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ifference analysis of Doppler ultrasound blood flow of Cunkou(radial artery)pulse,Renying(carotid artery)pulse,and Fuyang(anterior tibial artery)pulse 被引量:1
1
作者 WANG Chao WU Qiong +2 位作者 WANG Zhigang WEI Yun XU Shijie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CIE CSCD 2023年第1期168-174,共7页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Doppler ultrasound blood flow of Renying(carotid artery)pulse,Cunkou(radial artery)pulse,and Fuyang(anterior tibial artery)pulse in the normal group and the functional constipation with gastro...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Doppler ultrasound blood flow of Renying(carotid artery)pulse,Cunkou(radial artery)pulse,and Fuyang(anterior tibial artery)pulse in the normal group and the functional constipation with gastrointestinal heat(FCGH)group,and to compare and explore the differences of Renying,Cunkou and Fuyang pulses.METHODS:Sixty normal subjects and 60 patients with gastrointestinal heat constipation were collected in the department of ultrasound,Beijing Anzhen Hospital,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Doppler ultrasound was used to observe the blood flow indexes including maximum systolic velocity(Vp),maximum diastolic velocity(Vd),mean velocity(Vm),pulse index(PI),resistance index(RI),vascular diameter(D),and circulation blood flow cycle(ET)of Renying pulse,Cunkou pulse and Fuyang pulse in the normal group and patients with gastrointestinal heat constipation.The differences of these three pulse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normal group and the FCGH group.RESULTS:The PI,Vp,Vm,RI,and D of the three pulses in the normal group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t(P<0.01).In the comparison of Doppler flow diagram of three pulses in the FCGH group,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PI,Vd,Vp,Vm,RI,and D(P<0.01).CONCLUSION:Under normal conditions,the indexes of Renying pulse Doppler flow diagram,Cunkou pulse Doppler flow diagram,and Fuyang pulse Doppler flow diagram a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In the FCGH group,most of the indexes of Renying pulse Doppler flow diagram,Cunkou pulse Doppler flow diagram,and Fuyang pulse Doppler flow diagram are different.This result verified the necessity of simultaneous examinations of all Renying,Cunkou,and Fuyang pulses in modern Chinese medici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nkou pulse Renying pulse Fuyang pulse Doppler flow diagram functional constipation gastrointestinal heat type pulse index resistance index
原文传递
基于触觉感知的简化模型研究寸口处脉象差异
2
作者 史宇兵 杨洪义 YEO Joon Hock 《Digital Chinese Medicine》 CAS CSCD 2024年第1期29-39,共11页
目的中医脉诊理论认为腕部桡动脉处(称为寸口)的脉象表征着人体不同脏腑器官的生理病理状况。然而,研究人员对于脉诊技术的客观性存在不同看法,部分研究人员提到在不同的寸口部位未观察到显著的脉象差异,通过寸口脉象辨别不同器官的状... 目的中医脉诊理论认为腕部桡动脉处(称为寸口)的脉象表征着人体不同脏腑器官的生理病理状况。然而,研究人员对于脉诊技术的客观性存在不同看法,部分研究人员提到在不同的寸口部位未观察到显著的脉象差异,通过寸口脉象辨别不同器官的状态可能存在一定难度。本研究通过对触觉感知特性的简化数学建模来分析寸口处的脉象,从而对上述问题进行探讨。方法基于Weber-Fechner定律,将诊脉过程中的触觉感知变化描述为带宽随不同取脉压力而变化的低通信号滤波器。应用该模型分析本研究组此前采集的临床数据,对14例介入测量得到的主动脉缩窄患者的动脉血压数据进行处理,以模拟不同取脉压力作用于寸关尺部所形成的脉象差异。结果考虑触觉感知特性时,伴随取脉压力的变化诊脉中寸口处不同脉深的脉象存在显著差异;而采用传感器测量时由于不存在触觉感知特性的影响,所得到的脉象则没有这种随脉深的变化。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中医直接诊脉与现代脉诊学使用传感器测量会对脉象形成不同的理解。此外,采用本研究中建立的触觉感知模型所计算出的寸口处浮中沉不同脉深的脉象特征,与中医脉搏理论中的相关描述一致。结论本研究通过建立触觉感知模型,初步解释了中医脉诊理论中的脉象随取脉压力变化现象。将触觉感知建模引入中医脉诊研究,开启了图象化表达脉象以对其进行定量分析的新的探索窗口,这不仅有效扩展了脉诊研究的范畴,也为现有脉诊仪的技术升级和功能优化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象 中医 寸口 触觉感知 数学模型
下载PDF
《灵枢经》人迎寸口脉诊法指导针刺治疗足少阳胆经偏盛型失眠患者的临床观察
3
作者 袁艳红 韩一益 +4 位作者 王丽娟 裴梦莹 李红 阚仁惠 安静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10期25-29,共5页
目的:探讨《灵枢经》人迎寸口脉诊法指导针刺治疗足少阳胆经偏盛型失眠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6月在盐城市中医院治未病科、针灸脑病科、内分泌科就诊的60例足少阳胆经偏盛型失眠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 目的:探讨《灵枢经》人迎寸口脉诊法指导针刺治疗足少阳胆经偏盛型失眠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6月在盐城市中医院治未病科、针灸脑病科、内分泌科就诊的60例足少阳胆经偏盛型失眠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30)给予艾司唑仑片治疗,治疗组(n=30)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灵枢经》人迎寸口脉诊法针刺治疗。均治疗5周。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睡眠质量、中医症候积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后4周,治疗组患者睡眠质量评分、中医症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灵枢经》人迎寸口脉诊法指导下针刺治疗足少阳胆经偏盛型失眠的临床效果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枢经》 人迎寸口脉诊法 针刺 足少阳胆经偏盛型 失眠
下载PDF
李东垣脉诊理论探析
4
作者 王洪忠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9期37-39,共3页
李东垣是金元时期著名医家,问学于张元素,全面继承了金元前期的医学成就,并开创了“补土派”。同时,他在脉学方面也有突出的贡献,所著《脉诀指掌病式图说》等书较为全面地论述了26种脉象以及人迎寸口脉、阴阳脉、五行脉、阴火脉等脉法,... 李东垣是金元时期著名医家,问学于张元素,全面继承了金元前期的医学成就,并开创了“补土派”。同时,他在脉学方面也有突出的贡献,所著《脉诀指掌病式图说》等书较为全面地论述了26种脉象以及人迎寸口脉、阴阳脉、五行脉、阴火脉等脉法,基于临床切实可行地提出了人迎寸口分内外,关前关后分阴阳,五脏演绎五行、辨识脾胃病以及阴火脉象等要点,及凭脉用药。李东垣论述的脉学理论与前人一脉相承,又自成枢机,对中医脉学发展有深刻影响和重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迎寸口脉 阴阳脉 五脏脉 阴火脉象 凭脉用药
下载PDF
Relationship between Renying pulse augmentation index and Cunkou pulse condition in different blood pressure groups 被引量:2
5
作者 Jiewei Luo Xingyu Zheng +6 位作者 Zijing Hu Jing Wu Shichao Wei Zhencheng Ye Weiji Chen Ning Lin Jianwei Li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CIE CAS CSCD 2014年第3期279-285,共7页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nying pulse (carotid) augmentation index (AI) and Cunkou pulse condition in different blood pressure groups, and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Renying and Cunkou pulse p...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nying pulse (carotid) augmentation index (AI) and Cunkou pulse condition in different blood pressure groups, and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Renying and Cunkou pulse parameters to reflect vascular function.METHODS:Eighty-sixpatients with essential hypertension (EH) and 52 individuals with normal blood pressure(control group) between September 2010 and January 2012 were included in thisstudy.Renying pulse AI was examined by a new diagnostic tool(ALOKA ProSound Alpha 10) — wave intensity (WI) that is calculated as the product of the derivatives of the simultaneously recorded blood pressure changes(dP/dt) and blood-flow-velocity changes(dU/dt), while Cunkou pulse condition was detected by DDMX-100 Pulse Apparatus inboth EH and control groups. A multifactorial correlation analysis was performed for data analysis.RESULTS: After adjustingfor potentialconfoundingvariables,intheEHgroup,AIwaspositivelycorrelated with t5, w2/t(rt5=0.225, P<0.05; rw2/t=0.230, P<0.05)and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h5,h5/h1 and w2(rh5=﹣0.393,P<0.01;rh5/h1=﹣0.444,P<0.01;rw2=﹣0.389,P<0.01). In the control group, AI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3, t4, t5 and w1(rt3=0.595, P<0.01; rt4=0.292, P<0.05; rt5=0.318, P<0.05; rw1=0.541, P<0.01)and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h1,h2,h3,AdandA(rh1=﹣0.368,P<0.05;rh2=﹣0.330,P<0.05;rh3=﹣0.327, P<0.05; rAd=﹣0.322, P<0.05; rA=﹣0.410, P<0.01). In the total sample group(EH plus control group, n=138), AI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 t5, w1 and w2/t(rt=0.257,P<0.01;rt5=0.266,P<0.01;rw1=0.184,P<0.05; rw2/t=0.210, P<0.05) and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h5, h5/h1, w2 and Ad(rh5=﹣0.230, P<0.01; rh5/h1=﹣0.218, P<0.05; rw2=﹣0.267, P<0.01; rAd=﹣0.246,P<0.01).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 was carried out to model the relationship(F=7.887, P<0.001).CONCLUSION:Renying pulse AI can effectively predict arterial stiffness in synchrony with the manifestations of Cunkou pulse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Cunkou pulse apparatus is a valuable tool for evaluating AI in clinical practice. The close correlations reported above reflect the holistic concep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脉冲参数 脉象 指数和 多重线性回归分析 重组腺病毒 中国传统医学 诊断工具
原文传递
人迎寸口脉针法联合肝豆汤治疗肝豆状核变性吞咽障碍的疗效观察
6
作者 裴培 陈怀珍 +3 位作者 黄智姜 崔圣玮 张宇 杨文明 《上海针灸杂志》 CSCD 2023年第7期699-704,共6页
目的观察人迎寸口脉针法联合肝豆汤治疗湿热内蕴型肝豆状核变性(hepatolenticular degenera-tion,HLD)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湿热内蕴型HLD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常规排铜治疗,治疗组在对照... 目的观察人迎寸口脉针法联合肝豆汤治疗湿热内蕴型肝豆状核变性(hepatolenticular degenera-tion,HLD)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湿热内蕴型HLD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常规排铜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人迎寸口脉针法联合肝豆汤治疗。采用洼田饮水试验(water swallow test,WST)、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tandardized swallowing assessment,SSA)及吞咽生活质量问卷(swallow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SWAL-QOL)评价吞咽功能及生活质量,同时检测24 h尿铜及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WST及SSA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1),SWAL-QOL评分较治疗前升高(P<0.01);治疗组WST及SSA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SWAL-QO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24 h尿铜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1),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治疗后血清Hcy水平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1,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总有效率和痊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排铜治疗基础上,人迎寸口脉针法联合肝豆汤能显著改善湿热内蕴型HLD患者的吞咽功能及生活质量,促进铜排出,升高血清Hc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针药并用 人迎寸口脉针法 肝豆状核变性 吞咽障碍 湿热内蕴
下载PDF
寸口脉“定位诊断”探析
7
作者 罗腾月 丛茜 曲永胜 《内蒙古中医药》 2023年第1期136-137,共2页
对寸口脉定位脏腑的古代文献进行梳理,从寸口脉最早出现于《内经》,经过《难经》《脉经》《景岳脉学》《濒湖脉学》等若干部古典医学著作中对脉诊理论的完善,确立了寸关尺三部六脉定位脏腑的理论,虽然历代医家在六腑的分候上有不同观点... 对寸口脉定位脏腑的古代文献进行梳理,从寸口脉最早出现于《内经》,经过《难经》《脉经》《景岳脉学》《濒湖脉学》等若干部古典医学著作中对脉诊理论的完善,确立了寸关尺三部六脉定位脏腑的理论,虽然历代医家在六腑的分候上有不同观点,但在临床实践中,以寸口脉象诊断脏腑病变,确实有一定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诊 寸口脉 定位诊断
下载PDF
人迎寸口脉法理论内涵对针刺临床诊疗思维的指导意义
8
作者 燕虹宇 史维霞 +3 位作者 陈晓琳 殷芮 杜宇征 张丽丽 《中医药学报》 CAS 2023年第7期41-45,共5页
针刺临床疗效与穴位选取、手法操作密切相关。如今针灸医生多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或某些成熟的技术进行选穴及操作,遗失了针刺选穴及治疗的基本原则。人迎寸口脉诊法去繁就简,法朴而理微,是针刺辨经论治思维的精华。《灵枢·终始》... 针刺临床疗效与穴位选取、手法操作密切相关。如今针灸医生多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或某些成熟的技术进行选穴及操作,遗失了针刺选穴及治疗的基本原则。人迎寸口脉诊法去繁就简,法朴而理微,是针刺辨经论治思维的精华。《灵枢·终始》作为《灵枢》中针刺技术保存最为完备的一篇,其中对人迎寸口脉诊论述十分详尽,此脉诊是以辨别阴阳为目的的辨证体系,通过对比人迎寸口脉的大小,判定其阴阳盛衰并据此采取相应针刺穴位及补泻手法,调和机体阴阳,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本文探析《灵枢·终始》中人迎寸口脉法的诊疗方法,医者通过人迎脉与寸口的相互比较,判断“阴阳”盛衰、定位病变经脉,继而通过针刺治疗使脉象达到“气调”,使机体恢复阴阳平和,此法可达到取穴少而效专力宏的效果,对针灸临床实践有重要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枢·终始 人迎寸口脉法 针灸
下载PDF
寸口脉分部及长度研究
9
作者 姚鑫 黄作阵 《中医药导报》 2023年第3期195-197,共3页
厘清寸口脉分部的发展演变,分析不同分部方式与脉诊的内在关系,深挖寸口脉长度说法混乱的根源,对相关问题进行合理解读。寸口脉分部主要经历了3个阶段,从最初的整体寸口脉过渡到“尺寸两部脉”,最终定型为“寸关尺三部脉”,不同的分部... 厘清寸口脉分部的发展演变,分析不同分部方式与脉诊的内在关系,深挖寸口脉长度说法混乱的根源,对相关问题进行合理解读。寸口脉分部主要经历了3个阶段,从最初的整体寸口脉过渡到“尺寸两部脉”,最终定型为“寸关尺三部脉”,不同的分部方式构建了相应的脉诊体系。由于寸口脉的分部,导致了寸口脉的长度说法出现了一定的混乱,混乱的根源在于误将“尺寸两部脉法”与“寸关尺三部脉法”混为一谈,故而解决争议的关键在于正确厘清两套脉诊体系的关系,在各自适用的范围内合理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寸口脉 脉诊 寸关尺
下载PDF
以阴阳学说新释人迎寸口脉法
10
作者 林桂煌 袁梦微 陈久亮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3年第22期7-9,共3页
《灵枢·终始第九》将人迎、脉口相比较的方法定经,称为人迎寸口脉诊法。今以阴阳学说及人迎寸口脉诊法为基础,对脉象进行阴阳分类,以阴阳学说解释人迎、寸口的定位及倍数关系,从而快速定经取穴,以明其在临床的具体运用。
关键词 阴阳 人迎寸口脉法 针刺治疗
下载PDF
据人迎寸口脉法实施针刺补泻治疗高血压病临床研究 被引量:14
11
作者 高建芸 赵京生 董煌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707-710,共4页
运用人迎寸口脉法指导实施针刺补泻手法治疗Ⅱ期高血压病患者 6 0例 ,随机分为 3组 ,每组 2 0例。 3组均依照人迎寸口脉法辨别阴阳虚实。治疗Ⅰ组 2 0例 ,针刺以补虚泻实 ;治疗Ⅱ组2 0例 ,无论虚实均采用平补平泻法 ;治疗Ⅲ组 2 0例 ,... 运用人迎寸口脉法指导实施针刺补泻手法治疗Ⅱ期高血压病患者 6 0例 ,随机分为 3组 ,每组 2 0例。 3组均依照人迎寸口脉法辨别阴阳虚实。治疗Ⅰ组 2 0例 ,针刺以补虚泻实 ;治疗Ⅱ组2 0例 ,无论虚实均采用平补平泻法 ;治疗Ⅲ组 2 0例 ,针刺以补实泻虚。于针刺前后分别观察 3组经颅多普勒超声血流仪 (简称TCD)指标与临床疗效。经统计学处理 ,治疗Ⅰ组针刺疗法明显优于治疗Ⅱ组及Ⅲ组 ,P <0 0 1;治疗Ⅱ组与治疗Ⅲ组之间差异也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迎诊法 高血压 针灸疗法 补泻方法 针刺补泻 寸口诊法
下载PDF
支气管哮喘患者太渊穴红外辐射光谱病理信息探测 被引量:16
12
作者 周愉 沈雪勇 +1 位作者 丁光宏 王丽桢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6期37-41,共5页
目的:探测哮喘患者和健康对照组太渊穴红外辐射光谱,分析穴位红外辐射中包含的重要的生理病理信息。方法:采用PHE201型体表红外光谱仪探测37名哮喘患者和34名健康成人左右太渊穴及其非穴对照点的1.5~16μm红外辐射光谱。结果:哮喘患者... 目的:探测哮喘患者和健康对照组太渊穴红外辐射光谱,分析穴位红外辐射中包含的重要的生理病理信息。方法:采用PHE201型体表红外光谱仪探测37名哮喘患者和34名健康成人左右太渊穴及其非穴对照点的1.5~16μm红外辐射光谱。结果:哮喘患者与健康人太渊穴及其非穴对照点的红外辐射光谱形态基本相似;在某些波长哮喘患者与健康人太渊穴及其非穴对照点的红外辐射强度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P<0.05);哮喘组左右太渊穴红外辐射强度的差异性与健康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太渊穴的某些波长的红外辐射强度变化承载着特异性病理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 太渊穴 寸口脉 红外辐射 光谱
下载PDF
正常人人迎寸口脉动相关性的季节观察 被引量:8
13
作者 高建芸 赵京生 +1 位作者 孙英霞 董煌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3期178-180,共3页
目的 进行正常人人迎寸口脉动相关性的季节观察。方法 借助经颅多普勒血流检测仪 (简称TCD)分别于 1月中旬 (冬季 )、7月中旬 (夏季 )检测随机选择的 6 2例正常人的人迎脉寸口脉搏动情况 ,并分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比较分析了人迎脉、... 目的 进行正常人人迎寸口脉动相关性的季节观察。方法 借助经颅多普勒血流检测仪 (简称TCD)分别于 1月中旬 (冬季 )、7月中旬 (夏季 )检测随机选择的 6 2例正常人的人迎脉寸口脉搏动情况 ,并分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比较分析了人迎脉、寸口脉的变化。结果 ①正常人人迎脉与寸口脉的血流速度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在不同季节组、不同年龄组、不同性别组中均是如此 ;②正常人冬季的寸口脉的血流速度较夏季稍大 ;正常人夏季的人迎脉的血流速度较冬季稍大 ,但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③正常人冬季寸口脉的血流速度稍大于人迎脉的血流速度 ,夏季人迎脉的血流速度稍大于寸口脉的血流速度 ,在不同性别组中是如此 ,在不同年龄组中基本如此 ,唯 6 0~ 75岁组夏季的寸口脉反而稍大于人迎脉。结论 初步建立了正常人不同季节人迎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迎脉 寸口脉 相关性研究 经颅多普勒血液检测仪
下载PDF
常见脉象寸口部光电血管容积图的参数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袁肇凯 黄献平 +1 位作者 李跃南 范伏元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679-682,共4页
为了研究不同脉象与血管容积图的关系,应用BC—4型定量式光电血管容积仪对432例受检者(包括正常脉象和10种常见病脉)进行寸口脉光电血管容积图检测,同步进行血流动力学参数分析。结果表明,与正常脉象比较,种种病脉在寸口脉血管容积图上... 为了研究不同脉象与血管容积图的关系,应用BC—4型定量式光电血管容积仪对432例受检者(包括正常脉象和10种常见病脉)进行寸口脉光电血管容积图检测,同步进行血流动力学参数分析。结果表明,与正常脉象比较,种种病脉在寸口脉血管容积图上均显示出各种脉象的参数特征,而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反映了不同脉象形成的心血管病理生理特点。提示寸口部光电血管容积图参数为各类病理脉象的临床诊断提供了客观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象 血管容量 寸口诊法 光电血管容积图
下载PDF
寸口脉左右脏腑分属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7
15
作者 贾建义 张扬卿 傅华洲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4年第4期876-879,共4页
寸口脉左右之脏腑的分属,系根据中医的运气、阴阳五行、气化学说而确立的,发源于《内经》,确立于《脉经》,经历代诸贤之补充,发挥得以俱备;脉诊作为中医之特色,其寸口脉左右脏腑的分属问题,成为中西医之间争议的焦点,有"废除"... 寸口脉左右之脏腑的分属,系根据中医的运气、阴阳五行、气化学说而确立的,发源于《内经》,确立于《脉经》,经历代诸贤之补充,发挥得以俱备;脉诊作为中医之特色,其寸口脉左右脏腑的分属问题,成为中西医之间争议的焦点,有"废除"之主张,直接动摇中医之根基,固然遭到中医之强烈反对;然中医界内部亦不乏争议之声,反映在寸口脉左右脏腑之分属上,分则寸关尺分属脏腑:左:心肝肾,右:肺脾肾(命),在五脏的分属上分歧不大,分歧主要在:右之命门;而六腑的分属上分歧主要在:寸、尺的大、小肠的分属,均有一定的理论依据,但从张景岳之后的医家逐步得到统一,大、小肠统一分属到尺部;不分则存在二种不同的学术观点:以脉当取太过与不及为分;大致不分部位:以左肝右脾为分;目前比较中肯的看法是:寸口脉左右脏腑分属,尽管目前还缺乏详尽的理论说得很明白,但它在实践中却有临床价值。因此,目前仍遵循"左:心肝肾,右:肺脾肾(命)"的寸口脉左右脏腑分属的原则,并以此来指导着中医的临床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诊 寸口脉 脏腑分属
下载PDF
《灵枢·终始篇》人迎寸口脉法几个关键问题刍议 被引量:7
16
作者 张立志 许能贵 常乐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94-495,共2页
为进一步挖掘人迎寸口脉法针灸的学术之精华,作者从临床应用的角度,提出了人迎寸口诊脉应以人迎及寸口处应指力最强的脉位进行力度对比,而不是比较两处脉管大小和宽度;浅析了"躁"脉的三个特征以及如何体会《灵枢·终始篇... 为进一步挖掘人迎寸口脉法针灸的学术之精华,作者从临床应用的角度,提出了人迎寸口诊脉应以人迎及寸口处应指力最强的脉位进行力度对比,而不是比较两处脉管大小和宽度;浅析了"躁"脉的三个特征以及如何体会《灵枢·终始篇》所述几盛的技巧。同时指出人迎寸口脉法也有其不足性,一方面,人迎寸口脉法有严格的禁忌症,另一方面,在病位上,某些病证无虚实的变化,也没有阴阳脉的变化。因此,针灸临床不应局限于切诊人迎、寸口两个部位,有时需要结合其他诊法进行诊断,四诊合参,辨证施治,从而避免针灸取穴的盲目性,以提高针灸临床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枢·终始篇 人迎寸口脉法 刍议
下载PDF
《灵枢·禁服》“人迎”“寸口”位置初探 被引量:8
17
作者 李国祥 刘洋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01-302,共2页
汉代以前,脉诊处在《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中除寸口外,还有脉口、气口的称谓,三者的含义相同,并非都特指手腕桡侧脉动处,而是泛指脉诊处,因此寸口的取脉处应不仅限于手太阴肺经。故通过对古籍中脉诊处称谓的整理,结合中医脉诊... 汉代以前,脉诊处在《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中除寸口外,还有脉口、气口的称谓,三者的含义相同,并非都特指手腕桡侧脉动处,而是泛指脉诊处,因此寸口的取脉处应不仅限于手太阴肺经。故通过对古籍中脉诊处称谓的整理,结合中医脉诊发展的演变进行研究分析,认为《灵枢经·禁服》人迎气口脉的人迎脉位于颈动脉处,而寸口位于趺阳脉口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枢-禁服》 人迎寸口 标本诊法 人迎 寸口位置
下载PDF
“寸口”脉搏波图在体外循环搏动灌注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志枫 李欣 +2 位作者 许家佗 刘樱 陆静波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09年第2期42-46,共5页
体外循环(CPB)是用一组特殊装置临时代替人的心肺功能进行血液循环及气体交换的一种高新技术。体外循环血液灌注方式有"非搏动灌注"与"搏动灌注"两种。大量的临床观察和动物实验结果表明,"搏动灌注"对手... 体外循环(CPB)是用一组特殊装置临时代替人的心肺功能进行血液循环及气体交换的一种高新技术。体外循环血液灌注方式有"非搏动灌注"与"搏动灌注"两种。大量的临床观察和动物实验结果表明,"搏动灌注"对手术者的康复较"非搏动灌注"有明显的优越性。但"搏动灌注"目前仍然缺乏血液压力流波形精确的量化指标与质量控制标准等,成为制约"搏动灌注"技术临床推广应用的瓶颈。以中医传统脉学理论为指导的"寸口"脉诊方法及其客观化研究成果——脉搏波图检测与分析技术引入,为体外循环"搏动灌注"血流压力波形量化研究提供一个全新的思路和方法,其对监测和控制"搏动灌注"过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寸口”脉 脉搏波图 量化指标 体外循环 搏动灌注
下载PDF
体外循环手术患者寸口脉搏波监测与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志枫 全婵兰 +9 位作者 包怡敏 李欣 费兆馥 刘樱 郭震 许家佗 屠利平 郭喆千 千英信 纪新明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2年第3期7-10,共4页
目的通过体外循环不同灌注模式手术患者的寸口脉搏波分析与研究,探索建立基于寸口脉搏波监测的体外循环"搏动灌注"血流搏动波的量化分析方法。方法将34例行体外循环术的心脏疾病患者随机分为"搏动灌注"组和"... 目的通过体外循环不同灌注模式手术患者的寸口脉搏波分析与研究,探索建立基于寸口脉搏波监测的体外循环"搏动灌注"血流搏动波的量化分析方法。方法将34例行体外循环术的心脏疾病患者随机分为"搏动灌注"组和"非搏动灌注"组,每组各17例;观察手术者寸口脉搏波情况,比较"搏动灌注"手术者术前、"搏动灌注"过程中寸口脉搏波。结果体外循环手术者主动脉血流阻断后寸口未出现明显的脉搏波,"搏动灌注"开始后寸口出现脉搏波;"非搏动灌注"手术者在整个血液灌注过程中寸口未出现明显的脉搏波;"搏动灌注"手术者术前、"搏动灌注"时寸口均出现脉搏波,但"搏动灌注"时脉搏波较低平。结论初步的研究结果提示,寸口脉搏波能反映体外循环"搏动灌注"搏动能量的传递状况;寸口脉搏波可作为观察体外循环"搏动灌注"搏动能量传递效果的客观指标;脉搏波幅度、面积等参数可尝试作为观察"搏动灌注"效果的量化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 搏动灌注 寸口脉搏波
下载PDF
人迎寸口脉诊法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针刺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钟娟 吴曙粤 +1 位作者 李相援 谭小华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2年第12期2474-2475,共2页
目的:探讨人迎寸口脉诊法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针刺治疗的影响。方法:60例符合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运用人迎寸口脉诊法指导针刺补泻,对照组予平补平泻针刺法,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症状改善... 目的:探讨人迎寸口脉诊法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针刺治疗的影响。方法:60例符合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运用人迎寸口脉诊法指导针刺补泻,对照组予平补平泻针刺法,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症状改善情况及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较对照组相比显著提高,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迎寸口脉诊法指导的针刺补泻法能显著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症状,增加脑血流量,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迎寸口脉诊法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 针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