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组织面子文化对员工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的跨层“双刃”效应研究
1
作者 周秉 张苏串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0-70,共11页
作为根植于中国本土的重要文化符号,面子常被看作分析中国人心理活动和行为导向的关键切入点。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里,已有相当多学者对面子的内涵及影响效应进行了研究,然而现存文献多集中在个体面子观念对行为选择的影响上。本文基于... 作为根植于中国本土的重要文化符号,面子常被看作分析中国人心理活动和行为导向的关键切入点。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里,已有相当多学者对面子的内涵及影响效应进行了研究,然而现存文献多集中在个体面子观念对行为选择的影响上。本文基于认同理论和社会交换理论构建的多层线性模型指出,组织“挣面子”文化和“护面子”文化将分别对员工道德认同造成正向和负向的跨层影响,进而对亲组织非伦理行为产生“双刃”效应。因此,企业管理者正确看待面子文化,确保集体荣誉感不走样;重视员工道德教育,树立正向职场伦理价值观;灵活调整关系契约,降低员工非伦理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子文化 亲组织非伦理行为 道德认同 关系型心理契约 “双刃”效应
下载PDF
治愈文化对青年身份认同与心理韧性影响的多维解析
2
作者 蒋舟 《汉江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89-96,共8页
当代青年治愈文化的兴起,深刻反映了现代社会快速变迁、经济压力与文化冲突对青年心理和情感需求的深层次影响。通过解析治愈文化的社会历史背景、结构性要素及其内在逻辑,可以揭示治愈文化对青年身份认同与心理韧性的双重影响。治愈文... 当代青年治愈文化的兴起,深刻反映了现代社会快速变迁、经济压力与文化冲突对青年心理和情感需求的深层次影响。通过解析治愈文化的社会历史背景、结构性要素及其内在逻辑,可以揭示治愈文化对青年身份认同与心理韧性的双重影响。治愈文化在缓解身份焦虑、提升心理韧性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也带来了个体原子化、“虚弱主体性”、虚假安全感和集体记忆扭曲、消费主义陷阱等潜在风险。为有效应对这些挑战,亟须探索在治愈文化的积极影响与其潜在问题之间实现平衡的路径,以更好地促进青年群体的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能力的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愈文化 身份认同 集体记忆 社会心理
下载PDF
心理学视野中的文化认同 被引量:96
3
作者 董莉 李庆安 林崇德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8-75,共8页
在全球化进程不断深入的现代社会,来自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个体持续地接触就会引发对文化认同的思考。文化认同是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基石,近年来已经成为多学科交叉的一个重要领域,也是心理学家感兴趣的课题之一。在心理学视野下,文化认... 在全球化进程不断深入的现代社会,来自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个体持续地接触就会引发对文化认同的思考。文化认同是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基石,近年来已经成为多学科交叉的一个重要领域,也是心理学家感兴趣的课题之一。在心理学视野下,文化认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及跨文化心理学等领域。发展心理学的视角强调个体文化认同的建构和形成是一个复杂变化的过程。社会认同理论关注文化认同和自尊的关系,强烈安全的民族认同会促进个体自尊水平的提高。文化适应理论则重视个体在文化认同发展中的不同应对策略,如整合、同化、分离和边缘化。人口统计学指标、文化差异、父母和同伴的社会支持是影响个体文化认同建构的主要因素。未来对文化认同的研究需要进一步完善。在理论方面,既要检验已有理论的普适性,又要根据具体的国情和研究对象,拓展并完善相关理论,体现出理论发展的创新性。在方法方面,应加大纵向研究、跨地区跨民族的对比研究以及质性研究,从而为更好地理解文化认同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认同 发展心理学 社会认同理论 文化适应
下载PDF
社会认同的区域文化心理研究 被引量:20
4
作者 姜永志 张海钟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4期111-115,共5页
目前社会认同研究都是以Tajfel等人提出的社会认同理论为前提,一般采用定量研究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主要研究内容为民族认同和身份认同。由于社会文化认同是社会认同的核心内容,社会文化认同的形成是以一定的文化为基础,文化的形成... 目前社会认同研究都是以Tajfel等人提出的社会认同理论为前提,一般采用定量研究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主要研究内容为民族认同和身份认同。由于社会文化认同是社会认同的核心内容,社会文化认同的形成是以一定的文化为基础,文化的形成因区域文化差异而有所不同,因而文化差异导致的文化心理也是不同的,着重分析了社会认同与区域文化心理的关系。分析认为,决定社会认同能否形成的实质在于区域文化心理差异;文化心理与社会认同之间是双向的相互构建过程,核心是文化认同,实质是区域文化心理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学 社会认同 文化认同 区域文化心理
下载PDF
中学生武术文化认同:结构、量表及特点 被引量:11
5
作者 高旭 柴娇 孟宇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99-107,共9页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评价法和数理统计法等,严格遵循问卷编制、修订及统计检验等心理测量学标准程序,在分析中学生武术文化认同结构基础上编制了《中学生武术文化认同量表》,并根据测量结果分析中学生的武术文化认同发展...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评价法和数理统计法等,严格遵循问卷编制、修订及统计检验等心理测量学标准程序,在分析中学生武术文化认同结构基础上编制了《中学生武术文化认同量表》,并根据测量结果分析中学生的武术文化认同发展、变化特点。结果表明:1)中学生武术文化认同是一个多维度结构,由武术文化价值判断、武术文化情感投入、武术文化行为卷入、武术文化身份确认4个一阶因子构成;据此而形成的《中学生武术文化认同量表》由38个题目构成,具有良好的测量学信度与效度。2)随着年龄的变化,中学生武术文化认同及其各维度的变化呈现非线性、复杂性特点;男生在武术文化情感投入、武术文化行为卷入两个维度上表现更为积极。3)中学生武术文化认同与其参与武术运动的内在动机、行为具有一定关联性;在实践教学中可参考中学生武术文化认同的结构特征与维度含义,构建相应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术文化认同 心理结构 评价量表 中学生
下载PDF
身份呈现与认同: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口述史考察 被引量:5
6
作者 汪雄 聂锐新 崔家宝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CSSCI 2017年第2期128-133,共6页
基于人类学的相关理论,借助口述史的研究方法,对云南省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身份现状进行实地考察,采用"主位"与"客位"相结合的原则,对调查获取的口述史资料进行质性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国家层面对其身份... 基于人类学的相关理论,借助口述史的研究方法,对云南省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身份现状进行实地考察,采用"主位"与"客位"相结合的原则,对调查获取的口述史资料进行质性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国家层面对其身份认同出现错位,社会环境对其身份认同的凝视,地方文化持有者对其身份认同的越位和充斥等,是当下体育非遗传承人身份呈现的现实境遇;从"国家力量、社会参与、个人自觉"等方面形成"上下联动"的身份认同模式,将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保护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人类学 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人 身份问题 口述史
下载PDF
方言与老乡认同的区域跨文化心理学解析 被引量:20
7
作者 张海钟 姜永志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4期25-28,共4页
老乡认同的核心是社会文化认同,而社会文化认同是以语言认同为内核的。方言是一个特定地理区域中某种语言的变体,是全民语言的不同地域上的分支。因此方言认同与老乡认同是区域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在区域心理学视野中,方言是研究区... 老乡认同的核心是社会文化认同,而社会文化认同是以语言认同为内核的。方言是一个特定地理区域中某种语言的变体,是全民语言的不同地域上的分支。因此方言认同与老乡认同是区域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在区域心理学视野中,方言是研究区域文化和区域心理差异的核心,它背后载负的更多的是区域文化心理问题。区域心理学视野中的方言与老乡认同问题研究将缩小区域文化心理差异,扩大区域文化心理和谐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言 老乡认同 区域文化心理
下载PDF
心理文化变量与跨文化交际策略 被引量:6
8
作者 张卫东 李涛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112-115,共4页
在跨文化交际中,为了达到最有效的交际效果,恰当的交际策略的选择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心理文化的影响往往使交际双方在认知和情感上难以达成共识,容易导致跨文化交际的失败。本文以Gudykunst的心理文化对交际过程的影响和Tarone的交际... 在跨文化交际中,为了达到最有效的交际效果,恰当的交际策略的选择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心理文化的影响往往使交际双方在认知和情感上难以达成共识,容易导致跨文化交际的失败。本文以Gudykunst的心理文化对交际过程的影响和Tarone的交际策略为理论基础,解析文化定势、文化迁移、文化移情三个变量的内涵和互动性,从共时和层级的角度分析对跨文化交际策略的隐性影响。根据交际过程不确定性,作者提出了应采取的跨文化交际策略——语言顺应、语码转换、跨文化身份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文化 衍生体 语言顺应 语码转换 跨文化身份管理
下载PDF
焦虑、寻觅与重建:赛珍珠的文化身份 被引量:5
9
作者 王建香 王洁群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39-44,共6页
在文化上,赛珍珠认同自己的中国身份,但中国人并不认同她;她的美国血统决定了她的美国身份,而美国却没完全接纳她。她不能像一般人那样拥有单一而又确定的文化身份,因而内心里总有种无“家”可归的焦虑。她终生都在寻觅和重建自己的文... 在文化上,赛珍珠认同自己的中国身份,但中国人并不认同她;她的美国血统决定了她的美国身份,而美国却没完全接纳她。她不能像一般人那样拥有单一而又确定的文化身份,因而内心里总有种无“家”可归的焦虑。她终生都在寻觅和重建自己的文化身份:一个中西文化的融合者、沟通者。这正是她从事写作和中西文化交流工作的强大心理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赛珍珠 文化身份 心理焦虑 寻觅 重建
下载PDF
纠结于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之间——大学生民族心理认同问题探析 被引量:15
10
作者 崔海亮 《黑龙江民族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7-42,共6页
藏族大学生的文化心理结构是影响其民族心理认同的关键因素。在当今全球化的文化交流与冲突的过程中,处于族际交往中的藏族大学生有较为强烈的国家认同和较为积极的民族认同,但同时也存在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如何统一的问题。消除民族认... 藏族大学生的文化心理结构是影响其民族心理认同的关键因素。在当今全球化的文化交流与冲突的过程中,处于族际交往中的藏族大学生有较为强烈的国家认同和较为积极的民族认同,但同时也存在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如何统一的问题。消除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之间的紧张关系,藏族大学生要加强马克思主义"四观"教育,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抵制西方的分裂阴谋。要树立开放包容的多元文化理念,既能保持本民族的文化特色和主体性,又能积极适应国家共同文化和汉族文化。同时要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国家要制定正确的民族政策,促进藏族地区的跨越式发展,实现真正的民族平等,逐步消除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冲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族大学生 文化心理结构 民族认同 国家认同
下载PDF
发展困惑、文化认同与心理重构——论农民工的城市融入问题 被引量:23
11
作者 廖全明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41-145,共5页
引导农民工转变为城市人口并融入城市,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城市化进程、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农民工面临的生存、心理、职业、社会、政治等发展困惑阻碍了农民工融入城市的进程,城市融入本身是破解困惑的重要价... 引导农民工转变为城市人口并融入城市,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城市化进程、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农民工面临的生存、心理、职业、社会、政治等发展困惑阻碍了农民工融入城市的进程,城市融入本身是破解困惑的重要价值取向和最终诉求。对农民工城市融入的规律和方向进行探讨后明确农民工城市融入的本质是城市亚文化认同,实现的关键是进行适应城市生产生活方式、思维方式、风俗习惯等亚文化的心理重构,才能促进农民工走出城市融入的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困惑 文化认同 心理重构 城市融入 农民工
下载PDF
产业工人心理所有权对工作投入的影响——职业认同与员工导向组织文化的作用 被引量:12
12
作者 朱永跃 覃正虹 欧阳晨慧 《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43-151,共9页
探讨产业工人心理所有权对工作投入的影响机制,通过问卷调查法收集到420份产业工人数据,并用SPSS 22.0和AMOS 21.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产业工人心理所有权和职业认同能显著正向预测其工作投入,产业工人职业认同部分中介其心... 探讨产业工人心理所有权对工作投入的影响机制,通过问卷调查法收集到420份产业工人数据,并用SPSS 22.0和AMOS 21.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产业工人心理所有权和职业认同能显著正向预测其工作投入,产业工人职业认同部分中介其心理所有权对工作投入的正向影响,员工导向组织文化在产业工人职业认同影响其工作投入的过程中起正向调节作用。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管理启示,为制造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工人 心理所有权 工作投入 职业认同 员工导向组织文化
下载PDF
拉康的精神分析理论与文化身份研究 被引量:15
13
作者 詹俊峰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2年第1期21-24,共4页
文化身份研究通常过于注重文化身份形成和运作过程中的意识形态、权力话语等外部决定因素,而忽略了个人的心理动因。拉康的精神分析理论以具有语言结构的无意识为出发点,从心理机制上区分了自我和主体,揭示了人类身份的虚幻性、分裂性... 文化身份研究通常过于注重文化身份形成和运作过程中的意识形态、权力话语等外部决定因素,而忽略了个人的心理动因。拉康的精神分析理论以具有语言结构的无意识为出发点,从心理机制上区分了自我和主体,揭示了人类身份的虚幻性、分裂性和不稳定性,并从"愉悦"的角度探讨个人突破自我限制和寻求主体真相的可能途径,拓宽了文化身份研究的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康的精神分析理论 文化身份研究 心理动因
下载PDF
影响学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社会文化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吴双 邵小佩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6年第7期119-123,共5页
社会文化因素是影响学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主要因素,主要包括体制混变、观念混变、多媒体文化泛滥、童年的消逝、儿童文化缺场等多种因子的相互作用。学前儿童常见心理行为问题不利于学前儿童身心和谐发展。从社会文化因素分析,应对学... 社会文化因素是影响学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主要因素,主要包括体制混变、观念混变、多媒体文化泛滥、童年的消逝、儿童文化缺场等多种因子的相互作用。学前儿童常见心理行为问题不利于学前儿童身心和谐发展。从社会文化因素分析,应对学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策略为:打破城乡二元体制,加快社会转型;革新观念,为学前教育注入新的内涵;严控多媒体,尊重儿童游戏的价值;重构儿童文化,解放儿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前儿童 心理行为问题 社会文化
下载PDF
信息时代的“粉丝”文化 被引量:3
15
作者 蔡骐 黄瑶瑛 《江苏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2期90-93,共4页
在当今这样一个信息和传媒高度发达的时代里,"粉丝"已经发展成为一股不容忽视的社会力量,同时"粉丝"现象也上升为一种独特的社会文化现象。以"粉丝"群体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在当今的时代背景下,促使"... 在当今这样一个信息和传媒高度发达的时代里,"粉丝"已经发展成为一股不容忽视的社会力量,同时"粉丝"现象也上升为一种独特的社会文化现象。以"粉丝"群体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在当今的时代背景下,促使"粉丝"行为形成的心理需求层次,以及在全球化环境中,"粉丝"相互联系构建的阐释性社区及其特点,最后还分析了"粉丝"在后现代文化中的文化身份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丝”文化 心理需求 全球化 阐释性社区 文化身份
下载PDF
论清代小说中的妒悍现象 被引量:2
16
作者 霍省瑞 谢谦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19-123,共5页
清代小说中妒悍题材屡见不鲜,说明妇女妒悍已成为当时较为普遍的社会现象。这种现象既呈现出类型化与普遍化特征,也受到当时男权社会的谴责与规训,主要由一夫多妻的婚姻制度、晚明以来的尚情观念及清代女性经济地位的提高所促成;不仅细... 清代小说中妒悍题材屡见不鲜,说明妇女妒悍已成为当时较为普遍的社会现象。这种现象既呈现出类型化与普遍化特征,也受到当时男权社会的谴责与规训,主要由一夫多妻的婚姻制度、晚明以来的尚情观念及清代女性经济地位的提高所促成;不仅细致而深刻地表现了男女两性向往与追求家庭和睦的民间文化心理,也充分暴露了妒悍与反妒悍非但难以解决一夫多妻制导致的家庭婚姻问题,反而使妒悍现象层出而不穷,经久而未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小说 妒悍现象 民间文化心理 家庭婚姻问题
下载PDF
中美员工心理契约差异的跨文化比较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春晖 杨怀国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4期381-384,共4页
文化差异往往容易引起冲突,从而造成员工心理契约的差异。对中美两国员工心理契约差异进行跨文化比较研究,有助于跨文化组织采取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措施,建立和谐的企业文化,有效规范员工行为,降低契约成本,提升凝聚力和工作效率。这种... 文化差异往往容易引起冲突,从而造成员工心理契约的差异。对中美两国员工心理契约差异进行跨文化比较研究,有助于跨文化组织采取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措施,建立和谐的企业文化,有效规范员工行为,降低契约成本,提升凝聚力和工作效率。这种跨文化比较包括契约内容、价值认同、价值取向以及违背成本等。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不应盲目借鉴国外的管理方式,而是要以本土文化为根基,建立以情感为纽带、以沟通为关键、以发展为保障的心理契约管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契约 文化比较 文化差异 文化体系 文化价值 价值认同 价值取向 违背成本
下载PDF
非主体民族的心理认同保持 被引量:3
18
作者 何茂莉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7-91,共5页
之所以出现非主体民族的长期存在现象,并不是因为他们保持了自己具体的文化特征,而在于他们在对变动中的环境作出适应的过程里强化了社会分界意识,特别是本民族的心理认同。非主体民族强大的心理认同保持能力体现在独特的认知方式、思... 之所以出现非主体民族的长期存在现象,并不是因为他们保持了自己具体的文化特征,而在于他们在对变动中的环境作出适应的过程里强化了社会分界意识,特别是本民族的心理认同。非主体民族强大的心理认同保持能力体现在独特的认知方式、思维方式,族群文化的同一性、家族宗族宗教信仰和仪式观念、文化调适能力、抵御同化的潜意识力量,风俗习惯及文化的向心模式、群体模式、生态模式等多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主体民族 心理认同 风俗习惯
下载PDF
试论现代化对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及对策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文军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107-111,共5页
现代化理论和实践假设中的固有矛盾及现代社会状况中的问题是导致现代社会心理问题剧增的主要 原因。目前现代社会的心理健康事业重在针对各类心理问题进行治疗和补救,这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在利用现代性 的各种特征的基础上帮助个体重... 现代化理论和实践假设中的固有矛盾及现代社会状况中的问题是导致现代社会心理问题剧增的主要 原因。目前现代社会的心理健康事业重在针对各类心理问题进行治疗和补救,这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在利用现代性 的各种特征的基础上帮助个体重建自我认同感,才是根本的解决之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化 现代主义假设 心理问题 心理健康事业 自我认同
下载PDF
试论影响当前中日关系的文化与心理因素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利华 《东南亚研究》 CSSCI 2009年第4期56-60,共5页
在国际关系中,人们一般总是把政治、经济和军事作为国与国关系的首要考量因素,而把文化认同、民族心理等要素置于次要地位。但相对于前者的易变性、表层性,文化和心理要素更能在深层次上发挥潜在的影响作用。中日作为同属东亚文明圈的... 在国际关系中,人们一般总是把政治、经济和军事作为国与国关系的首要考量因素,而把文化认同、民族心理等要素置于次要地位。但相对于前者的易变性、表层性,文化和心理要素更能在深层次上发挥潜在的影响作用。中日作为同属东亚文明圈的两个大国,两国关系的发展一波三折,令人困惑。究其原因,除却双方之间的现实利益冲突之外,在更深层次上,它与中日民族间的文化及心理认同的差异是分不开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日关系 民间认知 文化认同 民族心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