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88篇文章
< 1 2 10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tegrated flotation therapy for emotional regulation during the viral recovery period: Applying “form and spirit co-nourishing” in Chinese medicine
1
作者 Hongmei DUAN Hongxin LIU +4 位作者 Tao ZHONG Kan SHI Qingbin WU Xiaobai BAI Jihong XU 《Journal of Integrative Nursing》 2024年第4期196-200,共5页
Objective: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flotation therapy combined with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training in improving emotional regulation and sleep quality in patients recovering f... Objective: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flotation therapy combined with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training in improving emotional regulation and sleep quality in patients recovering from viral infections and to assess the application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theory of“form and spirit co-nourishing”in modern healthcare interventions.Methods:A total of 20 patients recovering from viral infections with anxiety and sleep disturbances were randomly assigned to the experimental group(n=10)and the control group(n=10).The experimental group received a combination of resilience training,targeting five key areas:physiological regulation,cognitive restructuring,emotional management,self-efficacy,and social support,alongside flotation therapy,with 45-min weekly sessions.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conventional medical treatment.Anxiety levels were measured using the Hamilton Anxiety Scale,while sleep quality was assessed using the 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both before and after the intervention.Results:Compared with intervention before,the resilience level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after the intervention(P<0.001),while no notable changes were detected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the experimental group demonstrated significantly lower anxiety level and sleep disorder level and higher resilience level compared to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the intervention(all P<0.001).Conclusion:The combined use of flotation therapy and resilience training,grounded in the TCM principle of“form and spirit co-nourishing,”significantly improves emotional regulation and sleep quality in patients recovering from viral infections.This integrative approach supports both physical and psychological healing,aligning with the TCM holistic treatment model,and offers a promising avenue for modern mental health interven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motional regulation flotation therapy form and spirit co-nourishing resilience traini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ulture
下载PDF
Comparison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ies Based on Cultural Differences and Their Constructions
2
作者 Li Haiqiong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99-305,共7页
Currently,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has become the focus of all countries in the world.Accordingly,there is a new management concept to appear.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means that corporation is the main b... Currently,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has become the focus of all countries in the world.Accordingly,there is a new management concept to appear.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means that corporation is the main body to undertake responsibility,and its social responsibility is from the effect of corporation activities on the society.With cultural differences,Chinese and western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ies are very different,including the role of government,the point of view to understand,the social supervision,etc.In this study,China’s corporation society responsibility construction way is analyzed based on knowing well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社会责任 文化差异 中国 西方 管理理念 企业活动 社会监督
下载PDF
SPECIAL ISSUE: GLOBALIZATION AND CONTEMPORARY CHINESE CULTURAL CONSTRUCTION:Contemporary Chinese cultural construction and advanced culture
3
作者 Ye Xianming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2008年第4期176-184,共9页
Advanced Chinese culture today has three interconnected requirements: a) it is an organic component of today's advanced world culture; b) it critically absorbs all the best elements of foreign cultures in an organ... Advanced Chinese culture today has three interconnected requirements: a) it is an organic component of today's advanced world culture; b) it critically absorbs all the best elements of foreign cultures in an organic combination with the best element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and c) it transcends the argument over "modernism" and "post-modernism." From a world- historical perspective, all other necessary features of advanced culture in contemporary China represent the logical unfolding of these three requirements. A full and correct grasp of the three elements constituting the world-historicality of this advanced culture is of important methodological significance in clarifying the world-historical mod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culture and the path to cultural innov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vanced contemporary chinese culture world-historicality innovation in chinese culture contemporary chinese cultural construction
原文传递
Study of Great Chinese Inventions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Cultural Consciousness
4
作者 Hua Jueming Wu Lingwei 《Contemporary Social Sciences》 2018年第1期139-147,共9页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cultural consciousness, this paper clarifies the misunderstanding of the "Four Great Inventions", then defines the concept of inventions and corresponding grading and rating systems. ...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cultural consciousness, this paper clarifies the misunderstanding of the "Four Great Inventions", then defines the concept of inventions and corresponding grading and rating systems. Numerous senior historian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ere invited to review the great Chinese inventions before the book The Thirty Great Chinese Inventions was finally compiled and published. This paper also points out that the Chinese themselves must clearly understand things concerning China and China must have a say over the issue of inventions. The scientific spirit of deriving truth from facts must be rigorously upheld during the study and rating of great inven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eat chinese invention cultural consciousness scientific spirit
下载PDF
On the Research of Cultural Construction in Universities
5
作者 Nan Chunping Guo Xi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 2014年第6期6-8,共3页
Cultural construction plays an important part in the university construction. As a soft power, campus culture shows the features of tmiversities However, there are still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cultural constructio... Cultural construction plays an important part in the university construction. As a soft power, campus culture shows the features of tmiversities However, there are still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cultural construction in universities such as the lack of the spirit of being diligent, rigorous, realistic and creative in studies. So it is necessary to find out solutions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And this paper is trying to help improve the cultural construction in universit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mpus culture University spirits the construction of students' attitude towards studying
下载PDF
中国教育学自主建构的广义认识论条件 被引量:4
6
作者 刘庆昌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6-97,共12页
中国教育学的自主建构不只是教育学学科发展不可回避的问题,也是中国社会进一步发展的必然需求,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全球化时代更好地服务于国家教育发展的理性选择。然而,中国教育学的自主建构以至中国教育学自主性的实现,并不只是一个... 中国教育学的自主建构不只是教育学学科发展不可回避的问题,也是中国社会进一步发展的必然需求,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全球化时代更好地服务于国家教育发展的理性选择。然而,中国教育学的自主建构以至中国教育学自主性的实现,并不只是一个愿望上的或认识上的问题,还需要做相关的条件上的准备。不过,所谓条件归根到底都是关联着认识活动的,可以称之为广义认识论条件。简而言之,中国教育学的自主建构需要具备三个层面的广义认识论条件:一是教育学学者的精神自立。其操作性的内涵是学者须具有求真至善的学者精神和务实创新的学术精神。二是教育学研究的认识论自觉。研究者不仅须知教育学兼有思想性和科学性,而且须有研究方法论上的理性。三是教育学建构的文化自信。只有这样,中国教育学研究才能够摆脱以往被国外教育学研究带路的局面,进而步入自主发展的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学 中国教育学 自主建构 精神自立 认识论自觉 文化自信
下载PDF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科学内涵、价值意蕴与原创性贡献 被引量:8
7
作者 汪亭友 李敏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15,F0002,共10页
确立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实需要,也是正确应对国际领域复杂意识形态斗争的迫切需求。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化了对文化本质和文化自信自强的认识,深化了对文化发展道路的认识,深化了对新时代文化使命的认识,深化了... 确立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实需要,也是正确应对国际领域复杂意识形态斗争的迫切需求。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化了对文化本质和文化自信自强的认识,深化了对文化发展道路的认识,深化了对新时代文化使命的认识,深化了意识形态工作与党和国家中心工作之间关系的认识,深化了对意识形态阵地管理的认识。习近平文化思想回答了新时代我国文化建设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坚持什么原则、实现什么目标等根本问题,涵盖文化建设的方向、目标、道路、原则等重要方面,是相对完整的思想体系。要正确理解“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安全,在学思用贯通、知信行合一中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引向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文化建设 原创性贡献
下载PDF
全面深刻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三个维度 被引量:4
8
作者 何虎生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9,共5页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对文化建设规律认识上的新高度。要全面深刻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就要从新时代的伟大成就与伟大变革中认识其内涵、从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事业中理解其价值、从新时代新征程的时代背景中明确其要求。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宣传思想文化工作 文化使命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师德师风建设的关键路径 被引量:5
9
作者 王文静 曾榕清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3-38,共6页
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大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打造高质量教师队伍的重中之重。精神引领、文化涵养和制度保障是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师德师风建设的关键路径。精神引领是行动自觉,通过教师内在性的精神领悟与外在化的公共呈现,... 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大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打造高质量教师队伍的重中之重。精神引领、文化涵养和制度保障是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师德师风建设的关键路径。精神引领是行动自觉,通过教师内在性的精神领悟与外在化的公共呈现,让教育家精神成为每一位教师的自觉追求;文化涵养是必由之路,立足中华文化传统,秉承“学以成人”的师德涵养理念,构建“时时觉察”的成长机制,追求“立己达人”的理想境界,激发教师的内在动力;制度保障是重要支撑,基于中华文化对人性的洞察,通过公正、合理和健全的制度保障,真正实现对每一位教师的真切关怀。三者相合共生、相辅相成,贯穿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师德师风建设的全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师德师风 精神引领 文化涵养 制度保障
下载PDF
潘懋元先生的教育家精神 被引量:4
10
作者 杨德广 宋丽丽 《重庆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10,共8页
在当前全球化、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教育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作为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关键因素,“教育家精神”被视为引领教育事业不断前行的核心力量。通过综合运用文献分析与案例研究方法,全面梳理潘懋元先生在长达87年的... 在当前全球化、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教育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作为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关键因素,“教育家精神”被视为引领教育事业不断前行的核心力量。通过综合运用文献分析与案例研究方法,全面梳理潘懋元先生在长达87年的教育生涯中所形成的教育理论与实践成果。研究发现,潘先生的教育家精神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开拓创新、奋斗不息的精神;勇立潮头、与时俱进的精神;投身教育、无私奉献的精神;以生为本、大爱无疆的精神;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精神。这些精神特质共同构成其深邃而独特的教育家风范,不仅为中国高等教育学科的发展树立了典范,更为新时代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和实践指导。潘先生的教育家精神在新时代背景下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他坚持立德树人,提高教师职业素养和道德水平;坚持育人为本,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创新实践;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中国教育走向世界。系统传承和弘扬潘懋元先生的教育家精神,将有助于新时代教育事业的繁荣发展,推动教育强国目标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潘懋元 教育家精神 教育强国 文化自信 中国学派
下载PDF
民族传统体育助力中华体育精神传播的生成机理与行动路向 被引量:3
11
作者 孟国正 王启迪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共7页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系统分析民族传统体育助力中华体育精神传播的价值、生成机理,并提出行动路向。价值:深化思想教育,积淀精神追求;坚定文化自信,造就身心并育;赓续华夏文脉,秉持知行合一。生成机理:筑牢共同基础,打造强劲...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系统分析民族传统体育助力中华体育精神传播的价值、生成机理,并提出行动路向。价值:深化思想教育,积淀精神追求;坚定文化自信,造就身心并育;赓续华夏文脉,秉持知行合一。生成机理:筑牢共同基础,打造强劲引擎,拉紧共同纽带,永葆高度品质。行动路向:凝聚国家认同的主体机制,弘扬核心价值;深化学生认知的客体机制,培养受众群体;挖掘网络媒介的传播机制,搭建传播平台;构建信息反馈的保障机制,营造传播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传统体育 中华体育精神传播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下载PDF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视野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晓萌 钟亮才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8-145,共8页
从文化视野探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样态和文化基因,进而阐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世界贡献,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在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过程中,各民族以文化存在为单位,通过不断的社会实践和交往形成了具有高度向心力和凝聚力... 从文化视野探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样态和文化基因,进而阐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世界贡献,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在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过程中,各民族以文化存在为单位,通过不断的社会实践和交往形成了具有高度向心力和凝聚力的不断强化的文缘纽带。各民族独具个性的文化中所孕育的共性元素凝聚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形成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从文化认同、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层面为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涵养丰富资源。与此同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顺应世界历史发展的现实过程。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构建蕴含着谋求和平与发展的文化理念,蕴蓄着超越意识形态之争、关切全人类共同命运、共建美好大同世界的中国智慧,彰显了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文化底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文化认同 文化构建 人类文明新形态
下载PDF
文化强国背景下中国学术话语权评价体系的构建与提升路径探析——以中国社会科学学科为例 被引量:3
13
作者 余波 邱均平 《现代情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0-169,共10页
[目的/意义]目前在文化强国战略背景下,我国学术话语权正处在重要的发展阶段,学术话语权评价有助于促进中国学术应对新时代发展的挑战,推动中国特色学术话语权国际化和本土化,明晰未来中国学术话语权发展的总体方向与具体举措。[方法/过... [目的/意义]目前在文化强国战略背景下,我国学术话语权正处在重要的发展阶段,学术话语权评价有助于促进中国学术应对新时代发展的挑战,推动中国特色学术话语权国际化和本土化,明晰未来中国学术话语权发展的总体方向与具体举措。[方法/过程]本文采用文献与网络调研、比较研究、科学计量学等方法,系统地梳理了国内外学术话语权的基本理论、实践脉络,立足于中国学术话语权国内外发展实践,基于学术主体视角,参照相关学术成果评价指标体系,并对中国社会科学学科进行了实证研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思考和分析了提升中国学术话语权的现实路径。[结论/发现]中国学术话语权评价的核心要素主要由学术引领力、学术竞争力、学术创新力和学术传播力4部分组成,通过实证分析发现中国社会科学学科的多数学科在国际上的地位还比较低。最后提出了提升中国学术话语权国际影响和地位可从这4个方面进行全面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强国 中国 学术话语权 评价体系构建 中国社会科学学科
下载PDF
Research into Harmony Forestry and Green Hunan Construction
14
作者 Hailing Wei Yin Fei 《林学研究进展(中英文版)》 2013年第4期39-44,共6页
关键词 林业发展 和谐 湖南 人与自然 生态文明 森林文化 林业改革 科技创新
下载PDF
中国电影文化的伦理建构 被引量:1
15
作者 袁智忠 田鹏 《民族艺术研究》 CSSCI 2024年第1期39-49,共11页
在全球化时代,视觉文化转向、价值观多元化等趋势将中国电影文化不断推向未知与尴尬的境地。因此,中国电影文化的健康发展需要伦理的引导与规训。在“三大体系”建设的时代呼声中,中国电影文化应以传统伦理为基底,强调“文以载道”“以... 在全球化时代,视觉文化转向、价值观多元化等趋势将中国电影文化不断推向未知与尴尬的境地。因此,中国电影文化的健康发展需要伦理的引导与规训。在“三大体系”建设的时代呼声中,中国电影文化应以传统伦理为基底,强调“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价值观念,沿着电影文化的生成肌理,通过思想文化层面的共同体美学价值理念传续、叙事文化层面“手段善”与“目的善”的统一、镜头文化层面的诗性镜头建构,进行人类命运共同体语境下中国电影文化伦理价值体系的建构,助力中国电影自主知识体系的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电影伦理 文化伦理建构 镜头文化 叙事文化 思想文化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路径、内涵、价值 被引量:2
16
作者 沈江平 杜雪曼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17,共8页
作为人类现代化文明新形态的精神内核,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是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形成于一定的科学路径。其构建体现了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在遵循“第二个结合”根本原则基础上秉持独立自主发... 作为人类现代化文明新形态的精神内核,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是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形成于一定的科学路径。其构建体现了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在遵循“第二个结合”根本原则基础上秉持独立自主发展和文明互鉴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得以建构的重要路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和独特“六观”从宏观、中观到微观共同构成了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的基本内涵,凸显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的层次性。从文化层面而言,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的塑造,有利于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有利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有利于滋养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充分展现作为新的文化生命体的独特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文化形态 建构路径 基本内涵 精神价值
下载PDF
高职英语教学的中华文化融入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影 张静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72-75,共4页
大学英语是高职院校的公共基础课,授课对象量大面广,高职英语教师应以教育家精神为指引,牢记“以文化人”的价值取向,在教学中加强中华文化教育。本文探讨高职英语课堂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内容的具体选取,... 大学英语是高职院校的公共基础课,授课对象量大面广,高职英语教师应以教育家精神为指引,牢记“以文化人”的价值取向,在教学中加强中华文化教育。本文探讨高职英语课堂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内容的具体选取,探索将中华文化有机融入课堂教学的具体策略,以期更好履行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使命,培养能对外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华文化的新时代大学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英语教学 教育家精神 中华文化 讲好中国故事
下载PDF
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基本特征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斌雄 吕之逸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5,159,共16页
正确认识和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基本特征对于深入理解与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具有重要意义。从思想体系的科学属性和政治属性看,习近平文化思想体现高度科学性与人民性辩证统一的特征;深刻认识和把握这一特征,要求全党在文化建设实... 正确认识和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基本特征对于深入理解与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具有重要意义。从思想体系的科学属性和政治属性看,习近平文化思想体现高度科学性与人民性辩证统一的特征;深刻认识和把握这一特征,要求全党在文化建设实践中以科学态度和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担当精神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文化思想。从思想体系的理论特质看,习近平文化思想体现理论性与实践性辩证统一的特征;深刻认识和把握这一特征,要求全党在文化建设实践中以体用贯通的态度和方式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文化思想。从思想体系的理论品格看,习近平文化思想体现系统性与开放性辩证统一的特征;深刻认识和把握这一特征,要求全党以系统观念、开放式态度和与时俱进的精神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文化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百年以来思想建设的历史沿革、文化基础及其制度启示 被引量:1
19
作者 姚锋 《云梦学刊》 2024年第1期18-25,共8页
思想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首要任务和中心环节。党的二十大提出要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理论建设和思想武装是党的思想建设的基本内容和主要任务。回望我党百年以来思想建设的历史沿革,可探索出中国共产党思想建设的文化基础和制度启示。... 思想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首要任务和中心环节。党的二十大提出要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理论建设和思想武装是党的思想建设的基本内容和主要任务。回望我党百年以来思想建设的历史沿革,可探索出中国共产党思想建设的文化基础和制度启示。中国共产党思想建设的文化基础的活水之源就是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其基础的根脉之土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共产党百年以来思想建设的制度启示主要是,务必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党的思想建设制度化的根本指针和行动指南,以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中央党内法规制定工作第二个五年规划(2018-2022年)》为制度建构的规划蓝图,将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相结合,实现党的建设制度化务必以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发展为根本导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建设 文化基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习近平法治思想 制度
下载PDF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汉语国际教育人才培养路径研究——以跨文化交际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为例 被引量:3
20
作者 陈云萍 《高教学刊》 2024年第4期161-164,共4页
新文科建设是要培育能够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人才。跨文化交际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增强文化自信,厚植爱国情怀与责任担当意识,从而更好地在海外教授汉语、传播中国文化。该文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 新文科建设是要培育能够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人才。跨文化交际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增强文化自信,厚植爱国情怀与责任担当意识,从而更好地在海外教授汉语、传播中国文化。该文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学方式和育人效果等多个层面探究课程思政理念下跨文化交际课程建设及汉语国际教育人才培养路径,以期为培养有理想信念、有文化自信、有跨文化交际意识与能力和有跨文化传播能力的国际化、复合型汉语国际教育人才提供借鉴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建设 汉语国际教育 跨文化交际 课程思政 立德树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