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54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s of particle type on the particle fluidization and distribution in a liquid–solid 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 boiler
1
作者 Feng Jiang Xiao Li +1 位作者 Guopeng Qi Xiulun Li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2期53-66,共14页
A liquid-solid 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 boiler is designed and built for visualization research by applying the fluidized bed heat transfer and fouling prevention technology to the water side of the boiler. Four type... A liquid-solid 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 boiler is designed and built for visualization research by applying the fluidized bed heat transfer and fouling prevention technology to the water side of the boiler. Four types of engineering plastic particles with different physical properties are selected as the solid working media. The effect of particle types on the fluidiza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particles in the boiler is investigated under different feedwater flow rates and amount of added particles by using the charge couple device image measurement and acquisition system. The results show that all kinds of particles can't be normally fluidized and accumulate in the drum at low amount of added particles and feedwater flow rate. The particles with great density and low sphericity are more likely to accumulate. The average solid holdup in the riser tubes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in feedwater flow rate and the amount of added particles. The non-uniform degree of particle distribution in the riser tubes generally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in feedwater flow rate and the amount of added particles. The particles with small density and settling velocity have high average solid holdup in the riser tubes under close sphericity. In generally,the smaller the density and settling velocity, the more uniform the particle distribution in the riser tubes.Three-dimensional diagrams of the non-uniform degree of particle distribution in the riser tubes of the boiler are establish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 boiler Particle type Particle distribution Visualization Fouling prevention
下载PDF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assessments of different methods of coal preparation for use in small-capacity boilers: experiment and theory
2
作者 A.N.Kozlov E.P.Maysyuk I.Yu.Ivanov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al Science & Technology》 EI CAS CSCD 2023年第5期57-71,共15页
The purpose of this article is to receive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s of combustion of different types of coal fuel depending on the preparation(unscreened,size-graded,briquetted and heat-treated)in automated boilers an... The purpose of this article is to receive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s of combustion of different types of coal fuel depending on the preparation(unscreened,size-graded,briquetted and heat-treated)in automated boilers and boilers with manual load-ing.The assessments were made on the basis of data obtained from experimental methods of coal preparation and calculated methods of determining the amount of pollutant and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as well as the mass of ash and slag waste.The main pollutants from coal combustion are calculated:particulate matter,benz(a)pyrene,nitrogen oxides,sulfur dioxide,carbon monoxide.Of the greenhouse gases carbon dioxide is calculated.As a result of conducted research it is shown that the simplest preliminary preparation(size-graded)of coal significantly improves combustion efficiency and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emissions are reduced by 13%for hard coal and up to 20%for brown coal.The introduction of automated boil-ers with heat-treated coal in small boiler facilities allows to reduce emissions and ash and slag waste by 2-3 times.The best environmental indicators correspond to heat-treated lignite,which is characterized by the absence of sulfur dioxide emiss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al preparation Automated and hand-fed coal boilers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metrics
下载PDF
Investigation of the Effects of a Large Percentage of Dried Sludge on the Operation of a Coal-Fired Boiler
3
作者 Jialin Tong Yan Zhang +2 位作者 Ruikang Wu Xiaojuan Qi Xuemin Ye 《Fluid Dynamics & Materials Processing》 EI 2023年第4期1027-1041,共15页
A 600 MW coal-fired boiler with a four-corner tangential combustion mode is considered here to study the combustion features and pollutant emissions at different loads for large-percentages of blending dried sludges.T... A 600 MW coal-fired boiler with a four-corner tangential combustion mode is considered here to study the combustion features and pollutant emissions at different loads for large-percentages of blending dried sludges.The influence of the over-fired air(OFA)coefficient is examined and the impact of the blending ratio on the boiler operation is explored.The results show that for low blending ratios,a slight increase in the blending ratio can improve the combustion of bituminite,whereas a further increase leads to the deterioration of the combustion of blended fuels and thus reduces the boiler efficiency.Enhancing the supporting capability of the secondary air effectively reduces the slagging degree in the bottom ash hopper and improves the burnout rate of coals.For a large-percentage blending case at full load,it is found that the OFA coefficient must be reduced appropriately,otherwise,a secondary high-temperature combustion zone can be generated in the vicinity of the furnace arches,causing high temperature slagging and superheater tube bursting.Considering the influences of combustion and pollutant emissions,the recommended OFA coefficient is 0.2.Blending dried sludge under low loads increases the flue gas temperature at the furnace exit.While reducing the flue gas temperature in the main combustion region,which is beneficial to the safe operation of the denitrification system.Increasing the blending ratio and reducing load lead to an increase in NOx concentration at the furnace exit Sludges with low nitrogen content are suggested for the practical operation of boil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lending ratio boiler load COMBUSTION pollutant emission over-fired air(OFA)coefficient numerical simulation
下载PDF
燃用高碱煤锅炉受热面结焦及其防治研究概述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巍 李太江 +6 位作者 娄正计 李志强 高壮 许冬亮 刘贺佳 周昊 李聚涛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23,共11页
以准东煤为代表的高碱煤虽储量巨大,但火电机组掺烧高碱煤过程中造成锅炉受热面结焦问题突出,不仅降低锅炉热效率,而且严重威胁机组安全、稳定、经济运行。为解决结焦技术难题,促进高碱煤掺烧利用,对燃用高碱煤锅炉受热面结焦及其防治... 以准东煤为代表的高碱煤虽储量巨大,但火电机组掺烧高碱煤过程中造成锅炉受热面结焦问题突出,不仅降低锅炉热效率,而且严重威胁机组安全、稳定、经济运行。为解决结焦技术难题,促进高碱煤掺烧利用,对燃用高碱煤锅炉受热面结焦及其防治研究进行了综述。截至目前,国内外围绕燃煤锅炉受热面结焦特征、结焦机理、影响因素、防治措施等已经开展了广泛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在控制燃煤质量、改善锅炉结构、优化锅炉运行等措施基础上,在锅炉受热面制备涂层成为防治结焦的重要技术途径。在未来研究过程中,涂层在具备突出抗结焦性能的同时,须兼具优良的耐高温、抗腐蚀、耐磨损、导热性、热疲劳等综合性能,且具有良好的制备经济性、制备效率,特别是现场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锅炉 结焦 机理 高碱煤 涂层
下载PDF
电厂锅炉实验虚拟仿真系统建设与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张伟 张紫涵 +3 位作者 李斌 徐博 王小亮 许加达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9-73,98,共6页
为开展能动专业核心课程“锅炉原理”的实验教学,校企合作开发了电厂锅炉实验虚拟仿真系统。基于两相流动与辐射对流传热原理构建的仿真系统,由风烟和汽水两大模型构成,严格遵守质量、能量、动量守恒方程。变负荷虚拟实验显示,随锅炉负... 为开展能动专业核心课程“锅炉原理”的实验教学,校企合作开发了电厂锅炉实验虚拟仿真系统。基于两相流动与辐射对流传热原理构建的仿真系统,由风烟和汽水两大模型构成,严格遵守质量、能量、动量守恒方程。变负荷虚拟实验显示,随锅炉负荷增加,热效率降低、燃料耗量增加。根据辐射传热原理,结合火焰平均温度计算发现:只有炉膛出口烟温增加,才能保证炉膛传热负荷增加,继而抬升排烟温度,导致排烟热损失变大、锅炉热效率降低。锅炉原理实验虚拟仿真,可训练学生运用锅炉本体热力计算原理分析问题的思维,是落实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仿真 实验系统 电厂锅炉 燃烧传热 实践能力
下载PDF
大型燃煤锅炉中含Na/Cl/S组分的演变与受热面结渣倾向的数值模拟
6
作者 王毅斌 王肖肖 +2 位作者 李鹏 谭厚章 魏博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1-259,共9页
提出了一种考虑煤中含Na/S/Cl组分多步释放、气相组分相互作用、气-固反应以及盐蒸气冷凝耦合灰颗粒黏附的结焦模型,以预测炉内受热面气态碱金属组分冷凝行为、受热面结焦风险以及炉膛出口Na/S/Cl组分分布特性。结果表明:炉膛出口气态... 提出了一种考虑煤中含Na/S/Cl组分多步释放、气相组分相互作用、气-固反应以及盐蒸气冷凝耦合灰颗粒黏附的结焦模型,以预测炉内受热面气态碱金属组分冷凝行为、受热面结焦风险以及炉膛出口Na/S/Cl组分分布特性。结果表明:炉膛出口气态含Na组分主要以NaO_(2)、NaCl、Na_(2)SO_(4)和NaOH形式存在;最上层燃烧器至分离燃尽风(SOFA)喷口区域、最下层燃烧器至冷灰斗转角区域的水冷壁结焦风险高;炉膛出口区域后屏过热器底部颗粒黏附位置相对集中,炉内辐射式过热器结焦速率远高于气态钠盐冷凝速率,对流受热面颗粒沉积速率约是钠盐蒸气冷凝速率的3~4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锅炉 碱金属 结渣 冷凝 模拟
下载PDF
燃煤锅炉改燃兰炭燃烧工艺及效益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何海军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21-224,共4页
兰炭因热值高、硫含量低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散煤替代,燃煤锅炉改燃兰炭是实现资源合理利用、降低污染物排放和改善企业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以河北某循环流化床锅炉改燃兰炭工程为例,燃烧系统采用掺烧灰渣的方法,解决改燃后机械未完全... 兰炭因热值高、硫含量低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散煤替代,燃煤锅炉改燃兰炭是实现资源合理利用、降低污染物排放和改善企业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以河北某循环流化床锅炉改燃兰炭工程为例,燃烧系统采用掺烧灰渣的方法,解决改燃后机械未完全燃烧导致损失大和物料循环不稳定问题,确定了兰炭和灰渣的最佳掺混比为9∶1;配风系统采用控制总量并降低一次风率的方法,解决兰炭着火困难的问题,确定了最佳一次风比例为55%;换热系统采用增加锅炉尾部受热面的方法,解决因燃料热值提升较大产生的蒸汽超温和锅炉效率下降问题。改燃扩容后锅炉烟尘、SO2和NOx排放分别比原锅炉降低了73%、94%和55%,以原锅炉35 t/h的额定功率运行,每小时节约燃料成本5.51%,产吨蒸汽所需燃料成本降低6.47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流化床锅炉 兰炭 燃烧 配风 换热
下载PDF
稠油污水回用热采锅炉二氧化硅指标与结垢过程分析
8
作者 闫红星 韩煦 +4 位作者 张艳芳 孙倩 秦敏 刘书琬 陶硕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18-23,共6页
为了研究稠油污水回用热采锅炉过程中二氧化硅指标与结垢过程之间的关系,认清结垢物的微观形貌与化学组成特征,通过室内模拟蒸汽发生器开展了水质中不同二氧化硅质量浓度的结垢实验,并结合现场热注锅炉试验确定回用污水二氧化硅的优化指... 为了研究稠油污水回用热采锅炉过程中二氧化硅指标与结垢过程之间的关系,认清结垢物的微观形貌与化学组成特征,通过室内模拟蒸汽发生器开展了水质中不同二氧化硅质量浓度的结垢实验,并结合现场热注锅炉试验确定回用污水二氧化硅的优化指标,提出二氧化硅质量浓度由原来的50 mg/L放宽到75 mg/L是可行的。对生成的结垢物采用扫描电镜、能谱、X衍射、电子探针等分析技术开展了结垢物微观形貌与化学组成的分析。结果表明,结垢物随水的向前流动其厚度逐渐变厚,越靠近蒸汽出口处结垢越严重,结垢物矿物成分相似,结垢物微观形貌上呈不规则的团状和网状分布,伴有不同孔径大小的孔隙空间,孔隙中发育有少量的针状和柱状晶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污水 结垢 热采锅炉 二氧化硅 微观形貌
下载PDF
W火焰锅炉SCR脱硝超低排放技术及应用
9
作者 罗志 王晓冰 +10 位作者 潘栋 何育东 晋中华 尚桐 范玮 邓彪 任建永 兰永胜 杨小金 杨晓刚 李淑宏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9-109,共11页
截至2021年底,全国已有超过95%的燃煤火电机组实现了氮氧化物超低排放,剩余均为燃用无烟煤的W火焰锅炉,其产生的氮氧化物质量浓度高达750~1200 mg/m^(3),实现超低排放难度大,是我国实现超低排放政策的“最后一公里”。目前,选择性催化还... 截至2021年底,全国已有超过95%的燃煤火电机组实现了氮氧化物超低排放,剩余均为燃用无烟煤的W火焰锅炉,其产生的氮氧化物质量浓度高达750~1200 mg/m^(3),实现超低排放难度大,是我国实现超低排放政策的“最后一公里”。目前,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流场技术主要有“SCR分区混合动态调平技术”“全烟道断面混合流场技术”“常规精准喷氨技术”等。以某设计脱硝效率需高达95%的W火焰锅炉为例,通过计算流体力学(CFD)模拟的方式对比3种技术的性能指标,“SCR分区混合动态调平技术”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其他技术。工程改造后,在脱硝系统入口氮氧化物质量浓度为1000 mg/m^(3),出口低于50 mg/m^(3)时,可实时保持氨逃逸量小于3μL/L,远超常规SCR脱硝系统最高设计效率(93%),为W火焰锅炉氮氧化物超低排放提供了新的技术路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火焰锅炉 脱硝 SCR 流场技术 氨逃逸 分区混合
下载PDF
高海拔低气压条件下烟气辐射特性
10
作者 车得福 姚峤鹏 +4 位作者 王津 董凌霄 于吉明 笪耀东 邓磊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25-1036,共12页
高原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导致锅炉运行出现出力不足、排烟温度高等一系列问题。采用逐线法(Line-By-Linemethod, LBL),基于HITEMP2010光谱数据库(High-temperaturemolecular spectroscopic database),求解3组不同气压条件下(0.101 325、0... 高原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导致锅炉运行出现出力不足、排烟温度高等一系列问题。采用逐线法(Line-By-Linemethod, LBL),基于HITEMP2010光谱数据库(High-temperaturemolecular spectroscopic database),求解3组不同气压条件下(0.101 325、0.076 622和0.061 655 MPa)空气燃烧方式的烟气吸收系数和总发射率,分析了压力、温度和水蒸气与CO_(2)的摩尔比对烟气辐射特性的影响,改进了灰气体加权和(Weighted-Sum-of-Gray-Gases,WSGG)模型关联式,建立了适用于低气压条件下的WSGG模型参数。结果表明,压力的降低会减小烟气的总发射率,4种工况下压力从0.101 325 MPa下降到0.061 655 MPa时,总发射率随行程长度变化的最大差值分别为0.093 4、0.084 5、0.091 1和0.084 3。在小行程长度下,摩尔比越大,压力的变化对总发射率的影响越大,而大行程长度下则相反。温度的升高会减小烟气的总发射率,4种工况下,温度从1 000 K升到2 500 K时,总发射率随行程长度变化的最大差值分别为0.273 6、0.270 5、0.251 5和0.250 5。在小行程长度下,摩尔比越大,温度的变化对总发射率的影响越大,在大行程长度下则相反。摩尔比的增加会增大烟气的总发射率,4种工况下摩尔比从1增加到2时,总发射率随行程长度变化的最大差值分别为0.088 1、0.100 4、0.088 9和0.100 6。在小行程长度下,温度越高或压力越低,摩尔比变化对总发射率的影响越小,在大行程长度下则相反。改进后的WSGG模型在不同工况下烟气总发射率的最大相对误差为3.67%,相比现有基于常压条件下开发的WSGG模型外推到低压条件的误差有明显降低,表明改进后的WSGG模型更适用于低气压空气燃烧气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气辐射 高海拔 低气压 锅炉 总发射率
下载PDF
燃煤机组锅炉负荷偏差分析模型与评价系统
11
作者 陈冬林 蒋权 +4 位作者 胡章茂 殷立国 杨宁武 刘文哲 张博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27,共9页
“双碳”大背景下我国上网新能源装机发展十分迅速。为了加大电网对新能源发电的消纳,燃煤发电机组频繁参与深度调峰导致了机组实际负荷与自动发电控制(AGC)指令负荷出现较大偏差。针对这一技术难题,以锅炉及其辅助设备为对象,研究构建... “双碳”大背景下我国上网新能源装机发展十分迅速。为了加大电网对新能源发电的消纳,燃煤发电机组频繁参与深度调峰导致了机组实际负荷与自动发电控制(AGC)指令负荷出现较大偏差。针对这一技术难题,以锅炉及其辅助设备为对象,研究构建了锅炉机组本体及其辅助设备的实际出力模型、应有出力模型和最大出力模型,建立了用以分析评价锅炉机组负荷偏差原因及诊断与预警的分析评价系统,并将该系统在电厂中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分析评价系统可有效地对锅炉及其辅助设备的出力故障进行早期预警和诊断,可有效提高机组运行的可靠性、安全性与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机组 锅炉 负荷偏差 系统开发
下载PDF
GB/T 24747-2023《有机热载体安全技术条件》国家标准解读
12
作者 石顺友 赵艳丽 《润滑油》 CAS 2024年第4期38-44,共7页
作为有机热载体炉的传热介质,有机热载体的质量对锅炉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GB/T 24747-2023《有机热载体安全技术条件》于2023年5月23日发布和实施。该国家标准对有机热载体的应用、质量监测和问题处置等多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对确保有... 作为有机热载体炉的传热介质,有机热载体的质量对锅炉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GB/T 24747-2023《有机热载体安全技术条件》于2023年5月23日发布和实施。该国家标准对有机热载体的应用、质量监测和问题处置等多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对确保有机热载体炉的安全运行,防止事故发生和人员伤亡,促进能源高效利用和环境保护具有重大意义。文章对该国家标准进行了解读,以供读者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热载体 锅炉 技术 标准
下载PDF
烟气再循环的综合性能模拟研究与评价
13
作者 张群力 郭颖杰 +2 位作者 黄昊天 刘涛 张秋月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1-78,共8页
目前燃气锅炉多采用烟气再循环降氮技术。为了深入探析烟气再循环技术的降氮效果与燃烧特性,利用CHEMKIN分析不同再循环率对NO生成的影响及其主要生成路径分析;利用FLUENT研究不同再循环率对炉内燃烧速度场、温度场和浓度场的影响;从不... 目前燃气锅炉多采用烟气再循环降氮技术。为了深入探析烟气再循环技术的降氮效果与燃烧特性,利用CHEMKIN分析不同再循环率对NO生成的影响及其主要生成路径分析;利用FLUENT研究不同再循环率对炉内燃烧速度场、温度场和浓度场的影响;从不同角度对烟气再循环技术进行分析并给出综合评价。结果表明:25%再循环率时,NO质量浓度仅为19.26 mg/m^(3),降低了89.79%。18%再循环率时,排烟中CO质量浓度最低,约为150 mg/m^(3)。炉内燃烧温度可从1927℃下降至1595℃,N_(2)直接转化为热力型NO的反应路径占比大幅降低,仅为29.14%。燃气锅炉随再循环率的提升呈现出低NO排放以及低锅炉效率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锅炉 烟气再循环 低氮燃烧 燃烧特性 数学建模
下载PDF
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研发进展
14
作者 吕俊复 王君峰 +5 位作者 姜孝国 鲁佳易 罗勇军 李文凯 张守玉 柯希玮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6883-6899,I0014,共18页
随着技术进步和对节能减排需求的提升,更先进的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CFB)锅炉技术成为行业发展趋势。该文探讨了超超临界CFB锅炉技术的设计理念,包括流态化燃烧、水动力系统、污染物控制及系统集成等关键技术... 随着技术进步和对节能减排需求的提升,更先进的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CFB)锅炉技术成为行业发展趋势。该文探讨了超超临界CFB锅炉技术的设计理念,包括流态化燃烧、水动力系统、污染物控制及系统集成等关键技术。分析大尺寸炉膛内流态化燃烧的均匀性和燃尽性问题,探讨了不同炉型燃烧系统设计;研究超超临界压力下低质量流速垂直管圈水动力系统的设计方案;提出在大截面和高炉膛条件下污染物控制的设计思路;通过对锅炉燃烧技术、热力系统及辅助系统的耦合特性分析,指出燃烧侧与蒸汽侧系统设计的优化方向。基于对关键技术的深入研究和超临界CFB锅炉的实践经验,形成了多种超超临界CFB技术方案,多个采用不同技术方案的项目已进入到工程应用阶段,其中可靠、灵活、清洁和高效是设计中的关键考量。期望这些多样化的超超临界CFB技术路线能够在未来发展中展现出灵活性和低碳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超临界 循环流化床锅炉 流态优化 水动力 深度调峰
下载PDF
某660 MW超临界锅炉深度调峰过程中分隔屏超温计算分析及改造方案研究
15
作者 孙亦鹏 张西容 +4 位作者 宋园园 周妍君 程亮 佘园元 杨冬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14,共7页
针对660 MW超临界褐煤锅炉分隔屏实炉数据分析发现,在175 MW负荷下,分隔屏的超温报警主要发生在屏3、屏4靠近炉内的管子。为解决分隔屏超温报警问题,采用流动网络系统法,结合质量、能量和动量守恒方程建立了分隔屏水动力计算数学模型,... 针对660 MW超临界褐煤锅炉分隔屏实炉数据分析发现,在175 MW负荷下,分隔屏的超温报警主要发生在屏3、屏4靠近炉内的管子。为解决分隔屏超温报警问题,采用流动网络系统法,结合质量、能量和动量守恒方程建立了分隔屏水动力计算数学模型,提出添加节流圈以及升级管子材料两种改造方案。对分隔屏进行回路及管段划分,采用175 MW负荷实炉测量数据反推计算得到炉内实际热偏差,对低、中、高负荷下添加节流圈与升级材料为Super304H的分隔屏出口汽温进行计算。计算结果表明:添加节流圈后分隔屏出口汽温偏差变小,且屏3、屏4出口汽温降低至材料TP347H报警温度以下;升级材料为Super304H后分隔屏出口汽温均小于材料的报警温度,分隔屏可安全运行。对添加节流圈以及将材料升级为Super304H两种方案进行壁温计算及强度校核,结果显示两种改造方案在各个负荷下,壁温以及强度均是安全的。为给锅炉运行留出更大的安全裕度,建议在分隔屏最后一片屏上添加节流圈的同时将材料由TP347H升级为Super304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褐煤锅炉 深度调峰 分隔屏 节流圈 材料升级
下载PDF
供热锅炉选型与经济性分析
16
作者 何海军 《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 CAS 2024年第9期120-124,129,共6页
循环流化床锅炉、煤粉工业锅炉因能效高、环保性能好,是燃煤工业锅炉的重要发展方向,为满足锅炉选型需要,从技术性能、运行维护、经济、环保等方面对两种炉型对比分析,并结合项目案例进行实践比选。项目案例表明:因所在地周边无集中制... 循环流化床锅炉、煤粉工业锅炉因能效高、环保性能好,是燃煤工业锅炉的重要发展方向,为满足锅炉选型需要,从技术性能、运行维护、经济、环保等方面对两种炉型对比分析,并结合项目案例进行实践比选。项目案例表明:因所在地周边无集中制粉厂家,该案例煤粉工业锅炉需要炉前制粉,煤粉工业锅炉方案建设投资比循环流化床锅炉方案高626万元,蒸汽生产成本比循环流化床锅炉方案低33.6万元/a;由于煤粉工业锅炉附属制粉工艺安全隐患较多,因此,从经济性和安全性考虑,项目案例选用循环流化床锅炉方案。两种炉型没有绝对的优劣,循环流化床锅炉适应煤质范围宽,煤粉工业锅炉更适应周边环境要求高、自动化水平高的区域,要根据具体场景、条件,选择最适宜的炉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锅炉 燃煤锅炉 性能对比 经济分析 集中供热
下载PDF
高机动车载注汽锅炉集成化设计及其相关技术
17
作者 苏海鹏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24年第9期46-51,共6页
油田热采注汽锅炉作为稠油开采的专用注汽设备,在稠油热采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传统注汽锅炉结构型式和运输车辆相对落后的设计理念,限制了较大蒸发量注汽锅炉的应用,已经很难适应油田稠油开采的需要。开发具有能够实现快速移动和... 油田热采注汽锅炉作为稠油开采的专用注汽设备,在稠油热采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传统注汽锅炉结构型式和运输车辆相对落后的设计理念,限制了较大蒸发量注汽锅炉的应用,已经很难适应油田稠油开采的需要。开发具有能够实现快速移动和较大蒸发量的注汽锅炉,将会成为注汽锅炉机组的研究与创新方向之一。以燃油燃气车载注汽锅炉为研究对象,回顾国内油田注汽锅炉的应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从注汽锅炉本体结构型式、运载车辆优化设计、车载化集成技术及大型运输车辆的安全性等方面出发,探讨高机动集成化车载注汽锅炉的相关技术问题。根据实例分析注汽锅炉的结构型式及其集成设计是实现车载化的基础,运输车辆与锅炉辅助系统的融合与优化是实现集成化的关键,运输车辆悬挂机构与隔振机构的稳定性是实现高机动集成化的基本保证,以上结果对车载注汽锅炉研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机动 车载 注汽锅炉 集成技术 锅炉结构
下载PDF
水冷壁高温腐蚀原因分析
18
作者 何晓梅 王悦悦 +2 位作者 王波 杨宇卓 梁灯灯 《工业加热》 CAS 2024年第3期11-13,共3页
通过宏观分析、显微组织观察、扫描电镜与能谱成分分析和X射线衍射分析,对某电厂水冷壁向火侧进行高温腐蚀原因分析。结果表明:由于该锅炉采用四角切圆燃烧方式导致水冷壁局部高温;复合空气分级低NO_(x)燃烧系统导致部分燃烧器区域处于... 通过宏观分析、显微组织观察、扫描电镜与能谱成分分析和X射线衍射分析,对某电厂水冷壁向火侧进行高温腐蚀原因分析。结果表明:由于该锅炉采用四角切圆燃烧方式导致水冷壁局部高温;复合空气分级低NO_(x)燃烧系统导致部分燃烧器区域处于贫氧还原性气氛,使烟气中CO+H_(2)S浓度过高;锅炉入炉煤硫份超过设计值较多,形成高浓度的H_(2)S和SO_(2);水冷壁向火侧腐蚀以硫腐蚀为主。针对该锅炉水冷壁高温腐蚀问题,给出以下建议:控制入炉煤硫份,降低煤中的硫元素含量,减少H_(2)S和SO_(2)浓度;燃烧优化调整,采用侧边风技术,向炉膛内通入空气,降低水冷壁高温腐蚀区域的还原性气氛浓度,增加局部含氧量;在高温腐蚀严重的区域,对其水冷壁管进行防高温腐蚀喷涂处理,以增强其抗高温腐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锅炉 水冷壁 高温腐蚀
下载PDF
宽负荷下切圆燃煤锅炉H_(2)S分布特性的数值模拟
19
作者 邓磊 袁茂博 +3 位作者 杨家辉 韩磊 姜家豪 车得福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887-2895,共9页
锅炉采用空气分级燃烧降低NO_(x)排放的同时也提高了主燃区H_(2)S体积分数。炉墙壁面过高的H_(2)S体积分数是加剧水冷壁高温腐蚀的重要因素。为保障新能源并网发电,大型燃煤机组灵活调峰的需求增加,不同负荷下的水冷壁近壁面H_(2)S分布... 锅炉采用空气分级燃烧降低NO_(x)排放的同时也提高了主燃区H_(2)S体积分数。炉墙壁面过高的H_(2)S体积分数是加剧水冷壁高温腐蚀的重要因素。为保障新能源并网发电,大型燃煤机组灵活调峰的需求增加,不同负荷下的水冷壁近壁面H_(2)S分布特性值得关注。通过正交试验分析了切圆燃煤锅炉运行参数对水冷壁近壁面H_(2)S体积分数分布的影响。选取一台超临界600 MW切圆燃煤锅炉建立数值模型,设计L_(16)(4^(5))正交工况,覆盖100%BMCR、75%THA,50%THA以及35%BMCR四种负荷。建立了自定义SO_(x)生成模型以确定燃料硫的析出和转化路径,模型包含多表面反应子模型以描述焦炭与O_(2)/CO_(2)/H_(2)O等3种气体的异相反应,并确定焦炭气化反应消耗量占总消耗量的比例,进而对炉膛H_(2)S空间分布进行了模拟计算。研究表明,近壁面高体积分数H_(2)S区域主要位于投运燃烧器层中最下层燃烧器以下以及最上层燃烧器以上至SOFA层之间,烟气切圆沿炉膛高度增加逐渐增大是造成后一区域H_(2)S体积分数较高的重要原因。35%BMCR负荷下水冷壁重点区域的H_(2)S平均体积分数为364μL/L,明显低于其他负荷。锅炉运行参数对重点区域H_(2)S体积分数影响程度的排序为:锅炉负荷>一次风率>主燃区空气过量系数>假想切圆直径>燃烧器竖直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圆燃煤锅炉 宽负荷 H2S分布 正交分析 数值模拟
下载PDF
计算机视觉的电站锅炉水冷壁缺陷检测方法
20
作者 王云霞 杨增阳 +1 位作者 岳海姣 杨守波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6-249,254,共5页
发电厂锅炉巡检可有效避免安全事故发生,针对现场巡检过程中,锅炉水冷壁巡检区域较大,部分区域检测困难问题,开发一种基于YOLOv3模型的水冷壁缺陷检测系统。无人机携带视觉采集装置,对豫能集团某电厂锅炉水冷壁进行图像采集,画面经压缩... 发电厂锅炉巡检可有效避免安全事故发生,针对现场巡检过程中,锅炉水冷壁巡检区域较大,部分区域检测困难问题,开发一种基于YOLOv3模型的水冷壁缺陷检测系统。无人机携带视觉采集装置,对豫能集团某电厂锅炉水冷壁进行图像采集,画面经压缩后实时无线传输到检测末端装置,采用YOLOv3算法对水冷壁数据进行分析,对模型重要参数进行调整并做出样本增广与平衡化改进处理,提高检测效果,共测出磨损、裂缝、氧化等106处失效部位,与人工检测对比,成功率达77.9%。该方法解决了在巡检区域大、部分区域检测困难问题,使大型电站锅炉在开展水冷壁检测方面实际付出的成本得到有效缩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站锅炉 水冷壁 无人机 YOLOv3 缺陷检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