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9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In Silicon模拟消化的北极虾DPP-Ⅳ抑制肽活性分析
1
作者 刘浩思 徐春明 +3 位作者 田源 韩爱萍 刘孝飞 李振华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2024年第1期127-135,共9页
北极虾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在食品领域已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对北极虾蛋白进行In Silicon模拟消化获得寡肽,通过PeptideRanker活性评分及理化性质分析,从中筛选出具有潜在生物活性的寡肽。使用ToxinPred分析和BIOPEP-UWM生物活性预测,... 北极虾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在食品领域已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对北极虾蛋白进行In Silicon模拟消化获得寡肽,通过PeptideRanker活性评分及理化性质分析,从中筛选出具有潜在生物活性的寡肽。使用ToxinPred分析和BIOPEP-UWM生物活性预测,发现部分寡肽具有二肽基肽酶-Ⅳ(dipeptidyl peptidase-Ⅳ,DPP-Ⅳ)抑制活性,最终确定WFP(一种三肽,Trp-Phe-Pro)具有最优的DPP-Ⅳ抑制活性肽。分子对接表明,WFP和DPP-Ⅳ能够形成稳定的复合物,其结合能为-6.93 kcal/mol,进一步研究表明,WFP通过与DPP-Ⅳ S1、S2、S3三个活性口袋中的9个氨基酸残基发生相互作用而抑制其活性。本研究为阐释北极虾营养价值及生物活性肽的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 Silicon 分子对接 DPP-Ⅳ 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 寡肽
下载PDF
Epiphytic zooplankton community profiles in a typical urban wetland as revealed by DNA metabarcoding
2
作者 Diwen LIANG Chunrong HUANG +3 位作者 Senjie LIN Jiahua DONG Mingyi LIANG Hailin LUO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SCIE CAS CSCD 2024年第5期1571-1585,共15页
Zooplankton,a crucial component of urban wetland,are one of the effective bioindicators for monitoring the feeding stocks of organisms at higher trophic levels and assessing the ecological quality of ecosystems.Howeve... Zooplankton,a crucial component of urban wetland,are one of the effective bioindicators for monitoring the feeding stocks of organisms at higher trophic levels and assessing the ecological quality of ecosystems.However,information abou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piphytic zooplankton community structure resulted from traditional methods is limited and hindered by the large amount of detritus and sludge attached to the macrophytes.We investigated the epiphytic zooplankton communities associated with macrophytes(Vallisneria,Nymphaea,and Thalia dealbata)in a subtropical wetland using as DNA markers of the 18 S rRNA gene and the mitochondrial cytochrome c oxidase subunit I(COI)gene.A total of 241 OTUs of zooplankton were obtained from COI amplicons,including 194 OTUs of Rotifera,22 of Cladocera,and 25 of Copepoda,while only 62 OTUs of zooplankton were obtained from 18 S rDNA amplicons including 34 OTUs of Rotifera and 28 of Copepoda.The zooplankton communities associated with the three macrophytes were similar,but they differed significantly from those in the open waters.However,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temporal differences among the zooplankton communities.Epiphytic zooplankton communities were dominated by littoral zooplankton such as Testudinella,Lecane,and Philodina.Microzooplankton,especially littoral species,utilize macrophytes as food sources and as refuges against predation.This further led to an increase inαandβdiversity of zooplankton communities in urban wetlands.Our result suggests that the joint use of multiple molecular markers could improve the taxonomic resolution and generate a comprehensive biodiversity profile of zooplankt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vironmental DNA metabarcoding DIVERSITY MAcROPHYTE cytochrome c oxidase subunit I(cOI) 18 S rRNA
下载PDF
斑腿蝗科Catantopidae七种蝗虫线粒体COⅠ基因的DNA条形码研究 被引量:51
3
作者 潘程莹 胡婧 +1 位作者 张霞 黄原 《Entomotaxonomia》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03-110,共8页
以我国常见的斑腿蝗科Catantopidae7种蝗虫为对象测定了COⅠ基因序列,探讨COⅠ基因作为DNA条形码在识别蝗虫物种方面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斑腿蝗科3属7种的DNA分类和形态学分类基本一致,该基因可以探讨蝗虫属、种分类单元的系统发育问题... 以我国常见的斑腿蝗科Catantopidae7种蝗虫为对象测定了COⅠ基因序列,探讨COⅠ基因作为DNA条形码在识别蝗虫物种方面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斑腿蝗科3属7种的DNA分类和形态学分类基本一致,该基因可以探讨蝗虫属、种分类单元的系统发育问题,为将线粒体基因组的COⅠ基因作为蝗虫DNA条形码进行分类鉴定手段的可行性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翅目 斑腿蝗科 cO基因 DNA条形码
下载PDF
基于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基因序列的帘蛤科贝类分子系统发育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程汉良 彭永兴 +5 位作者 董志国 易乐飞 孟学平 申欣 周旻纯 陈冬勤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744-2753,共10页
对21种帘蛤科贝类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cytochrome c oxidase subunit I,COI)基因核苷酸序列进行了分析,以探讨这一序列在种质鉴定、分子系统发生研究中的应用价值。测序结果表明,所有物种扩增片段长度均为707 bp(含引物),序列... 对21种帘蛤科贝类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cytochrome c oxidase subunit I,COI)基因核苷酸序列进行了分析,以探讨这一序列在种质鉴定、分子系统发生研究中的应用价值。测序结果表明,所有物种扩增片段长度均为707 bp(含引物),序列A+T含量(62.4%—67.8%)明显高于G+C含量。物种间共有变异位点379个,其中简约信息位点334个;此区段共编码235个氨基酸,种间共有氨基酸变异位点100个。以COI基因片段序列为标记,用中国蛤蜊(Mactra chinensis)作外群,构建了35种帘蛤科贝类(其中14种贝类COI序列从GenBank下载)的系统发生树,结合拓扑结构分析和序列比对分析,结果表明:支持将短文蛤(Meretrix petechinalis)和丽文蛤(M.lusoria)订为文蛤(M.meretrix)的同物异名的观点,建议将丽文蛤和短文蛤订为文蛤的地理亚种;支持将薄片镜蛤(Dosinia corrugata)和D.angulosa订为2个独立种的观点;认为将波纹巴非蛤(Paphia undulata)和织锦巴非蛤(P.textile)订为2个独立种是合适的。COI基因序列含有丰富的遗传信息,适合作为帘蛤科贝类种群遗传结构和系统发生研究的分子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帘蛤科 线粒体DNA 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 系统发生
下载PDF
嗜群血蜱和长角血蜱ITS-2、COⅠ和COⅡ基因序列变异与亲缘关系分析 被引量:15
5
作者 古小彬 余增莹 +4 位作者 杨光友 孙家刚 魏洪 李开均 王淑贤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46-754,共9页
本研究旨在阐明长角血蜱与嗜群血蜱间的亲缘关系。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从长角血蜱和嗜群血蜱基因组DNA中扩增得到核糖体第二内部转录间隔区基因(ITS-2)片段、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Ⅰ基因(COⅠ)片段和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亚... 本研究旨在阐明长角血蜱与嗜群血蜱间的亲缘关系。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从长角血蜱和嗜群血蜱基因组DNA中扩增得到核糖体第二内部转录间隔区基因(ITS-2)片段、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Ⅰ基因(COⅠ)片段和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II基因(COⅡ)片段,并进行测序,进而分析其基因变异与系统发育。结果表明,长角血蜱和嗜群血蜱的ITS-2、COⅠ和COⅡ基因片段的大小存在差异,长角血蜱3种基因分别为361、479和647bp,嗜群血蜱基因分别为354、474和661bp。长角血蜱与嗜群血蜱间ITS-2、COⅠ和COⅡ基因的相似性分别为84.2%、89.0%和88.4%。以3种基因构建的NJ进化树中,长角血蜱和嗜群血蜱均聚类。因此,认为长角血蜱和嗜群血蜱间ITS-2、COI和COII基因间变异较小,它们是血蜱属中亲缘关系较近的2个有效种,支持传统形态学的分类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角血蜱 嗜群血蜱 ITS-2 cO cOⅡ 序列变异 亲缘关系
下载PDF
浙江省不同地理株白纹伊蚊mtDNA-COⅠ基因多态性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郭颂 凌锋 +3 位作者 王金娜 吴瑜燕 侯娟 龚震宇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33-136,147,共5页
目的比较浙江省不同地理区域白纹伊蚊种群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mtDNA-COⅠ)序列的多态性,探讨其遗传特征。方法采集登革热历史流行区和非流行区的白纹伊蚊雌性成蚊,PCR扩增COⅠ基因,测序后结合Genbank中获得的各地白纹伊蚊序列... 目的比较浙江省不同地理区域白纹伊蚊种群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mtDNA-COⅠ)序列的多态性,探讨其遗传特征。方法采集登革热历史流行区和非流行区的白纹伊蚊雌性成蚊,PCR扩增COⅠ基因,测序后结合Genbank中获得的各地白纹伊蚊序列进行比对,分析基因特征和种群分化并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用于分析的线粒体COⅠ基因长度为686bp,碱基A+T平均含量为67.8%,G+C平均含量为32.2%,变异位点中包括15个碱基转换位点和3个颠换位点。96个个体中存在20个单倍型,整体单倍型多样性为0.497,核酸多样性为0.717,核酸平均差异数为0.001 05。衢州、温州苍南和丽水的白纹伊蚊COⅠ序列多态性高于其它地区,且温州苍南和衢州白纹伊蚊种群与其它地区白纹伊蚊种群存在中等遗传分化。结论浙江省不同地理株白纹伊蚊COⅠ序列表现出一定程度的遗传多态性和的遗传分化,可能由环境、气候和人文因素综合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纹伊蚊 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 多态性
下载PDF
南海海区鲻鱼(Mugil cephalus)COⅠ基因序列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15
7
作者 孙鹏 彭士明 +1 位作者 尹飞 施兆鸿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31-136,共6页
利用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Ⅰ亚基(COⅠ)序列研究了南海海区鲻鱼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和遗传结构。通过PCR扩增与序列测定获得了长度为621bp的基因片段。在35个样品中共发现47处碱基变异,A、T、G、C碱基的平均含量分别为31.6%、24.1%、2... 利用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Ⅰ亚基(COⅠ)序列研究了南海海区鲻鱼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和遗传结构。通过PCR扩增与序列测定获得了长度为621bp的基因片段。在35个样品中共发现47处碱基变异,A、T、G、C碱基的平均含量分别为31.6%、24.1%、25.0%和19.2%。35条COⅠ序列共定义了25个单倍型,存在47个多态性位点,产生49个突变。其中,简约信息位点有36个,占总位点数的5.8%,同义替换位点7个,占总变异位点的14.9%,没有发现插入或缺失现象。单倍型多样性(Hd)为0.9563,核苷酸多样性(Pi)为0.02795,平均碱基差异(K)为17.36。Tajima’sD中性检验结果为1.29916,但差异不显著(P>0.10)。采用邻接法(NJ)和非加权配对算术平均法(UPGMA)构建分子系统树,所有的25个单倍型被分成两个分支。结果表明,南海海区鲻鱼种群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其结果可以为合理开发和利用鲻鱼野生资源,以及建立和保护鲻鱼种质资源提供必要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鲻鱼 线粒体DNA 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I(cO I)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基于COⅠ基因的福建近海部分仔稚鱼DNA条形码分析 被引量:12
8
作者 徐春燕 沈长春 +4 位作者 蔡建堤 刘勇 马超 庄之栋 葛辉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176-1183,共8页
为研究DNA条形码技术在遭遇瓶颈的仔稚鱼种类鉴定中的适用性,2015年7月17―20日采集福建近海仔稚鱼样品,并挑选80尾进行DNA条形码分析。获得仔稚鱼的CO I基因序列73条,鉴定仔稚鱼26种,隶属于7目22科25属,另有5个物种仅鉴定到属,2个物种... 为研究DNA条形码技术在遭遇瓶颈的仔稚鱼种类鉴定中的适用性,2015年7月17―20日采集福建近海仔稚鱼样品,并挑选80尾进行DNA条形码分析。获得仔稚鱼的CO I基因序列73条,鉴定仔稚鱼26种,隶属于7目22科25属,另有5个物种仅鉴定到属,2个物种仅鉴定到科。种内平均遗传距离为0.0023,属内种间遗传距离为0.1797,约为种内遗传距离的78倍,说明利用CO I基因可以进行有效的仔稚鱼物种鉴定。科内属间、目内科间的遗传距离分别为0.1937、0.2420,遗传距离随着分类阶元的提高而增大。在系统进化树的分析中,同一种类的不同个体都聚在一支,所有物种都分别聚为独立的一支,这些物种都能有效区分开来。以上结果表明,线粒体CO I基因作为DNA条形码可以实现仔稚鱼的物种鉴定,且较多能鉴定到种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I基因 福建近海 仔稚鱼 DNA条形码 鱼类鉴定
下载PDF
基于COⅠ基因的厦门海域鱼类DNA条形码鉴定 被引量:12
9
作者 邢炳鹏 林汝榕 +1 位作者 王彦国 张稚兰 《应用海洋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44-150,共7页
为研究DNA条形码技术在厦门海域鱼类分类鉴定中的可行性,随机选取了厦门海域23种鱼类样品进行COⅠ基因扩增,结果共获取23条序列,平均长度为656 bp,序列中T、C、G、A碱基的平均含量分别为:29.40%、28.10%、18.40%、24.10%.样品种内、种... 为研究DNA条形码技术在厦门海域鱼类分类鉴定中的可行性,随机选取了厦门海域23种鱼类样品进行COⅠ基因扩增,结果共获取23条序列,平均长度为656 bp,序列中T、C、G、A碱基的平均含量分别为:29.40%、28.10%、18.40%、24.10%.样品种内、种间、科内和目内的遗传距离(K2P)分别为:0.21%,20.50%、24.47%和25.62%,遗传距离随着分类阶元的提高而增大,种间遗传距离明显大于种内遗传距离.所选厦门海域鱼类样品仅蓝圆鯵鉴定到圆鯵属,未能鉴定到种,其余22种全部鉴定到种,表明COⅠ基因序列可以作为鱼类分类鉴定的有效DNA条形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生物学 鱼类 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基因 DNA条形码 物种鉴定 厦门海域
下载PDF
基于COⅠ序列分析东海区四指马鲅(Eleutheronema tetradactylum)的种群遗传结构 被引量:12
10
作者 林少珍 王丹丽 +1 位作者 王亚军 严小军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261-1265,共5页
采用COⅠ基因片段研究了东海区象山(XS)、乐清(YQ)和宁德(ND)三个四指马鲅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种群遗传结构。在90个四指马鲅个体中,共检出单倍型13个,包括变异位点23个,其中简约信息位点14个。在三个种群中,YQ群体具有最高的单倍型多样... 采用COⅠ基因片段研究了东海区象山(XS)、乐清(YQ)和宁德(ND)三个四指马鲅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种群遗传结构。在90个四指马鲅个体中,共检出单倍型13个,包括变异位点23个,其中简约信息位点14个。在三个种群中,YQ群体具有最高的单倍型多样性和核苷酸多样性水平,但整体上,三个群体的遗传变异水平均比较低。中性检验结果表明,三个群体内部在分子水平可能存在自然选择作用。NJ系统发生分析发现,YQ部分单倍型与XS和ND群体聚在一起,而与另一部分YQ群体遗传分化较大。AMOVA分析显示,遗传差异主要来自于群体内部(79.6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指马鲅 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cO) 种群结构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黄鲷线粒体COⅠ基因部分序列遗传变异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凤英 夏连军 +2 位作者 马凌波 施兆鸿 马春艳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83-89,共7页
对采自中国东海外海和日本海的黄鲷Taius tumifrons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Ⅰ亚基(COⅠ)基因进行了研究。利用通用引物对该序列进行了PCR扩增,去掉两端引物及部分序列共得到590bp的碱基片断,其中A、T、G、C平均含量分别为30.4%、24.3%、25... 对采自中国东海外海和日本海的黄鲷Taius tumifrons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Ⅰ亚基(COⅠ)基因进行了研究。利用通用引物对该序列进行了PCR扩增,去掉两端引物及部分序列共得到590bp的碱基片断,其中A、T、G、C平均含量分别为30.4%、24.3%、25.0%和20.3%,A+T(54.7%)高于G+C(45.3%)含量。在获得的9个序列中共发现有156个碱基存在变异,其中包括42处简约信息位点,没有发现碱基的插入和缺失,序列中的转换大于颠换。实验结果显示,个体间的遗传距离在0—0.223 6之间,c3和j3与其它个体相比遗传差异明显。2群体间平均遗传距离为0.089 7,而东海和日本海群体内的平均遗传距离分别为0.086 9和0.113 3,说明黄鲷个体间遗传差异较大,但群体间的遗传差异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鲷Taius tumifrons 线粒体DNA 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cO)基因 序列分析
下载PDF
多头带绦虫甘肃分离株分子COⅠ基因部分序列比较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李文卉 盖文燕 +5 位作者 姚菊霞 曲自刚 贾万忠 罗建勋 R. Blaga 付宝权 《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 CAS 2010年第3期129-134,共6页
应用线粒体DNA中的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I(COI)基因作为分子标记,对我国甘肃省景泰和平凉地区10个绵羊源脑多头蚴进行分析,与已知带属绦虫种的相应序列进行相似性比较,下载GenBank数据库的带属绦虫COI基因片段序列构建系统进化树,分析... 应用线粒体DNA中的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I(COI)基因作为分子标记,对我国甘肃省景泰和平凉地区10个绵羊源脑多头蚴进行分析,与已知带属绦虫种的相应序列进行相似性比较,下载GenBank数据库的带属绦虫COI基因片段序列构建系统进化树,分析其分类及亲缘关系.结果表明,所有多头带绦虫分离株均成功扩增出444 bp的COI基因片段,去除引物序列后多头带绦虫分离株的COI基因片段为396 bp,可以分为4类,共有5个核苷酸变异位点,变异率为0.25%~1.26%.基于COI核苷酸序列的系统进化树表明所有T.multiceps分离株构成一个分支,可分为2个亚群.T.multiceps与T.krabbei 的亲缘关系最近,其次为T.serialis,T.asiatica,T.saginata,与T.ovis等其他带属绦虫关系较远,与T.mustelae关系最远.COI基因序列在种内相对保守,又存在一定的种间差异,可作为带属绦虫分类鉴定研究的分子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头带绦虫 脑多头蚴 cOI 序列分析 系统进化
下载PDF
栎黄掌舟蛾线粒体DNA COⅠ基因的碱基组成及系统进化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杨瑞生 姜义仁 +2 位作者 石生林 刘彦群 秦利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33-441,共9页
栎黄掌舟蛾(Phalera assimilis)是危害柞树的主要食叶害虫之一。克隆了栎黄掌舟蛾不同个体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mtDNA COⅠ)基因5'端709 bp片段序列(GenBank登录号:KC573812~KC573814),通过与其它鳞翅目昆虫的同源序列比对... 栎黄掌舟蛾(Phalera assimilis)是危害柞树的主要食叶害虫之一。克隆了栎黄掌舟蛾不同个体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mtDNA COⅠ)基因5'端709 bp片段序列(GenBank登录号:KC573812~KC573814),通过与其它鳞翅目昆虫的同源序列比对,分析栎黄掌舟蛾mtDNA COⅠ基因序列片段的碱基组成及系统进化特点,从分子水平准确鉴定该柞树害虫。栎黄掌舟蛾及其比对昆虫的mtDNA COⅠ基因片段序列中,T、C、A、G 4种碱基的平均含量分别为39.8%、14.8%、30.9%、14.5%,密码子第3位点的A+T含量最高达94.2%,显著高于第1位点(59.9%)和第2位点(58.3%),碱基使用显著倾向于T(AT平均偏倚度为-0.125 9);在709 bp的序列片段中,16.36%为简约信息位点,4.51%为单突变位点,碱基转换略高于颠换,R值为1.2;不同昆虫mtDNA COⅠ基因序列间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054 1。克隆的栎黄掌舟蛾mtDNA COⅠ基因序列片段的T、C、A、G 4种碱基平均含量分别为38.7%、15.2%、31.3%、14.8%;所有样本的mtDNA COⅠ基因序列碱基替换数均与遗传距离呈显著线性关系。系统进化分析显示,栎黄掌舟蛾等掌舟蛾属(Phalera)昆虫与Datana属、Antheua属昆虫的亲缘关系最近,形成进化群Ⅰ,其它属种昆虫聚集形成进化群Ⅱ。研究结果表明,mtDNA COⅠ基因序列片段能作为DNA条形码将栎黄掌舟蛾与其它鳞翅目昆虫区分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柞树害虫 栎黄掌舟蛾 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 碱基组成 分子进化
下载PDF
基于COⅠ基因的羚羊角及其混伪品的DNA条形码鉴定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桂梅 王世伟 +1 位作者 席啸虎 张小慧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7-80,共4页
目的:考察利用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COⅠ)基因对羚羊角及其混伪品进行分子鉴定的可行性。方法:收集4个地区的羊角类整角、不完整角样品,共7个。比较样品骨塞部位和角质层部位DNA的提取效果,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以通用引物LCO... 目的:考察利用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COⅠ)基因对羚羊角及其混伪品进行分子鉴定的可行性。方法:收集4个地区的羊角类整角、不完整角样品,共7个。比较样品骨塞部位和角质层部位DNA的提取效果,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以通用引物LCOⅠ490、HCO2198扩增样品的COⅠ基因,通过凝胶电泳、纯化(取750 bp条带)、测序后,以COⅠ基因作为条形码比对序列,采用NCBI数据库中的Blast软件在线比对,确定收集样品的具体物种。结果:样品以角质层部位进行DNA提取的效果较好(DNA浓度为15.7~22.6 ng/μL,260 nm/280 nm吸光度值为1.73~4.72);在线比对结果显示,所有样品COⅠ基因的相似性均达到99%,其主要来源于赛加羚羊、藏羚羊、普氏原羚、山羊、绵羊等羊类的角。结论:基于COⅠ基因的DNA条形码技术可用于羚羊角及其混伪品的鉴定,该技术为羊角类药材的鉴定提供了一种准确、客观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I基因 羚羊角 混伪品 序列比对 鉴定
下载PDF
青石斑鱼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COXⅠ)基因的克隆鉴定及表达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施大卫 王利 +3 位作者 娄绘芳 黄艳青 朱保建 吴信忠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67-476,共10页
细胞色素氧化酶(Cytochrome oxidase,COX)是线粒体内呼吸链电子传递的终末复合物,是线粒体氧化能力的关键调节物质。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I(COXⅠ)是细胞色素C氧化酶具有酶催化活性的3个亚基之一。本研究以本实验室构建的青石斑鱼消减杂... 细胞色素氧化酶(Cytochrome oxidase,COX)是线粒体内呼吸链电子传递的终末复合物,是线粒体氧化能力的关键调节物质。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I(COXⅠ)是细胞色素C氧化酶具有酶催化活性的3个亚基之一。本研究以本实验室构建的青石斑鱼消减杂交cDNA文库中长587bp的EST序列为基础,采用RACE-PCR方法克隆鉴定出青石斑鱼(Epinephelus awoara)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I基因。研究结果表明:青石斑鱼COXⅠ全长1659bp,5'端非编码区3bp,3'端非编码区105bp,开放阅读框1551bp,编码516个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青石斑鱼COXⅠ与线纹刺尾鲷COXⅠ同源性最高,达96.9%。采用半定量RT-PCR方法研究COXⅠ基因在青石斑鱼各组织中的表达特征,结果表明COXⅠ基因在正常的青石斑鱼和注射了副溶血弧菌灭活疫苗的青石斑鱼的脾、肝、心、头肾、肾、肌肉和鳃中都有转录表达。注射副溶血弧菌灭活疫苗后,除了鳃组织,其他组织中COXⅠ基因表达量较对照组都有显著提高(P<0.05),而鳃组织中的COXⅠ基因表达量没有显著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石斑鱼 细胞色素c氧化酶 克隆 表达分析 副溶血弧菌灭活疫苗
下载PDF
四川黑熊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吴夏 侯万儒 +1 位作者 陈瑜 周才权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96-198,共3页
目的探讨四川黑熊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基因的特征。方法根据已经报道的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cytochromecoxidasesubunitⅠ,COXⅠ)基因设计引物、PCR扩增和直接测序,并用软件对四川黑熊及其他几个物种的COXⅠ基因序列及COXⅠ... 目的探讨四川黑熊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基因的特征。方法根据已经报道的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cytochromecoxidasesubunitⅠ,COXⅠ)基因设计引物、PCR扩增和直接测序,并用软件对四川黑熊及其他几个物种的COXⅠ基因序列及COXⅠ蛋白的氨基酸序列进行了分析。结果四川黑熊COXⅠ基因长1605bp,编码含514个氨基酸残基的前体蛋白。碱基的含量分别为A26.9%,C23.1%,G18.3%,T31.8%。起始密码子为“ATG”,终止密码子为“TAA”。蛋白质等电点为6.29,分子质量为57.2×103。以四川黑熊和已报道的其他6种动物的COXⅠ基因序列为数据构建的分子系统发育树表明在所比较的其他3种熊类中,四川黑熊和美洲黑熊的亲缘关系最近;在牛,狗和大鼠中,四川黑熊与狗的亲缘关系最近。结论四川黑熊COXⅠ基因的DNA序列和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和其他动物的相应序列有很高相似性,表明COX基因在所比较的几个物种中具有高度保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黑熊四川亚种 cOX I基因 序列分析 系统发育树
下载PDF
不同地理株旋毛虫细胞色素氧化酶Ⅰ基因多态性的PCR-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姜鹏 毛福荣 +4 位作者 崔晶 李峰 张玺 王莉 王中全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06-509,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地理株旋毛虫细胞色素氧化酶Ⅰ(COXⅠ)基因片段的多态性。方法:根据旋毛虫mtD-NACOXⅠ设计引物,应用PCR-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技术对我国7个猪源旋毛虫(Trichinella spiralis,T1)地理株(河南、湖北、云南、西安、天津... 目的:观察不同地理株旋毛虫细胞色素氧化酶Ⅰ(COXⅠ)基因片段的多态性。方法:根据旋毛虫mtD-NACOXⅠ设计引物,应用PCR-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技术对我国7个猪源旋毛虫(Trichinella spiralis,T1)地理株(河南、湖北、云南、西安、天津、黑龙江同江及哈尔滨株)与1个波兰猪源旋毛虫(T1,编号ISS3)地理株进行COXⅠ基因片段多态性进行分析。结果:我国7个猪源旋毛虫地理株与波兰地理株COXⅠ基因均扩增出约400bp的片段,PCR扩增产物经SSCP检测发现有3种基因型(AA、AB和BB),波兰地理株为AA型,黑龙江同江、哈尔滨、西安、云南、湖北及河南株均为AB型,天津株为BB型,其中以AB基因型频率最高(0.75),AA与BB基因型均为0.125;A和B等位基因频率均为0.5;旋毛虫不同地理株COXⅠ基因的多态性信息含量为0.375,为中度多态性。结论:8个不同地理株猪源旋毛虫的COXⅠ基因为中度多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毛虫 地理株 细胞色素氧化酶 PcR-单链构象多态性
下载PDF
洛阳地区9种嗜尸性丽蝇28S rRNA和COⅠ基因序列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赵琳琳 翟仙敦 +3 位作者 郑哲 吕宙 李永林 莫耀南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2期181-186,共6页
目的评价9种嗜尸性丽蝇的细胞核28S核糖体核糖核酸(ribosomalribonucleic acid,rRNA)和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cytochrome c oxidase subunitⅠ,COⅠ)基因序列在常见嗜尸性丽蝇种属鉴定中应用的可行性,为推断死亡时间提供技术支... 目的评价9种嗜尸性丽蝇的细胞核28S核糖体核糖核酸(ribosomalribonucleic acid,rRNA)和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cytochrome c oxidase subunitⅠ,COⅠ)基因序列在常见嗜尸性丽蝇种属鉴定中应用的可行性,为推断死亡时间提供技术支持。方法收集洛阳地区常见嗜尸性丽蝇标本23只,经形态学鉴定后,提取腿部DNA,扩增并测序细胞核28S rRNA和线粒体COⅠ基因片段,通过BLAST搜索进行序列比对,并分析所得序列的碱基组成,建立种内及种间进化分歧率,用邻接法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形态学鉴定23只嗜尸性丽蝇归属于5属9种。获得28S rRNA中715bp和COⅠ基因中637bp的序列,在线BLAST比对结果显示相似度达99%以上,系统发育树显示9种蝇类可以较好聚类,与形态学鉴定结果一致。28S rRNA基因序列的种内差异为0,种间差异为0.001~0.033;COⅠ基因序列的种内差异为0~0.008,种间差异为0.006~0.101。结论联合28S rRNA和COⅠ靶基因序列片段可以有效区分本研究中的9种嗜尸性丽蝇,但对于近缘种的判定需要更多遗传标记的开发和联合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法医遗传学 法医昆虫学 嗜尸性蝇类 丽蝇科 28S核糖体核糖核酸 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 死亡时间 洛阳
下载PDF
基于COⅠ序列的DNA条形码在中国南海裸胸鳝属鱼类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9
作者 齐兴柱 骆剑 +4 位作者 刘志亮 胡静 朱晓平 彭艳辉 尹绍武 《热带生物学报》 2010年第4期321-326,共6页
为探讨中国南海裸胸鳝属(Gymnothorax)鱼类系统发育关系,采用DNA条形码技术测定了6种中国南海裸胸鳝的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Ⅰ(COⅠ)基因部分序列(504bp)。结合来自GenBank中的分布于日本和3种同样分布于中国南海的裸胸鳝属鱼类的... 为探讨中国南海裸胸鳝属(Gymnothorax)鱼类系统发育关系,采用DNA条形码技术测定了6种中国南海裸胸鳝的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Ⅰ(COⅠ)基因部分序列(504bp)。结合来自GenBank中的分布于日本和3种同样分布于中国南海的裸胸鳝属鱼类的相应同源序列进行比较分析,用邻接法和最大简约法构建分子系统树。结果表明:(1)504个位点中共有187个核苷酸位点存在变异(37.1%);(2)序列变异的转换/颠换比值平均为1.5;(3)细斑裸胸鳝(Gymnothorax fimbriatus)与黑斑裸胸鳝(G.favagineus)之间的同源序列碱基差异只有0.20%,支持二者是同种异名的观点;(4)在NJ树和MP树中,蠕纹裸胸鳝和网纹裸胸鳝聚为一支,位于系统树的基部位置。其余8种聚为另外一支,然后又细分为2个较小的分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裸胸鳝属 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基因 DNA条形码 系统树
下载PDF
基于线粒体COⅠ基因的中国沿海和泰国普吉岛里氏拟石磺群体遗传结构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周娜 沈和定 陈诚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3-40,共8页
通过对COI序列的分析,研究了中国沿海及泰国普吉岛8个里氏拟石磺群体的种群遗传结构,171个样本中共检测出单倍型101个,117个多态性位点,里氏拟石磺具有高的单倍型多样性(0.974±0.005)和核苷酸多样性(0.0322±0.001... 通过对COI序列的分析,研究了中国沿海及泰国普吉岛8个里氏拟石磺群体的种群遗传结构,171个样本中共检测出单倍型101个,117个多态性位点,里氏拟石磺具有高的单倍型多样性(0.974±0.005)和核苷酸多样性(0.0322±0.0013)。分子方差分析(AMOVA)表明,50.99%的变异存在于种群间,49.01%的变异发生在种群内。群体间遗传分化固定指数(Fst)、基因流(Nm)及遗传距离分析表明,里氏拟石磺已明显分化为显著的遗传结构。遗传距离模式(IBD)检测显示,里氏拟石磺群体的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之间不存在明显的线性关系。历史动态检验推断,湛江(zJ)、苍南(CN)、东寨港(HN)、文昌(WC)及普吉岛(TH)种群可能经历过历史上的种群扩张事件。中国沿海群体扩张时间推测大约为0.781~0.725Ma BP,泰国普吉岛群体约为0.035Ma BP,两者可能伴随更新世冰期的气候变暖、冰川消融和海平面上升等现象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里氏拟石磺 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I(cO I) 遗传结构 中国 泰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