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6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Variations in Surface Urban Heat Island and Urban Cool Island Intensity:A Review Across Major Climate Zones
1
作者 Muhammad Sadiq KHAN Sami ULLAH CHEN Liding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SCIE CSCD 2023年第6期983-1000,共18页
The climate has an impact on the urban thermal environment,and the magnitude of the surface urban heat island(SUHI)and urban cool island(UCI)vary across the world’s climatic zones.This literature review investigated:... The climate has an impact on the urban thermal environment,and the magnitude of the surface urban heat island(SUHI)and urban cool island(UCI)vary across the world’s climatic zones.This literature review investigated:1)the variations in the SUHI and UCI intensity under different climatic backgrounds,and 2)the effect of vegetation types,landscape composition,urban configuration,and water bodies on the SUHI.The SUHI had a higher intensity in tropical(Af(tropical rainy climate,Köppen climate classification),Am(tropical monsoon climate),subtropical(Cfa,subtropical humid climate),and humid continental(Dwa,semi-humid and semi-arid monsoon climate)climate zones.The magnitude of the UCI was low compared to the SUHI across the climate zones.The cool and dry Mediterranean(Cfb,temperate marine climate;Csb,temperate mediterranean climate;Cfa)and tropical climate(Af)areas had a higher cooling intensity.For cities with a desert climate(BWh,tropical desert climate),a reverse pattern was found.The difference in the SUHI in the night-time was greater than in the daytime for most cities across the climate zones.The extent of green space cooling was related to city size,the adjacent impervious surface,and the local climate.Additionally,the composition of urban landscape elements was more significant than their configuration for sustaining the urban thermal environment.Finally,we identified future research gaps for possible solutions in the context of sustainable urbanization in different climate zon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rban heat island intensity(SUHI) urban cool island intensity(UCI) day-night surface urban heat island(SUHI) climate zones landscape composition and configuration sustainable urbanization
下载PDF
Impact of the Urban Heat Island Effect on Ozone Pollution in Chengdu City,China 被引量:1
2
作者 SHI Haoyuan SONG Xingtao ZENG Shenglan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SCIE CSCD 2023年第6期1017-1032,共16页
With the advancement of urbanization,the urban heat island effect and ozone pollution have become hot issues in urban research.The urban heat island effect can impact ozone conversion,but its mechanism of action is un... With the advancement of urbanization,the urban heat island effect and ozone pollution have become hot issues in urban research.The urban heat island effect can impact ozone conversion,but its mechanism of action is unclear.In this study,the effects of the urban heat island effect on ozone concentration in Chengdu City,China,were investigated by comparing the ozone concentration under different heat island levels with ozone data from March 2020 to February 2021 and the temperature and wind field data of ERA5-Land during the same period.The results showed that:1)regarding 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the ozone concentration in Chengdu presented a‘high in summer and low in winter’distribution.The ozone concentration in summer(189.54µg/m^(3))was nearly twice that in winter(91.99µg/m^(3)),and the ozone diurnal variation presented a‘single peak and single valley’distribution,with a peak at 16:00.2)Fo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heat island effect,the heat island intensity in Chengdu was obviously higher in spring than in other seasons,and the diurnal variation showed a‘single peak and single valley’distribution,with the peak and trough values appearing at 9:00 and 17:00,respectively.Spatially,the eastern part of Chengdu was a heat island,while the western and northwestern parts were mostly cold island.3)The correlation analysis between heat island intensity and ozone concentration showed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but with a 7–8 h time lag.Ambient air temperature was not the main factor affecting ozone concentration.The heat island effect impacts the ozone concentration in two ways:changing the local heat budget to promote ozone generation and forming local urban wind,which promotes ozone diffusion or accumulation and forms different areas of low and high ozone valu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zone pollution urban heat island effect heat island intensity lag correlation Chengdu China
下载PDF
Monitoring Intra-annual Spatiotemporal Changes in Urban Heat Islands in 1449 Cities in China Based on Remote Sensing 被引量:3
3
作者 LI Yuanzheng WANG Lan +2 位作者 ZHANG Liping LIU Min ZHAO Guosong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SCIE CSCD 2019年第6期905-916,共12页
This study aimed to accurately study the intra-annual spatiotemporal variation in the surface urban heat island intensities(SUHIIs) in 1449 cities in China.First, China was divided into five environmental regions.Then... This study aimed to accurately study the intra-annual spatiotemporal variation in the surface urban heat island intensities(SUHIIs) in 1449 cities in China.First, China was divided into five environmental regions.Then, the SUHIIs were accurately calculated based on the modified definitions of the city extents and their corresponding nearby rural areas.Finally, we explored the spatiotemporal variation of the mean, maximum, and minimum values, and ranges of SUHIIs from several aspect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larger annual mean daytime SUHIIs occurred in hot-humid South China and cold-humid northeastern China, and the smallest occurred in arid and semiarid west China.The seasonal order of the SUHIIs was summer > spring > autumn > winter in all the temperate regions except west China.The SUHIIs were obviously larger during the rainy season than the dry season in the tropical region.Nevertheless,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not observed between the two seasons within the rainy or dry periods.During the daytime, the maximum SUHIIs mostly occurred in summer in each region, while the minimum occurred in winter.A few cold island phenomena existed during the nighttime.The maximum SUHIIs were generally significantly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minimum SUHIIs during the daytime, nighttime and all-day in all environmental regions throughout the year and the four seasons.Moreover,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scarcely existed between the daytime and nighttime ranges of the SUHIIs.In addition, the daytime SUHIIs were also in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the nighttime SUHIIs in half of the ca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RFACE urban heat island intensities(SUHIIs) land SURFACE temperature(LST) SEASONAL changes maximum and minimum SUHII cold island China
下载PDF
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对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分析
4
作者 钱建国 张宇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24年第4期1-4,共4页
首先基于北京市2013—2020年Landsat-8卫星遥感影像,使用TIRS10_SC算法反演北京市地表温度;其次,对温度反演结果进行归一化处理,进行热岛等级划分,并计算热岛强度指数;最后,结合土地利用类型数据,分析土地利用类型覆盖面积变化对城市热... 首先基于北京市2013—2020年Landsat-8卫星遥感影像,使用TIRS10_SC算法反演北京市地表温度;其次,对温度反演结果进行归一化处理,进行热岛等级划分,并计算热岛强度指数;最后,结合土地利用类型数据,分析土地利用类型覆盖面积变化对城市热岛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2013—2020年北京市的城市热岛效应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2015年城市热岛效应现象最明显;2)2013—2020年裸土地变化程度最大,其中有40.060%的裸土转变为植被,24.988%的裸土转变为建设用地;3)出现次热岛和强热岛现象的区域地表覆盖类型主要是建设用地和裸土,出现绿岛和冷岛的区域地表覆盖类型主要是植被和水体,并且在相同面积占比情况下,水体缓解热岛效应的效果更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热岛 温度反演 土地利用类型 热岛强度指数
下载PDF
武汉市建设用地开发强度与热岛强度特征研究
5
作者 尹杰 宋斯琦 《城市建筑》 2024年第9期112-116,共5页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口从农村进入城市,城市的气候和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城市化过程导致城市下垫面改变,自然土体被不透水的钢筋混凝土覆盖,城市热岛问题突出。文章通过研究武汉市各类建设用地的开发强度特征,包括容积率...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口从农村进入城市,城市的气候和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城市化过程导致城市下垫面改变,自然土体被不透水的钢筋混凝土覆盖,城市热岛问题突出。文章通过研究武汉市各类建设用地的开发强度特征,包括容积率、建筑密度和建筑平均高度,计算武汉市地表温度和热岛强度,分析和总结武汉市各类建设用地开发强度和热岛效应特征,从空间形态出发提出规划改善策略,为城市规划和建设提供指导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建设用地 开发强度 热岛强度 城市绿岛
下载PDF
一个考虑人为热的日最大热岛强度诊断方程的适用性检验
6
作者 陈漪淇 谭啸 +3 位作者 何昊 李楠 陈光 蔡云楠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72-79,共8页
城市热岛(Urban Heat Island,UHI)对热舒适、能源和生态安全有重要影响。准确预测日最大城市热岛强度(Maximum Urban Heat Island Intensity,UHIImax)可以预警能源消耗和保障室外热安全。基于局地气候分区(Local Climate Zone,LCZ)框架... 城市热岛(Urban Heat Island,UHI)对热舒适、能源和生态安全有重要影响。准确预测日最大城市热岛强度(Maximum Urban Heat Island Intensity,UHIImax)可以预警能源消耗和保障室外热安全。基于局地气候分区(Local Climate Zone,LCZ)框架,在广州选择多个LCZ分区,并进行长达3年的局地气候观测。基于实测结果验证一个欧洲学者提出的未考虑人为热的日UHIImax诊断方程的适用性;进一步检验考虑人为热后扩展方程在广州的适用性。结果表明,该原始方程诊断结果与观测结果的相关系数为0.63,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RMSE)为1.50 K,平均绝对误差(Median Absolute Error,MEAE)为0.97 K,d=0.60,诊断精度可适用。考虑人为热的扩展方程比原始方程诊断结果更加准确,RMSE降低了0.12 K,MEAE降低了0.10 K,d增加了0.04。方程在不同的LCZ的检验结果存在差异表明应针对不同的LCZ特征对方程进行修正,但增加人为热可提升在各LCZ的诊断表现。综上,该修正方程可以作为预测局地UHI发展的工具,提高湿热地区局地UHI的诊断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最大热岛强度 诊断方程 局地气候分区 方程检验 人为热
下载PDF
局地气候分区下的杭州中心城区城市热环境研究
7
作者 陈舟 李胜 《绿色科技》 2024年第9期67-74,142,共9页
以杭州市主城区为例,运用局地气候分区分类框架分析杭州城市热环境。整合卫星遥感影像、建筑物矢量等多源数据,开展了杭州市中心城区局地气候分区分类制图,探讨各LCZ类型分布格局,分析类间和类内热特征和季节差异。①根据城市建筑矢量... 以杭州市主城区为例,运用局地气候分区分类框架分析杭州城市热环境。整合卫星遥感影像、建筑物矢量等多源数据,开展了杭州市中心城区局地气候分区分类制图,探讨各LCZ类型分布格局,分析类间和类内热特征和季节差异。①根据城市建筑矢量、地物覆盖分类数据,利用WUDAPT构建研究区LCZ地图;②利用Landsat 8卫星遥感影像通过GEE反演得到研究区逐月地表温度数;③结合LCZ地图和多时相地表温度数据,分析不同局地气候分区各季节间的热环境差异。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建筑以中低层为主,且多为开阔类型,自然地表覆盖中低植被区LCZ D占主要比例;LCZ 1-LCZ 3密集建筑类型较其他建筑类型地表温度更高,且随着建筑高度的升高温度依次降低;除水体外,LCZA是所有类型温度最低的区域;夏季各分区之间温度差异显著,夏季热岛强度达到全年最大值,春秋两季热岛强度相近,但是变化趋势不同;类内热岛内部相对稳定,强度变化受周边环境特征影响较大,LCZ 5.1的特征要素相关系数与城市整体变化趋势不一致,尽管占比较高,但不能主导整体变化趋势,BSF在秋季的影响最大(每升高10%升高0.7℃),PSF和ISF在四季的影响力相近,且夏季最高,冬季最低。研究结果能够为城市规划设计和公园建设提供参考,助力于城市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规划 局地气候分区 地表热岛强度 杭州
下载PDF
基于全球位置网格的城市热岛指标计算
8
作者 周燕迪 侯孟营 +2 位作者 张奎 赵天铭 庞然 《北京测绘》 2024年第4期609-614,共6页
城市热岛效应的出现对能源消耗、物质循环以及城市居民的健康均产生了不利影响。因此,准确计算热岛指标并对城市热岛效应进行定量监测,对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城市热岛指标计算复杂效率低、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基... 城市热岛效应的出现对能源消耗、物质循环以及城市居民的健康均产生了不利影响。因此,准确计算热岛指标并对城市热岛效应进行定量监测,对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城市热岛指标计算复杂效率低、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基于全球经纬度剖分网格模型(GeoSOT)的热岛足迹、热岛容量的计算方法。以北京市东、西城区作为研究区域,对疫情前的2014—2019年夏季进行了热岛指标的计算,并结合高斯模型法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基于GeoSOT网格的热岛指标计算减少了数据冗余,在误差范围内快速、准确地计算热岛指标,精准反映热岛效应发生的空间范围以及显著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经纬度剖分网格模型 热岛强度 热岛足迹 热岛容量
下载PDF
石家庄城市热岛效应:从冠层、表层到土壤深层 被引量:2
9
作者 卞韬 任国玉 +2 位作者 刘思廷 范欣 贾文茜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09-419,共11页
利用石家庄城市气象站和附近2个乡村站2009~2012年的逐日地面气温、0~320 cm土壤温度资料,对比分析了石家庄站从冠层、表层到土壤深层的城市热岛(Urban Heat Island,UHI)效应及其差异,结果表明:1)2009~2012年年平均气温UHI强度为0.9℃,0... 利用石家庄城市气象站和附近2个乡村站2009~2012年的逐日地面气温、0~320 cm土壤温度资料,对比分析了石家庄站从冠层、表层到土壤深层的城市热岛(Urban Heat Island,UHI)效应及其差异,结果表明:1)2009~2012年年平均气温UHI强度为0.9℃,0~320 cm土壤温度UHI强度在-0.5~0.2℃之间,气温UHI强度明显强于土壤温度UHI。表层(0 cm)和浅层(5~40 cm)土壤温度基本表现为“热岛效应”,但深层(80~320 cm)土壤温度表现为“冷岛效应”,40~80 cm是二者的转换层位;深层土壤温度可能受局地气候影响呈现出局地性特点。2)春季、夏季、秋季、冬季气温UHI强度分别为1.1℃、0.6℃、0.7℃和1.3℃,夏季最弱,冬季最强。春季和夏季表层和40 cm以上土壤温度表现为热岛,80 cm以下表现为冷岛;秋季不同深度土壤温度均表现为冷岛,320 cm深度冷岛强度最强;冬季表层和80 cm以上土壤温度主要表现为热岛,320 cm深度表现为冷岛;土壤表层热岛强度季节性变化,与气温的基本一致,其物理机制相似。3)各月气温UHI强度在0.5~1.6℃之间,1月最强,7月和10月最弱。表层和40 cm以上土壤温度一般在1~7月和12月表现为热岛,UHI强度多为6月最强,8~11月表现为冷岛;80 cm以下土壤温度多数月份表现为冷岛。4)年和四季平均气温UHI强度具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年和四季表层土壤温度UHI强度也有较为明显的日变化特征,但随土壤深度加大,土壤温度UHI强度的日变化逐渐减弱,并最终转化为冷岛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家庄 城市热岛效应 气温城市热岛 地温城市热岛 季节变化 日变化
下载PDF
基于局地气候分区的武汉市城市热岛时空分异特征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火胜 李思韬 +2 位作者 宛浩凯 余乾慧 吴昌广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8-106,共9页
为精细化评估武汉市城市热岛时空分异特征以辅助气候适应性设计工作,基于局地气候分区(local climate zone,LCZ)体系对武汉中心城区气温进行观测,分析了连续3 a夏冬时段的6类建筑空间和3类自然空间热岛强度(urban heat island intensity... 为精细化评估武汉市城市热岛时空分异特征以辅助气候适应性设计工作,基于局地气候分区(local climate zone,LCZ)体系对武汉中心城区气温进行观测,分析了连续3 a夏冬时段的6类建筑空间和3类自然空间热岛强度(urban heat island intensity,UHII)的时空分异,并探讨了不同LCZ类型的日平均UHII差异、逐时UHII变化及同种LCZ类内UHII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各LCZ在夏冬两季可保持稳定日平均UHII类间差异,其中建筑高度越高的LCZ类型其UHII越高,特别是开阔高层(LCZ 4)和开阔中层(LCZ 5),而稀疏树林(LCZ B)、茂密树林(LCZ A)、开阔低层(LCZ 6)和零散建筑(LCZ 9)总体保持0℃以下;UHII逐时变化方面,LCZ A与其他LCZ类型存在明显差异,日出后8 h范围内LCZ A表现为快速上升后下降,其他类型则呈快速下降后稳定上升趋势;单日内,各LCZ的UHII呈“夏强冬弱、昼弱夜强”的特性,其中LCZ 9与LCZ A能够长时间维持“城市冷岛”效应以缓解局部热环境,而LCZ 4是唯一夏冬两季UHII均保持在0℃以上的类型;具有中层高度特征的LCZ 2和LCZ 5表现出显著的类内UHII差异,同类LCZ位于城区中部地块受城市冠层通风阻碍的影响其UHII比城区边界地块高。研究结果表明,LCZ类间UHII差异在夏冬两季稳定存在,而LCZ类内UHII显著性差异主要受武汉城市空间结构的驱动,密集的中心城区由于通风效能低下和人为热排放频繁而更易于导致局部高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地气候分区 城市热岛 空气温度 热岛强度
下载PDF
局地气候区框架下的城市热岛特征及缓解策略——以郴州市为例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亚萍 郑伯红 +1 位作者 谢杨辉 曾祥平 《城市规划》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06-116,共11页
局地气候区提供了标准化的城市空间分类框架,在明确局地气候与城市空间形态关系、沟通跨学科的信息等方面有重要作用。以郴州市为例,首先计算、叠加和聚类8个局地气候区指标,获得局地气候区图,然后进一步分析夏季高温月份中不同局地气... 局地气候区提供了标准化的城市空间分类框架,在明确局地气候与城市空间形态关系、沟通跨学科的信息等方面有重要作用。以郴州市为例,首先计算、叠加和聚类8个局地气候区指标,获得局地气候区图,然后进一步分析夏季高温月份中不同局地气候区类型的地表温度和热岛强度的时空特点,以及局地气候区指标与平均地表热岛强度之间的关系。最后,从热岛重点控制单元、重点控制局地气候区类型和局地气候区指标3个层面提出缓解城市热岛的规划策略。研究发现,在200m×200m的栅格精度下,郴州市的核心区域以紧密中层(LCZ-2)和紧密低层(LCZ-3)居多,开敞中层(LCZ-5)和开敞低层(LCZ-6)通常出现在核心区外围,紧密高层(LCZ-1)和开敞高层(LCZ-4)数量较少。在夏季高温季节,建成环境型LCZ的平均地表温度明显高于自然环境型,紧密型LCZ-1-3和工业型LCZ-8B的地表温度和地表热岛强度较高。大面积的生态冷源集中在风景名胜区(LCZ-A),其他自然环境型(LCZ-B-D和LCZ-G)在建成区内形成若干小冷源。不透水率、植被覆盖率、天空视域因子与平均地表热岛强度的相关性较高。局地气候区图有助于确定城市热岛缓解的关键区域,为制订城市气候优化相关的规划策略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规划 局地气候区 地表温度 地表热岛强度 郴州市
下载PDF
规划控制要素视角下城市热环境的测度与优化——以广州中心城区为例
12
作者 许亘昱 石玉蓉 张宇峰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70-1082,共13页
传统的遥感与CFD方法在定量评价及优化城市热环境的影响时存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规划师缺少精细化管理城市热环境的定量方法。基于局地气候分区(Local Climate Zone,LCZ)体系,梳理规划控制要素与城市热环境的关联,定量分析广州中心城... 传统的遥感与CFD方法在定量评价及优化城市热环境的影响时存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规划师缺少精细化管理城市热环境的定量方法。基于局地气候分区(Local Climate Zone,LCZ)体系,梳理规划控制要素与城市热环境的关联,定量分析广州中心城区热岛强度的时空分异特征,发现不同LCZ的热岛强度存在差异,调整规划控制要素可以对热岛强度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通过对比广州中心城区的实测数据,对简化数值模拟方法(Urban Weather Generator,UWG)预测热岛强度的适用性进行检验,结果表明:(1)该方法的精度(R2=0.956,RMSE=1.10℃,MBE=-0.28℃)较好,计算速度快,适用于城市地块热岛强度精细化评估。(2)研究选取与规划控制要素相关的11个参数进行全局敏感性分析,发现建筑密度、建筑高度、建筑功能及占比是影响广州中心城区热岛强度的关键性因素,对热岛强度的控制可在规划初期介入,UWG和LCZ相结合是快速准确评估热岛强度的定量化工具。(3)通过合理规划土地使用、环境容量与建筑建造,引导城市设计,可有效缓解城市热岛,优化城市热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热环境 局地气候分区 数值模拟 热岛强度 广州
下载PDF
漳州市景观格局的热环境效应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沈中健 刘骏阳 《城市建筑》 2023年第11期6-9,共4页
城市化导致的景观格局变化是引发城市热岛效应的重要因素。深入探索景观格局的热环境效应,对保障居民健康及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基于漳州市的Landsat遥感数据,运用景观生态学及空间自相关理论,揭示了景观格局与城市热环境... 城市化导致的景观格局变化是引发城市热岛效应的重要因素。深入探索景观格局的热环境效应,对保障居民健康及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基于漳州市的Landsat遥感数据,运用景观生态学及空间自相关理论,揭示了景观格局与城市热环境的耦合关系。结果显示:(1)漳州市绿地、水域的热岛强度普遍较低,建设用地、耕地的热岛强度则较高。(2)景观格局与热岛强度具有较强的关联,且空间溢出效应明显。(3)绿地斑块越连续集中,其降温效果越显著;聚集或细碎的建设用地、耕地均有明显的热岛效应。研究可为应对城市气候变化、优化城市景观格局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热岛效应 景观格局 热岛强度 双变量空间自相关 漳州市
下载PDF
Spatiotemporal influences of land use/cover changes on the heat island effect in rapid urbanization area 被引量:1
14
作者 Ying XIONG Fen PENG Bin ZOU 《Frontiers of Earth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19年第3期614-627,共14页
Rapid urban sprawl and growth led to substantial urban thermal environment changes and influenced the local climate, environment, and quality of life of residents. Taking the Chang-Zhu-Tan urban agglomeration in China... Rapid urban sprawl and growth led to substantial urban thermal environment changes and influenced the local climate, environment, and quality of life of residents. Taking the Chang-Zhu-Tan urban agglomeration in China as a case, this study firstly identified the spatiotemporal patterns of surface urban heat island intensity (SUHII) and the land use/cover changes (LUCC) based on multi-temporal Landsat TM satellite data over 21 years, and then investigat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UCC and SUHII by methods of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 and centroid shift analysi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green spaces (e.g., cropland, forestland) of 899.13 km2 had been converted to built-up land during the 1994—2015 period, which caused significant urban expansion. The SUHII was the highest for built-up land, high for unused land, low for cropland and grassland, and the lowest for forestland and open water. Many areas experienced extensive rapid urbanization because of the emergence of the urban agglomeration, which resulted in the loss of green spaces and increased SUHI effects over the 21-year study period. In addition, the results of centroid shift analysis found that the growth of SUHII and the expansion of high SUHII areas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expansion of an existing urban area in Xiangtan, while the increases of building density and height in Changsha resulted in the decrease of SUHII and spatiotemporal change of high SUHII areas. The analysis of the effects of land use/cover types on the SUHII in this study will contribute to future urban land use allocation for the mitigation of SUHI form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nd use/cover change urbanIZATION remote sensing surface urban heat island intensity CENTROID SHIFT analysis
原文传递
南京城市热岛效应研究 被引量:52
15
作者 邱新法 顾丽华 +2 位作者 曾燕 姜爱军 何永健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07-814,共8页
利用4个气象站1961~2005年气温资料,对南京市的城市热岛效应进行了全面、细致的研究。结果表明:1)平均而言,南京市的热岛强度基本在0.5℃左右,热岛强度的高值体现在最低气温上,极端情况可能达到6℃左右;2)南京城市热岛效应具有明显的... 利用4个气象站1961~2005年气温资料,对南京市的城市热岛效应进行了全面、细致的研究。结果表明:1)平均而言,南京市的热岛强度基本在0.5℃左右,热岛强度的高值体现在最低气温上,极端情况可能达到6℃左右;2)南京城市热岛效应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和日变化特征,夏半年要强于冬半年,夜间强于白天;3)随着城市规模的发展,南京市的城市热岛效应为增强趋势,用年平均气温计算获得的热岛强度增幅为0.109℃.(10a)-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热岛效应 南京 热岛强度 气温
下载PDF
中国城市扩展对气温观测的影响及其高估程度 被引量:32
16
作者 邵全琴 孙朝阳 +3 位作者 刘纪远 班艺舫 何剑锋 匡文慧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292-1302,共11页
由于中国城市扩展导致部分气象站点被动进入城市内部,从而造成对区域气温的高估。本文利用遥感多期影像对中国700多个气象站点各历史时期的下垫面进行判别,得到"进城"站点及其进城时间。通过比较"进城"站点的观测... 由于中国城市扩展导致部分气象站点被动进入城市内部,从而造成对区域气温的高估。本文利用遥感多期影像对中国700多个气象站点各历史时期的下垫面进行判别,得到"进城"站点及其进城时间。通过比较"进城"站点的观测数据和背景气温,计算出70年代以来"进城"气象站点上的平均热岛效应强度,并对热岛效应强度的季节性差异进行了分析,得出70年代以来秋冬季节的热岛强度高于春季和夏季的结论。通过比较真实气温和背景气温的空间数据,识别出了气温高估区域,得出中国东部地区的气温高估略高于中部地区,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的气温高估均远高于西部地区的结论。通过计算真实气温和背景气温序列的年平均气温变化趋势,得出近40年来全国的增温值约为1.58℃,其中因城市扩展带来的增温贡献约为0.01℃,在气温高估的核心区域的贡献约为0.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 气象站 遥感 气象数据空间插值 热岛效应 气温
下载PDF
北京城市边界层热岛的日变化周期模拟 被引量:80
17
作者 杨玉华 徐祥德 翁永辉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61-68,共8页
用非静力平衡的中尺度模式MM5来模拟北京冬季的热岛。模式采用三重嵌套网格 ,最高水平分辨率为 3km。在模式中加入分辨率为 2 0 0m× 2 0 0m的实测北京建筑物高度和地表利用资料 ,并将下垫面的城市人为热源分为常数部分和日周期变... 用非静力平衡的中尺度模式MM5来模拟北京冬季的热岛。模式采用三重嵌套网格 ,最高水平分辨率为 3km。在模式中加入分辨率为 2 0 0m× 2 0 0m的实测北京建筑物高度和地表利用资料 ,并将下垫面的城市人为热源分为常数部分和日周期变化部分。数值模拟结果显示 :MM 5模式对这次北京的热岛及热岛环流具有较好的模拟能力。考虑了日周期变化的人为热源作用的数值试验模拟出的热岛的日变化比将热源单纯考虑为常数与实况更接近 ,这表明加入与实际情况相符的人为热对模拟有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热岛 人为热源 日变化 数值模拟 下垫面 北京
下载PDF
京津冀城市群热岛定量评估 被引量:43
18
作者 刘勇洪 房小怡 +2 位作者 张硕 栾庆祖 权维俊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7期5818-5835,共18页
在采用城乡二分法估算区域范围内多个城市地表热岛强度(Surface Urban Heat Island,SUHI)时,如何选择城镇化影响最小的周边乡村背景是一个技术难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地形、土地利用、植被覆盖和城市夜间灯光指数来确定乡村背景的SUHI估算... 在采用城乡二分法估算区域范围内多个城市地表热岛强度(Surface Urban Heat Island,SUHI)时,如何选择城镇化影响最小的周边乡村背景是一个技术难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地形、土地利用、植被覆盖和城市夜间灯光指数来确定乡村背景的SUHI估算方法,并建立了基于SUHI和热岛比例指数(Urban Heat Island Proportion Index,UHPI)的城市热岛强度定量评估方法。利用上述方法,基于长时间序列MODIS和NOAA卫星资料,开展了京津冀城市群11个平原城市热岛时空变化分析与评估,并开展了社会经济驱动因子对城市热岛大小的影响评估研究,同时结合未来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提出相应参考建议。研究结果表明:(1)建立的SUHI估算方法能有效监测城市群热岛年/季和昼/夜变化,近5年(2010—2014)年均SUHI≥3℃的热岛总面积1926km^2,但在热岛最强的夏季白天可达7386 km^2(占行政区域面积的5.8%);排名前四的分别是北京(2351 km^2)、天津(1883km^2)、唐山(889 km^2)和石家庄(611 km^2),显示出超大、特大城市及资源性城市贡献了大部分城市群热岛面积;各中心城区平均SUHI和UHPI分别为3.0℃和0.61,热岛评估达到较严重等级以上的城市占到73%,表明当前城市群整体热岛处于严峻现状;(2)1994、2004年和2014年夏季白天城市群强热岛面积分别为190、1975、4539 km^2,各中心城区平均SUHI分别为1.2、2.6、3.2℃,UHPI分别为0.29、0.58和0.69,热岛评估等级分别为"一般"、"较严重"和"严重"等级,反映了20年来京津冀城市群热岛迅速增强增大事实;(3)各城市年均热岛面积增加2—86 km^2/a,强热岛面积增加主要发生在超大城市,北京、天津强热岛区之间的最短空间距离从1994年的94 km逐步缩减到2014年的52 km,未来存在形成"京津区域热岛群"的可能,建议在京津之间建立"绿色生态屏障"来消除这种可能性;(4)城镇人口数、国内生产总值和用电量都极大地影响着京津冀城市热岛大小,拟合模型决定系数R2分别为0.9097、0.912和0.9661,意味着在未来京津冀一体化城市发展中可采取控制城市人口规模、减少能源消耗等措施减缓热岛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背景 地表热岛强度 热岛比例指数 定量评估 经济驱动因子 京津冀城市群
下载PDF
上海城市热岛的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110
19
作者 邓莲堂 束炯 李朝颐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73-280,共8页
利用最近安装于上海城区和近郊的Davis自动气象观测每半小时一次详细的记录,对上海市城市热岛的变化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上海市城市热岛全年出现概率为87.8 %,月平均热岛强度值大于0.8 ℃;热岛强度日变化明显,存在24小时的主... 利用最近安装于上海城区和近郊的Davis自动气象观测每半小时一次详细的记录,对上海市城市热岛的变化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上海市城市热岛全年出现概率为87.8 %,月平均热岛强度值大于0.8 ℃;热岛强度日变化明显,存在24小时的主要周期和12小时的次周期,一般是夜间热岛强于白天;其季节变化亦较显著,平均热岛强度秋冬季节较强,夏季较弱;热岛中心存在位置漂移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热岛效应 日变化 季节变化 位置漂移 上海 城市气象
下载PDF
不同类型绿地对南京热岛效应的缓解作用 被引量:59
20
作者 唐罗忠 李职奇 +3 位作者 严春风 孙储华 徐新 相恒让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3-28,共6页
通过研究南京市区林地、有行道树的道路、草坪地、水泥地面篮球场4种城市土地利用类型的气温、空气相对湿度、太阳辐射强度、地面辐射强度和地表温度等因子,比较了不同类型绿地对城市热岛效应的缓解作用。结果表明,在夏季,悬铃木(Platan... 通过研究南京市区林地、有行道树的道路、草坪地、水泥地面篮球场4种城市土地利用类型的气温、空气相对湿度、太阳辐射强度、地面辐射强度和地表温度等因子,比较了不同类型绿地对城市热岛效应的缓解作用。结果表明,在夏季,悬铃木(Platanus acerifolia Willd)、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 Hu et Cheng)、薄壳山核桃(Carya illinoensis K. Koch)行道树以及马褂木(Liriodendron chinense×L. tulipifera)林能有效阻止阳光直射,太阳辐射强度明显低于篮球场和马尼拉草坪(Zoysia matrella L. Merr);地面辐射强度、地表温度和气温从高到低依次为篮球场,草坪,行道树,马褂木林;而空气相对湿度则表现出相反的趋势;从热岛效应的缓解效果看,树林最强,行道树次之,草坪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岛效应 辐射强度 气温 相对湿度 植被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