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1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嗜酸性实性和囊性肾细胞癌4例临床病理分析
1
作者 黄莹 王天云 +4 位作者 奎翔 李汝懿 孙成鹏 华结 王燕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4年第5期396-399,404,共5页
目的探讨嗜酸性实性和囊性肾细胞癌(ESC RC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通过收集4例ESC RCC的临床资料,完成HE染色及免疫组化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男性2例,女性2例,发病年龄54~62岁,左右肾发病率均等。4例均因腰部不适入院,2例伴有肉... 目的探讨嗜酸性实性和囊性肾细胞癌(ESC RC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通过收集4例ESC RCC的临床资料,完成HE染色及免疫组化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男性2例,女性2例,发病年龄54~62岁,左右肾发病率均等。4例均因腰部不适入院,2例伴有肉眼血尿、尿痛,均手术切除治疗,随访6~33个月,1例死亡,3例未见复发及转移。肿瘤肉眼大小约1.8~4.5 cm,呈灰褐色质软囊壁样或突出型肿块。镜下肿瘤细胞以囊性、乳头状排列为主,胞质含嗜碱或嗜酸性颗粒物,细胞核圆形染色深,核仁明显,见多核或巨核细胞。免疫组化均表达CK20、CKL、PAX-8等,CK7均为阴性。结论ESC RCC是一种整体生物学行为惰性、预后较好的新型肾脏肿瘤,需充分掌握其病理特点,鉴别其他恶性肾肿瘤对临床治疗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酸性实性和囊性肾细胞癌 结节性硬化症 临床病理 预后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Eosinophilic solid and cystic renal cell carcinoma with aggressive behavior:Two case reports
2
作者 Hui-Hui Cao Hong Li +2 位作者 Xiao-Hong Guo Zhi-Xing Cao Bo-Hui Zhang 《World Journal of Clinical Cases》 SCIE 2024年第22期5124-5130,共7页
BACKGROUND Eosinophilic solid and cystic(ESC)renal cell carcinoma(RCC),a unique and emerging subtype of RCC,has an indolent nature;in some rare instances,it may exhibit metastatic potential.Current cases are inadequat... BACKGROUND Eosinophilic solid and cystic(ESC)renal cell carcinoma(RCC),a unique and emerging subtype of RCC,has an indolent nature;in some rare instances,it may exhibit metastatic potential.Current cases are inadequate to precisely predict the clinical outcome of ESC RCC and determine treatment choices.CASE SUMMARY Herein,we report two patients with ESC RCC.Patient 1 was a young woman with classical 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Patient 2 was a 52-year-old man with multifocal metastases,involving the pulmonary hilar and mediastinal lymph nodes,liver,brain,mesosternum,vertebra,rib,femur,and symphysis pubis.Awareness of ESC RCC,along with its characteristic architecture and immunophenotype,would contribute to making a definitive diagnosis,even on core biopsy samples.CONCLUSION The discovery of ESC RCC molecular signatures may provide new therapeutic strategies in the fu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osinophilic solid and cystic renal cell carcinoma solid and cystic growth pattern CK20 TSC1 mutations TSC2 mutations Case report
下载PDF
A new combined criterion to better predict malignant lesions in patients with pancreatic cystic neoplasms 被引量:6
3
作者 Chungen Lan Xin Li +2 位作者 Xiuchao Wang Jihui Hao He Ren 《Cancer Biology & Medicine》 SCIE CAS CSCD 2018年第1期70-78,共9页
Objective:Cystic lesions of the pancreas have been increasingly recognized.Some lesions exhibit benign behavior,while others have unequivocal malignant potential.Thus,accurate identification of malignancy in patients ... Objective:Cystic lesions of the pancreas have been increasingly recognized.Some lesions exhibit benign behavior,while others have unequivocal malignant potential.Thus,accurate identification of malignancy in patients diagnosed with pancreatic cystic neoplasms(PCNs)remains a major challenge.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define a combined criterion to better predict malignant lesions in patients with PCNs.Methods:W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165 patients who underwent resection of PCNs from October 2011 to May 2017.The relationship among malignancy and serum carbohydrate antigen 19-9(CA19-9),preoperative 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and the presence of enhanced solid component on imaging was analyzed.Results:NLR before surgery in patients with malignant PCNs(2.81±2.14)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patients diagnosed with pancreatic neuroendocrine tumor(1.90±0.69,P=0.013)or healthy volunteers(1.40±0.48;P<0.001).Serum CA19-9≥39U/m L,NLR>1.976 and presence of enhanced solid component were independent predictors of PCN malignancy.A combined criterion meeting any two or more of the three elements including CA19-9≥39 U/m L,NLR>1.976,and presence of enhanced solid component on computed tomography imaging is an indicator with a high 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 of 80.5%and a high 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 of 87.9%,and thus,represents a highly accurate test(86.1%).Conclusions:The new combined criterion is an effective predictor of tumor malignancy in patients with PC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害 膀胱 预言 胰腺 标准 PCN 切除术 行为
下载PDF
超声及数字乳腺断层摄影对乳腺囊实性肿块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4
作者 徐美红 文婵娟 +3 位作者 曾辉 潘德润 曾兆东 陈卫国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3期398-406,共9页
目的分析乳腺囊实性肿块声像图及数字乳腺断层摄影(DBT)图像特征,探讨超声(US)及DBT及二者联合对乳腺囊实性肿块良恶性判别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乳腺囊实性肿块251例患者共257个肿块。根据超声声像图特征将肿块分为4型,计算各型... 目的分析乳腺囊实性肿块声像图及数字乳腺断层摄影(DBT)图像特征,探讨超声(US)及DBT及二者联合对乳腺囊实性肿块良恶性判别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乳腺囊实性肿块251例患者共257个肿块。根据超声声像图特征将肿块分为4型,计算各型阳性预测值。分析声像图特征、DBT图像特征与恶性的相关性;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US、DBT及US+DBT的诊断效能。结果乳腺囊实性肿块恶性率为30.4%。Ⅰ~Ⅳ型囊实性肿块阳性预测值分别为0、22.2%、19.3%和3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年龄及US特征中的肿块大小、分型、形态、生长方式、边缘、钙化、肿块内血流、异常腋窝淋巴结以及DBT特征中的肿块大小、形态、边缘、密度、钙化、小梁结构、腺体分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S、DBT、US+DBT的AUC值分别为0.806、0.880、0.903。US与DBT、US+DBT的AUC值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US+DBT与DBT的AUC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BT对乳腺囊实性肿块良恶性判别的诊断效能优于US,两者联合可明显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增加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 囊实性肿块 超声 数字乳腺断层摄影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分别联合无水乙醇硬化与聚桂醇硬化治疗甲状腺良性囊实性结节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3
5
作者 陈爱琼 罗小明 +1 位作者 吴敏 包国安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 2023年第1期71-74,共4页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分别联合无水乙醇硬化与聚桂醇硬化治疗甲状腺良性囊实性结节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4例甲状腺良性囊实性结节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联合无水乙醇...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分别联合无水乙醇硬化与聚桂醇硬化治疗甲状腺良性囊实性结节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4例甲状腺良性囊实性结节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联合无水乙醇硬化治疗,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联合聚桂醇硬化治疗。对比两组的甲状腺结节体积减小率、症状评分、体征评分、甲状腺功能指标和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术后1、3、6、12个月的结节体积缩小率均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观察组术后12个月的症状评分和体征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每组术前与术后1个月的甲状腺功能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联合聚桂醇硬化治疗甲状腺良性囊实性结节可明显缩小结节体积,降低症状评分、体征评分和并发症总发生率,同时也可保留甲状腺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良性囊实性结节 超声引导 微波消融 无水乙醇硬化 聚桂醇硬化
下载PDF
核磁共振成像对女性盆腔囊实性占位病变的诊断效果及临床价值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仲艳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23年第8期95-97,共3页
目的探究对女性盆腔囊实性占位病变患者,通过核磁共振成像检查的作用。方法选取50例女性盆腔囊实性占位病变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核磁共振成像检查,观察诊断结果。结果本组50例患者中,通过手术病理证实,其中囊性占位性病变患者36例,包括... 目的探究对女性盆腔囊实性占位病变患者,通过核磁共振成像检查的作用。方法选取50例女性盆腔囊实性占位病变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核磁共振成像检查,观察诊断结果。结果本组50例患者中,通过手术病理证实,其中囊性占位性病变患者36例,包括卵巢囊腺瘤患者10例,占比27.78%,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12例,占比33.33%,盆腔脓肿患者7例,占比19.44%,卵巢囊肿患者7例,占比19.44%。其中14例囊实性占位性病变患者,包括卵巢畸胎瘤患者8例,占比57.14%,卵巢癌患者6例,占比42.86%。核磁共振成像检查诊断准确患者47例,诊断准确率为94.00%,与手术病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核磁共振成像检查有助于提升女性盆腔囊实性占位病变诊断准确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成像 女性盆腔囊实性占位病变 诊断效果 临床价值
下载PDF
MRI血流动力学半定量分析及形态学特征对乳腺良恶性囊实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7
作者 黄俊珊 郏潜新 +3 位作者 蔡宏杰 李金胜 许斯鼎 时昭胤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23年第2期66-70,共5页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MRI血流动力学半定量分析及囊壁形态学特征对乳腺良恶性囊实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75例乳腺良恶性囊实性病变患者的影像资料,对比分析良恶性囊实性病变囊壁的形态、厚度及壁结节;由MRI增强扫描图像获得时...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MRI血流动力学半定量分析及囊壁形态学特征对乳腺良恶性囊实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75例乳腺良恶性囊实性病变患者的影像资料,对比分析良恶性囊实性病变囊壁的形态、厚度及壁结节;由MRI增强扫描图像获得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me-signal intensity curve,TIC),计算血流动力学半定量参数(达峰时间Tmax、早期强化率Ee、最大相对强化斜率Eslope、最大强化速率Vmax),对比良恶性病变间的差异,并绘制ROC曲线分析联合诊断效能。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良性囊实性病变大多内壁光滑,壁结节单发、形态规则;恶性囊实性病变内壁凹凸不平,壁结节多发、形态不规则;良性囊实性病变的壁厚小于恶性囊实性病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囊实性病变强化方式以环形强化为主,良性病变TIC-Ⅰ型多见,恶性病变TIC-Ⅲ型多见;恶性病变的Ee、Eslope、Vmax均大于良性病变,恶性病变的达峰时间Tmax较良性病变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应用血流动力学半定量分析及囊壁形态学特征诊断乳腺良恶性囊实性病变的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敏感度度、特异度分别为92.0%、95.1%、88.2%、90.1%、93.8%。结论:MRI血流动力学半定量分析及囊壁的形态学特征能够较好地鉴别乳腺囊实性病变的良恶性,二者联合分析有助于提高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囊实性病变 乳腺病变 MRI 血流动力学 形态学特征
下载PDF
乳腺囊实混合性肿块的多模态超声特征分型及良恶性鉴别 被引量:1
8
作者 袁杰 笪应芬 +3 位作者 汪成 吴林生 梁新凤 陈民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6期667-671,681,共6页
目的:探讨多模态超声特征分型在乳腺囊实混合性肿块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6例经病理证实的乳腺囊实混合性肿块(108个),术前行常规超声、萤火虫成像、超微血管三维成像(Smart 3D SMI)及应变弹性成像(SE)。应用多模... 目的:探讨多模态超声特征分型在乳腺囊实混合性肿块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6例经病理证实的乳腺囊实混合性肿块(108个),术前行常规超声、萤火虫成像、超微血管三维成像(Smart 3D SMI)及应变弹性成像(SE)。应用多模态超声对肿块特征分型,并对常规超声的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分类结果进行校正。以术后病理为金标准,比较分析校正前后的鉴别诊断效能。结果:106例中良性61例(62个病灶),恶性45例(46个病灶)。常规超声BI-RADS分类结果校正后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AUC分别为89.13%、80.65%、84.26%、77.36%、90.91%、0.849,均高于校正前。结论:常规超声BI-RADS分类经多模态超声校正后,可提高对乳腺囊实混合性肿块良恶性的鉴别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乳腺疾病 囊实混合性肿块 诊断 鉴别
下载PDF
核磁共振成像诊断女性盆腔囊实性占位病变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胡安宝 张晓妍 胡冠博 《世界复合医学》 2023年第8期124-126,130,共4页
目的 研究核磁共振成像诊断女性盆腔囊实性占位病变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山东国欣颐养集团枣庄中心医院收治的75例疑似盆腔囊实性占位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均采用CT和核磁共振成像诊断,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 目的 研究核磁共振成像诊断女性盆腔囊实性占位病变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山东国欣颐养集团枣庄中心医院收治的75例疑似盆腔囊实性占位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均采用CT和核磁共振成像诊断,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记录并对比两种诊断方式准确度、特异度和灵敏度,并对比核磁共振成像与病理诊断结果。结果 CT诊断方式准确度为88.00%,特异度为63.64%,灵敏度为92.19%,核磁共振成像诊断方式准确度为97.33%,特异度为90.91%,灵敏度为98.44%;核磁共振成像诊断准确度显著高于CT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07,P<0.05);两种诊断方式特异度和灵敏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核磁共振成像诊断和CT诊断诊断交界性病变和恶性病变的符合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核磁共振成像诊断良性病变诊断符合率高于CT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核磁共振成像诊断女性盆腔囊实性占位病变准确度较高,在影像学诊断方式中优势明显,可作为病理诊断的重要替代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成像 盆腔囊实性占位病变 病理诊断 诊断准确度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术联合乙醇消融对甲状腺良性囊实性结节患者甲状腺功能及应激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柴源 秦占坤 +1 位作者 赵戈 王娟娟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20期57-60,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术联合乙醇消融治疗甲状腺良性囊实性结节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2019年6月至2021年8月我院收治的85例甲状腺良性囊实性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42例,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术)和观察组(43...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术联合乙醇消融治疗甲状腺良性囊实性结节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2019年6月至2021年8月我院收治的85例甲状腺良性囊实性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42例,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术)和观察组(43例,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术联合乙醇消融)。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结节体积缩小率高于对照组,射频消融时间短于对照组,使用能量小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组的甲状腺刺激抗体(TSAb)、甲状腺刺激阻断性抗体(TSBAb)、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水平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组的去甲肾上腺素(NE)、皮质醇(COR)、前列腺素E_(2)(PGE_(2))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术联合乙醇消融治疗甲状腺良性囊实性结节不仅能有效缩小结节体积,还能缓解机体应激反应,促进甲状腺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术 乙醇消融 甲状腺良性囊实性结节 甲状腺功能 应激反应
下载PDF
嗜酸性实性和囊性肾细胞癌3例并文献复习
11
作者 韩思敏 刘玉婷 +1 位作者 闫婧 王全义 《临床与病理杂志》 CAS 2023年第8期1611-1615,共5页
嗜酸性实性和囊性肾细胞癌(eosinophilic solid and cystic renal cell carcinoma,ESC RCC)是一种发生于女性的肾细胞癌的新亚型。绝大多数ESC RCC是散发性的,少数伴结节性硬化症。本研究回顾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3例ESC RCC患者的临床资... 嗜酸性实性和囊性肾细胞癌(eosinophilic solid and cystic renal cell carcinoma,ESC RCC)是一种发生于女性的肾细胞癌的新亚型。绝大多数ESC RCC是散发性的,少数伴结节性硬化症。本研究回顾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3例ESC RCC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分析其组织细胞形态及免疫表型特点。3例患者组织学均表现为腺泡状和巢状分布的嗜酸性大细胞并混有微囊区域,囊壁被覆细胞呈“鞋钉样”排列,病理学诊断为ESC RCC。患者1行肾根治术,随访26个月,无复发或远处转移;患者2、3行肾楔形切除术,随访分别随访14个月、4个月,无复发或远处转移。ESC RCC预后一般良好,但有极少数患者预后不良。本研究3例患者均不伴结节性硬化症,术后预后良好,无局部浸润和转移倾向,随访至今,均无复发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酸性实性和囊性肾细胞癌 临床病理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刺穿囊壁消融治疗甲状腺良性囊实性结节的效果
12
作者 刘凯 刘伟 +2 位作者 刘昊中 李云龙 唐立 《西部医学》 2023年第9期1380-1384,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刺穿囊壁消融治疗甲状腺良性囊实性结节的效果及对结节体积、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6年1月—2021年1月期间收治的102例甲状腺良性囊实性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刺穿囊壁消融组5...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刺穿囊壁消融治疗甲状腺良性囊实性结节的效果及对结节体积、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6年1月—2021年1月期间收治的102例甲状腺良性囊实性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刺穿囊壁消融组57例和无水酒精注射(PEI)组45例,刺穿囊壁消融组给予超声引导下刺穿囊壁消融治疗,PEI组给予PEI治疗。术后对两组患者良性囊实性结节缩小率进行比较,术前及术后采用全自动生化仪对两组患者血清中甲状腺激素(TSH)、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进行检测,术前及术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对两组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进行检测,术后,统计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2个月,刺穿囊壁消融组患者结节缩小率明显高于PEI组(P<0.05);术后1个月,刺穿囊壁消融组患者血清中FT3、FT4水平明显高于PEI组,且TSH水平明显低于PEI组(P<0.05);术后1 d,刺穿囊壁消融组患者血清中CRP、IL-6水平均明显低于PEI组(P<0.05);术后1个月,刺穿囊壁消融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PEI组(P<0.05)。结论与PEI相比声引导下刺穿囊壁消融治疗可以促进结节体积缩小、改善甲状腺功能、降低炎性因子水平和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良性囊实性结节 超声引导 刺穿囊壁消融 并发症
下载PDF
超声要素化分析在囊实性甲状腺乳头状癌风险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13
作者 彭彩芹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3年第13期31-34,共4页
目的:通过超声要素化评估病理为乳头状癌甲状腺囊实性结节,分析颈部淋巴结转移特点与超声图像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22年12月在灌云县人民医院经超声诊断为甲状腺囊实性结节并经病理证实为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患者57例,根... 目的:通过超声要素化评估病理为乳头状癌甲状腺囊实性结节,分析颈部淋巴结转移特点与超声图像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22年12月在灌云县人民医院经超声诊断为甲状腺囊实性结节并经病理证实为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患者57例,根据淋巴结转移的区域分成颈侧区组、中央区组及无转移组,超声要素化监测各组超声特征并记录,分析颈侧区组、中央区组相关及独立危险因素。结果:57例患者中14例颈侧区淋巴结转移,43例无颈侧区淋巴结转移;34例中央区淋巴结转移,23例无中央区淋巴结转移;中央区及颈侧区淋巴结同时转移有12例。单因素相关分析显示,颈侧区、中央区淋巴结转移均与结节内实性区最大直径、体积、距甲状腺内侧壁包膜距离、前壁包膜距离及后壁包膜距离具有相关性(P <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实性区体积> 0.35 cm~3(P <0.001)、最大直径> 2 cm(P=0.001)、实性区与前壁包膜之间距离≤0.22 cm(P=0.005)、实性区与内侧壁包膜之间距离≤0.25 cm(P=0.024)是颈侧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实性区体积> 0.35 cm~3(P <0.001)、实性区距后壁包膜的距离≤0.26 cm(P=0.022)是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乳头状癌的甲状腺囊实性结节实性区直径越大、体积越大、距前壁包膜、距内侧壁包膜越近颈侧区淋巴结越容易转移;实性区体积越大、距后壁包膜越近中央区淋巴结越容易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要素化 甲状腺囊实性结节 淋巴结转移
下载PDF
囊实性甲状腺癌与结节性甲状腺肿囊性变的超声鉴别诊断 被引量:42
14
作者 王延海 杨华 郭宝生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031-1034,共4页
目的探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囊实性甲状腺癌与结节性甲状腺肿囊性变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囊实性甲状腺癌与72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囊性变的超声图像特点。结果囊实性甲状腺癌实性部分多分布于肿物一侧(偏心分布)或包绕... 目的探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囊实性甲状腺癌与结节性甲状腺肿囊性变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囊实性甲状腺癌与72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囊性变的超声图像特点。结果囊实性甲状腺癌实性部分多分布于肿物一侧(偏心分布)或包绕囊性部分,多呈低回声或极低回声,多伴砂砾样钙化,血流信号多为中央型。结节性甲状腺肿实性部分多与囊性部分交叉分布,多呈低回声、等回声,多有粗大钙化,多为混合型血流信号。结论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囊实性甲状腺癌及结节性甲状腺肿囊性变的鉴别诊断有一定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彩色多普勒超声 囊实性甲状腺癌 结节性甲状腺肿
下载PDF
囊实性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CT和MRI表现与病理分级对照 被引量:13
15
作者 敖炜群 王培军 +4 位作者 杨光钊 茅国群 史自立 程有根 邓水堂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6年第5期843-847,共5页
目的探讨CT和MRI对囊实性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CPNETs)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CPNETs患者的CT和MRI资料,比较分析其影像学特征。结果 20例患者共检出20个病灶,均为单发病灶。其中8个发生于胰头颈部,3个发生于... 目的探讨CT和MRI对囊实性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CPNETs)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CPNETs患者的CT和MRI资料,比较分析其影像学特征。结果 20例患者共检出20个病灶,均为单发病灶。其中8个发生于胰头颈部,3个发生于胰体部,9个发生于胰尾部,肿块直径从1.8-10.0cm不等,平均3.5cm。高分化CPNETs7例(G1);中等分化CPNETs8例(G2);低分化CPNETs5例(G3)。CPNETs分化程度越高,肿瘤倾向更大、形态不规则、肿瘤容易突破包膜向外侵犯,同时肿瘤囊壁及分隔多不规则、厚薄不均,壁结节多见,更易发生转移。结论CPNETs的CT和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CT和MRI有助于术前诊断及病理分级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囊实性 胰腺神经内分泌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病理分级
下载PDF
女性盆腔囊实性病变的CT诊断 被引量:13
16
作者 崔延安 周钟珩 +2 位作者 黄海青 朱敬荣 王智涛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5年第10期878-881,共4页
目的:探讨女性盆腔囊实性病变的CT特征,为鉴别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有完整的CT、临床及病理资料的女性盆腔囊实性病变116例。结果:病变直接来源于妇科器官(子宫及附件)108例,妇科器官外的8例。其中良性74例,恶性42例。囊实性病... 目的:探讨女性盆腔囊实性病变的CT特征,为鉴别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有完整的CT、临床及病理资料的女性盆腔囊实性病变116例。结果:病变直接来源于妇科器官(子宫及附件)108例,妇科器官外的8例。其中良性74例,恶性42例。囊实性病变CT平扫表现为高低不一的混杂密度,增强后实性部分强化明显,囊性部分无强化。结论:CT对女性盆腔囊实性病变的定位准确率高,密切结合临床病史对定性诊断亦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盆腔 囊实性病变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CT及MRI在女性盆腔囊实性病变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9
17
作者 曾鹏程 漆平 +1 位作者 麦耀芳 谭坚毅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2年第3期62-64,67,共4页
目的探讨CT及MRI在女性盆腔囊实性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经病理证实的女性盆腔囊实性病变54例,分析其CT及MRI表现。结果良性37例,恶性17例。卵巢源性41例:其中卵巢囊肿16例;卵巢囊腺瘤5例;卵巢畸胎瘤5例;卵巢囊腺癌14例;卵巢转移... 目的探讨CT及MRI在女性盆腔囊实性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经病理证实的女性盆腔囊实性病变54例,分析其CT及MRI表现。结果良性37例,恶性17例。卵巢源性41例:其中卵巢囊肿16例;卵巢囊腺瘤5例;卵巢畸胎瘤5例;卵巢囊腺癌14例;卵巢转移癌1例;盆腔感染性病变6例,其中卵巢输卵管积脓2例,阑尾脓肿3例,盆腔局部脓肿1例。子宫源性6例,其中子宫肌瘤变性4例,子宫内膜样癌2例;其他来源1例。诊断定位准确49例(90.7%),定性准确45例(83.3%)。结论 CT及MRI对女性盆腔囊实性病变的定位、定性准确性均较高,部分病变在MRI有一定的特征性表现,对定性起到很好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盆腔 囊实性病变 计算机断层扫描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几种似胰腺囊腺瘤病变的CT误诊分析 被引量:10
18
作者 胡荣剑 张旻 +1 位作者 王妍焱 潘纪戌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1年第2期114-115,共2页
目的 分析 8例CT误诊为胰腺囊腺瘤的原因。方法  8例作了CT平扫和增强扫描。结果 经病理证实为胰腺结核、肾上腺嗜铬细胞瘤、非功能性胰岛细胞瘤、胰腺囊实性肿瘤各 1例 ,胰腺癌和胰腺假囊肿各 2例 ,其中3例呈单发囊性病变 ,5例为囊... 目的 分析 8例CT误诊为胰腺囊腺瘤的原因。方法  8例作了CT平扫和增强扫描。结果 经病理证实为胰腺结核、肾上腺嗜铬细胞瘤、非功能性胰岛细胞瘤、胰腺囊实性肿瘤各 1例 ,胰腺癌和胰腺假囊肿各 2例 ,其中3例呈单发囊性病变 ,5例为囊实性病变 ,肿瘤实性部分及囊壁和分隔强化 ,仅 1例囊壁和分隔钙化。结论 多数病例可根据CT表现再结合临床及其它影像检查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 囊实性 肿瘤 CT 误诊 诊断
下载PDF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组化表型观察 被引量:37
19
作者 师杰 钟定荣 +1 位作者 崔全才 陈杰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5期325-328,i0002,共5页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组化表型.方法对12例SPTP进行临床病理、免疫组化观察并随访2~44个月.结果12例SPTP占同期胰腺肿瘤4.7%;男女之比为1:11;平均年龄29岁;仅6例有临床症状;其中6例大体呈囊实性,6例...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组化表型.方法对12例SPTP进行临床病理、免疫组化观察并随访2~44个月.结果12例SPTP占同期胰腺肿瘤4.7%;男女之比为1:11;平均年龄29岁;仅6例有临床症状;其中6例大体呈囊实性,6例呈实性;7例有肉眼可见的完整包膜.镜下11例肿瘤见纤维性包膜;肿瘤由形态相对一致的中等大小细胞构成;部分细胞可见核沟;肿瘤细胞排列成实性巢片状、假乳头状,伴发囊性变,并可见灶性及成片的出血坏死,另见多种其他结构,包括嗜酸性小球、瘤细胞黄瘤样变、间质黏液样变、伴有异物巨细胞反应的胆固醇性针样结晶,部分有浸润周围胰腺的现象.瘤细胞vimentin、AAT弥漫(+),部分病例Syn、CD56、CD10、AE1/AE3、PR局部(+),CgA均(-);嗜酸性小球PAS(+),且可抗淀粉酶消化;12例术后随访2~44个月,所有患者均术后无瘤生存,未发现复发及转移.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多发于年轻女性,具有多种组织学结构、细胞形态及多向分化的免疫组化表型.该肿瘤发展缓慢,生存时间长,但少数可复发、转移,为低度恶性肿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实性假乳头状瘤 囊实性病变
下载PDF
胰腺囊实性肿瘤的螺旋CT诊断 被引量:10
20
作者 赵红 赵绍宏 蔡剑鸣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5期330-332,共3页
目的:探讨胰腺囊实性肿瘤(CSTP)的CT特征性表现。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术后病理证实的7例胰腺囊实性肿瘤的临床资料,以及术前螺旋CT平扫及增强扫描的影像学资料。病例均于注药后28及60S,分别获取增强动脉期和门静脉期扫描图像... 目的:探讨胰腺囊实性肿瘤(CSTP)的CT特征性表现。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术后病理证实的7例胰腺囊实性肿瘤的临床资料,以及术前螺旋CT平扫及增强扫描的影像学资料。病例均于注药后28及60S,分别获取增强动脉期和门静脉期扫描图像。7例CSTP均为女性,年龄13—41岁,平均24岁。结果:CT平扫见肿瘤发生在胰头部2例,胰体或胰尾部5例,肿瘤最大者为13.0cm×9.5cm,最小者为5.0cm×3.7cm,密度最低为17Hu,最高为51Hu。增强扫描示7例肿瘤的囊性部位均无增强,实性部分5例明显增强,2例无明显增强。4例可见钙化。结论:胰腺囊实性肿瘤多发生于年轻女性,肿瘤体积较大,呈囊实性改变,螺旋CT能做出正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 囊实性肿瘤 螺旋CT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