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7种不同灭菌方法对白芍药材中有效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刘青 汪泓 《食品与药品》 CAS 2023年第3期237-242,共6页
目的探讨不同灭菌方法对白芍药材主要成分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 SB-Aq 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A为乙腈,B为0.05%磷酸水溶液系统,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30 nm,柱温30℃,流速1.0 ml/min。比较干热、湿热... 目的探讨不同灭菌方法对白芍药材主要成分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 SB-Aq 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A为乙腈,B为0.05%磷酸水溶液系统,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30 nm,柱温30℃,流速1.0 ml/min。比较干热、湿热蒸汽、流通蒸汽、紫外、臭氧、微波和60Co-γ射线辐照等7种灭菌方法对白芍药材含量及微生物限度的影响。结果白芍药材中没食子酸、儿茶素、芍药苷、芍药内酯苷、苯甲酰芍药苷、1,2,3,4,6-O-五没食子酰葡萄糖分别在1.020~24.480,1.120~26.880,31.000~744.000,1.160~27.840,4.280~102.720,2.520~60.480μg/m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7.4%,97.7%,99.9%,98.1%,98.8%和97.7%;60Co-γ射线辐照及微波灭菌后白芍药材中有效成分含量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综合灭菌效果和对目标成分的影响,白芍药材灭菌方法可选用60Co-γ辐照灭菌或微波灭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芍 灭菌 没食子酸 儿茶素 芍药苷 芍药内酯苷 苯甲酰芍药苷 1 2 3 4 6-O-五没食子酰葡萄糖
下载PDF
花生衣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20
2
作者 张秀尧 凌罗庆 戴荣兴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36-38,共3页
从花生衣中分得二个单体,根据光谱分析确定其结构分别为二聚原花色甙元-A类型化合物(Ⅰ)(暂命名为花生素),D-(+)-儿茶素(Ⅱ),Ⅱ为花生衣止血有效成分,Ⅰ也具有一些生理活性。
关键词 花生衣 化学成分 鞣质
下载PDF
HPLC法同时测定甙原胶囊中儿茶素和表儿茶素的含量 被引量:2
3
作者 陈烨 周云鹏 +2 位作者 徐利锋 王瑞 刘举 《辽宁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3期267-270,共4页
建立测定甙原胶囊中儿茶素(+)-catechin和表儿茶素(-)-epicatechin含量的方法.采用Kro-masil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0μm),流动相为体积分数为0.1%磷酸水溶液(A)-乙腈(B),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10 nm,流速1.0 mL/min.结果表... 建立测定甙原胶囊中儿茶素(+)-catechin和表儿茶素(-)-epicatechin含量的方法.采用Kro-masil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0μm),流动相为体积分数为0.1%磷酸水溶液(A)-乙腈(B),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10 nm,流速1.0 mL/min.结果表明,儿茶素、表儿茶素的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 4和0.999 6;样品的回收率分别为98.4%和101.2%,RSD分别为0.49%和1.01%(n=9).该法专属性强,结果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可用于甙原胶囊中儿茶素和表儿茶素的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甙原胶囊 儿茶素 表儿茶素 HPLC法 同时测定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右旋儿茶素血浆浓度及药代动力学参数 被引量:3
4
作者 潘海燕 刘德林 +1 位作者 徐佩佩 陆明廉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371-374,共4页
本文建立了体液中右旋儿茶素的RP-HPLC测定方法。采用C_(18)键合相硅胶为填料的固相提取柱进行样品预处理,右旋儿茶素的提取回收率为79.8%.应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对色谱峰纯度进行鉴定。该法精密度好,方法回收率近100%,日内、日间的变异... 本文建立了体液中右旋儿茶素的RP-HPLC测定方法。采用C_(18)键合相硅胶为填料的固相提取柱进行样品预处理,右旋儿茶素的提取回收率为79.8%.应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对色谱峰纯度进行鉴定。该法精密度好,方法回收率近100%,日内、日间的变异系数为2.4~5.6%,血浓69.6~1160 ng/m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r=0.9993。家兔静注右旋儿茶素18mg/kg,其药代动力学过程符合二室模型,分布相半衰期为0.129 h,消除相半衰期为1.19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旋儿茶素 高效液相色谱 血浆浓度
下载PDF
d-儿茶精对乙醇中毒小鼠肝线粒体急性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15
5
作者 路雪雅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59-61,共3页
本文探讨d-儿茶精对乙醇诱导鼠肝线粒体急性损伤的修复作用。结果证实:该化合物降低模型动物肝线粒体膜脂质膜流动性,增加肝线粒体GSH含量,减少Ca^(2+)的摄取和脂质过氧化物生成。通过对抗乙醇的毒素作用缓解了肝线粒体膜结构的急性损伤。
关键词 α-儿茶精 乙醇中毒 线粒体
下载PDF
圆穗蓼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王嗣雷 王定海 封士兰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11-413,共3页
从圆穗蓼全草的 70 %丙酮提取物中分得 6个化合物 ,确定结构分别为 ( ) 表儿茶素 5 0 β D 吡喃葡萄糖苷 (Ⅰ ) ,( + ) 儿茶素 7 0 β D 吡喃葡萄糖苷 (Ⅱ ) ,1 ( 3 0 β D 吡喃葡萄糖基 4 ,5 二羟基 苯基 ) 乙酮 (Ⅲ ) ,( ... 从圆穗蓼全草的 70 %丙酮提取物中分得 6个化合物 ,确定结构分别为 ( ) 表儿茶素 5 0 β D 吡喃葡萄糖苷 (Ⅰ ) ,( + ) 儿茶素 7 0 β D 吡喃葡萄糖苷 (Ⅱ ) ,1 ( 3 0 β D 吡喃葡萄糖基 4 ,5 二羟基 苯基 ) 乙酮 (Ⅲ ) ,( ) 表儿茶素 (Ⅳ ) ,绿原酸 (Ⅴ ) ,没食子酸 (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穗蓼 化学成分 绿原酸 儿茶素 没食子酸 中药
下载PDF
d-儿茶精抗肝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路雪雅 张颖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期26-29,共4页
目的采用抗坏血酸和硫酸亚铁诱导肝细胞凋亡的实验模型,研究d-儿茶精对其肝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Hoechst 33342荧光染色的组织形态学观察、流式细胞术等方法。结果经d 儿茶精作用的模型肝细胞DNA琼脂糖凝胶电泳图... 目的采用抗坏血酸和硫酸亚铁诱导肝细胞凋亡的实验模型,研究d-儿茶精对其肝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Hoechst 33342荧光染色的组织形态学观察、流式细胞术等方法。结果经d 儿茶精作用的模型肝细胞DNA琼脂糖凝胶电泳图谱有显著性变化,DNA分子的“梯状”图谱明显消失,其消失程度与d-儿茶精在反应体系中的浓度有关,浓度愈大消失愈明显。从形态学上观察到肝细胞核体积比单纯诱导组的稍大,核膜较清楚,染色体的裂解明显改善。流式细胞仪显示DNA直方图上G1峰左侧的凋亡峰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儿茶精 肝细胞凋亡 DNA琼脂糖凝胶电泳 形态学观察 流式细胞术
下载PDF
复方儿茶胶囊中儿茶素的含量测定 被引量:2
8
作者 金在久 全红梅 +1 位作者 李雪征 郑云花 《延边大学医学学报》 CAS 2003年第4期245-247,共3页
[目的 ]用对二甲氨基苯甲醛 ,在高氯酸存在下 ,以比色法测定儿茶胶囊中儿茶素的含量 .[方法 ]取样品氯仿 甲醇溶液 2 0 μL点样 ,经制备型薄层层析展开 ,刮取儿茶素斑点谱带 ,用乙醇洗脱 ,加对二甲氨基苯甲醛高氯酸显色剂 ,离心 ,取上... [目的 ]用对二甲氨基苯甲醛 ,在高氯酸存在下 ,以比色法测定儿茶胶囊中儿茶素的含量 .[方法 ]取样品氯仿 甲醇溶液 2 0 μL点样 ,经制备型薄层层析展开 ,刮取儿茶素斑点谱带 ,用乙醇洗脱 ,加对二甲氨基苯甲醛高氯酸显色剂 ,离心 ,取上清液 ,以显色剂为空白 ,于 550nm波长处测定吸收度 .[结果 ]在 6 92~ 41 52 μg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r =0 9991) ,儿茶素的平均回收率为 97 51% ,复方儿茶胶囊中儿茶素的平均含量为 43 2mg/g ,RSD为 1 19% (n =5) .[结论 ]比色法简便 ,快速 ,无干扰 ,重现性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茶素 比色法 含量 测定 中草药
下载PDF
右旋儿茶素对四氯化碳或半乳糖胺引起原代培养大鼠肝细胞毒性的作用 被引量:6
9
作者 方瑞英 陆敏 +2 位作者 杨宝珠 楼宜嘉 王立明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194-200,共7页
利用原代培养大鼠肝细胞的方法,研究右旋儿茶素(d-CTC)对四氯化碳(CCl_4)或半乳糖胺(d-GalN)引起肝细胞毒性的作用,并观察该药对肝酶的直接作用。结果表明:d-CTC 0.6~5.0mg/ml可使含10mmol/L CCl_4或5mmol/Ld-GalN肝细胞培养液中的GOT.... 利用原代培养大鼠肝细胞的方法,研究右旋儿茶素(d-CTC)对四氯化碳(CCl_4)或半乳糖胺(d-GalN)引起肝细胞毒性的作用,并观察该药对肝酶的直接作用。结果表明:d-CTC 0.6~5.0mg/ml可使含10mmol/L CCl_4或5mmol/Ld-GalN肝细胞培养液中的GOT.GPT及LDH活性显著降低,并呈量效关系。d-CTC 2.5~5.0mg/ml可直接抑制LDH及GPT活性,但对GOT无明显影响。其抑酶作用与抗肝毒而降低酶活性比较,有非常显著的差别,提示d-CTC具有较强的抗肝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旋儿茶素 四氯化碳 肝细胞
下载PDF
委陵菜化学成份的研究 被引量:18
10
作者 陈芳群 《华西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6-8,共3页
从四川产蔷薇科委陵菜potentilla Chinensis ser.中,分离得到五种成份,其中三种成份经理化鉴别及光谱分析,分别鉴定为熊果酸(ursolic acid Ⅰ),丝石竹皂甙元(GyPsogeninⅡ),d-儿茶素(d-catechin Ⅲ);晶Ⅳ及晶Ⅴ两种成份,结构尚待确证。... 从四川产蔷薇科委陵菜potentilla Chinensis ser.中,分离得到五种成份,其中三种成份经理化鉴别及光谱分析,分别鉴定为熊果酸(ursolic acid Ⅰ),丝石竹皂甙元(GyPsogeninⅡ),d-儿茶素(d-catechin Ⅲ);晶Ⅳ及晶Ⅴ两种成份,结构尚待确证。以上几种成份,均从该植物中首次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委陵菜 熊果酸 丝石竹皂甙元
下载PDF
莓叶委陵菜胶囊含量测定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明辉 徐瑞平 +1 位作者 邵忙收 赵毅辉 《现代中医药》 CAS 2010年第1期59-60,共2页
目的寻找可行的d-儿茶素的测定方法,测定莓叶委陵菜胶囊中d-儿茶素的含量,用于控制产品质量,确保临床用药疗效。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选用岛津LC-10AD高效液相色谱仪,C18柱(200mm×4.6 mm,5μm),流动相:0.04 mol/L枸橼酸-N,N... 目的寻找可行的d-儿茶素的测定方法,测定莓叶委陵菜胶囊中d-儿茶素的含量,用于控制产品质量,确保临床用药疗效。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选用岛津LC-10AD高效液相色谱仪,C18柱(200mm×4.6 mm,5μm),流动相:0.04 mol/L枸橼酸-N,N-二甲基甲酰胺-四氢呋喃(45:8:2);检测波长:280 nm;流速:1 mL/min。结果d-儿茶素在0.3753.0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64%,RSD为0.79%。结论以HPLC法在上述条件下测定莓叶委陵菜胶囊中d-儿茶素含量,方法精密度高,重现性好,测得含量准确、稳定、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莓叶委陵菜 RP-HPLC d-儿茶素
下载PDF
莓叶委陵菜片中有效成分的含量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徐菁 李志浩 李鹏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年第1期47-49,共3页
目的建立测定莓叶委陵菜片中d-儿茶素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方法采用Agilent HC-C18柱(4.6mm×250mm,5μm),以0.04mol/L枸橼酸溶液:N,N-二甲基甲酰胺:四氢呋喃(80:16:4)为流动相,流速1.0m L/min,柱温35℃,检测波长278nm。结果 d... 目的建立测定莓叶委陵菜片中d-儿茶素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方法采用Agilent HC-C18柱(4.6mm×250mm,5μm),以0.04mol/L枸橼酸溶液:N,N-二甲基甲酰胺:四氢呋喃(80:16:4)为流动相,流速1.0m L/min,柱温35℃,检测波长278nm。结果 d-儿茶素在0.034-0.680mg/m L浓度范围内有良好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2%,RSD1.32%。结论本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莓叶委陵菜片中d-儿茶素的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儿茶素 莓叶委陵菜片 含量分析
原文传递
RP-HPLC测定中药赤小豆中儿茶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的含量 被引量:3
13
作者 穆合塔尔.卡德尔哈孜 王海涛 +1 位作者 屠鹏飞 姜勇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778-780,共3页
目的建立测定中药赤小豆中儿茶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为中药赤小豆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体积分数50%甲醇超声提取,以Grace PrevailTMC18Column(4.6 mm×250 mm,5μm)为固定相,乙腈-水(6∶9... 目的建立测定中药赤小豆中儿茶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为中药赤小豆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体积分数50%甲醇超声提取,以Grace PrevailTMC18Column(4.6 mm×250 mm,5μm)为固定相,乙腈-水(6∶94)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230 nm。结果色谱峰分离度良好,线性范围为0.04~1.00mg.mL-1,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1.2%。结论本方法操作简单、准确度高、重现性好,可用于赤小豆药材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小豆 儿茶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 高效液相色谱法 含量测定
原文传递
A New Phenolic Glucoside from Paeonia lactiflora 被引量:9
14
作者 HE Xiao-yan,HAN Li,HUANG Xue-shi Department of Natural Products Chemistry,School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China Medical University,Shenyang 110001,China 《Chinese Herbal Medicines》 CAS 2011年第2期84-86,共3页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from EtOAc extracts of Paeonia lactiflora.Methods Compounds were isolated by various chromatographic techniques and structures were elucidated on the basis of spectral anal...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from EtOAc extracts of Paeonia lactiflora.Methods Compounds were isolated by various chromatographic techniques and structures were elucidated on the basis of spectral analysis.Results Seventeen compounds were obtained and their structures were identified as 1,2,6-benzenetriol-1-O-α-D-glucoside(1),paeoniflorin(2),4-methylpaeoniflorin(3),albiflorin(4),paeonidanin(5),benzoylpaeoniflorin(6),4-methylbenzoylpaeoniflorin(7),benzoylalbiflorin(8),paeonidanin A(9),galloylalbiflorin(10),debenzoylalbiflorin(11),4’,5-dihydroxyflavanone-7-O-β-D-glucoside(12),5,7-dihydroxy flavanone-4’-O-β-D-glucoside(13),(+)-catechin(14),gallic acid(15),vanillic acid(16),and 1,2,3-benzenetriol(17).Conclusion Compound 1 is a new compound named paeoniphenoside.Compounds 12 and 13 are firstly obtained from genus Paeonia L.,and compounds 5 and 9 are isolated from P.lactiflora for the first tim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2 6-benzenetriol-1-O-α-D-glucoside (+)-catechin Paeonia lactiflora PAEONIFLORIN paeoniphenoside
原文传递
基于炮制减毒思想的何首乌肝毒性物质基础初步研究 被引量:42
15
作者 郜丹 李晓菲 +4 位作者 尹萍 王伽伯 孙洪胜 李飞 肖小河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044-2050,共7页
目的基于何首乌炮制前后的谱-毒相关分析,筛选何首乌肝毒性物质基础,为提高何首乌药材质量控制方法,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提供参考。方法以何首乌生品及黑豆汁蒸制不同时间的炮制品为研究对象,采用UPLC-Q/TOF-MS技术表征各样品的化学信息,... 目的基于何首乌炮制前后的谱-毒相关分析,筛选何首乌肝毒性物质基础,为提高何首乌药材质量控制方法,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提供参考。方法以何首乌生品及黑豆汁蒸制不同时间的炮制品为研究对象,采用UPLC-Q/TOF-MS技术表征各样品的化学信息,并结合文献初步指认其主要成分;再以正常人肝细胞(Lo2细胞系)为模型,细胞抑制率为评价指标,采用简单相关分析及多元线性相关分析方法,筛选何首乌致肝毒性的主要成分。结果共指认出何首乌生品及炮制品中的7种主要共有成分反式二苯乙烯苷、没食子酸、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顺式二苯乙烯苷、儿茶素,并基于谱-效简单相关分析发现反式二苯乙烯苷、大黄素甲醚、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顺式二苯乙烯苷、儿茶素5个成分与何首乌毒性相关性较强。进一步主成分回归分析发现大黄素甲醚与顺式二苯乙烯苷对何首乌毒性贡献度较大,提示这2个成分可能是何首乌主要毒性成分。何首乌高压黑豆汁蒸至36 h后才能达到减毒的效果。结论该研究可为何首乌的合理利用和毒性研究提供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何首乌 炮制 肝毒性 物质基础 安全性 谱-毒相关分析 用药安全 黑豆 UPLC-Q/TOF-MS 抑制率 简单相关分析 多元线性相关分析 反式二苯乙烯苷 没食子酸 大黄素 大黄素甲醚 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 顺式二苯乙烯苷 儿茶素
原文传递
STUDIES ON TANNIN CONSTITUENTS OF ROOT FROM Potentilla viscosa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本 黄青 +4 位作者 张洪岩 李超生 吕琳 GEN-ICHIRO NONAKA ITSUO NISHIOKA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1990年第3期239-243,共5页
Potentilla viscosa J. Don is widely distributed over the districts of Baicheng and Yanbian in Jilin Province. The root of P. viscosa can be used for the treatment of hepatitis. In our chemical investigation of tannin,... Potentilla viscosa J. Don is widely distributed over the districts of Baicheng and Yanbian in Jilin Province. The root of P. viscosa can be used for the treatment of hepatitis. In our chemical investigation of tannin, we isolated seven compounds. Now we will describe them as follow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TENTILLA viscosa J. Don ROSACEAE TANNIN (+)-catechin (+)-catechin-3-0-β-D-glycoside afzelechin(4 α-8)catechin PROCYANIDIN B-3 procyanidin-B-3 3’-0-β-D-glucopyranoside PROCYANIDIN C-2 potcotillanin.
原文传递
掌叶大黄UPLC多指标成分测定及指纹图谱研究 被引量:23
17
作者 赵倩 陈育鹏 +4 位作者 崔旭盛 田清存 沈硕 毕丹 张创峰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697-1710,共14页
目的:建立掌叶大黄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多指标成分测定及指纹图谱方法。方法:采用C18色谱柱(100 mm×2.1 mm,1.7μm),以乙腈-0.1%甲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0.3 mL·min^(-1),检测波长280 nm,测定10批掌叶大黄药材中儿茶素、1-O-... 目的:建立掌叶大黄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多指标成分测定及指纹图谱方法。方法:采用C18色谱柱(100 mm×2.1 mm,1.7μm),以乙腈-0.1%甲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0.3 mL·min^(-1),检测波长280 nm,测定10批掌叶大黄药材中儿茶素、1-O-没食子酰基-2-O-肉桂酰基-β-D-葡萄糖苷、大黄素、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5个成分的含量,并建立掌叶大黄药材指纹图谱,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E)技术对掌叶大黄的化学成分进行全面定性分析。结果:不同批次药材中5个成分含量差异较大;建立10批掌叶大黄药材UPLC指纹图谱,获得21个共有峰且相似度在0.936~0.985。通过对照品指认、文献比对以及高分辨质谱数据解析,初步鉴定了包括21个共有峰在内的71个化学成分。结论:建立的多成分测定结合指纹图谱分析方法,并利用液质联用技术的定性分析,为掌叶大黄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了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掌叶大黄 超高效液相色谱 指纹图谱 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 儿茶素 1-O-没食子酰基-2-O-肉桂酰基-β-D-葡萄糖苷 大黄素 大黄酚 大黄素甲醚
原文传递
HPLC法同时测定不同产地牡丹皮中13种化学成分的含量 被引量:20
18
作者 夏成凯 詹云武 +1 位作者 胡云飞 方成武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970-974,共5页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不同产地牡丹皮中没食子酸、5-羟甲基糠醛、没食子酸甲酯、氧化芍药苷、儿茶素、芍药苷、1,2,3,6-O-四没食子酰葡萄糖、1,2,4,6-O-四没食子酰葡萄糖、苯甲酸、1,2,3,4,6-O-五没食子酰葡萄糖、牡丹皮苷C、苯甲酰氧化芍...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不同产地牡丹皮中没食子酸、5-羟甲基糠醛、没食子酸甲酯、氧化芍药苷、儿茶素、芍药苷、1,2,3,6-O-四没食子酰葡萄糖、1,2,4,6-O-四没食子酰葡萄糖、苯甲酸、1,2,3,4,6-O-五没食子酰葡萄糖、牡丹皮苷C、苯甲酰氧化芍药苷、丹皮酚13种化学成分的HPLC方法。方法采用50%甲醇回流提取,色谱条件采用C18柱(250 mm×4.6 mm,5μm),以乙腈-0.5%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mL/min,检测波长254nm,柱温30℃。结果所测13种化学成分在测定的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均大于0.999 5,有良好的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和回收率。结论所建立的HPLC方法可用于同时测定牡丹皮中13种化学成分的含量,该方法高效、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牡丹皮药材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皮 高效液相色谱法 没食子酸 5-羟甲基糠醛 没食子酸甲酯 氧化芍药苷 儿茶素 芍药苷 1 2 3 6-O-四没食子酰葡萄糖 1 2 4 6-O-四没食子酰葡萄糖 苯甲酸 1 2 3 4 6-O-五没食子酰葡萄糖 牡丹皮苷C 苯甲酰氧化芍药苷 丹皮酚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