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8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Political Leadership of Mao Zedong 被引量:1
1
作者 Donia Zhang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Educational Research》 2018年第4期28-33,共6页
This paper presents an analysis of the former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leader Chairman Mao Zedong’s political career(reigned 1949–1976),with regard to his success and failures.Mao was one of the most prominent Commun... This paper presents an analysis of the former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leader Chairman Mao Zedong’s political career(reigned 1949–1976),with regard to his success and failures.Mao was one of the most prominent Communist theoreticians who governed a quarter of humankind for a quarter of a century.His political philosophy,particularly his Method of Leadership,focusing on the“masses”is discussed here.The analytical arguments are centered on three phases of his leadership:The rise,the apex,and the fall.In the first phase,the paper attributes his victory before 1949 to his profound understanding of Chinese peasants.In the second phase,it elaborates on his successful method of leadership in the early 1950s.And in the third and last phase,it criticizes his disastrous political movements,particularly the Great Leap Forward and the Cultural Revolution,from the late 1950s to the mid-1970s.The study hopes to offer an objective and a balanced view of Chairman Mao,who had a complex personality and was a highly controversial figure in human history.The article also wishes to help readers gain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China’s top leader in recent history,and how China came to be what it is toda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story politics society cultural REVOLUTION MAO era China
下载PDF
纵横协同:新乡贤文化建设的双重路径 被引量:5
2
作者 刘社瑞 韩茹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2-200,共9页
新乡贤文化是由传统乡贤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而来的新型文化形态,以其独特作用助推乡村全面振兴。政府和社会是新乡贤文化建设的两种力量,并以此形成了政府主导式建设路径和社会主动式建设路径。政府主导式建设路径以做好顶层设... 新乡贤文化是由传统乡贤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而来的新型文化形态,以其独特作用助推乡村全面振兴。政府和社会是新乡贤文化建设的两种力量,并以此形成了政府主导式建设路径和社会主动式建设路径。政府主导式建设路径以做好顶层设计、整合各种资源、注重授权赋能为主要抓手,通过行政纵向推动力量引领新乡贤文化建设;社会主动式建设路径则以乡村内生力量、特色化的优势资源和参与式行动为依托,通过内生横向协商方式践行新乡贤文化建设。双重建设路径虽共存于乡村场域,但二者属性不同,需通过纵横协同形成新乡贤文化建设的强大合力,使新乡贤文化建设更具持续性和实效性。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双重路径的纵横协同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双重建设路径应顺应时代新要求,遵循互嵌互融逻辑,在互动-嵌入-融合中实现纵横协同,共同服务于新乡贤文化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乡贤文化 政府主导式建设路径 社会主动式建设路径 协同 互嵌互融
下载PDF
政治思想史研究的“语言学转向”及其反思
3
作者 曹龙虎 《江苏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2-130,I0004,共10页
20世纪70年代以来,受人文社会科学“语言学转向”的整体效应影响,政治思想史研究出现了“语言学转向”的变化趋势。这一趋势发生在20世纪下半叶政治思想史研究在政治学、历史学等相关主学科中学术地位不断下降的背景之下,从而也被视为... 20世纪70年代以来,受人文社会科学“语言学转向”的整体效应影响,政治思想史研究出现了“语言学转向”的变化趋势。这一趋势发生在20世纪下半叶政治思想史研究在政治学、历史学等相关主学科中学术地位不断下降的背景之下,从而也被视为政治思想史研究积极寻求研究范式创新的重要体现。通过对政治思想史研究中的“语言学转向”问题进行总结和反思可以发现,虽然“语言学转向”拓展了政治思想史研究的议题思路,并提供了新的方法资源,但政治思想史领域的“语言学转向”也存在创新有效性有限、学科主体性困境更为突出以及无法解决“理论贫困”等一系列问题。20世纪后半叶以来政治思想史研究的学科危机问题异常复杂,除了知识层面的议题拓展、方法创新等问题外,还与政治思想史的研究定位,甚至与政治学、历史学等政治思想史所根植的相关主学科的研究取向变化等紧密相关,如何让政治思想史研究重获新生还需要更多的思考和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思想史 语言学转向 剑桥学派 概念史 新文化史
下载PDF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与新文化生命体建构
4
作者 吴宏政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1-9,共9页
习近平文化思想中提出了“新的文化生命体”这一重大原创性概念,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文化建设使命。新的文化生命体的诞生是中国近代遭遇西方殖民入侵后,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自我免疫”的集中体现。马克思主义“魂脉... 习近平文化思想中提出了“新的文化生命体”这一重大原创性概念,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文化建设使命。新的文化生命体的诞生是中国近代遭遇西方殖民入侵后,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自我免疫”的集中体现。马克思主义“魂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及其在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形成的“两个结合”,是新的文化生命体的“生命之源”。从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的视角看,中华民族新的文化生命体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生命体,同时也是“世界历史”意义上的文化生命体,它通过引领人类文明新形态、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以及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获得了它的世界历史定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 新的文化生命体 文明新形态 “两个结合”
下载PDF
建筑视域下缅甸社会历史文化研究
5
作者 曹浩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18期64-68,共5页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发展,中缅经济走廊深入合作,中国与缅甸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交流更为频繁,国内各界对缅甸研究也更加重视。缅甸自古以来深受周边国家的影响,加之独特的地理位置、气候环境等诸多因素,孕育并发展出自身独特的...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发展,中缅经济走廊深入合作,中国与缅甸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交流更为频繁,国内各界对缅甸研究也更加重视。缅甸自古以来深受周边国家的影响,加之独特的地理位置、气候环境等诸多因素,孕育并发展出自身独特的文化。历史建筑是社会文化的载体,该文聚焦缅甸蒲甘王朝时期、分裂时期和东吁王朝时期、雍籍牙王朝时期三个阶段历史建筑,以朝代更替为线索,以历史建筑为媒介,考察其生产环境,在时空上对其社会历史展开研究,探寻缅甸文化内核,以及文化发展演变,为其进一步和谐持续发展提供历史借鉴,同时促进中缅两国更全面、更深层的文化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国别 缅甸 建筑视域 社会 历史 文化
下载PDF
新文科视域下法律史研究的法学化论纲
6
作者 孙康 《新文科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3期57-69,125,126,共15页
作为法学学科体系中一门特征明显的交叉学科,法律史学可成为新文科理论与实践改革的优质素材,新文科理念的融入可有效提高法律史研究的科学性。法律史专业在国内法学院中的边缘化处境,不利于满足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传承和发展中华优... 作为法学学科体系中一门特征明显的交叉学科,法律史学可成为新文科理论与实践改革的优质素材,新文科理念的融入可有效提高法律史研究的科学性。法律史专业在国内法学院中的边缘化处境,不利于满足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要求。法律史研究内容、研究视角、研究方法等要素与法律实践较为脱节;同时,其研究成果的碎片化和表象化等倾向,严重影响法律史研究的科学发展及研究共同体的形成与稳固,也就难以形成能够反映中国风格与气派的学术研究成果,削弱我国法律文化在国际上的竞争力。认识新文科之于法律史研究的总体意义,并以新文科为标尺,检视当下法律史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把新文科作为促进法律史研究法学化的重要抓手,探索其着力发展的具体路径,切实推动具有自主性的中国法律史学科体系和话语体系的形成与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学科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 法律文化 法律史学 法学理论 数字法学 习近平法治思想
下载PDF
风土:文史演绎与地景再造的新史学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岳永逸 《思想战线》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0-74,共15页
在其生前身后海量的诗、文、史、画中反复出现的杨贵妃,首先是一个常人,是姿质丰艳、善歌舞、通音律的杰出艺人,其次才是身不由己、动移上意的贵妃。无论叹惋还是诅咒,作为一个文化符号的杨贵妃,更多指向的是人人挥之不去又向往的“情... 在其生前身后海量的诗、文、史、画中反复出现的杨贵妃,首先是一个常人,是姿质丰艳、善歌舞、通音律的杰出艺人,其次才是身不由己、动移上意的贵妃。无论叹惋还是诅咒,作为一个文化符号的杨贵妃,更多指向的是人人挥之不去又向往的“情”。抛离爱恨夹杂的贵妃情结所支配的文史叙事诗学的层层陷阱,杨贵妃的常人和艺人面相就呼之欲出。作为一个雅俗共享的消费对象,贵妃的遗物也脱离唐明皇的专利属性。其故冢和传闻遗失在马嵬并引过客争相观瞻的锦靿,犹如显圣物将马嵬圣地化,也支撑了贵妃落户海外的“野野史”。悖谬的是,在旅游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的今天,马嵬已成为一个不再具有归属感、关系性和历史性的“非地点”。由此观之,文化就是在时空连续体中不同心性行动主体情与理的对撞、交融和辩证,抽象与具象的互生互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史学 常人 文化 非地点 顾颉刚
下载PDF
新中国的考古学发展与远古史撰述
8
作者 王兴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24年第4期105-117,共13页
考古发掘材料和研究成果,为建构中国远古史提供了一条崭新路径。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在国家各方面建设方兴未艾之际,中国考古学得以全面发展。考古学者在不断反思中国考古学的理论内涵时,历史学者也表达出他们对考古材料价值、考古学作... 考古发掘材料和研究成果,为建构中国远古史提供了一条崭新路径。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在国家各方面建设方兴未艾之际,中国考古学得以全面发展。考古学者在不断反思中国考古学的理论内涵时,历史学者也表达出他们对考古材料价值、考古学作用、考古学与古史建构之关系等方面的认知。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版的中国历史撰述,开始使用考古学上的文化遗存及遗物来丰富中国原始社会史的叙述内容。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考古学界对中国远古史的重建进行整体性的思考。苏秉琦主编《中国通史》第2卷《远古时代》可视为中国远古史撰述与考古学成果相结合的成功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中国考古学 中国远古史 原始社会 考古学文化
下载PDF
新文化运动的另一路展开——陆侃如、冯沅君《中国诗史》与民国文史研究转型
9
作者 成玮 《文艺理论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6-145,共10页
陆侃如、冯沅君写作《中国诗史》,深受民国学术风气熏染。其书在文献考据层面,认夏代以前为不可知,全盘接受了胡适一派的疑古思潮。在诗史架构层面,则颇自出手眼:把“诗”的范围扩充至多数韵文,论证各时代主流体裁如何环环衍生,使得叙... 陆侃如、冯沅君写作《中国诗史》,深受民国学术风气熏染。其书在文献考据层面,认夏代以前为不可知,全盘接受了胡适一派的疑古思潮。在诗史架构层面,则颇自出手眼:把“诗”的范围扩充至多数韵文,论证各时代主流体裁如何环环衍生,使得叙述更加系统化;以白话、文言迭相起伏贯穿全史,但不与体裁更替强行牵合,使得叙述更加弹性化。这两层面表现,均属新文化运动促成的文史研究转型之产物。前者当时已遭遇挑战,后者却代表着新文化立场介入文学史书写的另一方案,值得长久与之对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侃如 冯沅君 《中国诗史》 新文化运动
下载PDF
社会语言学视角下黑龙江省火车站名分析
10
作者 陈烨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24年第5期57-63,共7页
火车站名是一个地区的名片,它的设定可以展现该地区的社会文化和历史地理特征。社会语言学是研究社会与语言之间共变关系的一门学科。本文对黑龙江省261个火车站名的语言特征、命名方式以及站名背后的文化特征等因素进行社会语言学研究... 火车站名是一个地区的名片,它的设定可以展现该地区的社会文化和历史地理特征。社会语言学是研究社会与语言之间共变关系的一门学科。本文对黑龙江省261个火车站名的语言特征、命名方式以及站名背后的文化特征等因素进行社会语言学研究,可以看出,黑龙江省火车站名的命名方式多样,而且承载了黑龙江省丰富的自然与人文资源,黑龙江省火车站名是世世代代黑龙江人共同生活、共同开发、共同建设黑龙江的伟大见证。对黑龙江省火车站名进行深入分析研究,文旅部门可以更好地了解并且借助黑龙江省的铁路资源,推动打造黑龙江文旅融合发展大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省 火车站名 社会语言学 社会文化 历史地理
下载PDF
海外汉学界汉画像研究范式探讨
11
作者 兰芳 《艺术探索》 2024年第1期48-55,共8页
20世纪初期海外汉画像研究以汉学家的收藏、著录为主。20世纪30年代,汉画像研究在现代学术视域下得到复兴,汉画像成为海外汉学家认识古代中国社会文化、历史与艺术的“形象史诗”。20世纪中叶,在艺术理论发展的背景下,海外汉画像研究走... 20世纪初期海外汉画像研究以汉学家的收藏、著录为主。20世纪30年代,汉画像研究在现代学术视域下得到复兴,汉画像成为海外汉学家认识古代中国社会文化、历史与艺术的“形象史诗”。20世纪中叶,在艺术理论发展的背景下,海外汉画像研究走向一种艺术风格学的解读。20世纪80年代后,海外汉画像研究的方法、路径与范式在新艺术史的历史语境中转向多元的文化解读与探索。对海外汉画像研究范式的探索为中国艺术研究的自律性与自觉性提供他者的参照系。汉画像乃至中国艺术研究将在传统与现代、自律与他律的交融中不断构建一个开放的话语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外汉学 汉画像研究 艺术风格学 新艺术史 文化情境
下载PDF
大历史观视域下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内在逻辑
12
作者 秦承明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54-60,共7页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重要一环。要深入理解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内在逻辑,需要大历史观的视野:从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历史中认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文化逻辑,从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历史中认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理论逻辑,从...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重要一环。要深入理解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内在逻辑,需要大历史观的视野:从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历史中认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文化逻辑,从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历史中认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理论逻辑,从人类文明发展历史中认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价值逻辑,从古今延续中西对比中认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实践逻辑。在此基础上,可以更加深刻地领悟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历史必然性。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在全体中华儿女的不懈奋斗中,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将更加坚定成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进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历史观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文明 人类文明新形态
下载PDF
《哈佛新编中国现代文学史》的版本修订与比较
13
作者 沈子瑜 黄德志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111-119,共9页
王德威主编的《哈佛新编中国现代文学史》目前共有英文、繁体中文、简体中文三个版本。《哈佛新编中国现代文学史》具有哈佛系列“新编文学史”的特色:宏观文明视野与微观文学现场的碰撞。这部文学史的版本变化主要体现在两次修订上,其... 王德威主编的《哈佛新编中国现代文学史》目前共有英文、繁体中文、简体中文三个版本。《哈佛新编中国现代文学史》具有哈佛系列“新编文学史”的特色:宏观文明视野与微观文学现场的碰撞。这部文学史的版本变化主要体现在两次修订上,其一是从英文版到繁体中文版,修订主要体现在篇章标题的修改、序章篇幅的增长和篇目数量的增加上;其二是从繁体中文版到简体中文版,修订主要体现在文章篇目的增删上。版本变化将不同文化语境产生的差异具象化,让这部文学史蓦然成为展现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发展动态的可读文本。王德威在编纂过程中有意呈现海外汉学研究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在不同文化语境下的差异性的目标,在版本变化中不期而然地达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佛新编中国现代文学史》 版本比较 文化语境 王德威
下载PDF
新的文化使命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观照——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为例
14
作者 薛晓芳 《韶关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1-6,共6页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虽然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新的文化使命的政治表达,但是它内在饱含了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使命在肩的文化追求。作为中华文明的现代形态,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既是在传统文明基础上创新发展的现代文明,又是在马克思...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虽然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新的文化使命的政治表达,但是它内在饱含了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使命在肩的文化追求。作为中华文明的现代形态,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既是在传统文明基础上创新发展的现代文明,又是在马克思主义基础上形成的现代文明,还是世界文明的未来形态。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建设也终将落实到个体微观层面,其完成指向是对个体价值观的塑造,尤其是对青年大学生的价值观的塑造,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称纲要)课作为一门重要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理应承担起建构文化价值的历史使命。所以,在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中,亟须在“本来”“外来”“未来”中找寻与纲要课教学进行双向文化建构的契合点,从而实现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衔接和互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下载PDF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中华传统文化因子探析
15
作者 毕松 李雪燕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86-91,共6页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从中国土壤中生长出来的、适合中国国情的新型政党制度,深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和孕育。在“大一统”“公天下”“致中和”等中华传统文化思想因子的深刻影响下,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实现了政...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从中国土壤中生长出来的、适合中国国情的新型政党制度,深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和孕育。在“大一统”“公天下”“致中和”等中华传统文化思想因子的深刻影响下,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实现了政党与国家关系的革新、政党与社会关系的更新以及政党与政党关系的创新,体现了新的政党制度风貌,以崭新的姿态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政治关系体系的中国气派和独特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文化 新型政党制度 党政关系 党社关系 政党关系
下载PDF
荷兰职业教育制度体系建设逻辑:基于三因素框架的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海明 刘志威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4-28,共5页
荷兰拥有发达、成熟的职业教育体系,能源源不断地输出具有竞争优势的劳动力,为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持。运行良好的职业教育体系,离不开规范化的制度支撑和有组织的实施。荷兰职业教育制度体系从建立至成熟受到历史、社会(政... 荷兰拥有发达、成熟的职业教育体系,能源源不断地输出具有竞争优势的劳动力,为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持。运行良好的职业教育体系,离不开规范化的制度支撑和有组织的实施。荷兰职业教育制度体系从建立至成熟受到历史、社会(政治)、文化根源三个因素的影响。荷兰职业教育制度对相关利益共同体的容纳、协调和共同作用,可以为我国职业教育制度体系完善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荷兰 职业教育制度 历史 社会(政治) 文化 利益共同体
下载PDF
新时代内蒙古文学历史书写研究
17
作者 王妍 马春月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6期550-554,共5页
从民族史书写、英雄人物及家族传奇、文化寻根与民族寓言三个维度对新时代内蒙古文学的历史书写进行了探究,认为内蒙古多民族作家偏重宏大叙事,力图构建恢宏的艺术格局,朴实与豪迈、写实与传奇并存,寻绎民族根性,书写民族寓言,在传承传... 从民族史书写、英雄人物及家族传奇、文化寻根与民族寓言三个维度对新时代内蒙古文学的历史书写进行了探究,认为内蒙古多民族作家偏重宏大叙事,力图构建恢宏的艺术格局,朴实与豪迈、写实与传奇并存,寻绎民族根性,书写民族寓言,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对历史文化进行深切反思,并用炽热的家国情怀积极呼应时代主潮,再现鲜活丰富的多民族历史生活,为新时代的历史书写带来新气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内蒙古文学 民族史 英雄人物及家族传奇 文化寻根与民族寓言 家国情怀
下载PDF
新文化史学视域下的教师生活史研究
18
作者 刘京京 杨贵香 《教育史研究》 2023年第3期46-54,共9页
新文化史学是在批判与质疑新史学的呼声当中,生发出来的一种新的史学流派,它强调将社会与文化看作一个整体,注重对历史事件进行文化阐释。新文化史学推动了史学研究的文化转向,促进了教育史学研究范式的创新。作为一种研究方法与研究实... 新文化史学是在批判与质疑新史学的呼声当中,生发出来的一种新的史学流派,它强调将社会与文化看作一个整体,注重对历史事件进行文化阐释。新文化史学推动了史学研究的文化转向,促进了教育史学研究范式的创新。作为一种研究方法与研究实践,新文化史学注重研究范围的延伸、史料挖掘的拓展、叙事书写的表达、研究视角的下移以及文化建构的阐释。新文化史学在教师生活史研究中的价值表现在揭示教育的历史图景,解读教师的个体经验,探索教师与社会发展之间的文化互动。新文化史学为教师生活史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范式,研究者应拓宽教师生活史的研究范围,丰富教师生活史的史料来源,重视生活化叙事的语言表达,追溯教师生活史的文化意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化史学 教师生活史 文化阐释
下载PDF
新医科视域下医学院校校史文化育人的实践 被引量:4
19
作者 袁羽西 刘伟 +2 位作者 李志芬 杨现洲 谢世麒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3期323-326,共4页
新医科建设的宗旨是培养“五术”卓越的医学创新人才。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融校史文化育人与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为一体,讲好大学发展历史故事,传承优秀校史文化,增强医学生专业文化自信,是新医科建设中面临的现实问题。本文从厘清新... 新医科建设的宗旨是培养“五术”卓越的医学创新人才。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融校史文化育人与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为一体,讲好大学发展历史故事,传承优秀校史文化,增强医学生专业文化自信,是新医科建设中面临的现实问题。本文从厘清新医科建设与校史文化育人的内在逻辑入手,提出当前医学院校校史文化育人存在校史精神无品牌价值引领不强,文化内容单一枯燥激励效应不佳,文化传承载体陈旧育人实效差等问题;以重庆医科大学在新医科建设中,将校史文化育人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密切融合,探索构建新医科下校史文化育人创新体系取得系列实效为例,提出系统规划完善育人制度,精心设计紧扣学生需求,激发活力提升育人实效的建议,以期为新医科建设下校史文化育人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医科建设 校史文化育人 思想政治教育
下载PDF
在加强新时代青年的历史教育中推动文化传承发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许敏 朱康有 《学术前沿》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5期109-111,共3页
新时代文化传承是在继承中创造新历史的实践活动,内含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新的文化使命。新时代青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先锋力量,承担着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使命。特殊的历史地位、历史使命及身心发展现实决定了新... 新时代文化传承是在继承中创造新历史的实践活动,内含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新的文化使命。新时代青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先锋力量,承担着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使命。特殊的历史地位、历史使命及身心发展现实决定了新时代青年要在接受历史教育中练就担负历史使命的本领。在加强新时代青年的历史教育中推动文化传承发展,需要加强历史理论教育、拓展历史实践教育并创新历史教育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青年 历史教育 文化传承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