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b^(2+)、Cd^(2+)胁迫作用下蚯蚓、菌根菌及其联合作用对植物修复的影响 被引量:11
1
作者 杨柳 李广枝 +1 位作者 童倩倩 何腾兵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56-158,共3页
以林地下的黄壤为载体,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Pb2+、Cd2+胁迫作用下接种蚯蚓、菌根菌以及二者联合接种状态下对植物修复的影响。结果表明,蚯蚓可显著提高植物地上部分的生物量,而接种菌根菌可提高植物体内重金属积累的浓度,二者联合作用下... 以林地下的黄壤为载体,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Pb2+、Cd2+胁迫作用下接种蚯蚓、菌根菌以及二者联合接种状态下对植物修复的影响。结果表明,蚯蚓可显著提高植物地上部分的生物量,而接种菌根菌可提高植物体内重金属积累的浓度,二者联合作用下植物地上部分吸收的重金属总量最多,修复效率最高。可为植物修复进一步的研究与应用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修复 PB2+ Cd2+ 污染 蚯蚓 菌根菌 联合作用
下载PDF
蚯蚓粪生物炭对废水中Cd^(2+)的吸附效果 被引量:2
2
作者 刘智峰 汤波 +2 位作者 宋凤敏 赵佐平 刘瑾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7-61,共5页
采用高温热解的方法制备了一种蚯蚓粪生物炭(EB),并用其吸附废水中的Cd^(2+),研究了Cd^(2+)初始浓度、pH、EB投加量、反应温度、吸附时间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分析了等温吸附和吸附动力学特征。结果表明:Cd^(2+)的初始浓度为8 mg/L,EB的投... 采用高温热解的方法制备了一种蚯蚓粪生物炭(EB),并用其吸附废水中的Cd^(2+),研究了Cd^(2+)初始浓度、pH、EB投加量、反应温度、吸附时间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分析了等温吸附和吸附动力学特征。结果表明:Cd^(2+)的初始浓度为8 mg/L,EB的投加量为2.0 g/L,pH=5.0,温度为30℃,吸附时间为150 min条件下吸附效果最佳,Cd^(2+)去除率可达96.79%。蚯蚓粪生物炭对Cd^(2+)的吸附过程更符合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和准二级吸附动力学模型,吸附过程是以多层非均相吸附为主的化学吸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蚯蚓粪 生物炭 Cd^(2+) 吸附机理
下载PDF
原位还原-缩合配位法合成β-(2,4-二氨基苯氧基)乙醇-水杨醛Schiff碱锌(Ⅱ)配合物 被引量:1
3
作者 朱雪梅 蔡照胜 +1 位作者 杨春生 商士斌 《化学世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685-687,690,共4页
通过原位还原-缩合配位法合成了β-(2,4-二氨基苯氧基)乙醇-水杨醛Schiff碱锌(Ⅱ)配合物,并用FTIR、1H NMR、TG-DTG和DSC方法分析了产物的结构。结果表明,在实验条件下,锌(Ⅱ)配合物的收率为53.1%,且β-(2,4-二硝基苯氧基)乙醇(2,4-DNPE... 通过原位还原-缩合配位法合成了β-(2,4-二氨基苯氧基)乙醇-水杨醛Schiff碱锌(Ⅱ)配合物,并用FTIR、1H NMR、TG-DTG和DSC方法分析了产物的结构。结果表明,在实验条件下,锌(Ⅱ)配合物的收率为53.1%,且β-(2,4-二硝基苯氧基)乙醇(2,4-DNPE)还原产物β-(2,4-二氨基苯氧基)乙醇(2,4-DAPE)的氧化被有效抑制;TG-DTG及DSC分析表明,产物在温度超过114℃时即出现明显分解,在630℃时基本分解完全;在N2氛围中,锌(Ⅱ)配合物完全分解后的残余物为原样品质量的27.81%,结合FTIR和1H NMR的分析结果,说明锌(Ⅱ)配合物为目的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还原-缩合配位 β-(2 4-二氨基苯氧基)乙醇(2 4-DAPE) β-(2 4-二硝基苯氧基)乙醇(2 4-DNPE) SCHIFF碱
下载PDF
不同量生物炭施用与蚯蚓互作对土壤N_(2)O及CO_(2)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9
4
作者 刘椒 那立苹 +3 位作者 张琳 陈云峰 孙福来 伍玉鹏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53-359,共7页
为明确不同量生物炭施用与蚯蚓互作对土壤N_(2)O和CO_(2)排放的影响,设置了仅有土壤(S)、接种蚯蚓(SE)、施用低剂量生物炭(SL)、接种蚯蚓并施用低剂量生物炭(SLE)、施用高剂量生物炭(SH)和接种蚯蚓并施用高剂量生物炭(SHE)6个处理,开展... 为明确不同量生物炭施用与蚯蚓互作对土壤N_(2)O和CO_(2)排放的影响,设置了仅有土壤(S)、接种蚯蚓(SE)、施用低剂量生物炭(SL)、接种蚯蚓并施用低剂量生物炭(SLE)、施用高剂量生物炭(SH)和接种蚯蚓并施用高剂量生物炭(SHE)6个处理,开展了50 d的室内培养试验。结果表明,施加生物炭显著降低蚯蚓生物量,与接种前相比,SE处理蚯蚓生物量下降18%,SLE处理蚯蚓生物量下降26%,而SHE处理蚯蚓生物量下降高达37%。培养结束后,接种蚯蚓处理(SE、SLE和SHE)N_(2)O累积排放量分别为589.8、538.0和258.3μg·kg^(-1),均显著高于未接种蚯蚓处理(S、SL和SH处理N_(2)O累积排放量分别为57.1、34.5和23.4μg·kg^(-1))。添加生物炭显著降低接种蚯蚓处理N_(2)O排放量,且生物炭添加量越高,效果越明显。接种蚯蚓处理(SE、SLE和SHE)CO_(2)累积排放量分别为686.1、682.2和420.7 mg·kg^(-1),均显著高于未接种蚯蚓处理(S、SL和SH处理CO_(2)累积排放量分别为346.9、268.7和165.9 mg·kg^(-1))。添加生物炭降低了接种蚯蚓处理CO_(2)累积排放量,但仅高剂量生物炭添加处理(SHE)与无生物炭处理(SE)间存在显著差异。主体间效应检验结果显示,蚯蚓、生物炭均对土壤CO_(2)和N_(2)O累积排放量产生显著影响,蚯蚓和生物炭的交互作用仅对N_(2)O累积排放量产生显著影响。此外,在所有处理中,添加生物炭均增加土壤pH值,降低土壤无机氮含量。因此,高剂量生物炭施用可能通过提高土壤pH值、降低土壤无机氮含量和对蚯蚓活性的影响来抑制蚯蚓作用下的土壤N_(2)O和CO_(2)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蚯蚓 生物炭 N_(2)O CO_(2) 培养试验
下载PDF
牛粪-贝壳粉蚯蚓反应器中堆制物表征及其对Cd^(2+)去除性能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王峰 缪丽娟 +5 位作者 王依凡 张明月 应雨璀 张承业 张炜文 朱维琴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073-1079,共7页
土壤中镉(Cd)污染已引起广泛关注,以牛粪-贝壳蚯蚓反应器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堆制物性状变化规律及Cd^(2+)去除特性。结果表明,贝壳粉及其改性物添加下蚯蚓可以较好地适应生长环境并正常生长繁殖。蚯蚓处理可降低堆制物pH值、C/N比以及脂... 土壤中镉(Cd)污染已引起广泛关注,以牛粪-贝壳蚯蚓反应器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堆制物性状变化规律及Cd^(2+)去除特性。结果表明,贝壳粉及其改性物添加下蚯蚓可以较好地适应生长环境并正常生长繁殖。蚯蚓处理可降低堆制物pH值、C/N比以及脂类和多糖类物质含量,提高其阳离子交换量、比表面积、芳香类及醇或羧酸类有机物质含量、硅酸盐类和可溶性盐等无机组分含量。贝壳粉及其改性物添加均可提高堆制物的pH值、阳离子交换量及比表面积;贝壳粉添加增加了其CaCO_(3)组分,而贝壳粉改性物添加则可增加其CaCO_(3)、CaO、Ca(OH)_(2)组分。吸附解吸试验表明,贝壳粉改性物添加下蚯蚓处理后堆制物对Cd^(2+)的去除效果相对更好,去除率可达59.9%。因此,于牛粪蚯蚓反应器中添加贝壳粉改性物以获取具有良好Cd^(2+)去除性能的堆制物具有一定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蚯蚓 贝壳粉 堆制物 吸附 Cd^(2+)
下载PDF
6:2氟调羧酸在蚯蚓体内的毒理效应及代谢转化 被引量:1
6
作者 宗玉璐 杨丽萍 赵淑艳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886-2893,共8页
以赤子爱胜蚓(Eisenia fetida)为受试生物,通过活体与离体实验,研究6:2氟调羧酸(6:2FTCA)在蚯蚓体内的毒理效应和代谢转化机制.结果表明,6:2FTCA对蚯蚓体内丙二醛(MDA)含量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无显著影响,但能够使过氧化氢酶(CAT)活... 以赤子爱胜蚓(Eisenia fetida)为受试生物,通过活体与离体实验,研究6:2氟调羧酸(6:2FTCA)在蚯蚓体内的毒理效应和代谢转化机制.结果表明,6:2FTCA对蚯蚓体内丙二醛(MDA)含量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无显著影响,但能够使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提高,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转移酶(GST)活性显著升高,说明6:2FTCA对蚯蚓产生了氧化胁迫效应.6:2FTCA在蚯蚓细胞色素P450(CYP450)和GST酶提取液中的降解动力学均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在CYP450(0.014/h)酶液中的降解速率明显高于GST(0.006/h),其终端全氟羧酸(PFCAs)代谢产物为全氟己酸(PFHxA)、全氟戊酸(PFPeA)和全氟丁酸(PFBA),说明CYP450和GST参与了6:2FTCA在蚯蚓体内的代谢转化,且CYP450贡献大于GST.蚯蚓肠道好氧微生物对6:2FTCA具有显著的降解效果,终端PFCAs降解产物为PFHxA和PFPeA,而肠道厌氧微生物对6:2FTCA无降解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2氟调羧酸 蚯蚓 毒理效应 酶代谢 肠道微生物
下载PDF
复方地龙片对2型糖尿病合并非ST段抬高性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脂肪细胞因子、心肌损伤标记物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王辉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6年第32期3559-3561,3648,共4页
目的观察复方地龙片对2型糖尿病合并非ST段抬高性急性冠脉综合征(NSTACS)患者血清脂肪细胞因子、心肌损伤标记物的影响。方法将147例2型糖尿病合并NSTAC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74例及对照组7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 目的观察复方地龙片对2型糖尿病合并非ST段抬高性急性冠脉综合征(NSTACS)患者血清脂肪细胞因子、心肌损伤标记物的影响。方法将147例2型糖尿病合并NSTAC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74例及对照组7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复方地龙片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14 d。观察2组治疗前后心电图中ST段及血清脂肪细胞因子、心肌损伤标记物变化情况,统计2组治疗期间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发生情况。结果 2组治疗7 d、14 d后心电图中ST段下移程度及缺血导联数目均明显改善(P均<0.05),血清内脂素、抵抗素、瘦素、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肌钙蛋白Ⅰ、肌酸激酶同工酶、NT-pro BNP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治疗期间MACE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地龙片能够降低2型糖尿病合并NSTACS患者血清脂肪细胞因子水平,改善缺血损伤心肌程度,降低MACE发生率,具有较好的心肌保护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地龙片 2型糖尿病 非ST段抬高性急性冠脉综合征 脂肪细胞因子 心肌损伤标记物
下载PDF
蚯蚓活动对毛竹林土壤二氧化碳排放及活性有机碳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田肖清凡 肖向前 +6 位作者 邱裕丰 卜爱爱 雷刚 陈有超 蔡春菊 唐荣贵 蔡延江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86-495,共10页
【目的】土壤动物对土壤碳循环至关重要。探究蚯蚓活动对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林下土壤二氧化碳(CO_(2))排放及活性有机碳变化的影响。【方法】通过3个月的温室盆栽试验,以单独种植毛竹为对照(ck),以分别添加凋落物(MBL)和凋落物及... 【目的】土壤动物对土壤碳循环至关重要。探究蚯蚓活动对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林下土壤二氧化碳(CO_(2))排放及活性有机碳变化的影响。【方法】通过3个月的温室盆栽试验,以单独种植毛竹为对照(ck),以分别添加凋落物(MBL)和凋落物及蚯蚓(MBLE)为处理,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分段采集并分析土壤释放的CO_(2),测定土壤有机碳、颗粒态有机碳、可溶性有机碳、矿物结合态有机碳以及微生物生物量碳质量分数。【结果】蚯蚓活动极显著增加了20.3%的毛竹生物量(P<0.01),其对土壤CO_(2)排放的影响随时间变化敏感。试验前期(<51 d),MBLE处理与MBL处理的CO_(2)累积排放量无显著性差异,而试验后期(>51 d),MBLE处理的CO_(2)累积排放量显著高于MBL处理(P<0.05),但试验结束时(第85天),MBLE处理的土壤CO_(2)累积排放量较MBL处理仅增加4.5%。此时,MBL处理土壤CO_(2)排放通量较MBLE处理高25.2%。土壤碳质量分数对蚯蚓活动的响应同样随时间变化敏感。MBLE处理下的土壤有机碳、可溶性有机碳、颗粒态有机碳及矿物结合态有机碳质量分数在前68 d均低于MBL处理,但试验结束时(第85天),MBLE处理的可溶性有机碳质量分数显著提高了15.2%(P<0.05);土壤有机碳、矿物结合态有机碳和颗粒态有机碳质量分数分别提高了8.5%、8.5%和10.6%;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质量分数极显著降低了26.3%(P<0.01)。【结论】蚯蚓活动可促进毛竹生长,增加毛竹林土壤碳质量分数,并在试验结束时降低土壤CO_(2)排放通量及累积排放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蚯蚓活动 活性有机碳 毛竹 土壤二氧化碳排放
下载PDF
云南元阳大坪金矿床成矿流体特征及矿床成因探讨
9
作者 侯文文 管申进 《地质找矿论丛》 CAS 2024年第3期313-325,共13页
云南元阳大坪金矿床是哀牢山金矿带典型的造山型矿床,但局部又呈现出与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一致的特性,因而与国外典型的造山型金矿床存在差异,对其成矿作用过程的研究仍然存在较多争议。本文以富CO_(2)流体为切入点,揭示大坪金矿床主成... 云南元阳大坪金矿床是哀牢山金矿带典型的造山型矿床,但局部又呈现出与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一致的特性,因而与国外典型的造山型金矿床存在差异,对其成矿作用过程的研究仍然存在较多争议。本文以富CO_(2)流体为切入点,揭示大坪金矿床主成矿阶段成矿流体特性,结合硫化物原位S同位素分析,探讨矿床成因。详细的流体包裹体岩相学观察结果表明,大坪金矿床主成矿阶段的成矿流体,主要由不同CO_(2)/H_(2)O比例的CO_(2)-H_(2)O型包裹体组成,包括含CO_(2)气液两相包裹体(L_(H_(2)O)+V_(CO_(2)))、含CO_(2)气液三相包裹体(L_(H_(2)O)+L_(CO_(2))+V_(CO_(2)))及少量气水包裹体(L_(H_(2)O))。均一温度集中在280℃~360℃之间,w(NaCl,eqv)=6.03%~13.20%,成矿流体为中温、中低盐度的NaCl-H_(2)O-CO_(2)体系。据状态方程估算的成矿深度为3~8 km,具备典型剪切带控制下的中深中温热液金多金属矿床特征。在富含CO_(2)的成矿流体中,金可能主要以硫氢络合物形式迁移,金的沉淀主要与压力骤降条件下发生流体的相分离作用相关。在拉张和强韧性剪切条件下,地幔排气形成的深部地幔流体与下地壳脱水形成的富CO_(2)流体发生混合作用,CO_(2)可导致NaCl-H_(2)O体系在较高的P-T条件下发生相分离,增进了不混溶作用的发生,含矿热卤水沿韧性剪切带上升,且在闪长岩和灰岩地层的构造破碎带中分别形成含金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坪金矿 富CO_(2)流体包裹体 原位S同位素 矿床成因
下载PDF
铜暴露下赤子爱胜蚓(Eisenia foetida)活体基因的损伤研究 被引量:13
10
作者 卜元卿 骆永明 +1 位作者 滕应 李振高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3期228-235,共8页
通过碱性单细胞凝胶电泳法研究了Cu2+暴露剂量对赤子爱胜蚓(Eiseniafoetida)活体基因损伤的动态影响.结果显示:不添加Cu2+的对照组和添加Cu2+的处理组蚯蚓体腔细胞尾部DNA含量和尾长均呈非正态分布(p<0.05);在暴露72h时,125mg·L... 通过碱性单细胞凝胶电泳法研究了Cu2+暴露剂量对赤子爱胜蚓(Eiseniafoetida)活体基因损伤的动态影响.结果显示:不添加Cu2+的对照组和添加Cu2+的处理组蚯蚓体腔细胞尾部DNA含量和尾长均呈非正态分布(p<0.05);在暴露72h时,125mg·L-1Cu2+处理组尾部DNA含量值最大,为41.44%,100mg·L-1Cu2+处理组尾长值最大,为33.79μm;随着Cu2+暴露剂量的增加,尾部DNA含量和尾长损伤频率增加;对照组和处理组的尾部DNA含量和尾长之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Spearman非参数相关分析表明,尾部DNA百分含量和尾长之间呈显著相关(p<0.01,n=21),Cu2+暴露浓度与尾部DNA百分含量、尾长具有良好的剂量-构效关系(p<0.01).在125mg·L-1Cu2+浓度下暴露72h时蚯蚓的基因损伤程度达到最大,损伤程度为3级.可见,蚯蚓DNA生物标志物是重金属污染基因毒理诊断的重要指标,碱性SCGE试验是检测Cu2+暴露对赤子爱胜蚓活体基因损伤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单细胞凝胶电泳 Cu^2+蚯蚓 基因损伤 生物标志物
下载PDF
化肥作为蚯蚓饲料添加剂对蚯蚓生长及蚓粪肥效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军 贾继文 +2 位作者 纪洋 鲍雪莲 赵磊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70-73,共4页
研究把过磷酸钙、硫酸钾、氯化钾作为蚯蚓的饲料添加剂,对蚯蚓生长及蚓粪肥效的影响。试验显示过磷酸钙、硫酸钾、氯化钾都可以作为蚯蚓的饲料添加剂。其中在蚯蚓生存、繁殖和蚓粪肥效这三方面考核上,过磷酸钙添加量都以0.75 mg.kg-1(以... 研究把过磷酸钙、硫酸钾、氯化钾作为蚯蚓的饲料添加剂,对蚯蚓生长及蚓粪肥效的影响。试验显示过磷酸钙、硫酸钾、氯化钾都可以作为蚯蚓的饲料添加剂。其中在蚯蚓生存、繁殖和蚓粪肥效这三方面考核上,过磷酸钙添加量都以0.75 mg.kg-1(以P2O5计)效果最好;硫酸钾也是以0.75 mg.kg-1(以K2O计)效果最好;而氯化钾则以0.50 mg.kg-1(以K2O计)效果最好。但添加量过多都会对蚯蚓产生毒害,当过磷酸钙添加量达到2.0 mg.kg-1,硫酸钾添加量达到2.0 mg.kg-1或氯化钾达到0.75 mg.kg-1时,蚯蚓存活量或繁殖量为负值(相对于对照而言)。对于氯化钾而言,2.0 mg.kg-1是蚯蚓的致死量。蚯蚓生长好的蚓粪可以促进菠菜早发芽,提高发芽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磷酸钙 硫酸钾 氯化钾 饲料添加剂 蚯蚓生长 蚓粪肥效
下载PDF
地龙注射液免疫活性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刘英姿 周铁忠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5期17514-17515,17517,共3页
[目的]探讨地龙注射液的免疫调节活性及其作用机理。[方法]通过地龙注射液体外培养刺激小鼠脾淋巴细胞,采用MTT法和双抗夹心ELISA法测定地龙注射液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及分泌细胞因子IL-2的影响。[结果]地龙注射液能显著地直接或协同C... [目的]探讨地龙注射液的免疫调节活性及其作用机理。[方法]通过地龙注射液体外培养刺激小鼠脾淋巴细胞,采用MTT法和双抗夹心ELISA法测定地龙注射液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及分泌细胞因子IL-2的影响。[结果]地龙注射液能显著地直接或协同ConA或LPS刺激脾淋巴细胞增殖,也能极显著地增加IL-2的分泌量。[结论]该研究表明地龙注射液具有较明显的免疫调节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龙注射液 淋巴细胞增殖 IL-2 体外
下载PDF
不同基料养殖大平3号蚯蚓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方素栎 罗玉柱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0年第5期191-192,共2页
用新鲜牛粪加青贮玉米秆(6∶4)、发酵牛粪加青贮玉米秆(6∶4)、土壤加青贮玉米秆3种不同配比的基料养殖大平3号蚯蚓,研究其生长和增殖的效果。结果表明,以鲜牛粪和青贮玉米秆为基料时,大平3号蚯蚓生长速度最快,繁殖数量最多。
关键词 大平3号蚯蚓 基料 研究
下载PDF
重金属对蚯蚓体内金属硫蛋白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超民 胡吉林 +3 位作者 赵丽 汤亚飞 魏宝阳 王智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44-548,共5页
试验旨在探究土壤中不同含量Cu2+,Ag+,Cr6+对蚯蚓体内金属硫蛋白(M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的影响。将蚯蚓分别培养在含Cu2+,Ag+,Cr6+的土壤中,每种金属离子设0,5,50,100 mg·kg-14个含量,培养7 d后,测定蚯蚓体内MT含量... 试验旨在探究土壤中不同含量Cu2+,Ag+,Cr6+对蚯蚓体内金属硫蛋白(M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的影响。将蚯蚓分别培养在含Cu2+,Ag+,Cr6+的土壤中,每种金属离子设0,5,50,100 mg·kg-14个含量,培养7 d后,测定蚯蚓体内MT含量和GSH-Px活力。结果表明,5,50 mg·kg-1Cr6+组MT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00 mg·kg-1Cr6+组显著低于对照组;50,100 mg·kg-1Cu2+组MT值显著低于对照组。土壤中分别添加5,50,100 mg·kg-1Cr6+和Ag+,蚯蚓体内GSH-Px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土壤中Cu2+含量为5,50mg·kg-1时,GSH-Px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土壤中Cr6+对蚯蚓体内MT和GSH-Px的影响大于Cu2+和A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蚯蚓 铜离子 银离子 铬离子 金属硫蛋白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下载PDF
基于PI3K/Akt/Nrf2信号通路探讨地龙蛋白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的血管内皮功能保护机制 被引量:2
15
作者 赵会林 李晓静 +4 位作者 王丽蓉 霍耀辉 李赟 丁天龙 刘凯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8-126,共9页
目的:观察地龙蛋白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主动脉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核因子E2相关因子2(PI3K/Akt/Nrf2)通路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治疗高血压血管内皮功能障碍(VED)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10只10周龄Wistar Kyoto(WKY)大鼠... 目的:观察地龙蛋白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主动脉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核因子E2相关因子2(PI3K/Akt/Nrf2)通路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治疗高血压血管内皮功能障碍(VED)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10只10周龄Wistar Kyoto(WKY)大鼠及50只SHR适应性喂养1周,WKY大鼠作为正常组,50只SHR按体质量随机分为模型组、缬沙坦组(8×10^(-3) g·kg^(-1)·d^(-1))、地龙蛋白高剂量组(0.2g·kg^(-1)·d^(-1))、地龙蛋白中剂量组(0.1g·kg^(-1)·d^(-1))、地龙蛋白低剂量组(0.05 g·kg^(-1)·d^(-1)),正常组和模型组大鼠用等体积双蒸水灌胃。药物干预期间观察各组大鼠一般情况并分别于给药前及给药后每隔1周特定时间监测大鼠血压。药物干预8周后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内皮素-1(ET-1)活性水平;生化试剂盒法检测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亚铁离子(Fe2+)浓度;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主动脉内膜变化情况;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主动脉组织PI3K、Akt、Nrf2、血红素加氧酶1(HO-1)、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mRNA表达情况;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胸主动脉中p-PI3K(Tyr467/199)、PI3K、p-Akt(Ser473)、Akt、Nrf2、HO-1、GPX4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质量偏低,大鼠较烦躁易激惹,内皮损伤程度较重;模型组大鼠血压、血清Ang-Ⅱ、ET1、MDA、Fe2+均显著升高(P<0.01),NO显著下降(P<0.01),主动脉组织中p-PI3K(Tyr467/199)、PI3K、p-Akt(Ser473)、Akt、Nrf2、HO-1、GPX4蛋白及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大鼠体质量变化不明显,大鼠相对安静,内皮损伤程度改善;各治疗组大鼠血压、血清Ang-Ⅱ、ET1、MDA、Fe2+均显著下降(P<0.01),NO明显升高(P<0.05),p-PI3K(Tyr467/199)、PI3K、p-Akt(Ser473)、Akt、Nrf2、HO-1、GPX4蛋白及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5)。结论:地龙蛋白可通过改善SHR内皮功能障碍起到降压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控PI3K/Akt/Nrf2相关信号通路、抑制氧化应激及铁死亡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龙蛋白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内皮功能障碍 氧化应激 铁死亡 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核因子E2相关因子2(PI3K/Akt/Nrf2)信号通路
原文传递
不同处理的蚯蚓产物对猪场源有害菌抑菌效果的对比研究
16
作者 田佳敏 莫奕豪 +6 位作者 杨悦妍 金翔 代宇星 张建斌 贾京华 蒲蕾 郭亮 《天津农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2期43-46,共4页
为研究蚯蚓的不同处理对几种猪场常见有害菌的抑菌性能,从而将其运用到猪的饲料添加剂中。本试验利用纸片扩散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对比研究蚯蚓匀浆液、电击蚯蚓获得的体腔液、诱导后电击蚯蚓所得的体腔液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 为研究蚯蚓的不同处理对几种猪场常见有害菌的抑菌性能,从而将其运用到猪的饲料添加剂中。本试验利用纸片扩散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对比研究蚯蚓匀浆液、电击蚯蚓获得的体腔液、诱导后电击蚯蚓所得的体腔液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猪链球菌的抑菌性能。通过纸片扩散法研究发现只有蚯蚓匀浆2∶1组对大肠杆菌有抑菌效果;蚯蚓匀浆2∶1组、4∶5组,蚯蚓电击处理和诱导电击处理均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菌效果;只有蚯蚓匀浆4∶5组对猪链球菌有抑菌效果。通过分光光度对比发现,蚯蚓匀浆组和电击处理组均无明显的抑制效果;蚯蚓电击处理组可以显著抑制葡萄球菌的增长(P<0.05),而蚯蚓匀浆组抑制效果不明显;蚯蚓匀浆组和电击处理组对猪链球菌无明显抑制效果,甚至蚯蚓匀浆组在6 h时OD值与对照组有显著上升。本文研究了蚯蚓不同处理对猪场有害菌的抑菌性能,为研发无抗和替抗饲料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平二号蚯蚓 匀浆上清液 电击上清液 诱导电击上清液 猪场有害菌 抗菌性能
下载PDF
蚯蚓对土壤中8:2与10:2氟调醇的生物富集与转化 被引量:6
17
作者 赵淑艳 马新新 +2 位作者 钟文珏 方淑红 祝凌燕 《中国科学: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823-1830,共8页
以蚯蚓(Eisenia fetida)为受试生物,研究了8:2和10:2氟调醇(FTOH)在蚯蚓体内的生物富集特性、清除速率和生物转化等.结果表明,全氟辛酸(PFOA)是8:2 FTOH主要的末端降解产物,全氟癸酸(PFDA)是10:2 FTOH主要的末端降解产物.暴露30 d后,蚯... 以蚯蚓(Eisenia fetida)为受试生物,研究了8:2和10:2氟调醇(FTOH)在蚯蚓体内的生物富集特性、清除速率和生物转化等.结果表明,全氟辛酸(PFOA)是8:2 FTOH主要的末端降解产物,全氟癸酸(PFDA)是10:2 FTOH主要的末端降解产物.暴露30 d后,蚯蚓体内的全氟化合物浓度达到最高,分别为PFDA(565 ng/g)>8:2 FTOH(505 ng/g)>PFOA(179 ng/g)>10:2 FTOH(148 ng/g).清除阶段8:2 FTOH,10:2 FTOH,PFOA和PFDA半衰期(t1/2)分别为23.1 d,16.5 d,5.8 d和11.4 d,其对应的清除速率常数(ke)分别为0.03/d,0.042/d,0.12/d,0.061/d,说明长碳链的PFCAs更难从生物体内清除,母体化合物FTOHs在蚯蚓体内的持久性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2 FTOH 10:2 FTOH 生物富集 生物转化 清除 蚯蚓
原文传递
Cu^2+、Pb^2+与2种除草剂单一及复合污染对蚯蚓的急性毒性 被引量:6
18
作者 王冰洁 姜蕾 +1 位作者 潘波 林勇 《农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25-429,454,共6页
[目的]旨在探讨Cu^2+、Pb^2+与2种除草剂单一及复合污染对蚯蚓的急性毒性。[方法]以赤子爱胜蚓为材料,采用滤纸法测定不同浓度Cu^2+、Pb^2+与草甘膦、草铵膦单一及复合污染对蚯蚓的急性毒性。[结果]单一污染试验结果显示:Cu^2+、Pb^2+... [目的]旨在探讨Cu^2+、Pb^2+与2种除草剂单一及复合污染对蚯蚓的急性毒性。[方法]以赤子爱胜蚓为材料,采用滤纸法测定不同浓度Cu^2+、Pb^2+与草甘膦、草铵膦单一及复合污染对蚯蚓的急性毒性。[结果]单一污染试验结果显示:Cu^2+、Pb^2+、草甘膦和草铵膦对蚯蚓急性毒性48 h-LC50分别为1.287、16.344、118.311、238.713μg/cm^2。Cu^2+和Pb^2+对蚯蚓的毒性比草甘膦和草铵膦更大,草甘膦和草铵膦对赤子爱胜蚓表现为低毒。复合污染试验结果显示,在低浓度草甘膦、草铵膦胁迫下,草甘膦、草铵膦可以降低Cu^2+、Pb^2+对蚯蚓的毒性;在高浓度草甘膦、草铵膦胁迫下,添加Cu^2+、Pb^2+可以降低草甘膦、草铵膦对蚯蚓的毒性。[结论]Cu^2+、Pb^2+与草甘膦、草铵膦复合后对蚯蚓的毒性降低是由于拮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2+ PB^2+ 草甘膦 草铵膦 蚯蚓 急性毒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