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Vero细胞微载体不同培养方法的评价 被引量:6
1
作者 张丽旌 任邦彦 +2 位作者 李平忠 李桂兰 李国良 《生物技术通讯》 CAS 2001年第2期99-102,共4页
对三种不同培养方法进行细胞生长速度、密度、营养及代谢产物浓度的比较分析 ,以优化和筛选最佳培养条件与方式。用同体积生物反应罐 ,基本培养条件相同 ,采用批培养、再循环培养、灌流培养三种方式进行了Vero细胞微载体 (CytodexI)的... 对三种不同培养方法进行细胞生长速度、密度、营养及代谢产物浓度的比较分析 ,以优化和筛选最佳培养条件与方式。用同体积生物反应罐 ,基本培养条件相同 ,采用批培养、再循环培养、灌流培养三种方式进行了Vero细胞微载体 (CytodexI)的周期培养。三种培养方法均达到预期效果 ,最终细胞密度分别为每毫升 2 .0 9× 10 6 、3 .3 7×10 6 、4 .3 4× 10 6 。灌流培养倍增水平最高 ( 5 .5 9) ,倍增时间最少 ( 3 0 .0 5h)。表明灌流培养优于再循环培养 ;而再循环培养兼容批培养及灌流培养的特点 ,又优于批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培养方法 vero细胞 评价 微载体
下载PDF
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元原代培养方法的优化与鉴定 被引量:11
2
作者 郭明星 陈浩宇 +1 位作者 梁璐 张常娥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6年第4期284-287,290,370,共6页
目的 建立一种简单、高效、稳定的海马神经元原代培养方法,以获得高纯度、高活力的海马神经元。方法 24h内新生鼠,用含B27的Neurobasal无血清培养基培养,显微镜下观察神经元的生长状态,MTS法测定不同时间神经元细胞的活力,并用Tau-1和MA... 目的 建立一种简单、高效、稳定的海马神经元原代培养方法,以获得高纯度、高活力的海马神经元。方法 24h内新生鼠,用含B27的Neurobasal无血清培养基培养,显微镜下观察神经元的生长状态,MTS法测定不同时间神经元细胞的活力,并用Tau-1和MAP-2抗体鉴定海马神经元的纯度。结果 1接种24h后,细胞完全贴壁,可见双突起和多个突起的神经元;72h后,海马神经元胞体饱满,立体感较强,突起之间相互形成突触联系,神经元极性完全建立;5~6d的神经元,突起形成密集的神经纤维网络。2MTS法测定结果显示,在培养1~8d时间内,海马神经元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活力增加,第8d细胞活性到达高峰,继续培养时,活力开始下降。3Tau-1和MAP-2免疫荧光检测神经元,海马神经元纯度达到(85.5±5.4)%。结论 本实验方法简单易行,神经元纯度高、细胞活性好,且体外存活时间长,是神经疾病体外研究的良好细胞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马神经元 无血清原代培养 方法 优化与鉴定
下载PDF
纳米材料的神经毒性作用机制及评价方法
3
作者 杨颖 王雪 +1 位作者 文海若 耿兴超 《中国药事》 CAS 2022年第9期1061-1070,共10页
近年来,纳米材料在多种生物医学领域被广泛应用,其生物安全性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多种纳米材料可穿透血脑屏障进入中枢神经系统,产生神经毒性。本文讨论了纳米材料进入中枢神经系统的方式及因素;纳米材料的特异性以及非特异性的中枢... 近年来,纳米材料在多种生物医学领域被广泛应用,其生物安全性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多种纳米材料可穿透血脑屏障进入中枢神经系统,产生神经毒性。本文讨论了纳米材料进入中枢神经系统的方式及因素;纳米材料的特异性以及非特异性的中枢神经毒性效应、外周神经毒性及其作用机制;并论述了国内外用于体内神经毒性、体外神经细胞培养模型的神经毒性以及替代的评价方法,为纳米材料的安全性评价及神经毒性探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材料 中枢神经毒性 外周神经毒性 神经细胞培养模型 神经毒性替代评价方法
下载PDF
病毒唑抑制流行性出血热病毒的实验研究
4
作者 陈瑞琪 刘佩芹 +3 位作者 胡文英 徐燕萍 阎燕 陈鸿珊 《江西医学院学报》 1989年第2期23-27,共5页
报道了国产病毒唑在 Vero-E6细胞培养中对流行性出血热病毒的抑制作用。实验证明在病毒感染细胞1,2,3,4,5,6天后,加入药物均有明显抑制病毒繁殖的作用。最小有效浓度为62.5μg/ml,最大抑制指数为4.75。无直接灭活病毒作用。感染前预先... 报道了国产病毒唑在 Vero-E6细胞培养中对流行性出血热病毒的抑制作用。实验证明在病毒感染细胞1,2,3,4,5,6天后,加入药物均有明显抑制病毒繁殖的作用。最小有效浓度为62.5μg/ml,最大抑制指数为4.75。无直接灭活病毒作用。感染前预先加药处理细胞,不能防止病毒在细胞内繁殖。此结果为病毒唑治疗流行性出血热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出血热病毒 病毒唑 细胞培养 抗病毒药物
下载PDF
改良DNA染色法对支原体检测的效果评估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晓燕 刘军 +4 位作者 于佳 王凯 房世娣 魏然 冯德杰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CAS 2022年第4期31-36,共6页
目的评估改良的DNA染色法检测支原体的效果。方法使用无水乙醇为固定液和DAPI为荧光染料进行改良的DNA染色法,通过改变细胞接种浓度、细胞培养时间、接种支原体的浓度以及接种猪鼻支原体、口腔支原体和精氨酸支原体,观察支原体污染细胞... 目的评估改良的DNA染色法检测支原体的效果。方法使用无水乙醇为固定液和DAPI为荧光染料进行改良的DNA染色法,通过改变细胞接种浓度、细胞培养时间、接种支原体的浓度以及接种猪鼻支原体、口腔支原体和精氨酸支原体,观察支原体污染细胞进行DNA染色后的效果变化。结果Vero细胞接种浓度在1.0×10^(5)个/mL时,DNA染色效果最好;支原体在传代培养5 d后进行DNA染色效果更好;接种支原体污染的细胞上清,胞核外有较少的蓝色荧光,而接种支原体污染的细胞培养物的胞核外可见大量的蓝色荧光;猪鼻支原体的DNA染色效果比口腔支原体和精氨酸支原体的DNA染色效果好。结论改变细胞接种浓度、细胞培养时间、支原体浓度以及种类,都能观察到不同的DNA染色结果,从而证明改良的DNA染色法也能用于支原体DNA染色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染色法 支原体 vero细胞 细胞培养 DAPI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