向型联结-市场治理机制)强... 基于可持续生计理论,从联结导向和治理机制两个维度出发,构建不同联结导向及其差异化治理机制的分析框架,探究小农户联结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实践逻辑。研究揭示了4种不同的联结类型及其治理机制:类型A(能力导向型联结-市场治理机制)强调市场机制在提升小农户生计能力中的作用;类型B(能力导向型联结-行政治理机制)通过政策扶持和环境优化提升小农户生计能力;类型C(权利导向型联结-市场治理机制)侧重于市场化方式激活农地“三权分置”改革红利,保障小农户生计权利;类型D(权利导向型联结-行政治理机制)则采用行政主导方式强化小农户生计权利保障。同时,小农户联结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应以巩固拓展农地“三权分置”改革成效为契机,发挥“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在联结过程中的作用,优化合作经营与可持续生计的协同制度体系。但是,小农户联结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过程中,必须有效防范因生计能力不足和生计权利缺失导致的经营效能低下及其衍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农户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可持续生计 联结导向 治理机制
下载PDF
中国农业土地经营模式探索与创新:利益联结与金融支持——基于四川实践的分析
6
作者 刘佳颖 罗幼强 李晴 《西南金融》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1-41,共11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战略,强调要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土地经营规模化是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重要途径,但涉及农户、村社集体、社会化组织、农业企业等多类利益主体,其利益联结机制的有效性和稳定性成为农业规... 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战略,强调要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土地经营规模化是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重要途径,但涉及农户、村社集体、社会化组织、农业企业等多类利益主体,其利益联结机制的有效性和稳定性成为农业规模经营可持续的关键,并对金融活动产生显著影响。本文对我国主要土地规模经营模式及其利益联结机制进行比较研究,结合四川实践深入分析了金融在土地规模经营利益联结关系中的角色作用,并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强国 土地规模经营 利益联结 土地经营权 农村金融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农业现代化 乡村振兴
下载PDF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产品直播经营的实践过程及行为机制——基于数字资本的分析视角
7
作者 侯慧铭 张金荣 《中国流通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0-89,共10页
伴随新媒体网络平台的发展和数字技术的下沉,农产品直播电商成为农业现代化及数字化转型过程中解决农户参与市场困境的重要手段。在数字资本视域下,通过考察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适度规模经营与农产品直播经营的适配逻辑,发现新型农业经... 伴随新媒体网络平台的发展和数字技术的下沉,农产品直播电商成为农业现代化及数字化转型过程中解决农户参与市场困境的重要手段。在数字资本视域下,通过考察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适度规模经营与农产品直播经营的适配逻辑,发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生活性的发掘与再造生产数字资本,以流量变现的方式实现数字资本的可兑换性,以代销为辅的经营策略弥合直播经营过程中数字资本持续性与农产品单一性之间的矛盾。数字资本生成是资本转化的基础,流量变现为农产品经营提供渠道,流量维持成为持续经营的关键。代销转向在实现流量再生产的同时增加了农产品经营风险,其中的品控不确定性容易导致数字资本信誉受损,进而危及以数字资本为桥梁资本的数字化生计模式。代销转向旨在为农产品直播经营保持流量,是对平台规模经济的妥协与适配。在农产品直播经营过程中,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追求利润者、维持生计者和受剥削的数字劳动者的综合体。在平台增殖逻辑及社会注意力流动属性的双重作用下,经营者尝试由家庭化经营转向团队化运作、由新农人转型为职业主播。但在数字资本流失风险、乡村伦理逻辑以及与农户共生关系等多重因素的约束下,经营者形成了以注重农产品品质及消费者购物体验为主、以代销为辅的经营模式,创造了数字优势者与数字弱势者、生产者与消费者合作互惠的市场空间,并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农户的利益联结为基础实现了数字道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农产品直播电商 数字资本 数字道义 流量
下载PDF
干旱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农户利益联结模式效果评价研究
8
作者 何舒婉 朱美玲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29-336,共8页
研究干旱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农户利益联结模式效果,有利于促进农户收入的增加、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有机衔接,并进一步发挥其带动作用。从经营效果、治理效果、发展效果维度构建利益联结模式效果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客观分析法确定指... 研究干旱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农户利益联结模式效果,有利于促进农户收入的增加、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有机衔接,并进一步发挥其带动作用。从经营效果、治理效果、发展效果维度构建利益联结模式效果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客观分析法确定指标综合权重,通过TOPSIS法,对干旱区最常见的股份式或股份合作式、企业化式、订单合同式利益联结模式作实证分析,同时利用障碍因子诊断模型,探讨利益联结模式效果的主要影响因子。结果显示,股份式或股份合作式的贴近度最大,为0.678,企业化式的贴近度次之,为0.640,订单合同式的贴近度最低,为0.253。从准则层权重来看,经营效果权重较大,治理效果、发展效果的权重相当。培训情况、农业收入增长率、二次分红、机械化水平、覆盖农户数、产业融合程度是影响利益联结模式效果的重要因素。鉴于此,提出干旱区政府应加大股份式或股份合作式的利益联结机制的推行力度,提高农户的成长能力,增强经营主体的盈利能力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区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利益联结 AHP-熵权法 TOPSIS法 障碍度诊断模型
下载PDF
基于“新农科+新财经”的农林经管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研究
9
作者 陆维研 覃梦妮 唐红祥 《对外经贸》 2024年第1期96-98,151,共4页
为更好地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涉农类高等院校需要将“新农科”与“新财经”相结合,培养兼具农科知识与财经素养的农林经管类应用型人才,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注入人才“活水”,需从树立“农林为基、财经为本”的人才培养理念、构建理论与... 为更好地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涉农类高等院校需要将“新农科”与“新财经”相结合,培养兼具农科知识与财经素养的农林经管类应用型人才,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注入人才“活水”,需从树立“农林为基、财经为本”的人才培养理念、构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保障体系、重视对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三个方向入手,制定基于“新农科+新财经”的农林经管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新策略。通过“一流专业建设”挖掘人才培养的新动能,以“一流课程”为平台构建立体化课程新体系,完善人才培养质量衡量标准,探索“新农科+新财经”农林经管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科 新财经 应用型人才 人才培养模式 乡村振兴
下载PDF
小农自主生产能力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问题研究——基于广西三个村的纵时段—多案例考察
10
作者 庾虎 张丹婷 《江汉学术》 2024年第4期116-128,共13页
自2013年以来,全国各地借助“新农业革命”推动小农融入现代农业。以此为背景,依据吉登斯对行动者自主行动能力的相关阐释,对广西灌阳县三个原贫困村的产业扶贫模式进行纵时段—多案例考察,发现了小农自主生产能力与现代产业模式之间的... 自2013年以来,全国各地借助“新农业革命”推动小农融入现代农业。以此为背景,依据吉登斯对行动者自主行动能力的相关阐释,对广西灌阳县三个原贫困村的产业扶贫模式进行纵时段—多案例考察,发现了小农自主生产能力与现代产业模式之间的内在互构机理。具体来说,相较于订单型产业和雇佣型产业,统分结合型产业为小农构建了一种“准日常型生产情境”。在此情境中,小农形成了完整的意识结构并稳定停留在实践意识之中,小农的自主生产能力被充分激活,与农业现代化之间形成了长效的交互推进关系,并形成能力提升与产业发展之间交互推进的可持续发展格局。基于此,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国家应当统筹兼顾农业资本带动、小农生产和村社集体建设三者的作用,使小农在传统与现代的互嵌共生中渐进式融入现代农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农户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现代农业 产业模式 有机衔接
下载PDF
小农户与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有机衔接的问题及路径研究——基于敦煌市葡萄种植区调研
11
作者 高欣月 陈秉谱 莫琪江 《中国果树》 2024年第4期142-147,共6页
小农户与现代农业产业有机衔接是顺应小农户大量长期存在的客观实际,是实现农户富裕、产业振兴的必然选择。基于敦煌市葡萄种植区调研,总结敦煌市小农户与葡萄产业发展有机衔接的现实基础,梳理了小农户与葡萄产业4种衔接模式,研究发现... 小农户与现代农业产业有机衔接是顺应小农户大量长期存在的客观实际,是实现农户富裕、产业振兴的必然选择。基于敦煌市葡萄种植区调研,总结敦煌市小农户与葡萄产业发展有机衔接的现实基础,梳理了小农户与葡萄产业4种衔接模式,研究发现二者衔接存在农户自身发展不足,新型经营主体发展缓慢,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农户在产业链利益不协调等问题。基于此,提出了按照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尊重农民意愿的原则,实现小农户与葡萄产业发展有机衔接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农户 葡萄产业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有机衔接
下载PDF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赋能乡村振兴的作用机理与政策建议
12
作者 夏元燕 《信阳农林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44-49,共6页
“大国小农”的国情农情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和壮大,对于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意义重大。着眼于乡村“五个振兴”,采用文献梳理、实地调查、案例实证的方法,深入分析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赋能乡村振兴的作用机理,并... “大国小农”的国情农情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和壮大,对于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意义重大。着眼于乡村“五个振兴”,采用文献梳理、实地调查、案例实证的方法,深入分析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赋能乡村振兴的作用机理,并基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瓶颈的分析,提出进一步赋能乡村振兴的政策建议。结果表明,理论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三种组织形态,都可以从不同程度、不同形式赋能乡村产业振兴、文化振兴、人才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但实际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整体上仍处于成长期,导致作用的发挥尚且有限。针对当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中所面临的关键瓶颈,下一步亟待从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破除要素瓶颈约束、牢固利益联结关系等方面重点突破,从而更好地赋能乡村全面振兴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社会化服务 农业现代化 乡村振兴
下载PDF
泰州地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与规范发展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月兰 吴加权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11期222-226,共5页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推进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建设”,通过实施家庭农场培育计划、鼓励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发展壮大农业专业化社会化服务组织等举措,突出抓好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两类经营主体建设,实现把农业规模经营户培...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推进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建设”,通过实施家庭农场培育计划、鼓励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发展壮大农业专业化社会化服务组织等举措,突出抓好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两类经营主体建设,实现把农业规模经营户培育成有活力的家庭农场,并推进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的主要目标。通过对泰州区域内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及小农户、农业经济领域专家、农村管理组织等进行调研,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梳理了泰州地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建设现状,指出了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同时提出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与规范发展的对策建设,这对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对实现乡村振兴的落地生根,加速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培育 规范发展
下载PDF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需求下的经管人才数字素养分类培育
14
作者 汪全报 《中州大学学报》 2023年第3期27-31,37,共6页
数字经济和乡村振兴背景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需求下的经管人才数字素养提升对于乡村产业振兴、弥合乡村数字素养鸿沟和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高质量创新发展至关重要。经管人才数字素养的分类培育是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类型及其对人才... 数字经济和乡村振兴背景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需求下的经管人才数字素养提升对于乡村产业振兴、弥合乡村数字素养鸿沟和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高质量创新发展至关重要。经管人才数字素养的分类培育是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类型及其对人才多元化的需求等诸多因素决定的。基于产教融合和人才分类培育的学理释义,建构经管人才分类培育的路径包括:加强分层培育设计、分类梳理数字素养培育内容、推动培育主体多元融合、分类提升师资数字素养。最后提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经管人才数字素养分类培育的总结与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数字素养 分类培育
下载PDF
山西省小农户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利益联结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邢宇 张明如 夏庆利 《农业展望》 2023年第3期22-26,共5页
创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路径,紧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小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对于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至关重要。在尊重小农户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意愿的基础上,以共享为核心,两者之间常见的利益联结方式有订单收购、带动... 创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路径,紧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小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对于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至关重要。在尊重小农户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意愿的基础上,以共享为核心,两者之间常见的利益联结方式有订单收购、带动就业、股份分红等模式。以农业特色转型中的山西省为例,梳理了小农户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利益联结的国内外研究成果与发展现状,指出当前存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能力弱、小农户土地流转意愿不强、小农户融入大市场困难的发展困境。针对存在的问题,从增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经营能力、增加小农户土地流转收益、促进小农户与大市场有效衔接等方面,提出了推动中国经济欠发达地区小农户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形成利益共同体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省 小农户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利益联结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怒江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壮大路径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曾贞 伏成秀 +3 位作者 马心灵 史君怡 张远强 张文云 《现代农业科技》 2023年第20期191-194,共4页
怒江州是我国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地区。加快培育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十四五”时期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任务。本文通过实地调研、部门座谈,阐述了怒江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发展情况,... 怒江州是我国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地区。加快培育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十四五”时期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任务。本文通过实地调研、部门座谈,阐述了怒江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发展情况,分析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面临的问题,并从完善政策支持体系、高质量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强化利益联结机制、注重高素质人才培养、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等方面提出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壮大路径,以期为怒江州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培育 壮大 路径 云南怒江
下载PDF
回答“谁来种地”之问:系统推进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建设 被引量:1
17
作者 高鸣 江帆 《中州学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45-53,共9页
系统推进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建设,是回答“谁来种地”之问的破题之钥。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量快速增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引领作用持续发挥,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衔接更加顺畅,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建设取得较大进展。... 系统推进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建设,是回答“谁来种地”之问的破题之钥。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量快速增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引领作用持续发挥,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衔接更加顺畅,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建设取得较大进展。但当前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要求新型经营主体继续实现数量增长质量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在价格上内容上持续优化,各类农业经营主体的种粮积极性不断提高,各地开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形式多元多样。对标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目标要求,新时期系统推进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建设需要在主要思路和重点任务上更加明确。在此基础上,需要提高战略定位,推动各类主体协调发展,强化政府政策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谁来种地” 经营体系 新型经营主体 社会化服务
下载PDF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乡村治理的方式、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1
18
作者 赵丽 周礼勇 《文山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44-49,共6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其通过经济参与、政治参与和社会参与等多种方式参与到乡村治理的全过程,促进农民增收、实现治理民主化、提升治理效能。当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其通过经济参与、政治参与和社会参与等多种方式参与到乡村治理的全过程,促进农民增收、实现治理民主化、提升治理效能。当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乡村治理面临治理主体缺位、经营主体动力不足、制度供给不完善等问题。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乡村治理,必须强化政府主导、提升农民主体地位、增强乡村文化价值认同、加强基层组织文化与制度建设,实现乡村善治和乡村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乡村治理 乡村振兴
下载PDF
贵州培育壮大蔬菜产业经营主体:动力机制、现实困境及优化路径
19
作者 张宏胜 杨尚钊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6期59-66,共8页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进程、保障粮食安全生产、筑牢国家粮食安全根基的重要力量。为充分了解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动力机制及面临的困境,寻求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有效途径,促进农民可持续增收问题的解决及...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进程、保障粮食安全生产、筑牢国家粮食安全根基的重要力量。为充分了解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动力机制及面临的困境,寻求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有效途径,促进农民可持续增收问题的解决及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文章以贵州蔬菜产业经营主体为研究对象,根据实地访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分析方式,深入剖析培育壮大蔬菜产业经营主体的动力机制。研究发现蔬菜产业经营主体主要面临以下困境:多元目标兼容协调的难度上升;内部未形成稳定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土地流转机制不畅;产业链条难衔接、产品附加值低;经营主体融资渠道缺乏等。针对以上问题,从制度供给、激励约束机制、利益联结机制、全产业链建设、土地流转机制、融资渠道等方面提出具有可行性的对策建议,为培育壮大蔬菜产业经营主体及其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发展思路和经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育壮大 新型农业 经营主体 蔬菜产业
下载PDF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供需作用机制及匹配关系研究——基于257个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的调查
20
作者 陆清妍 张孝宇 《上海农业学报》 2023年第4期147-156,共10页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经之路。研究在分析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供需作用机制基础上,基于上海市257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调查数据,建立以资金、政策、社会化服务组织和信息渠道这4个一级要素形成的指标体系,分析上海市农...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经之路。研究在分析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供需作用机制基础上,基于上海市257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调查数据,建立以资金、政策、社会化服务组织和信息渠道这4个一级要素形成的指标体系,分析上海市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供需匹配情况。研究表明:上海市农业科技成果供需匹配度达0.8464,当前整体供需匹配度较佳,可以有效建立农业科技的供需匹配反馈机制;但不同的影响要素以及不同主体类型的农业科技供需匹配水平均存在显著差异。综上,不仅要根据主体发展诉求来调整关键要素供给方向,也要加大农业科技要素供给与农业产业发展政策协同作用,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向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供需匹配模型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供需作用机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