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onlinear stability of advanced sandwich cylindrical shells comprising porous functionally graded material and carbon nanotube reinforced composite layers under elevated temperature 被引量:1
1
作者 H.V.TUNG L.T.N.TRANG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English Edition)》 SCIE EI CSCD 2021年第9期1327-1348,共22页
The nonlinear stability of sandwich cylindrical shells comprising porous functionally graded material(FGM) and carbon nanotube reinforced composite(CNTRC)layers subjected to uniform temperature rise is investigated. T... The nonlinear stability of sandwich cylindrical shells comprising porous functionally graded material(FGM) and carbon nanotube reinforced composite(CNTRC)layers subjected to uniform temperature rise is investigated. Two sandwich models corresponding to CNTRC and FGM face sheets are proposed. Carbon nanotubes(CNTs) in the CNTRC layer are embedded into a matrix according to functionally graded distributions. The effects of porosity in the FGM and the temperature dependence of properties of all constituent materials are considered. The effective properties of the porous FGM and CNTRC are determined by using the modified and extended versions of a linear mixture rule, respectively. The basic equations governing the stability problem of thin sandwich cylindrical shells are established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the Donnell shell theory including the von K’arm’an-Donnell nonlinearity. These equations are solved by using the multi-term analytical solutions and the Galerkin method for simply supported shells.The critical buckling temperatures and postbuckling paths are determined through an iteration procedure. The study reveals that the sandwich shell model with a CNTRC core layer and relatively thin porous FGM face sheets can have the best capacity of thermal load carrying. In addition, unlike the cases of mechanical loads, porosities have beneficial effects on the nonlinear stability of sandwich shells under the thermal load. It is suggested that an appropriate combination of advantages of FGM and CNTRC can result in optimal efficiency for advanced sandwich structur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bon nanotube reinforced composite(CNTRC) porous functionally graded material(FGM) thermal instability cylindrical shell advanced sandwich model
下载PDF
Effect of weld reinforcement on axial plastic buckling of welded steel cylindrical shells 被引量:3
2
作者 Chu-lin YU Zhi-ping CHEN +2 位作者 Ji WANG Shun-juan YAN Li-cai YANG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A(Applied Physics &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12年第2期79-90,共12页
The effect of weld reinforcement on axial plastic buckling of welded steel cylindrical shells is investigated through experimental and numerical buckling analysis using six welded steel cylindrical shell specimens. Th... The effect of weld reinforcement on axial plastic buckling of welded steel cylindrical shells is investigated through experimental and numerical buckling analysis using six welded steel cylindrical shell specimen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mplitude of weld reinforcement and the axial plastic buckling critical load is explored. The effect of the material yield strength and the number of circumferential welds on the axial plastic buckling is studied. Results show that circumferential weld reinforcement represents a severe imperfect form of axially compressed welded steel cylindrical shells and the axial plastic buckling critical load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ment of the mean amplitude of circumferential weld reinforcement. The material yield strength and the number of circumferential welds are found to have no significant effect on buckling waveforms; however, the axial plastic buckling critical load can be decreased to some extent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number of circumferential wel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ylindrical shells Axial buckling PLASTIC WELD reinforcement Geometric imperfections
原文传递
An Analytical Approach for Nonlinear Buckling Analysis of Torsionally Loaded Sandwich Carbon Nanotube Reinforced Cylindrical Shells with Auxetic Core
3
作者 Dang Thuy Dong Nguyen Thi Phuong +6 位作者 Vu Hoai Nam Le Ngoc Ly Nguyen Van Tien Vu Minh Duc Tran Quang Minh Vu Tho Hung Nguyen Thi Huong Giang 《Advances in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 SCIE 2023年第2期468-484,共17页
The main aim of this paper is to present an analytical approach on the postbuckling for torsionally loaded sandwich carbon nanotube(CNT)reinforced cylindrical shells with the auxetic core.The considered shells consist... The main aim of this paper is to present an analytical approach on the postbuckling for torsionally loaded sandwich carbon nanotube(CNT)reinforced cylindrical shells with the auxetic core.The considered shells consist of three layers,external and internal CNT reinforced layers,and the auxetic lattice core made by isotropic material.The homogenization model for honeycomb auxetic lattice core is utilized,and the equilibrium equations are formulated based on the nonlinear Donnell’s thin shell theory with von Karman geometrical nonlinearities.The three terms of deflection are considered,the Airy’s stress function and Galerkin’s method are utilized,the explicit expression of critical buckling of torsionally loaded shells and load-deflection expression of postbuckling states are achieved.The effects of two carbon nanotube reinforced layers,the auxetic core layer,the volume fraction of carbon nanotube on the torsional buckling behavior are examined and remark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nlinear postbuckling carbon nanotube reinforced composite cylindrical shell torsion auxetic core
原文传递
功能梯度石墨烯增强自旋圆柱壳的振动特性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宇 徐自强 +3 位作者 李昊 王鹏 徐宏达 张颖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2-200,共9页
目的为了研究旋转状态下功能梯度石墨烯增强复合材料(FG-GPLRC)圆柱壳的振动特性,方法基于改进的Halpin-Tsai微观力学模型与复合材料夹杂理论预测多种分布模式下石墨烯增强结构的等效材料属性。同时,考虑由旋转引起的科氏力与离心力作用... 目的为了研究旋转状态下功能梯度石墨烯增强复合材料(FG-GPLRC)圆柱壳的振动特性,方法基于改进的Halpin-Tsai微观力学模型与复合材料夹杂理论预测多种分布模式下石墨烯增强结构的等效材料属性。同时,考虑由旋转引起的科氏力与离心力作用,采用一阶剪切变形理论对FG-GPLRC自旋圆柱壳的能量表达式进行推导。之后,选取切比雪夫多项式构造位移容许函数,基于Rayleigh-Ritz法对FG-GPLRC自旋圆柱壳的行波振动特性进行分析,得到壳体的动力学微分方程进而求解出行波振动频率。最后,通过与现有文献数据进行对比,验证本文方法的准确性,并分析分层数、转速、石墨烯片的质量分数与分布模式等因素对旋转壳体振动特性的影响。结果石墨烯片分层数为10层时,即可实现对FG-GPLRC自旋圆柱壳振动特性的预测;石墨烯质量分数小于2%时,每增加0.5%,壳体的前后行波频率明显提高;在不同模态下,GPL-X分布模式的壳体行波频率最高,GPL-O分布模式最低,且行波频率随转速的提高而增大;弹性边界条件下,壳体行波振动频率随轴向半波数的增大而增加。结论石墨烯片在GPL-X分布模式下使得FG-GPLRC自旋圆柱壳的等效弹性模量增大,对壳体结构刚度的增强效果最佳,且前后行波频率与壳体转速同步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增强材料 Rayleigh-Ritz法 自旋圆柱壳 Halpin-Tasi微观力学模型 弹性边界
下载PDF
车用CFRP层压圆柱壳冲击损伤分析及最小穿透能量预测
5
作者 王丹琦 吴霖滔 +3 位作者 聂冰冰 车文传 邹铁方 张君媛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9-38,共10页
为了探究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在汽车曲面零部件上的应用前景,该文以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层压圆柱壳作为对象,研究其在落锤冲击工况下的损伤与吸能特性。基于复合材料均质化方法,建立CFRP层压圆柱壳落锤冲击的多尺度模型,探究... 为了探究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在汽车曲面零部件上的应用前景,该文以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层压圆柱壳作为对象,研究其在落锤冲击工况下的损伤与吸能特性。基于复合材料均质化方法,建立CFRP层压圆柱壳落锤冲击的多尺度模型,探究曲率半径对冲击损伤和能量吸收的影响;并采用非线性拟合方法建立了最小穿透能量与层压圆柱壳材料参数、结构参数及落锤参数之间的函数关系,实现概念设计阶段最小穿透能量的快速预测,对比仿真结果拟合公式的误差在20%以内。结果表明:相较于平板,层压圆柱壳的峰值载荷宽度更大、更平稳。在60 J冲击作用下,层压圆柱壳各铺层损伤面积相对均匀,其中纤维损伤与曲率半径无关,基体损伤面积随曲率半径增大而增大;当曲率半径为100 mm时,层压壳承载及抵抗变形能力较好,具有较好的抗冲击性;当曲率半径为200 mm时,层压壳耗散能量最多,吸能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轻量化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 层压圆柱壳 冲击损伤 能量吸收
下载PDF
功能梯度石墨烯增强多孔复合材料阶梯圆柱壳的振动特性
6
作者 徐宏达 王宇 +2 位作者 徐自强 贾小羽 于晓光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17-326,共10页
对功能梯度石墨烯增强多孔复合材料(FG-GPLRPC)阶梯圆柱壳的振动特性进行了研究。首先,采用Halpin-Tsai微观力学模型以及开胞体理论得到FG-GPLRPC阶梯圆柱壳的有效材料属性。其次,基于一阶剪切变形理论和惩罚参数法推导出壳体结构的能... 对功能梯度石墨烯增强多孔复合材料(FG-GPLRPC)阶梯圆柱壳的振动特性进行了研究。首先,采用Halpin-Tsai微观力学模型以及开胞体理论得到FG-GPLRPC阶梯圆柱壳的有效材料属性。其次,基于一阶剪切变形理论和惩罚参数法推导出壳体结构的能量表达式。最后,采用Jacobi-Ritz法建立壳体结构的振动控制方程,并求得结构的无量纲频率,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和正确性。结果表明,石墨烯质量分数、孔隙系数和边界弹簧刚度值对振动特性的影响显著,层数对振动特性的影响较小,尺寸参数对振动特性的影响不同,并得到了壳体频率随周向波数先减小后增大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增强 多孔复合材料 阶梯圆柱壳 一阶剪切变形理论 Jacobi-Ritz法
下载PDF
双功能梯度石墨烯片增强金属-陶瓷基圆柱壳的行波振动分析
7
作者 徐宏达 王宇 +2 位作者 菅泽 李学辉 于晓光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0-119,共10页
采用Halpin-Tsai微观力学模型和传递矩阵方法,开展了旋转态双功能梯度石墨烯片增强复合材料圆柱壳体的行波振动特性研究。描述了金属-陶瓷功能梯度基体和5种石墨烯片分布模式的材料属性,基于Love壳理论和传递矩阵方法,考虑转速影响推导... 采用Halpin-Tsai微观力学模型和传递矩阵方法,开展了旋转态双功能梯度石墨烯片增强复合材料圆柱壳体的行波振动特性研究。描述了金属-陶瓷功能梯度基体和5种石墨烯片分布模式的材料属性,基于Love壳理论和传递矩阵方法,考虑转速影响推导了任一截面状态向量的常微分方程和整体传递矩阵关系。以固支-自由(悬臂)边界条件为主,对动力学微分方程进行求解计算,验证了分析方法的合理性。结果表明:低阶模态以轴向半波数为1和周向模态的振动为主,转速引起的科氏力使行波曲线出现分离现象;行波频率随着石墨烯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增大,分布模式对振型顺序的影响较小,基体体积分数指数对振动特性的影响较大,而石墨烯片层数对振动特性的影响很小,不同倍频激励对共振特性的影响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陶瓷基 石墨烯片增强 旋转圆柱壳 Halpin-Tsai模型 传递矩阵法 行波振动
下载PDF
功能梯度石墨烯增强阶梯圆柱壳的振动特性分析
8
作者 菅泽 王宇 +2 位作者 王鹏 李昊 李学辉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7-64,共8页
基于Rayleigh-Ritz法分析功能梯度石墨烯增强复合材料(Functionally Graded Graphene Platelets Reinforced Composite,FG-GPLRC)阶梯圆柱壳的振动特性。首先,采用改进的Halpin-Tsai微观力学模型和复合材料夹杂理论,确定FG-GPLRC的等效... 基于Rayleigh-Ritz法分析功能梯度石墨烯增强复合材料(Functionally Graded Graphene Platelets Reinforced Composite,FG-GPLRC)阶梯圆柱壳的振动特性。首先,采用改进的Halpin-Tsai微观力学模型和复合材料夹杂理论,确定FG-GPLRC的等效材料属性。其次,基于微元法思想和1阶剪切变形理论建立每一子段的基本方程。最后,建立Lagrange动力学能量泛函方程,通过Rayleigh-Ritz法求解FG-GPLRC阶梯圆柱壳的固有频率,并验证方法的有效性。研究表明,FG-GPLRC阶梯圆柱壳的固有频率随层数的增加变化趋势减小,石墨烯质量分数和分布模式会影响圆柱壳的固有频率;弹性边界条件下弹簧刚度系数越大,FG-GPLRC阶梯圆柱壳的第一阶固有频率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石墨烯增强 阶梯圆柱壳 Rayleigh-Ritz法 Halpin-Tsai微观力学模型 弹性边界
下载PDF
水下爆炸载荷作用下加筋双层圆柱壳结构优化数值模拟
9
作者 阮雨 于福临 +2 位作者 于利民 苏超 郭文琦 《山东交通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143-149,共7页
为研究水下爆炸载荷对加筋双层圆柱壳的毁伤特性,采用有限元方法构建5段和10段加筋双层圆柱壳结构模型,对比研究不同冲击因子(0.50、0.33、0.28)、距爆源不同距离(2.00、3.03、3.57 m)的3种工况下,5段和10段加筋双层圆柱壳结构的载荷特... 为研究水下爆炸载荷对加筋双层圆柱壳的毁伤特性,采用有限元方法构建5段和10段加筋双层圆柱壳结构模型,对比研究不同冲击因子(0.50、0.33、0.28)、距爆源不同距离(2.00、3.03、3.57 m)的3种工况下,5段和10段加筋双层圆柱壳结构的载荷特性和响应特性,选择典型测点测量加速度、速度和位移曲线。结果表明:在工况1下,加筋双层圆柱壳模型结构变形最明显;3种工况下,水下爆炸载荷大多作用在加筋双层圆柱壳的外层壳,外层壳分担大部分的爆炸冲击应力,对内层圆柱壳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2种结构冲击变化特征相似,10段加筋双层圆柱壳的抗冲击性优于5段加筋双层圆柱壳;加速度以x方向为主,爆炸后x方向的加速度在前0.001 s振荡达到峰值后又迅速振荡减小,y方向的加速度变化较小,z方向的加速度几乎未变;5段加筋双层圆柱壳模型内外层壳母线中心点的速度峰值比两端测量点大,且爆炸后迅速达到速度峰值,内层壳测点速度峰值始终小于外层壳;位移迅速增至峰值后减小至固定值。冲击因子越大,距爆源距离越小,载荷对加筋双层圆柱壳结构的冲击作用越大;在相同冲击因子下,整体质量一定,加筋越多,加筋双层圆柱壳抗冲击特性越强,抗冲击效果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爆炸 双层圆柱壳 加筋 冲击因子
下载PDF
压力容器圆筒大开孔补强计算方法 被引量:30
10
作者 陆明万 桑如苞 +2 位作者 丁利伟 王小敏 林上富 《压力容器》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0-15,共6页
对美国ASME大开孔补强计算方法进行了分析,用有限元法对圆筒大开孔计算截面的应力进行了考证,发现除了ASME给出的、绕圆筒母线的弯矩外还存在一个数值相当的、绕接管母线的弯矩,补充建立了补强环在环平面内弯曲的计算模型,提出一种新的... 对美国ASME大开孔补强计算方法进行了分析,用有限元法对圆筒大开孔计算截面的应力进行了考证,发现除了ASME给出的、绕圆筒母线的弯矩外还存在一个数值相当的、绕接管母线的弯矩,补充建立了补强环在环平面内弯曲的计算模型,提出一种新的圆柱壳开孔补强的工程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筒 大开孔 补强
下载PDF
GB 150—2011中圆筒开孔补强设计的分析法 被引量:25
11
作者 薛明德 黄克智 +3 位作者 李世玉 朱国栋 向志海 徐锋 《化工设备与管道》 CAS 2012年第3期1-11,共11页
GB 150—2011版设计篇第6.6节圆筒径向接管开孔补强设计的分析法是在该版国家标准中新加入的内容,它将开孔补强设计的适用范围扩大至开孔率达0.9,是根据我国自主研发的薄壳理论解得到的应力分析方法。文中简要阐述了其理论基础与设计准... GB 150—2011版设计篇第6.6节圆筒径向接管开孔补强设计的分析法是在该版国家标准中新加入的内容,它将开孔补强设计的适用范围扩大至开孔率达0.9,是根据我国自主研发的薄壳理论解得到的应力分析方法。文中简要阐述了其理论基础与设计准则,所采用设计准则的依据,并给出了与其他设计方法的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容器 GB 150 圆柱壳 开孔补强 设计规范 分析法
下载PDF
内压作用下圆柱壳开孔接管的分析设计方法 被引量:36
12
作者 薛明德 杜青海 黄克智 《压力容器》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7-24,共8页
对于带径向接管的圆柱形压力容器,提出了一种以薄壳理论为基础的应力分析方法。与前人采用各种简化理论解不同,该方法基于精确的圆柱壳Morley方程解以及两圆柱壳交贯线处精确的边界条件,从而提高了解的精度,其适用范围扩大至开孔率0.93... 对于带径向接管的圆柱形压力容器,提出了一种以薄壳理论为基础的应力分析方法。与前人采用各种简化理论解不同,该方法基于精确的圆柱壳Morley方程解以及两圆柱壳交贯线处精确的边界条件,从而提高了解的精度,其适用范围扩大至开孔率0.93。一系列密网格三维有限元解验证了解的可靠性。本文根据作者所提出的理论解给出了圆柱壳大开孔补强的分析设计方法,分析表明:在大开孔情况下等面积补强法没有足够的安全裕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容器 圆柱壳 薄壳理论解 开孔补强 分析设计
下载PDF
引发方式、铺层对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圆柱壳吸能特性影响的冲击试验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王璠 何一帆 +1 位作者 宋毅 龙翔云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3-40,共8页
对作为吸能元件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圆柱壳的吸能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制备了不同铺层角度和不同引发方式的玻璃纤维/聚酯树脂基圆柱壳,通过对该圆柱壳进行动态试验,探求铺层方式和引发方式对该吸能元件吸能效果的影响,以及该复合材料层... 对作为吸能元件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圆柱壳的吸能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制备了不同铺层角度和不同引发方式的玻璃纤维/聚酯树脂基圆柱壳,通过对该圆柱壳进行动态试验,探求铺层方式和引发方式对该吸能元件吸能效果的影响,以及该复合材料层合壳体压溃过程的破坏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圆柱壳 纤维增强 引发方式 铺层方式 冲击试验
下载PDF
空气中钢筋混凝土圆柱壳声辐射特性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谢伟平 陈西德 潘支明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09-112,共4页
简支于空气中钢筋混凝土环肋壳的声固耦合问题,由于加强钢筋及环肋的作用使壳体的振动变得更为复杂,解析解解决此类问题存在困难。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分析了无肋及加肋壳体的声辐射特性,计算结果表明,采取合理的加肋措施可降低结构的... 简支于空气中钢筋混凝土环肋壳的声固耦合问题,由于加强钢筋及环肋的作用使壳体的振动变得更为复杂,解析解解决此类问题存在困难。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分析了无肋及加肋壳体的声辐射特性,计算结果表明,采取合理的加肋措施可降低结构的辐射声压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 钢筋混凝土箱形梁 环肋圆柱壳 声辐射 有限元 流固耦合
下载PDF
含初始缺陷的加强复合材料圆柱壳的非线性屈曲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王珂晟 刘国强 朱晓莹 《机械设计与制造》 2004年第2期63-65,共3页
综合考虑几何非线性、材料非线性、横向剪切效应以及初始几何缺陷等因素,对带有加强筋和加强环的复合材料圆柱壳的屈曲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所得数值结果与有关试验值及其它已知解吻合良好,因而可用于实际工程中加强复合材料圆柱壳的设... 综合考虑几何非线性、材料非线性、横向剪切效应以及初始几何缺陷等因素,对带有加强筋和加强环的复合材料圆柱壳的屈曲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所得数值结果与有关试验值及其它已知解吻合良好,因而可用于实际工程中加强复合材料圆柱壳的设计计算,同时表明这里给出的本构关系对于弹塑性屈曲分析是适用的,并提出保证结构完整性、改善结构整体屈曲性能的关键是控制制造加工质量,减少初始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强复合材料圆柱壳 初始缺陷 非线性屈曲 临界载荷 本构关系
下载PDF
弹性板-圆柱壳水下声辐射特性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阳阳 楼京俊 朱石坚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44-47,共4页
弹性板-圆柱壳结构是工程领域常用的结构之一,其振动和声辐射特性是目前关注的重点。通过Abaqus软件建立弹性板-圆柱壳耦合结构模型,采用三维声弹性理论计算其振动和水下声场分布,并研究降低声辐射的途径。结果表明,弹性板-圆柱壳水下... 弹性板-圆柱壳结构是工程领域常用的结构之一,其振动和声辐射特性是目前关注的重点。通过Abaqus软件建立弹性板-圆柱壳耦合结构模型,采用三维声弹性理论计算其振动和水下声场分布,并研究降低声辐射的途径。结果表明,弹性板-圆柱壳水下辐射声场具有明显的对称性,辐射声压级受弹性板振动影响显著;通过提高弹性板厚度,采用L形截面的加强筋和在圆柱壳水平中面位置布置单层弹性板可有效降低圆柱壳水下声辐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板 圆柱壳 加强筋 声辐射
下载PDF
钢筋混凝土圆柱壳声辐射特性的有限元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谢伟平 陈西德 《声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69-774,共6页
空气中两端简支支撑的钢筋混凝土加肋壳体的声辐射问题,由于加强钢筋及环肋的作用增加了系统共振频谱的复杂性,用解析的方法解决此类问题存在困难。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分析了内部空气及环肋数量对壳体声辐射特性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 空气中两端简支支撑的钢筋混凝土加肋壳体的声辐射问题,由于加强钢筋及环肋的作用增加了系统共振频谱的复杂性,用解析的方法解决此类问题存在困难。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分析了内部空气及环肋数量对壳体声辐射特性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在低频情况下,内部空气对壳体的声辐射特性影响不大,采取合理的加肋措施可降低结构的辐射声压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箱形梁 环肋圆柱壳 声辐射 有限元
下载PDF
立式埋地玻璃钢圆柱壳的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陈建中 娄要胜 +1 位作者 吕泳 张小玉 《玻璃钢/复合材料》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3-28,共6页
基于工程实际,采用承压不承拉的杆单元模型解决埋地结构与周围土体的相互作用问题,推导出杆单元与土体之间材料参数表达式,建立有限元计算模型,实现立式埋地玻璃钢圆柱壳结构稳定性有限元分析。通过与传统公式计算结果比较,得出传统稳... 基于工程实际,采用承压不承拉的杆单元模型解决埋地结构与周围土体的相互作用问题,推导出杆单元与土体之间材料参数表达式,建立有限元计算模型,实现立式埋地玻璃钢圆柱壳结构稳定性有限元分析。通过与传统公式计算结果比较,得出传统稳定性计算公式不能用于计算立式埋地结构。参数对结构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结构的厚度、弹性模量以及周围土弹性模量可提高稳定性,其中厚度的影响更为显著;结构稳定性随壳体长度的增加而降低。在工程应用中可采用加筋结构减小计算长度以及选择合适的回填材料和回填方式来提高土的弹性模量的方法,有效提高稳定安全性,对经济性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钢 立式埋地圆柱壳 稳定性 有限元
下载PDF
基于辐射噪声线谱削峰的双层加肋圆柱壳结构声学设计 被引量:3
19
作者 夏齐强 陈志坚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2-38,共7页
为降低水下航行器辐射噪声线谱,提出了一种弱辐射双层加肋圆柱壳结构.采用机械阻抗理论分析了环肋圆柱壳模态响应幅值控制机理;引入圆截面内运动假设,利用模态展开法推导了环肋径向机械阻抗表达式;基于阻抗失配、波形转换原理,设计了阻... 为降低水下航行器辐射噪声线谱,提出了一种弱辐射双层加肋圆柱壳结构.采用机械阻抗理论分析了环肋圆柱壳模态响应幅值控制机理;引入圆截面内运动假设,利用模态展开法推导了环肋径向机械阻抗表达式;基于阻抗失配、波形转换原理,设计了阻抗加强环肋模型,并利用波动理论分析了其隔振性能;考虑壳间托板的强耦合作用,对托板进行了阻波设计.将阻抗增强肋骨和复合阻波托板联合应用到双层壳结构声学设计中,数值分析了设计前后双层壳振动与声辐射性能.结果表明:提出的新型双层加肋圆柱壳能有效实现辐射噪声线谱削峰,振动均方速度、辐射声功率和辐射声压大幅降低,具有显著的减振降噪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加肋圆柱壳 振声性能 线谱削峰 阻抗增强 阻波 结构声学设计
下载PDF
双向密肋壳体结构风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明贵 黄义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44-49,共6页
风荷载沿壳体表面的作用是非均匀变化的,因此,关于这类壳体的稳定性研究是比较复杂的。本文根据Trefftz准则计算了加肋圆柱壳体在风荷载下的稳定,并考虑了肋偏心的影响。根据计算结果,有以下结论: (1)不加肋的壳体承载... 风荷载沿壳体表面的作用是非均匀变化的,因此,关于这类壳体的稳定性研究是比较复杂的。本文根据Trefftz准则计算了加肋圆柱壳体在风荷载下的稳定,并考虑了肋偏心的影响。根据计算结果,有以下结论: (1)不加肋的壳体承载力最低。 (2)环向加肋比纵向加肋的承载力高。 (3)环向和纵向都加肋的承载力最高,而且以外侧加肋效果最好,内侧加肋效果次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肋圆柱壳 稳定性 Trefftz准则 风荷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