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政治思想史研究的“语言学转向”及其反思
1
作者 曹龙虎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2-130,I0004,共10页
20世纪70年代以来,受人文社会科学“语言学转向”的整体效应影响,政治思想史研究出现了“语言学转向”的变化趋势。这一趋势发生在20世纪下半叶政治思想史研究在政治学、历史学等相关主学科中学术地位不断下降的背景之下,从而也被视为... 20世纪70年代以来,受人文社会科学“语言学转向”的整体效应影响,政治思想史研究出现了“语言学转向”的变化趋势。这一趋势发生在20世纪下半叶政治思想史研究在政治学、历史学等相关主学科中学术地位不断下降的背景之下,从而也被视为政治思想史研究积极寻求研究范式创新的重要体现。通过对政治思想史研究中的“语言学转向”问题进行总结和反思可以发现,虽然“语言学转向”拓展了政治思想史研究的议题思路,并提供了新的方法资源,但政治思想史领域的“语言学转向”也存在创新有效性有限、学科主体性困境更为突出以及无法解决“理论贫困”等一系列问题。20世纪后半叶以来政治思想史研究的学科危机问题异常复杂,除了知识层面的议题拓展、方法创新等问题外,还与政治思想史的研究定位,甚至与政治学、历史学等政治思想史所根植的相关主学科的研究取向变化等紧密相关,如何让政治思想史研究重获新生还需要更多的思考和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思想史 语言学转向 剑桥学派 概念史 新文化史
下载PDF
论新媒体视阈下高校校本文化资源在思政育人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谭琴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105-107,共3页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教学改革事业的不断发展,“立德树人”的根本教学任务在高校思政教学中的指导作用越来越突出。高校思政育人是思想政治课程开展非常重要的目标之一,强调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培养更具有综合性、素质性的人才。高校校...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教学改革事业的不断发展,“立德树人”的根本教学任务在高校思政教学中的指导作用越来越突出。高校思政育人是思想政治课程开展非常重要的目标之一,强调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培养更具有综合性、素质性的人才。高校校本文化资源以校史人物的事迹以及精神为主要代表,是高校办学中非常独特的文化资源,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对促进人才的培养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新媒体视阈下,高校思政育人合理利用校本文化资源有助于进一步提升思政育人的质量和效率,推动高校思政育人创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 高校校本文化资源 思政育人 教学改革
下载PDF
论英国伯明翰学派种族文化研究的本土意识与文化建构 被引量:1
3
作者 江玉琴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21-126,共6页
英国伯明翰学派的种族维度探讨不仅是英国社会结构的一种反应,也是英国文化面临美国大众文化冲击下的一种本土回应。伯明翰学派不仅发现了英国青年亚文化中的种族文化(主要是黑人文化)元素,分析了种族文化与工人阶级文化结合的成因,而... 英国伯明翰学派的种族维度探讨不仅是英国社会结构的一种反应,也是英国文化面临美国大众文化冲击下的一种本土回应。伯明翰学派不仅发现了英国青年亚文化中的种族文化(主要是黑人文化)元素,分析了种族文化与工人阶级文化结合的成因,而且认识到英国青年亚文化的种族文化既有对美国流行文化的吸收,更是基于英国本土社会经验的独特黑人文化,由此提出"新种族性"问题,并力图在宣扬英国特性的主流文化中警醒世人种族文化的存在及其差异性,警惕全球化时代种族排他性的危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伯明翰学派 英国 青年亚文化 种族文化 本土意识 新种族性
下载PDF
从威廉斯到默多克:交锋中推进的英国文化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王尔勃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7-11,共5页
本文旨在从“远观”的角度勾勒英国“文化研究”的理论源流,对几位英国马克思主义文化批评理论家涉 及“文化研究”的两场论争———雷蒙德·威廉斯与特里·伊格尔顿的“文化主义”与“结构主义”之争、斯图亚特· 霍尔... 本文旨在从“远观”的角度勾勒英国“文化研究”的理论源流,对几位英国马克思主义文化批评理论家涉 及“文化研究”的两场论争———雷蒙德·威廉斯与特里·伊格尔顿的“文化主义”与“结构主义”之争、斯图亚特· 霍尔与格雷厄姆·默多克的“文化研究”与“传播政治经济学”之争———进行简略梳理。“文化研究”、“西方马克思 主义”以及西方现代美学文艺学三个层次上显示的“合题”状态启示我们,应该从理论逻辑、历史发展和基本范畴上 把握“文化研究”的批判本质、“文学性”和根本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国马克思主义 文化研究 雷蒙德·威廉斯 伯明翰学派 传播政治经济
下载PDF
法家法律政治思想与新农村法制文化建设 被引量:1
5
作者 赵金科 刘煜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02-105,共4页
中国古代法家法律政治思想是中华法律政治文化的主要渊源,客观、全面地剖析法家法律政治思想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影响,汲取现代西方法律政治理论的精华,结合农村实际,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制文化建设之路,是当前我国新农村法制... 中国古代法家法律政治思想是中华法律政治文化的主要渊源,客观、全面地剖析法家法律政治思想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影响,汲取现代西方法律政治理论的精华,结合农村实际,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制文化建设之路,是当前我国新农村法制文化建设的关键之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家 法律政治思想 新农村法制文化建设
下载PDF
新时期少数民族地区政治文化建设 被引量:7
6
作者 谭卫国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期66-69,共4页
少数民族政治文化建设是新时期少数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然而由于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发展的复杂性和特殊性,使得少数民族地区政治文化在政治心理、政治思想和政治意识形态上存在诸多问题。为此,必须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政... 少数民族政治文化建设是新时期少数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然而由于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发展的复杂性和特殊性,使得少数民族地区政治文化在政治心理、政治思想和政治意识形态上存在诸多问题。为此,必须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政治价值观、平等民族观、政治参与、大众传媒、法制建设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等政治社会化手段来加以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地区 政治文化建设
下载PDF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学校场域多元民族文化交融的路径思考 被引量:1
7
作者 郭中华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21年第1期47-53,共7页
城镇化的深入推进以及各民族人口更大范围、更高频次的迁徙和流动,必将带来多元民族文化的碰撞、冲突和交融。由于随家庭迁徙和流动的儿童和青少年进入流入地学校就读,带来多元民族文化的冲突和碰撞,学校便成为多元民族文化冲突和交融... 城镇化的深入推进以及各民族人口更大范围、更高频次的迁徙和流动,必将带来多元民族文化的碰撞、冲突和交融。由于随家庭迁徙和流动的儿童和青少年进入流入地学校就读,带来多元民族文化的冲突和碰撞,学校便成为多元民族文化冲突和交融的典型缩影。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加强学校多元民族文化交融的现实意义体现在文化认同、文化共生及文化内化三个层面。学校多元文化交融的路径有四:调动多方主体,营造多元包容环境;倾注人文关怀,搭建跨文化交流平台;深化课程改革,培养学生跨文化适应能力;萃取民族文化营养,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文化走向共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学校场域 多元民族文化交融
下载PDF
近代湖南政治与文化中的新旧交织——以戊戌变法时期为例
8
作者 王兴国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5-20,共6页
戊戌变法时期的湖南新旧两派的斗争,并不像人们过去说的那样阵线分明,而是呈现出一种新旧交织的状况。这既表现在对待郭嵩焘、康有为思想的态度上,也表现在学习西方发展工商业和在湖南实行新政上。
关键词 近代湖南 政治 文化 新旧 交织
下载PDF
民族地区城镇化进程中政治伦理氛围的重塑——以青海省海东市为例
9
作者 柴让措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2期88-93,共6页
中国经济发展新态势下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已不适合民族地区现代化的发展。经济与政治条件成为构建地方社会文明生态环境不可缺少的因素;本文从青海省海东市民族地区民众政治文化在现实中不足的表现出发,努力探索寻求构建具有地方民族特色... 中国经济发展新态势下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已不适合民族地区现代化的发展。经济与政治条件成为构建地方社会文明生态环境不可缺少的因素;本文从青海省海东市民族地区民众政治文化在现实中不足的表现出发,努力探索寻求构建具有地方民族特色和谐城镇化的发展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地区 新型生态城镇化 政治伦理 政治文化
下载PDF
藏族传统文化在新课程改革视野下的开发与利用
10
作者 徐永琳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第6期93-96,共4页
完整合理的新课程改革应以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价值为取向,在文化的视野中重建.探讨我国教育改革中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问题,要重视对藏族地区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有利于建立一个更切合藏族地区社会发展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有助于... 完整合理的新课程改革应以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价值为取向,在文化的视野中重建.探讨我国教育改革中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问题,要重视对藏族地区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有利于建立一个更切合藏族地区社会发展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有助于保存和弘扬优秀藏族传统文化.本文就以校本课程开发为依托,对如何开发藏族传统文化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开发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地区 新课程 藏族传统文化 校本课程
下载PDF
伯明翰学派"黑色大西洋"表征政治研究
11
作者 伏珊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 2022年第1期307-317,共11页
保罗·吉罗伊是伯明翰学派思想集大成者。"黑色大西洋"表征政治是其理论建构中的核心主题。他以独特的文化身份为底色,对种族问题进行深入反思,阐释"黑色大西洋"中间通道中"船"的文化意象、黑色大西... 保罗·吉罗伊是伯明翰学派思想集大成者。"黑色大西洋"表征政治是其理论建构中的核心主题。他以独特的文化身份为底色,对种族问题进行深入反思,阐释"黑色大西洋"中间通道中"船"的文化意象、黑色大西洋文化,进而表征黑色大西洋文学作品的审美体验和美学价值,突出"黑色大西洋"表征政治对当代英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后殖民理论和后殖民文学的价值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伯明翰学派 保罗·吉罗伊 "黑色大西洋"表征政治 黑色大西洋文化 后殖民文学
下载PDF
新医科视域下医学院校校史文化育人的实践 被引量:4
12
作者 袁羽西 刘伟 +2 位作者 李志芬 杨现洲 谢世麒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3期323-326,共4页
新医科建设的宗旨是培养“五术”卓越的医学创新人才。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融校史文化育人与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为一体,讲好大学发展历史故事,传承优秀校史文化,增强医学生专业文化自信,是新医科建设中面临的现实问题。本文从厘清新... 新医科建设的宗旨是培养“五术”卓越的医学创新人才。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融校史文化育人与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为一体,讲好大学发展历史故事,传承优秀校史文化,增强医学生专业文化自信,是新医科建设中面临的现实问题。本文从厘清新医科建设与校史文化育人的内在逻辑入手,提出当前医学院校校史文化育人存在校史精神无品牌价值引领不强,文化内容单一枯燥激励效应不佳,文化传承载体陈旧育人实效差等问题;以重庆医科大学在新医科建设中,将校史文化育人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密切融合,探索构建新医科下校史文化育人创新体系取得系列实效为例,提出系统规划完善育人制度,精心设计紧扣学生需求,激发活力提升育人实效的建议,以期为新医科建设下校史文化育人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医科建设 校史文化育人 思想政治教育
下载PDF
新形势下校史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实现路径摭析 被引量:8
13
作者 牛春雨 刘亮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8期48-51,共4页
通过阐述校史与校史文化的基本概念、基本特征和基本功能,分析了校史文化中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及其实施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重视程度不够、内容呈现不够及教师宣教不够、责任担当不够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主张从顶层设计方面提高思想认识... 通过阐述校史与校史文化的基本概念、基本特征和基本功能,分析了校史文化中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及其实施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重视程度不够、内容呈现不够及教师宣教不够、责任担当不够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主张从顶层设计方面提高思想认识,加强内容梳理,用好用活各类载体,提高校史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形势 校史文化 思想政治教育
下载PDF
论保罗·吉尔罗伊对英国文化研究种族中心主义的批判 被引量:1
14
作者 沈若然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0-77,共8页
保罗·吉尔罗伊是英国著名的黑人理论家,也是将种族研究引入文化研究的重要人物。尽管吉尔罗伊曾是伯明翰学派的一员,深受文化研究的影响,但他在著作中尖锐地批判了英国文化研究的种族中心主义。吉尔罗伊认为,早期的英国文化研究将... 保罗·吉尔罗伊是英国著名的黑人理论家,也是将种族研究引入文化研究的重要人物。尽管吉尔罗伊曾是伯明翰学派的一员,深受文化研究的影响,但他在著作中尖锐地批判了英国文化研究的种族中心主义。吉尔罗伊认为,早期的英国文化研究将文化研究者局限在单一民族、种族和国家的分析框架,忽视了黑人对英国文化和历史的影响。吉尔罗伊以英国文化研究的奠基人雷蒙德·威廉斯和E.P.汤普森为例,指出英国新左派在有关种族的论述中未能将种族视为独立的重要维度,从而无法对种族问题进行有效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罗·吉尔罗伊 种族中心主义 英国文化研究 新左派 伯明翰学派
下载PDF
认同政治与伯明翰学派的学术论域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磊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1-92,113,共13页
二战后,英国的政治与文化氛围发生巨变,威廉斯、霍尔等左翼学者开始转向当代大众文化问题,以图为开辟新的左翼政治寻求学理资源。霍加特建立的伯明翰大学当代文化研究中心,旨在进一步推进大众文化研究。该中心成员深度参与了六七十年代... 二战后,英国的政治与文化氛围发生巨变,威廉斯、霍尔等左翼学者开始转向当代大众文化问题,以图为开辟新的左翼政治寻求学理资源。霍加特建立的伯明翰大学当代文化研究中心,旨在进一步推进大众文化研究。该中心成员深度参与了六七十年代的学生抗议、女权运动等新社会运动,促使他们萌发出基于其认同政治的问题意识和选题设定,由此发展出女性研究、种族研究等学术论域,改变了伯明翰学派的原有学术发展路径。这与其学人代际间的群体特征和政治认同差异密切相关。随着激进文化的退却,该中心的学术与建制日益体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伯明翰学派(CCCS) 亚文化研究 女性研究 种族研究 认同政治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依托传统文化构建大学生思政教育新模式 被引量:3
16
作者 孙琴 沈智莉 《时尚设计与工程》 2018年第5期57-60,共4页
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之中,可以将以前的单向灌输式平面教育变成多维度滴灌式唤醒教育,会使思想政治教育更生动活泼,更容易为学生所接受。"新工科"背景下的地方高校对人才培养有了更高的要求,思想政... 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之中,可以将以前的单向灌输式平面教育变成多维度滴灌式唤醒教育,会使思想政治教育更生动活泼,更容易为学生所接受。"新工科"背景下的地方高校对人才培养有了更高的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更加注重过程中工匠精神、工程伦理等的内涵式教育,而传统文化资源可以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良好的切入点。以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服装学院为例,在学校新工科发展的大背景下立足行业,结合专业特点,构建具有服装学院特色的党建引领、行业支撑、特色协同、文化育人的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传统文化 思想政治教育 服装学院
下载PDF
多主体视角下民族地区中小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困境与实践进路 被引量:1
17
作者 谭志满 董鑫 《决策与信息》 2023年第9期26-36,共11页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需要全社会多元主体的共同参与。民族地区中小学是助推青少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阵地,在民族地区中小学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中,要充分激发教师...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需要全社会多元主体的共同参与。民族地区中小学是助推青少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阵地,在民族地区中小学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中,要充分激发教师及学生等多元主体的能动性。基于在湖北民族地区的田野调查发现,目前中小学校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工作已具备较好基础,但也存在教师知识结构不合理、缺乏适应不同年龄阶段学生心理认知的思政课校本教材、校园文化建设内容及形式单一、“课堂思政”未能有效衔接时代要求等诸多问题。当下亟须优化思政育人机制,补齐“短板”,通过持续完善教师的知识结构,来强化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内涵的认知;同时,根据中小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认知特点,开发多样化的思政课校本教材;丰富校园文化载体,构建“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校园文化氛围;升级“课堂思政”,嵌入式地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于教育教学活动全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民族地区中小学 思想政治教育 民族团结 校园文化建设 课堂思政 中小学教育
下载PDF
迁址办学背景下独立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初探——以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为个案
18
作者 潘国忠 张佩成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第8期41-44,共4页
新时代独立学院同样面临“办成什么样的学院、怎样办好学院”“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根本性问题。随着党和国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视,完成迁址办学和生源地扩大以后,需要独立学院思政从业者转变观念,... 新时代独立学院同样面临“办成什么样的学院、怎样办好学院”“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根本性问题。随着党和国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视,完成迁址办学和生源地扩大以后,需要独立学院思政从业者转变观念,强化调研,紧紧围绕“00”前后各族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情况、新任务,积极探索与之相适应的新途径、新方法。本文以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为例,分析了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特点,并对独立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理论探索,以期抛砖引玉,引起更多专家、学者对浙江省高校中来自欠发达地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注和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迁址办学 独立学院 文化区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下载PDF
“文化自信”观照下民族文化进校园的文化内涵及路径 被引量:29
19
作者 王瑜 陈晓琪 《民族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2-18,共7页
基于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关于文化自信的新阐释以及十九大报告中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新论述,文化自信包含着传统文化积淀的自信、近代文化认同的自信以及现代文化交融的自信三层内涵。基于此,&... 基于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关于文化自信的新阐释以及十九大报告中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新论述,文化自信包含着传统文化积淀的自信、近代文化认同的自信以及现代文化交融的自信三层内涵。基于此,"文化自信"观照下的民族文化进校园应具有三种文化内涵及实施路径,即培养乡土情怀、增强民族认同的中国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培养爱国理性、增强国家认同的中华民族近现代革命文化;培养国际视野、增强中华民族认同的世界各民族先进文化。这三种民族文化进校园的教育目的与内容并非相互孤立的存在,而是围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养的三个层面构建一个相互关联、层次分明、系统发展的教育实施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民族教育 文化自信 民族文化进校园 文化内涵
原文传递
伯明翰学派“新族性”文化政治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邹威华 伏珊 《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 CSSCI 2018年第1期48-53,共6页
伯明翰学派“新族性”文化政治是后殖民理论研究的核心问题。斯图亚特·霍尔和保罗·吉罗伊是该理论的思想集大成者。该理论在种族、旧族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重点关注“新族性”与“旧族性”的差异,阐释“新族性”的内核及特质... 伯明翰学派“新族性”文化政治是后殖民理论研究的核心问题。斯图亚特·霍尔和保罗·吉罗伊是该理论的思想集大成者。该理论在种族、旧族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重点关注“新族性”与“旧族性”的差异,阐释“新族性”的内核及特质,突出“新族性”文化政治的“差异性”和“动态性”等。同时,霍尔和吉罗伊的文化身份有机地融入该理论的建构之中,表征出理论和实践的高度结合,并由此彰显该理论对伯明翰学派、对后殖民文学与文化研究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伯明翰学派“新族性”文化政治 斯图亚特·霍尔 保罗·吉罗伊 差异的政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