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bserved residual currents off the Changjiang (Yangtze) River mouth in wintertime of 1959 and 1982 被引量:3
1
作者 朱建荣 胡敦欣 肖成猷 《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SCIE CAS CSCD 2004年第3期244-249,共6页
Data taken in the two large-scale ocean investigations in China in winter 1959 and 1982 are used to analyze the residual current off the Changjiang (Yangtze) River mouth in this paper. The current in wintertime off th... Data taken in the two large-scale ocean investigations in China in winter 1959 and 1982 are used to analyze the residual current off the Changjiang (Yangtze) River mouth in this paper. The current in wintertime off the river mouth consist of the Changjiang runoff, wind-driven current, coastal current, density-driven current and Taiwan Warm Current (TWC). The TWC occurs in wintertime off the mouth. The surface TWC reaches only to the east side of Dinghai, then turns southeastward. The bottom TWC can flow to the area off the Changjiang mouth along west slop of the submerged river valley (SRV) and to the area off the Subei coast. The simulated currents by 3D model are basically consistent with the observed currents, although the model was run with climatological forces and the observations was done in episodic time mann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angjiang (Yangtze) River mouth residual current wind runoff coastal current Taiwan Warm current
下载PDF
海南岛岸礁澄黄滨珊瑚(Porites lutea)集合种群的遗传结构和连通性
2
作者 付成冲 李福宇 +5 位作者 陈丹丹 侯敬 王珺 李元超 王道儒 王嫣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4-77,共14页
海南岛岸礁的造礁珊瑚代表性种类澄黄滨珊瑚(Porites lutea)是环境适应性较强的块状产卵型珊瑚。探究其遗传结构和连通性将有助于揭示其海南岛岸礁集合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格局和幼虫迁移路径,进而阐明海南珊瑚礁的恢复潜力。文章通过11个P... 海南岛岸礁的造礁珊瑚代表性种类澄黄滨珊瑚(Porites lutea)是环境适应性较强的块状产卵型珊瑚。探究其遗传结构和连通性将有助于揭示其海南岛岸礁集合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格局和幼虫迁移路径,进而阐明海南珊瑚礁的恢复潜力。文章通过11个P.lutea微卫星标记来分析10个海南岛岸礁地理群体(八所、海尾、大铲礁、邻昌礁、雷公岛、木栏头、铜鼓岭、龙湾、大洲岛和鹿回头)和1个西沙群岛(西沙七连屿)群体的遗传结构。结果显示,整体上各群体的遗传多样性中等偏低,平均等位基因丰度(allelic richness,R_(s))为(2.8±1.3)(八所群体)~(3.7±1.7)(邻昌礁群体),平均观测杂合度和期望杂合度分别为0.31(铜鼓岭群体)~0.54(大铲礁群体)和0.50(雷公岛群体)~0.64(海尾群体)。除海南岛东部龙湾群体、大洲岛群体和西部的八所群体、大铲礁群体之外,其他7/11的地理群体均呈杂合子缺失。海南岛岸礁澄黄滨珊瑚P.lutea地理群体间的遗传分化显示,集合种群分为北东南遗传连通带和西岸两支,支间遗传分化显著,前者包括北岸的雷公岛群体和木栏头群体、东岸的大洲岛群体,以及南岸的鹿回头和八所群体。由于珊瑚幼虫随海流迁移而形成的有效的基因流,消弭了它们之间的遗传分化,而西岸群体因北部湾沿岸海流交换不畅,与外部的基因交流受阻。西岸的海尾群体与西南部的八所群体间尽管相距不足50km,但遗传分化明显,这可能是由于昌化江径流形成的盐度波动和悬浮沉积物的隔离作用。同样,铜鼓岭群体因处于铜鼓岭岬角内波影区,其南部八门湾径流或限制了它与东岸群体的基因交流,因而呈现近交、低杂合度和非随机交配特性。此外,由于对离岸礁坡环境的趋同适应,东岸龙湾群体与西岸的离岸岛礁邻昌礁群体、大铲礁群体和海尾群体之间的遗传相似性更高。以P.lutea集合种群为代表的海南岛珊瑚岸礁有着相对充沛的基因交流,且因受海流、径流及复杂岸礁环境影响而形成了多层次的遗传分化和基因流格局,这构成其应对外界胁迫的主要自然恢复力。西沙群体与海南岛岸礁群体之间的遗传分化较大,呈现显著的地理隔离。西沙七连屿可能由于自身珊瑚礁健康状况的衰退而丧失了对海南岛珊瑚幼虫的补充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澄黄滨珊瑚 遗传连通性 微卫星标记 径流 岸礁结构 海流
下载PDF
Preventing the Deluge: Climate Change, the Four Spheres, Interactions, and Causalities
3
作者 Shreyas Banaji 《Atmospheric and Climate Sciences》 CAS 2023年第1期1-9,共9页
Climate change means water change, and the impacts of climate change cause not only global sea levels to rise, but also elicit dangerous levels of coastal and mainland flooding. This study relates the effects of clima... Climate change means water change, and the impacts of climate change cause not only global sea levels to rise, but also elicit dangerous levels of coastal and mainland flooding. This study relates the effects of climate-change-induced sea level risings to several harmful, and sometimes preventable, factors causing floods. One topic discussed here will be the ocean’s current (more specifically, “The Atlantic Meridional Overturning Current”) as it continues to warm with increasing temperatures. In addition to discussing the effects of the AMOC, it also relates the increasing causes that are contributing to flooding, plus the proliferation of melt from ice sheets, ice caps, and glaciers, which inevitably contributes to the devastating effects of flooding on coastal communities, destroying habitats and contributing to the extinction of both aquatic and land animals, and even impacting human infrastructure and livelihoods. This examination additionally presents the serious implications that climate change and flooding have had on the planet’s freshwater resources and reserves, which are being further destroyed by the added influx of salt water, causing water to then be treated with aquifers, an energy-intensive and highly expensive process. Lastly, this paper provides several suggested possibilities for curbing some of the harmful effects humans have already had on contributing to climate change, as well as the environmental factors that have further caused dangerous levels of flood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imate Change FLOODING Toxic Algae Water Cycles Precipitation runoff currentS Glaciers WEATHER
下载PDF
近期长江河口沙波发育规律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李为华 李九发 +1 位作者 程和琴 刘启贞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5-51,共7页
基于近年来多次野外洪枯季沙波形态、河床表层沉积物粒径和水动力因子等方面实测数据,探讨长江口区推移质泥沙运动主要形式的沙波发育规律。结果表明:(1)长江河口沙波一般分布于江阴至南支间顺直河段,以及吴淞口至南港中下段区间,但近... 基于近年来多次野外洪枯季沙波形态、河床表层沉积物粒径和水动力因子等方面实测数据,探讨长江口区推移质泥沙运动主要形式的沙波发育规律。结果表明:(1)长江河口沙波一般分布于江阴至南支间顺直河段,以及吴淞口至南港中下段区间,但近年来枯季时南港沙波发育区域呈逐年向下游扩展态势;(2)长江口沙波发育尺度空间上呈自西向东减弱态势,时间上则表现出较大的洪枯季差异;(3)江阴至南支区间的部分顺直河段内多发育较大尺度的三维沙波,而南港河段内沙波则以平直二维沙波为主;(4)南支及其以上河段内的沙波普遍发育有明显的背流面,不对称性明显,而南港河段则反之,沙波对称性良好;(5)较单向径流而言,涨落潮双向水流对沙波波峰的发育存在明显的削弱作用;(6)在长江河口,弱流乱流区、弯曲河道以及粘土质含量较高的河段均不利于沙波的发育。总体上,长江河口沙波的发育区域近期表现出向下游扩展的态势与产流区域水土保持、流域诸多抽引水工程调水和大型水利工程蓄水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河口 沙波 床沙 径流 潮流
下载PDF
1996年3月长江河口水文观测和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朱建荣 刘新成 +1 位作者 沈焕庭 肖成猷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87-93,共7页
基于长江河口1996年3月现场水文观测资料分析,得出:北支涨潮流速明显大于落潮流速,余流指向上游,存在着严重的外海盐水入侵。在南支中上游,盐度的变化受外海盐水的入侵和北支盐水的倒灌的共同影响,盐度变化与一般河口的变化规律不同;在... 基于长江河口1996年3月现场水文观测资料分析,得出:北支涨潮流速明显大于落潮流速,余流指向上游,存在着严重的外海盐水入侵。在南支中上游,盐度的变化受外海盐水的入侵和北支盐水的倒灌的共同影响,盐度变化与一般河口的变化规律不同;在大潮和中潮前期,盐度主要受下游外海盐水入侵的影响,在中潮后期和小潮期间,盐度主要受大潮期间上游北支倒灌盐水下移的影响。在南支下游,落潮流大于涨潮流,落潮历时大于涨潮历时;盐度最大值发生在涨憩,最小值发生在落憩,盐度变化受外海盐水入侵的影响,水文状况遵循一般河口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河口 潮流 径流 盐水入侵 北支倒灌
下载PDF
风对北部湾入海径流扩散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侍茂崇 陈波 +2 位作者 丁扬 吴伦宇 郑斌鑫 《广西科学》 CAS 2016年第6期485-491,共7页
本文根据北部湾红河等入海径流的最新资料,使用FVCOM数值模式计算风场显著不同的1988年和1989年夏季径流扩散特征;使用冬季平均风场计算包括径流在内的冬季北部湾环流。得出如下结论:(1)1988年8月,强的西南风除了在北部湾西岸产生较强... 本文根据北部湾红河等入海径流的最新资料,使用FVCOM数值模式计算风场显著不同的1988年和1989年夏季径流扩散特征;使用冬季平均风场计算包括径流在内的冬季北部湾环流。得出如下结论:(1)1988年8月,强的西南风除了在北部湾西岸产生较强的北向沿岸流外,东部涠洲岛附近形成气旋式环流;相应地在北部湾中偏北部有一个弱的反气旋涡,中部出现较大的气旋式环流;(2)1989年8月的西南风非常弱,表层的红河冲淡水主要沿北部湾西岸向南流,来自琼州海峡的余流,在北部湾北部形成范围较大的气旋式环流,与此同时,海湾南部也出现一个较强的气旋式环流;(3)冬季,在冬季偏北风驱动下,北部湾基本是气旋式环流,只有西北部水域出现一个反气旋式环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部湾 红河 径流 环流
下载PDF
长江潮流界位置探讨 被引量:18
7
作者 宋兰兰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25-26,34,共3页
长江是径流、潮流中等的潮汐河口,纳潮量十分巨大。长江口水流动力因素以径流和潮流为主。对潮流界位置进行了探讨,其位置随上游径流大小而变化,国内流行的一种长江潮流界在江阴的说法是不够确切的。
关键词 长江口 潮流 径流 潮流界 河流段 过渡段 水文泥沙特征
下载PDF
伶仃洋滩槽演变及其发展趋势 被引量:5
8
作者 乐培九 《水道港口》 2001年第2期73-79,90,共8页
伶汀洋水面开阔 ,岛屿众多 ;径流来水来沙量大 ,入汇口门多而分布不均匀 ;潮汐弱 ,潮流强弱平面分布不均匀 ,因而造就了当今的三滩两槽的淤积形态。两槽的形成与中滩的发育演变相辅相成 ,随着东、西滩淤积抬高和中滩淤积南移 ,必将导致... 伶汀洋水面开阔 ,岛屿众多 ;径流来水来沙量大 ,入汇口门多而分布不均匀 ;潮汐弱 ,潮流强弱平面分布不均匀 ,因而造就了当今的三滩两槽的淤积形态。两槽的形成与中滩的发育演变相辅相成 ,随着东、西滩淤积抬高和中滩淤积南移 ,必将导致东槽南段的西南汊进、排水能力不断减小 ;与此同时西槽北端因西滩的挤逼和推移质淤积也将日益萎缩 ,中滩北段漫流日益增强 ,必将导致切滩夺主 ,在伶仃浅滩与拦江沙之间将重新冲开通道。顺应滩槽演变趋势 ,因势利导 ,挖通拦江沙与伶仃浅滩间的沙梗 ,不仅可使伶仃洋航道收“一劳永逸”和事半功倍之效 ,而且还可提高排沙能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滩槽演变 潮流 径流 输沙能力 发展趋势 伶汀洋
下载PDF
长江河口段水流挟沙力初步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项印玉 孙昭华 朱建荣 《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7-50,共4页
主要根据长江河口段肖山至石化下河段的水文泥沙实测资料,分析径流和潮流共同作用下的水文泥沙特性,归纳影响该区段水流挟沙力的主要因素,从而求得适用于该区段的水流挟沙力公式.经验证,计算值和实测值基本符合.比较研究河段与上下游的... 主要根据长江河口段肖山至石化下河段的水文泥沙实测资料,分析径流和潮流共同作用下的水文泥沙特性,归纳影响该区段水流挟沙力的主要因素,从而求得适用于该区段的水流挟沙力公式.经验证,计算值和实测值基本符合.比较研究河段与上下游的水流挟沙力,结果表明,肖山至徐六泾河段受径流作用为主,而白茆沙至石化下河段的潮流作用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流挟沙力 径流 潮流 河口段
下载PDF
我国入海河流河口地区海陆分界线划分方法研究 被引量:20
10
作者 于健 吴桑云 李萍 《海岸工程》 2003年第2期51-59,共9页
目前我国大多数入海河口地区没有划定明确的海陆分界线 ,导致相关部门之间权责不清 ,不利于解决河口海岸存在的污染、湿地退化、海岸侵蚀等环境问题和加强河口海岸地区的综合管理 ,因此迫切需要划定明确的河口海陆分界线。根据我国主要... 目前我国大多数入海河口地区没有划定明确的海陆分界线 ,导致相关部门之间权责不清 ,不利于解决河口海岸存在的污染、湿地退化、海岸侵蚀等环境问题和加强河口海岸地区的综合管理 ,因此迫切需要划定明确的河口海陆分界线。根据我国主要入海河口的类型及特点 ,从合理性、实用性、稳定性等多个角度提出分析了关于河口海陆分界线划分的几种观点 ,总结其优缺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口海岸 海陆分界线 径流潮流比值 三角洲前缘 划分方法 海岸带 综合管理体系
下载PDF
夏季长江冲淡水扩展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30
11
作者 朱建荣 肖成猷 沈焕庭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13-22,共10页
建立一个σ坐标系下三维非线性斜压陆架模式,研究夏季径流量、台湾暖流、黄海冷水团、风场对长江冲淡水扩展的影响。数值试验基本再现了夏季长江冲淡水低盐水舌伸向东北的现象和渤、黄、东海的环流结构。长江径流量只影响近口门附近冲... 建立一个σ坐标系下三维非线性斜压陆架模式,研究夏季径流量、台湾暖流、黄海冷水团、风场对长江冲淡水扩展的影响。数值试验基本再现了夏季长江冲淡水低盐水舌伸向东北的现象和渤、黄、东海的环流结构。长江径流量只影响近口门附近冲淡木朝东南方向扩展势力和整个冲淡水扩展范围的大小。台湾暖流深受底形的影响,流动路径稳定,且不受自身强度的影响,又主流远离长江口,对长江冲淡水扩展的影响不大。黄海冷水团产生的余流在长江口海区阻碍着冲淡水沿岸向南扩展,在远离长江口海区诱导冲淡水向东南运动。总的黄海冷水团的作用是使长江冲淡水低盐水舌伸向东北.黄海冷水团越强,这种作用就越明显。夏季风场在冲淡水转向东北的过程中作用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架模式 长江冲淡水 径流量 台湾暖流 数值模拟
下载PDF
长江口横沙浅滩及邻近海域水动力特征分析 被引量:8
12
作者 李身铎 朱巧云 虞志英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5-41,共17页
主控本海域泥沙运动和海床冲淤演变的水动力是水体中具有强周期性的潮汐运动和弱周期性的长江径流之耦合.潮汐运动主要由源潮波即半日潮波和日潮波叠加而成,因浅海非线性效应而衍生的浅水潮波也有相当贡献,从而形成具有以半日潮周期为主... 主控本海域泥沙运动和海床冲淤演变的水动力是水体中具有强周期性的潮汐运动和弱周期性的长江径流之耦合.潮汐运动主要由源潮波即半日潮波和日潮波叠加而成,因浅海非线性效应而衍生的浅水潮波也有相当贡献,从而形成具有以半日潮周期为主,且伴有日不等现象的水体流动.基本沿陆岸呈南北向传播的潮波,经长江口门在本海域顺势折向,入横沙浅滩南北的北槽和北港水槽,基本转成东西向的流动.本海域滩槽相间,且处在口门和滨坡交接段,复杂地势制约着潮流运动形式:顺河槽和沿横沙浅滩东侧分别为东西和南北主流向的往复流;而其间的海域基本呈南向流强于北向流的旋转流.正由于这种形式的旋转流存在,造成口外滨坡海床的冲刷以及挖入式港池的深水航道段会有较强的横流出现.长江径流顺河槽下泄东流,出口门后浮置于海外盐水之上,随不同季节,或东南或东北向汇入大海,由此往往造成上下水层流向不一致的垂向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流运动 水动力 径流 往复流 旋转流 潮流椭圆 地形特征 风浪 季风
下载PDF
长江下游近河口段一维水沙数值模拟 被引量:6
13
作者 孙昭华 陈飞 郭小虎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4-50,共7页
长江下游大通以下河道宽阔、支汊众多,同时受径流、潮流双重作用,水沙运动非恒定性强.基于以上特点,建立了长江下游大通至徐六径具有河网特点的一维非恒定流悬沙数学模型.经验证,模型能够反映径流、潮流双重来流、来沙条件下本河段内的... 长江下游大通以下河道宽阔、支汊众多,同时受径流、潮流双重作用,水沙运动非恒定性强.基于以上特点,建立了长江下游大通至徐六径具有河网特点的一维非恒定流悬沙数学模型.经验证,模型能够反映径流、潮流双重来流、来沙条件下本河段内的冲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网非恒定流 一维水沙数学模型 径流 潮流 长江近口段
下载PDF
我国森林水文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概述 被引量:10
14
作者 祝志勇 季永华 《江苏林业科技》 2001年第2期42-45,共4页
在简要介绍我国森林水文研究历史的基础上 ,概述了我国森林与降水、径流、蒸发散、水循环和水质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及主要成果 。
关键词 森林水文 径流 蒸发散 研究现状 发展趋势 降水 水循环 水质
下载PDF
渤海湾黄河入海口区余流特性分析 被引量:12
15
作者 董年虎 王广月 《黄渤海海洋》 CSCD 1997年第1期64-69,共6页
本文通过实测资料和计算分析,探讨了渤海湾黄河入海口区余流的特性。分析得出,该海区余流主要受潮波系统、季节风及入海径流的影响.这3种因素在渤海湾黄河口海区均可独立产生各自的余流场,该海区的余流场依海区的位置和季节的不同... 本文通过实测资料和计算分析,探讨了渤海湾黄河入海口区余流的特性。分析得出,该海区余流主要受潮波系统、季节风及入海径流的影响.这3种因素在渤海湾黄河口海区均可独立产生各自的余流场,该海区的余流场依海区的位置和季节的不同由上述3种余流流场叠加而成,叠加后的余流场将对黄河入海泥沙的扩散产生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流 潮流 入海径流 黄河 入海口区
下载PDF
中、东线一期调水对长江口水流影响分析
16
作者 张杰 卢金友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10,17,共3页
以南水北调中、东线一期工程为例,利用二维水流数学模型计算分析了调水工程对长江口水流的影响。结果表明:调水工程实施后,长江口径流来量减小,涨潮动力略有增强,落潮动力略有减弱,潮位、流速、各通道分流比等均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但... 以南水北调中、东线一期工程为例,利用二维水流数学模型计算分析了调水工程对长江口水流的影响。结果表明:调水工程实施后,长江口径流来量减小,涨潮动力略有增强,落潮动力略有减弱,潮位、流速、各通道分流比等均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但总体变化幅度不大,对长江口水动力特性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 长江口 数学模型 径流 潮流
下载PDF
基于径流还现的洮河流域径流变化特征研究 被引量:17
17
作者 牛最荣 王启优 +4 位作者 孙栋元 张芮 武雪 邢云鹏 展士杰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49-157,共9页
河川径流还现计算是准确反映区域水资源状况的基础,同时也是水资源规划和决策的重要依据。选取甘肃省洮河流域李家村、红旗2个代表水文站长系列径流资料作为基础数据,在还原计算的础上,对洮河流域径流进行还现计算,同时对径流变化特征... 河川径流还现计算是准确反映区域水资源状况的基础,同时也是水资源规划和决策的重要依据。选取甘肃省洮河流域李家村、红旗2个代表水文站长系列径流资料作为基础数据,在还原计算的础上,对洮河流域径流进行还现计算,同时对径流变化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956-2016年洮河流域李家村、红旗多年平均实测径流量分别为39.52×10^8 m^3、44.66×10^8 m^3,还原后多年平均天然径流量分别为39.69×10^8 m^3、46.11×10^8 m^3,多年平均还原水量分别为0.17×10^8 m^3、1.45×10^8 m^3,2站消耗水量主要用于农业灌溉;2站天然径流突变趋势基本一致,突变点均为1990年;李家村、红旗站径流多年平均天然径流量修正还现后分别为31.76×10^8 m^3、38.77×10^8 m^3,减少径流量分别为7.93×10^8 m^3、7.04×10^8 m^3,分别减少20%、15%;还现后李家村站年径流呈现略微增加趋势,而红旗站年径流量呈现略微减小趋势;径流量呈现20世纪50年代和70年代-21世纪00年代低于多年平均值,21世纪10年代高于平均值和不同丰、平、枯状态的年代际特证。研究结果为流域水资源调查评价提供基础支撑,对促进流域水资源高效利用和优化配置,指导区域水资源综合管理与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洮河流域 天然径流 还现计算 变化特征
下载PDF
胶州湾大沽河水龄及其对径流变化响应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孙健安 刘光亮 +2 位作者 罗崇鑫 史洁 高会旺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6-14,共9页
水龄是表征海域水动力系统环境效应的重要参数。本研究利用三维普林斯顿海洋模式模拟的胶州湾水动力场,驱动水龄模型计算了多年平均(1964—2008年)径流下胶州湾内大沽河水龄,并定量分析了不同径流条件下大沽河水龄的差异。结果表明:多... 水龄是表征海域水动力系统环境效应的重要参数。本研究利用三维普林斯顿海洋模式模拟的胶州湾水动力场,驱动水龄模型计算了多年平均(1964—2008年)径流下胶州湾内大沽河水龄,并定量分析了不同径流条件下大沽河水龄的差异。结果表明:多年平均径流下大沽河水龄约为42d,丰水年(2007年)和枯水年(2006年)分别为40和47d。水龄空间分布表现为大沽河口附近水龄最低,小于30d;从河口向湾口呈递增趋势,湾口处约为40d;东北部湾顶最高,可达60d以上。水龄季节性变化表现为冬季(48.1d)>秋季>春季>夏季(31.8d)。胶州湾内水龄空间分布与拉格朗日余流形态密切相关,春、冬两季湾内存在多个余流涡,阻碍了水交换,是导致湾东西两侧水龄差异较大的可能原因。径流量变化可显著影响水龄的时空分布:丰水年较枯水年水龄减小16%,冬季差异最大,河口以外海域可达10d以上,变幅超过20%,夏季影响最小,大部分海域不足5d,变幅约为10%;空间上径流变化对东北部湾顶影响显著,差异可达10d以上,河口附近差异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输运 水龄 径流量变化 拉格朗日余流 数值模拟
下载PDF
潇河大坝断面年径流序列随机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杨培志 韩娜娜 《天津农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1期10-13,共4页
采用径流序列分析对潇河流域1957-2007年径流量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近50 a来,潇河流域年径流量序列可划分为趋势成分、周期成分和随机成分三部分。其中趋势成分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年径流量均值随时间减小,用指数函数表示... 采用径流序列分析对潇河流域1957-2007年径流量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近50 a来,潇河流域年径流量序列可划分为趋势成分、周期成分和随机成分三部分。其中趋势成分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年径流量均值随时间减小,用指数函数表示;另一方面是年径流量在年际间的变化幅度随时间明显减小。周期成分用Fourier级数表示,建模试验表明,该径流序列具有3个显著性谐波,其周期为3.62 a、3.40 a和3.52 a,相应的余弦波系数为0.92、0.49和0.97,正弦波系数为-1.42、-0.43和-0.21。在周期成分中引入振幅衰减因子λ,且λ=0.944 0。独立随机成分宜用P-Ⅲ型概率分布表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序列 趋势分析 随机成分 建模试验
下载PDF
坪上水库径流还现计算分析 被引量:7
20
作者 孙娟绒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89-592,共4页
拟建的坪上水库位于滹沱河干流上,水库1956-2001年年平均还原径流为7.23亿m3,经分析,还原径流成果基本合理,但还原径流系列一致性不好,主要原因是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使流域的产汇流机制和渗漏机制发生了改变,从工程建设依据要求出发,... 拟建的坪上水库位于滹沱河干流上,水库1956-2001年年平均还原径流为7.23亿m3,经分析,还原径流成果基本合理,但还原径流系列一致性不好,主要原因是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使流域的产汇流机制和渗漏机制发生了改变,从工程建设依据要求出发,提出了径流还现修正的必要性。还现修正,即把早期下垫面状况下产生的径流量修正为现状条件下的径流量。修正的原理和方法即在径流还原计算的基础上,点绘水文站流域平均雨量与还原径流深相关图,分别通过前、后期点群中心绘制其降水-径流深相关线,两线之间横坐标距离即为由于受人类活动影响使年径流深减小的幅度。还现修正后水库的天然径流量为6.33亿m3,流域前、后期降水-径流深关系曲线基本趋于一致,反映了近期流域的实际状况,为工程规模和效益的确定提供合理科学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测径流 还原径流 还现径流 一致性 还现修正系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