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6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C-ECD检测水体中微量右旋反式氯丙炔菊酯方法研究
1
作者 何钰 龚会琴 +2 位作者 谭正莹 包娜 廖朝选 《世界农药》 CAS 2023年第5期27-30,共4页
利用配备电子俘获检测器(ECD)气相色谱仪,建立水体中微量右旋反式氯丙炔菊酯的检测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方法,以氮气为载气,基于DB-1填料毛细管柱和ECD检测器,外标法定量分析水体中微量右旋反式氯丙炔菊酯,线性相关系数0.9999,变异系数1.1... 利用配备电子俘获检测器(ECD)气相色谱仪,建立水体中微量右旋反式氯丙炔菊酯的检测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方法,以氮气为载气,基于DB-1填料毛细管柱和ECD检测器,外标法定量分析水体中微量右旋反式氯丙炔菊酯,线性相关系数0.9999,变异系数1.16%,低浓度和高浓度水平回收率分别为87.65%和95.69%。所建立的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准确度、精密度满足要求,可用于微量右旋反式氯丙炔菊酯定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旋反式氯丙炔菊酯 水体 gc-ECd
下载PDF
衍生化—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水中2,4-D和灭草松
2
作者 石盼盼 《山东化工》 CAS 2024年第3期164-168,共5页
2,4-D和灭草松是常见的有机除草剂,适用于多种大田作物,广泛运用于农业生产中。2,4-D和灭草松的不合理施用,会使农药从农作物转移至外环境中,进一步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衍生化—气相色谱质谱法作为一种特殊的检测方... 2,4-D和灭草松是常见的有机除草剂,适用于多种大田作物,广泛运用于农业生产中。2,4-D和灭草松的不合理施用,会使农药从农作物转移至外环境中,进一步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衍生化—气相色谱质谱法作为一种特殊的检测方法,能快速准确测试水中2,4-D和灭草松的含量,通过检测可以判断水质受污染程度,评估水质状况,为饮用水及水源水保驾护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4-d 灭草松 衍生 气相色谱质谱法
下载PDF
FTO、GSDMD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3
作者 黄珊珮 韦二丹 +7 位作者 朱丽叶 宁绮婷 陈形梅 陈妮 吴江妮 丘新泽 黄杰安 刘诗权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4年第4期400-406,共7页
目的探讨肥胖相关蛋白(FTO)与消皮素D(GSDMD)在胃癌(G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IMER 2.0数据库分析FTO及GSDMD在GC组织中的差异表达。收集2022年1月至2023年3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手术切取的GC组织及其对应癌旁组织... 目的探讨肥胖相关蛋白(FTO)与消皮素D(GSDMD)在胃癌(G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IMER 2.0数据库分析FTO及GSDMD在GC组织中的差异表达。收集2022年1月至2023年3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手术切取的GC组织及其对应癌旁组织(距离肿瘤边缘3~5 cm)各45例,并收集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组织中FTO、GSDMD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联性。通过转染低表达FTO慢病毒构建低表达FTO的AGS细胞(FTO低表达组),并以转染空载体慢病毒的细胞作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检测两组细胞FTO mRNA、GSDMD mRNA的表达水平;采用细胞划痕实验及细胞迁移实验分析两组细胞迁移能力。结果基于TIMER 2.0数据库的分析结果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FTO、GSDMD在GC组织中呈高表达(P<0.05)。FTO和GSDMD高表达均与肿瘤侵犯深度、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细胞实验结果显示,FTO低表达组的GSDMD mRNA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划痕愈合率更低,细胞迁移数更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TO可能通过调控GSDMD表达促进GC细胞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肥胖相关蛋白 消皮素d 细胞迁移
下载PDF
吴茱萸挥发油的GC-MS分析
4
作者 尹丽 彭苑霞 +2 位作者 陆华强 杨秋燕 曹亮启 《广东化工》 CAS 2024年第19期178-179,191,共3页
为分析不同干燥方法处理的吴茱萸挥发油成分,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烘干、晒干处理的吴茱萸的挥发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检测两者挥发油成分,采用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表明两者挥发油的提取率分别为0.21%... 为分析不同干燥方法处理的吴茱萸挥发油成分,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烘干、晒干处理的吴茱萸的挥发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检测两者挥发油成分,采用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表明两者挥发油的提取率分别为0.21%和0.29%;从两者挥发油中鉴定到的交集化合物有65种,但含量差异较大;两者中相对含量前三的化合物相同,分别是β-榄香烯、β-石竹烯和大根香叶烯D;其中含量最高的β-榄香烯具有良好的抗肿瘤作用。本研究为吴茱萸挥发油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茱萸 挥发油 gc-MS Β-榄香烯 β-石竹烯 大根香叶烯d
下载PDF
鲫鱼PKR-like Zα与d(GC)_(13)质粒的结合及其适应性进化 被引量:6
5
作者 陶敏 吴初新 +1 位作者 杨攀 胡成钰 《细胞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4期494-498,共5页
Zα是一类能特异性识别与结合左旋DNA(Z-DNA)的蛋白质结构域,分布于不同物种的多种蛋白质中,其结构保守并分化自一个共同的祖先Z-结构域。适应性进化分析显示Zα没有经历正达尔文选择,表明与其结构对应Zα的功能相当保守。凝胶阻滞试验... Zα是一类能特异性识别与结合左旋DNA(Z-DNA)的蛋白质结构域,分布于不同物种的多种蛋白质中,其结构保守并分化自一个共同的祖先Z-结构域。适应性进化分析显示Zα没有经历正达尔文选择,表明与其结构对应Zα的功能相当保守。凝胶阻滞试验表明原核表达的鲫鱼PKR-like Zα多肽(CaPZα)不与pMD18-T质粒结合,而却能与包含d(GC)13的重组质粒pMD18-T/(GC)13结合。同时,与ADAR1Zα相比,CaPZα与d(GC)13质粒的结合能力较弱,即CaPZα1和CaPZα2子域单独不能结合d(GC)13质粒。这表明Zα功能虽然没有异化,但有很大的不同。实验结果还表明负超螺旋和d(GC)n可能都是正常生理条件下,DNA形成潜在Z-DNA必不可少的因素。定点突变试验证实38N与60W两个氨基酸位点对于CaPZα结合Z-DNA非常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KR-like d(gc)n 适应性进化 Z-dNA结合蛋白
下载PDF
鲫鱼PKZ Zα结构域与d(GC)、d(TA)重组质粒的结合 被引量:1
6
作者 杨攀 吴初新 +2 位作者 李琴 夏玉洁 胡成钰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83-387,共5页
Zα是能够特异性识别并结合左旋DNA(Z-DNA)的蛋白结构域,首先在人ADAR1中鉴定,随后又在ZBP-1(DLM-1)和E3L等蛋白质中发现了该结构域.鲫鱼PKZ是首次报道的具有Zα结构域的鱼类eIF2α激酶.为深入了解鲫鱼PKZZα的功能,原核表达并亲和层析... Zα是能够特异性识别并结合左旋DNA(Z-DNA)的蛋白结构域,首先在人ADAR1中鉴定,随后又在ZBP-1(DLM-1)和E3L等蛋白质中发现了该结构域.鲫鱼PKZ是首次报道的具有Zα结构域的鱼类eIF2α激酶.为深入了解鲫鱼PKZZα的功能,原核表达并亲和层析纯化了3种多肽,即野生型PZα(Zα1Zα2)、替换型P(Zα1)2(Zα1Zα1)和点突变型(PZαK34A、PZαS35A、PZαR39A、PZαP57A).同时,构建了含有d(GC)6、d(GC)13、d(TA)13特殊插入序列的3种重组质粒,用于体外模拟Z-DNA.凝胶阻滞实验分析了3种多肽分别与重组质粒的亲和性.结果表明,PZα和P(Zα1)2能够与d(GC)重组质粒结合,并且随着多肽含量的增加,阻滞效应越明显.与野生型PZα相比,替换型P(Zα1)2结合d(GC)重组质粒的能力更强.PZα和P(Zα1)2还能微弱地与d(TA)13重组质粒结合.点突变型多肽都不能与重组质粒结合,暗示鲫鱼PKZZα结构域中这4个氨基酸残基在结合核酸分子的过程中非常关键.该文结果有利于进一步揭示鱼类PKZZα结构域与Z-DNA结合的分子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鲫鱼 PKZ Za d(gc) d(TA) 重组质粒
下载PDF
GC-ECD检测苦荞茶中的31种农药残留不同前处理方法比较 被引量:8
7
作者 邱世婷 侯雪 +2 位作者 杨晓凤 韩梅 赵郭艳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36-542,共7页
【目的】以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GC-ECD)技术为基础,建立了适合苦荞茶中31种农药残留分析的4种前处理方法:SPE(florisil柱)法、SPE(NH_2-Carb柱)法、GPC法、d-SPE(PSA+C18)法。【方法】以苦荞茶中的有机氯和拟除虫菊酯类等共31种... 【目的】以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GC-ECD)技术为基础,建立了适合苦荞茶中31种农药残留分析的4种前处理方法:SPE(florisil柱)法、SPE(NH_2-Carb柱)法、GPC法、d-SPE(PSA+C18)法。【方法】以苦荞茶中的有机氯和拟除虫菊酯类等共31种农药为研究对象,从空白基质净化效果、基质效应、不同浓度添加回收率方面对4种前处理方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SPE(florisil柱)法得到的空白基质干扰最少,基质效应最弱,稳定性最好,能保证大部分目标物的回收率在70%~120%,但对氟虫腈及代谢物回收率较差;SPE(NH_2-Carb柱)法能保证氟虫腈及其代谢物和大部分目标化合物的回收率,适合于多农药残留分析检测,但对环境不友好;GPC法稳定性略差;d-SPE(PSA+C18)法方法简便快捷,但回收率偏高,应配合内标法或对分散固相萃取剂用量进一步优化后使用。【结论】本研究可为苦荞茶中31种农药残留测定方法的选择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荞茶 固相小柱萃取 凝胶渗透法 分散固相萃取 gc—ECd 农药残留
下载PDF
衍生化GC法测定生物转化产品L-山梨糖及其中残余D-山梨醇的含量 被引量:3
8
作者 丁黎 陈建华 安登魁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17-221,共5页
设计了生物转化产品L山梨糖及其中残余D山梨醇的衍生化GC测定方法。以乙酸酐—吡啶(1∶1)为衍生化试剂对样品中残余D山梨醇进行乙酰化GC测定,再以四氢硼钠为还原剂、乙酸酐为乙酰化试剂对样品中L山梨糖进行还原乙... 设计了生物转化产品L山梨糖及其中残余D山梨醇的衍生化GC测定方法。以乙酸酐—吡啶(1∶1)为衍生化试剂对样品中残余D山梨醇进行乙酰化GC测定,再以四氢硼钠为还原剂、乙酸酐为乙酰化试剂对样品中L山梨糖进行还原乙酰化GC测定。结果表明,D山梨醇及L山梨糖分别在001999~2999μg及400~2400μg范围内呈线性。本法精密度及回收率均较好,可用于监测L山梨糖生物转化终点及其成品中L山梨糖及残余D山梨醇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山梨糖 d-山梨醇 气相色谱 维生素C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Gc基因多态性与游离态25-羟维生素D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周燕宁 黄河 +3 位作者 彭丽慈 黄晓霞 施睿 张敏 《内科》 2017年第3期297-300,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Gc基因多态性与游离态25-羟维生素D的关系。方法检测120例吸烟COPD患者(COPD患者组)和107例吸烟非COPD患者(非COPD患者组)的血清总25-羟维生素D、VDBP及白蛋白水平,进行Gc基因多态性分析,分析不同Gc...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Gc基因多态性与游离态25-羟维生素D的关系。方法检测120例吸烟COPD患者(COPD患者组)和107例吸烟非COPD患者(非COPD患者组)的血清总25-羟维生素D、VDBP及白蛋白水平,进行Gc基因多态性分析,分析不同Gc基因型研究对象游离态25-羟维生素D水平。结果 COPD患者FEV1、FEV1/FVC低于非COPD患者、CAT评分高于非COPD患者、6分钟步行试验距离短于非COPD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OPD患者总25-羟维生素D水平低于非COPD患者、VDBP水平高于非COPD患者、游离态25-羟维生素D水平低于非COPD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OPD患者Gc基因1F-1F基因型频率高于非COPD患者,2-2基因型频率低于非COPD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PD患者和非COPD患者1F-1S、1F-2、1S-2、1S-1S基因型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基因型COPD患者及非COPD患者游离态25-羟维生素D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纯合子1F-1F型患者及非患者的游离态25-羟维生素D水平低于其他基因型(P<0.05);2-2型患者及非患者的游离态25-羟维生素D水平高于其他基因型(P<0.05)。1F-1F型和2-2型患者及非患者的游离态25-羟维生素D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PD患者的游离态25-羟维生素D水平较低,不同Gc基因型患者游离态25-羟维生素D水平存在差异,Gc基因可能通过影响25-羟维生素D水平参与COPD的发生发展,检测游离态25-羟维生素D水平可能比单纯测定总维生素D水平对判断COPD患者病情更有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游离态25-羟维生素d gc基因 基因多态性 维生素d结合蛋白
下载PDF
GC法测定天然冰片中的d-龙脑和樟脑 被引量:2
10
作者 罗忠生 蒋志茵 +2 位作者 罗汉宇 黄恒辉 郭逸榴 《江西林业科技》 2014年第6期52-53,共2页
采用GC法测定天然冰片中的d-龙脑和樟脑的含量。分析柱为CP-WAX毛细管柱<30 m×0.32 mm×0.5μm>;升温程序为50℃,以5℃/min升温到100℃,保持1 min,再以10℃/min快速升温到180℃,保持5 min,进样流速比5∶1;FID检测器温度... 采用GC法测定天然冰片中的d-龙脑和樟脑的含量。分析柱为CP-WAX毛细管柱<30 m×0.32 mm×0.5μm>;升温程序为50℃,以5℃/min升温到100℃,保持1 min,再以10℃/min快速升温到180℃,保持5 min,进样流速比5∶1;FID检测器温度为250℃;进样口温度为200℃,载气为高纯氮气,体积流量为2 m L/min;空气体积流量为300 m L/min;氢气体积流量为30 m L/min;进样量为1μL。本方法操作简便、准确,精密度、分离度良好、分析时间短,为天然冰片的测定及其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冰片 d-龙脑 樟脑 气相色谱法
下载PDF
GC/MS立体选择性分析人尿和肝中d-甲基苯丙胺对映体 被引量:2
11
作者 曾苏 AndrenyakD.RollinsD.E 《中国法医学杂志》 CSCD 1994年第1期25-27,共3页
建立的d-和1-MP的立体选择性GC/MS分析方法,以1-TPC为手性酸化试剂,将MP转变为相应的酸胺类非对映体对,于常规非CSP上分离。该法灵敏度高,并具有宽的线性范围(10~2000ng/mLr>0.999n=8)。尿中存在的是d-还是1-MP将有助于判... 建立的d-和1-MP的立体选择性GC/MS分析方法,以1-TPC为手性酸化试剂,将MP转变为相应的酸胺类非对映体对,于常规非CSP上分离。该法灵敏度高,并具有宽的线性范围(10~2000ng/mLr>0.999n=8)。尿中存在的是d-还是1-MP将有助于判断MP的来源。本案例尿样中心MP浓度比1-MP高11倍,肝组织中也接近10倍,提示滥用了违法药品d-M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苯丙胺 手性衍生化试剂 药物滥用 尿
下载PDF
Poly d(GC)在负超螺旋下形成的Z-DNA 被引量:1
12
作者 夏玉洁 吴初新 +1 位作者 马梅生 胡成钰 《细胞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6期867-870,共4页
为建立一个生理状态下的左旋DNA(Z-DNA)模型,本文以pMD18-T质粒为母本质粒,将含有d(GC)_6、d(GC)_8、d(GC)_(10)、d(GC)_(13)等poly d(GC)片段的特殊序列插入到pMD18-T质粒中,构建了poly d(GC)重组质粒。这些poly d(GC)重组质粒处于负... 为建立一个生理状态下的左旋DNA(Z-DNA)模型,本文以pMD18-T质粒为母本质粒,将含有d(GC)_6、d(GC)_8、d(GC)_(10)、d(GC)_(13)等poly d(GC)片段的特殊序列插入到pMD18-T质粒中,构建了poly d(GC)重组质粒。这些poly d(GC)重组质粒处于负超螺旋状态。甲基化抑制实验证实,这些插入到质粒中的poly d(GC)能够形成潜在的Z-DNA构象。同时,为进一步验证poly d(GC)重复的长度与形成Z-DNA效率的关系,原核表达并亲和层析纯化了鲫鱼PKZZα多肽(P★)。凝胶阻滞实验分析了d(GC)_6、d(GC)_8、d(GC)_(10)、d(GC)_(13)4种重组质粒与P_(Zα)的亲和性。结果显示,P_(Zα)对这4种重组质粒的迁移都能产生阻滞效应,并且随着GC的增多,阻滞效应越明显。说明d(GC)越多,poly d(GC)形成Z-DNA的能力越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LY d(gc) Z-dNA 负超螺旋 PKZ
下载PDF
D-二聚体肌酸激酶同工酶联合GCS在中重度创伤性脑损伤预后中的价值 被引量:7
13
作者 董妍 王蒙蒙 +5 位作者 孙兆瑞 曹丽萍 庄苏园 张鹏 白小翠 聂时南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2021年第3期222-226,共5页
目的探讨D-二聚体、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与中重度创伤性脑损伤(TBI)患者死亡事件的相关性及对中重度TBI患者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急诊抢... 目的探讨D-二聚体、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与中重度创伤性脑损伤(TBI)患者死亡事件的相关性及对中重度TBI患者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急诊抢救室收治的249例中重度TBI患者,以28 d死亡情况为观察终点,将其分为存活组(n=175)和死亡组(n=74)。收集患者入院时的基线资料(包括平均动脉压、GCS及D-二聚体、CK-MB等实验室指标)。比较两组间患者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指标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与中重度TBI患者死亡相关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对预后评估价值进行分析并比较D-二聚体、CK-MB、GCS及三者联合预测预后的准确度。结果存活组患者GCS明显高于死亡组,D-二聚体与CK-MB水平明显低于死亡组(Z=-8.219,Z=-4.764,Z=-6.432,P <0.05);D-二聚体、CK-MB与GCS呈负相关(r=-0.152,r=-0.245,P <0.05);GCS、D-二聚体、CKMB及三者联合预测预后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是0.828 (95%CI 0.775-0.873)、0.684(95%CI 0.622~0.741)、0.758(95%CI 0.700~0.810)、0.870(95%CI 0.821~0.909),三者联合预测预后的AUC大于GCS、D-二聚体及CK-MB单独预测面积(P <0.05)。结论中重度TBI患者GCS、D-二聚体、CK-MB水平与患者伤情严重程度、死亡风险密切相关,D-二聚体和CKMB水平增高、GCS低均为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三者联合预测价值优于单个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 d-二聚体 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 创伤性脑损伤(TBI) 预后
下载PDF
Fast Determination of 22 Pesticides in Rice Wine by Dispersive Solid-Phase Extraction in Combination with GC-MS 被引量:7
14
作者 Nannan Chen Hongbo Gao +3 位作者 Nengsheng Ye Qiding Zhong Zhenghe Xiong Xuexin Gu 《American Journal of Analytical Chemistry》 2012年第1期33-39,共7页
A rapid method was develope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22 pesticides in rice wine. The procedure involved an extraction with acetonitrile and a cleanup step using dispersive solid-phase extraction (d-SPE), and primary-... A rapid method was develope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22 pesticides in rice wine. The procedure involved an extraction with acetonitrile and a cleanup step using dispersive solid-phase extraction (d-SPE), and primary-secondary amine (PSA) and octadecylsilane (ODS) were used as sorbents. D-SPE had some advantages over some traditional prepara- tions, especially in time and cost. Both the extraction and cleanup only cost about 15 min per a sample. Then the GC-MS was used for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analysis. Matrix-matched standards solution and analyte protectant were compared to decrease the matrix effect, and the former showed a better efficacy. Acceptable linearity was achieved in the range of 0.05 - 0.30 mg/L. After matrix-matched standards calibration, recoveries were between 60 and 140%. For the most of pesticides, precision and repeatability were less than 10% and 16%, respectively. The result indicated that the developed method was suitable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multi-pesticides in rice wi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SPE RICE WINE PESTICIdE gc-MS Matrix Effect
下载PDF
衍生后SPEC18-GC-FID测定芦柑2,4-D残留
15
作者 郑志福 李文杰 李国清 《亚热带农业研究》 2013年第3期191-195,共5页
建立了永春芦柑(Citrus madulvensis Lout)2,4-二氯苯氧乙酸(2,4-D)残留量气相色谱(GC)测定方法。样品用乙酸乙酯超声波提取,减压蒸干,甲醇溶解,H2SO4催化衍生成甲酯,C18固相萃取净化除去H2SO4与杂质并富集10倍,HP-5柱气... 建立了永春芦柑(Citrus madulvensis Lout)2,4-二氯苯氧乙酸(2,4-D)残留量气相色谱(GC)测定方法。样品用乙酸乙酯超声波提取,减压蒸干,甲醇溶解,H2SO4催化衍生成甲酯,C18固相萃取净化除去H2SO4与杂质并富集10倍,HP-5柱气相色谱分离,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结果表明,本方法测定2,4-D的线性范围为1.00-20.00mg·kg^-1,线性相关系数0.9987。合理用药时芦柑果皮2,4-D残留量为1.04nag·kg^-1,所测定的5批次芦柑2,4.D含量均在0-0.90mg·kg^-1之间,变异系数为4.8%-10.0%,2,4-D加标回收率为82%-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 固相萃取 2 4-二氯苯氧乙酸(2 4-d 芦柑
下载PDF
D-二聚体/白蛋白比值对重型创伤性脑损伤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
16
作者 孙家庆 吴未 +6 位作者 盛斌 高永月 丁鹏飞 张珍 李伟 庄宗 杭春华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3年第4期379-383,390,共6页
目的探究D-二聚体/白蛋白比值(DAR)在重型创伤性脑损伤(sTBI)患者短期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2022年2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84例sTBI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D-二聚体,白蛋白,C反应蛋白等血清... 目的探究D-二聚体/白蛋白比值(DAR)在重型创伤性脑损伤(sTBI)患者短期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2022年2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84例sTBI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D-二聚体,白蛋白,C反应蛋白等血清指标。根据随访出院后1个月内疾病转归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使用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分)及马歇尔CT分级评估患者的严重程度。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sTBI患者短期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使用ROC的AUC来分析DAR等入院时的指标对sTBI患者短期死亡率的预测价值。结果在收住入院的84例sTBI患者中,死亡20例,病死率为23.8%,与生存组患者相比较,死亡组患者具有更高的年龄、DAR指标、D-二聚体以及更低的马歇尔CT分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龄(OR=1.096,P<0.05)、DAR(OR=1.034,P<0.01)是sTBI患者短期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死亡风险较低的马歇尔CT分级(Ⅰ、Ⅱ、Ⅴ)是sTBI的保护因素(OR=0.082,P<0.01)。ROC显示DAR、D-二聚体、血清白蛋白AUC分别为0.86、0.85、0.70,但DAR、年龄和马歇尔CT分级三者联合的预测具有更高的效能(AUC为0.90)。结论入院时高DAR是sTBI患者短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损伤 d-二聚体/白蛋白比值 gcS评分 危险因素 预后
下载PDF
熊果苷诱导植物乳杆菌β-D-葡萄糖苷酶对葡萄酒香气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彭帅 樊明涛 +3 位作者 张庭静 苗壮 程拯艮 刘延琳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9期170-175,179,共7页
熊果苷诱导能够提高β-D-葡萄糖苷酶酶活,增加葡萄酒香气成分,改善葡萄酒品质。本研究在完整细胞、破碎细胞两种细胞形态下,以β-D-葡萄糖苷酶酶活为指标对含有不同浓度熊果苷的MRS培养基进行优化,将在最优培养基和传统MRS培养基中生长... 熊果苷诱导能够提高β-D-葡萄糖苷酶酶活,增加葡萄酒香气成分,改善葡萄酒品质。本研究在完整细胞、破碎细胞两种细胞形态下,以β-D-葡萄糖苷酶酶活为指标对含有不同浓度熊果苷的MRS培养基进行优化,将在最优培养基和传统MRS培养基中生长的植物乳杆菌分别接种到模拟酒中,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比较香气的差异。结果表明:乳杆菌完整细胞的酶活高于破碎细胞,含有10 g/L熊果苷的MRS培养基为最适培养基。接种经熊果苷诱导菌株的模拟酒中香气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并且接种XJ-14-X的模拟酒中检测到29种挥发性香气,香气总含量为568.81μg/L,优于其它处理。结论:熊果苷诱导β-D-葡萄糖苷酶酶活对改善葡萄酒香气品质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乳杆菌 熊果苷 β-d-葡萄糖苷酶 气相色谱-质谱
下载PDF
GC-MS法鉴定漾濞泡核桃壳中挥发性化学成分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寅珊 刘光明 李冬梅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5期15277-15278,共2页
[目的]研究漾濞泡核桃壳中挥发性成分的化学组成。[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漾濞泡核桃壳中的挥发性成分,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漾濞泡核桃壳中挥发性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结果]确定了其中20个组分的化学结构和相对含量... [目的]研究漾濞泡核桃壳中挥发性成分的化学组成。[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漾濞泡核桃壳中的挥发性成分,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漾濞泡核桃壳中挥发性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结果]确定了其中20个组分的化学结构和相对含量。漾濞泡核桃壳中挥发性成分主要为脂肪酸及脂肪烃类物质,占总挥发油的50.41%。其中,含量最高的棕榈酸占总挥发油的25.46%。含量较高的物质还有蒽(4.41%)、亚油酸(4.37%)、二苯并呋喃(2.50%)和二十七烷(2.27%)。[结论]漾濞泡核桃壳中挥发性成分主要为脂肪酸及脂肪烃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漾濞泡核桃壳 挥发性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下载PDF
MNQ的一种衍生物对LPS体外诱导的牛卵巢卵泡颗粒细胞炎性损伤的保护作用
19
作者 杨小峰 秦小伟 吕丽华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032-2041,共10页
旨在采用凤仙花(Impatiens balsamina L)提取物2-甲氧基-1,4-萘醌(MNQ)的衍生物D_(19)消除体外暴露于脂多糖(LPS)中牛卵巢卵泡颗粒细胞(GCs)的炎症反应,并缓减由LPS引起的卵泡GCs功能性紊乱。本研究采集性成熟且健康的荷斯坦牛卵巢组织... 旨在采用凤仙花(Impatiens balsamina L)提取物2-甲氧基-1,4-萘醌(MNQ)的衍生物D_(19)消除体外暴露于脂多糖(LPS)中牛卵巢卵泡颗粒细胞(GCs)的炎症反应,并缓减由LPS引起的卵泡GCs功能性紊乱。本研究采集性成熟且健康的荷斯坦牛卵巢组织,分离并培养卵泡GCs。MTT法测定D_(19)和LPS对卵泡GCs存活率的影响。试验分为3组:对照组、LPS处理组和D_(19)联合LPS处理组,每组3个重复。qRT-PCR测定炎性因子和类固醇合成相关基因的相对表达量。TEM观察D_(19)对细胞炎性损伤的保护作用。ELISA检测培养液上清中雌二醇(E_(2))和孕酮(P_(4))的含量。结果表明,D_(19)对卵泡GCs作用12 h的最大安全浓度为64μmol·L^(-1)。LPS浓度为10μg·mL^(-1)时,作用12 h对卵泡GCs存活率影响不大,但炎性因子IL-6、IL-1β和TNF-α的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P<0.01),D_(19)+L组与LPS组比较炎性因子的相对表达量却显著降低(P<0.01)。通过TEM观察表明D_(19)对LPS引起的细胞器结构性损伤具有保护作用。ELISA结果表明,LPS处理后培养液中E_(2)和P_(4)的含量显著降低(P<0.01),qRT-PCR检测到类固醇合成相关基因CYP19A1、CYP11A1、3β-HSD和STAR的相对表达量也显著降低(P<0.01)。但D_(19)联合LPS处理后,E_(2)和P_(4)分泌量以及类固醇合成相关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均比LPS组显著升高(P<0.01)。本研究证明MNQ的衍生物D_(19)具有消除LPS体外诱导卵泡GCs炎症反应的功能,并能一定程度缓减LPS导致的卵泡GCs功能性紊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NQ d_(19) LPS gcS 炎症反应
下载PDF
基于GC-MS检测探讨橘属杂果皮代中药陈皮入药的可能性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彦 韩禄 +5 位作者 唐一梅 张湛睿 杨强强 张寒 邓嫣然 张茜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CAS 2017年第3期17-21,共5页
目的为陈皮药材来源提供理论基础与探讨橘属杂果皮代中药陈皮入药的可能性。方法单因素考察橘属挥发油的提取工艺。比较陈皮与新鲜橘皮、砂糖橘皮、柚皮挥发油的提取率。GC-MS检测陈皮、新鲜橘皮、砂糖橘皮挥发油中的主要成分。结果砂... 目的为陈皮药材来源提供理论基础与探讨橘属杂果皮代中药陈皮入药的可能性。方法单因素考察橘属挥发油的提取工艺。比较陈皮与新鲜橘皮、砂糖橘皮、柚皮挥发油的提取率。GC-MS检测陈皮、新鲜橘皮、砂糖橘皮挥发油中的主要成分。结果砂糖橘皮的挥发油提取率略高于橘皮,而砂糖橘和橘皮远高于柚皮。GC-MS检测结果显示砂糖橘皮挥发油中D-柠檬烯含量高于橘皮,新鲜橘皮中D-柠檬烯含量高于陈皮。结论砂糖橘作为常见橘属杂果皮不仅有成为陈皮的药材来源的可能性,而且还可作为医药行业提取D-柠檬烯的重要来源。放置一年以上的陈皮挥发油中的D-柠檬烯含量小于新鲜阴干的橘皮,这可能与陈皮在长期贮存期间挥发油中D-柠檬烯逐渐减少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皮 挥发油 gc-MS d-柠檬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