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xperimental Study on Allogenic Decalcified Bone Matrix as Carrier for Bone Tissue Engineering 被引量:12
1
作者 郑东 杨述华 +5 位作者 李进 许伟华 杨操 刘勇 潘海涛 黄自锋 《Journal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Medical Sciences)》 SCIE CAS 2004年第2期147-150,共4页
The biocompatibility and osteogenic activity of allogenic decalcified bone matrix (DBM) used as a carrier for bone tissue engineering were studied. Following the method described by Urist, allogenic DBM was made. In v... The biocompatibility and osteogenic activity of allogenic decalcified bone matrix (DBM) used as a carrier for bone tissue engineering were studied. Following the method described by Urist, allogenic DBM was made. In vitro, DBM and bone marrow stromal cell (BMSC) from rabbits were co-cultured for 3-7 days and subjected to HE staining, and a series of histomorphological observations were performed under phase-contrast microscopy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In vivo the mixture of DBM/BMSC co-cultured for 3 days was planted into one side of muscules sacrospinalis of rabbits, and the DBM without BMSC was planted into other side as control. Specimens were collected at postoperative week 1, 2 and 4, and subjected to HE staining, and observed under SEM. The results showed during culture in vitro, the BMSCs adherent to the wall of DBM grew, proliferated and had secretive activity. The in vivo experiment revealed that BMSCs and undifferentiated mesenchymal cells in the perivascular region invaded gradually and proliferated together in DBM/BMSC group, and colony-forming units of chondrocytes were found. Osteoblasts, trabecular bone and medullary cavity appeared. The inflammatory reaction around muscles almost disappeared at the second weeks. In pure DBM group, the similar changes appeared from the surface of the DBM to center, and the volume of total regenerate bones was less than the DBM/BMSC group at the same time.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mixture of DBM and BMSC had good biocompatibility and ectopic induced osteogenic activ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ne tissue engineering decalcified bone matrix bone marrow stromal cell BIOCOMPATIBILITY
下载PDF
Capacity of bone induction of compound material of decalcified bone matrix combined with rhBMP-2 and impregnated with bone cement 被引量:3
2
作者 周勇 董玉霞 +1 位作者 范清宇 文艳华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3年第6期1010-1011,共2页
AIM:To analyze bone inductive capacity of the compound material of decalcified bone matrix combined with rhBMP 2 and impregnated with bone cement.METHODS:To assess the experimental study, histological and Masson’s me... AIM:To analyze bone inductive capacity of the compound material of decalcified bone matrix combined with rhBMP 2 and impregnated with bone cement.METHODS:To assess the experimental study, histological and Masson’s methods were used.RESULTS:The effects of compound material on the induction of bone formation were investigated in NIH mouse models.It was observed that in the with rhBMP 2 group, mesenchymal cells gathered in the implanted material at the 7th day postoperation,chondrogenesis were found at 14 to 21 days after implantation,new bone formation were observed at about 21 to 28 days after surgery and the DBM particles were absorbed by the new generated tissues gradually.CONCLUSIONS:The compound material of DBM combined with rhBMP 2 and impregnated with bone cement could induce the proliferation and migration of mesenchymal tissues that could be differentiated into cartilage and formed new bone finally.The new bone could absorb DBM particles gradually.The compound material had fair capacity of bone indu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体脱钙骨 基质骨粒 骨水泥 骨形态发生蛋白 复合材料 诱导活性
下载PDF
Nanometeric hydroxyapatite in situ formed in demineralized bone matrix by electrochemical technique
3
《Chinese Journal of Biomedical Engineering(English Edition)》 2001年第3期130-132,共3页
关键词 bone Nanometeric hydroxyapatite in situ formed in demineralized bone matrix by electrochemical technique dbm
下载PDF
不同配方CPC/DBM/rhBMP-2复合材料的抗压性能和超微结构特征 被引量:5
4
作者 任民 周勇 +4 位作者 蔡和平 马保安 张殿忠 周本根 苟永胜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4期2228-2231,共4页
目的:探讨脱钙骨基质颗粒(DBM)/磷酸钙骨水泥(CPC)/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rhBMP-2)复合材料的抗压性能和超微结构特征,找出该复合材料的最佳配方.方法:预制兔DBM,用吸附法将rhBMP-2与DBM复合后,再按不同的质量比与CPC复合.复合材料行体外... 目的:探讨脱钙骨基质颗粒(DBM)/磷酸钙骨水泥(CPC)/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rhBMP-2)复合材料的抗压性能和超微结构特征,找出该复合材料的最佳配方.方法:预制兔DBM,用吸附法将rhBMP-2与DBM复合后,再按不同的质量比与CPC复合.复合材料行体外抗压强度测定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DBM的质量比在0.2~0.4的范围内,复合材料中存在较多100μm以上的不规则裂隙.DBM的质量比≤0.1时,材料内部的大部分间隙<100μm.DBM的质量比≥0.5时,DBM和CPC丧失结合及塑型能力.随DBM质量比的增加,材料抗压极限强度递减,质量比为0.1,0.2,0.3,0.4的抗压极限强度分别为(8.12±0.79)MPa,(5.46±1.13)MPa,(5.13±1.18)Mpa和(1.49±0.61)MPa.各组数据经方差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质量比为0.2,0.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1.49±0.61)MPa小于人体松质骨的平均抗压强度.结论:随着DBM质量比的增加,孔隙越丰富而材料力学强度逐渐降低.DBM质量比为0.2~0.3的复合材料可用于修复低承重部位松质骨的骨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钙类 骨粘合剂 脱钙骨基质 骨形态 发生蛋白质-2 抗压强度
下载PDF
优化配方的CPC/DBM/rhBMP-2复合材料在体内的超微结构和组织学特征 被引量:2
5
作者 任民 范清宇 +6 位作者 马保安 王春梅 吕荣 龙华 吴进 陈烁 周勇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52-654,共3页
目的探讨磷酸钙骨水泥(CPC)/脱钙骨基质颗粒(DBM)/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rhBMP-2)复合材料在骨内的超微结构和组织学特征,评价该材料的成骨性能。方法预制兔DBM,按0.2的DBM质量比制作CPC/DBM/rhBMP-2复合材料。将复合材料(A组,n=12)、CPC(... 目的探讨磷酸钙骨水泥(CPC)/脱钙骨基质颗粒(DBM)/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rhBMP-2)复合材料在骨内的超微结构和组织学特征,评价该材料的成骨性能。方法预制兔DBM,按0.2的DBM质量比制作CPC/DBM/rhBMP-2复合材料。将复合材料(A组,n=12)、CPC(B组,n=10)、医用骨水泥(C组,n=7)分别植入兔股骨髁部骨缺损,在植入后第6、12、24周取材进行组织学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术后第6周,A组中复合材料-骨界面模糊,宿骨发出纤维连续通过界面,编织骨样结构开始向材料内部长入。第12周,A组中血管和成骨细胞在复合材料内部生长,产生新骨。第24周,A组中骨缺损已修复,形成骨性连接,材料大部分被新骨替代。B组术后第6周CPC-骨界限清晰,未见新骨向材料内部长入,第24周骨缺损部位仍为CPC填充,材料内部未见新骨出现。C组材料直至第24周尚未与宿骨形成任何连接。A组材料在成骨细胞活性、血管化程度和新骨生长速度方面均优于B组。结论将DBM质量比为0.2的复合材料植入骨缺损内可以促进细胞、血管、新骨的长入,且易降解及被自体骨替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钙骨水泥 脱钙骨基质 骨形态发生蛋白质类 超微结构 骨代用品
下载PDF
PLL-DBM支架材料富集骨髓有核细胞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3
6
作者 刘曦明 许建中 +4 位作者 陈庄洪 罗飞 曾玲 刘杰 叶青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2期12-14,共3页
目的评价PLL-DBM支架材料富集骨髓有核细胞的效果。方法用人脱钙骨基质(DBM)与不同浓度的多聚左旋赖氨酸(PLL)复合制备PLL-DBM支架材料。实验分组:A组:单纯DBM,B~F组分别是由0.01%,0.05%,0.1%,0.5%和1%的PLL与DBM制备的PLL-DBM。应用... 目的评价PLL-DBM支架材料富集骨髓有核细胞的效果。方法用人脱钙骨基质(DBM)与不同浓度的多聚左旋赖氨酸(PLL)复合制备PLL-DBM支架材料。实验分组:A组:单纯DBM,B~F组分别是由0.01%,0.05%,0.1%,0.5%和1%的PLL与DBM制备的PLL-DBM。应用选择性细胞滞留技术观察PLL-DBM对骨髓有核细胞(NCs)的浓度富集倍数与粘附率。结果①PLL-DBM支架材料对人骨髓NCs浓度富集倍数与粘附率随着PLL浓度的增大而逐渐增加。②D组对人骨髓NCs浓度富集倍数为(3.18±0.31)倍,粘附率达(53±12)%,与A、B、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E、F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LL-DBM支架材料对骨髓有核细胞的富集效果与PLL浓度间存在一定的量效关系,随着PLL浓度的增大而逐渐增加;0.1%PLL制备的PLL-DBM(D组)在富集效果和制备成本上分别优于其它各组,是较理想的骨髓干细胞富集材料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钙骨基质 多聚左旋赖氨酸 选择性细胞滞留 骨髓有核细胞
下载PDF
腺病毒介导hBMP-2转染BMSCs复合DBM修复兔缺血性股骨头坏死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石正松 李强 +2 位作者 蔡伟良 宁寅宽 李诗鹏 《天津医药》 CAS 2015年第10期1128-1132,共5页
目的评价人骨形态发生蛋白(h BMP)-2/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脱钙松质骨(DBM)对兔股骨头坏死的修复作用,探索临床治疗股骨头坏死的新途径。方法髓芯减压联合液氮冰冻法制备兔股骨头坏死模型。将造模成功兔随机分为A、B、C、D 4组(n=12... 目的评价人骨形态发生蛋白(h BMP)-2/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脱钙松质骨(DBM)对兔股骨头坏死的修复作用,探索临床治疗股骨头坏死的新途径。方法髓芯减压联合液氮冰冻法制备兔股骨头坏死模型。将造模成功兔随机分为A、B、C、D 4组(n=12),A组不植入材料,为对照组,B、C、D分别植入DBM、DBM/BMSCs、h BMP-2/BMSCs/DBM。术后4、8及12周各组分别处死4只,运用X线技术、大体标本观察、HE染色技术评判股骨头坏死修复情况。结果 X线示A组股骨头塌陷,无明显成骨;B、C、D组股骨头缺损区有骨再生现象,但D组再生情况明显优于B、C组。Lane-Sandhu X线评分A组<B、C组<D组(P<0.05),B和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大体观示A组股骨头塌陷,钻孔存在;B、C组股骨头未塌陷,钻孔存在;D组股骨头未塌陷,钻孔消失。HE染色示A组骨小梁坏死、碎裂,大量空骨陷窝;B、C组可见成骨细胞及新生幼稚骨小梁;D组大量骨细胞,新生骨小梁与正常骨小梁无异。空骨陷窝率A组>B、C组>D组(P<0.05),B和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h BMP-2/BMSCs/DBM植入体内后能够诱导BMSCs向成骨方向分化,对兔股骨头坏死具有较好的修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疾病模型 动物 腺病毒 骨形态发生蛋白-2 脱钙松质骨基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hBMP-2/BMSCs/dbm
下载PDF
异体DBM骨粒复合rhBMP-2及骨水泥材料修复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周勇 陈硕 +1 位作者 范清宇 杨彤涛 《中国骨肿瘤骨病》 2008年第6期361-363,共3页
目的探讨异体脱钙骨基质(DBM)骨粒、骨水泥(BC)及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rhBMP-2)复合材料修复实验性骨缺损的能力。方法复合材料植入兔实验性尺骨骨缺损部位(A组),B组植入纯骨水泥棒材作为对照。不同时间行组织学、印度墨汁动脉血管... 目的探讨异体脱钙骨基质(DBM)骨粒、骨水泥(BC)及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rhBMP-2)复合材料修复实验性骨缺损的能力。方法复合材料植入兔实验性尺骨骨缺损部位(A组),B组植入纯骨水泥棒材作为对照。不同时间行组织学、印度墨汁动脉血管灌注及材料自然断面扫描电镜观察。结果材料植入第2周表面纤维组织样完整包膜形成,材料外周及两端血管形成密集,并向材料中长入;第4、8、12周新生血管明显增多,且深入至材料中央,新生间充质组织继续大量长入;包绕DBM骨粒的间充质组织部分4周转化为软骨。第8、12周软骨趋于成熟,可见含有造血骨髓的新生骨组织形成,其间可见较多的哈佛氏系统;同时,可见明显DBM骨粒被新生组织爬行吸收现象。第4周原自然裂隙部分已被结构紊乱的胶原纤维束充填。第8至12周,可见大量排列紊乱的矿化骨结构沿多方向长入,新生骨组织附于脱钙骨基质骨粒及骨水泥表面,原自然裂隙几近消失。植入B组材料者除外被纤维膜外余无变化。结论脱钙骨基质骨粒、骨形态发生蛋白、骨水泥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骨诱导及骨引导生成作用,是良好的骨缺损修复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钙骨基质骨粒 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 骨水泥 骨缺损
下载PDF
优化配方的CPC/DBM/rhBMP-2复合材料修复兔大段长骨缺损的长期观察
9
作者 任民 任玉 +3 位作者 甄平 周勇 杨彤涛 范清宇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196-1198,共3页
目的观察磷酸钙骨水泥(CPC)/脱钙骨基质颗粒(DBM)/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rhBMP-2)复合材料植入修复大段骨缺损的长期X线变化和组织学特征。方法预制兔DBM,将其与rhBMP-2充分混匀,真空下形成DBM/rhBMP-2复合物,后者与CPC按质量比2∶8(DBM∶... 目的观察磷酸钙骨水泥(CPC)/脱钙骨基质颗粒(DBM)/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rhBMP-2)复合材料植入修复大段骨缺损的长期X线变化和组织学特征。方法预制兔DBM,将其与rhBMP-2充分混匀,真空下形成DBM/rhBMP-2复合物,后者与CPC按质量比2∶8(DBM∶CPC)的比例制作CPC/DBM/rhBMP-2复合材料,其中含rhBMP-2的量约1.2mg/cm3。取健康成年新西兰兔36只,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12只。制作15mm桡骨缺损模型,A组旷置骨缺损,B组植入CPC,C组植入复合材料。于术后6、12、24、36周追踪X线摄片,第36周全部处死行组织学观察。结果 X线摄片显示:A组术后各期骨缺损均未修复,最终骨断端萎缩。B组术后各期骨痂均稀少,CPC材料外形、密度无明显变化。C组术后6周复合材料周围形成少量骨痂,材料-骨界面模糊,材料边缘不规则、密度减低、体积缩小;第12周骨痂生长丰富,材料-骨界面消失,材料失去原有外形,轮廓变小;第24周骨痂连续通过骨缺损,桡骨一侧已形成连续的骨质,材料大部分被吸收,髓腔部分再通;术后36周桡骨缺损区两侧均形成连续的骨皮质,且髓腔完全再通,外形恢复满意。术后第36周组织学观察见A组骨缺损为瘢痕样软组织所填充;B组骨缺损部位仍为CPC填充,材料内部未见新骨和纤维组织出现;C组骨缺损已修复,材料残留少部分未被吸收,大部分被新骨替代。结论优化配方的复合材料能够较好地修复兔大段桡骨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钙骨粘合剂 骨基质 脱钙 骨形态发生蛋白质类 骨缺损 骨代用品
下载PDF
骨髓基质干细胞在兔DBM上增殖作用的研究
10
作者 刘培林 王慧建 +2 位作者 刘霄龙 陈书爱 张建锋 《中外医疗》 2016年第3期53-54,57,共3页
目的分析骨髓机制干细胞在兔DBM上增殖作用。方法 2014年3月—2015年7月,以3只大白兔为研究对象,根据Urist方法制备出DBM(同种脱钙骨基质),测定光密度(OD)值,绘制增殖曲线,分析复合培养后最佳修复软骨移植时机。结果 SEM观察呈现高密度... 目的分析骨髓机制干细胞在兔DBM上增殖作用。方法 2014年3月—2015年7月,以3只大白兔为研究对象,根据Urist方法制备出DBM(同种脱钙骨基质),测定光密度(OD)值,绘制增殖曲线,分析复合培养后最佳修复软骨移植时机。结果 SEM观察呈现高密度空隙网架结构,平均孔隙率为(60.19±6.1)%;平均孔径大小为(119.42±6.46)μm;兔DBM材料BMSCs体外复合培养后可见大量骨髓基质干细胞粘附,MTT法检测复合培养6d骨髓基质干细胞增殖达到稳定状态。结论兔脱钙骨基质具有三维网状结构和良好的细胞相容性是一种较好的软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最适合移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钙骨基质 组织工程 支架材料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下载PDF
微创可注射双相骨水泥的制备及性能表征和复合DBM成骨能力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铁 祝超 +7 位作者 叶莹 雷军 代春初 胡丽 司旭 张旗 闫飞飞 蔡林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19年第4期46-50,共5页
目的以硫酸钙、磷酸钙及羟丙甲纤维素(hypromellose,HPMC)为固相原料,磷酸盐溶液为液相,制备一种双相骨水泥(CS/TCP),可作为脱钙骨基质(decalcified bone matrix,DBM)微创注射的载体,同时与DBM协同作用,提高骨愈合能力。方法固相以球磨... 目的以硫酸钙、磷酸钙及羟丙甲纤维素(hypromellose,HPMC)为固相原料,磷酸盐溶液为液相,制备一种双相骨水泥(CS/TCP),可作为脱钙骨基质(decalcified bone matrix,DBM)微创注射的载体,同时与DBM协同作用,提高骨愈合能力。方法固相以球磨工艺制备,与液相混合成泥状,在模具中固化成型,然后放入到37℃生理盐水中,静置,分别于3 d、5 d、14 d、28 d、56 d取出干燥,研究其体外降解性能和力学性能及微观结构变化;将骨水泥单独或与40wt%DBM混合后注入到生理盐水中,观察注射性能和溃散性能;将骨水泥与40wt%DBM混合,植入到8周大鼠颅骨,分别于术后6周、8周和15周取材,HE染色后观察成骨性能。结果该骨水泥在生理盐水中逐渐降解,56 d材料降解了21.6%,形成了多孔结构,孔径为0~150 m;力学强度第5 d最高,为(21.4±3.1) MPa,56 d后下降为(9.7±2.2) MPa;水泥单独或者复合DBM注射流畅,均能保持1 d以上不溃散;6周切片显示明显成骨,15周骨缺损基本愈合。结论该骨水泥具有良好的注射性能、抗溃散性能和降解性能,复合DBM后具有良好的成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注射 硫酸钙 磷酸钙 脱钙骨基质 多孔 成骨
下载PDF
Study on biocompatibility of PDLLA/HA/DBM with co-cultured human osteoblasts in vitro
12
作者 郭乔楠 赵建华 卢佳友 《Journal of Medical Colleges of PLA(China)》 CAS 2003年第5期277-282,共6页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osteocompatibility of D, L-polylactic/hydroxyapatite/decalcifying bone matrix (PDLLA/HA/DBM), and compare with PDLLA and DBM. Methods: Human primary osteoblasts isolated from the femoral hea...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osteocompatibility of D, L-polylactic/hydroxyapatite/decalcifying bone matrix (PDLLA/HA/DBM), and compare with PDLLA and DBM. Methods: Human primary osteoblasts isolated from the femoral head of patients were inoculated onto PDLLA/HA/DBM, PLA and DBM respectively. The proliferation rate and collagen Ⅰ expression were detected. The interface between biomaterial and osteoblasts was investigated with phase contrast microscopy and electron scanning microscopy. Results: Best proliferation rate was observed with the PDLLA/HA/DBM and followed by DBM and PLA, suggesting that PDLLA/HA/DBM satisfying most requirements for the cultivation of human osteoblasts.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howed the morphology of osteoblasts was correlated with the proliferation data. The cells, well spread and flattened, were attached closely on the surface of biomaterial with an arched structure and had normal morphology. The extracellular collagenous matrixs covered the surface of biomaterial and packed the granules of biomaterial. Conclusion: PDLLA/HA/DBM can form osteointerface early and have a good biocompabi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LLA/HA/dbm 骨组织工程 成骨细胞 生物相容性 骨软骨炎
下载PDF
Large-sized bone defect repair by combining a decalcified bone matrix framework and bone regeneration units based on photo-crosslinkable osteogenic microgels 被引量:2
13
作者 Junxiang Hao Baoshuai Bai +10 位作者 Zheng Ci Jincheng Tang Guanhuai Hu Chengxiang Dai Mengyuan Yu Meng Li Wei Zhang Yixin Zhang Wenjie Ren Yujie Hua Guangdong Zhou 《Bioactive Materials》 SCIE 2022年第8期97-109,共13页
Physiological repair of large-sized bone defects is great challenging in clinic due to a lack of ideal grafts suitable for bone regeneration.Decalcified bone matrix(DBM)is considered as an ideal bone regeneration scaf... Physiological repair of large-sized bone defects is great challenging in clinic due to a lack of ideal grafts suitable for bone regeneration.Decalcified bone matrix(DBM)is considered as an ideal bone regeneration scaffold,but low cell seeding efficiency and a poor osteoinductive microenvironment greatly restrict its application in large-sized bone regeneration.To address these problems,we proposed a novel strategy of bone regeneration units(BRUs)based on microgels produced by photo-crosslinkable and microfluidic techniques,containing both the osteogenic ingredient DBM and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for accurate biomimic of an osteoinductive microenvironment.The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f microgels could be precisely controlled and the microgels effectively promoted adhesion,proliferation,and osteogenic differentiation of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in vitro.BRUs were successfully constructed by seeding BMSCs onto microgels,which achieved reliable bone regeneration in vivo.Finally,by integrating the advantages of BRUs in bone regeneration and the advantages of DBM scaffolds in 3D morphology and mechanical strength,a BRU-loaded DBM framework successfully regenerated bone tissue with the desired 3D morphology and effectively repaired a large-sized bone defect of rabbit tibia.The current study developed an ideal bone biomimetic microcarrier and provided a novel strategy for bone regeneration and large-sized bone defect repai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gels Large-sized bone defect repair bone regeneration units PHOTO-CROSSLINKING decalcified bone matrix
原文传递
复合骨形成蛋白骨修复材料的生物相容性研究 被引量:17
14
作者 赵廷宝 范清宇 +3 位作者 周勇 张殿忠 裘秀春 文艳华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55-157,共3页
目的 :近年来脱钙骨基质颗粒复合骨水泥已用于修复微波诱导高温原位灭活骨肿瘤性骨缺损 ,在此基础上再复合骨形成蛋白可提高其成骨诱导活性。为推广临床应用 ,本文拟对其生物相容性进行研究。方法 :制备脱钙骨基质颗粒 ,提取牛骨形成蛋... 目的 :近年来脱钙骨基质颗粒复合骨水泥已用于修复微波诱导高温原位灭活骨肿瘤性骨缺损 ,在此基础上再复合骨形成蛋白可提高其成骨诱导活性。为推广临床应用 ,本文拟对其生物相容性进行研究。方法 :制备脱钙骨基质颗粒 ,提取牛骨形成蛋白 ,与骨水泥按不同质量比复合后植入小白鼠腹腔内行急性、亚急性毒性试验 ,植入小白鼠后腿股部肌肉内行肌肉刺激试验 ,体外行溶血、凝血试验和骨内埋入试验。结果 :急性毒性试验动物无死亡 ,亚急性毒性试验术前、术后动物体重、红细胞、白细胞和血红蛋白无统计学差别 (t检验 ,P >0 .0 5 ) ,对肌肉无刺激 ,体外对溶血、凝血功能无影响 ,植入骨内无不良反应 ,6个月即可与宿主骨形成“生物铆定”。结论 :该复合材料生物相容性好 ,易塑形 ,具有很强的成骨诱导活性 ,能满足修复不同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形成蛋白 脱钙骨基质颗粒 骨水泥 生物相容性
下载PDF
髓心减压及异体骨笼结合脱钙骨基质治疗股骨头坏死临床研究(英文) 被引量:13
15
作者 杨述华 吴星火 +3 位作者 杨操 许伟华 李进 叶树楠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594-598,共5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髓心减压及异体螺纹骨笼结合脱钙骨基质和自体骨植入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本院于2000年2月~2006年8月间收治早期股骨头坏死76例(78髋),均采用髓心减压及异体螺纹骨笼结合脱钙骨基... [目的]回顾性分析髓心减压及异体螺纹骨笼结合脱钙骨基质和自体骨植入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本院于2000年2月~2006年8月间收治早期股骨头坏死76例(78髋),均采用髓心减压及异体螺纹骨笼结合脱钙骨基质和自体骨植入,术后预防性的静脉给予抗生素及抗凝治疗,并限制负重。临床评估采用Harris评分系统,评估术后患髋功能的改善情况,并定期行X线检查。[结果]76例均获得随访(24—68个月),术后进行疗效评估。参考Harris评分系统,术前的平均Harris评分为62.8分,术后平均评分为81.6分。髋关节影像学表现稳定,股骨头无坏死进展。[结论]髓心减压及异体螺纹骨笼结合脱钙骨基质和自体骨植入术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临床效果满意,有利于骨坏死的修复和重建,适合于Ⅰ期和Ⅱ期股骨头坏死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骨笼 髓心减压 脱钙骨基质 自体骨
下载PDF
异种脱钙骨基质对拔牙创愈合的作用 被引量:11
16
作者 薛洋 胡开进 +4 位作者 魏建华 韶波 高媛 何洁 乔倩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01-504,共4页
目的:评价异种(牛)脱钙骨基质对拔牙创愈合及牙槽嵴形态改建的作用。方法:选用18只健康成年犬,拔除双侧下颌第四前磨牙,左侧拔牙创内充填异种脱钙骨基质作为实验组,右侧拔牙创不处理作为对照组,同体对照;拔牙后分别于第4、12、24周各处... 目的:评价异种(牛)脱钙骨基质对拔牙创愈合及牙槽嵴形态改建的作用。方法:选用18只健康成年犬,拔除双侧下颌第四前磨牙,左侧拔牙创内充填异种脱钙骨基质作为实验组,右侧拔牙创不处理作为对照组,同体对照;拔牙后分别于第4、12、24周各处死6只动物,头颅标本行螺旋CT扫描,应用多平面重建技术测量拔牙创CT值及牙槽嵴吸收值;切取拔牙创组织制作HE染色切片行组织学观察。结果:各时间点实验组拔牙创CT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周时实验组牙槽嵴吸收值低于对照组,但二者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12、24周时实验组牙槽嵴吸收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组织学观察可见:在4和12周时,实验组成骨情况优于对照组,24周时2组无显著差异。全过程实验组均未见明显炎细胞浸润。结论:异种脱钙骨基质可以促进拔牙创的愈合,保持牙槽嵴高度,有利于后期的牙种植或义齿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种脱钙骨基质 拔牙创 牙槽嵴 螺旋CT
下载PDF
脱钙牙基质在骨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7
作者 叶蜀新 谢小平 +2 位作者 江伟 曾强 赵勉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5期348-350,共3页
目的 探讨脱钙牙基质 (DDM)对创伤性骨折愈合的促进作用和毒副作用。方法  1997年 6月~1998年 12月 ,对外伤性 3周内四肢闭合性长管骨骨折患者 4 2例 ,随机分成应用组和对照组 ,每组 2 1例 ,行相同的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 ,应用组植入 ... 目的 探讨脱钙牙基质 (DDM)对创伤性骨折愈合的促进作用和毒副作用。方法  1997年 6月~1998年 12月 ,对外伤性 3周内四肢闭合性长管骨骨折患者 4 2例 ,随机分成应用组和对照组 ,每组 2 1例 ,行相同的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 ,应用组植入 DDM,对照组不植入 DDM。观察术后体温、谷丙转氨酶测定、骨折愈合时间及切口愈合情况。结果  4 2例患者随访 1~ 3年。应用组骨愈合时间 6~ 2 0周 ,平均 12 .76周 ,对照组骨愈合时间 10~ 2 4周 ,平均 17.8周 ,两组间有统计学意义 (P<0 .0 1) ;体温变化无差异 (P>0 .0 5 ) ;术后 1周谷丙转氨酶测定两组均无升高 ,无差异 (P>0 .0 5 ) ;切口均无感染 ,局部无积液。结论 DDM有促进骨痂生长作用 ,能加速骨折愈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脱钙牙基质 骨愈合 临床应用 DDM
下载PDF
羊脱钙骨基质作为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性能评估 被引量:8
18
作者 李强 何清义 +4 位作者 许建中 侯天勇 王序全 曾琳 冯江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11,共3页
目的 制备山羊脱钙骨基质(decalcified bone matrix,DBM),研究其物理和生物力学特性,为其作为理想的组织工程骨支架材料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制备山羊完全脱钙骨基质,观察其色泽、质地、孔隙度等物理性状,并用扫描电镜观察其孔隙... 目的 制备山羊脱钙骨基质(decalcified bone matrix,DBM),研究其物理和生物力学特性,为其作为理想的组织工程骨支架材料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制备山羊完全脱钙骨基质,观察其色泽、质地、孔隙度等物理性状,并用扫描电镜观察其孔隙度,测量其孔径;通过测定吸水率评估其亲水性;用生物力学测定仪测定其不同压缩比率下的瞬时形变恢复率、最大形变恢复率及最大极限压缩强度。结果 标准化制备DBM呈乳白色,密度均匀,表面布有较多的微孔,扫描电镜观察其孔径范围为350~450(409.2±39.7)μm,吸水后膨胀,最大值吸水率达(419.0±44.4)%;生物力学测定显示,DBM位移是压缩强度的函数,DBM压缩20%和30%时其最大极限强度分别为(1.43±0.35)N和(1.62±0.51)N,瞬时形变恢复率分别为100%和(91.0±8.2)%。结论 完全脱钙骨基质孔径大,亲水性强,形变恢复好,利于细胞的黏附生长,是理想的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钙骨基质 生物力学 物理特性 骨组织工程
下载PDF
组织工程化骨替代材料的评价及其在修复骨肿瘤性骨缺损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9
作者 赵廷宝 范清宇 +3 位作者 周勇 张殿忠 文艳华 刘晓平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2年第10期1419-1420,共2页
目的制备和综合评价组织工程化骨替代材料并用于修复骨肿瘤所导致的骨缺损。方法制备狗和人的异体脱钙骨基质颗粒(DBM),提取牛骨形成蛋白(bBMP)并经成骨诱导活性测定,将bBMP与DBM用直接掺和的方法复合后,再与骨水泥(BC)混合制成组织工... 目的制备和综合评价组织工程化骨替代材料并用于修复骨肿瘤所导致的骨缺损。方法制备狗和人的异体脱钙骨基质颗粒(DBM),提取牛骨形成蛋白(bBMP)并经成骨诱导活性测定,将bBMP与DBM用直接掺和的方法复合后,再与骨水泥(BC)混合制成组织工程化复合材料,进行综合评价后备用。56例下肢骨肿瘤患者在微波诱导高温原位灭活后,应用组织工程化复合材料对遗留的骨缺损进行修复重建。结果bBMP、DBM和BC组织工程化复合骨修复替代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很强的生物力学强度和成骨诱导活性,并且具有良好的粘合性和可塑形性。临床应用56例,经平均9个月的随访,效果良好且无任何不良反应。患肢膝关节功能评价,优52例(93%),良4例(7%),优良率100%。结论bBMP、DBM和BC组织工程化复合骨修复替代材料是目前修复骨缺损理想的产品,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 脱钙骨基质颗粒 骨形成蛋白 骨水泥 骨肿瘤性骨缺损
下载PDF
异体脱钙骨基质明胶骨粒/骨水泥复合材料的生物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胡运生 范清宇 +2 位作者 周勇 刘高杰 张殿忠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2期97-99,共3页
目的 研究不同质量比的部分脱钙骨基质明胶骨粒 /骨水泥复合材料的结构特征及生物力学性能 ,初步分析与复合比例的关系 ,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按 Urist等的方法制备异体部分脱钙骨基质明胶骨粒 ,再与骨水泥按不同比例混和制成含... 目的 研究不同质量比的部分脱钙骨基质明胶骨粒 /骨水泥复合材料的结构特征及生物力学性能 ,初步分析与复合比例的关系 ,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按 Urist等的方法制备异体部分脱钙骨基质明胶骨粒 ,再与骨水泥按不同比例混和制成含骨粒质量比分别为 0、4 0 0、5 0 0及 6 0 0 m g/ g的部分脱钙骨基质明胶骨粒 /骨水泥复合材料 ,对其进行扫描电镜观察和抗压极限强度、抗弯极限强度测定。结果 不同复合比例材料中骨粒与骨水泥均匀混合分布 ,呈多点面状接触 ,无序排列 ,其中骨水泥相互延续构成材料的骨架 ,不同大小的骨粒分布其间 ;材料间存在较多 10 0~ 4 0 0 μm不规则相互连通的自然裂隙 ,随材料中骨粒所占比例增加 ,骨水泥含量减少 ,自然裂隙增多。含部分脱钙骨基质明胶骨粒质量比为 0、4 0 0、5 0 0及 6 0 0 mg/ g的复合材料的抗压极限强度分别为 (71.1± 2 .0 ) MPa,(46 .9± 3.3) MPa,(39.8± 4 .1) MPa和 (32 .2± 3.4 ) MPa;抗弯极限强度分别为 (6 5 .0± 3.4 )MPa,(38.2± 4 .0 ) MPa,(33.1± 4 .3) MPa和 (2 5 .3± 4 .6 ) MPa。结论 部分脱钙骨基质明胶骨粒 /骨水泥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力学性能 ,且制备简便 ,易于塑形 ,其中以 10 0~ 4 0 0 μm自然裂隙有利于宿主骨的长入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体脱钙骨基质明胶骨粒 骨水泥 生物力学 骨移植替代材料 骨缺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