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8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mparison of the pulmonary dead-space fraction derived from ventilator volumetric capnography and a validated equation in the survival prediction of patients with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被引量:6
1
作者 Yu-Jiao Zhang xin-Jing Gao +5 位作者 Zhi-Bo Li Zhi-Yong Wang Quan-Sheng Feng Cheng-Fen Yin Xing Lu Lei Xu 《Chinese Journal of Traumatology》 CAS CSCD 2016年第3期141-145,共5页
Purpose: This prospective observational study aims to evaluate the accuracy of dead-space fraction derived from the ventilator volumetric capnography (volumetric CO2) or a prediction equation to predict the surviva... Purpose: This prospective observational study aims to evaluate the accuracy of dead-space fraction derived from the ventilator volumetric capnography (volumetric CO2) or a prediction equation to predict the survival of mechanically ventilated patients with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RDS). Methods: Consecutive VDJVT measurements were obtained based upon a prediction equation validated by Frankenfield et al for dead-space ventilation fraction: VD/VT = 0.320 + 0.0106 (PaCO2-ETCO2) 4- 0.003 (RR) + 0.0015 (age) in adult patients who had infection-related severe pneumonia and were confirmed as having ARDS. Here PaCO2 is the arterial 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 in mmHg; ETC02, the end- tidal carbon dioxide measurement in mmHg; RR, respiratory rate per minute; and age in years. Once the patient had intubation, positive end expiratory pressure was adjusted and after Phigh reached a steady state, VD/VT was measured and recorded as the data for the first day. VD/VT measurement was repeated on days 2, 3, 4, 5 and 6. Meanwhile we collected dead-space fraction directly from the ventilator volu- metric CO2 and recorded it as Vd/Vt. We analyzed the changes in VD/VT and Vd/Vt over the f-day period to determine their accuracy in predicting the survival of ARDS patients. Results: Overall, 46 patients with ARD5 met the inclusion criteria and 24 of them died, During the first 6 days of intubation, VD/VT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nonsurvivors on day 4 (0.70 ± 0,01 vs 0.57 ± 0.01 ), day 5 (0.73 ± 0.01 vs, 0.54 ± 0.01 ), and day 6 (0.73 ±0,02 vs. 0.54 ± 0.01 ) (all p - 0.000). Vd/Vt showe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n days 1-4 but it was much higher in nonsurvivors on day 5 (0.45 ± 0.04 vs. 0.41 ±0.06) and day 6 (0.47 ± 0,05 vs. 0.40 ± 0.03) (both p - 0.008). VD/VT on the fourth day was more accurate to predict survival than Vd/Vt. The area under the receiver-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for VD/VT and Vd/Vt in evaluating ARDS patients survival was day 4 (0,974 ± 0.093 vs. 0.701 ± 0.023, p = 0.0024) with the 95% confidence interval being 0.857-0.999 vs, 0.525-0.84L Conclusion: Compared with Vd/Vt derived from ventilator volumetric CO2, VD/VT on day 4 calculated by Frankenfield et al's equation can more accurately predict the survival of ARDS pati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dultRespiration artificialPulmonary dead-space fractionSurvivalVolumetric capnography
原文传递
智能枯枝清理收纳车设计
2
作者 刘怡菲 程旭锋 《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 2024年第5期37-40,共4页
随着国家对城市绿化和环境保护的重视,城市公园和绿地的维护工作量也逐渐增加。其中一部分工作如割草、灌溉等已经实现机械化和智能化,但枯枝清理工作仍需要依赖人工,效率低。为此,设计一款智能枯枝清理收纳车,用于自主识别并清理枯枝,... 随着国家对城市绿化和环境保护的重视,城市公园和绿地的维护工作量也逐渐增加。其中一部分工作如割草、灌溉等已经实现机械化和智能化,但枯枝清理工作仍需要依赖人工,效率低。为此,设计一款智能枯枝清理收纳车,用于自主识别并清理枯枝,以提高城市绿地的维护效率,并为推动林机装备产品智能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林机装备 枯枝清理 城市绿地维护
下载PDF
考虑死区特性的全桥型MMC状态空间平均化建模方法
3
作者 潘可盈 井航 +1 位作者 冯谟可 许建中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141-150,共10页
为避免同侧互补导通的功率管发生直通短路故障,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MC)中开关器件需要设置死区时间,死区的存在会产生死区效应且死区难以被彻底消除。随着电力电子器件开关频率的不断提高,死区占比增加,死区影响已不容忽视。针对死区... 为避免同侧互补导通的功率管发生直通短路故障,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MC)中开关器件需要设置死区时间,死区的存在会产生死区效应且死区难以被彻底消除。随着电力电子器件开关频率的不断提高,死区占比增加,死区影响已不容忽视。针对死区效应越来越显著和MMC仿真耗时过长的问题,提出一种考虑死区特性的提速模型。首先,对级联子模块含死区时间的实际开关状态进行端口工况特征扫描,通过含死区的端口特性识别出各子模块实际工作模态,建立状态空间方程。其次,基于状态空间平均法,以占空比为纽带统一子模块不同的模态性质,建立子模块分立元件模型。进一步,根据平均值模型的解耦特性,建立桥臂集中模型,提高仿真建模效率。最后,在PSCAD/EMTDC仿真软件平台上分别搭建全桥型MMC的详细模型、子模块分立元件模型与桥臂集中模型。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和运行效率,可以更好地满足实际工程仿真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 死区 状态空间平均法 平均值模型 高效电磁暂态建模
下载PDF
改良式俯仰交替卧位改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机械通气患者肺功能临床效果评估 被引量:4
4
作者 王春丹 穆记兰 +2 位作者 刘丹 王相如 周祥 《中国医学装备》 2023年第3期109-112,共4页
目的:评估改良式俯仰交替卧位改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机械通气患者肺功能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医院收治的80例拟行机械通气的ARDS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两组均进行俯卧位机械通气(PPV)治疗,其中... 目的:评估改良式俯仰交替卧位改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机械通气患者肺功能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医院收治的80例拟行机械通气的ARDS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两组均进行俯卧位机械通气(PPV)治疗,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俯卧位2 h+仰卧位3 h的循环体位;观察组患者采取改良式俯仰交替卧位(俯卧位4 h+仰卧位1 h循环),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呼吸频率(R)、心率(HR)、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肺损伤预测评分(LIPS)等临床资料。并分别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患者的血气分析指标、血流动力学指标、死腔分数生理死腔(VD)与潮气量(VT)的比值(VD/VT)及呼吸动力学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心脏指数(CI)、每搏输出量(SV)及每搏输出量变异率(SVV)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同时间点两组患者MAP、CVP、CI、SV及SVV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治疗后VD/V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80,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动脉血氧分压(PaO_(2))、氧合指数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pH值水平均明显低于同组治疗前;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氧合指数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397,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气道阻力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前;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气道阻力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201,P<0.05)。结论:PPV可有效改善ARDS患者临床症状,其中治疗期间采取改良式俯仰交替卧位对改善患者氧合指数及VD/VT方面具有一定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流动力学 死腔分数 氧合指标 机械通气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改良式俯仰交替卧位
下载PDF
防护口罩的过滤性及舒适性评价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梅 张宏顺 +2 位作者 蒋绍锋 周静 孙承业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23年第3期49-53,共5页
目的:对国内市场上常见的防护口罩的过滤性及舒适性进行评价,为防护口罩改进提升提供依据。方法:采取线上销售平台和线下调研的抽样方法,选取国内市场上常见的77款防护口罩,参照GB 19083—2010《医用防护口罩技术要求》和GB 2626—2019... 目的:对国内市场上常见的防护口罩的过滤性及舒适性进行评价,为防护口罩改进提升提供依据。方法:采取线上销售平台和线下调研的抽样方法,选取国内市场上常见的77款防护口罩,参照GB 19083—2010《医用防护口罩技术要求》和GB 2626—2019《呼吸防护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对其过滤效率、呼吸阻力和死腔进行检测。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防护口罩的过滤效率符合国家标准的不足75%,颗粒物防护口罩滤材的过滤效率较医用防护口罩更稳定;舒适性指标的合格率高于过滤效率,其中死腔全部合格且测试结果远低于标准要求;不同类型口罩在舒适性指标测评结果上不存在差异(P>0.05),口罩的折叠方式会影响舒适性指标测评结果(P<0.05)。结论:目前国内防护口罩的过滤性及舒适性有待进一步提高,高效低阻滤材的防护口罩是今后的研发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护口罩 过滤效率 舒适性 呼吸阻力 死腔
下载PDF
基于多色彩空间的YOLOv5松枯死树检测方法 被引量:3
6
作者 游子绎 王文瑾 +4 位作者 邵历江 郭丹 吴松青 黄世国 张飞萍 《生物安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82-289,共8页
【目的】针对在松枯死树监测实践中,从无人机航拍RGB影像中自动识别松枯死树漏检率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生产应用场景下基于多色彩空间的YOLOv5松枯死树高精度自动识别新方法。【方法】利用无人机采集大面积松材线虫病发生林分的RGB图像,... 【目的】针对在松枯死树监测实践中,从无人机航拍RGB影像中自动识别松枯死树漏检率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生产应用场景下基于多色彩空间的YOLOv5松枯死树高精度自动识别新方法。【方法】利用无人机采集大面积松材线虫病发生林分的RGB图像,用Pix4Dmapper软件拼接,用LabelImg开源软件建立VOC格式的松枯死树数据集,分别用Faster R-CNN、YOLOv3、YOLOv4、YOLOv5、SSD和EfficientDet等6种基于深度学习的目标检测算法对数据集进行训练和测试,以精确率、召回率、平均准确率以及F 1分数作为评价指标筛选出最优目标检测算法;然后将采集的RGB图像转换成LAB和HSV色彩空间图像,再将这3个色彩空间的图像分别用最优目标检测算法进行训练,得到目标在每个色彩空间的边界框,使用非极大值抑制算法对这些边界框进行处理,得到最优边界框实现松枯死树自动识别。【结果】6种算法均取得良好效果,其中YOLOv5模型为最优算法,其精准率、平均查准率和F 1分数在6种算法中均最高,分别达到97.58%、82.40%和0.85。通过3个色彩空间融合后,反映漏检情况的召回率由74.54%提高到98.99%,平均准确率提升至98.39%。【结论】基于多色彩空间的YOLOv5模型能够显著提高从无人机航拍RGB影像中检测松枯死树的精度,为松枯死树监测提供了有力工具,也有助于松材线虫病的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影像 松枯死树 深度学习 多色彩空间 松材线虫病
下载PDF
基于计算流体力学的口罩舒适性研究综述
7
作者 丁丹 陈廷 《产业用纺织品》 2023年第1期1-8,共8页
首先从密合性和舒适性的角度阐述了口罩目前存在的问题,介绍了口罩在原材料和结构改良方面的研究进展。然后,从人体头部和口罩模型的建立、气体流场的数值模拟及死腔的改进等三个方面,综述了计算流体力学在口罩与面部之间空隙内气体流... 首先从密合性和舒适性的角度阐述了口罩目前存在的问题,介绍了口罩在原材料和结构改良方面的研究进展。然后,从人体头部和口罩模型的建立、气体流场的数值模拟及死腔的改进等三个方面,综述了计算流体力学在口罩与面部之间空隙内气体流场及口罩舒适性方面的研究现状,指出利用气体流场数值模拟可得到口罩与面部之间空隙内的气体速度、温度和组分浓度的分布,能为口罩的设计提供依据。最后,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罩 死腔 密合性 舒适性 计算流体力学 气体流场 数值模拟
下载PDF
级联H桥型电力电子变压器平均值模型 被引量:2
8
作者 徐婉莹 郑聪慧 +1 位作者 许建中 赵成勇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90-196,共7页
针对电力电子变压器仿真效率较低和死区效应越来越显著的问题,基于级联H桥型双有源桥结构电力电子变压器,提出一种考虑死区效应的平均值模型。首先,计及寄生参数将双有源桥单元简化为一阶RL电路,分析各个死区工况下电压电流特性,求解电... 针对电力电子变压器仿真效率较低和死区效应越来越显著的问题,基于级联H桥型双有源桥结构电力电子变压器,提出一种考虑死区效应的平均值模型。首先,计及寄生参数将双有源桥单元简化为一阶RL电路,分析各个死区工况下电压电流特性,求解电流的平均化解析表达式,通过等效电流源代替全桥及高频变压器实现对双有源桥单元的平均值建模。其次,基于状态空间平均法,通过占空比将H桥整流单元各工况整合为一个统一的模型,进而使用受控源代替H桥整流单元与交流电网、双有源桥的接口电路。最后,建立输入侧串联输出侧并联型的级联H桥型电力电子变压器平均值模型并给出计算流程。在PSCAD/EMTDC仿真软件上分别搭建电力电子变压器详细模型与平均值模型,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和运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级联H桥型电力电子变压器 双有源桥 死区效应 平均值模型 状态空间平均法
下载PDF
3H桥开关次数均衡死区消除SVPWM 被引量:3
9
作者 宋春伟 何金龙 李刚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0-87,109,共9页
针对死区时间引起H桥拓扑各桥臂输出电压波形偏离给定参考电压的问题,根据一个开关周期内调制波与输出电流极性提出了具有12种导通状态的新型开关方式。基于新型开关方式提出了3H桥开关次数均匀分布死区消除SVPWM方案。以三相感应电机... 针对死区时间引起H桥拓扑各桥臂输出电压波形偏离给定参考电压的问题,根据一个开关周期内调制波与输出电流极性提出了具有12种导通状态的新型开关方式。基于新型开关方式提出了3H桥开关次数均匀分布死区消除SVPWM方案。以三相感应电机作为负载,推导出采用死区消除SVPWM后,在输出电流过零处工频与高频工作桥臂具有的天然死区时间。MCU输出各桥臂上下开关管相位互差180°SVPWM信号以及表征调制波与输出电流极性的电平信号,而后信号经FPGA处理后获得死区消除SVPWM信号。实验结果中给出了在相同参考电压下,采用死区消除SVPWM时输出电压最大偏离给定电压在1.3%左右,而采用有死区SVPWM时最大偏离给定电压在23%左右。由此可见,由MCU与FPGA相结合的数字系统能够很好地实现开关次数均衡死区消除SVPWM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变器 H桥 空间矢量 脉宽调制 死区 开关次数
下载PDF
“死火”不“死”:《死火》的时空诗学与对话结构
10
作者 贾荣华 《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79-87,94,共10页
学界关于《死火》的解读可谓是众说纷纭。如果通过对《死火》文本的精细解读以及利用时空诗学的相关理论介入对于《死火》文本的分析,则可能更好地阐明其中蕴含的隐喻性意义。笔者通过文本细读,揭示出《死火》中存在的两个空间和两个主... 学界关于《死火》的解读可谓是众说纷纭。如果通过对《死火》文本的精细解读以及利用时空诗学的相关理论介入对于《死火》文本的分析,则可能更好地阐明其中蕴含的隐喻性意义。笔者通过文本细读,揭示出《死火》中存在的两个空间和两个主体的文本结构,探究“死火”形象的发生环境;通过一种媒介空间和处于其中的“死火”形象的二元矛盾来论证《死火》是一个现在与过去相连通且互为表达的回忆性言说文本;并由以上二者可以揭示出《死火》中的具体隐喻性含义与双重对话结构,阐发“死火”不“死”的深层意蕴与当代思想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火》 空间 隐喻 时间 对话
下载PDF
ABR 反应器的性能及水力特性研究 被引量:31
11
作者 郭静 李清雪 +2 位作者 马华年 王冬云 史长林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17-20,共4页
通过试验研究了ABR的处理效率及水力特性。在温度T=25~28℃,HRT=22.8~29.5h,容积负荷Nv=5.03~19.14kgCOD/m3·d,ABR的COD去除率达到84%以上,甲烷产率为0.36LCH... 通过试验研究了ABR的处理效率及水力特性。在温度T=25~28℃,HRT=22.8~29.5h,容积负荷Nv=5.03~19.14kgCOD/m3·d,ABR的COD去除率达到84%以上,甲烷产率为0.36LCH4/gCOD进水。当HRT=16~26.38h时,ABR死区百分率为4.62~15.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水处理 ABR反应器 厌氧处理工艺 COD去除率
下载PDF
煤屑瓦斯全程扩散规律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3
12
作者 韩颖 张飞燕 +1 位作者 余伟凡 蒋承林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699-1703,共5页
为深入探讨煤屑瓦斯全程扩散规律,基于传感器及计算机数据采集技术,运用瓦斯流量测定装置,完整测定了煤屑瓦斯在整个解吸期间的扩散过程;利用Matlab曲线拟合工具,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了煤屑瓦斯全程扩散规律曲线。研究表明:煤屑瓦... 为深入探讨煤屑瓦斯全程扩散规律,基于传感器及计算机数据采集技术,运用瓦斯流量测定装置,完整测定了煤屑瓦斯在整个解吸期间的扩散过程;利用Matlab曲线拟合工具,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了煤屑瓦斯全程扩散规律曲线。研究表明:煤屑瓦斯流量在扩散瞬间达到峰值,此后随时间的延长逐渐衰减,最终无限趋近于0;煤样罐内"死空间"的存在导致峰值出现,其出现时刻与喷口面积有关;在区间(0,t)内,扩散曲线存在一条水平渐近线Qv=0,但少数学者提出的铅直渐近线并不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屑 瓦斯扩散 峰值 死空间 喷口面积
下载PDF
ABR反应器结构对水力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7
13
作者 胡细全 刘大银 蔡鹤生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69-374,共6页
ABR反应器的结构决定了反应器的流态 ,从而控制着可能达到的处理效率 .为进行反应器结构优化设计 ,首次研究了ABR的下、上向流室宽度比、折流板底端距底板距离和折流板折角等结构参数与ABR水力特性之间的关系 .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的典... ABR反应器的结构决定了反应器的流态 ,从而控制着可能达到的处理效率 .为进行反应器结构优化设计 ,首次研究了ABR的下、上向流室宽度比、折流板底端距底板距离和折流板折角等结构参数与ABR水力特性之间的关系 .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的典型结构由一系列相同结构单元串联组成 .反应器的水力特性可通过研究单个单元的水力特性推知 .采用停留时间分布RTD (residencetimedistribution)方法研究了反应器各结构参数的变化对一个 5 .2 5L的ABR单元清水水力特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 :ABR的死区较小 ,远低于其他厌氧生物反应器 ;流态接近理想推流式 ;下、上向流室宽度比不宜过小 ,最佳值为 1∶3;折流板底端距底板距离与死区在本试验所取范围内 (1~ 5cm)成正比关系 ;折流板折角以 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R 结构 水力特性 死区
下载PDF
呼吸防护用品的人机工效学问题分析 被引量:15
14
作者 邱曼 王生 刘铁民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2期139-143,共5页
呼吸防护用品符合人的形态与生理特征,才能保证其防护效果和舒适性。笔者从人体的面部形态与生理机能角度,分析了呼吸防护用品与人体的适配性,系统提出密合性、呼吸阻力、死腔、视野等呼吸防护用品的人机工效学问题。该论文取得的成果,... 呼吸防护用品符合人的形态与生理特征,才能保证其防护效果和舒适性。笔者从人体的面部形态与生理机能角度,分析了呼吸防护用品与人体的适配性,系统提出密合性、呼吸阻力、死腔、视野等呼吸防护用品的人机工效学问题。该论文取得的成果,对进一步丰富呼吸防护用品人机工效学研究内容,指导呼吸防护用品的设计与生产,提升我国呼吸防护用品的防护效果与核心竞争力,以期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防护用品 密合性 呼吸阻力 死腔 视野 热应激 人机工效
下载PDF
死腔负荷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功能、呼吸肌功能和运动耐力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12
15
作者 赵立 鲁继斌 +1 位作者 杨淑芹 朱丽华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20期30-35,共6页
目的评价死腔负荷对通气功能和呼吸肌的影响,测试呼吸肌氧耗的检测方法,探讨呼吸肌氧耗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运动耐力下降中的作用。方法36例中度COPD患者和29例年龄相近健康对照者在300 ml呼吸管路死腔(46 cm长)负荷下,完成30 W或5... 目的评价死腔负荷对通气功能和呼吸肌的影响,测试呼吸肌氧耗的检测方法,探讨呼吸肌氧耗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运动耐力下降中的作用。方法36例中度COPD患者和29例年龄相近健康对照者在300 ml呼吸管路死腔(46 cm长)负荷下,完成30 W或55 W恒定功率运动试验,并在死腔负荷下检测运动前后肺功能和运动中分钟通气量(E)和摄氧量(O2)。结果无论COPD或健康对照组,在静息状态或运动后,增加300 ml死腔对FVC,FEV和FEV1/FVC无显著影响。COPD组静息死腔负荷下FVC,FEV1和FEV1/FVC分别为(3.03±0.15) L, (1.95±0.09) L, 和0.65±0.03,55 W运动后上述指标分别为(3.03±0.18) L, (2.00±0.13) L 和0.66±0.03,(P>0.05)。每1例受试个体,无论静息或运动中,附加死腔均导致E和O2在原有基础上显著增加,卸除死腔后E和 O2回落。附加死腔负荷后不同代谢状态下,O2由(266.3±11.5) ml/min增至(460.6±44.5) ml/min(静息),(548.9±35.8) ml/min 至(751.4±28.0) ml/min(30W运动),及(1004.0±56.3) ml/min至(1276.1±50.2) ml/min(55 W运动)(P<0.001)。死腔负荷下O2的增加量(△O2)在静息和低强度(30 W运动)时,COPD组和健康对照组之间无显著差异。在中等强度(55W)运动时,COPD组△V觶O2显著高于对照组[(272.0±23.5) ml/min与(193.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PD 死腔负荷 通气功能 呼吸肌疲劳 呼吸肌氧耗 运动耐力
下载PDF
低氧死腔通气与屏气试验对脑血管反应性测试的对比观察 被引量:8
16
作者 居克举 钟玲玲 +3 位作者 倪小宇 夏磊 薛刘军 曹化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02-105,共4页
目的通过低氧死腔通气与屏气试验的对比,探讨低氧死腔通气在血管运动反应性(VMR)测试中的应用前景。方法选择门诊或住院进行TCD检测的患者,先后进行屏气试验及低氧死腔通气,并计算其VMR进行对比分析。记录患者的配合程度、耐受情况及不... 目的通过低氧死腔通气与屏气试验的对比,探讨低氧死腔通气在血管运动反应性(VMR)测试中的应用前景。方法选择门诊或住院进行TCD检测的患者,先后进行屏气试验及低氧死腔通气,并计算其VMR进行对比分析。记录患者的配合程度、耐受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入组35例患者,屏气试验有7例(20%)患者因配合不佳退出研究,而低氧死腔通气仅有2例(5.71%)因配合不佳退出,最终26例患者纳入研究。屏气试验除屏气后代偿性呼吸增快外,基本没有不良反应;低氧死腔通气不良反应主要表现在通气末期呼吸频率加快加深,心率增快,脉氧轻度下降,但停止通气后很快恢复。纳入研究的26例患者在屏气试验前及低氧死腔通气前的平均血流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屏气试验后及低氧死腔通气后平均血流速度均明显升高,且二者相关性良好(P<0.001),低氧死腔通气的VMR值明显高于屏气试验(P<0.001)。屏气试验平均血流速度曲线表现为轻度下降后迅速升高的单向曲线,而低氧死腔通气则表现为短时下降后较缓上升的曲线,有一平台期。结论低氧死腔通气可以有效改善患者不能配合的影响,避免缺氧造成不耐受,所测定的VMR值较屏气试验更加精确,并且能反应血管的最大反应能力,具有更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反应性 低氧死腔通气 屏气试验 TCD
下载PDF
气腹对动脉血-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差的影响 被引量:19
17
作者 廖婧华 林财珠 高友光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767-769,共3页
目的观察腹腔镜手术时气腹对动脉血-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差(Pa-ETCO2)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腹腔镜妇科手术患者45例,术中采用压力控制通气模式,RR14次/分,Paw16cmH2O。采集桡动脉血测定PaCO2,同时记录PETCO2,计算Pa-ETCO2和Pa-ETCO2/PaCO2... 目的观察腹腔镜手术时气腹对动脉血-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差(Pa-ETCO2)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腹腔镜妇科手术患者45例,术中采用压力控制通气模式,RR14次/分,Paw16cmH2O。采集桡动脉血测定PaCO2,同时记录PETCO2,计算Pa-ETCO2和Pa-ETCO2/PaCO2。结果在气腹前和气腹后30、60min,Pa-ETCO2和Pa-ETCO2/PaCO2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气腹后30、60min患者PaCO2和PETCO2明显高于气腹前和气腹后30、60min(P<0.05)。在气腹终止后5min,Pa-ETCO2和Pa-ETCO2/PaCO2明显高于气腹前和气腹后30、60min(P<0.05)。结论气腹终止后不能用PETCO2来预测PaCO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腹 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 无效腔
下载PDF
不同方法滴定呼气末正压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循环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12
18
作者 黄丽萍 符晖 +2 位作者 王桥生 汤石林 彭良善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4期2141-2146,共6页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滴定呼气末正压(PEEP)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循环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采用单中心前瞻性自身对照观察性方法,选择早期中重度ARDS患者,先予以患者充分肺复张,然后在PEEP递减过程中分别使用最佳氧合法、最佳顺应...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滴定呼气末正压(PEEP)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循环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采用单中心前瞻性自身对照观察性方法,选择早期中重度ARDS患者,先予以患者充分肺复张,然后在PEEP递减过程中分别使用最佳氧合法、最佳顺应性法和最小死腔分数法为患者滴定最佳PEEP,分别观察不同的PEEP对患者呼吸力学、血气分析结果和循环动力学的影响。结果共纳入符合标准的患者19例,其中男13例,女6例,年龄(49±11)岁。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评分为(20.8±6.41)分,中度ARDS 12例、重度ARDS 7例。最佳氧合法所滴定的PEEP水平为(16.7±3.7)cm H_2O,显著高于患者的基线水平(5.0±0.0)cm H_2O、最佳顺应性法(10.9±2.9)cm H_2O和最小死腔分数法(11.5±3.8)cm H_2O的水平(P<0.05)。在各方法滴定的PEEP水平下,最佳氧合法得到的氧合指数即动脉血氧分压/吸氧浓度为(313.7±88.5)mm Hg,显著高于基线水平(151.7±49.2)mm Hg,最佳顺应性法(268.6±92.6)mm Hg和最小死腔分数法的(261.7±71.4)mm Hg(P<0.05);但对肺静态顺应性[(49.7±12.25)m L/cm H2O]和死腔分数即死腔潮气量/呼出潮气量[(58.9±15.87)%]的改善不如最佳顺应性法[(63.3±9.88)m L/cm H2O和(53.3±11.63)%]和最小死腔分数法[(62.5±14.73)m L/cm H_2O和(50.1±9.41)%](P<0.05);与最佳顺应性法和最小死腔分数法相比,最佳氧合法会导致明显升高的中心静脉压[(18.6±5.9)cm H_2O vs(14.8±3.8)cm H_2O vs(15.1±3.7)cm H_2O,P<0.05],明显下降的心输出量(CO)[(3.81±1.32)L/min vs(4.28±0.99)L/min vs(4.32±1.44)L/min,P<0.05]和氧输送(DO_2)[(472.1±133.78)mL/min vs(501.8±99.89)mL/min vs(509.4±103.47)mL/min,P<0.05],但心率[(95.3±9.5)次/min vs(91.9±8.6)次/min vs(90.7±12.7)次/min],平均动脉压[(64.9±14.4)mm Hg vs(73.4±12.6)mmHg vs(73.3±7.8)mmHg]和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67.74±10.26)%vs(70.53±11.54)%vs(68.87±15.64)%]在3种方法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最佳氧合法所滴定的PEEP水平最高,但显著降低CO和DO_2,而最佳肺顺应性法和最小死腔通气法滴定的PEEP水平较低,但对患者CO和DO_2无显著性影响,临床医师对ARDS患者进行PEEP滴定时需充分考虑其对循环动力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呼气末正压 肺顺应性 死腔 心输出量
下载PDF
凝血试验真空管“死腔”所致APTT、PF4偏差探讨 被引量:21
19
作者 丛玉隆 吴丽媛 殷宗健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263-264,共2页
目的 探讨“有死腔”凝血试验管收集的血样进行血小板功能和肝素治疗患者APTT结果的偏差及机制。方法 将 2 0例肝素治疗心肌梗死患者血液分别收集在无或能形成死腔的采血管中 ,分别进行APTT和PF4检测。结果 “有死腔”的采血管使7例... 目的 探讨“有死腔”凝血试验管收集的血样进行血小板功能和肝素治疗患者APTT结果的偏差及机制。方法 将 2 0例肝素治疗心肌梗死患者血液分别收集在无或能形成死腔的采血管中 ,分别进行APTT和PF4检测。结果 “有死腔”的采血管使7例患者APTT结果缩短 ,PF4活性增强。结论 采血管死腔增加了血小板与管壁或死腔气体的接触而激活血小板 ,释放PF4并中和肝素 ,造成APTT负偏差。建议进行血小板功能试验或APTT用于肝素治疗监测时使用“无死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腔” APTT PF4因子 凝血试验 凝血试验真空管
下载PDF
两种方法配制破伤风抗毒素皮试液的皮试结果对比 被引量:8
20
作者 张小燕 邓国权 +1 位作者 林漓 黄仲甜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26期29-30,33,共3页
目的采用两种破伤风抗毒素皮试液的配置方法进行皮试,并探讨4组两对患者皮试液浓度与结果的关系。方法从947例门诊需要破伤风抗毒素(TAT)皮试的患者排除皮肤对75%酒精过敏患者、12 h内有饮酒的患者和48 h内曾使用H1受体阻断药患者共164... 目的采用两种破伤风抗毒素皮试液的配置方法进行皮试,并探讨4组两对患者皮试液浓度与结果的关系。方法从947例门诊需要破伤风抗毒素(TAT)皮试的患者排除皮肤对75%酒精过敏患者、12 h内有饮酒的患者和48 h内曾使用H1受体阻断药患者共164例。把剩下783例作为研究对象,把其TAT皮肤过敏试验的结果分为4组:把主诉在外院皮试阳性后被转介我院进行脱敏的116例患者的外院皮试结果设为第1组;第2组采用实验方法配制TAT皮试液对第1组116例进行再次皮试,并将第1组与第2组的皮试结果进行来自同一个体对比。余下667例患者按月份奇偶数日分为第3组和第4组:把奇数日的患者设为第3组,按教科书方法配制皮试液进行皮试;把偶数日的患者设为第4组,采用实验方法配制皮试液进行皮试。实验方法是去除注射器和针头的死腔容量和破伤风抗毒素原液<1 mL/支两个干扰因素对配制皮试液的影响后较精确地配制试液进行皮试。结果第2组使用实验法配制破伤风抗毒素皮试液皮试阳性率为61.21%,明显低于同一个体在外院的皮试阳性率100%:第4组使用实验法配制破伤风抗毒素皮试液皮试阳性率为17.30%,明显低于教科书方法配制破伤风抗毒素皮试液皮试阳性率为27.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验显示较精确的破伤风抗毒素皮试液浓度可能明显降低皮试结果的假阳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伤风抗毒素 皮试 假阳性 浓度 死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