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碱胁迫下“鲟龙1号”(Huso dauricus♀×Acipenser schrenckii♂)鳃组织结构变化及转录表达特征 被引量:2
1
作者 杨合霖 张颖 +2 位作者 王念民 徐伟 吕伟华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0-46,共7页
为探究碱胁迫下杂交鲟“鲟龙1号”(Huso dauricus♀×Acipenser schrenckii♂)的响应机制,本研究设置了淡水组(3.13~3.20 mmol/L)与胁迫组(14.4~16.67 mmol/L),采集鳃进行了组织病理分析,并利用转录组测序技术,进一步分析转录组表... 为探究碱胁迫下杂交鲟“鲟龙1号”(Huso dauricus♀×Acipenser schrenckii♂)的响应机制,本研究设置了淡水组(3.13~3.20 mmol/L)与胁迫组(14.4~16.67 mmol/L),采集鳃进行了组织病理分析,并利用转录组测序技术,进一步分析转录组表达特征。结果显示:高碱胁迫下“鲟龙1号”鳃组织出现明显损伤,鳃小片末端发生肿胀、卷曲和融合,鳃上细胞出现增生和膨大。转录组测序共获得80422条Unigene,富集到GO数据库的差异表达基因为371个,其中87个基因表达上调,284个基因表达下调,富集到KEGG的代谢通路主要为矿物吸收、近曲小管碳酸氢盐重吸收和胃酸分泌等通路,其中近曲小管碳酸氢盐重吸收为主效应途径,该途径的Nhe3、Atp1a、Atp1b和Gdha基因显著表达下调。综上所述,碱度为14.4~16.67 mmol/L的条件下,“鲟龙1号”幼鱼已发生鳃组织损伤,且矿物质重吸收、钾/钠离子转运与排氨等功能受到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胁迫 “鲟龙1号”(Huso dauricus♀×Acipenser schrenckii♂) 组织病理 转录组特征
下载PDF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Spermophilus dauricus in Manchuria City in China in 2015 through ‘3S' Technology 被引量:1
2
作者 FAN Long Xing WU En Qi +3 位作者 QU Xiao Chen LIU Chao NING Bao An LIU Ying 《Biomedical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CAS CSCD 2016年第8期603-608,共6页
Plague is a virulent infectious disease in China. In this study, '3S' technology was used to perform spatial autocorrelation analysis and spatial interpolation analysis for Spermophilus dauricus (S. Dauricus, a spe... Plague is a virulent infectious disease in China. In this study, '3S' technology was used to perform spatial autocorrelation analysis and spatial interpolation analysis for Spermophilus dauricus (S. Dauricus, a species of ground squirrel) captured in Manchuria City in 2015. The results were visually inspected. During the two-month (May to July) plague surveillance in 2015, 198 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CHNOLOGY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Spermophilus dauricus in Manchuria City in China in 2015 through
下载PDF
补食增加达乌尔黄鼠(Spermophilus dauricus)越冬存活率并减少冬眠表达(英文)
3
作者 杨明 周颖慧 +3 位作者 邢昕 孙明月 彭霞 宋士一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8年第3期193-201,共9页
近年来,可利用能量对哺乳动物冬眠表达的影响受到极大关注。有研究证据支持"最小蛰眠假说",即储食类冬眠动物,可以利用储存的食物补充能量,减少冬眠表达。以典型贮脂类冬眠的达乌尔黄鼠为研究对象,将动物分为2组,在冬眠期分... 近年来,可利用能量对哺乳动物冬眠表达的影响受到极大关注。有研究证据支持"最小蛰眠假说",即储食类冬眠动物,可以利用储存的食物补充能量,减少冬眠表达。以典型贮脂类冬眠的达乌尔黄鼠为研究对象,将动物分为2组,在冬眠期分别进行补充食物(FP)和剥夺食物(FD)处理,并探讨食物和身体脂肪是否影响、如何影响该物种的冬眠模式。结果表明,FP组17.6%的个体在冬眠季节连续摄入食物,29.4%的个体在冬眠的初始和结束期间摄入少量食物,半数以上的个体冬眠季节未摄取食物。与不取食黄鼠相比,持续取食的个体冬眠阵的持续时间较短,阵间觉醒持续时间较长。冬眠期间的体重降低与入眠时的体重呈正相关。食物补充可减少冬眠季节的长度和冬眠季节异温时长的比例。这些结果支持了可利用能量影响达乌尔黄鼠冬眠表达的假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利用食物 冬眠模式 达乌尔黄鼠(Spermophilus dauricus)
下载PDF
放养密度对杂交鲟生长性能的影响
4
作者 周章 饶瑞 +1 位作者 袁波 阙有清 《黑龙江水产》 2023年第4期258-260,共3页
为了研究杂交鲟放养密度对其生长性能的影响,该研究选用体重(0.090±0.025)g、体长(2.00±0.22)cm的达氏鳇♀(Huso dauricus)与施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杂交的14日龄杂交鲟幼鱼43200尾。随机分为密度1组、密度2组、密度3... 为了研究杂交鲟放养密度对其生长性能的影响,该研究选用体重(0.090±0.025)g、体长(2.00±0.22)cm的达氏鳇♀(Huso dauricus)与施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杂交的14日龄杂交鲟幼鱼43200尾。随机分为密度1组、密度2组、密度3组和密度4组,每一组分3个平行。密度1组、密度2组、密度3组和密度4组的杂交鲟放养密度分别为0.4万尾/m^(3)、0.6万尾/m^(3)、0.8万尾/m^(3)和1.0万尾/m^(3)。整个试验为期5周。试验过程记录杂交鲟的始末体重及饲料饲喂情况。结果显示,放养密度3组的杂交鲟终末体长、终末体重、日增重、特定生长率均极显著地高于密度1组和密度4组(P<0.01);密度2组的终末体长、日增重和特定生长率显著地高于密度1和密度4组(P<0.05),显著地低于密度3组(P<0.05)。饵料转化率密度1组、密度2组、密度3组和密度4组呈上升趋势。成活率密度1组、密度2组、密度3组在同一个水平,密度4组相比下降了10%左右。研究表明,0.8万尾/m^(3)的放养密度最适宜杂交鲟生长,且对其成活率不造成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氏鳇(Huso dauricus) 施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 杂交鲟 放养密度 生长性能
下载PDF
鲟细菌性败血综合征致病菌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3
5
作者 曹海鹏 杨先乐 +3 位作者 高鹏 李怡 张书俊 邓璐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53-56,共4页
从患细菌性败血综合征的杂交鲟(Huso huso♀×Acipenser ruthenus ♂)和达氏鳇(Huso dauricus)的腹水及肾脏中共分离了5株优势菌,经人工回归感染实验证实其中2株细菌XL2-T和HK3-R具有致病性。经ATB细菌鉴定仪鉴定,结果显示:XL2-T为... 从患细菌性败血综合征的杂交鲟(Huso huso♀×Acipenser ruthenus ♂)和达氏鳇(Huso dauricus)的腹水及肾脏中共分离了5株优势菌,经人工回归感染实验证实其中2株细菌XL2-T和HK3-R具有致病性。经ATB细菌鉴定仪鉴定,结果显示:XL2-T为豚鼠气单胞菌(Aeromonas punctata subsp.caviae),HK3-R为类志贺邻单胞菌(Plesiomonas shigelloides)。这2株致病菌的主要特征为:革兰氏染色阴性,杆状,氧化酶阳性,对先锋必、妥布霉素、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奈替米星、新霉素等6种药物均高度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鲟(Huso huso ♀×Acipenser ruthenus♂) 达氏鳇(Huso dauricus) 细菌性败血综合征 豚鼠气单胞 菌(Aeromonas punctata subsp.caviae) 类志贺邻单胞菌(Plesiomonas shigelloides)
下载PDF
达氏鳇、施氏鲟及其杂交种(施氏鲟♂×达氏鳇♀)形态差异与判别分析 被引量:15
6
作者 张颖 刘晓勇 +1 位作者 曲秋芝 孙大江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7-32,共6页
采用形态学和多变量形态度量方法,对养殖施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i)、达氏鳇(Huso dauricus)及其杂交种(大杂交)(达氏鳇(♀)×施氏鲟(♂))的形态差异和判别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养殖施氏鲟、达氏鳇及大杂交头部形态差异明显... 采用形态学和多变量形态度量方法,对养殖施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i)、达氏鳇(Huso dauricus)及其杂交种(大杂交)(达氏鳇(♀)×施氏鲟(♂))的形态差异和判别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养殖施氏鲟、达氏鳇及大杂交头部形态差异明显,口唇形状、吻须形状及长度、鳃盖膜形态差异显著。在7项可数性状中,大杂交胸鳍、侧骨板、腹骨板和鳃耙数偏母本性状(HI>55),臀鳍条数明显地偏父本性状(HI<55),背骨板数偏离双亲性状,背鳍条数为中间性状。可数性状的平均杂交指数为74.97,总体上偏向于母本。可数性状中鳃耙数可作为判断三者所属的指标;(2)单因子方差分析显示,大杂交与施氏鲟有5个比例性状存在显著差异(P<0.05),与达氏鳇有4个比例性状存在显著差异(P<0.05);(3)聚类分析表明,大杂交与达氏鳇在外观形态上更为近似,二者聚在一枝,然后与施氏鲟聚集;(4)主成分分析构建了4个主成分,其贡献率分别为41.429%、37.809%、7.869%和5.790%,累积贡献率为92.896%,主成分分散图表明大杂交在形态差异上独立于施氏鲟和达氏鳇;(5)采用逐步判别分析获得5个比例性状构建了区分上述三个种的判别函数,判别函数预测分类总体准确率达96.67%,其中对大杂交的判断准确率达100%。研究认为,杂交鲟在形态上较接近于其母本达氏鳇,但可以通过形态判别分析将大杂交与母本达氏鳇和父本施氏鲟进行区分判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氏鳇(Huso dauricus) 施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i) 大杂交 形态差异 判别分析
下载PDF
可见植入荧光标记和编码金属标对达乌尔鳇标志效果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杨晓鸽 危起伟 +3 位作者 杜浩 梁志强 谢晓 吴金明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3-47,共5页
2011年9月底至2012年5月,采用可见植入荧光标记(VIE)和编码金属标(CWT)标志全长为(28.06±1.79)cm的达乌尔鳇(Huso dauricus),检验了VIE和CWT的标志保持率及其对达乌尔鳇生长和存活的影响。结果显示,经过210 d实验,VIE标志达乌尔鳇... 2011年9月底至2012年5月,采用可见植入荧光标记(VIE)和编码金属标(CWT)标志全长为(28.06±1.79)cm的达乌尔鳇(Huso dauricus),检验了VIE和CWT的标志保持率及其对达乌尔鳇生长和存活的影响。结果显示,经过210 d实验,VIE标志达乌尔鳇吻部腹面,CWT标志达乌尔鳇背部前(第1~2块背骨板间下方肌肉)、中(第6~7块后背骨板间下方肌肉)、后(第11~12块背骨板间下方肌肉)的标志保持率分别为:95.83%、92.00%、92.59%、92.59%。实验中VIE出现破碎、脱落或迁移致使标志可识别性下降;CWT背部中这一标志部位操作最为简便。标志30 d,VIE标志组的保持率较CWT背部不同部位标志组及对照组低,且差异显著(P<0.05),此后31~210 d并无显著性差异。VIE和CWT背部不同部位标志对达乌尔鳇的生长无显著性差异。结果表明,VIE和CWT均可用于标志达乌尔鳇。进行短期大规模达乌尔鳇的标志放流可使用成本相对较低的VIE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乌尔鳇(Huso dauricus) 可见植入荧光标记(VIE) 编码金属标(CWT)
下载PDF
饥饿和不同饵料对杂交鲟(达氏鳇(♀)×施氏鲟(♂))仔稚鱼生长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8
8
作者 宋聃 张颖 +3 位作者 麦丽坎 刘晓勇 曲秋芝 孙大江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6-81,共6页
研究了饥饿、投喂水丝蚓和人工饲料对杂交鲟(达氏鳇(♀)&#215;施氏鲟(♂))( Huso dauricus (♀)&#215;Acipens-er schrenckii (♂))仔稚鱼生长、存活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饥饿和投喂不同饵料对杂交鲟仔稚鱼的... 研究了饥饿、投喂水丝蚓和人工饲料对杂交鲟(达氏鳇(♀)&#215;施氏鲟(♂))( Huso dauricus (♀)&#215;Acipens-er schrenckii (♂))仔稚鱼生长、存活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饥饿和投喂不同饵料对杂交鲟仔稚鱼的生长、存活、肥满度和消化酶活性影响显著。饥饿条件下,5d后杂交鲟幼鱼生长基本停滞,10d后负生长,与投喂饵料组的生长性能差异显著。消化酶活性方面,0~10 d,饥饿组的胃蛋白酶活性一直低于投喂饵料组,至20 d饥饿组的胃蛋白酶显著高于其它组;各处理组的脂肪酶活性变化规律各不相同,但是饥饿组的脂肪酶活性低于其他两组;各处理的杂交鲟幼鱼淀粉酶活性虽然有起伏波动,但是15 d后饥饿组快速升高并显著高于其他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鲟(Huso dauricus (♀) ×Acipenser schrenckii (♂)) 生长 消化酶活性
下载PDF
杂交鲟源恶臭假单胞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特性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杨圆圆 杨移斌 +4 位作者 曹海鹏 方伟 林汉群 杨先乐 艾晓辉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978-1985,共8页
对患肠炎病杂交鲟进行病原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为杂交鲟肠炎病的防控提供参考。从患病杂交鲟肝、肾、脾及肠道中分离纯化病原菌,经理化特性测定及16S rRNA序列分析对其进行鉴定,开展人工感染试验,并利用K-B法进行药敏特性分析。结果显... 对患肠炎病杂交鲟进行病原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为杂交鲟肠炎病的防控提供参考。从患病杂交鲟肝、肾、脾及肠道中分离纯化病原菌,经理化特性测定及16S rRNA序列分析对其进行鉴定,开展人工感染试验,并利用K-B法进行药敏特性分析。结果显示,分离到的XY4菌株是本次引发杂交鲟病害的致病菌,其对杂交鲟的LD_(50)为1.30×10~6cfu·g^(-1)。XY4菌株理化特性与恶臭假单胞菌一致,16S rRNA序列与恶臭假单胞菌同源性为100%,综合判定XY4菌株为恶臭假单胞菌。XY4菌株对头孢拉定、氟苯尼考及多西环素等9种抗生素高度敏感。养殖时可选用对恶臭假单胞菌敏感药物进行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臭假单胞菌 杂交鲟(Huso dauricus♀×Acipenser schrenckii♂) 分离鉴定 药敏特性
下载PDF
黄鼠(Citellus dauricus Brandt)体外寄生的松江黄鼠蚤(Ceratophyllus tesquorum sungaris jordan)的季节消长调查 被引量:1
10
作者 柳支英 高钜镇 +1 位作者 吴厚永 蔡关元 《人民军医》 1960年第S2期33-40,共8页
(1)我们于1957(丰雨年份)和1958(亢旱年份)两年在×地区对松江黄鼠蚤进行了季节消长调查。(2)在整个活动季节内,黄鼠体松江蚤指数有二个高峰:一在春季四月,即黄鼠育幼分居之前;五月开始下降,六月最低,七月囘升,八、九月急剧增高,即... (1)我们于1957(丰雨年份)和1958(亢旱年份)两年在×地区对松江黄鼠蚤进行了季节消长调查。(2)在整个活动季节内,黄鼠体松江蚤指数有二个高峰:一在春季四月,即黄鼠育幼分居之前;五月开始下降,六月最低,七月囘升,八、九月急剧增高,即在黄鼠蟄眠前出现第二个高峰。(3)五、六月蚤指数剧降固与黄鼠增殖有关,但指数降低倍数较宿主增殖倍数为高,因此认为总蚤数的减少是实际存在的。这可能由于該时期温差大,蒸发量高,加速其死亡的结果。(4)虽然两年雨水量相差很大,但指数趋向基本一致;仅有的差别反映于第二高峰的程度有所不同,即在七、八月丰雨年份第二高峰远较第一高峰为高。但此点是否反映该地区的基本规律,尚须进一步作多年观察才能更好证明。(5)松江蚤是黄鼠的主要寄生蚤和鼠疫媒介,它不仅在鼠间鼠疫的发生和流行上起着重要作用,也是人们在野外直接感染鼠疫的主要媒介。结合秋季该蚤指数高、带菌也多的特点,在防疫措施上固不能在春夏季有所忽视,更应在秋季引起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鼠 寄生蚤 体外寄生 蚤指数 Ceratophyllus tesquorum sungaris jordan Citellus dauricus Brandt 松江 季节消长
下载PDF
放养密度对大杂交鲟生长性能的影响及生理应答机制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墨 李吉方 +5 位作者 温海深 步艳 倪蒙 任远源 来长青 刘传忠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35-41,共7页
为探讨放养密度对鱼类生长及生理应答机制的影响规律和作用,作者以大规格大杂交鲟(达氏鳇(Huso dauricus)♀×施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i)♂)为实验材料,研究了平均初始体质量约为243 g/尾,放养密度分别为6(SD1组)、9(SD2组)、12(... 为探讨放养密度对鱼类生长及生理应答机制的影响规律和作用,作者以大规格大杂交鲟(达氏鳇(Huso dauricus)♀×施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i)♂)为实验材料,研究了平均初始体质量约为243 g/尾,放养密度分别为6(SD1组)、9(SD2组)、12(SD3组)、15 kg/m3(SD4组)条件下,不同放养密度处理70 d后的实验鱼生长性能变化及生理应答机制。结果显示,放养密度对大杂交鲟肥满度影响不显著,SD2组鱼类具有最大的特定生长率和生长效率,随着放养密度增加,日增质量显著降低(P<0.05),特定生长率和生长效率下降。测定了血液甲状腺素(T4)、三碘甲腺原氨酸(T3)和皮质醇水平变化,发现放养密度能引起大杂交鲟3个血液生理指标发生显著改变;随着养殖时间推移,T3和皮质醇浓度显著升高,T4浓度显著下降(P<0.05)。这些结果说明神经内分泌活动的变化引起大杂交鲟血液生理指标变化,进而影响实验鱼生长性能。因此,在该养殖条件下推荐的养殖密度为9 kg/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杂交鲟(达氏鳇(Huso dauricus)♀×施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i)♂) 拥挤胁迫 特定生长率 肥满度 甲状腺激素 皮质醇
下载PDF
人工养殖下达氏鳇幼鱼肠道菌群组成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阮瑞 吴金平 +5 位作者 李营 岳华梅 李创举 乔新美 熊伟 陈细华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3-98,共6页
为了解达氏鳇肠道微生物组成特征,采集6尾喂养人工配制饲料4周的达氏鳇后肠内容物分别提取DNA,并利用16S r RNA V3-V4变异区扩增子高通量测序的方法分析达氏鳇幼鱼肠道微生物组成与多样性。结果显示:6个样本共获得541575条有效序列,73... 为了解达氏鳇肠道微生物组成特征,采集6尾喂养人工配制饲料4周的达氏鳇后肠内容物分别提取DNA,并利用16S r RNA V3-V4变异区扩增子高通量测序的方法分析达氏鳇幼鱼肠道微生物组成与多样性。结果显示:6个样本共获得541575条有效序列,73个操作分类单元(OTUs)。73个OTUs隶属于7个门,其绝对优势菌群在门、目、科、属分类水平上分别为厚壁菌门(98.253%)、梭菌目(98.216%)、梭菌科(98.137%)、狭义梭菌属(92.892%)。序列注释发现,梭菌属中绝大部分为具有降解糖类为短链脂肪酸功能的Clostridium colicanis。此外,还分布有少量的分节丝状菌(3.99%)、鲸杆菌属(1.22%)等菌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氏鳇(Huso dauricus) 肠道微生物 菌群结构 梭菌属(Clostridium)
下载PDF
达氏鳇谷氨酸脱氢酶基因的克隆及双低菜粕添加对其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岳华梅 吴金平 +2 位作者 陈细华 阮瑞 李创举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5-41,共7页
谷氨酸脱氢酶(glutamate dehydrogenase,GDH)可通过逆催化谷氨酸脱氨参与氨基酸代谢,也可生产合成氨,参与氮代谢。实验克隆得到达氏鳇(Huso dauricus)谷氨酸脱氢酶基因(gdh)的开放阅读框序列。该序列全长为1 635 bp,编码544个氨基酸。... 谷氨酸脱氢酶(glutamate dehydrogenase,GDH)可通过逆催化谷氨酸脱氨参与氨基酸代谢,也可生产合成氨,参与氮代谢。实验克隆得到达氏鳇(Huso dauricus)谷氨酸脱氢酶基因(gdh)的开放阅读框序列。该序列全长为1 635 bp,编码544个氨基酸。氨基酸序列多重比对结果显示达氏鳇GDH与其它脊椎动物的序列一致性较高。进一步的系统进化树分析发现,达氏鳇GDH与两栖类、爬行类及哺乳类聚为一支。组织表达分析结果表明,达氏鳇gdh的mRNA在各组织中都有分布,并且在肠中转录水平最高。随后,采用荧光定量PCR分析了饲料中添加双低菜粕对达氏鳇蛋白质代谢相关基因(gdh、氨肽酶N apN、小肽转运载体pepT1)及应激反应相关的热休克蛋白(hsp 90)基因表达的影响。在肝脏中,不同饲料投喂组gdh和hsp90的转录水平没有显著差异。在肠中,菜粕组gdh及apN基因的转录水平显著高于基础饲料组;菜粕组pepT1基因的转录水平也高于基础饲料组,但是没有显著性差异。以上结果表明,植物蛋白原料菜粕添加可引起达氏鳇肠道中蛋白质代谢水平上升,而不引起鱼体的应激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氏鳇(Huso dauricus) 鱼粉 菜粕 谷氨酸脱氢酶 基因表达
下载PDF
仿生态环境条件下的东北蝲蛄生活习性观察 被引量:1
14
作者 韩叶 高春山 +4 位作者 闫春梅 李忠强 刘铁钢 刘慧吉 郑伟 《河北渔业》 2022年第1期12-13,28,F0003,共4页
为了解东北蝲蛄(Cambaroides dauricus Pallas)的生活习性,基于仿生态环境条件,对东北蝲蛄的形态特征、食性喜好、蜕壳特征、交配行为等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东北蝲蛄喜食新鲜活鱼,常因抢食而发生争斗;秋季出现蜕壳现象;首次观察到东北... 为了解东北蝲蛄(Cambaroides dauricus Pallas)的生活习性,基于仿生态环境条件,对东北蝲蛄的形态特征、食性喜好、蜕壳特征、交配行为等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东北蝲蛄喜食新鲜活鱼,常因抢食而发生争斗;秋季出现蜕壳现象;首次观察到东北蝲蛄交配行为及交配后雌性蝲蛄纳精囊的颜色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蝲蛄(Cambaroides dauricus Pallas) 仿生态环境 生活习性
下载PDF
多房棘球绦虫在我国自然动物宿主的发现及其形态学研究 被引量:15
15
作者 李维新 张国才 +1 位作者 林宇光 洪凌仙 《动物学报》 SCIE CAS 1985年第4期365-371,共7页
本文报告在我国宁夏固原地区野生动物首次发现多房棘球蚴痫的病原自然感染。当地红狐自然感染多房棘球绦虫成虫27.27%,感染强度1,840—4,050条;达乌尔黄鼠citellus dauricus自然感染多房棘球蚴0.2%。成虫孕节人工感染小白鼠后163—424... 本文报告在我国宁夏固原地区野生动物首次发现多房棘球蚴痫的病原自然感染。当地红狐自然感染多房棘球绦虫成虫27.27%,感染强度1,840—4,050条;达乌尔黄鼠citellus dauricus自然感染多房棘球蚴0.2%。成虫孕节人工感染小白鼠后163—424天,在其肝脏内可检到发育含有大量成熟原头节的多房棘球蚴。成虫期与幼虫期的形态特征有详细的描述并同国外代表性地区的报告列表比较。对我国西北地区人体多房棘球蚴病作综合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chinococcus multilocularis Alveolar cyst Natural animal host Vulpes vulpes Citellus dauricus.
下载PDF
达氏鳇(♀)×西伯利亚鲟(♂)杂交幼鱼生长特性初步研究 被引量:22
16
作者 刘建魁 李文龙 +2 位作者 石振广 王云山 陈春山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3-67,共5页
对野生达氏鳇(Huso dauricus)(♀)与人工养殖西伯利亚鲟(Acipenser baerii)(♂)的杂交幼鱼在人工养殖条件下的生长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在水温14.7~16.8℃的条件下,平均全长37.43 cm、平均体重178.9 g的达氏鳇杂交种幼鱼经过8... 对野生达氏鳇(Huso dauricus)(♀)与人工养殖西伯利亚鲟(Acipenser baerii)(♂)的杂交幼鱼在人工养殖条件下的生长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在水温14.7~16.8℃的条件下,平均全长37.43 cm、平均体重178.9 g的达氏鳇杂交种幼鱼经过80 d培育后,平均全长和平均体重分别达到51.74 cm和533.1 g。其全长与日龄呈线性关系,关系式为L=0.1683t+10.942(R^2=0.9665);体重与日龄呈指数函数关系,关系式为W=24.304e^0.0129t(R^2=0.9421);体重与全长呈幂函数关系,关系式为W=0.0007L^3.4461(R^2=0.9984),其中b大于3。结果表明:达氏鳇和西伯利亚鲟的杂交种幼鱼为异速生长类型,体重生长快于全长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氏鳇(Huso dauricus) 西伯利亚鲟(Acipenser baerii) 杂交幼鱼 生长特性
下载PDF
育肥达乌尔黄鼠心脏肾脏未见脂肪异位积累 被引量:2
17
作者 宋士一 李莹 +2 位作者 潘俊道 许志丹 杨明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8年第6期481-485,共5页
为了研究自然肥胖动物的肥胖与脂肪异位积累之间的联系,利用磷酸甘油氧化酶法(GPO-PAP法)和单试剂比色法(COD-PAP法)对育肥过程不同时期(起始育肥期,快速育肥期,育肥完成期)的达乌尔黄鼠(Spermophilus dauricus)主要器官心脏和肾脏中甘... 为了研究自然肥胖动物的肥胖与脂肪异位积累之间的联系,利用磷酸甘油氧化酶法(GPO-PAP法)和单试剂比色法(COD-PAP法)对育肥过程不同时期(起始育肥期,快速育肥期,育肥完成期)的达乌尔黄鼠(Spermophilus dauricus)主要器官心脏和肾脏中甘油三酯和胆固醇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显示,不同育肥时期的达乌尔黄鼠心脏和肾脏中储存的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含量均无明显差异。表明达乌尔黄鼠在育肥期即便体重大大增加,心脏和肾脏中都没有产生脂肪异位积累,可用作理想的动物模型来解释肥胖和代谢类疾病之间的关系,为今后治疗疾病提供重要的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乌尔黄鼠(Spermophilus dauricus) 育肥 脂肪异位积累 甘油三酯 胆固醇
下载PDF
秋季黑龙江中游鱼类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鲁宏申 李文龙 +1 位作者 王云山 韩骥 《河北渔业》 2020年第2期36-40,51,共6页
为了解黑龙江秋季鱼类群落结构及物种多样性现状,于2019年9月6日-9月25日选取同江、萝北、逊克三个江段进行了调查,共采集鱼类22种,隶属于6科、21属,其中鲤科鱼类最多,15种,约占调查总物种数的71.4%。同江、萝北、逊克江段平均密度分别... 为了解黑龙江秋季鱼类群落结构及物种多样性现状,于2019年9月6日-9月25日选取同江、萝北、逊克三个江段进行了调查,共采集鱼类22种,隶属于6科、21属,其中鲤科鱼类最多,15种,约占调查总物种数的71.4%。同江、萝北、逊克江段平均密度分别为5.05、7.57、5.20 ind·km-2,平均生物量分别为11.11、2.85、1.91 kg·km-2;群落优势种怀头鲇、银鲴、蛇鮈、唇,优势种类中除怀头鲇外,其他种类均为小型鱼类;鱼类群落的多样性指数除同江江段以外,萝北和逊克以生物量计算的指数比以个体数为单位计算的高,多样性指数范围为0.22~3.27,总体偏低,三个江段的相似性指数较高。鲟鳇鱼资源有一定分布均为幼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 群落结构 多样性 达氏鳇(Huso dauricus) 施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 Brandt)
下载PDF
达氏鳇的生物学特性及资源状况 被引量:2
19
作者 郑玥 吴善福 《河北渔业》 2019年第8期56-59,61,共5页
受环境和人为因素的影响,达氏鳇野生资源遭到严重破坏,日益枯竭。近年来,国内外对达氏鳇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为达氏鳇的资源保护提供了基础资料。为科学开发达氏鳇资源,促进达氏鳇产业可持续发展,回顾和概述了有关达氏鳇的分布、生物学... 受环境和人为因素的影响,达氏鳇野生资源遭到严重破坏,日益枯竭。近年来,国内外对达氏鳇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为达氏鳇的资源保护提供了基础资料。为科学开发达氏鳇资源,促进达氏鳇产业可持续发展,回顾和概述了有关达氏鳇的分布、生物学特征、资源状况等方面的研究进展,综合分析了达氏鳇的形态特征、食性、年龄与生长、繁殖、洄游及利用等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氏鳇(Huso dauricus) 生物学特性 资源保护 科学开发
下载PDF
两种不同饲料培育达氏鳇稚幼苗对比试验
20
作者 鲁宏申 《河北渔业》 2018年第3期37-39,共3页
为了解采用不同饲料培育达氏鳇(Huso dauricus)稚幼鱼的效果,通过分别投喂混合饲料及全人工饲料进行对比试验,结果显示:混合饲料组开口早,且开口率高,从混合饲料到纯人工饲料过渡较平稳,生长速度快,成活率高,鱼苗摄食旺盛,体格健壮;而... 为了解采用不同饲料培育达氏鳇(Huso dauricus)稚幼鱼的效果,通过分别投喂混合饲料及全人工饲料进行对比试验,结果显示:混合饲料组开口早,且开口率高,从混合饲料到纯人工饲料过渡较平稳,生长速度快,成活率高,鱼苗摄食旺盛,体格健壮;而全人工饲料组开口时间滞后,且有较大比例苗未开口,成为谢苗,观察发现开了口的苗初期也不很健壮,有个适应过程,咬尾吞噬现象多,后期整体苗参差不齐,成活率较低。对比来看混合饲料组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氏鳇(Huso dauricus) 稚幼鱼 饲料 对比 成活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