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2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Operation of Draining Column Holdup for Slop Cut Withdrawal in Batch Distillation 被引量:6
1
作者 张雪梅 何杰 +3 位作者 张卫江 张志刚 简春贵 杨志才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06年第3期337-342,共6页
The new mode of operation for slop cut withdrawal in batch distillation, i.e., draining Column liquid holdup at the end of slop cut period, was proposed. And the stopping criterion for the operation was investigated, ... The new mode of operation for slop cut withdrawal in batch distillation, i.e., draining Column liquid holdup at the end of slop cut period, was proposed. And the stopping criterion for the operation was investigated, Experiments were carded out with isopropanol-n-propanol binary system and isopropanol-n-propanol-n-butanol ternary system in a distillation column with a liquid collector installed between the reboiler and the column section, Experimental results in a Ф 45mm batch column show that the proposed policy can overcome the flywheel effect caused by column liquid holdup and thus cut down operation time and energy consumption 31%-6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tch distillation slop cut mode of operation column holdup
下载PDF
The Operation of Draining Column Holdup for Slop Cut Withdrawal in Batch Distillation
2
作者 张雪梅 何杰 +3 位作者 张卫江 张志刚 简春贵 杨志才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06年第3X期337-342,共6页
The new mode of operation for slop cut withdrawal in batch distillation, i.e., draining column liquid holdup at the end of slop cut period, was proposed. And the stopping criterion for the operation was investigated. ... The new mode of operation for slop cut withdrawal in batch distillation, i.e., draining column liquid holdup at the end of slop cut period, was proposed. And the stopping criterion for the operation was investigated.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with isopropanol-n-propanol binary system and isopropanol-n-propanol-n-butanol ternary system in a distillation column with a liquid collector installed between the reboiler and the column section. Experimental results in a 45mm batch column show that the proposed policy can overcome the flywheel effect caused by column liquid holdup and thus cut down operation time and energy consumption 31%—6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TCH DISTILLATION slop cut mode of operation column HOLDUP
下载PDF
爆炸切割网络传爆中的间隙与角度效应
3
作者 周晓鹏 姜勇 袁航 《火工品》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7-43,共7页
为研究爆炸切割网络中传爆节点处传爆能力的关键影响因素,通过改变切割索对传爆药柱的传爆间隙进行了平板传爆试验,将试验结果结合仿真分析确定了JO-11C传爆药柱的仿真材料参数,并进一步分析了传播角度对传爆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为研究爆炸切割网络中传爆节点处传爆能力的关键影响因素,通过改变切割索对传爆药柱的传爆间隙进行了平板传爆试验,将试验结果结合仿真分析确定了JO-11C传爆药柱的仿真材料参数,并进一步分析了传播角度对传爆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传爆间隙的增加,传爆能力下降,切割索对传爆药柱的最大传爆间隙区间为2.0~2.5 mm;同时,传爆角度的增大能够显著提高传爆能力。本研究为爆炸切割网络的传爆性能研究以及提高武器系统的可靠性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切割网络 传爆间隙 传爆角度 传爆药柱 仿真分析
下载PDF
多块排样方式的二维板材下料优化模型与算法 被引量:1
4
作者 潘卫平 樊治平 +1 位作者 黄敏 计明军 《运筹与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6-62,共7页
针对矩形件二维板材剪切下料问题,提出一种多块排样方式的二维板材下料优化模型与求解算法。为了均衡考虑排样方式的计算复杂度和板材利用率,将多块排样方式的块数定为八块。通过3次一分为二剪切操作将板材分割成八个矩形块,并将每个块... 针对矩形件二维板材剪切下料问题,提出一种多块排样方式的二维板材下料优化模型与求解算法。为了均衡考虑排样方式的计算复杂度和板材利用率,将多块排样方式的块数定为八块。通过3次一分为二剪切操作将板材分割成八个矩形块,并将每个块剪切成方向相同的同种矩形件。构造八块排样的优化模型及算法是按照排样价值最大原则来确定所有可能尺寸的块中矩形件的最优布局和板材的最优八块划分。提出的列生成算法迭代调用上述八块排样算法生成一系列下料方案,选择耗费板材最少的一个下料方案作为最终解。通过采用文献基准例题和实际生产实例验证了本文算法,实验结果表明:八块排样算法的排样价值高于3种文献排样算法,并且,八块排样方式的下料算法板材利用率高于已有文献给出的下料算法。本文给出算法计算时间可满足实际应用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板材下料 矩形件 八块排样方式 列生成算法 板材利用率
下载PDF
深基坑超深钢管柱精准定位施工技术研究
5
作者 许小龙 张舵 杨达星 《科技资讯》 2024年第7期168-170,共3页
以武汉地铁12号线汉钢站深基坑开挖工程为依托,采用深基坑盖挖逆作法下进行主体构造施工,并对此工序下超深钢管柱的垂吊定位技术进行研究创新。通过以优化施工工艺、应用先进监测技术以及精准定位技术,通过“三项标高定位法”在深基坑... 以武汉地铁12号线汉钢站深基坑开挖工程为依托,采用深基坑盖挖逆作法下进行主体构造施工,并对此工序下超深钢管柱的垂吊定位技术进行研究创新。通过以优化施工工艺、应用先进监测技术以及精准定位技术,通过“三项标高定位法”在深基坑盖挖逆作施工条件下实施超深钢管柱高精度垂吊,以保证施工质量和工程进度,并为今后的类似工程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基坑 盖挖逆作法 钢管柱 垂吊技术
下载PDF
巧设Δ用微元思想解决物理问题
6
作者 徐清洪 杨冰 《物理通报》 CAS 2024年第4期71-73,共3页
微元法是分析、解决物理问题常用的方法,微元法可以把复杂的物理过程简化为学生熟知的简单的物理过程、物理规律.以3个问题为例,在分析和解决问题过程中通过微元法巧妙设置Δl、ΔT、Δθ,避开繁杂运算过程,旨在培养学生从局部到整体的... 微元法是分析、解决物理问题常用的方法,微元法可以把复杂的物理过程简化为学生熟知的简单的物理过程、物理规律.以3个问题为例,在分析和解决问题过程中通过微元法巧妙设置Δl、ΔT、Δθ,避开繁杂运算过程,旨在培养学生从局部到整体的科学思维和提高学生运用核心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元法 加速度 液柱移动 压强 转动切割
下载PDF
破碎薄矿体采场整体地压控制方案与参数优化研究
7
作者 刘东锐 《中国锰业》 2024年第5期60-64,77,共6页
针对某企业所属矿区破碎薄矿体在采用削壁充填法回采时存在冒顶片帮问题,提出向上回采过程中浇筑水平和垂直方向的混凝土柱,用于控制采场整体地压,防止上盘岩体的大规模变形。利用FLAC3D软件对混凝土柱双向间隔参数进行数值优化,设计了... 针对某企业所属矿区破碎薄矿体在采用削壁充填法回采时存在冒顶片帮问题,提出向上回采过程中浇筑水平和垂直方向的混凝土柱,用于控制采场整体地压,防止上盘岩体的大规模变形。利用FLAC3D软件对混凝土柱双向间隔参数进行数值优化,设计了9组参数方案,模拟得到了各分层回采后采场内部、周边矿岩以及混凝土柱的应力场、位移场及塑性区的分布情况,结果显示当混凝土柱间距参数为25 m×20 m时,混凝土柱内部塑性显著增长,并随着间距参数的增大呈现大面积贯通,导致混凝土柱支护强度减弱,影响整个采场的稳定性,因此,从塑性区角度和矿山需求进行判断,建议采场混凝土柱间距尺寸选为25 m×15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碎薄矿体 削壁充填法 地压控制 混凝土柱 支护参数优化
下载PDF
脉冲放电氦离子化气相色谱仪在高纯氦、高纯氮、高纯氩分析中的应用
8
作者 赵家有 《低温与特气》 CAS 2024年第1期41-46,共6页
脉冲放电氦离子化检测器是一种灵敏度极高的通用型检测器,对几乎所有无机和有机化合物均有很高的响应,它是一种能够检测至ng/g(10^(-9))级的检测器。脉冲放电氦离子化气相色谱仪特别适用于高纯氦、高纯氮、高纯氩的痕量杂质分析。通过... 脉冲放电氦离子化检测器是一种灵敏度极高的通用型检测器,对几乎所有无机和有机化合物均有很高的响应,它是一种能够检测至ng/g(10^(-9))级的检测器。脉冲放电氦离子化气相色谱仪特别适用于高纯氦、高纯氮、高纯氩的痕量杂质分析。通过确定色谱的最佳工作参数和切阀时间可以有效提高分析高纯氦、高纯氮、高纯氩杂质的检测效率和准确度,适用于工业连续性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放电氦离子化检测器 高纯氦 高纯氮 高纯氩 预切柱 中心切割
下载PDF
基于列生成的三阶段二维板材切割优化
9
作者 张欣 金月 《电脑与信息技术》 2024年第4期54-58,共5页
在大规模定制生产需求的背景下,对于方形件产品制造企业来说,面对一组多品种、小批量的矩形产品订单,如何生成科学合理的排样方案,以最小化使用板材的数量,从而有效降低企业下料生产调整费用、提高生产效率,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现实问题... 在大规模定制生产需求的背景下,对于方形件产品制造企业来说,面对一组多品种、小批量的矩形产品订单,如何生成科学合理的排样方案,以最小化使用板材的数量,从而有效降低企业下料生产调整费用、提高生产效率,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现实问题。针对具有齐头切约束的二维板材下料问题,以最小化使用的板材数量为目标,建立基于各切割阶段的长宽限制、产品项的完整性和齐头切等约束条件的三阶段二维矩形板材排样的整数规划模型。为求解该模型设计了基于列生成的算法,将原问题分解为限制主问题和子问题,子问题为生成满足约束并可能提高板材利用率的排样方案,限制主问题为获取最优排样组合。算例分析结果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和可行性。结果表明,在大规模算例下,所设计的算法不仅能明显提高求解效率,还能得到更具优势的排样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材切割 二维装箱 齐头切 列生成
下载PDF
基于FLAC^(3D)点柱式上向水平分层充填法点柱参数研究
10
作者 张应平 孙进辉 《有色金属设计》 2024年第3期7-14,共8页
在点柱式上向水平分层充填法中留设点柱的尺寸与间距对矿山的生产有较大影响,不合理的点柱参数会影响回采的安全性及采场的经济技术指标,因此留设点柱参数的合理选取是点柱式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成功应用的关键。文章以大红山铜矿西... 在点柱式上向水平分层充填法中留设点柱的尺寸与间距对矿山的生产有较大影响,不合理的点柱参数会影响回采的安全性及采场的经济技术指标,因此留设点柱参数的合理选取是点柱式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成功应用的关键。文章以大红山铜矿西矿段为工程背景,运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其点柱式上向水平分层充填法的点柱留设参数进行研究,最终确定其最优参数为点柱尺寸4 m×5 m,点柱跨度12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向水平分层充填法 点柱留设参数 数值模拟研究
下载PDF
回采工作面沿空留巷爆破切顶卸压实践
11
作者 段永 《江西煤炭科技》 2024年第3期118-121,共4页
煤层掘巷留保护煤柱开采,不仅会造成应力集中,还会损失高达10%~30%的煤炭资源。通过对比德丰源煤矿1334采面运输巷实施切顶卸压沿空留巷的效果总结、分析,得到巷道顶底板最大移近373 mm,非回采侧最大移近63 mm,且巷道顶板8 m范围内没有... 煤层掘巷留保护煤柱开采,不仅会造成应力集中,还会损失高达10%~30%的煤炭资源。通过对比德丰源煤矿1334采面运输巷实施切顶卸压沿空留巷的效果总结、分析,得到巷道顶底板最大移近373 mm,非回采侧最大移近63 mm,且巷道顶板8 m范围内没有发生离层现象,该巷道可为下一回采工作面安全回采提供可靠保障。沿空留巷爆破切顶卸压有利于解决煤柱应力集中、提高煤炭回采率、缓解采掘接替紧张、防止煤柱自燃、改善矿井安全生产条件、提高煤炭开采的经济效益,为矿井无煤柱安全高效开采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煤柱开采 沿空留巷 爆破 切顶卸压 留巷工艺
下载PDF
盖挖逆作法液压垂直插入钢管柱技术在地铁施工中的应用
12
作者 王更生 《工程技术研究》 2024年第14期73-75,共3页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和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盖挖逆作法成为地铁施工的常见方法。钢管柱作为盖挖逆作施工的主体承载及力学传导结构,其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地铁站整体施工质量和安全。为此,文章结合深惠城际西丽站盖挖逆作法施工实例,总...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和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盖挖逆作法成为地铁施工的常见方法。钢管柱作为盖挖逆作施工的主体承载及力学传导结构,其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地铁站整体施工质量和安全。为此,文章结合深惠城际西丽站盖挖逆作法施工实例,总结了盖挖逆作法施工钢管柱的重难点,并对液压垂直插入钢管柱技术在盖挖逆作法地铁站施工中的应用展开论述,以期为类似地铁站钢管柱施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盖挖逆作法 液压垂直插入 钢管柱技术
下载PDF
剖分T型钢轴心压杆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周圣凯 郝际平 +1 位作者 史小强 党伟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2005年第1期87-90,共4页
钢结构设计规范对热轧H型钢剖分T型钢轴心受压杆件腹板高厚比的限值做了修订。但其理论推导所做的假设偏于不安全,为了利于热轧H型钢剖分T型钢这种材料的推广利用,有必要做试验验证其修订的合理性。本次试验选取了3类T形截面,每类截面取... 钢结构设计规范对热轧H型钢剖分T型钢轴心受压杆件腹板高厚比的限值做了修订。但其理论推导所做的假设偏于不安全,为了利于热轧H型钢剖分T型钢这种材料的推广利用,有必要做试验验证其修订的合理性。本次试验选取了3类T形截面,每类截面取5种不同的长细比,共15个轴心受压试件,并做了相应的材性试验。通过试验发现,修正后的T型钢腹板宽厚比限值对于大部分情况是安全适用的,但对于长细比较小的试件修订后的限值偏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型钢 试验研究 轴心压杆 剖分 热轧H型钢 宽厚比限值 受压杆件 设计规范 理论推导 推广利用 试验验证 T形截面 轴心受压 长细比 修订 高厚比 钢结构 合理性 钢腹板 安全 试件
下载PDF
大直径开孔数控火焰切割机的研制 被引量:15
14
作者 王宗义 胡胜海 赵世军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2003年第3期258-262,共5页
介绍了DKK-1型大直径开孔数控火焰切割机的设计方案及实际使用情况.该设备可完成在圆柱壳体上的大直径相贯圆孔的开孔及切坡口工作,开孔直径范围(Φ1.0~3.0m).所开孔可以是正交孔,也可以是偏心孔,并可切割变角度上下坡口.割炬高度变化... 介绍了DKK-1型大直径开孔数控火焰切割机的设计方案及实际使用情况.该设备可完成在圆柱壳体上的大直径相贯圆孔的开孔及切坡口工作,开孔直径范围(Φ1.0~3.0m).所开孔可以是正交孔,也可以是偏心孔,并可切割变角度上下坡口.割炬高度变化范围:1.0m,切割厚度变化范围:30~120mm,切割圆孔精度:±1mm.采用齿圈转桥式旋转机构、悬臂和弧板式枪摆机构相结合的结构设计.采用程序控制、示教和人机共享控制相结合的控制策略.工控机作为数控系统主机,三相混合式步进电机作为控制电机,光电编码器作为测量器件.本文着重对机械结构设计、数控系统软硬件设计进行了讨论,并给出了设计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本设备已成功地应用于舰船建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直径开孔 数控切割机 圆柱面 相贯线
下载PDF
既有建筑托梁拔柱改造设计与施工控制 被引量:11
15
作者 赵挺生 丁丽萍 +2 位作者 唐菁菁 徐福泉 李东彬 《施工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54-59,共6页
伴随低碳理念,我国建筑业发展正在步入低投入低消耗的现代化改造、维修与加固时期。托梁拔柱作为一种扩大柱间距较好的技改方法得到了广泛应用。由于改造过程的结构时变特性以及现场作业难度大等特点,导致其高风险性。为此,结合既有建... 伴随低碳理念,我国建筑业发展正在步入低投入低消耗的现代化改造、维修与加固时期。托梁拔柱作为一种扩大柱间距较好的技改方法得到了广泛应用。由于改造过程的结构时变特性以及现场作业难度大等特点,导致其高风险性。为此,结合既有建筑托梁拔柱改造实践,在系统探讨托梁拔柱改造施工工艺流程的基础上,基于现代工程安全理论,分析了既有结构承载能力降低风险、设计完整结构在施工过程呈现的阶段非完整性失效风险、托梁拔柱施工质量风险、施工过程人身伤害风险以及托梁拔柱工程使用安全风险。综合应用建筑防倒塌设计方法和建筑加固技术,提出了既有建筑托梁拔柱改造的构造设计、极限状态设计、变形与刚度控制和结构布置防倒塌设计原则,并建议了结构加固、托梁原位制作以及截柱卸载施工技术要点,最后介绍了单层工业厂房和多层框架办公建筑托梁拔柱改造的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既有建筑 改造 托梁拔柱 设计方法 施工技术
下载PDF
完全能量耦合精馏塔的设计、模拟与优化 被引量:28
16
作者 龚超 余爱平 +1 位作者 罗祎青 袁希钢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77-184,共8页
本文针对完全能量耦合精馏塔,基于Fenske-Underwood-Gilliland方程建立了完整的简捷设计方法,得到了各塔的实际理论板数、适宜的进料和侧线液相采出位置以及各塔回流比等参数。并在此基础上通过严格模拟,对完全热耦合精馏塔的中间组分... 本文针对完全能量耦合精馏塔,基于Fenske-Underwood-Gilliland方程建立了完整的简捷设计方法,得到了各塔的实际理论板数、适宜的进料和侧线液相采出位置以及各塔回流比等参数。并在此基础上通过严格模拟,对完全热耦合精馏塔的中间组分分配比β、气相分割比Rv和液相分割比Rl等参数进行了优化,得出了它们对再沸器热负荷的影响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耦合精馏塔 简捷设计 严格模拟 优化
下载PDF
C形冷弯薄壁型钢切割短柱轴压试验 被引量:6
17
作者 王小平 钟国辉 林少书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57-60,共4页
把辊轧成型的C形冷弯薄壁型钢构件切割成若干短柱,在短柱中将产生不同程度的歪曲变形,进而引起附加的初始几何缺陷。对10个切割而成的C形冷弯薄壁型钢短柱进行了轴压试验,并根据GB500182002计算了短柱的轴压承载力。结果表明切割短柱在... 把辊轧成型的C形冷弯薄壁型钢构件切割成若干短柱,在短柱中将产生不同程度的歪曲变形,进而引起附加的初始几何缺陷。对10个切割而成的C形冷弯薄壁型钢短柱进行了轴压试验,并根据GB500182002计算了短柱的轴压承载力。结果表明切割短柱在轴压力作用下,两翼缘为内收的歪曲破坏,腹板为局部屈曲破坏模式,短柱极限承载力仅为规范计算值的83%~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弯薄壁型钢 轴压试验 短柱 切割 C形 初始几何缺陷 轴压承载力 极限承载力 压力作用 破坏模式 局部屈曲 钢构件 计算值 翼缘 腹板
下载PDF
面向可加工性的复杂约束状态下一维优化下料 被引量:15
18
作者 阎春平 宋天峰 刘飞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95-201,共7页
根据目前对优化下料问题的研究现状,指出优化下料问题应综合考虑产品设计、生产、制造过程,给出了影响一维优化下料问题的复杂约束状态;以可加工性好和原材料利用率高为目标,建立了复杂约束状态下以综合资源消耗最少为目标函数的优化下... 根据目前对优化下料问题的研究现状,指出优化下料问题应综合考虑产品设计、生产、制造过程,给出了影响一维优化下料问题的复杂约束状态;以可加工性好和原材料利用率高为目标,建立了复杂约束状态下以综合资源消耗最少为目标函数的优化下料问题的数学模型;提出并实现了非定长优化和定长优化相结合的两阶段一维优化下料方法。最后,通过实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加工性 复杂约束 优化下料问题 列生成算法 绿色制造
下载PDF
定长条材优化下料的实用算法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龚坚 刘飞 徐宗俊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7年第1期92-97,共6页
在分析定长条材优化下料数学模型基础上,构造了一个背包列生成近似算法,从工程实践角度给出了此问题的求解方法。
关键词 优化下料问题 条材 定长条材 下料 数学模型
下载PDF
工业过程在线控制气相色谱仪中柱切系统的研制 被引量:3
20
作者 许国旺 路鑫 +3 位作者 汪敏燕 叶芬 张玉奎 卢佩章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15-118,共4页
根据某石化总厂生产过程控制23套在线气相色谱仪中柱切系统国产化的实际需要,在气相色谱专家系统研究的基础上,通过选择正确的柱系统,并采用基于反吹、前吹、中心切割等基本柱切方法为基础的组合式柱切技术,配以往长、流量、流动方... 根据某石化总厂生产过程控制23套在线气相色谱仪中柱切系统国产化的实际需要,在气相色谱专家系统研究的基础上,通过选择正确的柱系统,并采用基于反吹、前吹、中心切割等基本柱切方法为基础的组合式柱切技术,配以往长、流量、流动方向和柱温的调节,取得了圆满成功。实际使用证明,所研制柱子的性能达到日本原装柱的水平,寿命为1~3年不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法 在线色谱 柱系统 切换 多柱系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