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9篇文章
< 1 2 3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补阳还五汤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大鼠的止痛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赵静 张建 胡爱民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1002-1010,共9页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大鼠的止痛作用及机制。【方法】将60只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MNCV)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中药低、中、高剂量组,中药高剂量+H-89[蛋白激酶A(PKA)抑制剂]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大鼠的止痛作用及机制。【方法】将60只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MNCV)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中药低、中、高剂量组,中药高剂量+H-89[蛋白激酶A(PKA)抑制剂]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其他各组大鼠采用高脂高糖饲料饲喂结合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法构建DPN模型。给药结束后,检测大鼠足热痛阈值,测定大鼠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表皮内神经纤维密度(IENF),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检测血清空腹胰岛素(FINS)、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白细胞介素(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生成素1(Ang-1)、CD34水平,坐骨神经组织中环磷酸腺苷(cAMP)浓度,Western Blot法检测坐骨神经组织中PKA和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足热痛阈值,TC、TG、LDL-C、HOMA-IR,IL-1β、IL-6和TNF-α水平均显著增加(P<0.05),HDL-C、FINS,VEGF、Ang-1、CD34,IENF,MNCV和SNCV值,cAMP浓度水平,PKA和CREB磷酸化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中药低、中、高剂量组上述指标均得到显著改善(P<0.05),且呈剂量依赖性;与中药高剂量+H-89组比较,中药高剂量组各指标水平均被逆转。【结论】补阳还五汤可改善DPN大鼠胰岛素抵抗、血脂代谢,减轻肢体疼痛,改善局部微循环障碍,保护神经功能,体现了“活血通络止痛”的治疗特点;补阳还五汤的止痛作用可能与改善局部微循环障碍、抑制炎症因子释放及调节cAMP/PKA/CREB信号通路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阳还五汤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疼痛 微循环障碍 炎症因子 环磷酸腺苷(cAMP)-蛋白激酶A(PKA)-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通路 大鼠
下载PDF
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延迟愈合与微循环因子相关性研究
2
作者 李江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24年第3期107-110,共4页
目的:研究股骨颈骨折术后延迟愈合与微循环因子的相关性,以期为促进骨折患者术后早期愈合提供可靠方向。方法:选取2019—2022年在复旦大学附属闵行医院接受内固定手术治疗的股骨颈骨折患者,根据患者术后愈合情况,将其分为正常愈合组(n=... 目的:研究股骨颈骨折术后延迟愈合与微循环因子的相关性,以期为促进骨折患者术后早期愈合提供可靠方向。方法:选取2019—2022年在复旦大学附属闵行医院接受内固定手术治疗的股骨颈骨折患者,根据患者术后愈合情况,将其分为正常愈合组(n=87)和延迟愈合组(n=33)。术后6个月对所有患者微循环指标进行检测,对比不同愈合情况患者的微循环因子水平,并分析微循环因子对股骨颈骨折术后延迟愈合的影响。结果:正常愈合组血浆黏度、全血低切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及甲襞微循环形态、流态及襻周积分均低于延迟愈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9.301、6.368、12.805、11.616、18.788和17.980,P值均<0.05)。正常愈合组血清内皮素(ET)和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低于延迟愈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6.784和6.410,P值均<0.05)。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甲襞微循环形态、流态、襻周积分及ET、CRP是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延迟愈合的影响因素。结论:微循环状态及微循环指标ET、CRP水平均在股骨颈骨折术后延迟愈合患者中呈高表达,是患者术后延迟愈合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愈合 股骨颈骨折 延迟愈合 循环因子 一般线性回归分析
下载PDF
基于BDNF/CREB信号通路探讨巴戟天对慢性应激抑郁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王钦 刁丽梅 蔡萧君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9-74,I0017,共7页
目的研究巴戟天对慢性应激抑郁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细胞内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cyclic adenosine phosphate response element binding protein,CREB)信号通路的影... 目的研究巴戟天对慢性应激抑郁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细胞内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cyclic adenosine phosphate response element binding protein,CRE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从40只SD大鼠随机选取其中10只为正常组,对其余大鼠构建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模型后,再将其分为3组,即模型组,盐酸氟西汀组(3.17 mg·kg^(-1)),巴戟天组(3.17 g·kg^(-1))。持续灌胃后给药8周,1次/d,并先后在造模前、造模后和给药后开展了行为学实验,以判断大鼠的抑郁情况。通过苏木素-伊红染色(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HE)研究大鼠海马形态学改变,用免疫组织化学法(Immunohistochemistry,IHC)测定大鼠海马BDNF蛋白表达,用HE染色研究大鼠海马组织病理损伤并评分,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RT-PCR)测定大鼠海马BDNF、TrkB、CREB mRNA相对表达,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WB)测定大鼠海马BDNF、TrkB、CREB蛋白的相对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活动总路程显著减少(P<0.05),自主游泳时间显著减少(P<0.05),悬尾挣扎时间显著减少(P<0.05)。HE染色结果中表明海马神经元组织受到破坏,病理损伤评分显著下降(P<0.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中海马BDNF表现显著下降(P<0.05),BDNF、TrkB、CREB mRNA的基因相对表达显著下降(P<0.05);与模型组对比,盐酸氟西汀组和巴戟天组大鼠活动的总里程明显提高(P<0.05),自主游泳时间显著增加(P<0.05),悬尾挣扎时间显著增加(P<0.05),HE染色结果表明海马神经元组织明显复原,病理损伤评分增加(P<0.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中BDNF表现显著增加(P<0.05),BDNF、TrkB、CREB mRNA的基因相对表达明显增加(P<0.05)。结论经慢性应激刺激后,巴戟天可能通过激活BDNF/TrkB/CREB信号通路对抑郁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发挥神经保护作用,改善其抑郁样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戟天 抑郁 海马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 机制研究
下载PDF
CDFI血流信号分级、抗CCP抗体、G6PI、RF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价值
4
作者 吕蕾 巴燕·艾克海提 +2 位作者 杨丽 杨婷 林雨薇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6期634-637,共4页
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血流信号分级、抗环瓜氨酸肽抗体(CCP)、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G6PI)、类风湿因子(RF)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2年4月至2023年10月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收治的100例RA患者... 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血流信号分级、抗环瓜氨酸肽抗体(CCP)、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G6PI)、类风湿因子(RF)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2年4月至2023年10月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收治的100例RA患者纳入观察组,根据病情分为RA活动期组(n=50)和RA非活动期组(n=50);依据血流信号CDFI分级分为0~1级组(n=20)、2级组(n=17)、3级组(n=13)。选取同期本院收治的100例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纳入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对照组一般临床资料(性别、病程、年龄、RA家族史、体重指数、吸烟史、饮酒史、居住地、职业等),比较不同活动期患者抗CCP抗体、G6PI及RF水平;比较不同血流信号分级组患者抗CCP抗体、G6PI及RF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CDFI血流信号分级、抗CCP抗体、G6PI、RF联合检测对RA的诊断价值。结果两组患者性别构成比、病程、年龄、RA家族史、体重指数、吸烟史、饮酒史、居住地、职业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抗CCP抗体、G6PI及R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A活动期组患者抗CCP抗体、G6PI及RF水平均高于RA非活动期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流信号3级组患者抗CCP抗体、G6PI及RF水平均高于血流信号0-1级组、2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DFI血流信号分级、抗CCP抗体、G6PI、RF单独检测RA的敏感度分别为79.57%、86.45%、82.14%、77.89%,特异度分别为83.89%、79.28%、83.67%、84.15%,AUC分别为0.855(0.804~0.907)、0.940(905~0.976)、0.893(0.852~0.935)、0.800(0.736~0.864),CDFI血流信号分级、抗CCP抗体、G6PI、RF联合检测RA的敏感度为89.36%,特异度为77.24%,AUC为0.957(0.933~0.980)。结论RA患者血清CCP抗体、G6PI、RF水平升高,随着CDFI血流信号分级增大,升高愈加明显,CDFI血流信号分级、抗CCP抗体、G6PI、RF联合检测RA诊断价值较高,对判断RA进展具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湿性关节炎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 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 类风湿因子
下载PDF
血清信号素3A在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价值
5
作者 宋丽云 宋丽青 +2 位作者 戴薇 曾频频 谭立明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6期5-8,共4页
目的通过检测血清信号素3A(Sema3A)在类风湿关节炎(RA)中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对RA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取到赣州市人民医院就诊者并分为三组:(1)RA组(病情活动性RA 51例,病情非活动性RA 52例)。(2)非RA组患者93例。(3)健康对照组(HC)50... 目的通过检测血清信号素3A(Sema3A)在类风湿关节炎(RA)中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对RA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取到赣州市人民医院就诊者并分为三组:(1)RA组(病情活动性RA 51例,病情非活动性RA 52例)。(2)非RA组患者93例。(3)健康对照组(HC)5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中Sema3A、抗环瓜氨酸多肽抗体(anti-CCP)和抗RA33抗体(anti-RA33);散射比浊法检测类风湿因子(RF)和C-反应蛋白(CRP);魏氏法检测红细胞沉降率(ESR)。结果RA组血清Sema3A、anti-CCP、RF和anti-RA33表达水平分别为(27.15±8.19)ng/ml、131.31(399.50)U/ml、105.90(167.50)U/ml和30.80(23.80)U/ml,与非RA组和HC组比较,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Sema3A对RA诊断的曲线下面积为0.76,标准误为0.03,95%可信区间(95%CI)为0.70~0.82。ROC曲线分析各项指标对RA的诊断显示,特异度最高的是anti-CCP(Sp=0.92),灵敏度最高的是RF(Se=0.83),约登指数和曲线下面积最高的是anti-CCP(YDI=0.73,AUC=0.85)。RA病情活动组和非活动组血清Sema3A水平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血清Sema3A与ESR、CRP、DAS28均呈负相关(r=-0.54,r=-0.66,r=-0.42,P<0.01)。结论Sema3A对RA患者具有良好诊断价值,与非RA患者比较具有鉴别诊断价值,且可以用来判断RA疾病的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诊断 信号素3A 抗环瓜氨酸多肽抗体 类风湿因子 抗RA33抗体
下载PDF
摆锤冲击作用下大理岩的损伤特征研究
6
作者 余国强 侯克鹏 +1 位作者 孙华芬 朱志岗 《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4期46-51,76,共7页
为了研究局部循环冲击作用下大理岩的损伤变化特征,论文利用损伤因子定义岩石的损伤程度,借助摆锤冲击试验机对大理岩试件进行不同冲击能量下接触面积之比为1/18S的循环冲击试验,分析其不同冲击能量和冲击次数对大理岩试件的冲击损伤,... 为了研究局部循环冲击作用下大理岩的损伤变化特征,论文利用损伤因子定义岩石的损伤程度,借助摆锤冲击试验机对大理岩试件进行不同冲击能量下接触面积之比为1/18S的循环冲击试验,分析其不同冲击能量和冲击次数对大理岩试件的冲击损伤,损伤因子随着冲击能量和冲击次数不同的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当摆锤扬角为10°时,试件未发生明显的损伤破坏,随着循环冲击次数的增加,损伤因子不断增加,当循环冲击增加到一定次数时,试件会发生宏观破坏,损伤因子会发生显著变化;随着摆锤扬角的增大,波速开始明显降低,试件发生断裂破坏时所需的冲击吸收能量和冲击次数不断减少,损伤因子增长率可达75%。考虑到矿岩对溜井井壁的冲击方式为不同接触面积的局部冲击,研究结果可以为矿山溜井井壁受矿岩冲击损伤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理岩 局部循环冲击 摆锤试验 损伤因子 吸收能
下载PDF
IGF-1在2型糖尿病及2型糖尿病肾病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7
作者 黄丽 潘佳玥(综述) 杨杨(审校) 《疑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253-256,共4页
2型糖尿病是全球增长速度最快的代谢性疾病之一,据预测到2040年糖尿病患者将增加到6.42亿,而其中30%~40%会发展为糖尿病肾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是一种由70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与胰岛素具有同源性,具有类胰岛素作用,又在细胞增... 2型糖尿病是全球增长速度最快的代谢性疾病之一,据预测到2040年糖尿病患者将增加到6.42亿,而其中30%~40%会发展为糖尿病肾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是一种由70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与胰岛素具有同源性,具有类胰岛素作用,又在细胞增殖、分化、凋亡以及机体的代谢、胚胎发育、肿瘤发生和发展等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众多研究发现,IGF-1直接或间接参与了糖尿病的病理生理过程,并且通过胰岛素相关信号通路与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存在紧密联系。环状甘氨酸—脯氨酸(cGP)是IGF-1的代谢产物,参与IGF-1的调节,cGP/IGF-1代表有生物活性的IGF-1。现综述IGF-1在2型糖尿病及2型糖尿病肾病中的可能作用,为其治疗和预防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肾病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环状甘氨酸—脯氨酸
下载PDF
循环荷载作用下土工格栅加筋黄土动力特性研究
8
作者 唐富春 张吾渝 +1 位作者 唐鑫 刘成奎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8-161,共14页
【目的】由于黄土所具有的结构疏松、抗剪性低,以及对水、力及震动都十分敏感等工程特性,故探究采用双向土工格栅对西宁地区黄土加筋前后土体动力性能的改善效果。【方法】采用GDS双向动三轴测试系统开展不同加筋层间距、不同围压、不... 【目的】由于黄土所具有的结构疏松、抗剪性低,以及对水、力及震动都十分敏感等工程特性,故探究采用双向土工格栅对西宁地区黄土加筋前后土体动力性能的改善效果。【方法】采用GDS双向动三轴测试系统开展不同加筋层间距、不同围压、不同动应力幅值工况条件下加筋黄土的动三轴试验,分析循环荷载作用下加筋层间距对黄土动强度、动剪切模量、阻尼比等动力响应特性的影响,探讨分析加筋黄土动力响应特性的演化规律。【结果】结果显示:黄土动应变随着动应力的增大而增大,骨干曲线呈现应变强化型,并且骨干曲线随加筋层间距的减小逐渐由曲线型过渡为直线型;随着加筋层间距的减小,黄土强度随之增大,随着围压和加筋层间距的增加,黄土幅值剪应力明显增大,动剪应变减小,阻尼比明显减小。【结论】结果表明:围压和加筋层间距对加筋黄土的动力特性具有显著的增强作用,且存在一个最优加筋层间距。研究成果可为西宁地区加筋黄土道路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工格栅 动三轴模型试验 加筋间距 动力特性 循环荷载 变形 影响因素
下载PDF
IL-6、IL-10与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活动度、自身抗体及凝血功能的相关性
9
作者 涂华微 谢传美 +3 位作者 赵鑫 唐婕 陈婕 张雷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646-650,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IL-6、IL-10水平与RA患者疾病活动度、自身抗体、凝血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就诊的172例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作为RA组;另选取172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收集两组对象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自身抗体(RF-IgM... 目的:探讨血清IL-6、IL-10水平与RA患者疾病活动度、自身抗体、凝血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就诊的172例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作为RA组;另选取172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收集两组对象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自身抗体(RF-IgM、RF-IgG、RF-IgA、Anti-CCP)、凝血功能(PT、APTT、TT、FIB、D-D)等临床指标,所有患者均进行疾病活动度评分(DAS28),并按DAS28评分分为高疾病活动组、中疾病活动组、低疾病活动组三组;通过流式微球捕获芯片技术(CBA)测定患者血清中IL-6、IL-10水平;比较RA组及健康对照组血清IL-6、IL-10水平、自身抗体及凝血功能的差异;比较RA各疾病活动组间IL-6和IL-10水平、自身抗体及凝血功能的差异;分析IL-6、IL-10水平与自身抗体的相关性;分析IL-6、IL-10水平与凝血功能的相关性。结果:上述各指标RA组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高疾病活动组IL-6水平高于中低疾病活动组(P<0.05);各组间IL-10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高疾病活动组RF-IgM及RF-IgA水平、FIB及D-D水平均高于中低疾病活动组(P<0.05);IL-10水平与RF-IgM、RF-IgA、PT、APTT正相关(P<0.05),与TT负相关(P<0.05);IL-6与纤维蛋白原(FIB)及D-二聚体(D-D)正相关(P<0.05),与RF及Anti-CCP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IL-6可作为疾病活动性指标之一;IL-10可作为RA诊断参考指标之一;IL-6和IL-10升高的RA患者更易出现凝血功能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10 类风湿因子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 凝血功能
下载PDF
血清类风湿因子、抗环瓜氨酸肽抗体、红细胞沉降率在类风湿关节炎联合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10
作者 朱香琴 高敏 《中国现代医生》 2024年第17期34-37,共4页
目的探讨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RF)、抗环瓜氨酸肽抗体(anti-cyclic citrullinated peptide,anti-CCP)以及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联合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RF)、抗环瓜氨酸肽抗体(anti-cyclic citrullinated peptide,anti-CCP)以及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联合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于笔者医院诊断为RA的患者70例作为RA组,诊断为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60例作为非RA组。另选取同期体检的50例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利用免疫比浊法检测RF,利用化学发光法检测抗CCP抗体,利用魏氏法原理测定ESR,比较各指标单独及联合检测的诊断结果,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判断指标的诊断价值。结果RA组RF和抗CCP抗体水平明显高于非RA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A组ESR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与非R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RF、抗CCP抗体和ESR联合检测的敏感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57.14%、99.09%、97.56%、76.22%。3者联合检测的特异性及阳性预测值明显高于单独检测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显示3者指标联合检测的曲线下面积可达0.913,诊断价值最高。结论血清RF、抗CCP抗体、ESR联合诊断的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最高,有利于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类风湿因子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 红细胞沉降率
下载PDF
央行是否应重新启用“逆周期因子”?——基于反事实方法的评估
11
作者 程贵 刘宇哲 王海英 《兰州财经大学学报》 2024年第4期55-67,共13页
逆周期因子调节是中国外汇管理创新的重要手段之一,有助于平复汇率波动。文章使用CFETS包含的22个国家日度汇率数据,测算中国是否在2022年重新启用逆周期因子,进而利用回归控制法预测中国若未采用逆周期因子调节人民币汇率变化的反事实... 逆周期因子调节是中国外汇管理创新的重要手段之一,有助于平复汇率波动。文章使用CFETS包含的22个国家日度汇率数据,测算中国是否在2022年重新启用逆周期因子,进而利用回归控制法预测中国若未采用逆周期因子调节人民币汇率变化的反事实结果,从而估计逆周期因子对人民币汇率的作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2022年中国外汇管理重新启用逆周期因子调节,对汇率的双向波动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此,建议央行进一步推动人民币汇率市场化进程,在面对重大外部负向冲击时,可将逆周期因子作为一种非常规汇率管理工具重新启用,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把握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战略主动,助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周期因子 汇率波动 反事实分析 非常规汇率管理工具
下载PDF
血清抗环瓜氨酸肽抗体、类风湿因子、免疫球蛋白G、补体C3、补体C4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12
作者 付鹏 张敏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7期80-82,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类风湿因子(RF)、免疫球蛋白G(IgG)、补体C3、补体C4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2年3月枝江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126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体检... 目的:探讨血清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类风湿因子(RF)、免疫球蛋白G(IgG)、补体C3、补体C4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2年3月枝江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126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126例作为对照组,根据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活动(DAS-28)评分将观察组分为缓解期组(n=72)与活动期组(n=54)。所有研究对象检测血清CCP抗体、RF、IgG、补体C3、补体C4水平。比较各组各项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血清CCP抗体、RF、IgG、补体C3、补体C4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活动期组血清CCP抗体、RF、IgG、补体C3、补体C4水平均高于缓解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体内血清CCP抗体、RF、IgG、补体C3、补体C4均异常升高,并与类风湿关节炎病情活动度有关,可作为类风湿关节炎早期诊断及病情监测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补体C3 补体C4 类风湿因子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 免疫球蛋白G
下载PDF
重载铁路基床级配碎石动弹性模量及颗粒破碎试验研究
13
作者 龙尧 张同文 +1 位作者 肖源杰 张家生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26-234,共9页
针对级配碎石的动力特性以及颗粒破碎性质,采用室内动三轴试验,研究其在循环荷载作用下循环应力比(cyclic stress ratio,CSR)、围压以及加载次数对累积动应变、动弹性模量、颗粒形状系数和颗粒破碎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CSR条件下,... 针对级配碎石的动力特性以及颗粒破碎性质,采用室内动三轴试验,研究其在循环荷载作用下循环应力比(cyclic stress ratio,CSR)、围压以及加载次数对累积动应变、动弹性模量、颗粒形状系数和颗粒破碎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CSR条件下,加载次数达到10000次时,累积动应变基本完成。随着加载次数的增加,不同CSR下的动弹性模量逐渐减小,滞回圈面积逐渐增加后保持稳定。低围压下,CSR对动弹性模量影响不显著,动弹性模量增加幅度较少;高围压下,动弹性模量随着CSR的增加而增长较大。循环荷载作用下,颗粒破碎方式主要为研磨;颗粒粒径越大,试验后的颗粒形状系数球度越大,颗粒越靠近球形,其轮廓线越圆滑。当CSR小于0.3时,影响颗粒破碎的主要因素为动应力大小,而围压影响不显著;当CSR大于0.3时,颗粒破碎主要因素受动应力和围压共同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级配碎石 动弹性模量 循环应力比 颗粒破碎 形状系数
下载PDF
十堰烟区近30年烤烟大田生长期气候因子变化特征分析
14
作者 任恒 曾繁蕊 +3 位作者 杜世晔 陈子凡 沈雨 严一霖 《中国农学通报》 2024年第24期92-99,共8页
针对气候因子概率分布、周期变换规律对烟叶大田期不同生育阶段均存在不同差异性的现状,利用湖北省十堰烟区7个国家气象站1991—2020年4—9月气候统计资料,首先采用最小二乘法研究烟叶不同生育阶段气候因子年际变化趋势;其次采用核密度... 针对气候因子概率分布、周期变换规律对烟叶大田期不同生育阶段均存在不同差异性的现状,利用湖北省十堰烟区7个国家气象站1991—2020年4—9月气候统计资料,首先采用最小二乘法研究烟叶不同生育阶段气候因子年际变化趋势;其次采用核密度估计函数,研究不同生育阶段气候因子概率分布特征;最后采用小波变换算法,研究多时间尺度周期变换差异性。结果表明:烟叶不同生育阶段气候因子均存在一定年代差异性,气温条件较为稳定;日照时数在旺长期均呈递减趋势,其他生育期日照变化较为平稳;降水量方面各生育期存在较大差异;烟叶不同生育阶段气温、降水量概率分布存在较大差异,日照时数概率分布较为集中;不同生育阶段气候因子均存在多时间尺度周期变换规律,烟叶成熟期存在长时间尺度第一主周期变换,对气候因子敏感程度远高于其余阶段。研究结果为优化烟叶种植布局和提高种植效益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烟叶生育阶段 最小二乘 核密度估计 小波变换 气候 气候因子 概率分布 周期变换
下载PDF
静滴左卡尼汀与环磷腺苷联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效果观察
15
作者 冯地 李丹 徐春芝 《天津药学》 2024年第2期29-32,共4页
目的:探讨静滴左卡尼汀与cAMP联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VMC)的具体疗效。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64例VMC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2例。对照组予以cAMP注射液40 mg溶于250 ml 5%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1次/d;观... 目的:探讨静滴左卡尼汀与cAMP联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VMC)的具体疗效。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64例VMC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2例。对照组予以cAMP注射液40 mg溶于250 ml 5%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1次/d;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左卡尼汀注射液10~20 mg/kg溶于250 ml 5%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1次/d。两组持续治疗14 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88%(31/3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88%(23/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干扰素-γ(IFN-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IL-4水平较对照组高,IL-6、TNF-α和IFN-γ水平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心肌肌钙蛋白T(c Tn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 TnT、CK-MB和NT-proBNP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63%(5/32),与对照组的9.38%(3/3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MC患者采用左卡尼汀联合cAMP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强患者的临床疗效,进一步缓解炎性反应,减轻心肌损伤,且用药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心肌炎 左卡尼汀 环磷腺苷 炎症因子 心肌损伤标志物
下载PDF
血清circVMA21水平对脓毒症患者预后评估的价值
16
作者 任艳艳 杨宏锋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593-597,共5页
目的 探讨血清环状RNA液泡ATP酶组装因子(circVMA21)水平对脓毒症患者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 将2020年7月至2022年12月该院收治的200例脓毒症患者纳入研究作为脓毒症组。对患者进行随访,根据脓毒症患者治疗后28 d是否存活将患者分为预后... 目的 探讨血清环状RNA液泡ATP酶组装因子(circVMA21)水平对脓毒症患者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 将2020年7月至2022年12月该院收治的200例脓毒症患者纳入研究作为脓毒症组。对患者进行随访,根据脓毒症患者治疗后28 d是否存活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128例)和预后不良组(72例)。另外,选取200例同期本院收治的普通感染患者作为对照组。收集所有纳入研究者的临床资料,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血清circVMA21水平,Spearman法分析circVMA21与序贯性器官衰竭评估(SOFA)评分、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ircVMA21对脓毒症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Kaplan-Meier法分析circVMA21与脓毒症患者生存预后的关系,Logistic回归分析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脓毒症组血清circVMA21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脓毒症患者血清circVMA21水平与SOFA评分、APACHEⅡ评分均呈负相关(r=-0.553、-0.543,P<0.05)。与预后良好组比较,预后不良组circVMA21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I(cTnI)、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EU)、SOFA评分、APACHEⅡ评分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circVMA21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48(95%CI:0.793~0.902),截断值为0.55,灵敏度为83.30%,特异度为78.90%,约登指数为0.622。Kaplan-Meier法分析显示,circVMA21>0.55与circVMA21≤0.55患者生存预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 χ^(2)=5.138,P=0.023)。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APACHEⅡ评分是脓毒症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circVMA21为预后良好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 脓毒症患者血清circVMA21水平降低,血清circVMA21是脓毒症患者预后良好的保护因素,可作为评估脓毒症患者预后的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环状RNA液泡ATP酶组装因子 预后
下载PDF
耐高温特钢管道在循环载荷下的疲劳行为及其影响因素
17
作者 郭飞 《特钢技术》 CAS 2024年第3期43-48,共6页
本研究全面分析了循环载荷对耐高温特种钢管道疲劳行为的影响。关键发现包括:应力幅、平均应力和载荷频率是决定管道疲劳寿命的主要因素;高温环境会显著降低材料的疲劳抗力;载荷历史亦对疲劳行为产生重要影响。为提升管道性能,研究建议... 本研究全面分析了循环载荷对耐高温特种钢管道疲劳行为的影响。关键发现包括:应力幅、平均应力和载荷频率是决定管道疲劳寿命的主要因素;高温环境会显著降低材料的疲劳抗力;载荷历史亦对疲劳行为产生重要影响。为提升管道性能,研究建议采用先进材料技术、优化设计,调整载荷条件,并考虑极端工作条件。这些结论不仅为耐高温特种钢管道的设计、应用和维护提供了科学指导,也为未来材料技术的发展指明了方向。通过深入理解循环载荷对管道疲劳行为的影响,能够有效预防管道故障,为材料科学领域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和实验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高温材料 管道 循环载荷 疲劳行为 影响因素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类风湿因子抗环瓜氨酸肽抗体红细胞沉降率水平的临床检测价值分析
18
作者 汤可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15期1144-1147,共4页
目的通过检测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红细胞沉降率(ESR)水平分析三者对类风湿关节炎(RA)的的临床价值。方法于2022年6月至2023年12月将100例RA患者纳入本研究作为研究对象。检测所有患者RF、抗CCP抗体、ESR水平... 目的通过检测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红细胞沉降率(ESR)水平分析三者对类风湿关节炎(RA)的的临床价值。方法于2022年6月至2023年12月将100例RA患者纳入本研究作为研究对象。检测所有患者RF、抗CCP抗体、ESR水平,比较不同RA病情程度、不同预后患者的RF、抗CCP抗体、ESR水平。分析RF、抗CCP抗体、ESR与病情程度的相关性,并分析三者对RA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不同RA病情程度患者RF、抗CCP抗体、ES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RA患者的RF、抗CCP抗体、ESR均高于中度和轻度RA患者,而中度RA患者的RF、抗CCP抗体、ESR均高于轻度RA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F(r=0.741)、抗CCP抗体(r=0.805)、ESR(r=0.675)与RA病情程度均呈正相关(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RF曲线下面积(AUC=0.859)、抗CCP抗体(AUC=0.885)、ESR(AUC=0.758)对RA患者预后具有显著的预测价值(AUC>0.7,P<0.05)。结论RF、抗CCP抗体、ESR与RA患者病情变化密切相关,而且对RA患者预后具有显著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类风湿 类风湿因子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 红细胞沉降率
下载PDF
类风湿因子联合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水平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诊断价值
19
作者 谭雪萍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11期145-147,共3页
目的:观察血清类风湿因子(RF)联合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水平在类风湿关节炎(RA)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江门市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收治的RA患者70例为研究组,选取同一时期其他类型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70例为对... 目的:观察血清类风湿因子(RF)联合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水平在类风湿关节炎(RA)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江门市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收治的RA患者70例为研究组,选取同一时期其他类型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7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RF、抗CCP抗体的水平及阳性检出率,比较血清RF和抗CCP抗体指标单独及联合检测RA的诊断效能。结果:研究组血清抗CCP和RF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研究组血清RF和抗CCP抗体阳性检出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联合检测的灵敏度高于单独抗CCP抗体检测和单独RF检测,准确率和阴性预测值高于单独抗CCP抗体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RF联合抗CCP抗体水平联合检测应用于RA诊断中的灵敏度高于单独抗CCP抗体检测和单独RF检测,可为RA临床诊断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因子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 类风湿关节炎 诊断效能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颈椎失稳发生率及相关因素的Meta分析
20
作者 徐铖菡 禚汉杰 +6 位作者 柴旭斌 黄勇 张博文 陈勤 郝宇鹏 栗林 周英杰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3922-3929,共8页
目的:目前关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颈椎失稳危险因素的报道较多,但存在样本量较少、混杂因素较多等问题,各项研究对同一相关因素的研究结果也存在一定差异。文章通过系统评价的方法分析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发生颈椎失稳的相关因素。方法:通过... 目的:目前关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颈椎失稳危险因素的报道较多,但存在样本量较少、混杂因素较多等问题,各项研究对同一相关因素的研究结果也存在一定差异。文章通过系统评价的方法分析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发生颈椎失稳的相关因素。方法:通过检索中英文数据库,收集各数据库建库至2023年3月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发生颈椎失稳有关的文献,以患者结局是否发生颈椎失稳为分组标准,提取纳入研究的基本信息及患者基本特征、实验室相关检查结果及用药情况等相关危险因素,使用Stata 14.0软件对结果指标进行Meta分析。结果:①共纳入16项观察性研究,7项研究为病例对照研究,9项研究为横断面研究,文献质量均为中等及以上,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颈椎失稳总体发生率为43.08%。②Meta分析结果显示:相关危险因素包括女性(OR=0.60,95%CI:0.44-0.82,P=0.002)、发病年龄(SMD=-0.52,95%CI:-0.86至-0.18,P=0.003)、病程(SMD=0.58,95%CI:0.14-1.02,P=0.01)、体质量指数(OR=0.74,95%CI:0.63-0.88,P=0.001)、类风湿因子阳性单因素分析亚组(OR=1.33,95%CI:1.02-1.72,P=0.04)、C-反应蛋白(SMD=0.26,95%CI:0.16-0.35,P=0.00)、红细胞沉降率(SMD=0.15,95%CI:0.002-0.29,P=0.047)、抗环瓜氨酸多肽抗体(OR=1.73,95%CI:1.19-2.51,P=0.004)、28个关节疾病活动度评分(SMD=0.20,95%CI:0.04-0.37,P=0.02)、外周关节破坏(OR=2.48,95%CI:1.60-3.85,P=0.00)及皮质类固醇(OR=1.91,95%CI:1.54-2.37,P=0.00)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颈椎失稳的发生密切相关,女性与皮质类固醇的使用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颈椎失稳发生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基于16项观察性研究的临床证据提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颈椎失稳的总体发生率为43.08%,但各研究间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颈椎失稳发生率差异较大,其中性别(女性)及使用皮质类固醇治疗被证实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颈椎失稳发病的独立相关因素,该研究结果对临床早期识别、诊断和预防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颈椎失稳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颈椎失稳 寰枢椎脱位 相关因素 META分析 类风湿因子 抗环瓜氨酸多肽抗体 疾病活动度 皮质类固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