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ycloastragenol induces apoptosis and protective autophagy through AMPK/ULK1/mTOR axis in human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cell lines
1
作者 Li-hua Zhu Yu-pei Liang +3 位作者 Lian Yang Feng Zhu Li-jun Jia He-gen Li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SCIE CAS CSCD 2024年第4期503-514,共12页
Objective:Studies have demonstrated that cycloastragenol induces antitumor effects in prostate,colorectal and gastric cancers;however,its efficacy for inhibiting the proliferation of lung cancer cells is largely unexp... Objective:Studies have demonstrated that cycloastragenol induces antitumor effects in prostate,colorectal and gastric cancers;however,its efficacy for inhibiting the proliferation of lung cancer cells is largely unexplored.This study explores the efficacy of cycloastragenol for inhibiting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and elucidates the underlying molecular mechanisms.Methods:The effects of cycloastragenol on lung cancer cell proliferation were assessed using an adenosine triphosphate monitoring system based on firefly luciferase and clonogenic formation assays.Cycloastragenol-induced apoptosis in lung cancer cells was evaluated using dual staining flow cytometry with an annexin V-fluorescein isothiocyanate/propidium iodide kit.To elucidate the role of cycloastragenol in the induction of apoptosis,apoptosis-related proteins were examined using Western blots.Immunofluorescence and Western blotting were used to determine whether cycloastragenol could induce autophagy in lung cancer cells.Genetic techniques,including small interfering RNA technology,were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s.The effects against lung cancer and biosafety of cycloastragenol were evaluated using a mouse subcutaneous tumor model.Results:Cycloastragenol triggered both autophagy and apoptosis.Specifically,cycloastragenol promoted apoptosis by facilitating the accumulation of phorbol-12-myristate-13-acetate-induced protein 1(NOXA),a critical apoptosis-related protein.Moreover,cycloastragenol induced a protective autophagy response through modulation of the adenosine 5'-monophosphate-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unc-51-like autophagy-activating kinase(ULK1)/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pathway.Conclusion:Our study sheds new light on the antitumor efficacy and mechanism of action of cycloastragenol in NSCLC.This insight provides a scientific basis for exploring combination therapies that use cycloastragenol and inhibiting the AMPK/ULK1/mTOR pathway as a promising approach to combating lung canc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cycloastragenol AUTOPHAGY APOPTOSIS
原文传递
酵母合成环黄芪醇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袁瑛姿 钟泓卉 +4 位作者 杨雨潼 姚欢 张晓玲 王峥 魏勇军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4-26,共13页
黄芪是一种重要的中药材,为豆科植物黄芪的干燥根,含有黄酮类、多糖类、皂苷类等多种成分。环黄芪醇主要由黄芪中的黄芪甲苷转化而成,具有抗氧化、抗衰老等多种生物活性。但是现有的环黄芪醇生产策略依赖于中药提取,难以大规模生产。合... 黄芪是一种重要的中药材,为豆科植物黄芪的干燥根,含有黄酮类、多糖类、皂苷类等多种成分。环黄芪醇主要由黄芪中的黄芪甲苷转化而成,具有抗氧化、抗衰老等多种生物活性。但是现有的环黄芪醇生产策略依赖于中药提取,难以大规模生产。合成生物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构建酵母细胞工厂用于高效生产多种植物天然产物提供了基础,也为环黄芪醇的大规模高效合成提供了解决方案。本文综述了现有环黄芪醇的制备方法,对环黄芪醇合成途径及关键酶、萜类合成代谢途径调控等进行了阐述和讨论。未来,通过表达环黄芪醇的关键合成酶基因,并设计和构建酿酒酵母细胞工厂以提高萜类合成代谢通量,有望实现环黄芪醇的酵母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黄芪醇 酿酒酵母 微生物细胞工厂 氧化角鲨烯环化酶 细胞色素P450
下载PDF
黄芪双向性固体发酵过程中黄芪甲苷的转化研究 被引量:19
3
作者 阮鸣 张李阳 +2 位作者 喻斌 陈玉胜 庄毅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39-343,共5页
目的:研究黄芪双向性固体发酵前后黄芪甲苷的转化。方法:采用HPLC测定法、柱色谱分离法、波谱鉴定技术进行发酵前后的成分变化研究;观察转化产物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抗氧化效应。结果:在黄芪发酵过程中,黄芪甲苷转化形成6-O-β-D-葡萄糖基... 目的:研究黄芪双向性固体发酵前后黄芪甲苷的转化。方法:采用HPLC测定法、柱色谱分离法、波谱鉴定技术进行发酵前后的成分变化研究;观察转化产物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抗氧化效应。结果:在黄芪发酵过程中,黄芪甲苷转化形成6-O-β-D-葡萄糖基-环黄芪醇,该转化物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效应。结论:黄芪中有效成分黄芪甲苷经药用真菌(灵芝)双向性固体发酵后发生了生物转化,这一转化具有增效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 黄芪 黄芪甲苷 双向性固体发酵 6-O-β-D-葡萄糖基-环黄芪醇
下载PDF
膜荚黄芪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马英丽 田振坤 +2 位作者 匡海学 苑春升 刘丽娟 《Acta Botanica Sinica》 CSCD 1993年第6期480-482,共3页
膜荚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 Bunge)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迄今未见报道。曹正中等(1985)从膜荚黄芪的根部分离到3种皂甙:膜荚黄芪皂甙甲、乙和丙(astragalus saponinⅠ,Ⅱ andⅢ)。本文报道从膜荚黄芪的地上部分分得1种新皂甙,即:... 膜荚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 Bunge)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迄今未见报道。曹正中等(1985)从膜荚黄芪的根部分离到3种皂甙:膜荚黄芪皂甙甲、乙和丙(astragalus saponinⅠ,Ⅱ andⅢ)。本文报道从膜荚黄芪的地上部分分得1种新皂甙,即:膜荚黄芪茎叶皂甙C。其甙元也为环黄芪醇,但为仅含1分子葡萄糖的单糖甙(图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荚黄芪 药用植物 化学成分 黄芪
下载PDF
黄芪注射液及提取成分对小鼠肝脂质过氧化物的影响 被引量:13
5
作者 张静华 龚志铭 +3 位作者 郑基蒙 刘星堦 沈保华 陈黎明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2年第5期378-380,共3页
采用在体和离体两种方法研究黄芪注射液及提取成分木糖-葡萄糖-环黄芪醇(XGA)对小鼠肝匀浆脂质过氧化物(LPO)水平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黄芪注射液及XGA能够明显抑制小鼠离体肝脏的脂质过氧化物的生成作用,抑制率分别为27.4%和31.5%(P... 采用在体和离体两种方法研究黄芪注射液及提取成分木糖-葡萄糖-环黄芪醇(XGA)对小鼠肝匀浆脂质过氧化物(LPO)水平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黄芪注射液及XGA能够明显抑制小鼠离体肝脏的脂质过氧化物的生成作用,抑制率分别为27.4%和31.5%(P<0.05);并且能够抑制阿霉素引起的小鼠体内脂质过氧化物水平的升高,抑制率分别为41.2%和83.8%(P<0.05和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质过氧化物 黄芪注射液 肝脏
下载PDF
环黄芪醇-单葡萄糖苷固体分散体的制备及溶出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赵娜夏 夏广萍 韩英梅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39-542,共4页
目的制备环黄芪醇-单葡萄糖苷(AMG)固体分散体,并研究其体外溶出度和溶出速率。方法采用溶剂-熔融法,以聚乙二醇6000(PEG6000)为载体,制备AMG固体分散体。体外溶出实验评价其溶出速率,红外光谱、X射线粉末衍射和差示扫描量热分析法研究... 目的制备环黄芪醇-单葡萄糖苷(AMG)固体分散体,并研究其体外溶出度和溶出速率。方法采用溶剂-熔融法,以聚乙二醇6000(PEG6000)为载体,制备AMG固体分散体。体外溶出实验评价其溶出速率,红外光谱、X射线粉末衍射和差示扫描量热分析法研究其性质。结果在固体分散体中,AMG以无定形的状态存在,其与PEG6000的最佳比例为1∶3。结论固体分散体的制备能有效改善AMG的溶出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黄芪醇-单葡萄糖苷(AMG) 固体分散体 溶出度 溶出速率
下载PDF
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异黄芪甲苷的工艺 被引量:2
7
作者 阮鸣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80-83,共4页
以异黄芪皂苷含量为指标,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HPLC-ELSD)为检测方法,系统研究了D101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异黄芪甲苷的吸附性能和洗脱参数.当上样液浓度为1 g.mL-1,上样体积(mL)∶树脂量(g)为3∶1时,D101大孔吸附树脂可100%... 以异黄芪皂苷含量为指标,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HPLC-ELSD)为检测方法,系统研究了D101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异黄芪甲苷的吸附性能和洗脱参数.当上样液浓度为1 g.mL-1,上样体积(mL)∶树脂量(g)为3∶1时,D101大孔吸附树脂可100%吸附异黄芪甲苷;流速为5.0BV/h,4BV体积的蒸馏水、30%乙醇、50%乙醇和70%乙醇梯度洗脱时,70%乙醇洗脱液中异黄芪皂苷洗脱率达93.14%.实验结果表明D101大孔吸附树脂对异黄芪甲苷有较好的吸附和解吸性能,适合于异黄芪皂苷的分离纯化,可为大规模制备异黄芪甲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孔吸附树脂 芝芪菌质 异黄芪甲苷 6-O-β-D-葡萄糖基-环黄芪醇 黄芪甲苷
下载PDF
川产膜荚黄芪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杨立 肖倬殷 肖蓉 《华西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211-215,共5页
从川产膜荚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 Bunge)的干燥根中分得6个单体成分,分别为黄芪甙(astragalcoside)Ⅰ,黄芪甙Ⅱ,胡萝卜甙(daucosterol),β—谷甾醇(β—sitosterol)、棕榈酸(Palmitic acid)和蔗糖(Sucrose),其中前二者系首次从... 从川产膜荚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 Bunge)的干燥根中分得6个单体成分,分别为黄芪甙(astragalcoside)Ⅰ,黄芪甙Ⅱ,胡萝卜甙(daucosterol),β—谷甾醇(β—sitosterol)、棕榈酸(Palmitic acid)和蔗糖(Sucrose),其中前二者系首次从国产膜荚黄芪中分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荚黄芪 环黄芪醇 黄芪甙
下载PDF
基于Nrf2通路探讨环黄芪醇调控H_(2)O_(2)致HT22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作用 被引量:1
9
作者 郝任娟 陆韵薇 于顾然 《中医药信息》 2021年第12期7-12,共6页
目的:探讨环黄芪醇对H_(2)O_(2)处理的HT22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并对其潜在机制进行研究。方法:首先采用MTT法检测经不同浓度环黄芪醇处理的HT22细胞活性差异,对环黄芪醇的有效浓度进行筛选。将细胞分为5组,其中空白组和H_(2)O_... 目的:探讨环黄芪醇对H_(2)O_(2)处理的HT22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并对其潜在机制进行研究。方法:首先采用MTT法检测经不同浓度环黄芪醇处理的HT22细胞活性差异,对环黄芪醇的有效浓度进行筛选。将细胞分为5组,其中空白组和H_(2)O_(2)组不加入环黄芪醇,其余3组根据筛选结果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环黄芪醇(50、75、100μmol/L)培养24 h。然后除空白组外,其余4组均加入H_(2)O_(2)作用4 h。采用DCFH-DA活性氧探针检测各组细胞中ROS的生成水平;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各组细胞中Nrf2的入核情况;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本实验中,使用环黄芪醇作用于细胞的有效浓度分别为50、75、100μmol/L。随着环黄芪醇浓度的增加,环黄芪醇的保护作用也随之增强。环黄芪醇可抑制细胞中ROS的产生,促进Nrf2的入核,降低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Bax的表达,增加CleavedCaspase-3、Bcl-2的表达,减少细胞色素C的释放,并表现出浓度依赖性。结论:环黄芪醇对H_(2)O_(2)导致的HT22细胞的氧化应激损伤呈现出保护作用,这种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激活Nrf2通路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黄芪醇 HT22 氧化应激 NRF2 凋亡
下载PDF
黄芪皂苷类成分在人源肠道菌群中生物转化特征研究 被引量:15
10
作者 孟欣桐 乐世俊 +4 位作者 杨智睿 刘娟 冯五文 苏晶 张毅 《食品与药品》 CAS 2018年第3期161-167,共7页
目的阐释黄芪皂苷类成分(黄芪皂苷Ⅰ、黄芪皂苷Ⅱ、黄芪皂苷Ⅲ和黄芪甲苷)在人源肠道菌群中的生物转化特征,及共性代谢产物环黄芪醇的生成过程。方法将黄芪皂苷Ⅰ、黄芪皂苷Ⅱ、黄芪皂苷Ⅲ和黄芪甲苷,分别与人源肠道菌液在厌氧条件下共... 目的阐释黄芪皂苷类成分(黄芪皂苷Ⅰ、黄芪皂苷Ⅱ、黄芪皂苷Ⅲ和黄芪甲苷)在人源肠道菌群中的生物转化特征,及共性代谢产物环黄芪醇的生成过程。方法将黄芪皂苷Ⅰ、黄芪皂苷Ⅱ、黄芪皂苷Ⅲ和黄芪甲苷,分别与人源肠道菌液在厌氧条件下共孵育,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技术检测0,4,8,12,24,48 h代谢产物,并以峰面积标示环黄芪醇生物转化率。结果黄芪皂苷Ⅰ、黄芪皂苷Ⅱ、黄芪皂苷Ⅲ和黄芪甲苷主要的代谢途径包括脱糖基、脱乙酰基和脱氢;共性代谢产物为环黄芪醇,生物转化率可达50%以上;相较于黄芪皂苷Ⅱ和黄芪甲苷,黄芪皂苷Ⅰ和黄芪皂苷Ⅲ转化速率更快。结论黄芪皂苷Ⅰ、黄芪皂苷Ⅱ、黄芪皂苷Ⅲ和黄芪甲苷可经人源肠道菌群逐步脱糖,转化成易吸收入血的环黄芪醇,并成为黄芪皂苷类成分在体内发挥药效的重要物质基础;相对于黄芪甲苷,黄芪药材中黄芪皂苷Ⅰ~Ⅲ含量更高,其潜在生物活性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皂苷 微生物代谢 人肠道菌群 环黄芪醇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
下载PDF
环黄芪醇对庆大霉素诱导小鼠急性肾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位 马续祥 陈卫东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8期715-719,共5页
目的探讨环黄芪醇对庆大霉素诱导的小鼠急性肾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30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及环黄芪醇低、中、高剂量组,每组6只。模型组及环黄芪醇低、中、高剂量组小鼠腹腔注射庆大霉素(100mg·kg^-1)... 目的探讨环黄芪醇对庆大霉素诱导的小鼠急性肾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30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及环黄芪醇低、中、高剂量组,每组6只。模型组及环黄芪醇低、中、高剂量组小鼠腹腔注射庆大霉素(100mg·kg^-1),每日1次,连续7d;同时,环黄芪醇低、中、高剂量组小鼠分别按200、400、800mg·kg^-1的剂量给予环黄芪醇灌胃,每日1次,连续7d;空白组和模型组小鼠灌胃等量生理盐水。各组小鼠均于造模第7天当晚禁食、水,造模第8天经眶内静脉采血,检测血清肌酐(CRE)、尿素氮(BUN)、还原型谷胱甘肽(GS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水平;然后采用颈椎脱臼法处死小鼠,取左侧肾脏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和过碘酸希夫染色,观察各组小鼠肾组织病理学表现;取右侧肾组织制备匀浆,使用酶标仪通过比色法检测SOD、GSH、MDA、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及环黄芪醇低、中、高剂量组小鼠血清BUN、CRE、MDA水平显著升高(P<0.05),SOD和GSH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环黄芪醇低、中、高剂量组小鼠血清BUN、CRE、MDA水平显著降低(P<0.05),SOD、GSH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环黄芪醇低剂量组比较,环黄芪醇中、高剂量组小鼠血清BUN、CRE、MDA水平显著降低(P<0.05),SOD、GSH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环黄芪醇中剂量组比较,环黄芪醇高剂量组小鼠血清BUN、CRE、MDA水平显著降低(P<0.05),SOD、GSH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及环黄芪醇低、中、高剂量组小鼠肾组织MDA、MCP-1、TNF-α水平显著升高(P<0.05),SOD、GSH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环黄芪醇低、中、高剂量组小鼠肾组织MDA、MCP-1、TNF-α水平显著降低(P<0.05),SOD、GSH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环黄芪醇低剂量组比较,环黄芪醇中、高剂量组小鼠肾组织MDA、MCP-1、TNF-α水平显著降低(P<0.05),SOD、GSH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环黄芪醇中剂量组比较,环黄芪醇高剂量组小鼠肾组织MDA、MCP-1、TNF-α水平显著降低(P<0.05),SOD、GSH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环黄芪醇对庆大霉素诱导的急性肾损伤具有保护作用,且呈剂量效应,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改善氧化应激反应和降低炎性因子分泌而发挥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黄芪醇 急性肾损伤 炎性因子 抗氧化
下载PDF
环黄芪醇对四氯化碳致小鼠肝纤维化及糖酵解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吴红雁 顾亚琴 +2 位作者 周红成 陈欣 张立虎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4期1677-1681,1687,共6页
目的研究环黄芪醇(CAG)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的小鼠肝纤维化(HF)及糖酵解的影响。方法将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CAG低、中、高剂量组(60、120、240 mg/kg),每组6只。除空白组小鼠腹腔注射橄榄油外,其余各组小鼠均腹腔注射1... 目的研究环黄芪醇(CAG)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的小鼠肝纤维化(HF)及糖酵解的影响。方法将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CAG低、中、高剂量组(60、120、240 mg/kg),每组6只。除空白组小鼠腹腔注射橄榄油外,其余各组小鼠均腹腔注射10%CCl4-橄榄油溶液(5 mL/kg),每周3次,持续8周以复制HF模型。自造模第4周起,各药物组小鼠灌胃相应药液(10 mL/kg),空白组和模型组小鼠灌胃0.5%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10 mL/kg),每天1次,持续4周。实验过程中,称定小鼠的体质量;末次灌胃后,称定小鼠的肝脏质量并计算其肝脏指数,检测其肝损伤指标[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HF相关指标[苏木精-伊红(HE)染色评分、Masson和天狼星红染色胶原容积分数、Ⅰ型胶原蛋白(collagenⅠ)、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糖酵解相关指标[乳酸(LD)、己糖激酶(HK)、磷酸果糖激酶(PFK)、丙酮酸激酶(PK)]的变化情况。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各药物组小鼠胶原沉积和纤维化病变程度均有所减轻,体质量(CAG低剂量组除外)均有所升高(P<0.05),肝脏指数,血清ALT、AST水平,肝组织病理学HE染色评分、Masson和天狼星红染色胶原容积分数,collagenⅠ、α-SMA蛋白的表达水平,血清LD含量,以及血清、肝组织中HK、PFK、PK水平(CAG低剂量组肝组织除外)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CAG对CCl4诱导的小鼠HF有改善作用,同时降低了其体内糖酵解关键酶和产物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黄芪醇 肝损伤 肝纤维化 糖酵解 小鼠
下载PDF
环黄芪醇的应用及结构修饰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楚治良 高春芳 +3 位作者 刘欣 张静 郭宇冰 韩静 《实用医药杂志》 2019年第10期941-946,共6页
环黄芪醇是黄芪甲苷的苷元,主要存在于中药黄芪中,可以通过黄芪甲苷制备得到。研究发现该化合物可以提高端粒酶的活性,从而延缓细胞衰老。同时,环黄芪醇还具有很好的抗艾滋病病毒(HIV)、预防和治疗腹主动脉瘤、抗炎和抗氧化应激等药理... 环黄芪醇是黄芪甲苷的苷元,主要存在于中药黄芪中,可以通过黄芪甲苷制备得到。研究发现该化合物可以提高端粒酶的活性,从而延缓细胞衰老。同时,环黄芪醇还具有很好的抗艾滋病病毒(HIV)、预防和治疗腹主动脉瘤、抗炎和抗氧化应激等药理活性。目前文献报道环黄芪醇可通过生物转化或化学修饰的方法制得多种新结构化合物。故对环黄芪醇的应用及结构修饰的研究现象进行综述,为进一步探索新的具有药物活性的环黄芪醇类衍生物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黄芪醇 黄芪甲苷 化学修饰 生物转化
下载PDF
中药单体环黄芪醇的制备方法 被引量:1
14
作者 楚治良 王好锋 +3 位作者 韩静 王晓娜 龚慧 高春芳 《实用医药杂志》 2019年第9期822-824,共3页
目的探索一种温和的环黄芪醇最佳制备方法。方法以黄芪甲苷为原料,采用温和的双相酸水解法制得环黄芪醇,并以环黄芪醇的收率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对影响试验的因素进行科学分析。结果将黄芪甲苷粉末加入到含18%盐酸的20%甲醇... 目的探索一种温和的环黄芪醇最佳制备方法。方法以黄芪甲苷为原料,采用温和的双相酸水解法制得环黄芪醇,并以环黄芪醇的收率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对影响试验的因素进行科学分析。结果将黄芪甲苷粉末加入到含18%盐酸的20%甲醇水溶液(v/v)与三氯甲烷的双相混合反应体系中,在室温条件下剧烈搅拌6d,环黄芪醇收率为46.27%。结论采用温和的双相酸水解法制备环黄芪醇,可以减少强酸对环黄芪醇的裂解,明显提高环黄芪醇的收率,操作方法简单,条件温和,有利于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甲苷 环黄芪醇 双相酸水解法 正交试验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索环黄芪醇治疗酒精性肝损伤的作用机制研究
15
作者 徐启祥 任明欣 +4 位作者 刘雁兰 程敏 过怿赟 张翠锋 郭文俊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2年第23期2201-2208,共8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及细胞实验验证的方法探讨环黄芪醇治疗酒精性肝损伤的作用靶点及机制。方法运用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预测环黄芪醇的潜在作用靶点。于各疾病数据库中检索酒精性肝损伤疾病的相关靶点,提取共同靶点,利用蛋白...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及细胞实验验证的方法探讨环黄芪醇治疗酒精性肝损伤的作用靶点及机制。方法运用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预测环黄芪醇的潜在作用靶点。于各疾病数据库中检索酒精性肝损伤疾病的相关靶点,提取共同靶点,利用蛋白相互作用数据库(String)以及Cytoscape 3.9.1软件建立“环黄芪醇-核心靶基因”网络,对其进行GO及KEGG富集分析以探究环黄芪醇治疗酒精性肝损伤可能的分子机制。两步灌流法分离C57BL/6小鼠原代肝细胞并采用“三明治”方法体外培养。通过CCK8、MTT和ROS法确定诱导小鼠肝原代细胞氧化应激的最佳乙醇浓度并探索环黄芪醇的最佳治疗浓度,并用试剂盒检测原代肝细胞中ALT、AST的含量。real-time PCR、Western Blot检测NF-κB p65、p-NF-κB p65、AMPK、Nrf2和HO-1等基因和蛋白的表达。结果网络药理学方法筛选除出环黄芪醇治疗酒精性肝损伤关键基因10个,包括热休克蛋白90AA1(HSP90AA1)、糖原合成酶激酶3(GSK3A、GSK3B)、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MAPK1)等。KEGG富集分析预测环黄芪醇主要是通过IL-17信号通路(IL-17 signaling pathway)、趋化因子信号通路(Chemokine signaling pathway)、Rap1信号通路(Rap1 signaling pathway)、癌症信号通路(Prostate cancer、Bladder cancer)等发挥干预作用。体外实验结果显示,环黄芪醇可明显改善小鼠原代肝细胞状态,降低细胞中ALT、AST水平,下调p-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上调AMPK、Nrf2、HO-1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环黄芪醇具有一定的保肝作用,其可能通过NF-κB和AMPK/Nrf2/HO-1信号通路改善酒精性肝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黄芪醇 网络药理学 酒精性肝损伤 作用机制
下载PDF
基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探讨环黄芪醇对糖尿病性皮肤溃疡模型大鼠创面愈合的作用
16
作者 许洪玲 张磊 +6 位作者 陈晗 袁明铭 王媛 杨薇 夏介英 周静 周菲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9-66,共8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环黄芪醇对糖尿病性皮肤溃疡模型大鼠创面愈合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受试动物设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环黄芪醇20 mg/kg组、环黄芪醇20 mg/kg+IWR-1(Wnt通路抑制剂)8.2μg/kg组、环黄芪醇20 mg/kg+STF-31(GL...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环黄芪醇对糖尿病性皮肤溃疡模型大鼠创面愈合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受试动物设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环黄芪醇20 mg/kg组、环黄芪醇20 mg/kg+IWR-1(Wnt通路抑制剂)8.2μg/kg组、环黄芪醇20 mg/kg+STF-31(GLUT1抑制剂)5.8 mg/kg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大鼠经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糖尿病模型,剪去大鼠背部标记区域的皮肤和皮下组织建立皮肤溃疡模型。大鼠按分组灌胃给药14 d,并在给药第5、10、14 d测定大鼠创面愈合率;检测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丙二醛(MDA)和还原性谷胱甘肽(GSH)的含量;HE染色检测创面组织的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创面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的表达情况;细胞划痕法检测环黄芪醇对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在LPS诱导的炎症状态下迁移率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给药第10 d的创面组织和LPS诱导后的HUVEC细胞中β-连环蛋白(β-catenin)、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特异性顶部盘状底板反应蛋白-3(RSPO3)、G1/S-特异性周期蛋白-D1(Cyclin D1)、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在给药第5、10 d时创面愈合率显著降低(P<0.01),创面组织中ENOS的表达和血清SOD活力明显降低(P<0.05或P<0.01),血清MDA含量明显升高(P<0.05或P<0.01);在给药第10 d时,β-catenin、Cyclin D1和MMP2蛋白的表达显著下调(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环黄芪醇20 mg/kg组大鼠在给药第10 d时创面愈合率显著升高(P<0.01),在给药第5、10 d时血清中SOD活力和创面组织中ENOS的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β-catenin、cyclin D1和MMP2蛋白的表达明显上调(P<0.05或P<0.0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细胞的迁移率明显降低(P<0.05或P<0.01),Cyclin D1、MMP2和MMP9蛋白的表达显著下调(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环黄芪醇25μg/m L组细胞的迁移率明显升高(P<0.05或P<0.01),Cyclin D1和MMP9蛋白的表达显著上调(P<0.01)。结论:环黄芪醇能促进糖尿病性皮肤溃疡模型大鼠的创面愈合,其作用机制涉及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激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黄芪醇 糖尿病性皮肤溃疡 创面愈合 Wnt/β-连环蛋白信号通路 糖原合成酶激酶-3Β 特异性顶部盘状底板反应蛋白-3 G1/S-特异性周期蛋白-D1 基质金属蛋白酶
原文传递
环黄芪醇治疗白癜风的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1
17
作者 吴惠林 汪炜 +6 位作者 张少君 葛睿 俞文娟 金蝉 周芳 邢倩倩 梁艳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3年第1期35-40,46,共7页
目的:探索环黄芪醇(Cycloastragenol,CAG)对白癜风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将正常人皮肤黑素细胞PIG1分组如下:对照组、H_(2)O_(2)组、10CAG组、50CAG组和100CAG组,分别使用不同浓度(10、50、100μM)的环黄芪醇和250μM的H_(2)O_(2)与P... 目的:探索环黄芪醇(Cycloastragenol,CAG)对白癜风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将正常人皮肤黑素细胞PIG1分组如下:对照组、H_(2)O_(2)组、10CAG组、50CAG组和100CAG组,分别使用不同浓度(10、50、100μM)的环黄芪醇和250μM的H_(2)O_(2)与PIG1细胞共培养。通过CCK-8法测定细胞增殖,Annexin V-FITC/PI法检测细胞凋亡,并测定细胞中的黑色素、SOD、CAT和MDA含量。将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CAG组。通过每天涂抹50 mg 40%的莫诺苯宗乳膏建立白癜风小鼠模型,然后使用50 mg/kg的环黄芪醇治疗小鼠。通过HE染色和Masson-Fontana染色检测皮肤组织中的毛囊和黑色素含量。通过Western blotting检测MITF、TYR、TRP-1、TRP-2、Bax、Bcl-2、p-p38/p38的蛋白表达。结果:与H_(2)O_(2)组相比,50CAG组和100CAG组的细胞活力和黑色素含量均升高,凋亡率均降低,Bax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而Bcl-2均升高,SOD和CAT水平均升高,而MDA水平均降低(P<0.05)。10CAG组、50CAG组和100CAG组的毛囊和黑色素含量均较H_(2)O_(2)组增多。与H_(2)O_(2)组相比,50CAG组和100CAG组的MITF、TYR、TRP-1、TRP-2和p-p38/p38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CAG组的的MITF、TYR、TRP-1、TRP-2和p-p38/p38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结论:环黄芪醇在细胞水平和动物水平上均能促进黑色素合成,对白癜风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p38信号通路的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黄芪醇 白癜风 黑素细胞 黑色素 P38信号通路
原文传递
SD大鼠和Beagle犬口服或注射环黄芪醇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18
作者 王现珍 姚景春 +3 位作者 王恩力 肖贺 许晓丽 姚庆强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79-784,804,共7页
建立了UPLC-MS/MS法检测SD大鼠和Beagle犬血浆中环黄芪醇(1)的含量,以20(S)-原人参二醇为内标,采用甲醇沉淀蛋白。并设计了SD大鼠和Beagle犬口服或注射1的体内试验以考察1的药代动力学行为。将24只SD大鼠随机分成4组,分别灌胃1、3、10 m... 建立了UPLC-MS/MS法检测SD大鼠和Beagle犬血浆中环黄芪醇(1)的含量,以20(S)-原人参二醇为内标,采用甲醇沉淀蛋白。并设计了SD大鼠和Beagle犬口服或注射1的体内试验以考察1的药代动力学行为。将24只SD大鼠随机分成4组,分别灌胃1、3、10 mg/kg剂量的1混悬液,或静脉注射1 mg/kg的1注射液。结果显示,SD大鼠口服1、3、10 mg/kg的1混悬液在0.5 h左右达峰,半衰期在0.83~0.93 h,AUC_(0→t)分别为190、602、1 818 μg·L^(-1)·h,血浆暴露量与给药剂量呈线性比例增加,口服生物利用度为29.4%。将12只Beagle犬随机分成2组,分别灌胃30 mg/kg剂量的1混悬液,或静脉注射1 mg/kg的1注射液。结果显示,Beagle犬口服30 mg/kg的1混悬液在0.75 h达峰,半衰期为1.26 h,消除速度稍慢于SD大鼠,AUC_(0→t)为110 μg·L^(-1)·h,口服生物利用度为0.5%。本研究首次对比了1混悬液在SD大鼠和Beagle犬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为该药物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黄芪醇 生物利用度 UPLC-MS/MS 药动学
原文传递
环黄芪醇对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的抗衰老作用 被引量:23
19
作者 曹艳玲 李文兰 +4 位作者 韦灵玉 刘晓亚 李志慧 贺卫国 张玉杰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9期208-211,共4页
目的:探究环黄芪醇(cycloastragenol,CAG)延缓衰老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D-半乳糖致小鼠衰老模型,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环黄芪醇低、中、高3个剂量组(2.5,5.0,10.0 mg.kg-1)和维生素E(VE)组(2.5 mg.kg-1),除正常组ip给予等量... 目的:探究环黄芪醇(cycloastragenol,CAG)延缓衰老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D-半乳糖致小鼠衰老模型,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环黄芪醇低、中、高3个剂量组(2.5,5.0,10.0 mg.kg-1)和维生素E(VE)组(2.5 mg.kg-1),除正常组ip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外,其余各组在给药同时均ip D-半乳糖(125 mg.kg-1),连续给药6周。测定心、肝及皮肤等组织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丙二醛(MDA)和羟脯氨酸(HYP)的含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肝、心和皮肤的T-SOD,T-AOC活性以及HYP含量均显著降低,差异显著(P<0.01),MDA含量明显增加,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与模型组比较,环黄芪醇能显著提高小鼠肝、心和皮肤的T-AOC,T-SOD活性(P<0.01),对肝、心和皮肤的MDA含量呈显著的降低作用(P<0.01,P<0.05),并可提高皮肤、心和肝等组织中HYP含量(P<0.01,P<0.05)。但环黄芪醇对上述指标的影响并未呈现明显的剂量依赖关系。结论:环黄芪醇具有显著的抗小鼠衰老作用,主要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T-SOD,T-AOC活性,降低MDA含量,增加HYP含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黄芪醇 抗衰老 总抗氧化活性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羟脯氨酸
原文传递
β-葡萄糖苷酶水解黄芪甲苷的研究 被引量:11
20
作者 夏广萍 刘鹏 +3 位作者 赵娜夏 付晓丽 韩英梅 王润玲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112-1114,共3页
目的采用β-葡萄糖苷酶水解黄芪甲苷,并对其酶水解动力学进行初步研究。方法以HPLC-ELSD法检测水解液中黄芪甲苷及水解产物环黄芪醇-6-O-β-D-葡萄糖苷(CMG)的量,以黄芪甲苷的水解转化率为指标,考察各反应因素对转化率的影响,并对该反... 目的采用β-葡萄糖苷酶水解黄芪甲苷,并对其酶水解动力学进行初步研究。方法以HPLC-ELSD法检测水解液中黄芪甲苷及水解产物环黄芪醇-6-O-β-D-葡萄糖苷(CMG)的量,以黄芪甲苷的水解转化率为指标,考察各反应因素对转化率的影响,并对该反应进行动力学研究。结果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50℃,溶液pH值5.0,酶浓度460 U/mL,底物初始浓度0.1 mmol/L,反应时间48 h;在此条件下,水解转化率达到90%以上。在最佳反应条件下,该水解反应过程符合单底物Michaelis Menten方程,其中最大反应速率(Vm)值为0.037 mmol/(L.min),米氏常数(Km)值为5.8 mmol/L。结论采用β-葡萄糖苷酶水解黄芪甲苷制备CMG可行;商品化的β-葡萄糖苷酶并非黄芪甲苷的特异性水解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甲苷 环黄芪醇-6-O-β-D-葡萄糖苷(CMG) Β-葡萄糖苷酶 水解 酶动力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