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iscussion on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COVID-19 Causing Lung Disease and Heart Damage Based on Lei Zhongyi's Theory of Intermingled Phlegm,Blood Stasis and Toxin
1
作者 Jinfeng CHEN Zhongyi LEI +6 位作者 Chaofeng LIU Hong FAN Peng LEI Xueping WU Xiaoyong YU Yanfen ZHOU Jiejun HOU 《Medicinal Plant》 CAS 2020年第6期6-11,共6页
Novel coronavirus infection not only damages lung function,but also causes myocardial injury,elevated myocardial enzymes and heart failure,especially for patients with basic heart diseases who develop COVID-19,the fir... Novel coronavirus infection not only damages lung function,but also causes myocardial injury,elevated myocardial enzymes and heart failure,especially for patients with basic heart diseases who develop COVID-19,the first consideration should be the protection of cardiac function.Based on the theory of intermingled phlegm,blood stasis and toxin of heart disease put forward by Master Lei Zhongyi,the dialectical treatment thinking of COVID-19 patients from the concept of damage of phlegm,blood stasis and toxin to the heart were discussed.During the diagnosis,critical stage and recovery period of COVID-19,expectorant and blood-activating agents,heat and detoxification agents can be added to promote lung and asthma,free Bizheng and remove blood stasis,calm the heart and calm the mind,and promote the recovery of cardiopulmonary func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VID-19 Intermingled phlegm blood stasis and toxin Lei Zhongyi Lung disease and heart damage blood stasis caused by epidemic toxin
下载PDF
Efficacy and Safety of Guihuang Formula in Treating Type Ⅲ Prostatitis Patients with Dampness-Heat and Blood Stasis Syndrome: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被引量:5
2
作者 LIU Sheng-jing DENG Ying-jun +3 位作者 ZENG Yin ZHAO Ming GUO Jun GAO Qing-he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SCIE CAS CSCD 2022年第10期879-884,共6页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Guihuang Formula(GHF) in treating patients with type Ⅲ prostatitis and Chinese medicine syndrome of dampness-heat and blood stasis. Methods: Sixty-six type Ⅲ prostati...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Guihuang Formula(GHF) in treating patients with type Ⅲ prostatitis and Chinese medicine syndrome of dampness-heat and blood stasis. Methods: Sixty-six type Ⅲ prostatitis patients with dampness-heat and blood stasis syndrom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treatment group(GHF) and the control group(tamsulosin) using a random number table, with 33 cases each group. The treatment group received GHF twice a day, and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tamsulosin 0.2 mg once daily before bedtime. Patients in both groups received treatment for 6 weeks and was followed up for 2 weeks. The outcomes included the 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Chronic Prostatitis Symptom Index(NIH-CPSI) score, Chinese Medicine Symptoms Score(CMSS), expressed prostatic secretions(EPS) and adverse events(AEs).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the NIH-CPSI total score and domain scores of pain discomfort, urination and quality of life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from the baseline in both groups(P<0.05). The CMSS score decreased in both groups(P<0.05). The white blood cell(WBC) count decreased and lecithin body count increased in both groups(P<0.05). GHF showed a more obvious advantage in reducing the pain discomfort and quality of life domain scores of NIH-CPSI, reducing the CMSS score, increasing the improvement rate of the WBC and lecithin body count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P<0.05).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decreasing urination domain score of NIH-CPSI between two groups(P>0.05). In addition, no serious AEs were observed. Conclusion: GHF is effective in treating type Ⅲ prostatitis patients with dampness-heat and blood stasis syndrome without serious AEs.(Registration No. ChiCTR190002696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ypeⅢprostatitis dampness-heat and blood stasis syndrome Guihuang Formula Chinese medicine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原文传递
基于“玄府气液”理论治疗慢性难愈性溃疡 被引量:1
3
作者 祁林 刘丽芳 涂雅玲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638-642,共5页
慢性难愈性溃疡是“虚”“瘀”两种致病因素相互交织、相互作用的结果,“虚”“瘀”贯穿疾病发展的始终。而“玄府开阖失司,气液代谢失调”是本病迁延难治的病机关键。刘丽芳教授综合运用煨脓生肌、阳和通玄、托里消毒诸法开玄府、调气... 慢性难愈性溃疡是“虚”“瘀”两种致病因素相互交织、相互作用的结果,“虚”“瘀”贯穿疾病发展的始终。而“玄府开阖失司,气液代谢失调”是本病迁延难治的病机关键。刘丽芳教授综合运用煨脓生肌、阳和通玄、托里消毒诸法开玄府、调气液,令玄府开阖有司,气液代谢调和,临床疗效满意,附验案一则加以阐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难愈性溃疡 “虚、瘀”致病 玄府气液学说 辨证施治 经验总结 刘丽芳
下载PDF
基于虚痰浊瘀论治伴有胰岛素抵抗的肥胖症
4
作者 李艳 翁思颖 《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5期545-549,共5页
当今,伴有胰岛素抵抗的肥胖症已成为主要代谢性疾病之一。中医学理论认为,虚、痰、浊、瘀在伴有胰岛素抵抗的肥胖症患者的发生、发展及病理改变中具有重要作用。其以脾虚为发病内在基础,由此而生的痰浊、血瘀既是疾病发展中的病理产物,... 当今,伴有胰岛素抵抗的肥胖症已成为主要代谢性疾病之一。中医学理论认为,虚、痰、浊、瘀在伴有胰岛素抵抗的肥胖症患者的发生、发展及病理改变中具有重要作用。其以脾虚为发病内在基础,由此而生的痰浊、血瘀既是疾病发展中的病理产物,亦是加速疾病进展的病理因素,随着疾病的发展过程表现出不同的特性,直接或间接损伤机体。基于伴有胰岛素抵抗的肥胖症“虚-痰-浊-瘀”的疾病发展过程,提出“补虚健脾化痰”“清热化痰降浊”“化浊祛瘀除湿”等相应对策,为中医药辨治肥胖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虚痰湿 痰瘀互结 胰岛素抵抗 肥胖
下载PDF
基于“结者散之”辨治肺结节痰瘀互结证 被引量:1
5
作者 黄月云 李希 +3 位作者 张旺生 石传水 陈宇林 黄依晴 《山西中医》 2024年第2期1-3,共3页
肺结节之病机为肺气亏虚,外邪入体,肺之气络、血络先后受邪,气络生痰,血络生瘀,气络之痰与血络之瘀搏结成块,发而为病。从《黄帝内经》“结者散之”理论入手,治以清肺通络、祛痰化瘀为主,佐以疏肝理气,健脾渗湿之法,为肺结节的中医辨证... 肺结节之病机为肺气亏虚,外邪入体,肺之气络、血络先后受邪,气络生痰,血络生瘀,气络之痰与血络之瘀搏结成块,发而为病。从《黄帝内经》“结者散之”理论入手,治以清肺通络、祛痰化瘀为主,佐以疏肝理气,健脾渗湿之法,为肺结节的中医辨证及组方思路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节 结者散之 肺络 痰瘀互结
下载PDF
吴伟基于“瘀毒致悸”辨治房颤思路探讨
6
作者 翟惠奇 黎燚华 +7 位作者 康亮 余润佳 李荣 吴辉 周小雄 都治伊 褚庆民 吴伟(指导)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1316-1322,共7页
吴伟教授在辨治房颤过程中,创新性地提出“心-血-脉三位一体论”与“瘀毒致悸”论。认为房颤由瘀毒所致,其病位在心-血-脉,核心病机为“气滞血瘀毒成”。治法当紧扣病机,提倡“从瘀论治,兼以解毒,缓消其毒”,且认为理气活血化瘀便是解... 吴伟教授在辨治房颤过程中,创新性地提出“心-血-脉三位一体论”与“瘀毒致悸”论。认为房颤由瘀毒所致,其病位在心-血-脉,核心病机为“气滞血瘀毒成”。治法当紧扣病机,提倡“从瘀论治,兼以解毒,缓消其毒”,且认为理气活血化瘀便是解毒。方拟桃仁红花煎加减,主要组成药物有桃仁、红花、川芎、延胡索、生地黄、赤芍、丹参、大枣、葛根、甘松、牡蛎、茯苓、玉竹等,并根据岭南之气候与房颤多影响情志之特点,去方中辛烈之品,而加特色解毒药对葛根-甘松以辨病而治。吴伟教授治疗房颤还常配合沐足、针灸、导引等中医外治法和保健法,全面调理,缓消其毒,以复其元。吴伟教授治疗房颤采用中医药精准干预,综合调理,可达到促进症状消失及恢复窦性心律、改善体质等目的,其辨治思路可为房颤的中医药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颤 心-血-脉三位一体 瘀毒致悸 活血化瘀 桃仁红花煎 葛根 甘松 吴伟
下载PDF
从“圆运动失调-瘀毒致损”谈脓毒症肺损伤
7
作者 张雪玲 邱占军 +4 位作者 黄迪 阮梽珅 梁明昊 许一飞 陈宪海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2-14,共3页
脓毒症引起的急性肺损伤病情危重,病死率高,因其进展迅速,中医辨证治疗也有一定的困难。中医认为脓毒症肺损伤的核心病机为“瘀毒致损”,从彭子益的圆运动理论出发,重新认识瘀与毒的形成,认为瘀毒互结是圆运动失调所致,治疗应补虚泻实,... 脓毒症引起的急性肺损伤病情危重,病死率高,因其进展迅速,中医辨证治疗也有一定的困难。中医认为脓毒症肺损伤的核心病机为“瘀毒致损”,从彭子益的圆运动理论出发,重新认识瘀与毒的形成,认为瘀毒互结是圆运动失调所致,治疗应补虚泻实,提出清热解毒以降气、活血化瘀以行气、健补脾胃以运轴、温肾助阳散阴寒的治法来恢复气机的圆运动,为中医辨治脓毒症肺损伤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肺损伤 圆运动 瘀毒致损
下载PDF
张彬教授防治脑卒中学术思想初探
8
作者 刘静 荆桧 +2 位作者 马琳琳 孙青 张彬 《光明中医》 2024年第1期45-48,共4页
张彬教授长期致力于中医脑卒中临床,中医理论基础扎实,临床诊疗经验丰富,善于运用辨证理论治疗脑病科常见病、多发病;重视舌诊应用,提出运用四诊合参进行证候要素分析;察微审末,善于抓主症,秉“但见一症便是,不必悉具之”原则;重视痰瘀... 张彬教授长期致力于中医脑卒中临床,中医理论基础扎实,临床诊疗经验丰富,善于运用辨证理论治疗脑病科常见病、多发病;重视舌诊应用,提出运用四诊合参进行证候要素分析;察微审末,善于抓主症,秉“但见一症便是,不必悉具之”原则;重视痰瘀致病的治疗方法及中医经典,重视扶正固本、调整阴阳气血脏腑平衡,善用传统理论配伍中药膏方,临床疗效颇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脑卒中 辨治合参 舌诊 痰瘀致病 张彬
下载PDF
基于循证规范化循经火龙罐综合灸操作改善气虚血瘀型消渴病痹病疼痛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9
作者 闫丹 郭桂英 +2 位作者 吕俊嘉 李瑾 申婷婷 《全科护理》 2024年第5期884-887,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循证规范化循经火龙罐综合灸操作改善气虚血瘀型消渴病痹病疼痛的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2月在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内分泌科诊断为气虚血瘀型消渴病痹病疼痛住院的82例病人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 目的:探讨基于循证规范化循经火龙罐综合灸操作改善气虚血瘀型消渴病痹病疼痛的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2月在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内分泌科诊断为气虚血瘀型消渴病痹病疼痛住院的82例病人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糖尿病护理和甲钴胺片口服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循证规范化循经火龙罐综合灸操作治疗,均干预4周,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前后疼痛程度、疼痛改善总有效率及神经传导速度。结果:干预后试验组病人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疼痛改善总有效率为95.12%,高于对照组的68.30%(P<0.05);神经传导速度快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循证规范化循经火龙罐综合灸操作能有效改善消渴病痹病病人神经症状,对轻、中度神经病性疼痛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渴病痹病 气虚血瘀 火龙罐 疼痛
下载PDF
益肾化瘀促孕汤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性不孕临床研究
10
作者 谢敏霞 崔冬雯 +2 位作者 郑争争 罗芳萍 孙玉香 《新中医》 CAS 2024年第9期125-129,共5页
目的:观察益肾化瘀促孕汤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性不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32例PCOS性不孕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6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益肾化瘀促孕汤治疗,均治疗3个月经周... 目的:观察益肾化瘀促孕汤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性不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32例PCOS性不孕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6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益肾化瘀促孕汤治疗,均治疗3个月经周期。统计2组治疗后的排卵率及妊娠率,比较2组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性激素水平及子宫内膜容受性。结果:观察组排卵率为94.94%,高于对照组74.24%(P<0.05);观察组妊娠率为84.85%,高于对照组66.67%(P<0.05)。治疗后,2组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较治疗前降低,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血清TGF-β1、IL-6水平低于对照组,SHBG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血清雌二醇(E_(2))、促黄体生成素(LH)、LH/卵泡刺激素(FSH)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血清E_(2)、LH、LH/FSH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子宫内膜螺旋动脉血流阻力较治疗前降低,排卵日子宫内膜厚度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子宫内膜螺旋动脉血流阻力低于对照组,排卵日子宫内膜厚度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A型内膜比例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A型内膜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肾化瘀促孕汤治疗PCOS性不孕可减轻炎症反应,调节性激素,预防纤维化,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性不孕 益肾化瘀促孕汤 肾虚血瘀证 转化生长因子-β1 性激素 子宫内膜容受性
下载PDF
注射肾上腺素模拟“气滞”复制急、慢性血瘀模型初探 被引量:62
11
作者 和岚 蒋文跃 毛腾敏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44-246,共3页
目的 验证中医情志致病“气滞血瘀”理论,探讨用肾上腺素(Adr)制造急、慢性动物血瘀模型的方法。方法 将Wistar大鼠分为5组,即空白组(不造模)、A大组(用0.1%Adr一次皮下注射)、A小组(用0.01%Adr每日1次,连续7日皮下注射)、丹参组(用0.... 目的 验证中医情志致病“气滞血瘀”理论,探讨用肾上腺素(Adr)制造急、慢性动物血瘀模型的方法。方法 将Wistar大鼠分为5组,即空白组(不造模)、A大组(用0.1%Adr一次皮下注射)、A小组(用0.01%Adr每日1次,连续7日皮下注射)、丹参组(用0.1%Adr一次皮下注射,并用丹参治疗)和川芎组(用0.1%Adr一次皮下注射,并用川芎治疗);Adr模拟人体大怒及焦虑状态,制造大鼠血瘀模型,应用中药丹参、川芎反证证型,检测某些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 A大组、A小组与空白组比较,低切度率下全血粘度增加(P<0.01),红细胞变形指数增高(P<0.05,P<0.01),红细胞聚集指数增高(P<0.05或P<0.01)。丹参组与A大组比较,离体血栓长度增加(P<0.01),干重、湿重增加(P<0.01),川芎组与A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一次大剂量及多次小剂量皮下注射Adr模拟大怒及焦虑状态可以造成动物血瘀模型,且为中医“气滞血瘀”理论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素 气滞血瘀 动物模型 血液流变学 中医情志
下载PDF
高湿环境对大鼠血液流变学、一氧化氮及内皮素的影响 被引量:15
12
作者 秦鉴 金明华 +4 位作者 吴国珍 刘红健 张诗军 朱雅宜 罗致强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11-212,共2页
目的:探讨高湿环境对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取SD大鼠分为3组,在高湿环境中处理5、10、15天,观察不同处理时间大鼠血液流变学各指标、一氧化氮(NO)及内皮素(ET)水平变化。结果:高湿环境会导致大鼠血液流变学各指标增高,NO水平下降... 目的:探讨高湿环境对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取SD大鼠分为3组,在高湿环境中处理5、10、15天,观察不同处理时间大鼠血液流变学各指标、一氧化氮(NO)及内皮素(ET)水平变化。结果:高湿环境会导致大鼠血液流变学各指标增高,NO水平下降,ET水平上升,且变化幅度随时间延长而增加。结论:高湿环境可以导致血瘀证相关指标的变化,为因湿致瘀的假说提供了初步的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湿环境 血瘀证 因湿致瘀 血液流变学 一氧化氮 内皮素 ET NO
下载PDF
风寒表证和寒凝血瘀证动物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52
13
作者 杨士友 孙备 +2 位作者 裴月梅 韩明向 王钦茂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1期54-56,60,共4页
大鼠自由饲养于风(5~6级)寒(3~7℃)环境中,前期(6天)表现符合中医的风寒表证,见发热、恶风寒、打喷嚏等症状;后期(14天)表现符合中医的寒凝血瘀证,见血液增粘、增浓、增聚,微循环流态恶化,微血管管径、流速、流... 大鼠自由饲养于风(5~6级)寒(3~7℃)环境中,前期(6天)表现符合中医的风寒表证,见发热、恶风寒、打喷嚏等症状;后期(14天)表现符合中医的寒凝血瘀证,见血液增粘、增浓、增聚,微循环流态恶化,微血管管径、流速、流量降低。活血药和祛风药对此血瘀动物的血液流变性、微循环以及发热和一般状况有改善作用,配伍后作用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寒表证 寒凝血瘀 动物模型
下载PDF
冬胃颗粒三联疗法治疗寒凝血瘀型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刘杨 林一帆 +8 位作者 赵明宏 陆宇平 高文艳 巩阳 雷春红 盛天骄 李禹廷 吴卓霖 陈山泉 《中医药学报》 CAS 2014年第4期108-111,共4页
目的:观察冬胃颗粒联合奥美拉唑、铋剂、三联治疗寒凝血瘀型消化性溃疡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66例寒凝血瘀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n=33),给予冬胃颗粒8g 3次/日+奥美拉唑40mg 1次/日+铋剂220mg 3次/日;对照组(n=33),给予... 目的:观察冬胃颗粒联合奥美拉唑、铋剂、三联治疗寒凝血瘀型消化性溃疡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66例寒凝血瘀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n=33),给予冬胃颗粒8g 3次/日+奥美拉唑40mg 1次/日+铋剂220mg 3次/日;对照组(n=33),给予阿莫西林500mg 3次/日+甲硝唑0.2 g3次/日+奥美拉唑40mg 3次/日+铋剂220mg 3次/日。以上药物除抗生素服用2周停药,其他药物服至6周结束,第7周复查胃镜和14C-尿素呼气实验。结果:在临床症状方面,三联使用"冬胃颗粒"在腹痛指标的评价上优于对照组(P<0.01),主要差异表现在治疗后第2周;在泛酸、嗳气、纳差三项指标两组未见显著差异(P>0.05)。虽然实验组HP根除率(58.8%)略低于对照组(71.5%)(P<0.05),但其溃疡愈合率(86.6%)与S2期获得率(61.5%)与对照组比较(85.8%、60.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副作用。结论:冬胃颗粒三联疗法可有效治疗寒凝血瘀型消化性溃疡,腹痛症状的缓解较传统三联疗法快且彻底,且无明显副作用,溃疡治愈率与传统三联疗法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性溃疡 寒凝血瘀 冬胃颗粒 幽门螺杆菌
下载PDF
冠心病“瘀”、“毒”从化与综合防治 被引量:19
15
作者 郗瑞席 孟闫燕 +2 位作者 杨巧宁 史大卓 高铸烨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3年第6期641-642,共2页
病因病机认识的发展,是提高中医药临床疗效的重要前提。随着冠心病病理生理机制研究的深入,瘀毒从化病因病机得到进一步发展。治未病理论提示,从冠心病瘀毒从化病机入手,针对瘀毒形成阶段进行未病先防,针对瘀毒致变阶段进行既病防变,针... 病因病机认识的发展,是提高中医药临床疗效的重要前提。随着冠心病病理生理机制研究的深入,瘀毒从化病因病机得到进一步发展。治未病理论提示,从冠心病瘀毒从化病机入手,针对瘀毒形成阶段进行未病先防,针对瘀毒致变阶段进行既病防变,针对瘀毒留滞阶段进行瘥后康复,能进一步减少冠心病急性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改善预后,提高中西医结合防治冠心病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未病先防 瘀毒互结致变 瘥后康复
下载PDF
缺血性心力衰竭气虚血瘀证和阳虚水停证的代谢组学研究 被引量:13
16
作者 王鹏军 孙明谦 +1 位作者 苗阳 刘玲玲 《世界中医药》 CAS 2013年第12期1393-1396,共4页
目的:研究缺血性心力衰竭气虚血瘀证和阳虚水停证的血浆代谢组学特征,探索代谢组学在缺血性心力衰竭中医证候中的应用。方法:收集缺血性心力衰竭气虚血瘀证和阳虚水停证患者各18例,利用液相色谱质谱(LC/MS)联用技术对样本进行检测,用主... 目的:研究缺血性心力衰竭气虚血瘀证和阳虚水停证的血浆代谢组学特征,探索代谢组学在缺血性心力衰竭中医证候中的应用。方法:收集缺血性心力衰竭气虚血瘀证和阳虚水停证患者各18例,利用液相色谱质谱(LC/MS)联用技术对样本进行检测,用主成分分析(PCA)及偏最小二乘分析判别法(PLS-DA)处理图谱数据,研究两组血浆代谢物图谱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血浆LC-MS图谱的PCA及PLS-DA分析显示,气虚血瘀证和阳虚水停证能够被明显区分,两组血浆代谢物含量存在明显差异。缺血性心力衰竭阳虚水停证较气虚血瘀证,3种溶血磷脂酰胆碱类物质含量降低,3种肉碱类物质含量升高,2中脂肪酸类物质含量升高,肌酐含量升高。结论:缺血性心力衰竭阳虚水停证和气虚血瘀证具有不同的代谢模式,两组能量代谢及磷脂代谢存在差异。以LC-MS为技术特点的代谢组学研究方法能够将两者区分,为中医证候的客观诊断提供了新的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心力衰竭 气虚血瘀证 阳虚水停证 代谢组学
下载PDF
复方七芍降压片合替米沙坦治疗高血压左心室肥厚肝肾阴虚、瘀血生风证及改善舒张功能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5
17
作者 陈偶英 张稳 +3 位作者 简伟雄 刘丹 李苏 谭元生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6期26-30,共5页
目的观察复方七芍降压片干预高血压左心室肥厚(肝肾阴虚、瘀血生风证)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两组均予相同的西医基础治疗,观察组加用复方七芍降压片治疗,疗程为2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 目的观察复方七芍降压片干预高血压左心室肥厚(肝肾阴虚、瘀血生风证)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两组均予相同的西医基础治疗,观察组加用复方七芍降压片治疗,疗程为2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中医证候积分、超声心动图,检测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ngII)、醛固酮(ALD)指标。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压值均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IVPWT)、左室重量指数(LVMI)均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左心室舒张功能指标的比较,观察组二尖瓣舒张早期最大峰值速度/舒张晚期最大峰值速度(E/A)、等容舒张时间(IVRT)、E峰减速时间(EDT)均较治疗前有明显升高(P<0.05);两组治疗后血浆AngⅡ、ALD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AngⅡ、ALD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七芍降压片联合替米沙坦治疗,可有效减少高血压左心室肥厚(肝肾阴虚、瘀血生风证)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逆转左心室肥厚,并改善左心室舒张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肝肾阴虚、瘀血生风证 左心室肥厚 复方七芍降压片 替米沙坦 临床观察
下载PDF
关于建立“瘀血生风”概念的思考 被引量:38
18
作者 刘昭纯 马月香 《山东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5-8,共4页
瘀血生风的概念至今未能确立 ,是由于中医理论研究的严重滞后所致。瘀血可导致内风 ,这在古代文献、现代临床、药物分类以及实验研究中均可得到证实。因此 ,应尽快建立瘀血生风的概念 ,以充实和完善中医病因病机学理论体系 ,为临床用活... 瘀血生风的概念至今未能确立 ,是由于中医理论研究的严重滞后所致。瘀血可导致内风 ,这在古代文献、现代临床、药物分类以及实验研究中均可得到证实。因此 ,应尽快建立瘀血生风的概念 ,以充实和完善中医病因病机学理论体系 ,为临床用活血化瘀法治疗内风病证提供理论依据。对瘀血生风的概念、瘀血生风与其他内风证的关系、瘀血生风的立论基础以及建立瘀血生风概念的意义作了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瘀血生风 病因 病机 中医病理学
下载PDF
缺血性心力衰竭中医证候与NT-proBNP及心肌损伤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王鹏军 苗阳 刘玲玲 《世界中医药》 CAS 2013年第12期1397-1399,1403,共4页
目的:探索缺血性心力衰竭气虚血瘀证和阳虚水停证与N端钠尿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及心肌损伤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1年11月至2012年12月于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心血管科住院的缺血性心力衰竭患... 目的:探索缺血性心力衰竭气虚血瘀证和阳虚水停证与N端钠尿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及心肌损伤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1年11月至2012年12月于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心血管科住院的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36例,气虚血瘀证和阳虚水停证各18例,检测患者血中NT-proBNP及心肌肌钙蛋白T(Cardiac troponin T,cTnT)的含量,比较气虚血瘀证和阳虚水停证NT-proBNP及cTnT含量的差异,进一步对差异指标进行ROC曲线分析,计算ROC曲线下面积,分析差异指标与阳虚水停证的相关性。结果:缺血性心力衰竭阳虚水停证较气虚血瘀证NT-proBNP及cTnT含量升高(P<0.05);阳虚水停证与气虚血瘀证NT-proBNP及cTnT的ROC曲线分析显示,NT-ProBNP曲线下面积0.91,cTnT曲线下面积0.79(P<0.05);cTnT及NT-ProBNP与阳虚水停证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分别为0.50、0.72(P<0.05)。结论:NTproBNP及cTnT可以为缺血性心力衰竭气虚血瘀证和阳虚水停证的辨证分型提供检测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心力衰竭 气虚血瘀证 阳虚水停证 NT-PROBNP CTNT
下载PDF
养阴益气活血法治疗缺血性中风机理探讨 被引量:15
20
作者 程兰 万浩芳 +3 位作者 方雨晨 王慧君 杨洁红 万海同 《中国中医急症》 2018年第1期94-96,共3页
中风具有起病急、变化快的特点,中医学将其列为"风、劳、臌、膈"四大顽症之首。缺血性中风是中风的常见类型,其发病率远高于其他类型中风。因此,缺血性中风已成为我国中风病防治研究的重中之重,探索有效的治疗方法也具有重要... 中风具有起病急、变化快的特点,中医学将其列为"风、劳、臌、膈"四大顽症之首。缺血性中风是中风的常见类型,其发病率远高于其他类型中风。因此,缺血性中风已成为我国中风病防治研究的重中之重,探索有效的治疗方法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社会价值。本文根据通信作者万海同教授提出的"气阴两虚致血瘀"是缺血性中风的基本病机,探讨养阴益气活血法治疗缺血性中风的理论和实践依据,旨在为临床治疗缺血性中风提供一种新的思路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阴两虚致血瘀 养阴益气活血法 缺血性中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