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7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泳教授病证结合分人分型分期辨治带状疱疹
1
作者 蒋萃 田茸 +3 位作者 袁世清 彭杨芷 叶莹 江泳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67-70,共4页
带状疱疹以剧烈疼痛为其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西医治疗虽起效较快但使疼痛降低至初始程度一半时较易产生不良反应,且在预防及控制其并发症方面效果不佳。江泳教授以病为纲,认为带状疱疹以肝络血虚,热毒湿浊瘀滞肝络为其共性核心病机... 带状疱疹以剧烈疼痛为其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西医治疗虽起效较快但使疼痛降低至初始程度一半时较易产生不良反应,且在预防及控制其并发症方面效果不佳。江泳教授以病为纲,认为带状疱疹以肝络血虚,热毒湿浊瘀滞肝络为其共性核心病机,结合患者不同证型的个性病机进行分型论治。江教授以“柔肝泻火,解毒除湿,通络止痛”为基本治则,创制“泻毒通络”方为基础验方,分人分型分期加减治疗带状疱疹,她认为病证结合辨治带状疱疹,可以最大化地优化临床疗效,更能发挥中医特色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 病证结合 共性核心病机 热毒湿浊瘀滞肝络 “泻毒通络”方
下载PDF
Efficacy and Safety of Guihuang Formula in Treating Type Ⅲ Prostatitis Patients with Dampness-Heat and Blood Stasis Syndrome: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被引量:5
2
作者 LIU Sheng-jing DENG Ying-jun +3 位作者 ZENG Yin ZHAO Ming GUO Jun GAO Qing-he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SCIE CAS CSCD 2022年第10期879-884,共6页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Guihuang Formula(GHF) in treating patients with type Ⅲ prostatitis and Chinese medicine syndrome of dampness-heat and blood stasis. Methods: Sixty-six type Ⅲ prostati...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Guihuang Formula(GHF) in treating patients with type Ⅲ prostatitis and Chinese medicine syndrome of dampness-heat and blood stasis. Methods: Sixty-six type Ⅲ prostatitis patients with dampness-heat and blood stasis syndrom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treatment group(GHF) and the control group(tamsulosin) using a random number table, with 33 cases each group. The treatment group received GHF twice a day, and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tamsulosin 0.2 mg once daily before bedtime. Patients in both groups received treatment for 6 weeks and was followed up for 2 weeks. The outcomes included the 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Chronic Prostatitis Symptom Index(NIH-CPSI) score, Chinese Medicine Symptoms Score(CMSS), expressed prostatic secretions(EPS) and adverse events(AEs).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the NIH-CPSI total score and domain scores of pain discomfort, urination and quality of life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from the baseline in both groups(P<0.05). The CMSS score decreased in both groups(P<0.05). The white blood cell(WBC) count decreased and lecithin body count increased in both groups(P<0.05). GHF showed a more obvious advantage in reducing the pain discomfort and quality of life domain scores of NIH-CPSI, reducing the CMSS score, increasing the improvement rate of the WBC and lecithin body count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P<0.05).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decreasing urination domain score of NIH-CPSI between two groups(P>0.05). In addition, no serious AEs were observed. Conclusion: GHF is effective in treating type Ⅲ prostatitis patients with dampness-heat and blood stasis syndrome without serious AEs.(Registration No. ChiCTR190002696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ypeⅢprostatitis dampness-heat and blood stasis syndrome Guihuang Formula Chinese medicine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原文传递
胸痹心痛热毒血瘀证血管病变及相关特征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姚美丹 李雨 +3 位作者 黄尉威 冼绍祥 王卢曦 陈洁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263-271,共9页
【目的】基于冠状动脉(简称冠脉)、颈动脉、心脏病变及其相关指标回顾性研究胸痹心痛患者热毒血瘀证血管及其相关因素的辨证特征。【方法】回顾性收集221例胸痹心痛患者,根据中医辨证分型情况将患者分为热毒血瘀证154例和非热毒血瘀证67... 【目的】基于冠状动脉(简称冠脉)、颈动脉、心脏病变及其相关指标回顾性研究胸痹心痛患者热毒血瘀证血管及其相关因素的辨证特征。【方法】回顾性收集221例胸痹心痛患者,根据中医辨证分型情况将患者分为热毒血瘀证154例和非热毒血瘀证67例,进行人口学特征、心血管危险因素相关疾病、理化指标、冠脉Gensini评分、颈动脉超声、心脏超声等指标的采集。比较热毒血瘀证与非热毒血瘀证患者各项指标的差异,并采用Spearman或Pearson分析探讨胸痹心痛热毒血瘀证与冠脉、颈动脉病变及其相关指标的相关性。【结果】(1)人口学特征及相关疾病分析结果提示,与非热毒血瘀证相比,胸痹心痛热毒血瘀证患者以男性发病为主(P=0.001),吸烟史及不稳定型心绞痛(UA)、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等冠心病类型的比例较高,且多合并血脂异常(P<0.01或P<0.001),而热毒血瘀证与非热毒血瘀证在合并其他疾病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理化指标分析结果提示,胸痹心痛热毒血瘀证患者的甘油三酯(TG)及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较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较低,与非热毒血瘀证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2组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血清尿酸(UA)、同型半胱氨酸(Hcy)、B型钠尿肽(BNP)、体质量指数(BM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冠脉狭窄Gensini评分分析结果提示,热毒血瘀证患者的冠脉狭窄Gensini评分较非热毒血瘀证显著升高(P<0.01);且热毒血瘀证患者的冠脉狭窄以中重度为主,占54.55%(84/154),非热毒血瘀证患者以正常或轻度狭窄为主,占76.12%(5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颈动脉斑块分析结果提示,与非热毒血瘀证比较,热毒血瘀证患者的左、右侧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均增厚,存在斑块的比例较高[占79.79%(75/9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5)心脏结构及功能分析结果提示,热毒血瘀证与非热毒血瘀证之间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房收缩末期前后径(LA)、二尖瓣侧壁瓣环舒张期e’值及E/e’值均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但左室舒张功能相关指标e’值较低、E/e’值较高,提示热毒血瘀证患者可能存在舒张功能受损。(6)相关性分析结果提示,胸痹心痛热毒血瘀证与冠心病类型、基于Gensini评分的冠脉狭窄程度及左、右侧颈动脉IMT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18、0.320、0.269、0.205(P<0.001);与男性、吸烟、血脂异常、CK-MB具有一定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216、0.186、0.266、0.193(P<0.01)。【结论】胸痹心痛热毒血瘀证大多处于不稳定阶段,冠脉及颈动脉血管病变均较严重,与血脂异常及左、右侧颈动脉IMT有关,临证时应抓住中医热毒血瘀证的辨证特征,诊病于微,已病防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痹心痛 冠心病 热毒血瘀证 颈动脉斑块 GENSINI评分 相关性
下载PDF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中医证型与遗传学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4
作者 王硕 覃乐荣 +6 位作者 刘军霞 郭明 谌海燕 李玲 廖俊尧 廖婧 丁晓庆 《山东中医杂志》 2024年第2期145-152,共8页
目的: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中医证型与分子生物学、细胞遗传学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或卡方检验的统计学方法,回顾性分析85例初诊MDS患者的中医证型、外周血指标、疾病分型、分子生物学情况、细胞遗传学... 目的: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中医证型与分子生物学、细胞遗传学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或卡方检验的统计学方法,回顾性分析85例初诊MDS患者的中医证型、外周血指标、疾病分型、分子生物学情况、细胞遗传学情况、预后情况,并探讨中医证型与其后几项之间的相关性。结果:85例MDS患者的中医证型以气阴两虚、毒瘀阻滞证为主,其次为脾肾两虚、毒瘀阻滞证和邪热炽盛、毒瘀阻滞证。邪热炽盛、毒瘀阻滞证患者的中性粒细胞绝对值(ANC)水平显著低于脾肾两虚、毒瘀阻滞证患者(P<0.01),气阴两虚、毒瘀阻滞证患者的血红蛋白(HGB)水平显著低于脾肾两虚、毒瘀阻滞证患者(P<0.001)。3组证型间疾病分型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邪热炽盛、毒瘀阻滞证患者的疾病分型全为原始细胞增多型(EB型)。3组证型间转录调节因子1(ASXL1)基因突变率、染色质重塑和转录调控基因功能组突变率、3种预后系统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邪热炽盛、毒瘀阻滞证组转录调控基因功能组突变率和3种预后系统积分均高于其他两组(P<0.05)。在3个预后积分系统的较高危组中,邪热炽盛、毒瘀阻滞证患者占比均高于其他两种证型。结论:MDS病机以虚为本,临床患者以虚实夹杂证多见;邪热炽盛、毒瘀阻滞证预后较差,推测其机制可能与ASXL1基因突变、7号染色体的完全丢失和其长臂的部分缺失(-7/7q-)等遗传学情况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气阴两虚、毒瘀阻滞证 脾肾两虚、毒瘀阻滞证 邪热炽盛、毒瘀阻滞证 基因突变 染色体核型 预后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瘀毒互结证大鼠模型“脑-脾炎症耦联”机制探讨
5
作者 董一蕾 刘悦 +3 位作者 李珺媛 付建华 张允岭 姚明江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5-54,共10页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瘀毒互结证大鼠模型脑损伤与脾损害的相关性,分析对MCP-1/CCR2趋化因子信号轴的影响。方法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角叉菜胶联合干酵母菌瘀毒互结证(Carrageenan/Yeast,CA/Y)组(单纯证候组)、...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瘀毒互结证大鼠模型脑损伤与脾损害的相关性,分析对MCP-1/CCR2趋化因子信号轴的影响。方法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角叉菜胶联合干酵母菌瘀毒互结证(Carrageenan/Yeast,CA/Y)组(单纯证候组)、大脑中动脉阻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组(单纯疾病组)、大脑中动脉阻塞瘀毒互结证(MCAO+CA/Y)组(病证结合组),每组10只。CA/Y组与MCAO+CA/Y组于造模首日经腹腔注射角叉菜胶10 mg/kg、第2日背部皮下注射干酵母悬液2 mg/kg,MCAO组及MCAO+CA/Y组于第2日采用线栓法建立大脑中动脉阻塞模型。脑梗死模型术后24 h,对各组大鼠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采用TTC染色法观察脑梗死面积百分比,取脾测定脾重量,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脑梗死面积百分比与脾重量的相关性,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观察脑组织及脾组织病理形态,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大鼠血浆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tactic protein 1,MCP-1)、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缺血侧脑组织趋化因子C-C-基元受体2(chemokine C-C-motif receptor 2,CCR2)蛋白表达。结果与sham组比较,MCAO组和MCAO+CA/Y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梗死面积、血浆中MCP-1与IFN-γ含量均显著升高(P<0.01),脾重量显著下降(P<0.01),脑组织中CCR2蛋白表达明显上调(P<0.05);与CA/Y组比较,MCAO组和MCAO+CA/Y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梗死面积显著升高(P<0.01),脾重量显著下降(P<0.01),脑组织和脾组织中CCR2蛋白表达均明显上调(P<0.05);与MCAO组比较,MCAO+CA/Y组的脑梗死面积显著升高(P<0.01),脾重量明显下降(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脾重量与脑梗死面积百分比呈负相关(P<0.01,r=-0.9711)。病理形态学观察结果显示,MCAO+CA/Y组病理改变最为严重,脑组织皮层中可见大脑液化坏死灶,病灶中神经元细胞排列稀疏、紊乱,体积萎缩,少部分空泡化和核固缩,大部分神经元细胞红色变性、坏死,小胶质细胞增生明显,小血管明显增多,间质脂质变性;脾组织部分动脉周围淋巴鞘细胞密度减低,边缘区增宽。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瘀毒互结证大鼠模型脑损伤与脾损害存在相关性,可能与MCP-1/CCR2趋化因子信号轴参与“脑-脾炎症耦联”机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瘀毒互结证 脑-脾炎症耦联 趋化因子
下载PDF
论“虚、痰、瘀、毒”对老年共病衰弱的辨证思考
6
作者 敖小君 朱丽莎 +2 位作者 岳澍雨 黄秋阳 董碧蓉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24-227,共4页
共病严重威胁着老年人的健康和生存年限,是衰弱的独立危险因素,共病合并衰弱导致老人机体脆弱性增加,失能、多重感染、多脏器功能衰竭、病情恶化快、病死率高,是一个世界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多学科就诊、多重用药、药物相关性消化道出血... 共病严重威胁着老年人的健康和生存年限,是衰弱的独立危险因素,共病合并衰弱导致老人机体脆弱性增加,失能、多重感染、多脏器功能衰竭、病情恶化快、病死率高,是一个世界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多学科就诊、多重用药、药物相关性消化道出血或肝肾功能损伤给治疗带来极大挑战。根据中医学辨证体系,老年衰弱基本病机是元气亏虚、形神耗损,而共病患者病程漫长,病理产物堆积,仍兼杂有“痰、瘀、毒”,除补益之外仍需配合不同治法,从整体改善患者身体机能。临床实践显示,中医药治疗能够明显减少共病衰弱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日常生活方面的质量,降低其具体的住院率以及病死率,充分体现了中医药辨证治疗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共病衰弱 辨证论治
下载PDF
胡志俊基于“虚损为本,瘀毒为标”论治腰椎间盘突出症经验介绍
7
作者 李学飞 刘丹 +2 位作者 陈倩 李方语 胡志俊 《新中医》 CAS 2024年第6期211-215,共5页
胡志俊教授将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机总结为“虚损为本,瘀毒为标”,虚、瘀、毒三者逐渐进展而又互相影响,最终形成虚、瘀、毒三者互致的病机演变状态。辨证论治,结合患者就诊时的疾病状态,予以疏筋解结化瘀毒、益肾壮骨补内虚等法治疗,并... 胡志俊教授将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机总结为“虚损为本,瘀毒为标”,虚、瘀、毒三者逐渐进展而又互相影响,最终形成虚、瘀、毒三者互致的病机演变状态。辨证论治,结合患者就诊时的疾病状态,予以疏筋解结化瘀毒、益肾壮骨补内虚等法治疗,并创复元康体操指导患者功法锻炼,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虚损为本 瘀毒为标 辨证论治 复元康体操
下载PDF
近10年中医辨治胃癌前病变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徐思中 刘嘉琪 +1 位作者 李韵然 赵奕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8期2219-2224,共6页
对近10年来有关中医辨治胃癌前病变(precancerous lesions of gastric cancer,PLGC)的研究进行综述。PLGC是指在慢性萎缩性胃炎基础上出现的胃黏膜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作为慢性萎缩性胃炎与胃癌的中间阶段,PLGC的病程较缓慢。中医辨治... 对近10年来有关中医辨治胃癌前病变(precancerous lesions of gastric cancer,PLGC)的研究进行综述。PLGC是指在慢性萎缩性胃炎基础上出现的胃黏膜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作为慢性萎缩性胃炎与胃癌的中间阶段,PLGC的病程较缓慢。中医辨治PLGC具有一定的优势。PLGC主要可分为脾胃虚弱证、脾胃湿热证、肝胃气滞证、胃络瘀阻证、胃阴不足证5种证型。胃镜技术的普及促进了胃病微观辨证的发展,微观辨证与宏观辨证的结合为PLGC的中医辨证论治提供了更加丰富的理论支持。PLGC根本病机为脾胃虚弱,脾胃气机不畅,兼有湿热、瘀毒、痰湿等病理因素蕴结,日久胃阴亏耗。中药治疗PLGC的临床研究开展较多,治疗主要采用以益气健脾为主,兼以疏肝活血、化湿消瘀、化瘀解毒、养阴益胃,从而防止PLGC向胃癌进一步发展。针灸治疗胃癌前病变的研究开展较少。今后需开展更多严格且规范的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深入研究针灸治疗胃癌前病变机制,以期为中医辨治PLGC提供更多高级别的循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前病变 慢性萎缩性胃炎 微观辨证 益气健脾 疏肝活血 化湿消瘀 化瘀解毒 养阴益胃 针灸
下载PDF
赵坤治疗小儿慢性肺炎经验介绍
9
作者 柴述俊 张岩 赵坤(指导) 《新中医》 CAS 2024年第16期200-203,共4页
介绍赵坤教授治疗小儿慢性肺炎的临床经验。赵坤教授认为,小儿慢性肺炎的发病原因为外感邪气,内根于肺脾肾不足及护理、饮食不当。病位在肺,与脾、心、肾关系密切;病机特点为热、毒、虚、痰、瘀;治法有清热解毒化痰、活血化瘀、补气温... 介绍赵坤教授治疗小儿慢性肺炎的临床经验。赵坤教授认为,小儿慢性肺炎的发病原因为外感邪气,内根于肺脾肾不足及护理、饮食不当。病位在肺,与脾、心、肾关系密切;病机特点为热、毒、虚、痰、瘀;治法有清热解毒化痰、活血化瘀、补气温阳。方药选用芦根、鱼腥草、桑白皮等药物清热解毒驱邪防止邪气进一步损伤肺脉;桃仁、红花、川芎活血化瘀行气,畅通肺部脉道使药物可达病灶;紫菀、橘络、海浮石等化痰通络,祛除肺部之顽痰;黄芪、太子参等益气升阳健脾,少量附子温肾补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慢性肺炎 辨证论治 清热解毒化痰 补气温阳 活血化瘀 赵坤
下载PDF
舒琦瑾治疗手足皮肤反应经验总结
10
作者 张瑶 张郜晨茜 +2 位作者 赵方敏 寿柳梅 舒琦瑾(指导)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6期724-728,共5页
[目的]总结舒琦瑾教授治疗手足皮肤反应的临证经验,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通过临床跟诊、医案收集和研究分析,从病因病机、分期辨证、治则治法、遣方用药等方面总结舒教授治疗手足皮肤反应的临证经验,并列举经典医案加以佐证。[结果]... [目的]总结舒琦瑾教授治疗手足皮肤反应的临证经验,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通过临床跟诊、医案收集和研究分析,从病因病机、分期辨证、治则治法、遣方用药等方面总结舒教授治疗手足皮肤反应的临证经验,并列举经典医案加以佐证。[结果]舒教授提出,“热毒血瘀”为手足皮肤反应的核心病机,贯穿疾病始终,热毒、血瘀、湿邪、血虚、风燥等因素相互兼夹转化。临床上根据手足皮肤反应前、中、后期变化将其分成热毒蕴肤证、湿热瘀阻证、血虚风燥证三种证型,并随证创立“手足宁方”系列方剂。文中所附两则医案呈现了手足皮肤反应三种证型,分别治以清热解毒、凉血消斑,活血化瘀、清热利湿,养血润燥、祛风通络,疗效确切。[结论]舒教授以“热毒血瘀”角度为切入点治疗手足皮肤反应,根据临床证候变化,灵活辨证,随证立方,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皮肤反应 热毒血瘀 辨证论治 手足宁方 医案 临床经验 舒琦瑾
下载PDF
川黄方联合中医外治法治疗2~4期慢性肾脏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袁喆平 魏丽 +3 位作者 汤志奇 王骞 陶灵佳 龚学忠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45-49,共5页
目的观察川黄方联合中医外治法治疗脾肾亏虚、毒瘀互结证慢性肾脏病(CKD)2~4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1年12月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治疗且辨证为脾肾亏虚、毒瘀互结证的CKD 2~4期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 目的观察川黄方联合中医外治法治疗脾肾亏虚、毒瘀互结证慢性肾脏病(CKD)2~4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1年12月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治疗且辨证为脾肾亏虚、毒瘀互结证的CKD 2~4期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1组和治疗2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对症及西医常规药物(α-酮酸和包醛氧淀粉)治疗,治疗1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川黄方口服及中医外治法(穴位注射+中药灌肠)干预,治疗2组在治疗1组基础上加三伏贴治疗,3组疗程均为2周。比较3组治疗前后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尿酸(UA)、肾小球滤过率(eGFR)、中医症状积分及治疗2周后临床疗效。结果治疗2周后,3组BUN水平及治疗1组、治疗2组SCr、UA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5),治疗1组、治疗2组eGFR均明显升高(P均<0.05);3组治疗2周后BUN、SCr、UA、eGF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治疗1组、治疗2组SCr治疗前后差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1组与治疗2组SCr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2周后,3组中医症状积分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治疗1组、治疗2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2组明显低于治疗1组(P<0.05),治疗1组、治疗2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1组与治疗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川黄方联合中医外治法能有效改善脾肾亏虚、毒瘀互结证CKD 2~4期患者的肾功能,疗效优于西医常规治疗,且联合三伏贴治疗对改善中医证候更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川黄方 中医外治法 脾肾亏虚 毒瘀互结
下载PDF
解毒通胰汤保留灌肠联合常规疗法治疗高脂血症性重症急性胰腺炎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焦鹏 申霖 +1 位作者 翟盈盈 罗常月 《新中医》 CAS 2023年第12期47-52,共6页
目的:观察解毒通胰汤保留灌肠联合常规疗法治疗高脂血症性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8例高脂血症性重症急性胰腺炎瘀毒互结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2组均予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加用解毒通胰汤保留灌肠。2组均治疗10 ... 目的:观察解毒通胰汤保留灌肠联合常规疗法治疗高脂血症性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8例高脂血症性重症急性胰腺炎瘀毒互结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2组均予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加用解毒通胰汤保留灌肠。2组均治疗10 d。治疗前后评定2组患者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表(APACHEⅡ)评分、序贯器官衰竭(SOFA)评分,检测血清淀粉酶(AMS)、肠黏膜屏障功能指标[内毒素、D-乳酸、二胺氧化酶(DAO)]、炎症因子指标[细胞间黏附分子-1 (ICAM-1)、白细胞介素-6 (IL-6)、降钙素原(PCT)],比较2组临床疗效,观察患者症状、体征的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2.86%,对照组总有效率76.19%,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腹胀持续时间、腹痛持续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首次排气排便时间较对照组提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及内毒素、D-乳酸、DAO、AMS、SAA、ICAM-1、PCT、IL-6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以上指标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2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采用解毒通胰汤保留灌肠联合常规疗法治疗高脂血症性重症急性胰腺炎具有良好临床疗效,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维护肠黏膜屏障功能,抑制炎症反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高脂血症 瘀毒互结证 解毒通胰汤 中药保留灌肠 肠黏膜屏障功能 炎症反应
下载PDF
基于病证结合探讨动脉粥样硬化瘀毒证的模型构建与评价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晓囡 吴敏 +3 位作者 孙长鑫 陈纪烨 李晓雅 刘龙涛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8-105,共8页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共同病理基础,建立具有中医瘀毒证候特色的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及客观规范的评价体系是现代心脑血管疾病研究的重要内容,对中医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基础研发及药效机制评价具有重要意...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共同病理基础,建立具有中医瘀毒证候特色的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及客观规范的评价体系是现代心脑血管疾病研究的重要内容,对中医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基础研发及药效机制评价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动脉粥样硬化瘀毒证的动物模型构建及评价进行了多方面的总结和归纳,同时分析了当前模型构建及评价存在的问题,以期为建立规范化的动物模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瘀毒证 动物模型 病证结合
下载PDF
基于“瘀毒”理论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铁过载机制的中医内涵 被引量:2
14
作者 环璐瑶 徐凤芹 +1 位作者 翁家俊 张艳虹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11期8-13,共6页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为心血管系统常见急重症,越来越多学者认为铁过载是导致不稳定斑块形成及ACS发生的重要因素。中医学认为“瘀毒”是ACS病理基础,机体内铁过度沉积表现出的“毒”性及其加速ACS发生的机制符合“瘀毒”病机。本文基于...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为心血管系统常见急重症,越来越多学者认为铁过载是导致不稳定斑块形成及ACS发生的重要因素。中医学认为“瘀毒”是ACS病理基础,机体内铁过度沉积表现出的“毒”性及其加速ACS发生的机制符合“瘀毒”病机。本文基于“瘀毒”理论探讨ACS铁过载机制的中医内涵,从来源、病理表现、致病特点方面阐述铁过载与ACS“瘀”的相关性,从概念、病因、病变范围、致病特点、损伤性强方面阐述铁过载与ACS“毒”的相关性,为ACS理论研究及临床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过载 瘀毒 急性冠脉综合征 中医药
下载PDF
基于“虚-瘀-毒”论治脾胃虚弱证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林剑良 戈焰 +3 位作者 蔡伟才 张松杰 吴庆湘 梁满光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3期556-562,共7页
【目的】观察紧扣“脾虚-血瘀-毒垢”(简称“虚-瘀-毒”)病机,运用具有补脾活血、解毒除垢作用的白莲治萎方(由白花蛇舌草、半枝莲、黄芪、郁金、丹参等中药组成)治疗脾胃虚弱证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脾胃虚弱... 【目的】观察紧扣“脾虚-血瘀-毒垢”(简称“虚-瘀-毒”)病机,运用具有补脾活血、解毒除垢作用的白莲治萎方(由白花蛇舌草、半枝莲、黄芪、郁金、丹参等中药组成)治疗脾胃虚弱证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脾胃虚弱证CAG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治疗组给予口服白莲治萎方加减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胃复春片治疗,疗程为24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组织病理学评分以及血清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及其比值(PGⅠ/PGⅡ)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1)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4.74%(36/38),对照组为71.05%(27/38),组间比较,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治疗后,2组患者的各项中医证候评分及其总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在改善胃胀、胃痛、纳呆、便溏、嗳气、反酸评分及其总评分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而在改善倦怠乏力、食后脘闷评分方面则与对照组相近(P>0.05)。(3)治疗后,2组患者的胃黏膜炎症、萎缩、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等各项组织病理学评分及其总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的降低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4)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清PGⅠ、PGⅠ/PGⅡ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PGⅡ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对PGⅠ、PGⅠ/PGⅡ水平的升高作用和对PGⅡ水平的降低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的组织病理学评分与PGⅠ/PGⅡ在治疗前后均呈中等程度的负相关关系(P<0.01)。(6)治疗过程中,2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患者的血常规、肝肾功能等安全性指标也均无异常。【结论】白莲治萎方可明显减轻脾胃虚弱证CAG患者的不适症状,改善胃黏膜的癌前状态,调节胃蛋白酶原水平,疗效显著,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瘀-毒” 白莲治萎方 慢性萎缩性胃炎 脾胃虚弱证 补脾活血 解毒除垢 临床研究
下载PDF
基于聚类分析的140例中重度手足皮肤反应的中医证型及证型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寿柳梅 陈佳露 +2 位作者 邵田娱 张瑶 舒琦瑾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9期1002-1008,共7页
[目的]探讨中重度手足皮肤反应(hand-foot skin reaction,HFSR)的中医证型及证型分布特征。[方法]采用临床流行病学研究中的回顾性时间横断面观察法,收集140例中重度HFSR患者的中医证候资料。通过聚类分析方法提取证候资料,得出中重度H... [目的]探讨中重度手足皮肤反应(hand-foot skin reaction,HFSR)的中医证型及证型分布特征。[方法]采用临床流行病学研究中的回顾性时间横断面观察法,收集140例中重度HFSR患者的中医证候资料。通过聚类分析方法提取证候资料,得出中重度HFSR患者的中医证型,并进一步分析各证型的分布特征。[结果]中重度HFSR中医证型分为3类:热毒蕴肤证、湿热瘀阻证、血虚风燥证;进一步从中分析出HFSR的病因病机为热毒、湿、瘀、血虚、风燥5个因素。中医证型频率分析显示,热毒蕴肤证占15.00%,湿热瘀阻证占56.43%,血虚风燥证占28.57%。所有患者平均疼痛数字评分(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为(4.45±2.15)分,其中热毒蕴肤证平均NRS评分(4.14±1.35)分,湿热瘀阻证平均NRS评分(5.86±1.34)分,血虚风燥证平均NRS评分(1.83±0.87)分。轻度疼痛以血虚风燥证为主(71.15%);中、重度疼痛均以湿热瘀阻证(75.44%、93.55%)为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重度HFSR临床最常见证型为湿热瘀阻证,血虚风燥证次之,热毒蕴肤证最少见;其中湿热瘀阻证患者的疼痛程度相对较重,而血虚风燥证相对较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皮肤反应 聚类分析 中医证型 证型分布 病因病机 热毒蕴肤证 湿热瘀阻证 血虚风燥证
下载PDF
从湿论治银屑病探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丁玉珊 赵旭涛 +3 位作者 张昕 杨晓仙 谢春宗 李刚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第5期607-611,共5页
湿邪是中医病因学重要的致病因素,其特性与许多皮肤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从湿邪的致病特点、病因病机、辨治思路、燥湿互化理论等方面探析治疗银屑病的认识与体会,认为湿是导致银屑病的重要病因之一,但湿邪不独为患,常夹有热、毒、瘀... 湿邪是中医病因学重要的致病因素,其特性与许多皮肤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从湿邪的致病特点、病因病机、辨治思路、燥湿互化理论等方面探析治疗银屑病的认识与体会,认为湿是导致银屑病的重要病因之一,但湿邪不独为患,常夹有热、毒、瘀等。银屑病常见湿邪为患的证型包括湿热证、湿毒证、湿热瘀结证、湿热潜证、脾虚湿热证等。临证中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四诊合参,审证求因,确定湿、热、毒、瘀之主次关系,制定合理治法,并优化研制了消疕合剂,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湿邪 从湿论治 湿热证 湿毒证 湿热瘀结证 燥湿互化
下载PDF
基于《中国方剂数据库》分析瘀毒证方剂药物组合配伍特点
18
作者 杜天依 孟闫燕 +7 位作者 张帆 姜众会 欧阳嘉慧 彭菊琴 阿如娜 赵伶俐 李园白 高铸烨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11期1590-1595,共6页
目的:分析《中国方剂数据库》中治疗瘀毒证的方剂药物组合配伍特点。方法:利用《中国方剂数据库》,运用主题词检索提取治疗瘀毒证的方剂,运用频次统计分析其高频药物,利用关联规则分析治疗瘀毒证的药物间配伍关系。从功效、主治、药对... 目的:分析《中国方剂数据库》中治疗瘀毒证的方剂药物组合配伍特点。方法:利用《中国方剂数据库》,运用主题词检索提取治疗瘀毒证的方剂,运用频次统计分析其高频药物,利用关联规则分析治疗瘀毒证的药物间配伍关系。从功效、主治、药对配伍等多角度探讨治疗瘀毒证的用药规律。结果:共纳入治疗瘀毒证方剂176首,涉及中药331味。在高频药物中,以活血化瘀药、补虚药和清热药占比最高。关联规则显示,123首内服方剂中核心药物组合有32个,53首外用方剂中核心药物组合有17个,常用配伍有:理气药+活血化瘀药,开窍药+活血化瘀药+平肝熄风药,清热药+活血化瘀药+杀虫止痒药,杀虫止痒药+活血化瘀药+化湿药。结论:《中国方剂数据库》收录治疗瘀毒证的方剂主要以清热解毒凉血药物为主,辅以活血、通经、止痛、理气、熄风、燥湿等药物,为临床应用活血解毒法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挖掘 瘀毒证 活血解毒 《中国方剂数据库》 组合配伍 关联规则
下载PDF
基于“燥、毒、瘀”理论探讨中医治疗干燥综合征合并间质性肺疾病
19
作者 梁亦欣 黄小娟 +2 位作者 刘小平 侯秀娟 朱跃兰 《西部中医药》 2023年第12期37-41,共5页
从典型病例入手,探讨组织淋巴细胞浸润为特征的系统性结缔组织病的临床诊疗方法。认为该病以外分泌腺病变为主,伴发间质性肺疾病受累机率较高。虽然干燥综合征伴发的间质性肺疾病与常见的间质性肺疾病症状相似,但是由于其病变基础不同,... 从典型病例入手,探讨组织淋巴细胞浸润为特征的系统性结缔组织病的临床诊疗方法。认为该病以外分泌腺病变为主,伴发间质性肺疾病受累机率较高。虽然干燥综合征伴发的间质性肺疾病与常见的间质性肺疾病症状相似,但是由于其病变基础不同,治疗侧重上亦有不同。在临床中,应立足于中医辨证论治思想,认识到“燥、毒、瘀”在干燥综合征合并间质性肺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清燥润肺,活血解毒”可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同时,在治疗过程中应注重病证结合、以病统证及顾护脾胃,有利于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燥综合征 间质性肺疾病 中医治疗
下载PDF
解毒生化丹方联合奥沙利铂干预湿热瘀毒型结直肠癌临床疗效
20
作者 杨镛 李鹏 +3 位作者 骆莹滨 李轶琨 朱影 郭修田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3年第10期92-95,共4页
目的探究解毒生化丹方联合奥沙利铂干预“湿热瘀毒”型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2021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107例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54例与对照组53例,对照组使用FOLFOX方案(奥沙利铂+氟尿嘧啶+... 目的探究解毒生化丹方联合奥沙利铂干预“湿热瘀毒”型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2021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107例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54例与对照组53例,对照组使用FOLFOX方案(奥沙利铂+氟尿嘧啶+醛氢叶酸)治疗,观察组采用FOLFOX方案一半的剂量联合使用解毒化生丹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肿瘤因子标志物水平、血清癌基因ras。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生活质量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CA199、CEA、CA242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A199、CEA、CA242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COX-2、rasP21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OX-2、rasP21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生理功能、身体疼痛、角色限制、总体健康、社会功能、活力、精神健康、情感职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生理功能、身体疼痛、角色限制、总体健康、社会功能、活力、精神健康、情感职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观察组客观有效率为27.75%显著高于对照组11.28%(χ^(2)=4.592,P=0.032)。观察组疾病控制率为66.60%略高于对照组48.88%,但两组患者疾病控制率无显著性差异(χ^(2)=3.403,P=0.065)。两组患者治疗后观察组总不良发应为7.40%略低于对照组7.52%,但两组患者总不良发应率无显著性差异(χ^(2)=0.001,P=0.978)。结论解毒生化丹方联合奥沙利铂能有效降低患者毒副反应、提升患者临床疗效、降低肿瘤因子和血清癌基因ras、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毒生化丹 奥沙利铂干 湿热瘀毒 结直肠癌 临床疗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