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haracteristics of Dynamic Load Response of a Fuel Cell with a Dead-ended Anode 被引量:1
1
作者 罗凡 陈奔 +1 位作者 YANG Tianqi CAI Yonghua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Materials Science)》 SCIE EI CAS 2017年第4期766-771,共6页
The dynamic load characteristics of a 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PEMFC) with a dead-ended anode were studied. In a 70 h experiment, the effects of anode pressure, operating temperature, and relative humidity... The dynamic load characteristics of a 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PEMFC) with a dead-ended anode were studied. In a 70 h experiment, the effects of anode pressure, operating temperature, and relative humidity of the cathode on the performances of the fuel cell were investigated. The obtained results show that, with different relative humidity of the cathode at 65 ℃, dynamic loading has little effect on the performances of fuel cell and the electrochemically active surface area(ECSA). However, the fuel cell operating under dynamic load is unstable when the relative humidity is 50%, and at 50 ℃ with 100% relative humidity, applying a dynamic load has a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the fuel cell performances.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 showed that both the upstream and middle catalyst layers of the cell were unchanged, whereas the downstream cathode catalyst layer thinned as a response to dynamic loa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 dead-ended anode dynamic load
下载PDF
阳极闭口模式下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氮气渗透
2
作者 李子君 王建国 +2 位作者 王树博 李微微 谢晓峰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1-69,共9页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阳极闭口模式潜力巨大,但该模式下运行会引发氮气从阴极向阳极的渗透,导致阳极氢气的摩尔分数降低,PEMFC性能下降,针对这种情况可通过吹扫恢复PEMFC的性能。搭建了阳极闭口模式测试系统,在不同操作条件下进行...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阳极闭口模式潜力巨大,但该模式下运行会引发氮气从阴极向阳极的渗透,导致阳极氢气的摩尔分数降低,PEMFC性能下降,针对这种情况可通过吹扫恢复PEMFC的性能。搭建了阳极闭口模式测试系统,在不同操作条件下进行阳极闭口模式实验,同时建立数学模型研究不同电流密度、化学计量比和温度下,电压和阳极氢气的下降速率以及传输到阳极的氮气积累量,提出实验与仿真结合的方法深入探究闭口模式下气体的传输规律,结果表明:当氢气摩尔分数为0.75时,电压下降到1.4 V,此时性能明显下降,提出相应吹扫策略:氢气摩尔分数在0.8时吹扫最为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阳极闭口 氮气渗透 数值模拟
下载PDF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阳极排放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陈奔 刘阳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83-292,共10页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 PEMFC)阳极工作模式主要包括开口模式、闭口模式和再循环模式.阳极工作模式不同,阳极排放方式也存在差异.对PEMFC在不同阳极工作模式下的排放研究进行总结.结果表明:阳极开口...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 PEMFC)阳极工作模式主要包括开口模式、闭口模式和再循环模式.阳极工作模式不同,阳极排放方式也存在差异.对PEMFC在不同阳极工作模式下的排放研究进行总结.结果表明:阳极开口模式中尾氢直接从出口排出,造成了严重的氢气浪费,而通过采用bleeding模式和阳极级联等操作方式能有效提高燃料利用率;阳极闭口模式结构简单,燃料利用率高,但“水淹”和氮积聚影响电池的性能和耐久性,可通过优化阳极排放方式来加以改善;阳极再循环模式兼具高性能和高效率等优点,再循环模式包括基于机械循环泵或电化学氢泵的主动再循环方式和基于引射器的被动再循环方式,其阳极排放方式以定期吹扫排放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阳极排放 开口模式 闭口模式 再循环模式
下载PDF
高含水条件下CO_2混相驱替实验 被引量:13
4
作者 吕成远 王锐 +2 位作者 崔茂蕾 唐永强 周霞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293-1298,共6页
油藏水驱后进行CO_2驱已在油田现场取得了成功,但由于油藏的高含水饱和度,导致了CO_2与原油间的接触方式发生改变,混相过程也受到一定制约。为研究高含水条件对CO_2混相驱的影响,制作了盲端微观可视化模型,进行了水驱前后CO_2混相过程... 油藏水驱后进行CO_2驱已在油田现场取得了成功,但由于油藏的高含水饱和度,导致了CO_2与原油间的接触方式发生改变,混相过程也受到一定制约。为研究高含水条件对CO_2混相驱的影响,制作了盲端微观可视化模型,进行了水驱前后CO_2混相过程微观实验。结合不同含水饱和度条件下的CO_2驱替实验,明确了CO_2混相驱替特征以及含水饱和度对CO_2驱油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含水饱和度会对CO_2与原油的接触过程产生一定的屏蔽作用,注入的CO_2不能直接接触到剩余油,从而导致CO_2与原油的混相过程被大大延缓,进而导致高含水条件下CO_2驱见效时间被推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含水条件 CO2驱 动态混相 盲端模型 驱替特征
下载PDF
SMSBR处理焦化废水的膜污染机理研究 被引量:14
5
作者 李春杰 耿琰 +1 位作者 周琪 顾国维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5-9,共5页
在采用SMSBR处理焦化废水的过程中 ,通过对污泥进行终端过滤来反映膜污染机理 ,着重考察了过滤过程中的阻力分布 ,并通过标准堵塞过滤定律和沉积过滤定律来拟合膜过滤过程 ,从而确定了膜污染的控制因素。污泥的阻力分布试验表明 ,沉积... 在采用SMSBR处理焦化废水的过程中 ,通过对污泥进行终端过滤来反映膜污染机理 ,着重考察了过滤过程中的阻力分布 ,并通过标准堵塞过滤定律和沉积过滤定律来拟合膜过滤过程 ,从而确定了膜污染的控制因素。污泥的阻力分布试验表明 ,沉积层阻力占总阻力的 90 %以上 ,并随压力的升高而增大 ,而内部污染阻力所占比例最小 ;污泥的终端过滤过程严格符合沉积过滤定律 ,即使在过滤初期也不受堵塞过滤的控制 ,这与阻力分布的结果相对应 ;污泥在终端过滤过程中膜的相对通量随过滤时间呈指数衰减趋势 ,并在几分钟内就达到相对稳定值 ,且低压对应较高的相对通量 ,但通量衰减指数和压力之间没有相关性 ;污泥的压密指数为 0 .70 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MSBR 焦化废水 膜污染机理 终端过滤
下载PDF
粘弹性流体在盲端孔隙中的流场 被引量:26
6
作者 张立娟 岳湘安 +1 位作者 刘中春 侯吉瑞 《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748-755,共8页
以带有盲孔的流道模拟油藏中的盲端孔隙 ,应用数值方法研究了上随体Maxwell流体在盲端孔隙中的流动特性。着重分析了流体流变性和盲端倾角对流场的影响规律。计算结果表明 ,驱替液的粘弹性是影响盲端波及效率的重要因素 ;在较大的盲端... 以带有盲孔的流道模拟油藏中的盲端孔隙 ,应用数值方法研究了上随体Maxwell流体在盲端孔隙中的流动特性。着重分析了流体流变性和盲端倾角对流场的影响规律。计算结果表明 ,驱替液的粘弹性是影响盲端波及效率的重要因素 ;在较大的盲端倾角范围内 ,低雷诺数(Re)流动条件下 ,流体的威森博格数 (We )越大 ,孔隙盲端中的流动区域越大 ,滞留区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弹性流体 盲端孔隙 聚合物驱 微观驱油机理 上随体Maxwell本构方程
下载PDF
陶瓷微滤膜用于油田采出水处理的研究 被引量:50
7
作者 王怀林 王忆川 +2 位作者 姜建胜 云金明 王建华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1998年第2期59-64,共6页
综述了微滤膜及过程的一些重要特征介绍了国内外的一些相关研究在大量试验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不同温度、压差、膜面流速、孔径等参数对过滤特性的影响针对膜处理中最为关键的清洗问题,我们设计了脉冲及预处理工艺,有效地延长... 综述了微滤膜及过程的一些重要特征介绍了国内外的一些相关研究在大量试验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不同温度、压差、膜面流速、孔径等参数对过滤特性的影响针对膜处理中最为关键的清洗问题,我们设计了脉冲及预处理工艺,有效地延长了过滤周期同时根据油田采出水对膜面的污染特征,确定了B、C两种清洗剂交替使用的清洗方案并验证了所采用的预处理工艺、清洗工艺、脉冲工艺的可重复性和稳定性,为工业性放大试验奠定了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 微滤膜 过滤 油田注水 注入水处理
下载PDF
黏弹性聚合物溶液在油藏盲端孔隙中的流动特性 被引量:15
8
作者 张立娟 岳湘安 +1 位作者 任国友 刘中春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05-108,共4页
采用上随体Maxwell本构方程,描述油藏条件下以第一法向应力差为主要特征的聚合物溶液的流变性,对黏弹性聚合物溶液在油藏盲端孔隙中的流动特性进行数值模拟,从理论上探讨在低雷诺数流动条件下聚合物溶液的黏弹性和盲端几何形状、倾角对... 采用上随体Maxwell本构方程,描述油藏条件下以第一法向应力差为主要特征的聚合物溶液的流变性,对黏弹性聚合物溶液在油藏盲端孔隙中的流动特性进行数值模拟,从理论上探讨在低雷诺数流动条件下聚合物溶液的黏弹性和盲端几何形状、倾角对孔隙盲端内速度场、应力场及压力场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油藏盲端孔隙中流体的流速随威森博格数的增大而增加,随盲端倾角的增加而减小;油藏盲端应力场随倾角的变化规律与速度场的相似,而在油藏盲端与主流道相交处,应力场随倾角的变化规律则与速度场的不同,其值随倾角的增大而增加;压力波动影响区的范围与流体的弹性变形能力密切相关(其弹性变形主要发生在盲端与孔隙的相交处),其范围随着流体黏弹性的增加不断扩大。流体的黏弹性越大,盲端内的流速和应力就越大,盲端内的压力波动也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藏盲端 黏弹性 聚合物溶液 流动特性 上随体Maxwell本构方程 数值模拟 速度场 应力场 压力场
下载PDF
操作条件对死端微滤膜通量的影响——温度、压力、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12
9
作者 王湛 张新妙 武文娟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6-30,共5页
采用标准孔径为0.1μm的亲水PVDF(聚偏氟乙烯)微滤膜和0.2μm的PTFE(聚四氟乙烯)膜,研究了温度、压力、浓度等操作条件对BSA溶液死端微滤膜通量的影响.实验表明,温度、压力和浓度对微滤膜通量有重要影响,通量随温度升高而增... 采用标准孔径为0.1μm的亲水PVDF(聚偏氟乙烯)微滤膜和0.2μm的PTFE(聚四氟乙烯)膜,研究了温度、压力、浓度等操作条件对BSA溶液死端微滤膜通量的影响.实验表明,温度、压力和浓度对微滤膜通量有重要影响,通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随浓度的增大而减小;当压力上升到0.14MPR时,通量将不随压力变化,达到极限通量.在实验范围内(0.04~0.16MPa,18~30℃),对于去离子水,通量和温度成良好的线性关系,通量随温度、压力的变化关系分别为1n(J/J)。=-0.0219T-13.993和1n(J/△p)w=1.9584△p+5.2834;对于BSA溶液,则在0.04~0.14MPa,20~30℃范围内,通量随温度、压力的变化关系分别为,F/JT=1n(-0.0045T^2+0.2309T)和1n(J/△p)=-3.5767△p+4.6277.溶液浓度增大,稳态通量下降;当溶液浓度达到一定值时,由于滤饼层厚度趋向平衡厚度,稳态通量将近似恒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滤 死端 通量 操作条件 优化
下载PDF
盲端孔道内黏弹性聚合物驱油两相渗流规律 被引量:15
10
作者 钟会影 李园园 +1 位作者 尹洪军 孟宪威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00-105,共6页
已有的聚合物溶液单相渗流理论与实验研究均已证实聚合物的弹性特征能够扩大其在多孔介质内的波及效率。在黏弹性聚合物溶液单相渗流理论的基础上,针对黏弹性聚合物溶液、原油两相流动中弹性对两相渗流的作用机制问题,建立了黏弹性流体... 已有的聚合物溶液单相渗流理论与实验研究均已证实聚合物的弹性特征能够扩大其在多孔介质内的波及效率。在黏弹性聚合物溶液单相渗流理论的基础上,针对黏弹性聚合物溶液、原油两相流动中弹性对两相渗流的作用机制问题,建立了黏弹性流体、牛顿流体的两相渗流控制方程,用VOF方法进行两相界面追踪,以Open FOAM为平台,运用有限体积法对控制方程组数值求解,研究了黏弹性聚合物溶液在盲端孔道内的流动规律。从饱和度分布、速度分布、驱替压差和第一法向应力差变化特征方面,揭示了黏弹性聚合物溶液的微观渗流机理。结果表明:随着松弛时间的增加,即聚合物溶液弹性的增大,两相界面向盲端内部扩展越深,驱油效率越高;当驱替时间达23. 0 s时,松弛时间为0. 100 s的聚合物溶液驱油效率,比松弛时间为0. 001、0. 010 s时分别高19. 0%、9. 2%;聚合物溶液的弹性越大,附加压降越大,其第一法向应力差也越大,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驱油效率。研究结果为油田三次采油聚合物驱油体系设计、筛选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持,同时有益于丰富黏弹性聚合物溶液的驱油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弹性聚合物溶液 两相渗流 OPENFOAM 盲端 驱油效率
下载PDF
TBM施工引水隧洞降温技术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于丽 王晓亮 +2 位作者 王明年 魏军政 田源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778-1784,共7页
TBM施工时,岩温和机械发热所产生的大量热量会导致隧洞内的温度环境恶化,TBM掘进面附近的温度控制是影响连续长距离掘进的重要因素之一。为制定合理的TBM施工段降温措施,采用传热学理论,对采用压入式独头通风的TBM施工隧洞内的温度分布... TBM施工时,岩温和机械发热所产生的大量热量会导致隧洞内的温度环境恶化,TBM掘进面附近的温度控制是影响连续长距离掘进的重要因素之一。为制定合理的TBM施工段降温措施,采用传热学理论,对采用压入式独头通风的TBM施工隧洞内的温度分布规律进行研究,并以引汉济渭岭北段TBM 5#斜井工区为例进行验证。通过引入空调工程中焓值的概念,确定TBM隧洞人工降温的冷负荷,对常见的降温措施进行对比讨论,进而确定TBM施工隧洞的降温措施。研究表明:隧洞内的空气温度与隧洞壁温、通风风温、通风风量、盾构的发热功率、隧洞周长、通风长度、风管侧壁传热系数和隧洞侧壁的换热系数等参数有关;对于TBM掘进面附近高温、高湿的环境,只能采取人工制冷降温措施进行降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水隧洞 TBM 独头压入式通风 降温措施 热量 温度
下载PDF
聚合物溶液及三元复合体系驱替盲端油的微观机理 被引量:8
12
作者 刘中春 岳湘安 +1 位作者 侯吉瑞 张立娟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2002年第6期58-61,共4页
大庆油田聚合物驱已经开始了大规模的工业化应用 ,三元复合驱的矿场试验也已取得了极大的成功。为进一步推动两种技术的应用和完善 ,充分认识其驱油机理 ,利用微观仿真模型 ,对比研究了不同粘弹性体系驱扫盲端残余油的过程 ,并利用界面... 大庆油田聚合物驱已经开始了大规模的工业化应用 ,三元复合驱的矿场试验也已取得了极大的成功。为进一步推动两种技术的应用和完善 ,充分认识其驱油机理 ,利用微观仿真模型 ,对比研究了不同粘弹性体系驱扫盲端残余油的过程 ,并利用界面化学理论 ,解释了驱油过程中产生的界面现象 ,揭示了聚合物、三元复合体系粘弹性效应作用的差异、界限 ,以及粘弹性效应对提高微观驱油效率的不可忽视的作用。聚合物溶液可以很好地驱替盲端油 ,但因刚性水膜的存在而不适于水驱后亲油或中性盲端残余油。三元复合体系具有较强的驱替盲端残余油能力 ,一方面低界面张力可破坏水膜 ,三元复合驱替液深入盲端 ;另一方面 ,体系的粘弹性则使三元复合驱替液接触到更多的残余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溶液 三元复合体系 驱替 盲端孔隙 微观机理 三次采油 粘弹性流体 界面张力
下载PDF
高回收率反渗透海水淡化工艺 被引量:8
13
作者 陈益棠 章宏梓 周倪民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8-42,共5页
目前反渗透海水淡化的回收率小于40%。本文研究开发死端超滤预处理技术和反渗透-纳滤联合脱盐相结合的膜集成海水淡化新工艺,与传统工艺比较,具有装置体积小,产水回收率高等优点。文章介绍了采用新工艺的海水淡化装置样机的试制情况及... 目前反渗透海水淡化的回收率小于40%。本文研究开发死端超滤预处理技术和反渗透-纳滤联合脱盐相结合的膜集成海水淡化新工艺,与传统工艺比较,具有装置体积小,产水回收率高等优点。文章介绍了采用新工艺的海水淡化装置样机的试制情况及现场运行结果。沿岸海水为料液,操作压力1为5.1MPa条件下,操作压力2为2.0MPa条件下,装置脱盐率99.21%,产水量397.3L/h,产水回收率55%。海水淡化装置对海水中Ca2+、Mg2+、Na+、HCO3-、Cl-、SO42-、TDS,总碱度,总硬度的脱除率分别为99%,99.6%,99.21%,95%,99.35%,98.48%,99.21%,95%,99.4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艺过程 海水淡化 膜集成脱盐工艺 反渗透-纳滤 死端超滤技术
下载PDF
复合体系启动水驱残余油微观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袁颖婕 侯吉瑞 +2 位作者 姜康 鞠鹏 刘必心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CAS 2012年第5期40-43,47,共5页
采用微观模拟技术,对三元/二元体系启动水驱后残余油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复合体系的高黏弹性及低界面张力特性能够以将油珠拉成油丝、剥离油膜、乳化并携带油滴等方式,大幅度降低水驱后的盲端、簇状、柱状残余油,增加乳化油滴数量,提高... 采用微观模拟技术,对三元/二元体系启动水驱后残余油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复合体系的高黏弹性及低界面张力特性能够以将油珠拉成油丝、剥离油膜、乳化并携带油滴等方式,大幅度降低水驱后的盲端、簇状、柱状残余油,增加乳化油滴数量,提高驱油效率;当模型水驱采收率为50%时,碱-活性剂-聚合物(ASP)体系最终采收率可达81.2%,SP体系可达85.1%,采收率增幅分别为31.2%和35.1%;等黏度的无碱体系比三元体系驱油效率更高,无碱复合驱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驱 微观模型 盲端残余油 乳化油滴 三元/无碱复合体系
下载PDF
CO2启动盲端孔隙残余油的微观特征 被引量:4
15
作者 陈兴隆 韩海水 +1 位作者 李实 俞宏伟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0-56,共7页
低渗透油藏中存在大量的盲端孔隙,其中赋存的原油通常难以被水驱启动,成为水驱残余油的一种表现形式。建立玻璃刻蚀微观盲端孔隙模型,饱和油后开展室内实验模拟水驱、CO2非混相驱和CO2混相驱等开发过程,利用微观可视系统观测盲端孔隙中... 低渗透油藏中存在大量的盲端孔隙,其中赋存的原油通常难以被水驱启动,成为水驱残余油的一种表现形式。建立玻璃刻蚀微观盲端孔隙模型,饱和油后开展室内实验模拟水驱、CO2非混相驱和CO2混相驱等开发过程,利用微观可视系统观测盲端孔隙中残余油在各种驱替方式下的启动特征。实验结果显示,水驱仅可以进入盲端孔隙较浅的区域,难以启动残余油;CO2非混相驱可深入盲端孔隙,部分残余油被启动,并沿内壁流出,进入主通道;CO2混相驱则可以驱替盲端孔隙深部的残余油,且随着CO2注入孔隙体积倍数的增大,基本可以将盲端孔隙中的原油驱替干净。分析认为,水驱仅依靠压力变化及流体弹性启动极少量的盲端孔隙残余油,而超临界CO2则可以不停地与残余油发生组分交换,通过流体间的传质作用进入盲端孔隙,从而启动大量残余油。因此,超临界CO2不仅对常规驱替介质波及的可流动孔隙具有较高的驱油效率,还可以启动盲端孔隙中的残余油,降低残余油饱和度,提高采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驱 盲端孔隙 残余油 微观驱替 提高采收率
下载PDF
聚合物溶液黏弹性驱油微观机理 被引量:10
16
作者 白玉湖 张贤松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52-856,共5页
采用力学分析方法,针对被毛管力束缚在孔喉处的残余油,突扩孔隙空间的残余油以及盲端残余油,理论上分析了聚合物溶液黏弹性驱油微观机理,分别得到了聚合物溶液黏弹性作用下微观残余油动用增量表达式。当考虑黏弹性时,孔喉处可动油的临... 采用力学分析方法,针对被毛管力束缚在孔喉处的残余油,突扩孔隙空间的残余油以及盲端残余油,理论上分析了聚合物溶液黏弹性驱油微观机理,分别得到了聚合物溶液黏弹性作用下微观残余油动用增量表达式。当考虑黏弹性时,孔喉处可动油的临界半径要大于单考虑聚合物溶液黏性时的临界半径,这使得一部分原来不流动的孔喉残余油滴会发生流动,原来可动的油滴更容易动起来,提高了残余油动用程度。分析结果表明,单依靠聚合物溶液的黏性几乎不可能把盲端残余油驱替出来。当考虑聚合物溶液黏弹性的挤出胀大效应时,会进一步将突扩孔隙空间内、盲端残余油驱替出来。提出了表示毛管力和重力相对大小的无量纲量,当该无量纲量越大时,理论推导的突扩孔隙空间及盲端残余油动用量表达式就越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溶液 黏弹性 孔喉残余油 盲端残余油 无量纲量
下载PDF
终端陶瓷膜法海水淡化预处理 被引量:3
17
作者 柏其亚 刘学文 +1 位作者 范益群 邢卫红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6-89,共4页
采用低能耗的终端过滤方式进行陶瓷膜法海水淡化预处理,比较了"絮凝沉降+陶瓷膜"和"砂滤+陶瓷膜"两种预处理工艺.前者延长了膜再生周期,其陶瓷膜的平均渗透通量是后者的1.6倍,达到220 L/(m2.h),产水回收率大于90%.... 采用低能耗的终端过滤方式进行陶瓷膜法海水淡化预处理,比较了"絮凝沉降+陶瓷膜"和"砂滤+陶瓷膜"两种预处理工艺.前者延长了膜再生周期,其陶瓷膜的平均渗透通量是后者的1.6倍,达到220 L/(m2.h),产水回收率大于90%.经陶瓷膜预处理后的产水水质稳定,达到反渗透膜的进水水质要求.结果表明,"絮凝沉降+陶瓷膜"预处理工艺明显优于"砂滤+陶瓷膜"预处理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膜 海水淡化 预处理 终端过滤
下载PDF
关键部件对自由活塞斯特林制冷机制冷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8
作者 陈曦 武卫东 +2 位作者 张华 吴亦农 陈楠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21-424,共4页
实验测试了两种不同丝网蓄冷器的流阻特性及其对整机制冷性能的影响,表明在低温下需要设计小空隙率,而在高温区需要设计大空隙率.通过改变冷头材料,实验测试了冷头表面温度的变化情况.比较了不同制冷量下两种冷头的表面温差,表明制冷量... 实验测试了两种不同丝网蓄冷器的流阻特性及其对整机制冷性能的影响,表明在低温下需要设计小空隙率,而在高温区需要设计大空隙率.通过改变冷头材料,实验测试了冷头表面温度的变化情况.比较了不同制冷量下两种冷头的表面温差,表明制冷量越大,冷头材料导热系数对两者表面温差的影响越大.通过粘贴排出器垫块,改变冷端死容积.分析了死容积对整机性能的影响,在200 K温度以下,死容积越小,制冷性能越好,但在240 K以上的高温区,制冷性能受死容积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活塞斯特林制冷机 蓄冷器 冷头 死容积
下载PDF
死端微滤通量预测模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新妙 王湛 刘美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79-185,共7页
为了对死端微滤通量进行准确预测,介绍了死端微滤通量预测过程中通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溶质和膜的相互作用,简要总结了死端微滤分离机理的研究现状,系统介绍了死端微滤过程中通量的预测模型--堵塞模型和阻力叠加模型等,并简要评述了各类... 为了对死端微滤通量进行准确预测,介绍了死端微滤通量预测过程中通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溶质和膜的相互作用,简要总结了死端微滤分离机理的研究现状,系统介绍了死端微滤过程中通量的预测模型--堵塞模型和阻力叠加模型等,并简要评述了各类模型的优缺点及其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滤 死端 通量
下载PDF
平板膜生物反应器中超滤膜筛选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文标 吴志超 +1 位作者 顾国维 刘鸿霞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2-54,共3页
膜的筛选应该按照膜所要应用的实际工况即错流过滤的方式来进行。结果表明,根据1 h的过滤试验筛选膜,可能会带来不正确的结果,并确定筛选试验的过滤时间为4 h。试验最终选择PVDF膜为后续试验用膜。
关键词 膜筛选 死端过滤 错流过滤 平板膜 超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